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電影《再生緣》簡介
在70年代的寶萊塢,有一個叫om的跑龍套。他喜愛電影,而且特別努力,但是始終是一個跑龍套的,當他不斷的努力時,他遇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shanti,shanti是個大紅女性,當然不會在意這個跑龍套的。但命運女神特別關照om,在一次拍攝失誤中命運女神特給予了om英雄救美女的機會。從此shanti開始注意om了,om也誤解為這種關照是shanti對自己的愛。可是現實是殘酷的shanti愛上的人是製片人mukesh,om發現這個事實以後特別沮喪。但是mukesh為了前途拋棄並毀掉shanti時,om也出現了。他無法救回自己的夢中情人,並因此喪命。他死亡的那天晚上,他的靈魂轉世,附在一個新生兒身上,他的新父母是有錢有勢的人。三十年後,他成為明星,人氣極旺。有一次拍片,他接觸到當年shanti被殺害的現場,和他發現shanti喜歡mukesh的那間化妝室,逐漸想起前塵往事。那時,mukesh已經到了好萊塢。om設計令mukesh回國,就在當年那個被燒毀的布景,也就是shanti的葬身之處拍攝當年om和shanti參演的那部劇。還請了一個容貌和shanti相似的少女假扮當年離世的shanti。mukesh老奸巨猾,雖然被shanti的屢屢現身嚇得不清,卻依然查到了om暗算他的真相。與此同時,mukesh被落下的吊燈擊傷。
最後時刻,那個與shanti相似的少女要假裝shanti復活,徹底現身,可是mukesh已經知道了她是假的。然而,那個「shanti」卻指出了當年mukesh趁shanti還有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把她的屍體活埋在了吊燈底下,最後,mukesh被吊燈砸死。和om聯合的人們和那個假冒shanti的少女出現。
om才發現,那個最後出現的,是三十年前真正離世的shanti。復仇成功後,shanti對om一笑,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貳』 誰有印度電視劇《四女奇緣》的全部劇情介紹,現在網上只有前18集的。
分集劇情
第1集
大女兒穆斯坎出嫁的日子來臨,馬利克和莎爾達老倆口和另外3個女兒以及他們多年的好友庫馬和烏莎夫婦,在忙前忙後地准備著。新郎阿卡什在美國工作,他只看了穆斯坎的一張照片,就對她的美貌一見傾心,而且執意不必見面,就帶著迎親的隊伍上門娶親了。然而見到穆斯坎之後,阿卡什卻驚訝地發現穆斯坎走路有問題。原來,穆斯坎因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而留下了後遺症。阿卡什不顧父母的反對,決定終止婚禮。穆斯坎忍受著巨大的羞辱與悲痛,決心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未來的工作當中。馬利克家的三女兒尼琪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企劃。尼琪被老闆委以「重任」,必須在一天之內拿出被認可的著名化妝品廣告策劃方案,否則就得卷鋪蓋走人。
第2集
尼琪在自己的兒時玩伴尼克爾的陪伴下挑燈夜戰,終於拿出了讓客戶滿意的方案,並且為公司賺得5000萬盧比的巨額廣告費。馬利克家的二女卡喬考試通過的消息緊接著傳來,全家人都跟著高興。穆斯坎不顧母親的勸阻,執意要外出去找工作,結果到處碰壁。一個神秘的男子通過查號台查到了馬利克家的電話號碼,對卡喬一再騷擾,卡喬非常害怕。一向秉公辦事的馬利克,破例向他的客戶穆基先生提出請求,幫自己的女兒穆斯坎找工作。穆基不僅一口答應下來,還給了穆斯坎月薪5000盧比的優厚待遇,這讓穆斯坎高興萬分。貪圖享樂的四女兒普迦假裝去補習,卻偷偷跟一個名叫維基的公子哥逃課去打檯球。
第3集
普迦和維基酒後駕車兜風,當地警察局打電話讓家裡來領人,莎爾達領回了普迦,她一方面嚴厲訓斥普迦,另一方面又在丈夫馬利克面前百般掩飾。穆斯坎上班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新同事的冷潮熱諷。原來,老闆穆基為了不得罪馬利克,辭退了一個任勞任怨的員工,才讓穆斯坎頂替這個空缺。穆斯坎當即謝絕了穆基的好意,主動請回了那位員工,並與僅見過一面的同事們道別。在尼克爾和他媽媽的再三請求下,尼琪答應陪尼克爾一起去相親。沒想到,尼克爾過分緊張,被女方牽著鼻子走,出盡了洋相。卡喬不斷被電話騷擾,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只好道出了事情的原委。為了抓住打電話的人,莎爾達和好友烏莎聯手設計了一個圈套,讓卡喬將那位無名男子約出來,在附近的餐館見面。
第4集
莎爾達母女二人和烏莎如約來到餐館,那個男子最終也沒露面,但他卻打來電話,質問卡喬為何讓她的媽媽陪著一起來。這讓她們3個人非常詫異。經過調查,她們發現,那個打電話的人竟然是她們早就認識的年輕人安吉特。莎爾達氣急敗壞,對他大打出手。薩哈伯警長深夜上門要帶走莎爾達,因為有人指控她犯有蓄意謀殺罪。原來,遭到莎爾達和烏莎一頓痛打的安吉特心有不甘,來了個惡人先告狀。聽完莎爾達的解釋之後,警長反倒把安吉特帶走了。
第5集
莎爾達的密友烏莎有個朋友,他的兒子拉胡爾英俊瀟灑,一表人才。他剛從德里搬到孟買,就住在莎爾達家對面的公館里。烏莎有意將拉胡爾介紹給莎爾達的二女兒 ——漂亮的卡喬。希凡妮對穆斯坎設計的婚禮服裝和手藝贊不絕口,並且勸穆斯坎不要埋沒了自己的才華。穆斯坎信心大增,時裝設計的事業從此開始了。莎爾達借故讓卡喬去對面的公館送東西,希望她和拉胡爾能擦除愛的火花。不料卡喬放下東西就回來了,讓莎爾達頗為氣惱。她和烏莎合謀又讓卡喬去送別的東西。不明就裡的卡喬剛出門就遇上了即將結婚的朋友維蒂婭。兩人聊個沒完,結果又一次錯過了碰上拉胡爾的機會。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普迦對兩個同學打算結婚之後共同打拚嗤之以鼻,說她將來要找的老公一定必須是個有錢人。她貪圖虛榮的本質開始一點點漸漸暴露出來。
第6集
烏莎不顧莎爾達的勸阻,試圖給穆斯坎介紹對象,遭到了穆斯坎的冷遇。穆斯坎聲稱,她要自強自立,決不能成為別人的累贅。烏莎和庫馬的兒子蘇尼爾在美國念書,來信說考完試就回來。蘇尼爾其實是烏莎的姐姐凱倫的孩子,從小就過繼給了烏莎。兒子要回來的消息讓兩口子非常高興。烏莎得知穆斯坎擅長服裝設計,就推薦她去自己的朋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尼塔.拉茜迦的時裝店工作。穆斯坎一直希望能邊工作邊學習,對有這個機會非常高興。
第7集
卡喬終於見到了拉胡爾,二人一見如故,且都暗生情愫。莎爾達對拉胡爾也非常滿意。在同學聚會上,普迦諷刺一直鍾情於自己的阿曼的律師職業,阿曼對普迦依然痴心不改,對此只是一笑了之。穆斯坎第一天去尼塔的時裝店上班,尼塔對她照顧有加,還把她當做健康人對待。這讓穆斯坎興奮不已,覺得尼塔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莎爾達的朋友薩維特里有意要將卡喬介紹給一位外籍印度富商,但當莎爾達看見一位年輕女子不幸守寡,就動了惻隱之心,轉而給她提親。此舉讓馬利克很感動。
第8集
時裝店來了一個航空公司的樣品訂單,穆斯坎主動請纓,尼塔決定讓她試一試。阿曼借普迦搭車的機會試探普迦對自己是否有意。普迦聲稱自己決不會愛上一個中產階級家的男孩。航空公司的阿爾卡對樣品的設計非常滿意,同時對尼塔的設計水平突然見長很驚訝。阿爾卡當即將兩千件的訂單交給了尼塔。穆斯坎對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很高興,但同時對尼塔的掠美行為感到沮喪。連同事也打抱不平。維基的哥哥拉吉從美國回來,要在家裡搞一個派對。普迦想去參加,於是跟幾個同學合謀騙取了莎爾達的同意。在派對上,拉吉第一次與普迦見面,彼此互生好感。普迦受到一無名男子的騷擾時,拉吉主動給她解了圍。對此普迦很感激,同時還對拉吉生活的奢華很是羨慕。
第9集
為了給盲校的學生募捐,普迦和維基、阿曼等人頂著酷暑,挨家挨戶去做動員工作,但每每遭到冷眼。但拉吉一出手就是7萬盧比,讓他們一下子就完成了募捐任務。馬利克對拉胡爾印象很好,所以當莎爾達說要撮合拉胡爾和卡喬時,他立刻表示贊同,並且邀請拉胡爾來吃晚飯,拉胡爾非常興奮。拉胡爾的姑媽佩尼瑪在一次聊天時,說起自己的哥哥很有錢,應該給拉胡爾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媳婦。拉胡爾很生氣,瞞著莎爾達一家人偷偷跟卡喬在公園里見面,向卡喬解釋說自己的父母不是這個想法。卡喬答應等他們回國,雙方父母見面以後再說。時裝店又來了一位客戶,對店裡的設計水平大加贊賞。尼塔故伎重演,剽竊了穆斯坎的創意。
第10集
在姐姐的支持下,卡喬繼續與拉胡爾交往。莎爾達對此也默認了。拉胡爾讓人送來了鮮花,又送了卡喬一副腳環,希望他倆的一生能夠鎖在一起。卡喬沉浸在無比幸福之中。印象廣告公司新來了一個模特事務總監莫娜,她長得漂亮,並且公開對尼克爾表示好感,尼克爾難免想入非非,將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令同事們刮目相看。尼塔的客戶蕾努對穆斯坎的設計水平非常滿意,以為那是尼塔的作品,決定每個月都從她這兒訂購50件外套,並以尼塔的名義開一個時裝專賣店。尼塔居然厚顏無恥地將所有這些功勞掠為己有。穆斯坎對此也無可奈何。
第11集
拉胡爾的父母就要從國外回來了,他興奮起來,盼著他們至少能跟卡喬一家見上一面。拉吉開始主動接觸普迦,對她貪圖虛榮的秉性頗為滿意。他精心設計的圈套一個一個在普迦面前展開。莫娜給尼克爾幫了很大的忙,尼克爾甚至尼琪都以為莫娜是愛上了尼克爾。記者朱希對尼塔的創意日新月異表示驚奇,並請教其中的秘訣。尼塔故作神秘,連在店裡打雜的拉姆丁都看不下去。為了攏住穆斯坎,尼塔主動給她漲了工資。穆斯坎也只好忍氣吞聲地幹下去。穆斯坎漲了工資,全家人都很高興,但馬利克看出女兒似乎有心事。卡喬去姐姐的店裡,對尼塔再一次將穆斯坎的功勞算在她自己頭上義憤填膺。為了不讓父母擔心,穆斯坎把這件事壓了下來。拉胡爾臨時出差,卡喬在家裡焦急地等他的電話。
第12集
穆斯坎去看望孤兒院的小朋友們,不想碰見了阿沙德也在那裡。穆斯坎從院長的口中得知阿沙德很有愛心,先前對他的成見有所改變,並且心生好感。尼克爾對莫娜殷勤有加,終於獲得了一個跟她共進午餐的機會。席間二人交談甚歡。尼克爾想表現一下紳士風度,自己付賬,卻發現錢沒帶夠,跑來跟尼琪借錢,讓尼琪好生郁悶。因為她今天過生日,但似乎所有人都把這件事給忘了。到了晚上,她一進自己的房間,發現家裡人都在等她,給了她一個驚喜。
第13集
尼克爾愛上了莫娜,尼琪建議他送玫瑰來表示愛意。拉吉去了一趟新加坡,回來後送給普迦一塊金錶。普迦非常高興,但又擔心被家裡人發現。穆斯坎去孤兒院,再次碰上了阿沙德。穆斯坎對他暗生情愫。她跟院長說,她跟阿沙德過去就認識,現在慢慢相互信任了。穆斯坎找自己的彩筆時,在普迦的包里翻到那塊金錶。普迦謊稱是從同學那裡借來戴著玩的,並且隨口答應還回去。在烏莎和庫馬結婚24周年的派對上,他們的兒子蘇尼爾派人送來了花籃,讓他倆非常高興。穆斯坎向父母正式引見了阿沙德。馬利克和莎爾達對小夥子很滿意。而拉胡爾的姑媽佩尼瑪看見拉胡爾和卡喬親密無間的樣子很生氣,於是向阿沙德抱怨,卻被阿沙德搶白了一頓。
第14集
尼克爾把一盒巧克力放在了莫娜的桌上,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料莫娜看見之後,把巧克力都分給了大家。尼克爾第二天就改送了花,這讓莫娜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拉胡爾把自己戀愛的事情告訴了阿沙德的爺爺,老人很高興,同時也催促阿沙德也盡快定下自己的終身大事。象神節的時候,拉胡爾和阿沙德都到穆斯坎家作客。卡喬真誠地誇獎自己的姐姐,並把她在店裡看到尼塔剝削穆斯坎的事情說了出來。這讓阿沙德對穆斯坎刮目相看。阿曼暗戀普迦,他的為人頗受全家人的稱贊,唯獨普迦不以為然。此時她的心裡只有拉吉。在尼琪的鼓勵下,尼克爾終於鼓足了勇氣,准備向莫娜明確表示愛意。不料辦公室來了一位叫薩米爾的小夥子,竟然是莫娜的男朋友。這讓尼克爾的心靈受到了嚴重打擊。
第15集
尼琪一邊安慰尼克爾,一邊去質問莫娜為什麼要玩弄尼克爾的感情。其實莫娜並不愛尼克爾,只是對尼克爾大獻殷勤感到很滿足。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且決定辭職,跟薩米爾去國外。拉胡爾的爸爸媽媽終於來到孟買,拉胡爾非常高興,將自己愛上卡喬的事情告訴了父母,並且催促他們趕緊去上門提親。薩克山納和薩維塔以旅途勞累搪塞掉了。普迦過生日,全家人送給了她一個金項鏈,並且中午都趕回來參加她的生日聚餐。不料拉吉執意要給普迦單獨過生日,她只好再次對家人撒了謊。庫馬和烏莎前往看望拉胡爾的父母,把卡喬一家人大大誇獎了一番,並且提出了相親的事。
第16集
在烏莎的建議下,莎爾達主動上門看望未來的親家,薩維塔表現很冷淡,令莎爾達很尷尬。當拉胡爾追問父母何時去提親時,薩克山納終於表明了態度,決不會接受卡喬成為他們家的兒媳婦。拉胡爾大為震驚。拉胡爾是個聽話的孩子,他視卡喬為自己的生命,但又不願違抗父母之命。他向阿沙德傾訴心中的煩惱,阿沙德建議拉胡爾跟父母據理力爭。拉胡爾的努力沒有成功,忍痛跟著父母離開了孟買。阿沙德親自到穆斯坎的店裡試探情況。果然如卡喬所說,尼塔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在自己頭上。
第17集
拉胡爾的父母一直沒有到卡喬家,於是馬利克夫婦決定主動去拉胡爾家提親。烏莎和庫馬非常支持這個想法,四個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帶著禮物去了拉胡爾家。可是拉胡爾和父母卻不在。佩尼瑪告訴他們拉胡爾一家回德里了,而且沒有打算回孟買。馬利克一家碰了一鼻子灰,於是庫馬給拉胡爾的父母打電話,詢問怎麼回事。薩克山納通過電話告訴他們,因為門不當戶不對,這門婚事拉胡爾和他們都不同意。卡喬聽到這個消息,頗受刺激,當場暈倒,醒來後精神恍惚,拒絕進食。馬利克夫婦和三個女兒想盡辦法哄卡喬開心,但她一直悶悶不樂。
第18集
烏莎懷疑拉胡爾家態度有變和佩尼瑪有關,和莎爾達商量要問個水落石出。穆斯坎利用給阿沙德送衣服的機會,詢問他為什麼拉胡爾會突然拋棄卡喬。阿沙德無言以對,只是積極鼓勵穆斯坎自我創業。庫馬邀請馬利克一家外出遊玩,並藉此機會努力開導卡喬,卡喬終於有所觸動,保證會變得更加堅強。薩維塔見拉胡爾終日悶悶不樂,心裡過意不去,但是薩克山納堅持認為自己的決定正確,薩維塔也只好作罷,和佩尼瑪商量著給他介紹家庭條件相當的女孩。尼克爾從表弟的婚禮回來後,告訴大家被姨媽的嫂子家相中了,但他的理想對象是能夠像朋友一樣交流的姑娘。烏莎和庫馬看見蘇尼爾一天天長大,決定給蘇尼爾找個好姑娘,於是選中了尼琪。
第19集
卡喬開始在幼兒園上班,第一天過的非常愉快,他也終於找回了久違的歡樂。拉吉邀請普迦到國外去旅遊,普迦雖然擔心家裡人反對,但還是禁不住誘惑,私下答應了拉吉。一個不尋常的顧客表示想請穆斯坎去他的新服裝店當店長,穆斯坎心中有些猶豫,但見家人和阿沙德都很支持,於是下定決心從尼塔的店裡辭職。她不知道,這個工作機會其實是阿沙德幫助她創造的。
第20集
穆斯坎的時裝店佩納瓦終於開業了,大家非常高興。拉吉向他的律師巴蒂亞透露,普迦就是下一個他要利用的對象,他准備讓普迦攜帶毒品越境。阿沙德請穆斯坎喝咖啡慶祝時裝店取得可喜的業績,並當面贊揚穆斯坎的美貌,穆斯坎又驚又喜,卻又因為自己的生理缺陷痛苦不已。拉胡爾因為卡喬的事變化很大,他早出晚歸整日忙工作,連飯都顧不得吃。拉胡爾的母親因為拉胡爾的轉變憂心忡忡,她把佩妮瑪叫來,佩妮瑪保證一定會幫助嫂子。
第21集
拉胡爾的父親和佩妮瑪參加了他們的朋友庫默家舉辦的聚會,都很開心,但是薩維塔看到拉胡爾憔悴的樣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佩妮瑪向拉胡爾介紹相親的女子麗娜,拉胡爾完全不感興趣。阿沙德打電話給拉胡爾,透露他心裡愛上一個人,拉胡爾很驚訝。莎爾達為尼克爾介紹了一個有主見的女孩,見面後尼克爾發現女孩是個女強人,他並不喜歡。回到莎爾達家中,尼琪問尼克爾到底喜歡什麼類型的女孩,尼克爾說喜歡尼琪這一類型的。阿沙德來到穆斯坎的小店向她介紹一個商業機會——斯瓦格酒店的制服設計,並充滿愛意地說他會永遠支持穆斯坎。
第22集
斯瓦格酒店負責人艾希利先生很喜歡穆斯坎的設計,並當眾表示會採用穆斯坎的設計。穆斯坎將這個好消息第一個通知了父親馬利克先生,馬利克很為女兒感到驕傲。拉吉帶普迦去馬來西亞。在機場,拉吉和他的同夥合演了一出戲,騙普迦把毒品帶上了飛機。拉胡爾的母親生病,麗娜前來探病,拉胡爾意外從她口中得知父母已與麗娜父母訂下了他與麗娜的婚事。拉胡爾拒絕了婚事,並告訴麗娜自己有意中人,就是卡喬。麗娜知道後,主動退出。穆斯坎以出色的工作成績,贏得了老闆喬普拉和阿沙德的贊賞,並得到很好的回報。阿沙德對穆斯坎的好感也不斷加深。
第23集
麗娜把拉胡爾愛上卡喬的事告訴了拉胡爾的父母,並直言如果他們硬要拉胡爾娶她,就會毀了三個人。麗娜的話讓拉胡爾的母親陷入了沉思。阿沙德為了幫助穆斯坎,想把服裝店交給她經營,於是他找喬普拉商量,如何才能讓穆斯坎接受這個店。在拉吉的哄騙下,普迦失身於他。尼克爾的母親和莎爾達准備給尼克爾介紹第26個女孩。這次他母親強行命令他去相親,尼克爾不得不同意。尼克爾同意去相親的事讓尼琪知道後,她立刻前去「祝賀」,正好趕上那女孩也去了尼克爾家,鄉親之事再度告吹。普迦與拉吉的馬來西亞一行讓普迦墜入情網。拉吉為了能繼續利用普迦販毒,不停用甜言蜜語哄騙普迦。
第24集
喬普拉來到穆斯坎的小店,跟她說他要移居美國,所以想讓穆斯坎接下小店,穆斯坎一時有些不知所措。拉胡爾的父母知道了兒子的心事後,很是後悔曾阻止拉胡爾與卡喬來往。於是他們和拉胡爾一起來到卡喬家,替兒子請求原諒,並正式提親。卡喬的母親對他們轉變並不領情,但卡喬的父親則認為,父母反對兒女的婚事很正常,因此不要過分在意他們過去的態度。卡喬聽說拉胡爾帶著他的父母到家裡來求婚了。大家都以為卡喬聽了會很高興,沒想到卡喬一口回絕了。穆斯坎開導妹妹,應該聽聽拉胡爾的解釋,可卡喬的氣還沒消,所以什麼也聽不進去。
第25集
薩維塔聽說卡喬拒絕求婚,連忙趕往卡喬家,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告訴卡喬,拉胡爾為了卡喬的拒絕痛苦不已,還告訴卡喬,為了兒子,她願意承擔一切懲罰。面對一個母親的愛子之心和誠心誠意的道歉,卡喬終於點頭同意了。家人非常高興,立刻著手准備卡喬和拉胡爾的婚禮。拉吉發現普迦雖然容易被操控,但是她和家人的親密關系卻讓他擔心。為了讓普迦能隨時為他們工作,拉吉決定離間普迦和她的家人,他冒名混入卡喬的婚禮,並把普迦灌醉了,這使普迦的姐姐們非常驚訝。
第26集
卡喬嫁進了拉胡爾家,拉胡爾的父母對她非常好,並把他們蜜月旅行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庫馬夫婦二人感覺自己家裡也應該舉辦一場喜慶的婚禮,希望兒子蘇尼爾能把馬利克家的女兒尼琪娶進門。烏莎問蘇尼爾是否喜歡尼琪,蘇尼爾欣然承認,問及是否願意娶尼琪為妻,蘇尼爾稍稍猶豫,但因自己恰巧並無女朋友,於是表示同意。尼琪情況跟蘇尼爾差不多,於是兩個人訂婚了。尼琪把訂婚的事告訴了尼克爾,尼克爾目瞪口呆,說不出一句話。
第27集
情人節那天拉胡爾給阿沙德打電話,講述了自己新婚燕爾的幸福感受。他希望阿沙德借情人節之機大膽地向自己暗戀已久的姑娘吐露心聲。阿沙德接受了拉胡爾的建議,決心向穆斯坎表白,卻被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打斷——來人竟然是她原來的未婚夫阿卡什,穆斯坎一時不知所措,阿卡什也是萬分地驚異。穆斯坎強作鎮定,告訴阿卡什自己已經忘卻過去,他僅僅是自己一個新客戶而已,並將自己的設計展示給他。阿卡什對穆斯坎刮目相看,奇怪自己當年為什麼沒有看出穆斯坎的才華。阿卡什的出現使阿沙德心情更加復雜,他下定決心要向她表白,到了她的門口,卻看見她上了阿卡什的車。
第28集
在拉吉的唆使下,普迦背著家裡人開始做模特了。莎爾達跟穆斯坎談起阿沙德,穆斯坎斷然拒絕媽媽的提議。一則阿沙德是她的好友,二則她已經受過一次傷害,擔心自己再次受傷則後果難料。穆斯坎為阿卡什設計的時裝樣品得到贊賞,成批生產已經可以開始。為了合作的初步成功,興奮的阿卡什邀請穆斯坎共進晚餐,穆斯坎並沒有對過去阿卡什的行為有任何責難,相反,她認為正是因為那件事,自己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才有了今天自己的成功。
第29集
阿卡什回到家裡,回味著穆斯坎的話,漸感穆斯坎勇氣非凡,人格偉大。尼琪工作的廣告公司來了一批新模特的樣片,大家爭相傳看,尼琪在其中發現了妹妹普迦的照片。尼琪把普迦瞞著家人做模特的事告訴了媽媽和姐姐。全家吵翻了天。普迦發現自己懷孕,拉吉私下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嘴上卻說普迦模特事業剛剛開始,結婚生子對事業不利;他找到朋友,要朋友幫助普迦跟尼琪工作的公司簽約,以此來引誘普迦做人流
第30集
尼琪收到蘇尼爾送來的訂婚紀念日的禮物,尼克爾決定給索妮亞買一個禮物,他拉著尼琪陪伴做參謀,二人出門時卻正好遇上來找尼克爾一起吃午飯的索妮亞,三個人一起吃飯。尼琪看到尼克爾對索妮亞百依百從,索妮亞對尼克爾無微不至,心裡頗覺嫉妒。普迦和拉吉從醫院出來,正好遇上朋友阿曼。普迦害怕阿曼猜疑,而與普迦的偶遇使阿曼心中重新燃起對普迦的愛情。法庭上叱吒風雲的阿曼在愛情面前卻無法開口。
『叄』 急問,以前我看過一個印度電影,想再找出來名字怎麼也想不起來,有知道的幫助一下!!
電影譯名:克里斯
英文原名:Krrish
影片類型:愛情/歌舞/動作
上映日期:2006年
特別說明:這個版的D9和D5的區別是在菜單上,D9的版有獨立的歌曲菜單D5的沒有,另外聲道選擇比D5多個AC32.0,字幕多達十幾種選擇。畫質和音質效果更好是收藏的佳品!
影片導演:RakeshRoshan
主要演員:
Rekha...SoniaS.Mehra
HrithikRoshan...Krishna'Krrish'R.Mehra/RohitS.Mehra
PriyankaChopra...Priya
NaseeruddinShah...Dr.SiddhantArya
SharatSaxena...VikramSinha
PuneetIssar...Komal
AkashKhurana...CatholicSchoolPrincipal
內容簡介:Krishna(HrithikRoshan飾),一出生就擁有神奇的力量――來自他父親RohitMehra的遺物。就像小鳥一樣,他跑得就像一陣風;就像一隻老鷹,飛跨過江河和山頂;像獅子一樣,他不怕天?縷獒沂?
Priya(PriyankaChopra飾)走進了他的生命,改變了他的世界。Priya來自新加坡,而Krrish愛上了她。
直到某一天,她要回去新加坡了。Krrish的心破碎了。他的祖母SoniaMehra(Rekha飾)催促他去新加坡找回他的愛
在新加坡逗留期間,Krrish和Priya去了一個馬戲團。由於電力短路,馬戲團的帳篷失火了。Krrish以驚人的力量救了其他人。不過,救人的時候他是戴著面具,以掩飾自己的身分。他成為了一個英雄,人們都想知道這傢伙是誰。全國開展搜尋這個新加坡的英雄。
而在另外一個黑暗角落,一個自大狂的科學家DrSiddhantArya(NaseeruddinShah飾),他准備要永遠翻覆這個世界,改變未來。
只有一個人,能對付DrSiddhantArya和摧毀他的夢想摧毀,只有一個人,有力量阻止其狼子野心。
只有一個人……
Krishna必須變身成為Krrish。
幕後製作:關於影片
比子彈還快,比火車還猛,一跳就上了摩天大樓,隨著赫里尼克·羅斯漢身著一件黑灰兩色的戲服、戴著遮擋住半張臉的面具從高樓大廈上直飛而下,印度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超級英雄」的出現標志著印度電影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這部投資1000萬美元的特效電影在浪漫和家庭劇大行其道的寶萊塢打開了一個新局面,該片製片人基拉里·希馬庫馬說:「我在這部電影里嘗試了很多新東西,甚至好萊塢都沒有嘗試過。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們說它看上去就像好萊塢大片,但我要說,它就是好萊塢大片。」這個新鮮的「大禮包」融合了印度觀眾喜歡的所有內容:幻想、冒險、浪漫和家庭價值,上映第一周即引起轟動,上座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以1500萬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印度電影的首周票房紀錄。不但在印度一票難求,《克里斯》在海外也受到歡迎,1500萬美元中有接近1/3的票房來自印度以外,在英國、的印度移民爭相觀看來自家鄉的大片。
寶萊塢傳統歌舞
寶萊塢的傳統項目,歌舞,當然不能舍棄,於是在這部英雄救世的童話里便可看在好萊塢同類影片中看不到的成堆印度歌舞。隨時隨地的歌舞以非理性和非邏輯出現,凸現了印度超人的另一面,而這種歌舞放在超人、蝙蝠俠和蜘蛛俠身上則是不可想像和滑稽的。
父子搭檔
超級英雄對抗惡人,配予抱得美人歸的噱頭,《克里斯》的劇情弱智而蒼白,但印度超人的扮演者、近年來印度最紅的男星赫里尼克·羅斯漢則以其迷人的微笑、矯健的身手和激情洋溢的歌舞將劇本的不足輕松蓋住,從而成為該片最大的亮點。赫里尼克·羅斯漢在片中的表演非常搶眼,甚至掩蓋了2000年世界小姐朴雅卡·喬普拉的光芒。而此片的導演即為羅斯漢的父親拉克什·羅斯漢。他深情地說:「我從心底里選擇赫里尼克,我相信他會在你心底里找到同樣永久的位置。」這對成功的的父子搭檔已不是第一次合作。2000年,赫里尼克在主演了《說你愛我》之後即以「蘭博」般的外表和火花四射的舞技使其成為印度婦女的最愛,成為印度的超級明星。之後他拍了幾部失敗之作,但他的父親通過《我找到一個人》讓他重新回到了超級偶像的地位。
花絮:·【克里斯】中令人眼暈的特技畫面都是在新加坡拍攝的。
·為了完成片中的動作場面,赫里尼克·羅斯漢為此在香港接特意受了程小東兩個月的武術訓練。
·銀幕上的武打動作都是由赫里尼克·羅斯漢親自完成,未用過一次替身。有一次他從四樓摔下,如果不是被飯店的遮雨棚托住便會命喪當場。還有一次,他在穿過大火時頭發被烤焦。這成為該片區別於蜘蛛俠和超人系列的一大特色。同時,羅斯漢對那些追捧他的影迷說,千萬不要效仿他在電影里做出的那些超常動作。此前一名影迷就是學赫里尼克·羅斯漢在影片里的動作從印度中部一家電影院的陽台上跳下,結果導致多處骨折。
·為了更接近印度超人的有力體格,赫里尼克·羅斯漢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增加了15磅的肌肉,這使他看上去極具力量感。
·《克里斯》是印度電影邁出的一大步。該電影的動作指導來自的香港程小東,而視效總監則來自洛杉磯。一般的印度「大片」只有200個左右的鏡頭進行了電腦處理,而《克里斯》則有1200個鏡頭經過了電腦處理,即使是最小的細節也經過了渲染,以模糊現實和虛擬的界限。
『肆』 有一個印度電影,講的是一個貧民愛上啦一個印度女明星,後來做了一些是要引起她的注意(只記得這一點)
印度電影 《再生緣》 (OM SHANTI OM)
國家/地區: 印度
類型: 驚悚 / 歌舞 / 喜劇 / 愛情 / 動作 / 劇情
其他譯名:《輪回 》《如果·愛在寶萊塢》
上映日期:2007
片長:162 min
劇情簡介
在70年代的寶萊塢,有名紅得發紫的女星——Shanti Priya。她的影迷成千上萬,其中包括了不起眼的Om Prakash Makhija 。
Om Prakash Makhija 有兩個夢想:一個是shanti,一個是就是拍電影。對於這兩個目標他同樣痴迷。機緣巧合,Om得到了一部影片的拍攝機會,不過是小角色,令他興奮的不僅僅是這個,另外一個消息就是——shanti是該片的女主角。在一場拍攝場景中,堆滿草的片場突然著火,所有人都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但不幸的是Shanti被圍在了大火中。眾人皆不敢上前,最後Om情急之下發現後毫不顧慮的沖進火場把Shanti救了出來。如果大家認為Shanti就此就以生相許,那麼你就猜錯了。他們只是好朋友而已。
有一天,OM去拜訪Shanti。可他在屋外聽見了Shanti和當時的紅製作人Mukesh Mehra。他們激烈的談話讓OM震驚不已,頹然的歸去後左思右想還是決定回去找Shanti。 誰料此次他們的見面不僅隔著一扇門,而且是他們此生的最後一次見面。Om眼睜睜的看著Shanti被火焰吞噬,他自己也被人從背後暗算,咽下最後一口氣。
20多年過去了 Om Kapoor,Rajesh Kapoor的獨子。享有最高的榮譽,住最美的房子,拿最高的獎項。在所有人的艷羨中,Om Kapoor很享受這種滿足感,在冥冥中他覺得這一切是上天的賜予。作為一名演員,他理所當然要拍片,但在一次拍攝MV的過程中,他被道具——「火」驚得暈了過去。醒來之後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前世——Om Prakash Makhija 他思及自己的遭遇,大膽猜想也許shanti也在這世上的某個角落。借著父親的名氣和權力,他以招募女主角的名義尋找shanti。功夫不負有心人,竟然真被OM找到了,這世的Shanti名叫Sandhya 。讓OM沮喪的是,Sandhya 雖然與Shanti長得酷似,但她似乎絲毫不記得前世的事情了,OM耐心的等待,他總想著也許Sandhya 和他當初一樣,要慢慢來 。
好萊塢最紅的製片人MIke來到了印度,當OM看見他的時候驚呆了。因為這所謂的MIKE就是當年同Shanti在房中進行激烈交談的那位Mukesh Mehra。 OM怒不可遏,他自然是聽到當年二人的對話的,也就是這次談話讓OM和shanti都失去了生命。OM想要報復,為自己也為當年曾心愛的Shanti……
『伍』 有一個法國和印度合拍的電影,在CHC看到,叫《花之谷》,可是百度百科查不到。給點介紹。
鮮花山谷Valley of Flowers (2006)
導演: 納林·潘
主演: 納薩魯丁·沙 大槻修治 佐藤恆治
類型: 愛情 / 冒險
上映日期: 2007年1月24日 法國
國家/地區: 印度 / 法國 / 日本 / 德國
類型: 愛情 / 冒險
片長:155 分鍾
對白語言: 北印度語 / 日語
發行公司: 1More Film
官方網站: Official site
http://movie.mtime.com/50417/
『陸』 有一部印度電影,其中一個情節是「印度力士一拳打暈野牛」,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作為一部「史詩級」的電影,《巴霍巴利王》上下兩集展現了英雄導向、國家層級的沖突、壯闊的世界觀和宗教傳說等史詩應有的元素。影片不僅刻劃得氣勢磅礴,呈現的精彩絕倫更是憾動人心。在「娛樂值」和「感動度」方面,《巴霍巴利王》在今年以來個人看過的許多好萊塢大片之上。
《巴霍巴利王》的戰爭場面浩大震憾,有萬人對峙的壯觀,也有沖鋒陷陣的疾進狂飆。加上尖矛穿體、亂箭破心和利刃斷肢的盡情放送,整體效果有雷霆萬鈞的打擊之威和來去如風之競速勢。此外,影片還呈現了「以智取敵」的出奇不意,有火攻更有水淹。這些計謀上的巧思,在純力量性的對抗迫力外,也提供了觀眾驚喜的樂趣。
小規模戰斗和個人捉對單挑的片段也誠意十足,空手互搏、彎弓發箭、兵器對砍的對抗除了有上述的爽度之外,最大
《巴霍巴利王:開端》改編自印度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並有著印度版《王子復仇記》的美譽。為了將這個著名的神話故事完整的再現大銀幕,展現神話世界的磅礴和史詩感,該片製作成本高達17億5千萬盧比(約1億6975萬人民幣),成為印度影史耗資最貴的電影。
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作為《巴霍巴利王》系列的終章之作,不僅為廣大觀眾揭曉前作懸念,同時獨立成章,完整地講述了原本被立為王儲的巴霍巴利,由於弟弟巴拉德瓦的詭計而遭遇殺害,25年後他的兒子濕瓦揭開身世,對抗邪惡的巴拉德瓦,並奪回摩西施末底王國的故事。
《巴霍巴利王》系列是一部典型的南印度托萊塢的產物,以泰盧固語發音,在題材上選取了遠古印度傳說《摩訶婆羅多》。該系列電影以25億盧比攝制5年,成為印度影史最高成本電影,並以160億盧比刷新了印度電影在全球的票房紀錄。
印度傳奇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正在全國各大院線火熱上映中。片方於今日發布了幕後製作特輯,該特輯曝光了大量珍貴的幕後花絮,從巴霍巴利王國的建造到戰爭場面的拍攝,以及數以萬計的手繪概念圖和場景搭建,全方位呈現了這部印度電影史上第一史詩巨制的誕生過程。
『柒』 印度的一部電影 男主角有超能力 其父親發明了預知未來的一台機器後被殺 後他去報仇
電影名字:
印度超人/印度先生 / 寶來塢超人 / 克里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印度超人 英文名稱:Krrish 發行時間:2007年 對 白:英語 類 型:愛情/動作/科幻/冒險 國家地區:印度 片長:154Min 原創音樂:Salim Merchant .....(background score) Suleman Merchant .....(background score) Rajesh Roshan 攝 影:Santosh Thundiiayil Piyush Shah .....(uncredited) 剪 輯:Amitabh Shukla 導 演:拉克什·羅斯漢 Rakesh Roshan 製作人 Proced by:拉克什·羅斯漢 Rakesh Roshan 演 員: 赫里尼克·羅斯漢 Hrithik Roshan 朴雅卡·喬普拉 Priyanka Chopra 納薩魯丁·沙 Naseeruddin Shah Sharat Saxena Puneet Issar Akash Khurana Hemant Pandey .....Bahar Manini M. Mishra .....Honey (as Maaninee Mishra) Ahmed Khan 夏斌 Bin Xia .....Kristian Edgar Noordanus Mithilesh Chaturvedi Zain Khan .....Child artist Fardeen Hussaini .....Child artist Micky Dhamejani .....Child artist (as Mickey Dhamijani) Yu Xuan .....Handicapped girl Archana Puran Singh .....Boss Kiran Juneja .....Priya's Mother (as Kiran Juneja Sippy) 普麗緹·澤塔 Preity Zinta .....Nisha (Special App) Rekha 編劇: Robin Bhatt ....screenplay Sachin Bhowmick ....screenplay Honey Irani ....screenplay Akarsh Khurana ....screenplay Sanjay Masoom ....dialogue 拉克什·羅斯漢 Rakesh Roshan 劇情簡介 影片是2003年寶萊塢攝制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找到一個人》的續集。該片講述繼承了父親超能力的克里斯納由於父親早亡,答應祖母將自己的超能力埋藏起來,做一個普通人。在他長大後,他和心愛的女人、一個電視記者去新加坡時遇見了一個瘋狂的科學家阿亞,他發明的一項技術將會永遠地改變世界。為了阻止這一陰謀,克里斯納終於變身為超級英雄克里斯納,使科學家的陰謀沒有得逞。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比子彈還快,比火車還猛,一跳就上了摩天大樓,隨著赫里尼克·羅斯漢身著一件黑灰兩色的戲服、戴著遮擋住半張臉的面具從高樓大廈上直飛而下,印度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超級英雄」的出現標志著印度電影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這部投資1000萬美元的特效電影在浪漫和家庭劇大行其道的寶萊塢打開了一個新局面,該片製片人基拉里·希馬庫馬說:「我在這部電影里嘗試了很多新東西,甚至好萊塢都沒有嘗試過。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們說它看上去就像好萊塢大片,但我要說,它就是好萊塢大片。」這個新鮮的「大禮包」融合了印度觀眾喜歡的所有內容:幻想、冒險、浪漫和家庭價值,上映第一周即引起轟動,上座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以1500萬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印度電影的首周票房紀錄。不但在印度一票難求,《克里斯》在海外也受到歡迎,1500萬美元中有接近1/3的票房來自印度以外,在英國、美國的印度移民爭相觀看來自家鄉的大片。 拼裝版「超人」 與超人一樣,他很強大,能抬起整棟大樓;與蜘蛛俠一樣,他能攀檐走壁。克里斯的行頭很酷:後駭客時代的黑色皮質風衣,遮住半邊的面具既具現代流行元素,還帶著幾分難以捉摸的神秘。為了追求一流的觀賞性和娛樂性,這個拼裝版「超人」極盡所能地糅合了各路電影的套路和元素:不僅從好萊塢式的科幻動作大片中借鑒來後現代金屬質感的人物包裝和場面設計,還以寶萊塢式的招牌歌舞作為點綴,並藉助了充滿動感和力度的東方式武打設計作為包裝。 這位印度超人可謂無可挑剔的全才式人物,沒有什麼是他不能完成的:上天入海、能歌善舞、且走著桃花運。他不僅能如超人般在天空隨意飛行,還能如蜘蛛俠般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來回穿梭,令他的前輩們相形見絀。 寶萊塢傳統歌舞 寶萊塢的傳統項目,歌舞,當然不能舍棄,於是在這部英雄救世的童話里便可看在好萊塢同類影片中看不到的成堆印度歌舞。隨時隨地的歌舞以非理性和非邏輯出現,凸現了印度超人的另一面,而這種歌舞放在美國超人、蝙蝠俠和蜘蛛俠身上則是不可想像和滑稽的。 父子搭檔 超級英雄對抗惡人,配予抱得美人歸的噱頭,《克里斯》的劇情弱智而蒼白,但印度超人的扮演者、近年來印度最紅的男星赫里尼克·羅斯漢則以其迷人的微笑、矯健的身手和激情洋溢的歌舞將劇本的不足輕松蓋住,從而成為該片最大的亮點。赫里尼克·羅斯漢在片中的表演非常搶眼,甚至掩蓋了2000年世界小姐朴雅卡·喬普拉的光芒。而此片的導演即為羅斯漢的父親拉克什·羅斯漢。他深情地說:「我從心底里選擇赫里尼克,我相信他會在你心底里找到同樣永久的位置。」這對成功的的父子搭檔已不是第一次合作。2000年,赫里尼克在主演了《說你愛我》之後即以「蘭博」般的外表和火花四射的舞技使其成為印度婦女的最愛,成為印度的超級明星。之後他拍了幾部失敗之作,但他的父親通過《我找到一個人》讓他重新回到了超級偶像的地位。
編輯本段電影花絮
《克里斯》中令人眼暈的特技畫面都是在新加坡拍攝的。 為了完成片中的動作場面,赫里尼克·羅斯漢為此在香港接特意受了程小東兩個月的武術訓練。 銀幕上的武打動作都是由赫里尼克·羅斯漢親自完成,未用過一次替身。有一次他從四樓摔下,如果不是被飯店的遮雨棚托住便會命喪當場。還有一次,他在穿過大火時頭發被烤焦。這成為該片區別於蜘蛛俠和超人系列的一大特色。同時,羅斯漢對那些追捧他的影迷說,千萬不要效仿他在電影里做出的那些超常動作。此前一名影迷就是學赫里尼克·羅斯漢在影片里的動作從印度中部一家電影院的陽台上跳下,結果導致多處骨折。 為了更接近印度超人的有力體格,赫里尼克·羅斯漢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增加了15磅的肌肉,這使他看上去極具力量感。 《克里斯》是印度電影邁出的一大步。該電影的動作指導來自的香港程小東,而視效總監則來自洛杉磯。一般的印度「大片」只有200個左右的鏡頭進行了電腦處理,而《克里斯》則有1200個鏡頭經過了電腦處理,即使是最小的細節也經過了渲染,以模糊現實和虛擬的界限。
編輯本段電影簡評
遺憾的是疲軟的劇本沒能匹配上赫里尼克·羅斯漢的矯健身手。——BBC電影評論 影片缺乏原創而且過長,連篇累牘的歌舞也流於膚淺,但這些在其他國家是致命傷的缺點放在寶萊塢卻成為期待中的優點。——紐約時報 這部引向夢幻國度的影片愉快而帶著點傻氣,還拓寬了寶萊塢電影的類型。——好萊塢報道 音樂很棒,而其他部分則呆板僵硬。——電影批評家評論
『捌』 問一部印度老電影片名
是CCTV6播放過的《難斷絲絲情》(1994)。
女主出身上流社會,開始被流氓調戲,一個混混救了她。她喜歡了這個混混,但她父親不同意,所以兩人私奔了。仇家尋到他們的住處,開槍打中了混混,女主以為他死了,回了自己的家生下一個女兒,她的父親騙她孩子死了,其實把小女孩送去了孤兒院,過了好幾年,女主在宴會上認識了同階層的一個男士,兩人相愛結婚了,然後她知道自己的女兒沒死,要去孤兒院領養那個孩子,她的老公覺得可以自己生很不理解。後來孩子的生父找來了,女主的老公知道真相後很寬容的接受了一切,而孩子的生父為了保護孩子被仇家殺害了。
『玖』 《印度之行》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印度之行》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4 彩色片 162分鍾
英國高德溫影片公司攝制
編導:戴維·里恩(根據E·M·福斯特同名小說和桑撒·拉馬·羅舞台劇改編) 攝影:歐內斯特·戴 主要演員:朱迪·戴維斯(飾艾德拉·奎斯特) 維克多·巴納吉(飾阿齊茲·艾哈默德)佩吉·阿什克羅夫特(飾摩爾太太) 詹姆斯·福克斯(飾菲爾丁) 艾歷克·吉尼斯(飾戈德波爾) 尼格爾·哈維斯(飾隆尼)
本片獲1985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女配角、最佳作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外國片金球獎
【劇情簡介】
19世紀20年代,英國女子艾德拉·奎斯特小姐與未婚夫隆尼的母親摩爾太太從倫敦去印度探望隆尼。那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隆尼在印度的錢德拉布爾城任法官。
兩位女士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目的地錢德拉布爾。一路上,無邊的田野,絢麗多彩的異國風光吸引著她們。年過七旬但思想開明的摩爾太太對印度抱友好態度,渴望對它有真正的了解。艾德拉也希望認識「真正的印度」,但帶著西方人的獵奇心理,畢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英國。
但是自從抵達印度之後,幾乎所有的當地英國人都勸她們不要與印度人交往,說「東西方不同,這是文化問題」。隆尼到印度後也變得趾高氣揚官氣十足。事實上所有在印度的英國官員都如此。他們根本不把印度人放在眼裡,只生活在英國人俱樂部這個狹小的圈子之中,一切仍按照大英帝國習慣旁基行事。摩爾太太對於自己同胞的種族偏見不以為然,認為這是由於權力和優越感的緣故。
月夜,摩爾太太從英國人俱樂部溜出來獨自散步,不知不覺走進了伊斯蘭教清真寺。月色下,建築物的大圓頂、拱門,花園里的菩提樹、落葉,恆河裡的粼粼流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又神聖的圖畫。她遇到印度醫生阿齊茲·艾哈默德。阿齊茲是個中年鰥夫,熱情誠懇,與摩爾太太稍一接觸,他就感到她與當地那些飛揚跋扈的官太太完全不同。阿齊茲對她說,恆河裡鱷魚成群,有時還會漂浮著死人。摩爾首啟橋太太對美與丑竟會如此奇妙地混為一體感到不可思議。
錢德拉布爾的公立學校校長菲爾丁是個開明的英國人,他一貫主張英國人應該和印度人溝通。得知摩爾太太和艾德拉想了解印度,便請她們和阿齊茲及一位婆羅門教學者戈德波爾到他家見面。阿齊茲被這些英國人的真誠所感動,熱情地提出帶他們游覽著名的馬拉巴石洞。隆尼對母親和未婚妻與印度人交往大為不滿,他的種族偏見令摩爾太太很失望,也刺傷了艾德拉。艾德拉鑒於自己與隆尼的分歧愈來愈大,於是提出與他解除婚約。隆尼對此感到愕然。
一天,艾德拉騎自行車出遊,無意中到了一個古老寺廟的廢墟。只見雜草叢中有各種形狀的歡喜佛像,樹上野性的群猴向她襲來,艾德拉嚇得趕快離開。夜晚,她想起佛像,心猿意馬,她又主動與隆尼言歸於好。
阿齊茲游石洞的大膽建議使者猛他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為此他急得病了一場。幸好朋友們幫他准備好桌椅、餐具、食物、運輸工具,他的建議才能變成現實。
出遊的那一天,阿齊茲和眾好友天不亮就攜帶大包小包到火車站等候,生怕錯過了開車時間。兩位從來沒有那麼早起床的英國女賓准時到來。隆尼讓勤務兵安東護送摩爾太太和艾德拉出遊,但艾德拉把安東打發走了。菲爾丁和戈德波爾本來答應參加此行,可是由於戈德波爾晨禱時間過長而錯過了火車。其實,戈德波爾並不贊成這次旅行,但他沒有明說。阿齊茲十分失望。
火車抵達石山腳下,阿齊茲早已為客人准備了一隻大象,讓它馱她們上山,一路上還有樂隊奏樂。附近的村民跟在大象後面看熱鬧。一行人浩浩盪盪向馬拉巴石洞前進。
其實,馬拉巴石洞只是一個個空空的石洞,裡面既沒有佛像,又沒有浮雕,也沒有宗教色彩,它們惟一的價值只在於是陳年古跡。然而石洞產生的壓力卻不是人人都能夠承受——尤其是處於某種脆弱狀態的人。
旅客和看熱鬧的人紛紛進入陰陰森森的石洞。洞里回聲很大,甚至大家屏息的時候都能聽見雷鳴似的聲音。阿齊茲惡作劇地大叫一聲「摩爾太太」,把摩爾太太嚇得頭暈目眩。她趕快出洞休息。當人們接著去看第二個石洞的時候,摩爾太太沒有跟隨前往,並且建議不要那麼多人同時進洞。
阿齊茲和導游領著艾德拉三人前往,阿齊茲拉著艾德拉往上走。艾德拉忽然問阿齊茲愛不愛他的妻子。阿齊茲說,婚前兩人根本沒見過面,不過既然是男人和女人,又很年輕,因此感情很好。艾德拉又問他妻子以外有沒有別的女人。阿齊茲很尷尬,借故躲到一邊抽煙使自己冷靜下來。艾德拉等了一會兒,便自行進洞。待阿齊茲抽完一支煙,已不見艾德拉。他急得到各洞口叫她的名字。這時,艾德拉在漆黑的洞內看見阿齊茲的身影,聽到自己名字的回聲,突然沖動起來……
隨後,只見艾德拉狂奔下山,她全身傷痕,歇斯底里地又哭又發抖,說阿齊茲想對她非禮。
事情急轉直下。阿齊茲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便以企圖 *** 白人的罪名被警察逮捕了。菲爾丁和摩爾太太都不相信阿齊茲會做出這種事。熟悉阿齊茲的本地居民也認為老實的醫生肯定是冤枉。這一事件幾乎使印度人和英國人之間發生正面沖突。
菲爾丁四齣奔走,為阿齊茲洗刷罪名,但徒勞無功。戈德波爾採取超然態度,因為他認為不管怎樣努力,結果都是一樣。摩爾太太受到很大打擊,心力交瘁,她早已訂購回程船票,便傷心地離開錢德拉布爾。戈德波爾在火車站默默地雙手合十為她祝福。然而還沒有抵達倫敦,她就在船上去世。人們為她舉行了海葬。
殖民當局認為,有色人種向來覬覦白人女子,阿齊茲更有犯罪動機,因為在他家的床下找到幾本有女人半 *** 片的雜志,他又給一個在加爾各答開妓院的朋友寫過信,說想去見識一下脫衣舞。而他在馬拉巴石洞口撿到的艾德拉的望遠鏡被說成是他的凶器,安東被艾德拉支使走也說成是阿齊茲的預謀。
阿齊茲的朋友為他從加爾各答請來一個主張自由運動的名律師。不過律師並沒有發揮作用,因為事情又峰迴路轉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艾德拉出庭的路上,汽車被憤怒的群眾包圍,還有人穿著猴子戲裝把臉貼在車窗上扮怪相。艾德拉失魂落魄地走上法庭。法庭外,群眾抗議隆尼把證人摩爾太太送走,高呼「摩爾太太」;窗外傳來隱隱的雷聲;室內又悶又熱。艾德拉彷彿又置身於石洞里。當檢察官問她話的時候,她說,與阿齊茲單獨進洞不是阿齊茲提議,而是摩爾太太提議的,事實上阿齊茲並沒有進洞。隨後,她撤銷了控告。阿齊茲無罪釋放。群眾把阿齊茲像英雄一樣舉起,並為他的勝利舉行慶祝。
艾德拉遭到白人和印度人雙方的鄙視,只有菲爾丁收留她並為她送行。
船上有位好心的乘客給菲爾丁拍來電報,告知摩爾太太的死訊。菲爾丁不忍在阿齊茲興高采烈時告知他噩耗,因此只說了另外一件事:要求他放棄向艾德拉的索賠。菲爾丁認為,整個事件其實是種族主義者煽風點火引起,艾德拉被人利用了,不過她知錯能改還是好的。阿齊茲聽了大怒,說英國人到底還是站在英國人一邊。
阿齊茲放棄了索賠,遷到遠離英國人統治的邊遠山區行醫。若干年後,菲爾丁帶著他的新婚妻子——摩爾太太的女兒去印度山區探望阿齊茲。阿齊茲十分感動。馬拉巴事件的陰影開始漸漸淡化。
一天,在倫敦孑然一身的艾德拉接到阿齊茲來信,信中表示馬拉巴事件的陰影在他心中已逐漸淡化,他告訴艾德拉他已遷到山區工作,那裡正在飄雪。艾德拉百感交集,抬頭望窗外,雨水正打在玻璃窗和磚房頂,雷聲隱隱可聞。
印度之行的噩夢終於結束了。
【鑒賞】
英國導演戴維·里恩以《相見恨晚》(1945),《孤星血淚》(1946),《霧都孤兒》 (1948),《桂河橋》 (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2),《日瓦戈醫生》(1965)等經典影片震撼影壇。他在《瑞安的女兒》(1970)之後,沉默了14年,到1984年才重出江湖,執導了這部收山之作。《印度之行》是他最後一部作品,1991年4月一代電影大師離開了人世。盡管《印度之行》不如上述名片經典性強,但也膾炙人口,獲得該年美國影藝學院奧斯卡獎11項提名,與當年的 《莫扎特》提名數目相當。
戴維·里恩之所以挑選《印度之行》 為他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戲自有其道理。英國作家E·M·福斯特的小說《印度之行》發表於1924年,1960年被改編成舞台劇。不少電影家都想把它搬上銀幕。印度電影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60年代就想拍攝這部影片,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如願。1970年,福斯特同意英國製片人約翰·布拉德博恩把《印度之行》搬上銀幕。不料尚未簽約,福斯特便去世。又過了十幾年,布拉德博恩才買下版權並籌夠資金。有些公司非要在影片出現石洞里的 *** 鏡頭才肯投資,有些公司又不同意讓佩吉·阿什克羅夫特這位年屆77歲的老演員出演摩爾太太。總之,待一切就緒已是80年代。布拉德博恩請戴維·里恩出山。1983年底開拍,1984年底告成。
福斯特的小說充滿人文主義精神。他的小說被搬上銀幕者還有《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霍華德庄園》。在《印度之行》中,英國殖民者滿懷種族偏見,傲慢無禮,印度人善良真誠,但又很幼稚。二者之間充滿矛盾,這鴻溝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可以消除。戴維·里恩把小說搬上銀幕,80%忠於原著,不過他更大大加強了原著中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鞭撻。
自從《印度之行》一書出版以來,無論評論家或讀者都在猜測馬拉巴石洞里發生了什麼事,到底阿齊茲有沒有 *** 艾德拉。馬拉巴山洞一節是全書的 *** ,然而書中寫得很隱晦,並沒有明明白白寫出發生了什麼事,使這問題長期是個謎。戴維·里恩對原著的最大改動,也是比原著更直接抨擊英國殖民統治的,是明確告訴觀眾:石洞事件是冤案,是殖民者種族偏見的結果。影片交代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1) 在此之前艾德拉看見歡喜佛和群猴時曾有過性沖動;(2)是艾德拉把安東打發走,而不是像法庭上安東所作證的阿齊茲把他支使走;(3)是摩爾太太建議阿齊茲和艾德拉不要和許多人一起進洞,而不是像法庭上所說,阿齊茲有預謀地甩開眾人;(4)是艾德拉主動問阿齊茲感情生活問題;(5)艾德拉奔下山後,阿齊茲並不知道她已下山,還在一個個石洞口叫她;(6)法庭上說阿齊茲用望遠鏡擊倒艾德拉企圖施暴,實際上阿齊茲是在艾德拉狂奔下山後才在洞口撿到望遠鏡。最關鍵的鏡頭是,艾德拉獨自進洞後,在黑暗中看見阿齊茲在洞口的身影,他往裡喊:「奎斯特小姐!」艾德拉沒有回應,但從她臉上的表情可以感到她正處於精神紛亂的狀態,與在此之前她看見歡喜佛時的心理狀態一脈相承。緊接著一個鏡頭是:一股水在池邊沖出一個決口(其實是一頭大象在池裡嬉水)。這個隱喻表明了艾德拉這時生理上的變化。觀眾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艾德拉自己的性幻想引起(當然,少不了她周圍持種族偏見的人煽風點火)。這便為後來艾德拉在法庭上突然撤銷控告找到合理解釋。
《印度之行》和戴維·里恩的許多影片一樣,都是描寫遠離故國到異鄉的人通過一次旅行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認識受到考驗。摩爾太太和艾德拉抱著了解東方的目的前去印度,結果一個心力交瘁而死,一個聲名狼藉返回英國。對摩爾太太來說,這是一次失望之旅。她剛抵達錢德拉布爾火車站,看見兒子隆尼,然而隆尼不是專門來接她的,他主要是來接他的上級長官。隆尼對當地人的趾高氣揚和對上級的諂媚奉承令她很不舒服。英國人俱樂部里完全保留大英帝國的一套習俗,每次活動開始都要全體起立唱《天佑吾王》,令她感到無奈。當她與她的同胞談起接觸不到當地人時,他們竟回答說:「這是你的幸運!」游園會上她要求印度貴婦說幾句印度語給她聽,可是她聽到的只是「海德公園」,「滑鐵盧」等外來語。幸好菲爾丁把她和艾德拉請到家裡,介紹她們認識當地兩位知識分子戈德波爾和阿齊茲,但隆尼又對此勃然大怒。艾德拉提出與隆尼解除婚約後不久又恢復婚約,令她感到迷惘。好不容易有機會去游馬拉巴石洞,又發生意外事件,加深了印度人與英國人之間的矛盾,對於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來說,這一連串不快確實是難以承受的。善良的摩爾太太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對於艾德拉,這是一次不幸之旅。她自身的脆弱經受不起東方文化的沖擊。她到印度本想了解東方,卻不料近距離認識了自己的未婚夫。這次旅行正好與她的心路歷程並軌。她感到與隆尼的距離而提出解除婚約,又因東方文化的沖擊,而收回提議。但實際上她並不愛隆尼,因此在馬拉巴山洞上眺望錢德拉布爾時,她聯想到身邊這個印度男人不知道愛不愛他的妻子,於是提出了那個曖昧的問題。她並不是故意挑逗,但一連兩個曖昧的問題,造成了尷尬的氣氛,阿齊茲避開到一旁,好讓自己冷靜一下。艾德拉本人卻被自己的聯想搞得心慌意亂,一發不可收拾。她從山上狂奔下來之後,只見她臉上身上都是擦傷的痕跡,她已處於半昏迷狀態。觀眾並沒有聽見她控告阿齊茲,但她被一群英國官太太包圍著,從她們嘴裡傳出來的話,可靠性如何大有疑問。隆尼在這問題上成了主導人物。
《印度之行》的情節圍繞著六個人物的關系展開。除了上述二人,還有兩個英國人。隆尼是英國殖民者的典型,菲爾丁代表有正義感的英國人,反對殖民統治,主張與印度友好。而影片里的兩個印度人,戈德波爾和阿齊茲代表印度人中的東方哲學思想和民主思想。婆羅門教老學者戈德波爾認為人生有輪回,善惡有因果,一切都命中註定,抗拒是沒有用的。他預感馬拉巴之行凶多吉少,但不露聲色,僅僅獨善其身,設法拖長晨禱時間避免參加;他明知阿齊茲是冤枉,但不願抗爭,因為他認為結果反正都是一樣。也許正是這種忍的哲學使印度長期處於殖民統治之下。
阿齊茲是個西醫,受過西方影響,具有民主意識。他對英國殖民者沒有什麼好感。他曾說,一個英國男人在印度呆上兩年就會變得作威作福,而英國女人只需六個月就夠了。片中有一場戲充分證明這一點:一個夜晚,英軍少校請阿齊茲去出診。路遠,阿齊茲雇了一輛馬車趕到少校家,僕人卻告知少校不在家。少校太太和她的女友有說有笑從屋裡出來,正眼都不瞧阿齊茲一下,徑直上了他雇的馬車揚長而去,把阿齊茲一人留在黑暗中,因為主人既然出門,僕人便把大門口的燈熄滅了。可以想像,在經歷了這么一次屈辱之後,阿齊茲自然把對他平等相待的摩爾太太驚為神人。而菲爾丁邀請他到家裡更使他受寵若驚——這是他第一次進入白人的家。因此,當菲爾丁的領帶扣突然斷裂,他毫不猶豫解下自己的領帶扣給菲爾丁用(致使隆尼又增加了一份種族偏見,他看見阿齊茲的衣領因此外翻時,鄙夷地對艾德拉說:「瞧,這就是印度人。穿得倒挺整齊,就是不懂得用領帶扣!」)阿齊茲在與菲爾丁幾次接觸之後便視他為知己,無保留地把珍藏的亡妻照片給他看,關心他的婚姻問題,甚至向他袒露自己喜歡大胸脯女人。阿齊茲太天真了,白人給他一分友誼,他就報以十分。他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條件,便貿然提出要請兩位女賓游馬拉巴石洞。成行時,他興奮得像個孩子。火車正在行進中,他竟攀身出車外,只用單手抓住車廂門,全身作「大」字形喊道:「我是道格拉斯·范朋克!」與兩位英國女士一起坐在象背上,他更飄飄然,說自己覺得像個皇帝。他的熱情不斷上升,然後一下子跌落到冰點。被捕後他冷靜下來,對所有英國人都感到失望。菲爾丁回國後給他寫過兩次信,他沒有回。直到看見他惟一尊敬的摩爾太太的女兒成了菲爾丁的妻子,他的情意結才被打開。
戴維·里恩素以偏愛異國情調著稱。《印度之行》是在印度、尼泊爾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克什米爾地區拍攝的。和他過去的名作一樣,這部影片的景色美得無與倫比。無論是遠山,近水,荒蕪的野外,綠油油的大地,岩石突起的山峰,月光下面的寺廟,暴風雨的夜晚,冰雪覆蓋的村落,都不是為獵奇而拍,而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幾乎就是一個角色,一個他描繪的混亂不可知的外部世界與人物內心世界的象徵。他的影片幾乎每一部都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享受,難怪它們全都叫好又叫座。
《印度之行》全長近三小時,但觀眾絕不感到是一部這樣長的影片。全片一氣呵成,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這種功力與戴維·里恩的剪接師出身有關。早年他做剪接的時候,曾因剪得太過分而被製片人解僱。但這並沒有使他放棄苛刻的剪接習慣。經過他手保留下來的東西,一定非美得驚人便新得獨特。他曾說:「我可以毫不手軟地剪掉一個鏡頭,哪怕是一個很好的鏡頭,只要它影響了影片的流暢。」十多年剪接工作經驗,使他在執導時腦子里就開始進行剪輯。因此,他的耗片率很低,而拍出的影片既嚴謹又流暢。戴維·里恩的影片,含意主要不是通過對白,而是通過形象來表達。《印度之行》一片由他親自剪輯,自然是一部大師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