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印度女性的電影
關於印度女性的電影有《摔跤吧!爸爸》《印式英語》《粉紅幫》《甘古拜·卡蒂婭瓦迪》《土匪女皇》《神秘巨星》《廁所英雄》《浴火汪頌巾幗》等。
1、《摔跤吧!爸爸》
是一部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傳記電影,講的是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
② 《印度女孩》的評分與口碑都很好,為什麼這部影片能贏得觀眾的喜歡
因為這部電影通過女孩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在乎他人的偏見和質疑,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這部電影能夠讓我們看到影片中的女主經受了挫折和考驗之後,最終為國家爭得榮譽。能夠和觀眾之間產生共鳴,讓觀眾想起自己在拼搏努力時候的樣子。
三、寇茜的夢想成功的意義
寇茜的成功不僅是她努力拚搏換來的,也是打破印度社會對女性偏見的突破口。印度需要寇茜這樣的女性,能夠矯正男性對女性的偏見,以及提高印度女性在印度的社會地位。
③ 印度美女難言的慘痛人生:富豪用50萬做彩禮,父子6人共娶一妻
一個女人同時嫁給五個男人,並且還要侍奉自己的公公,多麼荒唐的場面。
而這荒唐的一幕來自於電影《沒有女人的國家》。
在電影的開頭,手舞足蹈的男人和雙手祈禱的男人在屋外等候,屋內是產婆和一個正要生孩子的婦人。
屋內,只有孕婦生孩子的叫痛,屋外,只有男人的陌聲祈禱。
他希望妻子生個男孩。
不過他的祈禱似乎並沒有起作用——當孕婦生完孩子已經無力,產婆出屋告訴男人,是個女孩。
此時,男人臉上已無半點喜色。
第二天早上,男人把昨夜女孩才生出的孩子抱了出來,浸入水中,以獻祭的方式祈禱來年生個男孩。
這是片頭,但也是印度現狀,對於印度的大多數家庭來說,生女孩都不好,因為生女孩就意味著一筆昂貴的嫁妝,還有孩子生下來以後被人視作地位低下的人的情況,這一切都在表面,在印度生個女孩,真的不是什麼好情況。
回到電影劇情,拉莫是一個村子的富豪,他有5個兒子,而五個兒子都娶不到老婆,這不是因為他沒錢娶不到,而是因為村子裡面根本就沒有女人。
所以,拉莫很著急,他委託一個牧師幫自己找到一個女孩子,無論是誰,他都要幫忙找到,錢不是問題,他會付很多錢。
牧師接受了這個要求,但對於牧師來說這真的就是犯了難,因為前面說過,印度的村子裡幾乎沒有女人,即便有,也會像開頭的那樣在水中浸死。
然而,不巧的是,牧師還真的找到了,真的找到了一個女孩。
在牧師尋求女孩已久而始終無果的情況下,一天,牧師前往河邊散心,而就在河邊,他看到了一個聲音如百靈鳥清脆,面貌如天上女神般清麗的女孩。
女孩正在樹上採摘青果,而牧師的目光似有過於冒犯的意思,女孩很快就注意到了這道目光,像靈巧的小鳥跑開,而牧師也不依不饒,畢竟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真正的女孩子,他不可能放棄,他順著女孩的足跡,找到了女孩的家中。
他沒有直接看到女孩,當然,他也不會直接找女孩,他找到了女孩的父親,和女孩的父親談了一筆關於女兒買賣的生意。
住在山裡的女孩父親在一口價十萬加一頭奶牛的情況下,賣了自己的女兒。
這筆生意達成後,富豪和女孩父親進行了第一次接觸,但當女孩父親接觸到富豪一家時,女孩父親竟然有些猶豫,有些要反悔的意思。
富豪這邊對此可就是急了,和女孩的父親馬上起了商討,而這個商討結果馬上就出來了,是在意料之中的荒唐——富豪以50萬盧比和2頭奶牛的價格獲得了女孩的所有權,女孩將同時嫁給他的五個兒子。
這場交易最終在女孩嫁過去那天達成了,而女孩,開始了她的悲苦命運。
在拉莫的村子,女人幾乎沒有,別說是花季少女,就是80歲的老太太也是看不到的,男人們雖然有對女性的渴望,但從來得不到發泄,他們的慾望往往是以各種扭曲的方式發泄的,如男人扮女人跳艷舞騙取男人們的慾望和錢財。
幾乎村子裡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他們既瞧不上女人,又在某種角度上渴望女人,但他們又從來不生女孩,村民是這樣的,拉莫也是這樣的。
拉莫雖然曾經有過妻子,現在也有5個兒子,但他同樣是多年來慾望得不到一點發泄,所以,在女孩卡爾姬來的第一天,拉莫就對她下手了。
拉莫奪走了自己兒媳婦的初夜,並且因為卡爾姬是同時嫁給5個人的關系,拉莫還分配了卡爾姬一周內的歸屬權——周一到周五分別歸屬為5個兒子所有,而周日周天,卡爾姬是屬於他的。
對於這群爺們對她的態度卡爾姬是很悲傷的,她甚至想過不止一次地要逃跑,不止一次地想過要回家,但一個契機,切斷了她想要回家的念頭。
卡爾姬在嫁到拉莫家後,曾經給自己的父親寫過信,傾訴自己的遭遇並不好,就連自己的公公也要對自己動手動腳。這封信,卡爾姬父親看到了,而有一天卡爾姬的父親就著這件事氣沖沖地來理論,他質問卡爾姬:「你就讓那老東西白白……你?不花一分錢?」
卡爾姬聽到這話幾乎是面如死灰,但她的父親對此毫無感觸,他只是找到了拉莫,並以此再敲詐了拉莫10萬盧比和一頭奶牛。
在卡爾姬的父親走之前,卡爾姬的父親停下來,卡爾姬還以為是父親要帶自己回家,但卡爾姬的父親只是告訴她家裡什麼事也沒有,她不用回家,她待在這里就好,如果他們要讓更多的人來和她有關系,她一定要向他說,他好來索取更多的錢。
卡爾姬心死了,被她父親深深地捅了一刀。
無法逃走的卡爾姬只好安心地待在拉莫的家中,但在拉莫家中越呆越久的同時,卡爾姬發現了真正對她好的人——老五。
老五是拉莫家中最年幼的孩子,甚至還在上學,每當輪到她侍奉老五的那一天,老五總是很關心他,不像別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公公,只想要在自己身上發泄,還有把自己當作生育工具,老五還教她讀書,給她講故事,安慰她,卡爾姬就慢慢地生出了想要和老五談戀愛的想法。
逐漸地,老五和卡爾姬的戀情逐漸被家中另外5位男性發現,他們擔心卡爾姬以後會一直在老五身後,而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在卡爾姬身上發泄慾望,他們選擇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父子5人,在一個夜晚,他們悄悄地將老五扔到了一條河中,而卡爾姬早上起來去找老五,就只發現了一具冷冰冰的s體。
這下卡爾姬在拉莫家中毫無牽掛了,所以,卡爾姬想要逃跑。
一次,卡爾姬聯繫到僕人,讓僕人幫助她逃跑,僕人幫助了她,但他們的計劃被父子五人知道,僕人當場被打死,而卡爾姬被拉莫一家帶回了家,並且拴在了牛棚里。
僕人的家人聽說了這件事,他們很氣憤,但他們沒有辦法直接找拉莫的麻煩,而是選擇了找卡爾姬的麻煩。
卡爾姬一直被拴在牛棚中,拉莫一家也不給她吃喝,氣憤的村民們趁著夜晚,到了拉莫家的牛棚,一個個地將慾望和怒火都傾瀉而出,全部發泄到了卡爾姬身上。
卡爾姬更不被當作人了。
拉莫一家對此從不理睬。
在村民們回去後,卡爾姬「人盡可夫」的名聲傳開了,後來每晚都會有村民藉助討伐富豪的名聲前來和卡爾姬發生關系。
卡爾姬整天在牛棚之中,拉莫家的人從來不管她,唯一管她的就是拉莫家的新僕人,僕人見卡爾姬被拴在牛棚,他覺得卡爾姬可憐,每天就給卡爾姬送來食物和水,不然卡爾姬早就該一命歸西了。
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在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不知道多少年後,卡爾姬突然懷孕了。
這個消息震驚了拉莫一家,同時,也震驚了所有的村民。
拉莫一家在思考,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拉莫很自信地說是自己的,因為卡爾姬的初夜是自己的,而其他四個兒子,也紛紛說是自己的;村民們同樣也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因為他們晚上天天會有人去找拉莫加牛棚找卡爾姬發生關系。
於是,一場因為孩子是誰的爭奪開始了。
村民們在知道卡爾姬懷孕後,都來到了拉莫門前,聲討要奪回卡爾姬。拉莫一家對此則不以為然,拉莫直接掏出來獵槍,以此震懾村民們,但村民們由於人多勢眾,一席人直接追著拉莫一家打,活生生把拉莫四個兒子全部打死,而拉莫最後也帶著卡爾姬逃走。
時間臨近生產的那天,牧師為拉莫做了一個儀式,說卡爾姬生出來的一定是個男孩。
拉莫此時心中恨死了卡爾姬,他覺得卡爾姬是個不祥的女人,他在痛苦中叫走了僕人,他拿出了一柄刀,想要一刀捅死卡爾姬,但僕人並沒有走,而是一直在拉莫背後,他見情況不對,一刀捅死了拉莫。
卡爾姬這邊的生產照常,當孩子生下來,僕人和虛弱的卡爾姬看著孩子,卡爾姬露出了笑容,她說道:「是個女孩。」
電影到這里也就結束了,雖然結局並沒有直接說明那個女孩的結局會怎麼樣,但在電影的開頭已經暗示過了,也許那個女孩也會在水中沉睡,而不會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也許她會和她的母親一般,受盡苦難,再笑著生出另一個女孩。
雖然這是個電影,但,這是對印度情況的寫實狀況。
在印度,買妻換妻租妻這種行為幾乎是不間斷地在發生,因為在他們的文化里從來沒有女人的位置,所以他們從來不管女人是否被被侵害或者侮辱——他們一直都認為,只要女人被侵害了,就是不幹凈的。
但印度強奸事件又屢見不鮮,甚至警察和政府官員都已經是一副無所謂的狀態。
這是在印度的幾個事情:一起新聞,一個女孩被她的父親侵犯,在她僅僅還在上六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天天如此,甚至後來還干起了拉皮條的生意;這是印度的黑公交輪奸案,一個女孩在公交車上,遭遇了司機和6名陌生男子的侵犯,最後搶救無效死亡;這是印度的一起新聞一個父親帶著自己的女兒和老婆在街上走,突然20幾個人竄出來,那20幾個人當著這位父親的面侵犯了他的老婆和女兒,還把他綁起來,他什麼都做不了。
這不是最過分的。
印度女性真的地位很低微,不管是因為種姓制度還是因為別的東西給他們思想植入的一些東西,但最離譜的,還是關於印度強奸案這個事情,犯事者是平民的只佔了2%。
在比較嚴重的事件裡面,除了因為性虐待致死的以外,還有人甚至是直接傷害女性,或者叫奸殺女性。
一個女孩,在公交車上,她只有16歲,幾個男子在公交車上找到了她,他們二話不說,直接開始強奸,並且以惡劣的行為最終導致女孩死亡。
這叫只是叫侵害嘛?這已經是草菅人命了,說輕點是虐待女性,說重點,是毫無人性。
大多數強奸案都是有一地地位的人在做,他們從不說什麼,對所有事情一笑置之,不理會自己所做的所有惡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窮人從來不想生女孩,因為生女孩女孩地位低下,幾乎,很少有窮人的女兒不會遭遇強奸的,而且在嫁女孩的時候,父母還需要支付很大一筆嫁妝,基本上養了十幾年的女兒,最後也會是給別人養的。
沒錢,不可能養女兒。
而沒錢和有錢,也是這背後的原因之一。
在印度的文化中,種姓制度是一個大頭,他幾乎就決定了一個印度人生來的命運是如何的,沒錢的註定一輩子沒錢,有錢的始終都有錢,然後,他們的文化又輕視女性,所以在富人的眼中,女人是玩物,根本不是人,窮人就是根本娶不了妻子,所以富人的想法一代傳一代,他們又始終是有錢那一批人,他們不缺錢,想怎麼玩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怎麼玩,所有人都不在乎這些事情了,低種姓的根本不會去反抗那些高種姓的,習慣了接受。
窮人,就住在貧民窟,富人,就住在豪宅。窮人,就命不值錢,富人,就花多少錢也要救自己一命,這些東西好像天經地義一樣。
就拿疫情期間說,印度政府曾經鎖國,這一操作導致了數以百萬計的平民沒有收到這個消息,那些商人和富人都隱身了,誰都不告訴他們,於是這些窮人最後只能徒步回家,他們有的就在這段路上走幾百公里,但抱怨毫無用處。
「我日夜趕路,我有什麼選擇?我幾乎沒有錢和食物。」
這樣的話,從印度窮人的口中說出來,好像一點不奇怪。
雖然同為古文明大國,印度和我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我們至今能看到印度不是一個和平的地方,它保留了它古樸的東西的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糟粕,在我們看來一點用沒有,絲毫不符合人性的糟粕,但對此,他們覺得很好。
只能希望,世界真的有和諧美好的那一天。
④ 到目前為止,你看過最經典的印度電影是哪幾部
我看過的印度經典電影,一部是上世紀的黑白影片《流浪者》,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
這部片子,從小視角入手,改編於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印度婦女那麼真實可憐的生活境況,作為男人的附屬品,生兒育女的機器,擁有著那麼低到難以置信的社會地位。印度女性,面對強勢的男權社會,到底該怎樣闖出一片屬於女性的自由天空?
「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我只教你如何戰斗,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影片在最後給出了一個答案:戰斗中的女孩,在父親不在場支持的境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後關頭,終於轉敗為勝。戰勝對手的同時,也戰勝了自己。
⑤ 有沒有關於印度寡婦村的電影
您好!印度題材的《貧民富翁》近日在奧斯卡大放異彩,眾人皆知。不過我想起獲得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水》,這部優秀的電影不一定人人都知,但卻一定比《貧民富翁》更真實反映了當時的印度。導演是印度裔加拿大女導演蒂帕·梅塔。《水》是她的「元素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影片講述的是印度甘地時期的一個特殊群體——寡婦。電影以3個年齡不同的寡婦為視角,分別講述了她們不同的命運。7歲的小女孩秋雅在懵懂中成了寡婦,被送到了「寡婦之家」,在這里她遇到了20多歲的美麗的卡利安妮。另一個就是在「寡婦之家」虔誠信奉著宗教、平和安靜地面對著自己命運的中年寡婦沙昆塔拉。
小女孩秋雅一直幻想能回家,而卡利安妮則被不時獻給一個婆羅門的貴族老爺,以換取維持寡婦之家生存所需的開支。後來卡利安妮邂逅了一個即將成為律師的青年,兩人一見鍾情。但卡利安妮發現他的父親正是那個貴族老爺,絕望的她只好自殺了。卡利安妮的死雖然沒有讓沙昆塔拉最終改變自己的想法,但她想讓青年帶著秋雅遠走高飛,讓這個小姑娘永遠不要再過這樣的生活。影片到此留下一個光明的尾巴。但最後打出字幕還是讓人觸目驚心,直到2001年,印度仍有上千萬的寡婦仍然過著甘地時代的生活。
在這3個寡婦之外,影片還反映了其他老年寡婦的生活,基本都個個悲慘。可實際上,當時的印度法律是允許寡婦再婚的,可大眾卻從不宣傳。更寒心的是,那些家庭把寡婦趕出家,不過是為了省下一個人的口糧,宗教不過是一個借口。中國也曾拍過《寡婦村》,但兩者實在是無法相比。
這部電影對我的觸動是所有印度電影都不及的,沒有常規的歌舞,雖然故事很悲慘,但拍攝很美,恆河粼粼的波光、神廟點點的燭火,還有那些雨水和晨光,無不散發著柔美和憇靜的光芒,還有那些悠揚動聽的印度古樂貫穿始終。有時我恍惚覺得和陳英雄的越南電影意境很像。
水在印度有聖水之稱,其含義在電影中也是多種寓意。那麼水是否也是一種枷鎖呢?
還有推薦您看《月亮河》不一樣的印度電影
大概是清明左右,在CCTV-6的佳片有約看到《月亮河》,這部電影是印度和加拿大合拍的,由印度女導演梅赫塔拍攝得,它一改印度電影歌舞歡笑的熱烈,影片中流淌的哀傷與苦難,猶如漫堤的河水,慢慢浸疼了觀眾的心看《月亮河》的時候,心裡總有一點點說不出的憂傷,配合著裡面的音樂,看著故事中人物痛苦的掙扎,心裡的痛在全身蔓延。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看的印度電影只是歌舞電影,反映的是歌舞昇平的景象,而這一部則徹底顛覆邏輯,它所用的題材是印度的寡婦被壓迫的生活狀況,以前的我從不了解,原來在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她們被落後的傳統禁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受著那樣無理的待遇。
電影描述了二、三十年代印度「寡婦院」里,一群寡婦的悲慘生活。印度教規定,人一出生,從高到低被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種姓,等級越高,離神越近。此外還有開除出種姓的賤民,稱為「不可接觸者」。寡婦就屬於賤民階層,印度教的《摩奴法典》規定:「寡婦理應受苦,克己守貞致死…喪夫後守貞的妻子可以上天堂…不貞的女子來世轉生為胡狼」。女人在丈夫離世後,只有三種命運:為亡夫殉葬;嫁給亡夫的弟弟;在「寡婦院」里自我囚禁贖罪。生活在「寡婦院」的寡婦,不僅被剝奪了所有財產,還要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能出席任何社會活動,只能靠每天不停地誦經,換取僅能充飢的一小碗米飯,有的還被迫以神的名義賣淫給高等級種姓的權貴們享樂。她們悲慘地生活,絕望地等死。
主人公卡麗安妮是個年青的寡婦,美若天使。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婆羅門種姓的少爺,一個崇尚真理,追隨甘地的英俊青年納拉楊,倆人一見鍾情。納拉揚不顧母親的反對,堅決要娶卡麗安妮為妻。卡麗安妮也在愛情的感召下,沖破陳腐的宗教與傳統束縛,逃出「寡婦院」。在回家的途中,得知納拉揚的父親竟然是玩弄過自己的婆羅門貴族時,羞恥讓卡麗安妮拒絕了納拉揚的愛情。進退無助的打擊,讓她選擇了「聖河」,用生命為這個殘酷的制度殉葬。
另一個八歲的小寡婦楚雅,因為未曾謀面的丈夫病逝,也被家人送到「寡婦院」。小楚婭天真爛漫,倔強而率真,她反抗「寡婦院」里的生活,堅信自己一定會回家,她是虛偽宗教的叛逆者,代表了人性的亮色和希望。小楚雅堅信卡麗安妮和納拉揚的愛情,與卡麗安妮雅惺惺相惜,形影不離,偷養小狗,玩著游戲,在死一般沉寂的生活里,尋找著點點快樂。在卡麗安妮投河自盡後,小楚雅被騙到河對岸婆羅門貴族的家中,供權貴們淫樂,被人救下後,送上了甘地傳道的火車。
這群寡婦的悲慘與不幸,都是在印度教聖潔的光環下發生的。同樣是寡婦,為亡夫守貞是神的旨意,供高等級種姓權貴們淫樂,也是神的旨意,這樣荒謬的邏輯,因為來自號稱離神最近的一群人,也享受了無法質疑的神聖。這哪裡是神在說話,分明是人在裝神,借著傳說、教義、傳統的神秘,做著滿足私慾的勾當。這里是在線觀看的地址:http://www.56.com/u57/v_NTA3MjY0MTQ.htmlhttp://ikan.pptv.com/search/?kw=%E6%9C%88%E4%BA%AE%E6%B2%B3希望回答能夠幫到LZ您,謝謝!
⑥ 電影《廁所英雄》和《印度合夥人》:男人的成功勵志和女性的自我覺醒
又是兩部被名字「耽誤」的印度良心電影。
《廁所英雄》和《印度合夥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的男主角,同樣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主題都是在探討印度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與危險,為女性發聲。
這兩部影片都反映出印度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保守觀念是多麼地根深蒂固,讓我對印度的社會面貌、傳統風俗以及印度女性真實的生存現狀有了全新的認知。
之前只知道印度女性地位很低,再加上近幾年印度屢屢爆出強奸、因嫁妝太少燒死新娘、逼迫寡婦殉葬等負面新聞,隨之,印度男人也被描繪成了一群妖魔鬼怪。沒想到印度還有像影片當中的絕世好男人,寵妻典範:一個是不惜違背父親意願和傳統觀念也要為妻子建廁所,一個是為切洋蔥流淚的妻子發明切洋蔥機器,為妻子在自行車後面安裝椅子,到最後為了妻子的生命健康去折騰衛生護墊。
《廁所英雄》和《印度合夥人》的男主角作為普通人,都是因為解決自己愛妻的實際生活問題而掀起了一場席捲全國的社會生活革命。不同之處在於,《廁所英雄》男主角的妻子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知識女性,是丈夫事業的推動者;而《印度合夥人》男主角的妻子是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是丈夫事業的阻礙者,但最後,她們都成了自己丈夫事業的受益者。
從另一個角度看,男人都通過「為女性爭取權益」成功實現自我價值了,片中的大多數女性自我意識才剛剛覺醒,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可憐可悲可嘆。
影片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女孩子一定要多讀書,接受良好的教育。《廁所英雄》的女主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她能夠為自己的權利而斗爭;《印度合夥人》的女二受過高等教育,獨立又聰慧,所以才能給男主的夢想插上翅膀,才能真正實現人格獨立、思想獨立、經濟獨立,才能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⑦ 推薦幾部這幾年的印度電影,微劇透
我看印度電影是始於一部《阿育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後來又看了一部《寶萊塢生死戀》,裡面有一段台詞印象挺深:
男:你都什麼時候想我?
女:我吃飯時候想你,睡覺時候想你,無時不刻不在想你。那你什麼時候會想我?
男:我只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回想你。
女非常失望,男:就是我呼吸的時候。
我當時挺震撼——發誓一定要把這句話寫進我的情書里,特別期待看著我心儀的女孩被這句話打動後流淚依偎進我懷中!
這兩部片子都是同一個男主角,後來才知道這哥們是印度國寶級的男演員,沙魯克汗。
不過坦白講,對他的外形和演技,我不太能欣賞起來。不過這個觀點跟本推薦沒有什麼關聯。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部電影,《新年快樂2014》,挺熱鬧挺好玩,歌舞昇平,劇情也簡單,透著很傻很天真的勁頭,目的就是娛樂,我看完後挺懷念我國的早幾年的賀歲片。
想起來總結一下我這幾年看過的印度電影里不錯的作品。
1,《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很紅了,也不需要我來推薦。反正我看完了這片子後的感慨——這他媽說的真不是中國的事?換一批國產演員劇情都不用改。
2, 《三傻大鬧寶萊塢》,也很紅了,不需要我來推薦。這片子唯一的敗筆就是不倫不類的中文名字。我最痛恨兩類翻譯名字,一類是劇透式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都算是這一種,原名字里沒有引導劇情的信息量,翻譯的時候把主幹都給翻譯出來了;一類就是八竿子打不著,除三傻外大鬧寶萊塢這種完全不知道怎麼聯想起來,港台翻譯的魔鬼XXX都算這一類,好在這幾年已經少見這么莫名其妙的翻譯了。
3,《Oh My God》或《我的神啊》,有趣又有深度,對宗教的反思伴隨著各種笑料一一抖出。一個偏執的老頭將神、各類宗教所有的神告上法庭,由此展開的矛盾沖突——可見印度編導的狂放想像力。雖然有點拉偏架——演宗教領袖的演員個個體態滑稽智商偏低丑態百出,但還是比較圓滿的把矛盾和諷刺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扮演神的演員,簡直就是凱奇的亞洲英俊版。另外一個點,我看印度電影的時候總是會很奇怪的聯想,如果是這個故事放在國內會怎樣?答案是:會被宗教管理局叫停被嚴重批評?會被叫停?會十八易其稿?會修改五年?會被犬決?會被詛咒致死?好想知道呀!因為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4, 《PK》或《外星醉漢PK地球神》,印度是個那麼尊重宗教或依賴宗教的國家,居然會有接二連三的片子來思考甚至是反諷宗教。這部片子直接霸道地拉來外星人,似乎是想通過更高等的文明質疑神存在的合理性,讓矛盾更加對立,也更戲劇化。但其實討論或爭論的程度並沒有脫離《我的神》的范圍或高於該片,我個人比較感覺有趣的是,居然加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梗,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不過也讓我覺著該編導真是努力上天入地國計民生都放在這個大勺里。熱鬧、好看,但野心太大,有點沒照顧全面。可即使就當個純娛樂片看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推薦。
5,《女王》,我看印度電影其實有個標准,就是女主角一定要漂亮。所以看這片子的頭半段,我有點提不起興致來。但後半段離家出走,又把我興趣拉起來。女孩受了情傷,一路向西尋找自我,這種題材其實有點爛大街,最近的《心花路放》也是這一路。但其中不同的是,這是個印度姑娘,穿著「萬千人我一眼就可以看見你的」那種印度民族服裝遊走在歐洲,還是讓我頗期待會有什麼樣的矛盾沖突的。結局自然在情理之中,和所有的旅行一樣,最後總要回家,回到現實世界裡,但是一路的風景卻會永遠的打動觀眾,這一路的成長會改變的我們。這才是在路上的意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不是為了和景點門口的牌子合影。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6,《印式英語》,光聽這個名字我就特別強烈地想看了——實在是工作中被印式英語折磨的太慘了。結果看下來發現這居然是個鼓勵女性獨立的片子。又是一部女性獨立的片子!在我的認知世界裡,印度的宗教盛行程度基本世界第一,女性地位呢,基本世界也是第一,當然是另一個反向。可是印度的電影里,居然接二連三出現這種對這種問題的反思,讓我覺著還是挺了不起的。就好像我看《親愛的》,可能真的是沒解決什麼問題,但是勇敢地暴露問題同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過在《印式英語》這部電影里,不光暴露問題還是提供了方向——讓印度女人站起來,擁有自學自理的能力是關鍵,擁有相信自己的心態是關鍵。文化沖突的梗永遠都好笑,由弱到強到反擊,永遠都讓人振奮。不過……即便電影里說的再好,我,我,我,我也不能接受「印度人英語也可以說到別人能聽懂」這個設定!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7,《功夫小蠅》,科幻片也未見得需要多麼偉大的技術,創意可以彌補。三哥開掛這事基本中國網民都喜聞樂見。我幾個朋友看《幻影車神3》看得欲仙欲死,完全是當吐糟片來看的。可所謂「開掛」應該是就說三哥們狂放的想像力和蹩腳的技術沒有同步的結果。但這個片子里,雖然是科幻片,需要CG的鏡頭卻不是很多,編導非常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根上解決——人於蒼蠅之間的斗爭!做一隻栩栩如生的個哥斯拉是有多麻煩,做一隻栩栩如生的蒼蠅呢——若是讓蒼蠅毫發畢現,當然同樣也是了不起的,可是絕大多數時間,進入戰斗狀態的蒼蠅只是一個黑點一條黑線!了不起的編導!功夫小蠅這片子,其實應該和金剛、哥斯拉一樣算進人類勇斗怪獸篇章,不過因為怪獸的體型,合理的避開了CG,而觀眾也不必全心全意莫待遇金剛巨口那種特技的感官震撼,回歸到故事本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到我媳婦只要聽到這幾個字就會無法抑制地哈哈大笑。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8,《巴菲先生》,只要能忍受頭十分鍾卓別林似的開局(這一段編導是卓老師的鐵粉嗎?),後面真是一段了不起的愛情故事。闡述愛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雖然每年在這條路上前仆後繼的作品不計其數,雖然已經有無數珠玉在前,但是想要表達出一段真摯動人的愛情來,依舊是非常難的事。生死離別容易,平淡是真太難。韓劇里常有兩個只能活一個,這種一錐定音的情節,容易催生出極端的腎上腺素分泌,造成這種效果。可是要想描述涓滴細流相濡以沫的感情,脫離了生死極端的環境便容易進入另一個惡性窠臼——比慘。人性之光在悲慘的命運襯托下大放異彩,也是一類。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的影視作品,愛情更像是一個符號化的商品,有人偏愛你死我活壯烈絢爛版本的,有人偏愛與子同袍式的比慘版本的,這一個呢,是「不管你怎麼樣,我都要努力開心過好這一生」版本的。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9, 《金奈快車》,其實比前面的,說不上特別好。依舊是沙魯克汗和一個漂亮的、大眼睛的、我依舊分不出來誰是誰的女明星主演的。搞笑,熱鬧,俗套,真沒有多好。但只有一段,兩個人假結婚上山宣誓,一瞬間女孩被打動,眉目皆是含情。我一直記著,女孩大眼睛裡的表情,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是是我恍惚覺著解釋這種突如其來的愛慕的場景很多,但是解釋到讓人信服的並不多。這一幕,我信服了。女人果真是感性的動物,她在此時此刻愛上這個男人,合情合理,我感同身受。就為了那一段情節,我推薦。
10, 《人生不再重來》又一個類似在路上的感覺的片子,熱鬧,好看,養眼,有著強大的講道理系統。幾個印度闊少爺——片中可能想說的是印度年輕人,但相信我,就跟《小時代》說的不是當年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們也絕不會是印度普通年輕人——個個有自己人生的難題。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片子很好看,可是不接地氣(要求印度片接中國人的地氣,這可不是一般神經病能有的評價),片子很好看,內容立意也都算了不起,看了樂呵也就算了,如果受了些觸動,往下多想兩步,就很容易進入韓寒的那句話「聽多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還是很了不起,聽說印度人民也很貧窮,吃不飽飯的一大堆,但即便如此,認真的思考「我是誰」依舊令人尊重。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我這幾年拉拉雜雜看了也有二三四十部印度電影,感謝深影論壇堅持不懈,這些印度電影里,對我而言精品率不是特別高——高低是相對韓國電影而言的——但讓我眼前一亮的電影卻遠高於韓國電影。
所以給大家推薦幾部。
也給深影論壇打個廣告——字幕組百花齊放的年代,它默默地做印度字幕;現在萬馬齊喑的時代,它還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