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電影1944字幕
擴展閱讀
鄭伊健電影改編游戲 2025-08-23 16:17:13
經典美國電影2018 2025-08-23 15:42:06

電影1944字幕

發布時間: 2024-02-26 05:47:54

『壹』 求1944版的簡愛 要求是英文字幕或者中英也行

1943版的簡愛(奧遜·威爾斯、瓊·芳登主演),種子文件見附件。

下載附件後,可以用網路網盤的離線下載,也可以用訊雷進行下載。

英語原聲,封裝英文軟字幕。

本片發行於1943年,已過50年版權保護期。


『貳』 給我推薦幾個電影

IMDB排名前200的電影

都是影史經典

1.Godfather, The (1972) 教父9/10 ( 81261)
2.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肖申克的救贖8.9/10(10014)
3.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教父續集8.8/10(46964)
4.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The (2002)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8.7/10 ( 59901)
5.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8.7/10 ( 47781)
6.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8.7/10 (70689) 7.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8.7/10 (19698)
8.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he (2001)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8.7/10 ( 106497)
9.Citizen Kane (1941) 公民凱恩8.7/10 ( 44786)
10.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8.7/10 ( 101792)
11.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飛越瘋人飢握返院8.6/10(50060)
12.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mb (1964) 奇愛博士8.6/10(45415)
13.Rear Window (1954) 後窗8.6/10 ( 29217)
14.Memento (2000) 記憶拼圖8.6/10 ( 60096)
15.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帝國反擊戰8.6/10 ( 78391)
16.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奪寶奇兵8.6/10(68694)
17.Usual Suspects, The (1995) 非常嫌疑犯8.6/10 (75919)
18.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說8.6/10 ( 91518)
19.North by Northwest (1959) 西北偏北8.5/10 (26033)
20.Fabuleux destin d''Amelie Poulain, Le (2001) 天使愛美麗8.5/10 ( 37118)
21.Psycho (1960) 驚魂記/精神病患者8.5/10 (39727)
22.12 Angry Men (1957) 十二皮仔怒漢8.5/10 ( 19816)
23.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勞倫斯8.5/爛飢10(22342)
24.Silence of the Lambs, The (1991) 沉默的羔羊8.5/10(68083)
25.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1966) 獨行俠勇破地獄門/好人、壞人和小丑;黃昏三鏢客8.5/10 ( 17546)
26.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風雲人物8.5/10 (30349)
27.Goodfellas (1990) 好傢伙/盜亦有道8.5/10 ( 47219)
28.American Beauty (1999) 美國麗人8.4/10 ( 80621)
29.Vertigo (1958) 迷魂記/眩暈8.4/10 ( 24798)
30.Sunset Blvd. (1950) 日落大道8.4/10 ( 10840)
31.Pianist, The (2002) 鋼琴師8.4/10 ( 14318)
32.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8.4/10 ( 45786)
33.Matrix, The (1999) 黑客帝國8.4/10 ( 103925)
34.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 殺死一隻知更鳥8.4/10 (21382)
35.Some Like It Hot (1959) 熱情似火8.4/10 ( 17815)
36.Taxi Driver (1976) 的士司機8.3/10 ( 33105)
37.Paths of Glory (1957) 光榮之路8.3/10 ( 9860)
38.Third Man, The (1949) 第三者8.3/10 ( 13150)
39.Fight Club (1999) 搏擊會8.3/10 ( 74144)
40.Sen to Chihiro no kamikakushi (2001) 千與千尋8.3/10 ( 10995)
41.Boot, Das (1981) 從海底出擊8.3/10 ( 20700)
42.Double Indemnity (1944) 雙重保險8.3/10 ( 8269)
43.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狂沙十萬里8.3/10 (8824)
44.L.A. Confidential (1997) 幕後嫌疑犯/洛城機密8.3/10 ( 52246)
45.Chinatown (1974) 唐人街8.3/10 ( 18254)
46.Requiem for a Dream (2000) 夢之安魂曲8.3/10 ( 28019)
47.Maltese Falcon, The (1941)馬爾他之鷹 梟巢喋血戰8.3/10 (14550)
48.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雨中曲8.3/10 ( 14765)
49.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8.3/10 ( 9419)
50.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The (1957)桂河大橋8.3/10 (16298)
51.M (1931)M就是兇手 8.3/10 ( 8174)
52.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 巨蟒和聖杯8.3/10 ( 43268)
53.Se7en (1995) 七宗罪8.3/10 (61397)
54.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拯救大兵瑞恩8.2/10 (73685)
55.Raging Bull (1980) 憤怒的公牛8.2/10 ( 18386)
56.Wizard of Oz, The (1939) 綠野仙蹤8.2/10 ( 28057)
57.Cidade de Deus (2002) 無主之城8.2/10 ( 6511)
58.Sting, The (1973) 騙中騙8.2/10 ( 17249)
59.Rash?mon (1950) 羅生門8.2/10 ( 7636)
60.American History X (1998) 野獸良民/美國X歷史8.2/10 (38736)
61.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8.2/10 ( 8355)
62.Alien (1979) 異形8.2/10 ( 45162)
63.Touch of Evil (1958) 歷劫佳人8.2/10 ( 8577)
64.Vita e bella, La (1997) 美麗人生8.2/10 (27930)
65.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太空漫遊8.2/10(49042)
66.Leon (1994) 這個殺手不太冷8.2/10 ( 34685)
67.Manchurian Candidate, The (1962) 滿洲候選人8.2/10(9499)
68.Wo hu cang long (2000) 卧虎藏龍8.2/10 (投票人數: 39297)
69.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The (1948)碧血金沙8.2/10 ( 7410)
70.Clockwork Orange, A (1971) 發條橙8.2/10 ( 46646)
71.Great Escape, The (1963) 大逃亡8.2/10 ( 13759)
72.Reservoir Dogs (1992) 落水狗8.2/10 ( 46456)
73.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爾8.2/10 ( 15037)
74.Jaws (1975) 大白鯊8.2/10 ( 34008)
75.Ran (1985) 亂8.2/10 ( 8088)
76.Amadeus (1984) 莫扎特傳8.2/10 ( 27211)
77.On the Waterfront (1954) 碼頭風雲8.2/10 (8636)
78.Modern Times (1936) 摩登時代8.1/10 ( 6819)
79.High Noon (1952) 正午8.1/10 ( 8768)
80.Braveheart (1995) 勇敢的心8.1/10 ( 67727)
81.Sixth Sense, The (1999) 靈異第六感8.1/10 ( 69905)
82.Apartment, The (1960) 公寓春光8.1/10 (7800)
83.Fargo (1996) 冰雪暴8.1/10 ( 48963)
84.Blade Runner (1982) 銀翼殺手8.1/10 (57302)
85.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列車上的陌生人/火車怪客8.1/10 (7231)
86.Aliens (1986) 異形 28.1/10 (47418)
87.Shining, The (1980) 閃靈8.1/10 ( 35115)
88.Duck Soup (1933) 鴨羹8.1/10 ( 7126)
89.Donnie Darko (2001) 死亡幻覺8.1/10 ( 22301)
90.Metropolis (1927) 大都會8.1/10 ( 8077)
91.Toy Story 2 (1999) 玩具總動員28.1/10 ( 28785)
92.Princess Bride, The (1987) 公主新娘8.1/10 ( 40617)
93.General, The (1927) 將軍號8.1/10 ( 4736)
94.City Lights (1931) 城市之光8.1/10 ( 5283)
95.Finding Nemo (2003) 海底總動員8.1/10 ( 12580)
96.Lola rennt (1998) 羅拉快跑8.1/10 ( 22830)
97.Kill Bill: Vol. 1 (2003) 追殺比爾8/10 (17505)
98.Notorious (1946) 美人計8/10 ( 7283)
99.Full Metal Jacket (1987) 全金屬外殼8/10 ( 33204)
100.Sjunde inseglet, Det (1957) 第七封印8/10 ( 6185)
101.Great Dictator, The (1940) 大獨裁者8/10 ( 6508)
102.Rebecca (1940) 蝴蝶夢8/10 (7952)
103.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9) 天堂電影院8/10 (10021)
104.Big Sleep, The (1946) 夜長夢多8/10 ( 7203)
105.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虎豹小霸王8/10 (14637)
106.Graate, The (1967) 畢業生8/10 ( 19983)
107.Searchers, The (1956) 搜索者8/10 ( 7317)
108.Best Years of Our Lives, The (1946) 黃金時代8/10 ( 4354)
109.Manhattan (1979) 曼哈頓8/10 ( 9038)
110.Mononoke-hime (1997) 魔法公主8/10 ( 12218)
111.Deer Hunter, The (1978) 獵鹿人8/10 ( 19695)
112.Glory (1989) 光榮戰役8/10 ( 16254)
113.Patton (1970) 巴頓將軍8/10 (10120)
114.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終結者 28/10( 56595)
115.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風流8/10 ( 5472)
116.Ladri di biciclette (1948) 單車失竊記8/10 ( 5031)
117.African Queen, The (1951) 非洲皇後8/10 (10484)
118.Philadelphia Story, The (1940) 費城故事8/10 ( 7683)
119.Bringing Up Baby (1938) 育嬰奇譚8/10 ( 6542)
120.Ben-Hur (1959) 賓虛8/10 (15228)
121.Yojimbo (1961) 大鏢客8/10 ( 5510)
122.Cool Hand Luke (1967) 鐵窗喋血8/10 ( 10216)
123.Shrek (2001) 怪物史瑞克8/10 (40883)
124.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傳8/10 ( 63423)
125.Green Mile, The (1999) 綠色奇跡8/10 ( 40196)
126.Hable con ella (2002) 對她說8/10 ( 6952)
127.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 絕地大反擊8/10 ( 61166)
128.Grapes of Wrath, The (1940) 憤怒的葡萄8/10 (5522)
129.Unforgiven (1992) 不可饒恕7.9/10 ( 21791)
130.Arsenic and Old Lace (1944) 毒葯與老婦7.9/10 ( 8167)
131.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美國往事7.9/10(11844)
132.Stalag 17 (1953) 戰地軍魂/7.9/10 ( 4868)
133.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亂世佳人7.9/10 ( 21045)
134.Wild Bunch, The (1969) 日落黃沙7.9/10 ( 7772)
135.Night of the Hunter, The (1955) 獵人的夜晚7.9/10 ( 5215)
136.Straight Story, The (1999)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7.9/10( 9921)
137.Elephant Man, The (1980) 象人7.9/10 ( 11315)
138.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西線無戰事7.9/10 (4691)
139.Young Frankenstein (1974) 年輕的科學怪人7.9/10(15868)
140.Christmas Story, A (1983) 聖誕故事7.9/10 (13856)
141.Hustler, The (1961) 江湖浪子7.9/10 ( 5824)
142.Platoon (1986) 野戰排7.9/10 ( 24451)
143.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聖戰奇兵7.9/10 (44284)
144.His Girl Friday (1940) 女友禮拜五7.9/10 (4619)
145.Back to the Future (1985) 回到未來7.9/10 (49600)
146.Die Hard (1988) 虎膽龍威7.9/10 (43088)
147.Grande illusion, La (1937) 大幻影7.9/10 (3554)
148.Monsters, Inc. (2001) 怪獸公司7.9/10 (24384)
149.Almost Famous (2000) 成名在望7.9/10 (26602)
150.Conversation, The (1974) 對話7.9/10 ( 7038)
151.Spartacus (1960) 斯巴達克斯7.9/10 (11875)
152.Amores perros (2000) 愛情是狗娘7.9/10 ( 8274)
153.Gold Rush, The (1925) 淘金記7.9/10 ( 4356)
154.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The (1938)羅賓漢歷險記7.9/10 (4880)
155.Charade (1963) 謎中迷7.9/10 (6113)
156.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7.9/10 (38507)
157.Festen (1998) 家變7.9/10 ( 8567)
158.Gladiator (2000) 角鬥士7.9/10 (65974)
159.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The (1962) 雙虎屠龍7.9/10 (4981)
160.Life of Brian (1979) 萬世魔星7.9/10 (23496)
161.Insider, The (1999) 局內人7.9/10 ( 20382)
162.Bronenosets Potyomkin (1925) 波坦金戰艦7.9/10 (3887)
163.Mulholland Dr. (2001) 穆荷蘭大道7.9/10 ( 21753)
164.Toy Story (1995) 玩具總動員7.9/10 (33596)
165.Sling Blade (1996) 彈簧刀7.9/10 (15562)
166.Magnolia (1999) 木蘭花7.9/10 (31678)
167.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 控方證人7.9/10( 3522)
168.Brazil (1985) 巴西7.9/10 (22722)
169.Roman Holiday (1953) 羅馬假日7.8/10 ( 6524)
170.Streetcar Named Desire, A (1951) 慾望號街車7.8/10( 6659)
171.Smultronst & auml;llet (1957) 野草莓7.8/10 ( 3219)
172.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1966)靈欲春宵7.8/10 ( 5117)
173.Night at the Opera, A (1935) 歌聲儷影7.8/10( 4233)
174.Exorcist, The (1973) 驅魔人7.8/10 (23348)
175.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 驚天大陰謀7.8/10( 9201)
176.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The (1951)地球停頓記7.8/10 (7326)
177.cents coups, Les (1959) 四百擊7.8/10 ( 4177)
178.Shadow of a Doubt (1943) 辣手摧花7.8/10 (3690)
179.To Be or Not to Be (1942) 你逃我也逃7.8/10 (2423)
180.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紅色情深7.8/10 ( 7502)
181.Killing, The (1956) 殺手7.8/10 ( 4533)
182.Terminator, The (1984) 終結者7.8/10 ( 43085)
183.Ed Wood (1994) 艾德 伍德7.8/10 (14601)
184.Dog Day Afternoon (1975) 炎熱的下午7.8/10 ( 9938)
185.Adaptation. (2002) 蘭花賊/改編劇本7.8/10 (12386)
186.Twelve Monkeys (1995) 十二隻猴子7.8/10 ( 45954)
187.Stand by Me (1986) 站在我這邊/伴我同行7.8/10 (22234)
188.Harvey (1950) 迷離世界7.8/10 (5510)
189.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1922)吸血僵屍7.8/10 (5442)
190.Right Stuff, The (1983) 征空先鋒7.8/10 ( 9815)
191.This Is Spinal Tap (1984) 搖滾萬萬歲7.8/10 (13889)
192.Minority Report (2002) 關鍵報告7.8/10 (32803)
193.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7.8/10 (9257)
194.Others, The (2001) 神鬼第六感/小島驚魂7.8/10 (24190)
195.Network (1976) 電視台風雲7.8/10 (6573)
196.Miller''s Crossing (1990) 米勒的十字路口7.8/10 (9618)
197.Trainspotting (1996) 猜火車7.8/10 (37396)
198.Lion in Winter, The (1968) 冬獅7.8/10 (4142)
199.Gandhi (1982) 甘地傳7.8/10 (11338)
200.Bonnie and Clyde (1967) 雌雄大盜7.8/10 (8854)

『叄』 求簡愛1944年版的英語字幕

簡愛1944年版的英語字幕,已上傳到網盤。請訪問115網盤,選擇提取文件,輸入提取碼dnrkhx27,即可下載,文件名:Jane_Eyre_(1944).23.976FPS.ENG.srt。

如果下載不方便,可以給我發消息,留下郵箱,給你發過去。

『肆』 遙遠的橋是什麼年代的電影好看不

美英合拍規模最大票房冠軍戰爭大片, 還可以。
迅雷下載http://www.tttxxx.net/soft/8/2006/20060620712.html
BT下載
http://www.bjpanda.com/read.php?tid=14548
(種子在最後一行)
【劇情簡介】 一九四四年,歐戰已近尾聲,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開通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以致此行動遭到慘敗。 本片為七十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明星陣容空前盛大,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描述一九四四年,歐戰已近尾聲,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開通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以致行動遭到慘敗。 本片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可謂明星薈萃、大腕雲集!連老牌影帝勞倫斯.奧利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戲分不太重要的荷蘭老醫生。詹姆斯.凱恩演了一個101空降師的上士,羅伯特·雷德福出演82空降師的上尉,另外的幾個明星也分別擔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英國第一空降師長,最後大敗而歸。麥克爾·凱恩演第30兵團裝甲團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蘭旅旅長,最初反對「市場花園」計劃第二批跳傘部下遭到德軍屠殺!安東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師的指揮奪橋的中校,堅守待援失敗最後光榮被俘! 這是一場非常值得後人深思的戰例。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至7月25日,巴頓率領的第3集團軍率先沖出諾曼底地區,開始了法蘭西平原上對德軍的大追擊,盟軍上下逐漸彌漫樂觀的情緒。 作為進攻的兩支鐵拳——蒙哥馬利和巴頓都想成為最早進入柏林的人,而盟軍有限的補給能力無法保障兩支大軍同時發動進攻,進攻只能在一個方向進行。最後蒙哥馬利的的北線進軍方案被艾森豪威爾接受。 蒙哥馬利希望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企圖繞過傳聞中德軍嚴密布防的「西部壁壘」,而在荷蘭方向展開一輪新的攻勢,代號為「市場--花園」。 計劃採用空降「蛙跳」戰術,以美軍第82、101空降師,英軍第1空降師及波蘭傘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戰役縱深上的埃因霍溫、奈梅根和阿納姆三地空降,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梁,像交「接力棒」一樣,護送地面推進兵團,直搗德國腹地——魯爾區。 1944年9月17日13時30分,戰役開始,盟軍動用了5500餘架運輸機、2596架滑翔機、8000餘架戰斗及轟炸機,同時在三處地區空降。但是戰役進行得很不順利。在經過殘酷戰斗後,101師和82師傷亡了3542人,才與地面部隊會師。而遠在最前方的英國第1空降師久等援軍不到,在傷亡3716人後,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圍成功。盟軍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但只「完成了90%的目標」(蒙哥馬利語)。戰後,一位戰地指揮官感嘆:「那座橋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 這是20世紀70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在大導演理查德.阿頓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諸如詹姆斯·卡恩、邁克爾·凱恩、肖恩·康納利、羅伯特·雷德福、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但也正因為戲份分配的關系,使情節進展有如片段的組合,缺乏一氣呵成的氣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長。不過即便如此,憑借極其出色的攝影和明星們的傾力出演,部分場面仍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歐戰尾聲的1944年,盟軍為了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搗納粹首都提前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為了奪取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鐵路大橋,與佔有絕對優勢的德軍浴血奮戰的故事。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雖然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盟軍仍遭失敗。 此片有三個中文譯名:遙遠的橋(中)/奪橋遺恨(台)/英雄冢(港),從這次戰役失敗的意義上來說,譯之「遙遠的橋」最為貼切。 ---------------------------------------- 此岸和彼岸——戰爭片中那些把守生死的橋 遙遠的橋/A Bridge Too Far 1977年,一部更大規模的以橋為核心的史詩戰爭巨片由美國和英國聯合出品,就是由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執導的《遙遠的橋( A Bridge Too Far )》。劇情背景是二戰期間由英軍蒙哥馬利元帥制定的在荷蘭境內的阿納姆(即影片中所譯的「安亨」橋)作戰計劃,後世以其代號「市場花園」所知名。軍事學本身當然復雜的多,失敗也有諸般原因。但是為了觀看的簡便,在影片里只做了單線條的交待,就是由近即遠,分別由邁斯威爾·泰勒率領的美軍101空降師佔領埃爾德荷文橋;蓋文將軍率領的美軍82空降師佔領尼美根橋;勞依將軍率領的英軍第1空降師佔領安亨橋,他們將為英軍第30集團軍打開通道,如果計劃成功,將在1944年聖誕節前結束二戰,這當然是蒙哥馬利的一廂情願。 影片中的勞依將軍,也就是本片的一號男主角,由好萊塢常青樹蕭恩·康納利扮演。根據史實,英軍第1空降師長原來是一位步兵旅長,根本不懂如何實施空降突擊,但是在影片中給予了他正面的形象塑造。他在出征之前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但是本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態度,他沒有象金·哈克曼扮演的波蘭空降旅長那樣直言不諱,而是沒有半句怨言的毅然出征。降落以後,看到一群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瘋子,他更加宿命的感到瘋子們在嘲笑他們的自投羅網。影片結尾,一萬人的部隊在突圍後僅剩下兩千人。他聽到寒鴉悲鳴,不禁黯然。盡管如此,影片還是對於英美聯軍特別是陷入德軍第2裝甲軍兩個師重圍的英軍第1空降師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不遺餘力的進行了謳歌。 這里再次表現出了東西方文化觀念的差異,在殘酷戰斗的間歇,英軍和一位荷蘭平民醫生請求德軍收容英軍無法治療的傷員,德軍竟然答應了。最後喪失戰鬥力的2000名英軍被俘,德軍莫德爾元帥給予了他們應有的尊重,他遞給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軍官一塊巧克力,溫和的說道:「這是你們英國的巧克力」。我本以為那位軍官會義正詞嚴的拒絕,令我訝異的是,他竟然接過了那塊巧克力。我隨即釋然,在西方人的心目中,這些被俘的英軍已經戰斗到了最後,他們仍然無愧是英雄。 本片拿了1977年第3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響 (1978)、最佳音樂(安東尼·阿斯奎斯獎)。對於收藏者而言,除了這些獎項,最值得一飽眼福的,就是影片中號稱超過諾曼底空降的3倍,集中了3個空降師3萬餘人的最大規模空降。 -------------------------------------- 此片是《最長的一天》的作者雷恩死於肺癌前的絕唱……很想看看原著,他的《最長的一天》一直是我最愛的戰爭文學作品。 影片也很棒,可以說編劇下足了功夫,對歷史事實的考證非常嚴謹,整片中除了描寫搭設浮橋的美101師的軍官埃利奧特 古爾德(Elliott Gould)是唯一虛構的人物之外,所有出場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的……

『伍』 介紹戰爭片

二戰以後沒什麼好看的戰爭片,給你介紹幾部二戰的好看的戰爭片吧!
二戰經典電影及海報

《巴頓將軍》:兩部回憶錄描述出的傳奇英雄《巴頓將軍》
英文片名:《Patton: Lust for Glory》
出品時間:1970年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喬治·C·斯科特
影片簡介:
《巴頓將軍》根據《巴頓:磨難與勝利》和《一個士兵的故事》兩部回憶錄改編,影片以傳記的形式描繪了巴頓將軍的傳奇經歷。
該編劇是當時年僅30歲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並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在二戰期間曾以海軍中隊長的身份參加了巴頓指揮的西西里島登陸戰,這種特殊經歷使他在影片處理上顯得游刃有餘。
扮演巴頓的演員喬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稱經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這位桀驁不遜、威嚴傲慢的傳奇將軍。盡管奧斯卡將影帝桂冠授予了喬治·斯科特,可這位性格古怪的「銀幕巴頓」卻毫不買帳,不但拒絕到場領獎(他是奧斯卡歷史第一個拒絕領獎的人),還特別發表聲明以表達自己對奧斯卡的蔑視:「奧斯卡頒獎典禮是一場兩小時的肉食動物的表演……讓演員們彼此競爭,實乃墮落的表現。」
該片曾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內的八項奧斯卡大獎。

《中途島戰役》 片 類:經典戰爭
對 白:英文原音/中文字幕
主演:奧斯卡影帝 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奧斯卡影帝 亨利.方達(Henry Fonda)
導演:傑克.斯米特

本片是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劇情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以傳統戰爭片風格處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編劇刻意加入美國將軍之子愛上日本女孩的通俗劇情節也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942年5月5日,日本城鄉到處是成群結隊的人群。他們舉著色彩鮮艷的鯉魚旗和風箏,在慶祝一年一度的「男孩節」。東京帝國參謀本部選擇這個吉日,頒布了海軍第十八號命令,批准了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進攻中途島的計劃。
中途島是太平洋中一個環狀的珊瑚島,距東京2500英里,距美國夏威夷群島不到1000英里,是美國重要的航空基地。山本主張進攻並佔領中途島,是想把美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殘存的太平洋艦隊,引誘到中途島,然後一舉加以殲滅。
日本聯合艦隊有近200艘艦只,其中戰列艦11艘,航空母艦8艘,航空母艦上載有700架飛機。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由於5個月前在珍珠港戰役中受到重創,只能集中3艘航空母艦、7艘重巡洋艦和17艘驅逐艦。
但是山本在偷襲珍珠港成功之後,有些得意忘形,在這次進攻中途島戰役部署中,忘記了海軍應集中力量的原則,把他的艦隊,分成了6支小艦隊,這就削弱了自己的優勢。特別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作戰情報處事先破譯了日本海軍密碼,對日本這次進攻的目標、時間、戰斗部署的細節,早已了如指掌。
早在5月中旬,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作戰情報處,在截獲日本的電報中,發現了「AF」一詞,引起了情報人員的注意。到了5月20日,他們又截收到一份電報,內容是日本聯合艦隊給各部隊下達的作戰計劃。裡面多次提到「AF」,看來「AF」好像指的是一個地方。經過分析,作戰情報處認為可能是指中途島。但這個情報到底准確不準確呢?
作戰情報處的羅徹福特海軍中校苦思苦想,最後想出了一個能證明「AF」指的就是中途島的計策。他通過潛艇電報系統向中途島發出指示,要守島的指揮官用普通英文發出緊急無線電報,說中途島上的供水蒸餾塔壞了。又由第十四海區司令官布洛克海軍少將立即回電說,有一艘供水船正前往該島緊急供水。這個計策果然很靈,不出24小時,作戰情報處就截獲日本從威台島的電台發出的密電,上面說「AF」顯然缺水。
接著日方又在密電中發出命令,要部隊多帶水。
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立即制訂了對付山本五十六的作戰計劃。要求避免同優勢之敵進行正面對抗,必須以消耗戰來削弱敵人的兵力,用潛艇和轟炸機襲擊各個孤立之敵。尼米茲下令,利用情報優勢來彌補數量上的劣勢,以便集中力量挫敗日本突擊進攻部隊。為了保證美國的航空母艦在合適的時間到達合適的地點,尼米茲命令作戰情報處必須提供「AF」行動的准確時間。可是經過三天三夜緊張的破譯,隱藏在這些密碼中的關鍵的日期還是沒有解開。5月24日,在尼米茲召集的作戰會議上,頭天晚上忙了一個通宵,為破譯日軍難以對付的5位數密碼絞盡了腦汁的羅徹福特,雙眼布滿血絲,精疲力盡但又神氣十足地報告:6月4日,日本艦載機攻擊部隊將襲擊中途島。他們將從西北方向來,方位325°。在離中途島175英里處,他們將被我方發現,時間是中途島時間6時。
1942年6月1日,日本聯合艦隊全部出動了。這天,陰雲密布,掩護著日艦向東駛去。從塞班島起航的士兵,深信他們一定會佔領中途島。
他們囑咐留在島上的人,如果收到他們的家信,就請轉寄「日出之島」——這是日本給即將佔領的中途島起的新名字。而山本五十六在出發前,曾經寫信給他的情婦說:「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至於他一手策劃的這場決戰,他在信中卻含糊其詞地說:「我對它並不抱多大的期望。」這同他在部下面前那種信心十足的勁頭形成鮮明的對照。
山本的決戰計劃一開始就亂了套。前往珍珠港攔截美國艦隊的13艘潛艇晚到了一天,而兩支美國特快艦隊,根據日方密電中進攻的時間表,早已從珍珠港出動,正悄悄駛往中途島海域,進入有利的位置。
6月3日,日本各艦隊進入進攻位置,山本等人這時所得的情報是,在這個海域里沒有美國航空母艦,它們都遠在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
其實,這是中了美國人假情報的計。
4日清晨,負責主攻的日本南雲忠一海軍中將命令「赤誠」、「加賀」、「飛龍」、「蒼龍」四艘航空母艦上的108架飛機立即出動,去襲擊中途島。這時島上的119架美國飛機,由於事先得到了情報,都升空迎戰和逃避轟炸。
在第一批飛機離開母艦後,南雲忠一又命令第二批飛機升到甲板,裝上魚雷,准備去襲擊美軍軍艦。這時候,第一批轟炸中途島的日機指揮官返航,報告要求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於是,南雲忠一又命令士兵卸下魚雷,換上炸彈。頓時,甲板上忙得不可開交。就在此刻,日本偵察機報告,發現10艘美艦正位於東北200英里處。這個消息,使南雲忠一大吃一驚,因為他知道,這么大的艦隊,至少擁有一艘航空母艦。
於是南雲忠一又下令甲板上的飛機,改去襲擊美艦。這樣又要卸下炸彈,裝上魚雷。恰巧又碰上第一批轟炸中途島的飛機歸來,而第二批飛機又停在甲板上,使它們無處降落。南雲忠一又下令把飛行甲板騰出,讓返航的飛機降落。
戰機貽誤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從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直撲「赤誠」、「加賀」和「蒼龍」,炸彈呼嘯而下。這8艘大型航空母艦中彈後,立即引起艦上飛機起火和堆在甲板上的炸彈連續爆炸。霎時間,彈片橫飛,穿過甲板,又在艦體深處引起爆炸,機艙破壞,艦舵失靈。甲板上許多飛機不是燒毀,就是落海。不久,這三隻龐然大物就變成一堆堆廢鐵,沉入到太平洋中。
南雲忠一正在旗艦「赤誠號」上指揮,眼前這一切使他呆若木雞。在部下的催促下,他離開正在燃燒的旗艦,轉移到一艘巡洋艦上,向山本五十六報告。這時候,山本正威風凜凜地坐在他的旗艦「大和號」上,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慘敗的消息,使他的胃劇烈地疼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棍,命令所有的艦隊向他集中,企圖誘使美國艦隊繼續西進,想用他的艦隊猛烈的炮火摧毀美國艦隊。但是美艦指揮官識破了山本的計劃,沒有上當。
6月4日中午,倖存的「飛龍號」航空母艦,派出飛機,把美國航空母艦「約克頓號」炸成重傷,而美國艦隊飛機很快又報了仇,把「飛龍號」炸沉。
日方敗局已定。5日凌晨,山本發出命令:「取消佔領中途島的行動!」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的慘敗,使它喪失了4艘航空母艦、一艘重巡洋艦、234架飛機、幾百名海軍飛行員和2200名水兵。東京參謀本部為了掩蓋他們慘重的失敗,6月10日在電台播放響亮的海軍進行曲之後,宣稱這次戰斗後日本已「成為太平洋上的最強國」。4天之後,當聯合艦隊返回駐地時,東京還舉行了燈籠遊行,慶祝這次「勝利」。
在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慶祝會上,尼米茲海軍上將派自己的車去接作戰情報處羅徹福特海軍中校。這位平時不修邊幅的青年軍官,由於換衣服的時間太長,當他趕到會場的時候,香檳酒都喝光了。尼米茲當著他的全體部下的面,誇獎羅徹福特,說:「中途島的勝利主要功勞應歸於這位軍官。」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美國海軍總司令金海軍上將說:「中途島戰斗是日本海軍三百五十年以來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敗仗。它結束了日本的長期攻勢,恢復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就每況愈下了。

《大不列顛之戰》 英文片名:《Battle Of Britain》
出品時間:1969年
導演:Guy Hamilton
主演:邁克爾·凱恩 肯尼思·莫爾 勞倫斯·奧立弗
影片簡介:

影片以紀實的風格展現了二戰中盟軍自敦刻爾克撤退之後,德軍空襲英國的戰爭場面。片中戰機空襲漫天陰霾的場景拍攝得壯觀而逼真,加之英國影壇群英紛紛加盟此片,使影片的故事效果更加震撼人心。

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1944年6月6日,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下令執行諾曼底登陸。聯軍的反攻,標志著德國納粹對歐洲統治的結束。由超過三百萬人力、一萬一千部飛機及四千艘船隻組成全規模最強大的艦隊向諾曼底進軍…… 該影片來源於263mov.com
這部電影描繪的是登陸諾曼底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重現。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是決策的將軍還是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英軍戰機低空飛過攻擊;美國特種部隊遭德軍射擊;一群法國修女冒著槍林彈雨搶救聯軍傷兵……備戰實況規模之偉大,叫人印象深刻;過程中做出的種種錯誤決定及各項導致這場歷史上其中一場最浩大戰爭的大小事件,影響深遠。

《桂河大橋》 英文標題:《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導演:戴維·里恩 (David Lean)
出品時間:1957年
影片簡介:
劇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尼柯遜率領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軍將他們運往緬甸叢林中的戰俘營囚禁,並逼令他們在該營所在的桂河建築一座橋梁,藉以接通曼谷與仰光之間的鐵路運輸。尼柯遜根據日內瓦條約堅拒軍官從事勞動工作,被單獨囚禁在暗室仍不屈服。營長齋藤大佐逼於無奈退了一步,讓尼柯遜取回對手下的指揮權,豈料當英國士兵將橋築好時,從戰俘營逃出的美軍少校希斯卻奉命回來突擊炸橋……
此片是極為出色的反戰影片之一,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七項大獎

《虎!虎!虎!》 英文片名:《Tora! Tora! Tora!》
出品時間:1970年
導演:理查德·弗萊舍 (Richard Fleischer)
影片簡介:
本片由美國與日本電影界合拍,全片從美日雙方的發展狀況同時呈現珍珠港事變的歷史真相,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與其它大型戰爭片不同,本片並沒有強大的戲劇性和視覺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日機轟炸珍珠港的場面拍得宏大逼真,更因此榮獲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隆美爾傳》 英文標題:《The Desert Fox》<br />
導演: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br />
<br />
主演:詹姆斯·梅森<br />
出品時間:1951年<br />
影片簡介:<br />
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Rommel)將軍,是軸心國北非軍團的主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令同盟國備感困擾。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Tobruk)戰役,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更使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但由於影片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頗受爭議。

《戰場》 英文片名:《Battleground》
導演:威廉·A·韋爾曼 (William·A·Wellman)
出品時間:1949年
影片簡介: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 (Bastogne)發生遭遇戰的故事。當時,德軍元帥馮德倫斯特企圖在歐洲的西部戰線進行最後一次大反撲,不料在巴斯涅鎮被美國空降步兵師奮勇阻截下來。德軍包圍小鎮,脅逼美軍投降,但美軍寧死不屈,終於獲得最後勝利。
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坦克大決戰》 英文片名:《Battle Of The Bulge》
出品時間:1965年

導演:肯·安納金 (Ken Annakin)
主演:羅伯特·肖 亨利·方達
影片簡介: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盟軍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影片具有很強的戰爭氣勢,同時又保留了相當的娛樂性。

《最漫長的一日》: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最漫長的一日》
英文片名:《The Longest Day》
出品時間:1962年
導演: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主演:約翰·韋恩 亨利·方達
影片簡介:
《最漫長的一天》以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不同的視角,展現了諾曼底登陸戰時盟軍對盤踞歐洲的納粹發起進攻的情形,不但大事件敘述平實逼真,而且從將軍到士兵一系列人物也刻畫得栩栩如生。由此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影片也讓人們認識到戰爭不是簡單的武力征服,不是僥幸的死亡游戲,而是殘酷無比的智與勇的搏鬥。

《辛德勒名單》:用閃光的人性震撼全世界《辛德勒名單》
英文片名:《Schindler's List》
出品時間:1993年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
本·金斯基
拉爾夫·芬尼斯
影片簡介:
奧地利人辛德勒是一個堅定的納粹黨人,也是一個投機商人,他看到了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血腥屠殺,受到了震動,引發了他的良知。為了保護猶太人,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的名單,賄賂納粹軍官,最後使1000多名猶太人倖存了下來。按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死後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該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最佳原著音樂七項大獎。以其強大的人文氣息震撼了全世界的觀眾,成為電影史上反法西斯題材經典之作。
人性是如此醜陋罪惡,難怪西方不斷有傳說詛咒人類滅亡。但《辛德勒的名單》在暴露人性醜陋的同時,卻給了人們希望和光明。

美國夢工廠與派拉影片公司合拍
級別:R
片長:170分鍾
導演:史蒂文· 斯皮爾伯格

主演:湯姆.漢克斯(飾約翰.米勒上尉)
馬特.達蒙(飾詹姆斯.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而且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

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被影迷、軍事迷、槍械迷奉為寶典,至今無人可出其右。

該片以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為背景:美國依阿華州瑞恩太太的三個兒子先
後在戰爭中為國捐軀,小兒子瑞恩在前線又與部隊失去了聯系,下落不明,為了防
止後方人民產生厭戰情緒,美軍決定派遣一支由上尉約翰.米勒(湯姆.漢克斯飾)
率領的小分隊深入敵後尋找瑞恩。8 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一個不知生死的人,迎
接他們的將是戰火的洗禮和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決戰中的較量)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USA)2001年出品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Joseph Fiennes)
裘德-洛(Jude Law)
瑞切爾-薇茲(Rachel Weisz)
艾德-哈里斯(Ed Harris)
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

瓦西里·澤索夫(裘德·洛)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與此同時黨代表達尼洛夫也向瓦西里的愛人——女狙擊兵塔妮婭(瑞切爾·薇茲)發起了「進攻」,一時間瓦西里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高手過招,最忌心浮氣躁,對於狙擊手來說,錯誤永遠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

整個早上都在等,為的是不讓瞄準鏡的反光暴露位置……太陽轉過去了,對面的掩體後隱約有閃光,難道狙擊手就在後面,難道是偽裝……子彈穿透了鋼盔……有人在慘叫……是圈套!槍響了……」

影片幕後:

影片《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這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影片同時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千萬美元,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英國明星,其中有近年來憑借奧斯卡大贏家《莎翁情史》《伊麗莎白》迅速走紅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漢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闖奪命島》),在99年的熱門冒險影片《木乃伊》中飾演可愛的女探險家的瑞切爾·薇茲也在影片中再顯身手,與裘德·洛上演一場「火線戀情」。

虎口脫險 Grande vadrouille, La (1966)

導 演: Gérard Oury
主 演: Louis de Funès Pierre Bastien Pierre Bertin Jacques Bodoin Bourvil Claudio Brook Colette Brosset Helmuth Schneider
上 映: 1966年12月08日
地 區: 英國 法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法語 德語

劇情簡介: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虎口脫險》可謂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部在輕松幽默中殲滅敵人的影片的確是讓人痛快,如果說虎口脫險是件好事,那《虎口脫險》則是天大的好事。這部法國國寶級的電影,一手抓藝術,一手抓抵抗,兩手都硬。

戰爭中的暴力、血腥也隨著這部電影而淡化,歷史雖不能忘記,但痛苦可以用另外一種形式來表現。

油漆匠:「戰爭時期,有一位油漆匠,長得一表人材!他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戰爭結束了,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姑娘:「戰爭還沒結束呢!」

倫敦上空的鷹 Battaglia d'Inghilterra, La (1969)
導 演: Enzo G. Castellari
主 演: Van Johnson Ugo Adinolfi Jacques Berthier Edy Biagetti Umberto Di Grazia Luis Dávila Eardo Fajardo Ida Galli
上 映: 1969年09月20日 ( 義大利 )
主要演員:
弗朗西斯科 雷保 范 約翰遜 路依吉 皮斯泰利
弗雷德里克 斯塔福德

劇情簡介:
二戰爆發不久,希特勒妄圖與英國媾和的建議得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斷然拒絕。於是,德國決定對英國實施「海獅行動計劃",即入侵英國本土。然而,英國研究發明的雷達系統使德國空軍惶恐不安。要進攻英國,必須掌握制空權,摧毀英國的雷達系統和空軍基地指揮部。為此,德國趁英國遠征軍在法國敦刻爾克撤退的混亂之際,派遣了一個特工隊打入英國部隊。

英軍陸軍上尉保爾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後,便吩咐手下一部分人先撤出陣地前往約定地點匯合。但他趕到地點時,卻不見自己人。於是,他焦急地返回查明情況,原來自己的部下均已遭遇不測,他們的身份證件全部被人取走。保爾斷定,德國特工人員可能冒充英國士兵,隨撤退人馬去英國了。回到英國後,他奉命搜捕已經潛入英國的德國特工。為了迅速捕獲這些德國人,英軍立即更換了證件。

德國特工人員在克魯格率領下,在英國展開了秘密活動。他們主要的目標是掌握英軍的雷達站及空軍基地指揮部情況。為得到新證件,德國特工開始動手謀殺一個又一個英軍士兵。保爾終於在朴茨茅斯雷達站與這伙德國人短兵相接,並將其殲滅,為皇家空軍贏得空戰的勝利鋪平了道路。

原 名:Stalingrad

譯 名:斯大林格勒戰役
導 演:Joseph Vilsmaier
編 劇:Jürgen Büscher
Christoph Fromm
演 員:Dominique Horwitz .... Obergefreiter Fritz Reiser
托馬斯·克蘭特曼恩 Thomas Kretschmann .... Lt. Hans von Witzland
Jochen Nickel .... Unteroffizier Manfred Rohleder
Sebastian Rudolph .... GeGe Müller
Dana Vávrová .... Irina
Martin Benrath .... Gen. Hentz
Sylvester Groth .... Otto
Karel Hermánek .... Capt. Hermann Musk
Heinz Emigholz .... Edgar Emigholz
Ferdinand Schuster .... Double Edgar
Oliver Broumis .... HGM
Dieter Okras .... Capt. Haller
Zdenek Vencl .... W?lk
Mark Kuhn .... Sgt. P***er
Thorsten Bolloff .... Feldmann
類 型:劇情/戰爭
片 長:137 分鍾
上 映:1993年

前蘇聯經典戰爭影片。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蘇、德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進行了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會戰。莫斯科戰役以後,受到重大損失的德軍無力再對蘇聯發動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力量進攻南線,企圖佔領蘇聯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的糧食、石油產區,進而包抄莫斯科。1942年夏,德軍集中150多萬兵力和大批飛機、坦克,南北夾擊,向斯大林格勒發動了猛烈進攻。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戰役拉開序幕。德軍第6集團軍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企圖從行進間突破蘇軍防禦,向卡拉奇總方向發展進攻,圍殲頓河右岸的蘇軍,從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在南路進攻的德第4裝甲集團軍,在阿勃加涅羅沃西部地區突破了蘇軍防禦,29日,進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脅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禦的蘇軍後方。9月12日,蘇軍撤至市區圍廓,外圍防禦地帶已全部喪失。9月13日,市區爭奪戰全面展開,德第6集團軍組成兩個突擊團向市區中部和南部進攻。9月25日,德軍佔領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繼續向北部工廠區突擊。至11月初,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

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於在斯大林格勒發動全面反攻行動,以圍殲該地域的德國重兵。反攻前,蘇軍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調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共展開了三個方面軍,除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外,還有頓河方面軍及西南方面軍。三個方面軍總兵力達11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55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463輛,作戰飛機1350架。

1942年11月,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東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和市內進行的防禦戰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法西斯德國第6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團軍的進攻。11月中旬,蘇軍西南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轉入全線反攻,並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合圍了22個敵軍師(33萬人)。12月蘇聯紅軍在粉碎了德軍突圍的企圖後全殲該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軍第6集團軍殘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聯紅軍的巨大勝利而宣告結束。

斯大林格勒戰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戰略和國際意義,是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根本轉折點,對發展歐洲敵戰區各國的抵抗運動具有重大影響。

《哈特戰爭》中德軍指揮官菲瑟爾有一句話:我的兒子已經死在俄羅斯前線,那真是一個令人恐怖的地方!

空前慘烈的二次大戰中,蘇德戰場最為血腥。整個二戰中,蘇德戰場戰死的人數最多。

相信任何一個德國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心靈上都會受到震憾,戰爭不是游戲,戰

『陸』 關於國外優秀懸疑電影下載

希區柯克
簡介:

希區柯克在生前就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卻從未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雖然曾經獲6次提名。1968年獲特殊奧斯卡獎,同年獲美國導演協會格里菲斯獎。1979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終身成就獎.

希區柯克所貢獻給電影藝術的,絕對不僅僅是純電影的技巧。就像他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樣,希區柯克的電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懸念大師,也是心理大師,更是電影中的哲學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在精心設計的技巧之下,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在嚴厲的天主教家教之下飽受壓抑的靈魂。希區柯克的電影,是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瘋狂、純真與誘惑、壓制與抗爭的矛盾統一體,是一首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生平:

中文名: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

英文名:Alfred Hitchcock

出生日期:1899年8月13日

逝世日期:1980年4月29日

出生地:英國倫敦

希區柯克1899年8月13日生於倫敦經營蔬菜批發的普通人家。

1920年,進入電影界。經歷了字幕設計,美術導演,編輯等工作後,1926年,導演了他第一部懸疑電影《寄宿人》(這之前也導演過《快樂之園》等兩部電影),受到好評,建立了他在英國電影界的地位。

1934年的《暗殺者之家》,1935年的《三十九級台階》在各國都很賣座,讓希區柯克享有了國際名聲。

1938年,希的《巴爾干超特急》也成功賣座,引起好萊塢的注目,適逢二戰開始,希區柯克舉家前往美國,開始了他在好萊塢的工作。

1940年,他的第一部好萊塢作品《蝴蝶夢》便勇奪奧斯卡最佳作品獎。緊接著又拍攝了間諜劇的《海外特派員》,心理懸疑片的《斷崖》和精神分析片《愛德華大夫》。1946年,拍攝了這段時期總結性作品《美人計》,也是英格麗褒曼出演的最後一部希區柯克電影。她與羅賽里尼的「私奔」給希區柯克不小的打擊。

1950年代前期,希在攝影技術上不斷試驗。製作了《電話謀殺案》等作品。其中代表作就是《後窗》了。從《後窗》開始,1950年代後期,希在藝術性和娛樂性上同時高要求,拍出了《捉賊記》,《知道太多的人》,《眩暈》,《西北偏北》等一系列優秀作品。

1960年,希區柯克向新的恐怖挑戰,拍出了一部讓全世界驚觫的《精神病患者》。詭異的題材,意外的故事發展,低預算的黑白製作,讓這部電影成為希電影生涯的一個里程碑。

隨後,1963年的《群鳥》和1964年的《瑪爾尼》都是不同的新嘗試,開創了恐怖、懸疑電影的新世界。當時法國新浪潮的導演們都或多或少受到希區柯克的影響。我們看當時的作品都會有所體會,而在特瑞夫和希區柯克的對談錄中更可以清楚看到。

1972年,在倫敦首映的《狂凶記》讓觀眾看到希區柯克雄風依在,這部電影流暢圓潤,是希後期的佳作。

1980年4月29日,希區柯克去世,為我們留下了53部電影作品。

主要作品年表

- 1976 - Family Plot - 家庭陰謀

- 1972 - Frenzy - 狂凶記

- 1969 - Topaz - 黃寶石

- 1967 - Torn Curtain - 破幕

- 1964 - Marnie - 瑪爾尼

- 1963 - Birds, The - 群鳥

- 1960 - Psycho - 精神變態者

- 1959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 1958 - Vertigo - 眩暈

- 1956 - Wrong Man, The - 冤枉的人

- 1956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知道太多的人

- 1955 - Trouble with Harry, The - 哈里的煩惱

- 1955 - To Catch a Thief - 捉賊記

- 1954 - Rear Window - 後窗

- 1954 - Dial M for Murder - 電話謀殺案

- 1953 - I Confess - 我懺悔

- 1951 - Strangers on a Train - 火車怪客

- 1950 - Stage Fright - 怯場

- 1949 - Under Capricorn - 在摩羯星下

- 1948 - Rope - 繩索

- 1947 - Paradine Case, The - 帕拉亭案件

- 1946 - Notorious - 美人計

- 1945 - Spellbound - 愛德華大夫

- 1944 - Aventure malgache - 馬達加斯加歷險記

- 1944 - Bon Voyage - 一路平安

- 1944 - Lifeboat - 救生船

- 1943 - Shadow of a Doubt - 疑影

- 1942 - Saboteur - 破壞分子

- 1941 - Suspicion - 深閨疑雲

- 1941 - Mr. & Mrs. Smith - 史密斯夫婦

- 1940 - Foreign Correspondent - 海外特派員

- 1940 - Rebecca - 蝴蝶夢

- 1939 - Jamaica Inn - 牙買加旅店

- 1938 - Lady Vanishes, The - 失蹤的女人

- 1937 - Young and Innocent - 年輕與無知

- 1936 - Sabotage - 破壞

- 1936 - Secret Agent - 特務

- 1935 - The 39 Steps - 三十九級台階

- 1934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暗殺者之家

- 1933 - Waltzes from Vienna - 維也納的華爾茲

- 1932 - Number Seventeen - 十七號

- 1932 - Rich and Strange - 奇怪富翁

- 1931 - Skin Game, The - 騙局

- 1930 - Elstree Calling - 埃爾斯屈里的職業

- 1930 - Juno and the Paycock - 朱諾與孔雀

- 1930 - Mary -

- 1930 - Murder! - 兇手

- 1929 - Blackmail - 訛詐

- 1929 - 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

- 1929 - Manxman, The - 孟克斯人

- 1928 - Champagne - 香檳

- 1928 - Farmer's Wife, The - 農夫的妻子

- 1927 - Easy Virtue - 輕浮的德行

- 1927 - Downhill - 下坡

- 1927 - Ring, The - 指環

- 1926 - Lodger, The - 寄宿人

- 1926 - Mountain Eagle, The - 山鷹

- 1925 - Pleasure Garden, The - 快樂之園

- 1923 - Always Tell Your Wife - 永遠告訴你的妻子

- 1922 - Number 13 - 十三號

希區柯克電影十個關鍵詞
一、懸念
希區柯克認為,駭人的東西不僅潛伏在陰影里或者潛伏在隻身獨處的時候,有時,當光天化日之下,我們和正常、友好的人在一起時,也會感到十分孤獨、險象環生和孤立無援。在希區柯克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一種絕望的感覺。當影片《破壞》初次放映時,希區柯克還特意在海報上加上了「當心背後有人」的副標題,以表現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恐懼。這種潛在的恐懼感被希區柯克當作懸念來發揮運用。
希區柯克有個著名的例子:兩個人走進一個屋子,坐下來談話,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彈爆炸了。--這個過程提供給觀眾驚奇。相反,如果在他們走進屋子前,觀眾首先看到一個兇手進屋子將炸彈藏在桌子,接著的兩個人走進屋子卻沒有發現炸彈,仍然坐下來談話。--那麼整個過程叫做懸念。所以,希區柯克一向都預先將答案告訴觀眾,最著名的是《迷魂記》中,朱迪與瑪德琳是同一個人的謎底在情節中間就被揭示--在當時曾引起過許多爭議,因為原著中這個謎底是最後才被揭穿。然而預先告知答案後,觀眾自然而然將焦慮的心情對准了主人公的命運。同樣,《奪命狂凶》、《西北偏北》也都是將真相預先透露,然後將焦點集中在無辜者的命運與選擇上。
希區柯克最擅長的是利用時間的延展與空間的封閉來製造懸念氣氛。在《驚魂記》諾曼沉車一段,故意將車在泥潭中停留片刻;《奪命狂凶》中女秘書上樓發現屍體也特地讓尖叫聲延緩。《鳥》、《沖出鐵幕》、《西北偏北》幾個場景,都是利用分鏡頭逐步加重暗藏殺機的懸念。有時希區柯克懸念的結果超乎常理,比如《破壞》中將男孩炸死與《海角擒凶》里破壞分子成功地將軍艦炸毀--如此打碎觀眾的期待,在銀幕上是非常罕見的。。

二、「麥格芬」
這是希區柯克作品最獨特的詞彙,這個字眼來自於他最愛說的一個故事:一列蘇格蘭火車上有個愛追根問底的人,他見隔壁的乘客帶著一個形狀奔奇特的包裹,就問那是什麼,乘客答:「麥格芬。」「什麼是麥格芬?」「是在蘇格蘭高地捉獅子用的。」「可是蘇格蘭高地沒有獅子啊。」「啊,這么說,也就沒有麥格芬了。」--由此看出,麥格芬是個並不存在或者不太相乾的事物,但它卻是談話、行動甚至整上故事的核心。
《三十九級台階》是「麥格芬」得以流傳的開端,在整部影片里都圍繞著「三十九級台階」這個間諜組織展開,但關於這個間謀組織以及他產竊取的情報卻沒做什麼交待。在後期的力作《西北偏北》中,有一個最為典型的「麥格芬」--那個叫做凱普林的間謀根本就不存在。在所有希區柯克的影片中或多或少都用到這個概念,他總是在影片中利用一個虛化的人物做主線,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有時又利用虛化的事件,比如《後窗》中的推銷員謀殺案。

三、金發女郎情結
據說希區柯克七歲時,在他家附近曾發生過一起毒死金發女郎的案件,他對此事一直記憶猶新,但無法確定這對他的電影創作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對女演員有著固定的、獨特的審美趣味,使行「希區柯克女郎」成為一個傳奇色彩很濃的名詞,而且從任何一方面看,都要比現在名氣更響的「邦德女郎」素質要高得多。「希區柯克女郎」有著統一的標准:美艷不可方物、富有幽默感,甚至一樣的體型與心理形象--外表冷漠卻內心火熱、難以捉摸的神秘氣質,甚至垂在耳邊的發式,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都是金發!而且這些金發女郎在貴婦矜持的外表下面都掩飾著隱隱約約的撩人肉慾。
在第一部真正的希區柯克作品默片《房客》中,希區柯克影片中充斥著金發女郎,首先是兇手一連殺死八個金發女郎,男主角的妹妹也是其中之一,於是他對牆壁上掛著的金發女郎的畫像深感恐懼,不過對同樣是金發女郎的女主角卻產生了愛慕之情。此後幾乎每一部影片,希區柯克都會起用金發女子作為女一號。《艷賊》中蒂比·赫德倫的出場堪稱經典,影片開頭始終不見她的容顏,只見她一頭烏發,等她回到酒店住處洗頭時,我們才驚奇地看到水正漸漸變黑,而她--蒂比·赫德倫--希區柯克最後的一位尤物露出她美麗臉蛋的同時,也露出了她金黃色的秀發。

四、罪孽轉移法
在《房客》中,他首次運用了「罪孽轉移法」,雖然房客最終是無辜的,但整部影片將他完全塑造成一個古怪、詭秘的殺人犯形象,盡管如此,觀眾仍然始終希望他逃脫,而這種情緒完全來自希區柯克對畫面語言把握。像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而且希區柯克對觀眾陰暗心理的控制也越來越自如。在《美人計》的最後,觀眾大多同情起那個即將被同夥謀害的塞巴斯蒂安,盡管是他下毒想致美麗的褒曼於死地。《驚魂記》里,諾曼在將汽車沉入河底時,希區柯克故意讓汽車停頓一會兒,從而令觀眾著實為他揪了一把心。最過分的還是在《奪命狂凶》中,變態殺人狂羅斯克在尋找遺失的罪證那段過程中,觀眾幾乎一致希望他找到。
在「罪孽轉移」的同時,希區柯克也經常故意將反角塑造得風度翩翩、幽默有趣。《海外特派員》中的費希爾起初就是一位我們同情的和平主義者,後來發現他是個惡棍,但我們仍保留著對他的同情。在《間諜末日》里,希區柯克甚至讓那個德國間諜比我們的主人公更可愛些。

五、樓梯與陰影
如何運用畫面來製造懸疑與緊張的氣氛,是希區柯克最擅長的,而「樓梯」與「陰影」是他最常調用的元素。在拍攝《房客》時,希區柯克從德國表現主義那裡學習到了許多東西,包括他們認為的:當人物走上樓梯、逐漸進入黑暗時,觀眾會陷入恐懼。所以《房客》中男主人公在深夜帶著白色手套從樓梯上走下時,顯得陰森恐怖,但希區柯克其實只是將鏡頭對准了樓梯扶手上慢慢滑下的手套而已。像這樣的例子非常之多,比較著名的如在《訛詐》中,愛麗絲隨克勞上樓時,在樓梯間的牆壁上留下的不祥陰影就預示著悲劇的發生。最為著名的三個樓梯鏡頭出現在《迷魂記》、《鳥》與《奪命狂凶》里,《迷魂記》中教堂塔的旋轉樓梯顯得極高、令人目眩;《鳥》中的閣樓樓梯充滿致命的吸引力;《奪命狂凶》裡布蘭尼在深夜到羅斯克家中尋仇時,在上樓梯時,反復切換的特寫,幾乎令人窒息--因為你無法了解將要發生的事情。

六、窺視
有窺視傾向的人或者用窺視者的視角來拍攝,是希區柯克電影常常表現的一個方面。以前,我們可能會把窺視和窺視者當作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現,就好像在《後窗》中格蕾絲·凱莉講的那樣,窺視者是要被判刑的。在希區柯克的電影當中,往往運用窺視的鏡頭角度來反映事件,從而隨著偷窺者的感覺一道進入他們的世界。

《後窗》是希區柯克電影當中運用「偷窺」主題最為極致的一部作品,他顯然認為每個正常人都有偷窺他人穩私的慾望。在影片的一開始,觀眾就被處於一種窺視者的角度,因為傑弗腿部的受傷,他只能每天坐在家中透過窗口來觀看他家對面的每一戶人家,鏡頭從傑弗瑞家對面的鄰居家窗口一一掃過。由此看來,窺視他人的穩私並不是一些刻板、蝟瑣的人們才會有的娛樂,許多正常人都會產生這樣的一種觀看情感。
在《驚魂記》中,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橫搖過燥熱午後了無生氣的城市全景,然後慢慢推進一扇半掩的窗戶內,我們的眼神偷偷潛入一家旅社,瑪莉安戴著胸罩半裸地躺在床上,看著沒穿上衣的男主角,男主角背對著觀眾,他們旁若無人般地談情說愛,希區柯克毫無保留地把男女之間的情慾放給我們,也讓我們不自覺的成為了窺視者的角色。後來在貝茲汽車旅館里,諾曼·貝茲偷窺更衣的瑪莉安,也是不動聲色就把赤裸裸的慾望表現了出來--甚至這種慾望是觀眾所有的。

七、線索道具
利用情節來製造懸念時,道具必不可少。希區柯克在影片片常用道具來達到令影片中的人物「恍然大悟」或「大吃一驚」,並加重緊張的氣氛。比較虛化的是《蝴蝶夢》中遠我處不在的「R」字圖案,以及《擒凶記》中的那個音符(希區柯克甚至將鏡頭對准五線譜來強化情境)。有時,希區柯克用物體的特寫來提示影片的核心場景,比如《美人計》中的酒瓶,早在片頭的酒會上,希區柯克就已經用畫面為酒窖中那場驚心動魄的戲打下了伏筆。《鳥》中也是這樣,將開場安排在鳥店中。
《繩索》是運用道用最為經典的影片,影片中的繩索是殺死大衛的工具,又被殺人犯用用來捆綁書籍贈送給大衛的父母,以達到其尋求刺激的目的。繩索是重要道具,同時也包含著深刻寓意--扭曲的心理束縛著知識與道德。希區柯克用的片頭字幕也呈擰成一團的繩索狀。同樣,《奪命狂凶》的字幕也被設計成條紋領帶狀--那也是影片中用來殺人的工具,變態殺人狂羅斯克利用領帶殺人;而主人公布蘭尼相仿的領帶被利用誤導觀眾;警官奧斯福德的領帶其實也是一樣的,從深層次上將他們無法滿足的慾望等同在一起。當然《奪命犯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線索道具--羅斯克剔牙用的胸針。從一開始,鏡頭就耐心講解了羅斯克的這個習慣,最後這個道具引發了影片的高潮。
其它比較著名的道具有:《訛詐》中愛麗絲的手套、《心聲疑影》中查理舅舅送的戒指、《火車怪客》中海恩斯的打火機,以及《電話謀殺案》里的絲襪與鑰匙--這些都在推動情節上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八、、婚姻危機
希區柯克本人的婚姻似乎無可爭議的美滿,但他的作品裡的婚姻都籠罩著陰影。在他一九三二年的作品《奇怪的富翁》中,就開始對婚姻進行了全面的反諷;《破壞》裡面維洛克這對夫妻甚至彼此之間既不了解也沒有感情,最後妻子刺向丈夫的那一刀既為她的弟弟報仇,也是向她的婚姻進行反抗。《蝴蝶夢》里德溫特與麗貝卡的夫妻關系被刻劃得無比可怕,愛與恨的表現只在一線之間,而德溫特與第二任妻子的婚姻因此蒙上陰影;《深閨疑雲》中瓊·芳登與加里·格蘭特的婚姻就以欺詐為開端,以後竟然逐漸升級到妻子懷疑丈夫要毒死自己的地步;而在《帕拉亭案件》、《電話謀殺案》、《後窗》以及《迷魂記》中夫妻之間的謀殺則成為現實;《火車怪客》中海恩斯其實也是借布魯諾的手才除去妻子。
希區柯克式的婚姻似乎不是充滿了秘密就是充滿不幸,《美人計》、《懺情記》、《艷賊》中的婚姻狀態無不如此。在《帕拉亭案件》中希區柯克用兩條線索表露出對婚姻不堪一擊的看法。安東尼律師與妻子看似美滿面的婚姻,在帕拉亭夫人出現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產生裂痕,而後者因為婚姻的不幸福而殺死了丈夫。《哈里的麻煩》中珍妮聽說丈夫的死訊竟然有些興高采烈。《伸冤記》中亨利·方達的婚姻是希區柯克影片中最為堅貞的,在丈夫被懷疑有罪的期間,妻子也始終支持他,呈現出最令人感動的家庭場景--但即使是如此,生活的壓力最終令妻子精神崩潰,自責與埋怨起來。希區柯克以此來證明沒有一對夫妻是幸福的,就像在《農夫的妻子》里說的:婚姻生活就像一個蒸汽壓路機,壓扁了男人的希望和女人的喜悅。

九、黑色幽默
希區柯克的幽默准確地說是一種「殘酷的幽默」,其中最殘酷的一次出現在《磁場命狂凶》中,羅斯克在土豆堆中與死屍搏鬥的情景,起初他被死屍「踹」了一腳步,然後用來撬開死屍手指的刀被折斷--這組鏡頭竟然能讓你在毛骨悚然中,還能發出一絲笑來。
《鳥》中間也有一段讓人無法發笑的可笑場面,發生在小學遇到襲擊之後。可怕的逃亡後,米蘭妮來到小鎮酒吧,可是沒有人相信。大家在災難來臨時,還在大聲說笑。其實早在米蘭妮來到這個海邊小鎮前,她帶著的兩只愛情鳥在車上左搖右擺的模樣就十足的可笑,但誰會預料到不久之後,鳥類竟然發動了一起可怕的攻擊。

十、性虐待
看希區柯克電影的表面,似乎跟「性虐待」這個詞有些不沾邊際,但去看看他的作品裡是如何對付那些自視高貴的金發女郎,你就發現在他和諧平靜的平常心下有著高度壓抑的慾望。《三十九級台階》中的女政治家與《海角擒凶》中的女模特都被「殺人犯」拖來拖去,偏偏她們都打扮得時髦體面。
文字希區柯克作品中的男女主角幾乎列一例外都有施虐與受虐傾向。《艷賊》里馬克與瑪爾尼是最為典型與明顯的一對,瑪爾尼因為誤殺了水手嫖客,而終身背負受虐性罪感;而馬克則對這個女賊有著強烈的征服欲與佔有欲。
《房客》中年輕美貌的黛西被房客所吸引,而他是一個極度恐怖的連環殺人案的疑兇。從此以後,希區柯克的金發女郎們便對危險人物樂此不疲,《愛德華大夫》里英格麗·褒曼對格里高利·派克的愛慕遠不止因為後者英俊的面貌,而是從心理深處對危險(虐待)的渴求,就好像《鳥》中蒂比·赫德倫會地緣無故走上危險的閣樓一樣。
當你仔細去觀看希區柯克作品時,你就會發現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控制、女主角對男主角的屈服是非常明顯的,這是施虐與受虐最基本的表現。

『柒』 求關於希特勒的電影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 希特勒:惡魔的復活 ( Hitler: La naissance mal )

有關希特勒的電影
刺殺希特勒
王中王
拜見希特勒
帝國的毀滅
《奧林匹亞》:

本片如英雄史詩般的奧運紀錄片是德國導演雷妮·瑞芬舒丹以1936年柏林奧運為主題的所拍攝的紀錄片。本片分為兩部分並常被視為獨立的兩部分,因為各自都有開幕與閉幕的段落,尤其第二部分因結構與風格特殊,常被視為獨立的一部分來討論。本片所動用的人力與物力都是當時罕見的,而所呈現出的攝影、剪接和配音等驚人效果,亦奠下許多運動競賽拍法的基本規模,堪稱影史的經典之作。充分顯示導演的企圖並非只是拍攝一部記錄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運動盛會而已,而是拍攝一部兼具歷史性與電影美學的紀錄片,讓觀眾不僅能感受奧運會場當時的種種氣氛,也欣賞到運動員所展現的人體曲線美。這部影片是受193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委員會的委託,雷妮·瑞芬舒丹為這屆柏林奧運會製作的一部紀錄片。通過與激烈的比賽中的運動員的緊密接觸,她用各種動態的人體活動組合成了一個歌頌人類形體的詩篇。其中包括1936年奧運會中的馬拉松比賽、男子跳水以及美國運動明星傑西歐文參加的賽跑等項目。影片試圖以頌揚年輕男性的軀體以及運動的威力來表達納粹的精神。其中也記錄下火炬在體育場中點燃的場面以及當阿道夫希特勒看到傑西歐文史無前例的一人獨得四枚金牌時所露出的驚訝表情。

《拜見希特勒》:

以輕松搞笑的手法來描述希特勒在最後快戰敗時光的影片。但是主要講述的不是希特勒,而是給希特勒上演講課的一個猶太演員。在這個虛構的荒誕故事中,時間背景是1944年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地點是德國柏林。戰敗之後,德意志帝國就如它的城市一樣被瓦解得支離破碎。希特勒(赫爾基·施楚奈德飾)整日躲在地堡里,極端沮喪,發現自己無法向支持者再發表演說。考慮到按照計劃元首要在新年當天發表重要演說,宣傳部長戈培爾(西爾維斯特·格洛斯飾)從猶太集中營里找來了前著名戲劇演員阿道夫·格林巴姆(烏爾里希·穆埃飾),試圖重新激發希特勒心中燃燒的激情,讓他教希特勒演說。

《帝國的毀滅》: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納粹與希特勒》:

Discovery Channel將帶領您進入由玄學者、殺人狂與瘋人統治世界的懾人旅程。希特勒因相信劣等人種正污染著亞利安純正血統而發動邪惡遠征,他的親信-副元首黑斯、宣傳部長戈博斯、精衛隊兼死亡集中營首領希姆萊等,皆具備深遠的玄學淵源,並以納粹信條制約德意志人民以逞征服世界的野心。本片詳實記錄歐陸史上最大的種族迫害行動,直至1945年四月間希特勒因戰敗而自殺。

《暗殺希特勒》:

由湯姆·克魯斯主演、執導過《X 戰警》系列、《超人歸來》等動作大片的布萊恩·辛格導演。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描述了1944 年7 月22日德國軍官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德國年輕軍官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和同謀仔細斟酌暗殺希特勒的計劃,他們清楚,一旦暗殺行動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會提前結束。鏡頭通過他們略顯凝重、僵硬的面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此次行動的艱巨性。參與此次暗殺陰謀的其他德國軍官分別由凱文·麥克納利、克里斯頓·伯克、比爾·奈伊、特倫斯·斯坦姆普、大衛·斯科菲爾德、肯尼思·布拉納等人飾演。在《刺殺希特勒》一片中,這些軍官構成了納粹抵抗組織的核心成員。湯姆·克魯斯一再承諾影片將忠實於歷史,不過現實總與虛幻不同,克魯斯到最後依舊「安然無恙」,但那些德國軍官卻因刺殺行動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大獨裁者》:

電影大師卓別林拍攝的希特勒相關電影,主要表達了對希特勒這個瘋狂人物的嘲諷。《大獨裁者》是卓別林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在這部影片中,卓別林分飾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一個善良的流浪漢和一個妄圖稱霸世界的大獨裁者亨克爾。觸發卓別林演這部劇的是1938年11月12日納粹將3萬猶太人關進監獄的「水晶之夜」。因為其中大獨裁者的形象就是按照希特勒妝扮的,影片在拍攝期間,卓別林不但受到納粹分子的威脅,就連當時還沒有加入二戰的美國當局也出來阻撓。當然,卓別林從來只信自己,結果證明他的直覺沒錯,《大獨裁者》成了1940年最賣座的電影。

《彩色第三帝國》:

難得的納粹德國時期彩色紀錄片。人們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印象只是黑白的畫面上,本片為您呈現了一部罕見的彩色的第三帝國資料片:1940年希特勒對攻佔後的巴黎進行的閃電般的訪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柏林和羅馬的會晤,希特勒接見他引以為榮的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德國武裝部隊在前線進行的種種艱苦的鏖戰,1945年4月在奧得河的最後一次徵兵以及盟軍在卡薩布蘭卡和雅爾塔的講話......是了解第三帝國的最好資料!珍貴的電影膠卷,而且有太多可以填補空白的歷史資料。其中還包含一些戰犯的電影膠卷,尤其是羅斯福和丘吉爾並未剪輯其中特殊的片段,這不但沒有沖擊到電影而且還恰恰提高了電影的可看度,影片的詳細解述和珍貴的歷史資料讓觀眾耳目一新。

《意志的勝利》:

又譯作《德意志的勝利》,1934年納粹黨慶獻禮大片,以無限制的製作經費,打造納粹主義宣傳的巔峰。包括歷史上最狂熱、最宏大的閱兵式場面,並集合了納粹黨高級官員們與希特勒本人的精彩演講片段。影片開始時,濃雲密布的天空襯托出德國的動亂景象,顯示一個正等待創世主開天闢地的混沌世界。然後天空逐漸開朗,第三帝國的形象逐漸清楚起來。一架飛機穿雲破霧時隱時現。陸地上的群眾在仰望和等待。飛機終於著陸,艙門打開,希特勒從天而降,頓時,歡呼聲響徹雲霄。紐倫堡,這座具有中世紀情調的都市,擠滿了歡迎的人群,國旗隨風飄揚,汽車在人群中慢慢地向前駛進,最後是閱兵場的情景,大批裝甲戰車整齊地隆隆駛過。接著,銀幕上出現字幕:「1934年9月5日,世界大戰爆發後20年,德國的苦難開始後16年;新生的德國起步之後19個月,希特勒再來紐倫堡,檢閱忠實的追隨者的隊伍。」上世紀30年代,當納粹黨徒聚集在紐倫堡開會期間,希特勒想拍攝一部電影,以反映自己如何成功地爬上德國權力最大的領導者的位置。他選中了里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實際上向歷史學家顯示了納粹政府如何通過宣傳而發展壯大,希特勒是如何運用他無與倫比又令人恐懼的語言能力煽動群眾,並向他們灌輸納粹思想的。

《希特勒惡魔復活記》:

(Hitler: The Rise of Evil),由CBS投資拍攝的電影,講述了希特勒從出生到他取得德國軍政大權這段人生時光。1889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鎮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期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角扮演得很逼真,劇情很緊湊,很精彩的一部片。
《阿道夫叔叔》:

一戰期間,惡魔希特勒狂熱的偏執心理的形成過程。作為近年來少有的主題較溫和的納粹第三帝國人物的傳記片,影片從幾個女性的角度來看待一個丑惡靈魂的萌芽與誕生。

『捌』 求:法國人傑哈德巴狄厄演過的幾部經典的片子以及內容概述!!謝謝

1. 中文名稱:最後一班地鐵
英文名稱:The Last Metro
別名:Le Dernier Metro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80年
電影導演:弗朗科依斯 特呂弗 (Francois Truffaut)
電影演員:
凱瑟琳 德諾芙 Catherine Deneuve .... Marion Steiner
熱拉爾 德帕迪約 Gerard Depardieu .... Bernard Granger
瓊 波伊來特 Jean Poiret .... Jean-Loup Cottins
Andrea Ferreol .... Arlette Guillaume
Paulette Dubost .... Germaine Fabre
地區:法國

作為特呂弗晚年的最高峰,該片曾囊括法國電影凱撒獎的十項大獎殊榮,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等。 同時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題名"

1942年9月,德軍佔領了法國北部大部分地區,猶太人紛紛逃離法國。蒙瑪特劇院經理呂卡斯由於來不及逃跑,只得讓妻子瑪莉翁謊稱他已去美洲工作,實際上他躲在家裡的地下室里。貝爾納是愛國的青年演員,他進入蒙瑪特劇院後,多次與瑪莉翁合作,萌生了愛情。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瑪莉翁的丈夫並未出走。貝爾納毅然離開劇院,參加了抵抗運動組織。1944年6月,德軍大敗,呂卡斯才走出地窖,重見光明。此時,貝爾納也再次回到劇院。

本片是舞台版的《日以繼夜》,以戲中的方式描寫戰爭、人性、愛情,雖然不是導演楚浮的最佳作品,但仍具有相當高的水準。

2. 【片名】Cyrano.de.Bergerac
【譯名】大鼻子情聖
【年代】1990
【國家】法國
【片長】138Mins
【類別】劇情/羅曼史
【語言】法語
【字幕】外掛中/英文
【評分】7.5/10 (4,398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99334/
【格式】XviD + AC3
【尺寸】608 x 368
【大小】2CD 49 X 15M
【導演】讓·保羅·拉珀諾(Jean-Paul Rappeneau)
【主演】熱拉爾·德帕迪約GérardDepardieu
安娜·布羅歇AnneBrochet
文森特·佩雷VincentPerez

【簡介】
根據法國浪漫主義戲劇家埃德蒙.羅斯丹的名劇《西哈諾.德.貝熱拉克》而改編,講述的是貴族青年西哈諾(傑拉爾.德帕迪約飾)即是一個劍客又是一名詩人,暗戀著表妹,但由於他長著山一樣的鼻子,自漸形穢。而表妹愛著他的朋友-英俊的克里斯蒂安,西哈諾強忍心中的痛苦,為朋友代寫情書,把心中的真情寫入信中,成全了他們。直到西哈諾臨終之前,才把真相告訴了表妹。這是一部具有喜劇色彩的愛情悲劇,它具有古典悲劇所特有的崇高。因此獲1991年度第16屆愷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等十項大獎,作為舞台劇改編電影的經典而載入了電影史冊。

法國明星傑哈.德巴狄厄真正取得台灣觀眾認同的代表作,也是台灣最賣座的法國片之一。故事改編自羅斯丹的名劇,描述西哈諾是位文學修養甚高的劍客,他暗戀表妹羅珊,卻自慚於大鼻子的丑貌而不敢表露心跡。羅珊鍾情於英俊的克利斯田,但他卻是個草包,西哈諾遂答應為他寫情書,趁機將自己的感情透過迷人的詩句傳遞給羅珊。導演讓-保羅.拉珀諾處理這部古裝巨制手法純熟,兼顧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對白的文學性,浪漫的愛情場面也相當動人.

3. Green Card

又名: 綠卡

導演: 彼得 韋爾 (Peter Weir)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 法國 / 美國
上映年度: 1990
imdb鏈接: tt0099699

為了取得美國的綠卡而假結婚,其實並不是中國同胞的專利,連法國人也玩這種游戲。法國影帝傑拉爾.德帕迪約飾演一名落魄的音樂家喬治,希望在紐約得到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於是想辦法要搞到一張綠卡。安迪.邁克道威爾飾演園藝家布朗蒂,為了入住一幢只出租給夫婦的理想公寓,乃答應跟不認識的喬治假結婚。不料移民局對他們進行調查,反而促使兩人假戲真做。澳洲導演彼得.韋爾以第三者的冷眼來看這一段時代的悲喜劇,在老題材中還是拍出了不錯的新鮮感覺,尤其喬治在布朗蒂的朋友聚會中突然亮了一手傑出的鋼琴造詣,令銀幕上下都產生了驚喜之感。
獲獎情況:1991 提名 奧斯卡獎 最佳編劇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彼得 韋爾 (Peter Weir) 1991 獲獎 金球獎 最佳電影(喜劇/音樂類) (Best Motion Picture - Comedy/Musical) 最佳男演員(喜劇/音樂類)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Comedy/Musical) 熱拉爾 德帕迪約 (Gérard Depardieu) 1991 提名 金球獎 最佳女演員(喜劇/音樂類)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Comedy/Musical) 安迪 麥克道爾 (Andie MacDowell) 1992 提名 英國學院獎 BAFTA電影獎 最佳編劇(原作)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彼得 韋爾 (Peter Weir)

4. ★《在撒旦的陽光下》(Under The Sun Of Satan)

【片長】93分鍾

【導演】莫里斯.皮阿萊特

【主演】熱拉爾.德帕迪厄 桑德琳娜.博

【簡介】

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里自導自演的經典名片,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桑德琳波奈兒(《這就是生活》)合演,榮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也是最後一部獲金棕櫚的法國本土電影)。

女主角摩婕是一個叛逆、開放、大膽幾乎人進可夫的女性,她未婚而懷孕,開槍殺人,甚至試探神職人員....。男主角多全森神父是一位律己嚴修的苦行僧,他凈室自省、自我鞭打,努力擺脫塵世的煩惱....。
撒旦總是帶著誘惑的面具,而上帝卻總是一副暮氣沉沉的模樣,皈依誰是所有有著慾望的人的難題。信仰不是念經,甚至不是苦修,他是一種心境:平和而安詳。永遠有一個點推向皈依的最初,世間沒有多少無緣無故的事件。突發事件像程序里的瑕疵,讓未來的進程動盪不安。
《在撒旦的陽光下》過於晦澀和思辯,神秘主義色彩過於強烈,牧師多尼桑穿越鄉野的鏡頭其實十分笨拙,尋路和迷茫的主題在長長的行走里有些乏味,生命中上帝和撒旦永遠如影隨形,多尼桑在暗夜裡和撒旦的邂逅其實是心靈之神的退卻,自己的軟肋被擊中而已,我們都帶著撒旦的暗記來到世界,是對神的信仰讓生命百毒不侵。導演莫里斯·皮亞拉特模糊了存在的邊界,在超現實主義的話語里讓思想長出了翅膀,所以電影就成為了自我和上帝/撒旦的對話,我們看這部電影彷彿在是個老者給我們灌輸宗教哲學。
《在撒旦的陽光下》是部好電影,充滿理性的思辯和對神的質疑,但是,他的理性讓大多數人敬而遠之,成為一塊供人瞻仰卻積滿灰塵的牌位。一句題外話,原作者貝爾納諾斯在發表這小說後也因為車禍撞成殘廢,彷彿泄漏天機的懲罰..

5. 《情婦》(Mistress,1973)

導演:巴貝特 施羅德
演員:傑拉爾德 德帕蒂約
布爾 奧傑爾

奧利弗偶然闖入艾蓮娜的生活圈作為開展劇情的契機,通過成為艾蓮娜的情人並發現了她多面的人生,演繹了一個性虐亞文化的故事。

艾蓮娜不可見光的一面是施虐角色,開始並看不出來她是否喜歡那份工作,但是後來由於跟情人奧利弗的相處,她在一次施虐過程中有一次意外的失態喘不過氣來,但是這份工作又是報酬豐厚。

另一方面艾蓮娜又是一個女人,她也是期望被人愛,期望有個肩膀可以依靠的,她也期望被虐,所以有一段奧利弗在大街上跟她角色扮演,奧利弗對她進行性侵犯,還有最後的一幕她坐在奧利弗的腿上開車,兩個人瘋狂性愛的刺激場面。

影片中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因受虐著的要求艾蓮娜用釘子固定男根的戲,這是十分大膽的尺度,據說許多國家發行的都是刪節版,法蘭西民族的偉大在於她對存在的寬容度,在於他們對人類生存現象的直面和剖析,這樣的影片為人類的性虐亞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意義探索,讓人看清我們自己,就像片子里毛骨悚然的殺馬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