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去何處電影
擴展閱讀
誅仙2電影完整版 2025-05-20 20:54:49
最新電影網迅雷下載 2025-05-20 20:44:42

日本去何處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7-08 05:52:19

㈠ 電影何去何從為什麼不上映Y

於2016年10月28日上映。

《何去何從》是由河北青山綠水文化傳播公司出品,由關晶執導,中泉英雄、漆子美、李嫿、王曦等人主演的反戰題材影片。

影片講述了日本士兵石橋在經受了殘酷戰爭的洗禮後,成為了唯一的一名倖存者,身負重傷而被一名中國村婦所救,並被誤認為是抗日英雄,由此而引發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

該片將於2016年10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劇情: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日本畫家石橋賢太郎(中泉英雄飾),新婚不久被迫應征參加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一心想活下來的他在一次慘烈的戰斗中受了重傷。石橋從死人堆里爬了出來,為了求生穿上中國陣亡士兵的衣服,被村裡剛被日本人殺死丈夫的寡婦鳳蓮(漆子美飾)所救。

村民誤把石橋當成了抗日英雄悉心照料,百般敬佩。石橋只好裝作啞巴在村子中生存。日子一天天過去,石橋也對善良的村民們產生了感情。安靜的生活最終還是被打破。

認出了石橋身份的村民詰問大家知不知道他怎麼殺中國人,石橋身份暴露,逃回到日本軍營,日本軍官卻稱他為帝國的恥辱,為了能活下去,他每天都忍受著其他日本兵的羞辱,在戰爭面前徹底迷失了人生。

㈡ 日本電影《哪啊哪啊神去村》:喜劇化下的人與自然的深刻主題

2019年5月28日星期一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在一開始的時候,會把電影名字看成啊啊啊啊,這么拗口的名字,卻留給我深刻的印象。

哪啊、哪啊、神去村。是帶著疑問語氣的電影名字呢。

在兩年之前,我第一次看了這部影片,今晚又重新看了這一部影片。喜劇表演外加人與自然的主題,會加深我們的思考。

剛從家鄉回來之後,安靜的村莊,年老的老人,不便利的交通,以及人生路的抉擇,都成功引起我的注意與思考。

城市化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拚,而一些傳統的文化,只剩下留守的人兒來守護。

是啊,總要有人去創新和發展,也需要人去守護和傳承,文化才能一直延續下去,生生不息。

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都沒有對錯,只要認真活過,就算對這個社會有貢獻。

㈢ 一部讓雷諾主要的電影,好像是說他到日本去然後有個日本女兒,是什麼電影

《綠芥刑警》綠芥刑警 : 日本JVC公司、法國歐羅巴公司聯合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發行上海電影譯制廠 譯制英文片名:Wasabi 編劇:呂克-貝松導演:傑拉爾-卡夫奇攝影:傑拉爾-斯特林音樂:埃里克-塞拉、於連-舒爾戴斯主要演員:讓-雷諾

㈣ 電影《日本沉沒》觀後感,700字,

據8月30日《大河報》報道,9月14日,投資20億日元、日本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日本沉沒》開始在中國上映。這是1973年同名舊作的翻拍版,改編自著名作家小松左京20多年前的同名災難小說。故事的梗概是:幾位頭腦敏銳、有正義感的海岸地質學家發現日本列島將要沉沒的徵兆。消息傳出,全國嘩然,有的質疑,有的嘲笑。但越來越多的跡象無情地證明了他們的推斷,內閣首相不得不向全國人民宣布:日本處於一片惶恐和混亂之中。在接連不斷的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中,人們紛紛轉移財產,想方設法逃往國外,內閣策劃向世界各地輸出移民,又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和不同態度、對策。小說最後以日本列島終於沉沒在萬頃波濤中而告終。

在我們看來,這部旨在喚醒或鞏固日本人憂患、預警意識的電影也太危言聳聽了,半個多世紀來生活在和平和富裕生活中的日本民眾能接受這樣的電影嗎?官方不加以干涉嗎?回答是肯定的。去過日本書店的人都能發現,這類書籍俯拾皆是,如《日本危機》、《日本面臨挑戰》、《日本的悲劇》、《日本即將崩潰》、《日本向何處去》等等。正如日本一家報紙在解釋這種現象時說,它准確地抓住了日本人的敏感神經。日本是個島國,四周是海洋,國家就像一頁小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加上地震、火山頻發,資源缺乏,人口密度大,這使他們總是缺乏安全感,這種感受很自然地孕育了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世界少見的憂患、預警意識。他們凡事總愛向前看,從最壞的方面去考慮,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叫喊「狼來了」的辦法刺激公眾的的這種意識。《日本沉沒》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日本人的憂患、預警意識使日本民族受益極大。只舉一個例子。20年多前的小說《日本沉沒》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日本官房長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不管怎樣,日本經濟不同海外聯系,就無法維持了。整個日本社會已經到了如果不飛向世界、不飛向海外,不到外面尋找為人類做些貢獻的新工作,就寸步難行的時候了。如果再陷在國內事務中不能自拔,那就只會自己害自己了。」(見《曖昧的日本人》一書)作者在書中還做出這樣的構想:日本壟斷資本應該向發展中國家滲透,實行遷廠和對外投資,同美國、歐洲共同體競爭。」對照這些文字,看看日本本土出現的「企業空洞化」現象,想想目前遍布全世界的日本企業和馳名全球的眾多名牌,想想他們與美歐持續不斷的貿易摩擦和競爭勢頭,就不言而喻了!

我很自然地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國也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地方,但中國人為何從來不寫這樣的書?我想,這也與地理因素有關。中國不存在被海洋吞沒的危險,國土巨大,即使常常發生地震、暴風、洪災、旱災等自然災害,但畢竟迴旋餘地大。和日本相比,這是我們的優勢,但也因此培育了我們的短處——自古盲目自大、滿足現狀、不喜歡往前看、熱衷崇古、缺少憂患或預警意識等心理。這種心理目前仍然在延續著。比如,如果現在某個中國作家也寫一個類似的電影劇本,預示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某個重要城市將因地震、海嘯、火山、沙漠化、沙塵暴、洪水等輪番襲擊而徹底毀滅,這書能出版嗎?恐怕很玄,首先會被一批「聰明」人用「杞人憂天」的古訓加以嘲笑和譴責,接著會因「危言聳聽、製造恐慌、不利於穩定」等理由而不許出版,至於拍成可以造成更大傳播效應的電影電視劇,那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了。

對重大自然災難的預警,無非是將細微的、常人難以發現的災難預兆進行披露、放大甚至誇張,吸引公眾和媒體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可能的災難,促使學者、科學研究人員對其進行專業的考察和評估,提出避免災難發生及將災難的危害減到最小程度的種種方案;經反復討論論證,在全國上下左右達成一定共識的情況下,政府或立法部門出台必要的行政措施或法律法規,確保各類方案的落實。簡單地說,它和天氣預報的功能沒有差別,雖然有時會是虛驚一場,但不進行天氣預報將更加可怕。因此,我們不應一味害怕公眾經不起重大突發預警的打擊,要明白,公眾的這種脆弱正是源於他們對預警的長期陌生,如果能夠經常性地對公眾進行預警教育和演練,他們就會像日本公眾一樣,不但不會產生恐慌心理,反而會在災難面前表現得沉著和冷靜。

㈤ 關於日本旅遊的電影有哪些條件

日本旅遊電影的條件

日本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在過去幾年裡日本旅遊電影的數量不槐茄基斷增加的原因。然而,要拍攝一部引人入勝的日本旅遊電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美景

美景是一個好的日本旅遊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日本是擁有美麗景色和傳統文化的國家,而這些景色和文化傳統通常很適合成為電影中的主角。任何一個好的日本旅遊電影都應該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日本優美的自然景觀,例如浪漫的櫻花、酷炫的富士山、秀美的海岸線等等。

此外,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魅力。在電影中,要突出日本不同地區的特色鉛謹和地方特色,例如大阪的食品、北海道的雪景、沖繩的沙灘等等。這些景點穿插在電影中,可以令觀眾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文化和習俗。

人物故事

在一個好的日本旅遊電影中,人物故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國家,在電影中可以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故納拆事。人物故事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旅遊者的旅行故事,也可以是一組人在日本旅遊中的合作與冒險。不論採用何種方式,人物故事都應該有著別具一格的感染力,能夠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文化體驗

在日本旅遊電影中,文化體驗是一個非常好的元素。日本擁有高深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即使處於現代化環境中也沒有被遺忘。在日本旅遊電影中,人物可以通過參觀博物館、探索傳統的建築、品嘗當地美食等方式來體驗日本的文化。這些文化體驗不僅可以豐富電影的情節,而且可以吸引觀眾感受到日本獨特的風景和文化內涵。

總的來說,一個好的日本旅遊電影應該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日本豐富多樣的文化、獨特的自然風光以及人民間的情感紐帶。這些元素的完美融合可以同時展現出日本的經典元素和現代風貌,吸引全球的觀眾慕名而來。

㈥ 關於 日本島沉落 的電影

日本沉沒 Nippon chinbotsu
其它譯名: Japan Sinks
Submersion of Japan
Tidal Wave
類 型: 科幻 / 驚悚
導 演: Andrew Meyer
森谷司郎 Shirô Moritani
編 劇: 橋本忍 Shinobu Hashimoto
Sakyo Komatsu
主要演員: 洛恩·格林 Lorne Greene
小林桂樹 Keiju Kobayashi
Rhonda Leigh Hopkins
藤岡弘 Hiroshi Fujioka
丹波哲郎 Tetsuro Tamba
上映日期: 1974-11-4
國家地區: 日本
地質學家田所博士作深海調查,竟發現一個驚人結論,日本將於三百天內陸沉,這時候,關東區正發生大地震,東京高樓大廈夷為平地,到處火災,災民爭相逃命……

日本沉沒 Life Boat
其它譯名: 無
類 型: 劇情
導 演: 樋口真嗣
編 劇: 加藤正人
主要演員: 草剪剛 Tsuyoshi Kusanagi
柴崎幸 Kou Shibasaki
豐川悅司 Etsushi Toyokawa
及川光博
上映日期: 2006-7-15
國家地區: 日本

僅僅一息之間,日本列島將盪然無存——可能就發生在明天

在地球科學博士田所雄介(豐川悅司飾)的指揮下,海神6500號的小野寺俊夫(草剪剛飾)與同僚結城慎司(及川光博飾)一起參加了深海調查。該調查的結果讓小野寺大吃一驚——由於海底板塊的急速下降,日本列島將會在僅僅一年後沉沒。田所將這個全日本的危機告訴了其他的科學家,卻被視為「不值得一聽的妄言」。但是,內閣總理大臣山本尚之(石坂浩二飾)卻認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任命田所的前妻鷹神沙織(大地真央飾)為危機管理 大臣。山本總理也為了申請海外接納日本難民進行避難而開始了他的說客之旅。

可是,時間不等人,以北海道的地殼變動為開端,從九州深入至內陸的地殼變動浪潮席捲日本列島。政府發布了緊急事態宣言,人們為了尋求逃亡的路而倉皇逃竄。鷹神緊急展開避難計劃,但她的努力卻顯得蒼白而無力,犧牲者的數目仍然是不停上升。

另一方面,小野寺與危機救援隊隊員阿部玲子(柴崎幸飾)一起,救出了失去了親人的少女倉木美笑(福田麻由子飾)。在阪神大地震中失去親人的玲子領養了美笑。為了鼓勵美笑,小野寺前往玲子的住處探望她們。這三個在災難中碰見、結識的人之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難以斷絕的關系,玲子和小野寺各自的心也都被對方所吸引了。

時間一刻一刻地逼近,在日本列島即將分崩離析前、在這史上最嚴重的國難前、一億二千萬的日本人到底該何去何從?現在,與全體日本人的存亡息息相關的壯烈的挑戰拉開帷幕……

導演:不單純的災難片

雖然本片是一部以災難為主題的電影,但導演的拍攝意圖並沒有停留在單純的製造恐慌緊張氣氛上面。相反的,導演以「國土的消滅」為重點,希望正享受著和平幸福生活的日本人不要放鬆警惕,然要保持危難意識。在日本中央防災會議的專家研究會上,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山岡耕春教授更將這部「最有危難意識的影片」介紹給與會者。另外,對於在大災難發生之時人們該如何面對,導演希望能透過本片,可以傳達一種勇敢站出來一起直面災難而非各自逃難的精神;同時也希望在暑假中前往欣賞的學生們可以借本片找到未來個人努力的方向。

觀眾:新不如舊?

改編漫畫或者小說、翻拍舊作這兩種電影題材最近似乎充斥日本熒屏。這部《日本沉沒》也沒有跳出這個框框——改編自小松左京1973年3月出版的同名小說,翻拍自1973年12月上映的同名電影。舊作創造了當時日本電影史上投資最龐大——製作費高達5億日元、動員人數最多——多達650萬人(其中還不乏東京大學教授以及地震研究所所長等專家的特別出演)、最後狂收40億日元等多項紀錄,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因此,這次樋口真嗣翻拍的新作難免會被拿來與經典舊作作對比。新舊作時隔30多年,新作的製作技術當然占優——運用了最新的幾可亂真的CG技術、各省廳的全力協助、豪華的演員陣容等等成為這部戲的一大看點。提早試看過該片的觀眾對其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有的認為影片中日本人十分熟悉的風景名勝慢慢崩塌的場景十分有沖擊力;看著倉皇奔逃的難民們彷彿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深陷其中一樣難受;與舊作相比,新的時代背景下官僚們自私的出逃、遭受美國的拋棄、驅逐日本的難民等均讓人覺得更有真實感。但是也有人認為,故事的展開太快,有個別地方欠缺說服力,不能讓人有身歷其景之感;有地殼變動所引起的日本各地出現崩塌等場景處理得不好,令到整部電影都處於不咸不淡的氛圍之中,白白浪費了出色的CG技術;草剪剛與柴崎幸演繹的災難中的戀愛也被認為有故意煽情催淚之嫌。

無論如何,到底是新不如舊還是超越前人之作,這部又一次刷新了日本電影史投資額紀錄——高達20億日元製作費的電影仍然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