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部印度電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去了,劇情是,有一個人做音樂很厲害,有一定成就後就開始生活糜爛,最...
音軌
Raunak Kaul,是一個從印度小鎮輾轉來到孟買發展的26歲小夥子。他來到這印度最大的城市,卻只擁有三樣東西:一把吉他、一對頭戴式耳機和一個夢想。 在他已故父親的朋友的幫助下,他在這座城市最搖滾的夜總會——「探戈查理」得到了一份工作,為Surender演奏。
Charlie,這家夜店主人,當他看到Raunak驚人的音樂天賦後,他承諾會讓他成為城裡最紅最搶手的DJ。現在,每周六晚上都有個全新的意義。他的世界現如今就是酗酒暢飲以及和夜店裡最火辣的女孩Shonali瘋狂派對。他生活在他自己的幻想中——一種華麗光鮮的生活方式、一幫朋友跟他親如家人、做一個城裡最酷的DJ。而他最真實的生活只有——他的混音。 不過,Raunak絕不會滿足於僅是做個DJ,他要做出更大的事業。他夢想做一名印度電影業的主流作曲家。著名電影人Anurag Kashyap給予他這個夢寐以求的機會,為他即將上映的電影作曲。Raunak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它。 但命運卻總愛與人開玩笑,給了他一張在無法如願以償的人生卡。在巨響的噪音樂聲中過度曝光,剛開始只是耳鳴,到後來最終使他失去了聽力。當他變成了一個聾子,所有的夢想都破滅了,他找到一個黑暗而孤獨的地方等待終結.......
正當他處在低迷的狀態,並與身體的惡魔作斗爭時,他遇到了一個與他完全相反的女孩Gauri。她有一顆美麗而自由的心靈,不受任何束縛,一個將生命視為珍寶的言語治療師。她認為,生活中的每一分鍾都值得充分享受。
Raunak與Gauri在一起只有唯一一個共同點——他們都聽不到任何東西。Gauri鼓勵Raunak重新開始與人溝通,並幫助他記錄下他的生活片段。但事實是,對音樂愛至靈魂的他無法聽到音樂,這不得不是一個深痛打擊。後來,他偶然發現了生活中新的摯愛——表演卡塔克舞蹈,這能使他再次感受到音樂的震動。雖然他的動作緩慢,但他確實做到了,沒有一個音樂人可以這樣!Raunak漸漸開始感受音樂,但他依然聽不見。他在自己的生活中,開啟了一條連鎖反應聽覺線;如今,他能感受到音樂無處不在
B. 印度電影
是調情魔師吧
中文名稱:調情魔師(香料情緣)
英文名稱:Mistress Of Spices
發行時間:2006年
電影導演:保羅·梅達·貝哲斯 Paul Mayeda Berges
編劇: 顧倫德·查達哈
攝影 Cinematography:桑托什·斯萬 Santosh Sivan
電影演員:
艾西瓦婭·雷 Aishwarya Rai
迪蘭·麥克德莫特 Dylan McDermott
阿德沃爾·阿吉紐依-艾格拜吉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保羅·哈特切尼爾 Paul Bhattacharjee
卡洛琳·切克茲 Caroline Chikezie
攝影 Cinematography:桑托什·斯萬 Santosh Sivan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製作團隊:DoNE
類型: 愛情片 劇情片
時長: 91分鍾
顏色: 彩色
【內容簡介】
天露年輕貌美,自幼接受專業香料培訓,以香料醫百病,兼且她天生異稟可以睇穿人的內心。有外有內,本來不乏裙下之臣,可惜的是有得必有失,可以幫人就要放棄自己幸福!正所謂世界殘酷,著數唔會周街跳,連香料都要約法三章,天露如果要用香料治百病,必須遵守三大原則:
一. 香料只能醫人不能自醫;
二. 切忌任何肌膚之親;
三. 不能離開香料店 「Spice Bazaar」。
突然一日,白馬王子德爾連人帶車不顧一切撞上門!天露為了照顧他的傷口,不得不破戒,點知一摸就一發不可收拾,愛情由此起,天露心底泛起陣陣漣漪。香料草葯苦口婆心叫她遠離靚仔,否則,葯石無靈,你快樂時病人受苦,天露進退兩難,愛又不是,不愛又不是…
C. 印度電影《英雄》中打仗的時候為什麼要在額頭抹上紅色印記
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國信奉印度教的婦女額頭上點一圓紅點,是歷史悠久的一種習俗,它並不僅是為了美觀。首先,紅點說明該婦女已婚;其次,表示她丈夫健在;其三,表示她的家庭平安、如意。另外,紅點是在青年男女結婚當天,由丈夫親自用硃砂粉點在妻子額頭中央。丈夫健在,妻子每天都要自己點上。因此他們叫它為「吉祥痣」。吉祥痣是印度婦女、小孩的一種裝飾,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含意,但總的講,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從前,吉祥志用紅色,是女子已婚的標志。未婚的姑娘或寡婦不能使用。今天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認為,在額頭上點個紅志非常時髦,因此,不管是印度教痣徒還是其他教徒,已婚,還是未婚,甚至幾歲的女孩,也都開始點紅色吉祥了,而且也不只限於女性使用。但是一般寡婦無資格,也不敢在頭上點紅色吉祥志,不過也有例外的。現在吉祥志的顏色也有變化,除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綠色、黑色等等,視衣著條件而定。若一個女子身著以紅色為主的紗麗,她就點個紅痣,其餘類推。當然主要根據個人的愛好,並無一定之規。雖有黑痣但比較少見。如有的小孩長得又白又胖,活潑可愛,人人喜歡,也許就會故意給小孩的前額上點個黑痣,主要是為減少其美麗程度,避免夭折。吉祥痣的形狀除圓形外,還有三角形的、五角形的等等,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定。吉祥痣的做法也有變比。從前吉祥痣是用幾種顏料合成,貼在額上,今天有許多現成各種顏色和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每逢喜慶活動,女子非點吉祥痣不可。平時有夫之婦也必點,否則,會受到家中老人和親友的批評。去過印度的人都會發現,印度婦女,不分老幼,都在前額正中點一個紅點,稱為吉祥痣,即「迪勒格」。按照傳統的方法,點吉祥痣時要用硃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材料搗成糊狀,點在前額的眉心。據說這本來是一種宗教符號,可以消災避邪。印度古代的瑜伽行者認為,前額的眉心是人的生命力的源泉,必須塗葯膏加以保護。至今仍有不少印度教苦行僧前額點上硃砂。在印度教的婚禮儀式上,點吉祥痣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地方是在婚禮之前請婆羅門祭司為新娘點吉祥痣,有的地方則是在婚禮儀式最後,由新郎為新娘點上吉祥痣,預示著婚後生活的幸福美滿。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用硃砂點吉祥痣的方法正逐漸被淘汰,婦女們大都用市場上出售的一盒盒做成的吉祥痣,用時取出貼在前額上,不僅方便,而且顏色多種多樣,可供挑選,搭配不同色澤的衣服和首飾。點吉祥痣在印度雖然非常普遍,然而,按照傳統習俗,寡婦是不能點吉祥痣的。不僅不能點吉祥痣,連首飾和色彩鮮艷的衣服也不能穿戴。這種習俗在當代已有所改變,尤其是城市女性已不再固守陳規
D. 求一老印度片名,大概劇情忘記了,只記得有幕,男主人公身患絕症,在臨死前驅車趕往心愛的女人那裡,剛到
啊啊啊,這片是我的最愛^_^
MadhuriDixit是我的偶像!
電影譯名:寶萊塢生死戀/德夫達斯
英文原名:Devdas
影片類型:愛情/歌舞
上映日期:2002年
影片導演:桑傑·里拉·班薩里
主演:ShahrukhKhan...DevdasMukherji
MadhuriDixit...Chandramukhi
AishwaryaRai...Parvati('Paro')
JackieShroff...Chunnilal
KironKher...Sumitra
SmitaJaykar...Kaushalya
TikuTalsania...Dharamdas
VijayendraGhatge...BhuvanChoudhry
內容簡介:
遠赴重洋的男主角德阜達心繫在家鄉等候的愛人帕蘿,學成返鄉時馬上奔向愛人跟前重拾往日恩愛時光,不料兩家身份階級不同,加上被小人挑撥離間,帕蘿硬生生地被迫嫁給豪門的年長鰥夫,無法與德阜達共結連理。失去所愛的德阜達開始墮落沉迷酒國之中,並認識了妓女嬋佐穆琪,雖然嬋佐穆琪傾心喜歡並照顧的無微不至,但德阜達始終無法忘懷帕蘿。德阜達因此四處流浪沉溺杯酒之中,最後抑鬱病危。但為了完成一個他對帕蘿的許諾,他抱著病跋山涉水來到帕蘿跟前,只為了再看最後一眼。
電影貫穿始終的就是濃麗的印度歌舞,極力挑動觀眾心裡想要舞動的本能,絕不讓你有悲傷皺眉的借口。建築,布景,服飾,妝容,每個細處都極盡奢華,有種誤入天堂的錯覺。印度人的審美大概就是這樣,一些俗艷,很多世俗的願望,金錢,美貌,權利。
故事確實很傳統,關於家族地位阻擾相愛的人在一起。印度版的梁祝。門第是婚姻的首要考慮。議員家庭看不起舞女出身的女人的女兒。
舞女出身的媽媽,天真率直的女人,為了女兒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低聲下氣地求傲慢的議員太太。可是得到僅僅是那家人的羞辱。她的自尊被殘忍的踩碎了。她擦乾眼淚,在啞語的醫院太太面前發誓,放心,我的女兒一定會嫁個更富有更體面的男人。從此,她的要命的尊嚴和復仇之心殺死了之前的可愛和愉快,代之以無情和刻薄,即使是對自己的女兒。
常德勒希姆。風情萬種的妓女。擺出每一個媚態來挑逗滿眼悲傷的的德夫。當她試圖挽留德夫時,他說,母親,女兒,妻子,姐妹,一個女人如果不是這些中的任何一個,她就只能是**妓。說完,他回去找美麗的帕蘿,他還不知道,今夜,她將成為別人的新娘。常德獃獃得望著他決然的背影。
演員陣容頂盛。
兩個女主角一個是2000年印度最美麗的女主角埃西瓦拉(好像還的過環球小姐稱號,老實說,我覺得她太完美了,樣貌身材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演技也好,在本片中,把一個略帶野性靈動驕傲痴情的帕羅演的我見猶憐,何況男人);
另一個女主角是印度十大美女之一的麥德赫利,一種很成熟的美,扮演歌舞妓,表演很到位;
影片男主角是印度一線男星夏魯克堪恩(即電影《阿育王》里男主角的扮演者,此君在印度影壇也是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現在正在往製片導演上轉型,對於角色的把握也是游刃有餘)
美倫美幻的畫面;
影片耗資巨大,場景非常講究;宛如宮殿般的建築燈火通明富麗堂皇,溪水、宗廟、樹林都是畫中的景象。
歌舞是極品;
影片的歌舞場面很大,服裝華美,而且音樂和舞蹈動作都具有傳統的印度音樂神韻,節奏動感,流暢唯美,在眾多印度電影歌舞中都是難得的精品。
《寶萊塢生死戀》與《芝加哥》、《紅磨坊》同被列為新世紀影史上最絢麗的三大歌舞片。本片藉由一對年輕貌美的男女的愛情故事控訴種姓制度,一位是婆羅門貴族階級、另一位是舞娘**民階級,因青梅竹馬而情定終身,卻因門不當戶不對而導致悲戀結局,匯集華麗、激情、悲劇於一身。
導演桑傑·里拉·班薩里將印度上流社會的場景發揮到極致,雕欄畫棟的豪華宮殿建築與奢華的室內陳設,令人嘆為觀止!主演阿施瓦雅·瑞伊被朱利婭·羅伯茨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是印度身價最高的女演員。
轉貼電影評論與感想:
帕羅與戴維青梅竹馬,十年前,戴維離開了印度到英國攻讀法律。在印度有一個說法,如果你思念某人,希望他早日回來,就燃起蠟燭進行祈禱,於是,帕羅點燃了祈願蠟燭,燃燒了十年。(感人對白)
(戴維回到了印度,跟帕羅見面)
「我吃飯時就會想媽媽做的飯;別人對我吼叫時,就會想起爸爸;晚上出去時,會想起阿姆的小車……」
「你……沒有想我嗎?」
「恩……,不想,沒什麼好想的」
「這就是你十年間只給我寫了五封信的原因?!知道嗎?我一天寫五封信,一年有多少封?十年呢?」
「恩……是……」
「18250封」
「十年前,我為你點燃了第一隻蠟燭,至今我都沒讓它熄滅,它燃燒了多少個小時?」
「恩……」
「87600個小時,我每天無時不刻的想你,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分鍾嗎?……你的數學很差!」
「……我只有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想你」
「什麼事?」
「我每次呼吸的時候……」
我知道這註定是個悲劇,可是,從這一刻開始我就在心裡為兩個主人公的命運祈禱,希望結局不要太悲慘。
戴維的母親和姐姐知道兩人相愛了,但是,因為地位和財富的懸殊。兩個壞女人設計了一個陷阱,當著全村人的面,羞辱了帕羅的母親。電影在這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去烘托悲劇色彩,一邊是母親上當,一邊是這對情人在溪水邊卿卿我我;一邊,富麗堂皇燈火通明,一邊月色朦朧美倫美幻;我發現,我真的很難用文字表達那唯美的畫面,只能寄希望大家去看了。
當我看到帕羅坐上轎子,嫁做他人婦,戴維親自扛起了轎子送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一程;然後戴維看著漸漸遠去的轎子,帕羅從轎子里伸出手,手上舉著點燃的蠟燭那一幕時,我的眼淚就開始掉了,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
戴維怨恨自己的家庭,他離開了讓他窒息的家,終日借酒消仇,這時一個美麗的歌舞妓走進了他的生活。這個善良美麗的女人深深的愛著戴維,但是也只能無奈的看著戴維繼續酗酒、身體越來越差。無法解脫的戴維不想折磨一個無辜的女人,他選擇了離開。中間曲曲折折的故事,最後兩個女人在一次盛大的祭祀上,一同跳舞為著她們深愛的同一個男人祈禱。同一時刻,這個男人正孤獨的在一隻小船上,已病入膏肓。
戴維答應過帕羅,在他死前,他一定會到帕羅的門前再看上帕羅一眼。戴維掙扎著來到了帕羅的夫家,躺在大門口開滿了紅花的樹下,孤獨的等待死亡,企盼能再見上自己心愛的女人一面;心中有所感應的帕羅瘋了似的沖破層層阻礙,從宮殿般的別墅里往門口跑,憤怒的丈夫下令關上大門,在戴維的眼中看見了一個模糊而熟悉的身影在向自己飛奔過來,隨著大門的閉合,從此陰陽相隔!!!
現在在中國,似乎這種愛的死去活來的強烈情感不是潮流,有些落伍;據我了解,印度人的愛情觀則純粹的多,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只有愛或不愛兩個選擇,他們不會理解中國人所說的淡淡的友情淡淡的愛情,還有什麼界乎友情與愛情之間的第三種情感,和所謂的曖昧;
擦乾眼淚想想,或許日常生活中缺少這種強烈的感動,一部電影才會給我這么強烈的觸動,畢竟。生活總是需要激情與感動的!
關於美艷
印度的美女在世界上已美艷著稱,且看近年在國際選美賽事上頻頻亮相且折冠的印度小姐便可略知一、二。
片中的兩位女主角,PAUL和昌德爾莫奇
如果說從小出身良好並最終嫁入豪門的PAUL是天使的話那舞女出身的莫奇就是魔鬼
在男主角戴維的生命中竟然同時出現了一冰一火兩個絕色
純潔的天使刻入心髓,妖艷的魔鬼媚惑人心
面對兩個如此深愛自己的尤物,換做任何一個男人,心中都會渴望左擁右抱的吧
嘿嘿,好色的劣根性
好色是男人的天性,片中的兩位女主角華麗出現迎合了一切好色男人的一切幻想
天使的容貌,深邃的五官,似水的目光,性感飽滿的雙唇,一笑,天晴了,一哭,心碎了
魔鬼的身材,凹凸有致,玲瓏曲線,再多的詞彙形容這樣完美的身材都覺得吝嗇
對著電視,我的眼神始終無法從她們的身上挪開,難不成我也不小心沾染了好色的習性?只覺得眼前光芒四射
關於愛情
毫無疑問,戴維心中只有PAUL沒有其他,他和她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PAUL這樣形容他們的關系:她是他的靈魂,他是她的身體
靈魂和身體怎麼可以分開呢?可是命運就是如此充滿殘酷,因為戴維對PAUL的誤會,PAUL被迫嫁入另一豪門
失去PAUL的戴維只能殘喘苟活,就象軀殼離開了靈魂,此後的他完全只是一具行屍走肉,用酒精麻痹自己的所有神經
失去戴維的PAUL則承受了一段沒有愛沒有性的婚姻,承擔起了對另一個貴族家庭的責任,用靈魂在綻放光芒,她婆婆這樣形容PAUL,她就象一輪明月,照亮了那個死氣沉沉的很久的豪宅,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睿智感染了那個家族的每一個人
但是,此刻我的心其實系在另一個女人的身上:舞女昌德爾莫奇
妓女可不可以擁有愛情?這是一個千古的話題!古有杜十娘,用自己的身心去經營一段只有愛情沒有麵包滋潤的愛情,結果。。。
莫奇有的不僅是覺艷的容顏,驚人的智慧,可貴的是她對戴維的那份痴情。為了這個只剩下一副軀殼她奉賢了自己的人,自己的情,自己的心。她用自己的全部去撫慰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
可是軀殼說這個名叫戴維的酒杯已經倒滿了一種叫PAUL的酒,裝不下任何其他的東西,如果選擇拚命加入,那麼酒將全部溢出
莫奇微笑的回答:哪怕莫奇酒撒了一地也無怨無悔,因為她至少被酒杯撫慰過。
傻的我想哭的聰明女人。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一個鏡頭,PAUL沖到莫奇的房間試圖帶回失蹤已久的戴維,(戴維實際已經離開這里六個月)可是她沒看到戴維,看到的只是戴維的一些衣物散落在床上,他喝過的酒杯原封不動的擺放在桌子上。莫奇說她保留這些可以感受到戴維並沒有離去,他就存在在這個房間的每一絲空氣中,不過戴維全屬於PAUL的,如果PAUL想拿走,就全拿去吧,包括戴維留下的那絲空氣。PAUL哭了,鑽在被窩里的我同樣泣不成聲。
我心中的天平已經完全傾向於這個倔強,痴情的舞女。
關於友誼
片中出現了兩段友誼,包括戴維和尼爾,PAUL和莫奇
尼爾老爺的出現並不奇怪,因為幾乎每部電影中,憂郁的男主角身邊總有一個搞笑、可愛的男人,尼爾老爺也不奇怪,戲份不多,但給這部彌漫了憂傷氣息的電影增加了幾絲單純快樂。
關於PAUL和莫奇則完全是兩個痴情女子間的悻悻像吸了。
當然導演想要表達的更多,包括莫奇的出現其實代表了低層精神的反抗,甚至試圖對妓女這個群體出現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而故事從兩個女子間友誼的渲染又回到兩個男子間的友情作為結束,則反映了印度這個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還根深蒂固。女人的感情只能作為配角。
關於結局
戴維與莫奇再次在街頭相遇,此時的戴維因為熏酒過度,已經快走到生命盡頭,在莫奇再一次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下,他終於對著莫氣說出了「我愛你」,我不能確定這三個字出自真心還是同情亦或是憐憫,但是終於等到這三個字的莫奇是最幸福的,可是她的這種幸福竟然讓我感到無比辛酸。女人到底要的是什麼?只有身體沒有靈魂的愛情該如何堅持,有了靈魂卻將要失去身體的愛情將如何繼續?
最後,戴維決定在死前要見到PAUL,於是他用生命和時間賽跑
只是最終還是未能遂願。。。
我寧願相信這是導演的嫉妒心在作祟,試想被兩個絕色女子如此深愛的幸運男子如何叫他人不嫉妒?所以結局安排他該死,成就了一段凄美的寶萊塢生死戀
尼爾對戴維說:生命是為了分離
戴維對尼爾說:父親說離開村子
大家說離開PAUL
PAUL說離開酒精
總有天,上帝也會說
快點離開這個世界
生命的悲劇
也許我不曾體味過真正的愛情,但無疑它已引起我靈魂的強烈共鳴。那是出塵的月亮,那是瑤池的幻影,只消一眼,便足以感動整個生命。
她是一團火,靈動而不失熱烈。傾吐十年無盡的思念與企盼,換來的回答卻只是愛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想到自己,「什麼時候?"「呼吸的時候。"
不得不承認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笑灧還沒有退去,苦澀就已降臨。那嚴厲刻板的父親,那短淺勢利的母親,極盡所能的踐踏她的尊嚴,硬生生的將一段仙羨的姻緣拆散。
面對這樣的結果,她的眼神驚慌憂郁,他的則充滿絕望。也許是世俗的懦弱,他選擇出走的服從;而她在傷心傷自尊後,無奈的披上了嫁衣。在迎新前夕,我們感受到了愛的自私,他在她那傾國的容姿上刻下了自己的印記,彷彿只有這樣,才能減緩失去的痛苦。
花轎來了,豐盛的水果,鮮艷的花朵,歡快的音樂,絢麗的舞蹈,一切看上去是多麼的美好。而她與他那一眼凝望,就徹底改變了這一主題。一種無法治癒的悲傷一下子向長江水一樣向我涌來,心中的女神嫁給了別人,原來這就是世上最痛苦的事。
他開始用酒精來麻醉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免受思念的煎熬。他們也都試圖尋找另一種充實,但枯萎了的心靈,再怎麼搶救都是徒勞。向日葵從此失去了他/她的太陽,就再也沒能神采飛揚。再多美麗的臉龐也沒能吸引他的目光,再多高貴的地位也沒能占據她的心房。
終於酒精向他索要了生命,垂死的那一刻,他瘋狂的跑下了火車,坐在奔向她婆家大宅的車里。清晨的寒風刺骨,他死寂的躺在她家的大門前。人們議論紛紛,出於直覺她向僕人打探了門外的那個死人,聽到那個刻進臉龐,刻進心魂,刻進血液的名字,她瘋了一樣的跑向大門。但緊閉的門不曾展現絲毫的憐憫,任她怎樣撕心裂肺的捶打都把他永遠的隔在了門外。淚飛在風里,卷著紅花瑟瑟,在為他那永遠的凝視著未能相見的愛戀的眼神訴說……
這是一出生命的悲劇,在我心底漾開了深深的悲哀。這就是極致的愛情,震撼著我的心靈。想起了羅密歐與朱莉葉,應為這部電影真地同它一樣經典。
E. 最近看印度電影,總看到用紅色染料在對方額頭點一下,被點著大都很高興或者感動的哭了
印度人喜愛紅色(象徵活力、蓬勃向上)、
印度女性額頭上常常看到點一點紅點那個叫Bindi(也叫做kumkum, mangalya, tilak, sindhoor)。
印度的婦女,不分老幼,都喜歡在前額的正中點一個紅點,看起來顯得格外嫵媚動人。這個小小的紅點,不僅僅是為了漂亮美觀,而且還有不少的講究呢。
印度婦女額上的紅點被稱為「吉祥痣」。按照傳統的方法,要用硃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材料搗成糊狀,點在前額的眉心。
對於印度婦女而言,吉祥痣有這樣幾種含意:其一,表示她已婚;其二,表示她的丈夫,健在;其三,表示她的家庭平安、吉祥。因此,在印度教的婚禮儀式上,點吉祥痣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有的地方是在婚禮之前請婆羅門祭司為新娘點吉祥痣,有的地方則是在婚禮儀式的最後,由新郎為新娘點上吉祥痣,預示婚後生活幸福美滿。
同時,這個紅點還是一種宗教符號,可以消災避邪。印度教認為,前額的眉心是人的生命力的源泉,是人的活力中心,所以平日必須塗硃砂和葯膏加以保護,不可任它裸露,否則將招來凶禍。至今仍有不少印度教苦行僧在前額點上硃砂。
過去,吉祥痣是女子已婚的一種標志,因此未婚的姑娘或寡婦是不允許點吉祥痣的。今天人們不再固守陳規了,大家認為在額頭上點個紅痣非常美觀,也是一種時髦,因此不管是印度教徒還是其他教徒,也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甚至幾歲的女孩,只要自己願意,都可以點一個紅色的吉祥痣。但是,按照傳統習俗,寡婦還是不能點吉祥痣的。
如今,吉祥痣的顏色也有了很大變化。以前必須用紅色,現在除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綠色、黑色等等。還可以按照衣服的顏色進行搭配,比如一個女子身著以紅色為主調的紗麗,她就點個紅痣,等等。吉祥痣的形狀除圓形外,還有三角形、五角形、星形、水滴形、橫形、豎形等等,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定以前吉祥痣是直接點在額上,現在有現成的各種顏色和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可以買來直接貼上。
目前在印度,婦女在參加重大活動時都要點一個吉祥痣,即使貴為國家元首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每逢喜慶活動,女子非點吉祥痣不可。有夫之婦平時也必須點,否則會受到家中老人和親友的批評。
此外,如今表示已婚的標志是:男方家的女性長輩們在新娘頭頂中間的發縫上點上硃砂(信度爾)─印度已婚女人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