『壹』 令人悄然淚下,具有極高教育意義的家庭經典影片有哪些
1、《伴你高飛》
少年維特天生擁有成為任何一個行業的偉人的潛能,父母總希望他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然而他自己卻不知道未來該干什麼好。在父母的壓力下維特總是鬱郁寡歡。幸好還有理解他的爺爺,爺爺和維特一樣,充滿野心,自小想當一名飛行員,可是最後卻當了一名木匠。當爺爺終於駕著飛機像鳥兒一樣飛翔時,他告訴維特,雖然做了一輩子木匠,但他仍然很開心,因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順著命運的安排勇往直前。爺爺最後幸福的逝去了。而維特,也終於領悟了爺爺的人生真諦,敲響了之前拒絕過的女鋼琴家的門……
非常棒的電影。每個人都擁有夢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氣,有時你覺得平淡無味的生活在別人眼裡如獲至寶,只有懂得追求同時又懂得滿足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貳』 印度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共享第一手影視資訊、資源!
5、《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豆瓣8.5分,超18萬人標記。印度的宗教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了,信仰的沖突帶來的故事。
一個擁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單純印度男人承諾幫一個巴基斯坦啞女與父母重聚的故事。
虔誠的印度教徒甚至是一個頑固的婆羅門,最終接納了虔誠的伊斯蘭教徒,而伊斯蘭世界的人民也以同樣的熱情和愛回饋了善良的印度人。
『叄』 教育片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教育片的經典電影包括《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和《摔跤吧!爸爸》。
《死亡詩社》是一部講述美國一所保守的寄宿學校中,一位新來的英語老師基廷引導學生發現自我、追求自由的故事。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敢表達,對傳統教育觀念產生了沖擊。這部電影深刻展示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式,引導觀眾反思傳統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
相比之下,《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電影,講述了一位音樂老師用音樂改變學生生活的故事。這位老師用愛心和耐心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才華,讓他們在音樂的陪伴下成長。這部電影強調了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和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讓觀眾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美好。
而《摔跤吧!爸爸》則是一部印度電影,講述了一位前摔跤選手努力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的故事。這部電影強調了性別平等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傳遞了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部電影激勵了無數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展現了教育的力量和潛力。
這些經典教育片電影通過不同的故事和主題,展示了教育的多元性和重要性。它們不僅讓觀眾享受到電影的藝術魅力,還能引導觀眾反思教育問題,激發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和投入。
『肆』 印度神片《起跑線》,為了讓孩子上名校,父母傾盡所有!
第一時間跑去影院看種草已久的《起跑線》,其中反映的教育和擇校問題簡直和國內如出一轍。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父母來說簡直再熟悉不過,而電影中直指教育的一幕幕也帶給我內心深深的觸動。
整部劇用喜劇的手法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父母擇校的故事,他們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他們不想讓孩子跟他們上一樣的學校,他們希望通過選擇名校,讓孩子能上升到上層社會!
1、名校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起跑線》英文電影海報寫道:
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父母,就是那些會不遺餘力,傾其所有讓他們的孩子進入正確學校的人。
國內的現狀也是一樣,父母殫精竭慮都是為了一件事——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於是從選擇幼兒園開始,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擇校戰爭持續打響,真的是孩子的比賽,父母的賽場。
「讀不了好的小學,就考不進好的初中,讀不了好的初中,怎麼去重點高中?重點高中的重本率可是95%以上,那上985、211還用愁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但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上了名校, 享受精英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中文電影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
即使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也要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
片中折射出擇校的困局,影片最終落腳在到底是要「起跑線」,還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
電影的最後,父親拉吉的一段演講非常煽情:「你們想盡辦法讓他們進入這所學校,不是你們幫他們,而是他們幫你們。這個時代人們只重視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人品。」雖然有人詬病說太過雞湯,強行煽淚,但我依然覺得精彩無比。
我們常說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孩子的能力非常重要,想像力、創造力、閱讀力、社會適應力、情商、逆商、財商等等。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了美德教育,更不要忘記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裡,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些人不缺能力,缺的是做人的底線。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3、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能贏得人生嗎?
曾看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對大學教授父母,兒子4歲半上小學,19歲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兒子卻終日在家吃爆米花和零食,什麼事都不想干,終日悶悶不樂。父母現在整天發愁怎樣才能讓孩子振作並快樂起來。
他們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卻沒有贏得人生。童年缺失了爆米花和零食,埋頭學習,而今學位拿到了,父母給的任務完成了,人生卻再也沒有了方向和動力,爆米花就成了唯一的樂趣。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說所有的神童長大都會出現問題,孩子的成長之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沒有那麼多的必然。
但我卻想藉此告訴父母,每個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
盧梭說:「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應把成人當作成人,把孩子當作孩子。」
不要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生活。 我們應該允許他們用自己的節奏生長,積累實力,蓄勢待發,方能贏得人生的長跑。
4、起跑線折射出我們到底愛的是什麼?
《起跑線》帶給父母很多啟迪,更給予一場心靈的洗禮。 我們到底愛的是孩子的未來,還是望子成龍的虛榮心。
回憶我的童年,在我小升初的時候,媽媽想提前把我的戶口轉入舅舅家,這樣就可以就近上學,直接升入重點初中。當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特別不開心,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去那個學校。
媽媽說,那個學校教學質量好,校風好,你以後上重點高中的機會多啊!這樣你就有機會上重點大學,畢業有個好工作。
可我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我不想入校後被人指指點點,說我是走後門來的。於是最終我不讓媽媽轉戶口,毅然決然地去了家門口的普通初中。
學校里同學們會嘲笑老師,上課不守紀律,下課拉幫結派,打架斗毆……但在這里,我卻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因為我心裡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我的努力,考上那所重點高中。
對於重點高中的無限嚮往激發了我學習的鬥志,於是我成了這個初中里為數不多的佼佼者,老師對我青睞有加,常給開小灶,最終我參加重點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試,如願以償地考入了那所重點高中。
現在想來,父母給我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尊重我的選擇,但我回想起來不由得為我的父母捏把汗。如果是果果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的內心是否能強大到允許他去一個如此校風的學校,我可能會無比擔心他學會抽煙喝酒打架。
而父母對我的無比信任讓我順利地在那所學校成長,我沒有沾染任何不良習氣,遇到任何的事情,他們都會告訴我,有他們在,一切都不怕。現在想想,好感恩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把這份信任給到我的孩子。
5、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那到底什麼才是起跑線呢?在我看來,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明年果果也會面臨擇校,到底是在家門口上一個普通的公立小學,還是買學區房進入一所重點小學,亦或者耗費巨資選擇一所國際學校。
當選擇擺在我面前的時候,幾年前的我也會無比焦慮,我生怕因為自己的錯誤選擇導致孩子一生的不幸,那時候我無限地放大了學校教育的影響力。
在幾年的自我成長之後,我現在全然放下了,或許我會選擇公立小學,讓果果去參加國內的高考,或許我們不會選擇學區房,而會順其自然。
因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這個三角當中, 我不能改變社會教育,但我可以在我能力范圍之內選擇合適的學校教育,我會盡我所能做好家庭教育,那孩子的未來之路該怎麼走就交給他自己。
作為母親,我會努力地生活,用我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他。至於階層,其實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因為我並不認為這是阻礙人發展的障礙,正如影片中的孩子們所唱:
「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種渴望,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前行!」
是的,我堅信: 我們的命運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為一直在家庭教育領域奮戰的創業者,我無力去改變社會的大環境,但我可以藉由書籍,把人生智慧傳遞給父母。
我相信,無論我們的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家庭教育都是最重要的。 成為智慧的父母,懂孩子的父母,是為人父母一生的職責!
『伍』 《地球上的星星》兒童影片觀後感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的一部 兒童 影片。那麼,喜歡看兒童影片的你看完這部影片後該如何寫《地球上的星星》 觀後感 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篇一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伊桑的 故事 。伊桑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由於存在閱讀障礙,他所犯的錯誤不被理解。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伊桑是無可救葯的。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又故意毀壞鄰居的花盆,甚至當著父母的面動手打人,撒謊、逃學。課文讀不出,考試時,整張考卷上只填了一個空,而且還是錯誤的。萬般無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學校。在這里,伊桑因為不會讀寫,經常受罰,孩子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他的內心感到的更加孤獨、害怕。甚至連自己喜愛的畫畫也放棄了。然而,沒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麼的富於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一個裝有小魚的水瓶,一個水坑,甚至是書本上、試卷上的一個個的字元都能引起他無限的想像。
很幸運,伊桑在這里遇到了他的美術老師拉姆。這是一位真正懂得 教育 的老師。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夢想,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通過伊桑在學習中犯錯的方式和重復犯的錯誤中發現了伊桑在學習上的困惑,是閱讀障礙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更為可貴的是拉姆對伊桑實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終使伊桑從學習的困惑中走了出來。
看完這部影片,拉姆老師對伊桑深深地愛感動著我,也是我思考應怎樣來看待學生所犯的錯誤。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約束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很弱。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及 家庭教育 的方式的不同,對孩子的認知及思考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即便是同樣的錯誤,學生犯錯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所採取的教育方式也應不同。尤其對那些錯誤經常犯錯的學生,不能被錯誤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簡單的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教育方式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要像拉姆老師那樣關心尊重學生,讀懂學生真實的思想,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並施與針對性的教育才會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正。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教育。才會使每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篇二
根據老師的推薦,我在家裡觀看了一部印度兒童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很感人,讓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名9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雖然學習很差,但是他的畫畫得非常好, 想像力 豐富。上課時,他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因為他總喜歡觀察池塘里的小魚、樹上的小鳥、地上的小水坑他覺得這比上課有意思多了。可是伊桑的成績太差,老師覺得他已經沒救了,經常罰他站在門外,不讓他聽課。而同學們呢,也天天嘲笑他。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到寄宿學校後,伊桑難過極了,一句話也不說,除了他的同位沒人願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術老師拉姆來了,他發現伊桑有繪畫的天才。拉姆老師從字母開始教伊桑,伊桑的學習慢慢有了進步,也有了自信。後來,伊桑在繪畫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當老師同學看到他畫的那麼好時,他們都目瞪口呆、非常驚訝。當我看著伊桑拿著獎狀,向拉姆老師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伊桑很幸運,因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關心他、了解他的好老師——拉姆。拉姆老師用很多有趣的 方法 幫助伊桑學習讀寫。他們在沙堆里用手指寫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拉姆老師還帶著伊桑到操場上,在台階上跳來跳去地練習計算,就這樣,伊桑慢慢地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一邊看,一邊想:拉姆老師用這種方法教學,太有趣了!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老師。說實話,有些課,我一上就想睡覺,真希望能早點下課;但也有一些課,老師上得妙趣橫生。如果世界上多幾位像拉姆一樣的好老師,把每一節課都上得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天天都開開心心,該多好呀!
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大教育: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些只是成績不好罷了,他或許在 其它 方面有特長,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更不能用顯微鏡去看我們的缺點,那不是刺激我們幼小的心靈嗎?拉姆的與眾不同在於他教育小孩主張用愛去感化教育他們,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落入人間的晨星,要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不能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爸爸、媽媽們要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點,這樣孩子會得到鼓勵和幫助。二、爸爸、媽媽你們也有過成績不好的經歷,為何要為難我們呢?我們何嘗不知那怎麼也學不會的感受呢?有了問題,不要什麼不做就只會埋怨,埋怨有用嗎?找到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我們是會改變的,爸爸、媽媽們應該相信這一點。還給我們一片藍天,帶走你們給我們的烏雲,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我們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麼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篇三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由於存在閱讀障礙,他所犯的錯誤不被理解。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伊桑是無可救葯的。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又故意毀壞鄰居的花盆,甚至當著父母的面動手打人,撒謊、逃學。課文讀不出,考試時,整張考卷上只填了一個空,而且還是錯誤的。萬般無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學校。在這里,伊桑因為不會讀寫,經常受罰,孩子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他的內心感到的更加孤獨、害怕。甚至連自己喜愛的畫畫也放棄了。然而,沒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麼的富於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一個裝有小魚的水瓶,一個水坑,甚至是書本上、試卷上的一個個的字元都能引起他無限的想像。
很幸運,伊桑在這里遇到了他的美術老師拉姆。這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師。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夢想,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通過伊桑在學習中犯錯的方式和重復犯的錯誤中發現了伊桑在學習上的困惑,是閱讀障礙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更為可貴的是拉姆對伊桑實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終使伊桑從學習的困惑中走了出來。
看完這部影片,拉姆老師對伊桑深深地愛感動著我,也是我思考應怎樣來看待學生所犯的錯誤。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約束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很弱。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及家庭教育的方式的不同,對孩子的認知及思考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即便是同樣的錯誤,學生犯錯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所採取的教育方式也應不同。尤其對那些錯誤經常犯錯的學生,不能被錯誤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簡單的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教育方式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要像拉姆老師那樣關心尊重學生,讀懂學生真實的思想,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並施與針對性的教育才會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正。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教育。才會使每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相關 文章 :
1. 觀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的觀後感17篇
2.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3篇
3.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3篇
4.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300字5篇
5. 觀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的觀後感600字4篇
6. 看地球上的星星有感3篇
『陸』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電影中五家庭教育啟示 及其樂趣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電影中五個孩子獲得參觀巧克力工廠資格,五個孩子以不同方式取得獎券,終極大獎花落查理,折射出不同家庭教育,對養育孩子眼界格局、品格大有不同,家庭對追逐成功及人生意義直接影響到孩子。我感受到唯有愛、樂觀、積極的家庭更能培育善良正直充滿人性光輝的孩子,更能讓孩子找到幸福的人生。
(一)和睦溫馨有愛家培養善良正直的孩子
查理家生活結據,一家住在郊區的破舊帶閣層樓的小房子里。家裡有爸爸媽媽,還有查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個行動不便的年邁老人擠在一張床上,只有爸爸在牙膏廠工作,用微薄的收入養家。媽媽是勤勞善良,操勞家務,把家裡打理得妥妥當當。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處處充滿愛與溫情。
家裡每個人對查理疼愛有加,在牙膏廠工作的爸爸經常給查理帶工廠廢棄的牙膏殼給愛搭積木的查理作材料。聰明的查理在課余搭建一座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廠模型。爸爸的所作,正是呵護孩子的童真,陪伴孩子的成長。
即使失業了,作為父親,沒有告訴年幼的查理,那不是幼年查理要承擔的生活重擔。以致爸爸長時間待在家中時,兒子查理天真地問他為什麼在家裡休息而不去上班。爸爸卻委婉地告訴查理,他是在休假。查理天真說:「像我度暑假一樣嗎?」爸爸笑著回答:「是的。」多麼美麗的謊言。多麼了不起的父親,沒有抱怨生活,也沒發任何怨言,沒有將殘酷的現實透給孩子。給未成年的孩子遮風擋雨,保護弱小的孩子,這是一個父親承擔的責任。父親的偉岸的形象在影視中陡然升起。我們作為父母能給孩子撐起溫馨天空嗎?為了他的成長?
作為父親,努力工作,盡管收入微薄,不忘給家裡增添溫暖,每年都給查理買生日禮物一塊巧克力,給孩子留下一個幸福的童年。
查理的媽媽,作為母親又是丈夫,打理好家務,努力照顧好家人。真得難以想像,四個行動不便的老人要照顧,她是何等有愛和孝心?她不僅是個好媳婦,好女兒,她還是個好妻子。丈夫失業,沒有抱怨,而是安慰丈夫,鼓勵丈夫,認為困難只是一時的,會一定好起來,並彼此的支持,相濡以沫。這正是一個妻子的榜樣。和睦父母正向影響孩子,身教重於言傳。當他們談話的情景被樓上的兒子看見,這時查理才明白家庭的窘境,暗暗記在心裡。
作為父母,齊心陪伴孩子成長,在查理生日時,共同買來巧克力作為生日禮物,滿心期望能中獎。但他們又怕沒有中獎怕查理傷心絕望,就告訴查理中獎更好,沒有中獎至少還有巧克力。既讓孩子有夢想的期待,又要學會退一步樂觀地接受現實。這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是給孩子的最好教育。
家中的爺爺對小孫子疼得很,爺爺曾經在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廠工作過,他總給查理講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廠的傳說故事,促使查理搭巧克力工廠模型,產生嚮往參觀巧克力的夢想。爺爺繪聲繪色地講述威利·旺卡給印度王子建巧克力宮殿故事,描繪神奇的宮殿,充滿神奇和幻想,啟迪查理的想力。為了讓查理能買到中獎券的巧克力,拿出僅有的私房錢,爺孫倆來一次豪賭。雖然買來的巧克力並未中獎,但那是爺爺為孫子追逐夢想做過最大努力。
當查理中獎後,爺爺競然興奮地從床上跳起來,讓查理打扮精緻,陪他去參觀巧克力工廠。所有所為,無不透露滿滿的祖孫情。
外公呵護外孫子夢想堅定支持者。當查理因家裡經濟困難,要用獎券換錢要放棄參觀工廠,他鼓勵自己的孫子追尋著夢想。他的理由是錢天天都在印刷,錢不算什麼,這樣難得的機會一生中能幾次?不要當棄夢的小傻瓜。細心解除查理的顧慮,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
外婆也很和藹,當大家都在談論查理中獎機會沒有可能的,因為正如外公所說中獎者是常買糖果的大胖小子,而一年一次查理生日才買一塊巧克力,中獎機會太小了。幾乎大家都沮喪失望時,外婆安慰查理:世上的事一切皆有可能,上帝保佑你。
全家和睦相處,溫暖的愛,最終讓幸運降在查理身上,助他美夢成真。
家人愛的沐浴中成長的查理也是個懂事乖巧的孩子。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聊天,每天晚飯後和他們擁抱晚安告別。當買中獎券時,因有位阿姨想用500元買他的獎券,他想到的不是去兌獎,而是想把獎券賣個高價錢用來周濟家人。如此懂事,超出他年齡要擔當家庭責仼,真了不起!從小懂得家庭成員要共擔責任。
父母在他生日時買給他一份生日禮物,一塊可能中獎巧克力。當他撕開巧克力發現並沒有中獎時,大家非常得失望。但是查理卻爽快地說要把巧克力分給大家吃。爺爺說這是他的巧克力,是他的生日禮物,不用分給大家吃。但是懂事的查理卻說服爺爺,巧克力現在是他的,他說了算,要分給誰吃,誰都要吃。哇,一顆如此暖心懂事可愛的孩子!從不放棄與家人分亨美好,絕不自私。這是用愛澆灌養育出來的孩子,才有這樣的一個美好的心靈啊!
當威利·旺卡宣布查理是他巧克力工廠的繼承人,要搬到工廠住。查理想帶家人一起去住時,遭到威威·旺卡的拒絕。對於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查理沒有不顧一切接受,而是主動拒絕。盡管威利·旺卡多次勸說,告訴他工廠里除了巧克力,還有其它數不盡的各種糖果。面對誘惑,他明確告訴威利旺卡,離開家人,再多巧克力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他要和家人在一起。在查理內心中,這種美好人間親情是無價的,家人的愛是無價的,這種幸福正是人生意義的所在。充分展現出一個孩童美好心靈,家人相伴,親情相隨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最終查理獲得繼承巧克力工廠權,還幫威利·旺卡修復親情,與父親和好,讓威利·旺卡重新找到幸福,尋找到人生意義。
(二)溺愛成就不了孩子
第一個中獎小男孩奧古塔斯,是一位肉店老闆的兒子。天生愛吃糖果,一個十足的大胖小子,在吃巧克力時發現了中獎。富裕的家庭,衣食無憂,更有父母的寵愛。養成他暴飲暴食,毫無節制個性。典型的富二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啥有啥。
胖胖的父親只知道成天裝肉腸、賣肉品,無暇教育孩子。胖胖的母親收錢養孩子,只管吃喝,對孩子沒有管教和約束。當面對於記者的采訪,奧古塔斯滿口的巧克力,毫不在乎形象,典型的一個會賺錢不會教孩子的父母,無節制的溺愛孩子。為參觀巧克力工廠因貪吃巧克力,掉入熱巧克力河埋下了伏筆。無不顯示沉迷於不良嗜好的孩子的人生失敗的根本的原因。
游戲狂麥克性情暴躁,自以為是。當父母面肆無忌憚地玩游戲,滿口臟話,父母卻毫無辦法,無法管教。在參觀巧克力工廠時,一直目中無人,自以為是,不把威利·旺卡放在眼中。
最終在參觀電視巧克力糖時,孩子變成了手掌般大小的小人。電影中還有個有趣的情節,就是當威利旺卡問他的父親要孩子哪一部分的時候,父親一臉茫然,指責威利·旺卡無理問題。因為時空傳送機能傳送巧克力,但傳送人的時候,有可能只能傳送人體的某一部分。威利·王卡的想法是讓父親想要孩子的哪一部分(孩子優良品質還是惡劣頑性)被傳送過來才是最好的,但是父親卻毫無覺察自己過失,不反思,有問題不正視總是責難他人。果然是自以為是的父親,才養成這樣自以為是的兒子。
第三個孩子微露卡·索爾特,是個傲嬌的千金。父親是堅果食品廠的老闆,富裕得很。蠻橫自尊心極強的微露卡,想要什麼,父母就得滿足,不然就向父母發脾氣。父親怕得罪女兒,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女兒的任何的要求,典型的僕人型父母。為了滿足女兒有一張參觀巧克力工廠的金獎券,父親讓自己的堅果廠的工人停止加工剝殼堅果。買了上萬塊的巧克力,讓自己工廠的工人整天拆巧克力包,尋找中獎券。
這讓我想起了明星們為了讓為自己拉票,把牛奶倒到河中的情形是一個樣兒的,毫無底線。全廠工人停止生產,連續幾天工作,終於找到了金獎券。正是這樣無限的滿足女兒的慾望,以至於在要參觀巧克力工廠時,等得不耐煩的女兒要父親讓時間過得快一點,這樣不蠻不講理的要求。
在參觀巧克力工廠中分揀巧克力豆的工作間里,發現巧克力豆分揀工人竟然是那些被訓練過的松鼠。它們可愛機靈,會分辨出巧克力的堅果的好壞。她竟然想要買威利·旺卡車間里的訓練過的松鼠。父親立刻滿足,馬上詢問威利·旺卡要多少錢可以買他的松鼠,威利·旺卡當場拒絕。可見,欲壑難平的干金,在家能處處得勢,在外除父母外,誰能滿足你的要求?最終不顧父親的反對,自己翻牆進入松鼠工作場所,遭到了松鼠的圍攻,被扔到了垃圾桶中。無奈的父親只好救女兒。當他靠近垃圾桶的桶洞口時,被松鼠攻擊,與女兒一同墜入了垃圾的深淵。父母的教育的失敗,最終買單的是父母自己。
第四個獲獎者是紫羅蘭·博雷家德,是個愛吃口香糖入迷的小女孩兒,功利心極強,對任何事情必須贏。她曾經獲得過幾百項各種比賽的冠軍。曾連續吃三個月口香糖,贏得世界口香糖大賽冠軍。各種比賽拿到手軟,以至於參觀巧克力工廠時,一進入工廠,就向威利·旺卡炫耀介紹自己。告訴威利·旺卡,她必須贏,因她說過,她是天生的贏家。
我想只有功利的父母才會有功利的女兒吧!沒錯,在參觀巧克力工廠時,她的母親對他女兒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專心贏得比賽。」可是這個功利性極強的女孩子,盲目的自負,在參加巧克力工廠里的車間時,吃了威利·旺卡發明的三餐口香糖,變成一個巨大藍莓的胖娃娃。
五個不同的孩子,五個不同的家庭,呈現著五種不同的教育的成果,那是家庭教育的真實的寫照。
(三) 在這部影片、影片、電影中吸引孩子的有趣的地方有很多。
神奇的巧克力工廠中糖果世界。糖果世界中有神奇的巧克力瀑布,樹上結著的蘋果糖,地上有大大的南瓜糖、糖果、蘑菇、糖果、草、巧克力和一切皆可知,裡面有糖果工作的人,奧柏倫柏小矮人。滔滔不絕的巧克力河上有神奇的粉紅色的海馬遊船,連通地下暗巧克力河,縱橫交錯,裡面五光十色。各種糖果屋,由純奶油,頭發奶油,還有更有趣的就是打泡奶油。把一頭奶牛懸在空中,四個奧柏倫柏人用鞭子抽打牛奶牛,奶牛發出哞哞的叫聲,就生產出可口的打泡奶油了。
影片中展現出糖果美味神奇,糖果屋的特點神奇,在暗巧克力河流動中旅行,驚險刺激。發明屋裡是的各種糖果開發儀器,特別有一台機器,發明出一種供零花錢錢很少的孩子買的石頭子彈糖,可以用牙齒碎碎的咬,吃一整年也不會變小。神奇的太妃糖,吃了會長頭發,會長八字鬍和絡腮鬍子。全身長頭發,披頭發族,或者是長頭發族,像民族的歌手,民謠的歌手,機車的騎手。帶嬉皮爵士風,佩蒂站著帥貓等,全身長滿毛!
巧克力電視機,可以時空穿梭的時光機,從一個地方穿梭到電視任一頻道中,也可以直接伸手把人物拉出來。神奇的旺卡研發了一日三餐口香糖,吃一片口香糖可以抵三餐。吃了這種口香糖,就不要煮飯,不要廚師,早中晚餐不用吃了。這種口香糖味道是使番茄湯,烤牛肉,加藍莓派組合。剛入口時,一股番茄汁的湯入喉嚨之感,嘴巴里充滿著烤牛肉,接著帶有馬鈴薯的味道,最後就是有藍莓派的冰淇淋味了。但嚼到這一步的時候,鼻子就會變藍色,接著臉變藍,身子變藍,整個身體變藍,全身變成了巨大藍莓。
特別有意思的是紫羅蘭吃一日三餐口香糖時,他的身體的變化特別有意思。先從鼻子開始變,然後肚子、屁股、腰,然後是全身,直到把自己變成完全像一個大大的球形的藍藍莓。
還有有趣的是松鼠分揀巧克力加工車間,竟然是訓練過的松鼠加工巧克力豆。
軟糖山,讓人震撼,糖果炮彈屋十分瘋狂。裡面帶有加特林糖果槍的,糖果榴彈炮。打出子彈像炸開的煙花,還有轟炸的炮彈堂的機槍,五光十色。
其中奧柏倫伯人歌舞也很精彩,感興趣的可好好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