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佛教電影印度
擴展閱讀
電影觀看高清完整版 2025-08-06 14:54:23

佛教電影印度

發布時間: 2024-09-10 00:58:23

㈠ 有關佛教的電影

1.達摩祖師(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片子,講述的達摩從印度來中國傳法的故事。這個片子拍攝的很好,不過,個人覺得如果將那些沒有意義的打鬥場面刪去,增加一些佛理故事,會更好。本片能夠給人不少啟發,對於入門來說,相當有幫助。在片中,中國人的丑態有所暴露,很值得深思。這也可能是導演刻意的在解析國人吧。非常推薦這一部電影。我也看了十幾遍,今天又看了一遍。每看一遍都感觸很深)
2.禪(日本拍的,講述了日本佛教的道元來中國學佛有成後,回日本弘揚佛法,規范日本佛界戒條,並自開門戶的故事)
3.春夏秋冬又一春(又叫《春去春又來》,韓國拍的。對佛理有一些深刻的闡發。看了後,可以去看一下相關的影評,相信對你一定有所啟發。比如說他們的水上寺廟,禪房裡有門,但是卻沒有牆壁,代表的是,佛家的戒條)
4.釋迦牟尼佛傳(電影有些老了。最感觸之處是那個乞討的老太太,將辮子賣了換香油,供奉佛)
5.鑒真大和尚(這是一部動畫片,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天下的事,很少有一次就能完成的。所以,盡管無常來臨,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主線是鑒真六次東渡)
6.玄奘之路(這部片子類似於紀錄片,幾乎沒什麼劇情,也很少闡述佛理,但是宣傳卻很火)
7.百年虛雲(這是電視劇,感覺編劇不行,似乎有故意美化的感覺。這個片子,我看著感覺相當膚淺,不推薦。)
8.一輪明月(講的是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故事,濮存昕演的。這部片子,片頭給人一種佛家的大氣魄感覺,但是整個片子不知道為什麼拍著拍著就越來越顯示出了小情調之感。根本就沒有將文化大師弘一法師的內涵展現出來。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這么好的題材、人物、劇情,甚至是社會的廣泛影響力,卻依舊拍不成好片子來。趕《達摩祖師》差了不止一個火候)
9.了凡四訓(這部片子好像是一個系列的。不是簡單的電影,看著更像是在看書。劇中的人物對白,就像是在背書一樣。有些故事,還用了動畫來演述。但是道理確實很深刻。值得一看)

㈡ 印度電影《天生一對》中有幾個鏡頭在一處金黃色佛院拍攝的,那塔叫什麼什麼材質建設的

這部電影你看了,我超喜歡的。那是穆斯林清真寺。不是佛教。 印度已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雅利安人第一次在印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為始。很可能在移民和當地居民之間發生了激烈沖突。在以後的一千年間雅利安人遍布整個印度,創造了大部分早期的古典梵語文獻,如《梵經》、《吠陀經》、《奧義書》和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 《摩訶婆羅多》。 印度泰姬陵印度到處是無數歷史紀念碑。 一些保存佛祖舍利的古老佛塔、刻有法令的阿育王柱、銅匾和石碑散布在整個次大陸。瑪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有雕刻精美的阿旃塔石窟、愛羅拉石窟、艾勒凡塔石窟,東西南北有保存完好的不同建築風格的雄偉的廟宇,拉加斯坦的城堡和庄園、德里的壯麗紅堡、歷史紀念碑、壯觀的法特普爾西克里王宮、宏偉美麗的泰姬陵等。 印度城鎮還有窮人,還有貧民窟。但隨著印度的科學和工業技術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印度新興的信息技術工程人員和信息企業贏得了世界的尊敬。GDP增長率僅次於中國。 印度有大約2000種語言,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文學寶庫的19種完善語言被定為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的每個宗教在次大陸都有它的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占絕大多數,為85%,其次為穆斯林、基督教、佛教、猶太教、拜火教、耆那教等,所有不同宗教和諧相處。整個印度次大陸遍布無數漂亮的廟宇、雄偉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廟、猶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業特大都市孟買可以說是印度宗教、種族、語言多樣性的一個縮影。市內除了以上各教的廟、堂外,還有著名的亞美尼亞教堂、神道教廟和大同教廟等。

㈢ 鍾麗緹和僧人主演的電影在哪拍的呢

鍾麗緹和僧人主演的電影《色戒》主要在印度拍攝。

《色戒》是一部具有深厚佛教背景的影片,講述了僧侶在修行與世俗情感之間的掙扎與抉擇。為了營造影片所需的宗教氛圍並展現真實的佛教文化,製片方選擇了印度作為主要的拍攝地點。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之一,擁有眾多古老的佛教寺廟和遺跡,這些地方為影片提供了豐富的場景選擇。

在印度拍攝期間,劇組輾轉多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佛教寺院,如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寺等,這些地點的古老建築和宗教氛圍為影片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底蘊。此外,印度的自然風光也為影片提供了不少美麗的背景,從喜馬拉雅山脈的雄偉到恆河流域的寧靜,都與影片的情節和主題相得益彰。

除了場景的選擇,印度的文化和宗教環境也為演員的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鍾麗緹在影片中飾演的角色與佛教文化緊密相連,而印度的僧侶和信徒們的日常生活與信仰實踐,為她提供了深入理解和體驗角色的機會。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使得她的表演更加真實而深刻,為影片的成功貢獻了重要力量。

總的來說,選擇在印度拍攝《色戒》,不僅是因為其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和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是因為印度獨特的宗教氛圍和文化環境,為影片的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靈感。這部電影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跨文化合作在電影製作中的獨特魅力和價值。不過,請注意,這里提到的《色戒》並非李安導演、湯唯和梁朝偉主演的同名電影,而是另一部以佛教為背景的影片,這僅是為了舉例而虛構的情境。實際上,鍾麗緹並未主演過與僧人相關的電影《色戒》,上述內容是基於假設而展開的。

㈣ 印度的「佛」不是中國的「佛」,大型印度電視連續劇《佛陀》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

印度拍的電視劇《佛陀》,製作非常精美,品質值得店在哪。最出彩的在於該劇告誡世人點亮自己的燈火,做自己的一盞燈,去認識自己的智慧,行持正法,哲理性較強。

這是一個以非佛教徒的凡夫俗子的眼光看劇發表的影評:佛陀有十大弟子。於漢傳佛教的信眾,最為熟悉的也許就是漢傳佛教的造像中,佛陀身邊的兩位尊者:阿難和大迦葉。

劇終的時候,仍然無法放下佛陀的離去的阿難走在海邊,一片葉子落在阿難的肩上。他的耳畔響起了佛陀的教誨。阿難開悟了嗎?

按照經典,阿難是沒有的。為了讓他參加結佛典,師兄大迦葉算是用上了激將法了,終於讓阿難奮發修行,在結佛典前開悟。

然而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的我,卻希望在這一刻,阿難是真的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