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反轉很多次的電影
擴展閱讀
媽媽別哭電影大結局 2025-08-25 23:15:29
勵志視頻美國電影 2025-08-25 23:13:00
獅門公司的經典電影 2025-08-25 23:11:26

印度反轉很多次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1-13 17:45:23

❶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無所不能》

印度電影既走心,又大膽。

1、編劇設計了各種鋪墊,前30分鍾一直在撒狗糧,但是很多細節開始不動聲色地滲透:配音專業、電梯井、安全掛鉤、汽油倉庫、蠟燭等等,在後期復仇時一一利用起來,設計得很精巧。

2、敢於直接暴露,國際 社會 經常提到的強奸、腐敗等問題,讓影片更真實。

3、當然,神片終究是神片,邏輯上很多漏洞,要求三個被殺人物必須夠呆,夠磨蹭,才能實現完美復仇,也是有些遺憾。

整體評價:好片,值得一看。

《無所不能》,這部印度電影講述了一個盲人復仇的故事,電影前半部是浪漫愛情片,後半部是復仇動作片。在失去心愛的妻子後,盲人羅漢雖然眼睛看不見,卻辦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從弱者變成了強者,奪回了自己的尊嚴。在這場復仇大戰中,擁有矯健身手、心思縝密的盲人帥哥,化身成為無所不能的超人,顯得勵志色彩十足。「我本無能無力 但我愛你 我願意為了你無所不能 讓你的每一個願望得以實現 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最後說一下 這幾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口碑都挺爆的 印度電影在懸疑領域的成熟度已經高得嚇人 總能在一個好點子上延伸出一個細節充沛 劇情飽滿的好故事 從一瞬間的甜到令人窒息的虐 最後促成了拳拳到肉的燃 男主的每一次都是觀影者的一次宣洩 對劇情 對 社會 對不堪重負的生活 無比真實 卻又無比遙遠

力薦 這是一部對縝密性要求不太高的懸疑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好電影 值得二刷

要評價印度電影《無所不能》就不得不提今年非常火爆的《調音師》,有比較才有高低,因為兩部電影主角都是盲人的特點,所以有一定的比較性,等我們把兩部電影深度比較解析就能做出客觀評價《無所不能》了

一.從電影定位分析:《調音師》屬於懸疑類影片,劇情改編自法國同名短劇《調音師》,劇情的基因已經確定了它是一部懸疑犯罪電影,經過印度改變當然要加入大家習以為常的載歌載舞來豐富電影元素,最大的看點就是劇情的不斷反轉!

《無所不能》則是著重諷刺印度的腐敗和法律的不健全,只是從一個盲人的角度來講這個故事嘲諷意味更濃烈一些,它是介於懸疑和劇情片之間,前面大肆渲染了男主羅漢雖是盲人但對生活充滿自信 希望,和同樣是盲人但依然樂觀向上的女友情投意合,最終喜結連理走到一起!

二.從故事情節比較評價:《調音師》講述一個懷揣夢想的鋼琴家進階之路失敗,轉行做調音師,但人們更信賴一個盲人的聽覺敏銳適合做調音師工作,男主索性假扮盲人調音師,這樣獲得了人們的信賴他獲得同情和更多的回報,由於假扮盲人發生了後面一系列的劇情反轉,盲人成為了謀殺案現場的唯一目擊證人!

評價電影《無所不能》的劇情:勵志的盲人羅漢生活自信樂觀,和同樣是盲人的堅強女孩相愛到結婚,本人幸福美滿不料被壞人看上了女孩的美滿並強行侵犯了女孩,然而報警並沒有效果,警察已經成為了幫凶,再堅強的女孩也經受不住幾次三番的侵犯,最終選擇了不歸路,男主羅漢被逼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懲罰罪犯!

三.從電影的 社會 效應評價《無所不能》,《調音師》意義上是一部純犯罪片,雖然中間有加入反映販賣人體器官的的犯罪團伙,也只是劇情反轉當中的一環,不是主題思想,電影最後也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把結果給到觀眾去發揮想像!

要評價的《無所不能》電影主旋律一直就是反映印度的法律對於保護婦女就是個瞎子般的存在,只是保護有權有勢的人罷了,主題比較明確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分析到這里相信你心裡對電影《無所不能》的評價已經躍然紙上,希望天下太平能夠少些災難多一些幸福!

從元素上來說,《無所不能》還是一部比較典型的印度商業電影,糅合了愛情、歌舞、動作、英雄主義等等印度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不過,雖然是以 娛樂 為主,但也有其嚴肅的主題,那就是關於人的尊嚴。無論是羅漢本身的為人處世、還是後來和蘇皮莉亞的愛情亦或是最後的驚險復仇,都是強調了尊嚴,強調了人的尊嚴不可撼動,哪怕他是弱勢群體。

上半段愛情,下半段復仇的故事結構,很容易讓人想到阿米爾汗的經典電影《未知死亡》,就愛情部分來說,米叔的這部電影更出彩、動人,但從主題深刻上來說,《無所不能》略勝一籌。

印度口碑新片《無所不能》,有看過的印度電影中最養眼的女主,一部以盲人視角為切入點,講述權貴與平民、施暴與復仇的印度電影。

開篇是一對盲人的幸福愛情,極為浪漫唯美。男主羅漢是一個盲人,但他並沒有成為生活中的弱者,他是一個擅長模仿聲音的配音演員,並有著靈敏的嗅覺與聽覺,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自理經濟獨立的「正常人」,羅漢用他獨有的特質,打動了本不想結婚的女主蘇皮莉亞的芳心。

然而,好景不長,女主蘇皮莉亞遭遇到權貴弟弟阿密特的強奸,蘇皮莉亞自殺。阿密特是一個內心相當歧視盲人的人,在羅漢和蘇皮莉亞大婚之夜,就對他們進行騷擾,嘲笑羅漢是個瞎子,居然還能有老婆。

隨後,趁羅漢不在家時,帶著手下混混,阿密特強奸了蘇皮莉亞。收受了好處的警察,對此坐視不理,很快蘇皮莉亞再次遭受強奸,不但如此,阿密特還告訴她,以後會經常來侵犯她。

當所有人都認為羅漢作為一個生理上的弱者,必定會選擇忍氣吞聲時,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NO,為了捍衛尊嚴,羅漢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與智慧,憑著捍衛尊嚴的巨大勇氣與決心,策劃了一場堪稱精妙絕倫的復仇,借刀殺人、挑撥離間、埋設陷阱,他無所不能。

影片同樣糅合了印度電影一貫的愛情、歌舞、動作等元素,但再次以一個不同切入點反映 社會 現實題材,故事太讓人氣憤了,欺人太甚,忍無可忍,當正義得不到彰顯,你會怎麼辦?

最震撼的一句台詞:完美的世界啊,都是瞎子。

印度高口碑電影,當年票房超過《神秘巨星》,6月5日在國內上映,可以去看看。我看過點映了,總體感覺不錯,要比《一個母親復仇》好看,注意我說的是好看,不喜勿噴。

❷ 《調琴師》:印度電影又一部高口碑片子,真的值得一看嗎

《調音師》是2018年的印度電影,於2019年在中國上映,講述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演奏者意外目擊殺人現場從而引發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該片在宣傳期間的主打賣點是超過50次的反轉,但是這些反轉僅僅是錦上添花,故事本身就是值得一看並且深思的。下面講一下這部電影的看點。

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再過多劇透的話就會影響觀影體驗。我希望你能去好好看這部電影,然後思考一個問題: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呢?

❸ 跌宕起伏的劇情從來都很吸引人,有哪些情節多次反轉的劇

作為一個影迷,每個星期都要看幾部電影日子才過得下去。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懸疑片,因為跌宕起伏的劇情,反轉再反轉的腦洞實在是太吸引人了,前一秒剛猜到結局,後一秒就被劇情啪啪打臉,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所以我覺得把這些劇拿出來分享給大家。

3、《大衛·戈爾的一生》

大衛是一名教授,但是在三天之後就要被執行死刑。一名記者前來采訪他,但是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了異常,覺得事情並不簡單。然後記者在這最後的三天時間里去探尋真相,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各種神反轉一波接一波,簡直就是頭腦風暴。

除了這三部,還有《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記憶碎片》、《看不見的客人》也是非常不錯的,就不一一細說了,推薦大家去看。

❹ 這部印度片補了一個八年前的腦洞,比原作刺激一百倍!

2010年,曾有一部火爆全網的法國短片《調音師》,看過它的人,都難以忘記在短短14分鍾里,一環扣一環的緊張劇情,以及戛然而止的神結尾,並且急切地想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

和我們一樣,自從看了《調音師》之後,印度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也念念不忘,想要把它改成長電影。

8年過去,他用這部 《看不見的旋律》 把後面的劇情給補上了,叫你見識下腦洞翻譯成神作是什麼樣子。

劇情簡介 :一個假裝盲眼的鋼琴師,不小心撞上一件命案,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改變......

影片開頭是一串詭異的畫外音:「說來話長,咖啡?」一個很長的故事就此展開。

劇透警告:千萬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 。

一切從一個獵人追殺兔子的過程開始,他看起來有些笨拙,在追兔子的過程中滑倒了。這個兔子好像也有點不正常?

瞄準,射擊,打偏,畫面進入黑暗,響起了尖利的剎車聲和翻車聲,故事進入另一個敘事空間......

美妙的鋼琴旋律響起來,男主阿卡什出場了。他嫻熟的技巧和陶醉的表情,都說明這是一個優秀的鋼琴家,當他抬起灰白色的眸子時,觀眾恍然大悟,他原來是盲的,不過是假扮的。

他似乎對盲人的生活甘之如飴,因為「盲人能專注,對於藝術家來說,專注就是一切」,「藝術是藝術家生活的意義所在,但他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因此,作為一個正常人,為了藝術,他用瞎子的身份生活,聽起來很吸引人?

在他沒有被熱情的女孩蘇菲撞翻之前,他享受著作為盲人的好處:住租金便宜的殘疾人公寓,許多慕名前來學鋼琴的人。與蘇菲相遇,讓他把灰白色的隱形眼鏡從眼球上摘了下來,他想看清楚她的樣子。美妙的愛情開始了,英俊的瞎子,美麗善良的姑娘,兩人騎著小綿羊在馬路上飛馳,在蘇菲父親的餐廳演奏,以盲人的身份拿到高額的小費,阿卡什簡直是春風得意,這是個愛情故事的標准模板呀。但一顆定時炸彈已經埋下:他的盲人偽裝何時會被發現?他們的愛情將何去何從?

很快,這顆炸彈就爆了。阿卡什在餐廳的表演,打動了一位過氣巨星。這位巨星陶醉於他年輕時的輝煌,而他年輕貌美的妻子西米對他失去了耐心,蠢蠢欲動。巨星想在他們的結婚紀念日給妻子一個驚喜,邀請阿卡什來家裡演奏。阿卡什像那部短片《調音師》里一樣目睹了一場命案,只好靠盲人身份來自保。從此,劇情開始了各種峰迴路轉。

阿卡什很快就從命案現場脫身了,當他去警察局報案時,才發現自己有多倒霉,警察局長就是自己親眼目睹的兇手,非但沒報成案,還把自己又送進了漩渦。他不得不拚命圓謊,命運岌岌可危。

可惜他的運氣實在太差了,他又一次目睹了巨星的妻子西米的殺人現場。他現在就算是真盲,對西米來說也絕對是一個危險的盲人了。

果然,西米來拜訪他了,揭穿了阿卡什的盲人身份。

西米前腳來阿卡什家,蘇菲後腳也來了,遇到了阿卡什樓下的小男孩,他把阿卡什裝盲的事透露給了蘇菲。蘇菲怒不可遏地沖上來,卻發現西米和阿卡什衣不蔽,卻不知道此時阿卡什已經被西米下毒,成了真正的盲人。到此,男主阿卡什的命運掉落谷底,但電影劇情才走了一半,接下來該怎麼繼續?

接下來這部片子才顯現出人性之惡 。從這里陸續出場的角色:賣彩票的大媽、倒賣器官的醫生,都露出了可憎的面目。不管處於何種階層,從事何種職業,為了利益隨時拋棄他人。背叛時刻都在發生,劇情隨時都因人心叵測而翻轉。阿卡什自以為算計了人,卻進入了別人的圈套中。

所有做過壞事的人,都遭到了反噬。阿卡什裝盲人獲取好處,結果成了真盲人;西米為了掩蓋事實殺了一個又一個,被阿卡什同夥綁架;背叛阿卡什的人到頭來送了命。所有的人都在自己製造的局裡吞咽苦果。

2年後,蘇菲在倫敦再次遇到阿卡什時,他與久違的蘇菲講起了故事。「說來話長,咖啡?」

快到結尾處時,你內心也許會覺得,只有蘇菲和阿卡什是好人吧?

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妙的地方:結尾神來之筆的一個易拉罐,再次證明人性之惡。阿卡什才是最狡猾的玩家。他跟蘇菲編造了一個絕妙的故事,這個故事跟開頭相呼應,獵人,兔子,車禍, 一切皆是謊言 。

當你以為看穿了別人的套路時,可能正在被別人套路 。這部電影以層層推進的高潮,不停反轉的劇情,讓人大呼過癮,欲罷不能。

把短片改成2小時的電影是一種很冒險的嘗試,十個改編九個跪,精湛的內容和巧妙的設計很容易因為額外細節而變得冗長和雞肋。

原來的短片《調音師》對懸念的設置和恐怖氣氛的渲染堪稱完美,帶給人極大的驚悚和緊張的體驗。

這部印度版《調音師》充分借鑒原作的精髓,採用倒敘開場,首尾並行呼應,以及到最後一秒才給出的開放式結局,讓觀眾的注意力始終跟隨著劇情,從頭嗨到尾。而電影中穿插著的印度歌舞及黑色幽默也讓這部電影別具風格。

此片共獲得千萬美元的票房,並被列入IMBD上十部最好的印度電影之一。

導演: 斯里蘭姆·拉格萬  Sriram Raghavan

印度知名的導演和編劇,代表作《強尼·賈德爾》,《Ek Hasina Thi》

(部分內容、圖片節選自網路或視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❺ 推薦一部印度懸疑電影

推薦這碼姿型部遲猜冊做電影

❻ 反轉最多的懸疑電影

反轉最多的懸疑電影是:《誤殺瞞天記》。

該片講述國外的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女兒免受牢獄之災,精心策劃了一場逃避法律制裁的陰謀行動。人物行為的邏輯性和可信度要接受更加理性的審視判斷。整片看下來,感覺原著小說應該寫得並不差,伏筆也好,底層邏輯也好,人物關系也好。

劇情簡介

生活在印度小鎮的四口之家——父親維傑、母親娜迪妮、兩個女兒安玖和安努,幸福和樂的生活卻被安玖的同學薩姆破壞。

安玖參加野營認識了男同學薩姆,他偷拍安玖的裸照並意圖威旦激脅強奸,安玖錯手殺死了這位要挾她和她的母親的不速之客。只讀了小學四鉛咐年級但沉迷於各種電影的父親維傑把屍體埋了,並用電影里學來的模激襪反偵察手法和家人串口供、製造不在場證據和警察「鬥智斗勇」。

❼ IMDb 8.8分,又一部印度神作誕生,結局神反轉令人嘆為觀止

印度是盛產神作的帝國。美國知名電影網站 IMDb,有一份經典榜單——IMDb Top 250,特別害怕被印度神作被逐步侵佔,所以也推出了一份印度獨自享有的Top 250。但依舊有一些印度電影脫穎而出闖入了IMDb Top 250,譬如:《摔跤吧!爸爸》《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等。

2019年剛開年,又一部印度神片闖入了IMDb Top 250佳片榜,排在第112位,和黑澤明《羅生門》、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奪寶奇兵3》同一檔次。

這部片叫《看不見的旋律》,又名《調琴師》 ,也叫《盲調》,是一部黑色懸疑喜劇。敘述了一個瞎眼的盲眼琴師,遇上一個將改變他生命的女人。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一件命案發生了,原來每個藝術家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豆瓣有6500人評價,評分高達8.5分;IMDb有25250人評價,評分高達8.8分,觀眾不約而同給出了五星級好評:2018年印度最佳!2018年最好的一部懸疑片。影迷如是評價:

作為影迷,與其在憤怒吐糟國產片《地球最後的夜晚》之爛,不然抽時間去欣賞下印度片《看不見的旋律》,看到最後一秒,相信你也會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❽ 印度電影宿敵女主還演過什麼電影

2022 TOP1影片推薦《宿敵/Jana Gana Mana/人民的意志》,劇情不斷反轉

唐飛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來自專欄東方的大樹
序言
今年看過最讓人內心世界不斷擴大的一部電影,劇情節奏緊湊,各色人馬輪番登場,劇情不斷反轉,將女性地位、種姓沖突、政治陰謀、媒體操控、正義邊界、法律公信等等話題,一股腦的搬上了熒幕,以2小時40分鍾的時長,不斷沖擊你的杏仁核、海馬體。

現在已經十月份了,我決定把這十個月里TOP1影片的地位送給這部印度影片,中文名《宿敵》,但是直譯片名《人民的意志》個人覺得更貼切,劇情和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有類似之處,但是很顯然尺度要大得多,因為到了最後大BOSS依然逍遙法外,繼續競選內政部長之職。

某個角度來說,該片比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三塊廣告牌》,更宏大敘事,《三塊廣告牌》只是拉開序幕,而本片直接粉墨登場。

正文
角色(1) 片中一開始就覺得該死的四個混混,但是最後卻覺得悲哀……
這是四個專為政客服務的四個小混混,接到上級指令,將已經車禍死亡的女教師搬移到荒涼處,澆上汽油焚屍滅跡。這個任務對於他們而言,只是給政客服務的眾多違法犯罪中案件中的一個,哪怕被抓到警察局後,依然淡定地表示,很快就會出去。

直到,副督察薩詹准備對他們進行「遭遇性擊斃」時……

這張圖片中混混正在用力地吸煙,而此時副督察薩詹已經用槍打死了其餘里兩個混混,還有個混混正在跪地求饒,而下一個要槍殺的就是他了,他沒有逃跑,只是用力地吸煙,因為他知道自己跑不了,他一定也想過某天會被保護傘拋棄,做了太多罪孽,也許死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一如遲遲不能博士畢業的低種姓貧民維迪亞,死亡未必不是一種解脫。

只是臨死前,幡然醒悟,悔恨的眼淚掉落,剛說完:對不起,媽媽。幾顆子彈結束了這生……

對於這四個混混,被團伙拋棄,現實社會中的人民希望他們死去,連父母也不希望見到他們,至於他們除了焚屍滅跡之外,究竟還犯了什麼罪,連一次正義審判的機會也沒有,就這樣被判死刑而死去。

活著如草芥,死時也如草芥,這是生而為人的悲哀。

角色(2) 片尾出現的低種姓貧民維迪亞,看完更覺得悲哀……


一個每年在大學圖書館學習900小時的人,這個時長學校至今無人打破該記錄,參考了600多本書,發表了50多篇文章的博士生,最終被導師逼迫,無路可走選擇了自殺……

最終,年邁的父親千里迢迢趕來,多方求助,求助的並不是女兒的死因,而只是為了找到女兒的屍體好生安葬……

最終,他遇見了女主薩芭,薩芭也因為這件事而被撞身亡……

作為混混,生活無論怎樣努力都沒有希望,所以只能死亡。但是對於高知維迪亞而言,明明可以有更多選擇,但是依然選擇自殺,而更讓人感到悲哀。

而這樣的事情,在網路上搜索[博士生自殺],案例居然不在少數。

作為工作近20年被生活磨礪的我,並且懂得很多心理學、情緒管理並持續練習正念、冥想的我,我知道我內心的情感依然脆弱而柔軟,面對不甘、不公平時依然會劍拔弩張,情緒激烈時心口依然會憋得生疼。所以對於長期遭受欺凌的維迪亞,我知道她的無助,知道她的絕望,也知道她內心實在綳不住了選擇了自殺,但是依然為她的死亡感到濃濃的悲傷。

角色(3) 永遠明亮艷麗的女教師薩芭……
作為本片的顏值擔當,女主薩芭作為雅典娜一般的聖潔存在,正直、善良、溫暖、堅定,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在不斷的為自己目標而努力。你很容易想到劉胡蘭、趙一曼等先烈,理想而又熱情,堅定而又激揚。

明明已經獲得英國全額獎學金留學的機會,依然選擇留在中央大學教書育人,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改變周圍的學生。你很容易想到教書育人的周樹人、冰心,人點亮人,終將點亮周圍的世界。

最終卻被一個頭發都快掉光了、同時剽竊學生論文、壓榨學生卻又不承擔責任的低顏值油膩導師開車撞死了,太操蛋了……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薩芭動了他的蛋糕,而薩芭卻又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薩芭沒有自己的白銀聖鬥士,更別說黃金聖鬥士了,而青銅聖鬥士們還需要成長時間。

角色(4) 政客們及潛在政客們……
片子背後的大BOSS,政客首席部長納傑什瓦,身下一堆丑聞且正被指控,為了掩蓋丑聞,動用資源發起薩芭案,吸引民眾的目光,同時為選舉造勢,他有一段對政治精彩的發言:

只要是人,就會有情感;只要有情感,就很容易淪為政治的犧牲品;當我們被情緒裹挾之下時,就很容易成為烏合之眾。電影中的群眾、學生、電視台、薩芭的校長母親等等,都是被政客操控之後,情緒之下的犧牲品。

所以,聖雄甘地知道這個規律,於是留給世人一句名言:

思考
思考(1) 資本主義的多黨制真的是一劑良方嗎?答案是未必。
在印度這片神奇的土壤,貧富差距巨大,2022年疫情及戰爭之下,反而誕生了兩位超級富豪,而新任超級富豪和現任總統莫迪關系匪淺。

當民眾民智未開時,就像片子的不明群眾、混混及低收入群體,他們很容易被政客引導,喪失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哪怕就是學生、老師這些高知人群,一樣容易被人引導,熱血上頭。

片段1:一位高校老師,激勵學生面對不公行為不要默不作聲,「歷史是給站著的人而不是坐著的人的」,然後一群本來坐著的學生就出去遊行了。


片段2:薩芭在學校會議中,提議成立調查委員會時,副校長說這個委員會是完全民主的,所以決定應該由每一個人來做,在場每個人都可以投票。

但是實際投票時,除了一位女教師猶豫了一下,最終沒有任何一個人響應她。

面對一群麻木的人,想著嚷嚷兩聲讓大家站起來,這未免太過於天真。而面對這個人群,寄希望於資本主義多黨制來改善提升,未免緣木求魚。資本主義的核心點,還是在於資本,而資本又恰恰是權力的溫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資本的力量本來就很強大,在一個資本主義並所謂「自由」的國度中,資本/權力會更加肆無忌憚。

當然,印度也有好的一面,GDP發展速度快,勞動力眾多,這種涉及政客的電影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所以我也很想看看,再過十年後的印度是什麼樣;當然也很想看看歐美這些歷史積累消耗殆盡的國家,未來十年會如何。

思考(2) 軍警等強力機關究竟該如何存在才合理?答案是程序正義。
片中,政客除了從政者,還有好幾個警方的人,一起圍繞著政客,為其提供各種支持,期待未來政客投桃報李,如下圖,有三個高級督察及之上的警察: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地方是醫院,政客家的孫子發燒了,於是一群人圍著政客轉圈圈。

當公器私用,尤其涉及軍警等強力機關時,普通民眾其實沒有多少反抗力量,《三塊廣告牌》也是在這里找了一個點深挖。

因此在電影中,遊行示威的學生被警察揍了兩次。更有意思的是,學生寄希望於中央來解決問題。而對於印度,其中央,不又是另一群政客嗎?

除此之外,片中開始時,發現薩芭屍體的警察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人……

同時在屍體轉運中,還是警察與混混進行交接……

當後續發生焚屍案後,其實有很多知情人,但是並沒有一個知情人站出來,為啥?

面對這種強力機關,如果一定要規定一條原則,那就是——程序正義。

只有當強力機關的所有流程被約束,哪怕是四個混混需要被槍斃,也是逮捕——證據確鑿——提交法院——判決——執行的順序,而非抓起來直接槍斃。

因為強力機關本身就是執法機構,在其之上構建的任何機構,都是另一種形式的強力機構。所以這類機構,必須依託某個准則來行事,還是那四個字——程序正義。

尾聲
(1) 面對無明的眾生,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這些眾生中,有你,有我,有我們大家,如何避免角色(1)和角色(2)的悲劇,同時不能步入角色(4)的罪惡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薩芭是這樣做的——從影響身邊人開始,不斷提升身邊人的認知。只有當認知提升了,我們才能凝聚在一起,共同抵禦世間的苦,一起創造人間的甜。

(2) 當社會結構已經腐朽不堪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政客領導下的國家已經腐朽不堪,聖雄甘地的子孫們,毫不猶豫的喊出:

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韻味十足,回味無窮。

文章字數已超3000,以上還沒有放兩位男主的戲份,再次推薦,值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