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一部戰爭大片, 蘇丹王攻擊印度, 一輪箭雨被擋住,請問是什麼電影啊
這部電影是《印度艷後》。
《印度艷後》是桑傑·里拉·彭薩里執導,迪皮卡·帕度柯妮、阿努普瑞雅·戈恩卡、蘭維爾·辛格、沙希德·卡普爾、阿娣提·拉奧·希達里主演的印度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拉傑普特的帕德瑪瓦蒂王後因美貌導致德里蘇丹國卡爾吉王朝阿拉烏德丁·卡吉爾蘇丹發兵攻欲將她奪為己有,在蘇丹破城前她選擇自殺的故事,影片於2018年1月25日在印度上映。
(1)蒙古人列印度的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片呈現了古印度王後傾國傾城的模樣,雖然歷史上並未有帕德瑪瓦蒂這位王後的記載,現代歷史學家也沒有承認過這一人物,但帕德瑪瓦蒂王後的形象已經深入印度民眾的心裡,內容也衍生出很多電視劇與小說。
而電影爭議的地方是提到印度王後與穆斯林蘇丹王之間有一段浪漫情愫,這段故事的改編讓保守的右翼份子非常憤怒,爭議一直從去年底延燒至今,甚至還有人向法院請願,希望此片永遠被禁止。
Padmavati的藍本是16世紀一首蘇菲史詩,帕德瑪瓦蒂是印度戰斗民族拉傑普特人的王後,她以美貌、智慧和勇氣聞名於世,她為民族和人民而戰,是一位寧死都不願被德里蘇丹國活捉的偉大女性。
『貳』 印度電影大哥抽煙被小弟打耳光是哪部電影
孟中鉛汪買黑幫。印度共和國簡賣仔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電影大哥激散抽煙被小弟打耳光是孟買黑幫電影。印度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氣候。
『叄』 請朋友們介紹幾部反映蒙古西征的影視作品,謝謝了
《成吉思汗》
蒙古軍西征
在蒙古族發展史上有一位出類拔萃的偉大軍事家和政治家,這位不得不提的民族英雄就是成吉思汗,亦即鐵木真。他對蒙古族的貢獻尤大。他不但對中國領土的蒙古、西夏、西遼、金國、南宋、大理、吐蕃等進行軍事及政治的變革,為元朝定下基礎,使元朝成為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執掌中國政權,且國家版圖遠勝漢唐二朝。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開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他發動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戰爭手段嚴懲殺害蒙古使者和商隊的中亞大帝國花刺子模國,此次西征遠抵裏海與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為日後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礎。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孫子拔再次率領西征,遠至欽察、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國家和地區,並且建立了第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欽察汗國。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進行第三次西征,遠至敘利亞、埃及、伊拉克等國家或地區,並在波斯地區建立了又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伊利汗國。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被人稱為世界征服者」。
蒙古三次西征,溝通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聯系,把中國的發明,如火葯、造紙術、印刷術、羅盤等傳到西亞及歐洲等國;同時亦將西方的天文、醫學、歷算等傳入中國。由此可見,蒙古西征確實對中國史有極深遠的影響。
這份報告將會從一)蒙古族發動三次西征的原因;二)三次西征的經過;以及三)西征的影響三方面對蒙古西征作深入探討。
蒙古西征的原因
蒙古原是一個游牧民族,它進行大規模西征,是當時國內和國外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要知道蒙古民族對外征戰的原因,首先必須了解蒙古國內的情況。
蒙古帝國是新興的中央集權奴隸制君主國家。在成吉思汗統治下,開國功臣得到崇高的政治地位,人民亦得到富裕生活,蒙古已不只是純朴的游牧民族。他們擁有強烈的慾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所以對外征戰成為了最終結果。
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薩滿教,認為「長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長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長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聽從他的命令。成吉思汗認為,統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長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開一系列對外的戰爭。強大的軍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當時,成吉思汗擁有強大的武裝軍隊,軍種齊全,有騎兵、步兵、炮兵和工兵。軍隊組織嚴密,紀律性強,官兵平等,不會因為財力或勢力而有所差別,所以士兵都忠心愛國,形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為大規模的西征作好准備。
蒙古帝國有著獨特的社會環境和政府制度,促成他們有對外征戰的野心。然而,真正引發三次西征的原因卻是三件不同的事件。
成吉思汗與花刺子模帝國的決裂促成第一次西征。花刺子模帝國是一個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團。雖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訶末的統治權很脆弱,但由於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輝煌文化,國家面積廣大,故令人對她產生錯覺。成吉思汗也將花剌子模的勢力估計過高,故尋求和她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業關系。正因為這個目的,成吉思汗於1218年派一個龐大的商隊和個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幫交。可是,當這些使者和商人抵達花剌子模的管轄區訛打剌時,訛打剌守將指責他們是成吉思汗的間諜,把他們殺了。成吉思汗知道後十分忿怒並要求賠償,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絕,於是成吉思汗准備攻打花剌子模,展開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
第一次西征成功後,蒙古帝國又在1235年展開第二次西征。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餘孽挑起的。花剌子模國王謨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滅花剌子模時從印度逃到高加索,成吉思汗認為他沒有政治能耐,因而網開一面,沒有趕盡殺絕。豈料扎剌勒丁乘蒙古軍離去後,又潛回今日伊朗,而伊朗與伊拉克境內的突厥族人竟奉他為領袖,讓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國。在蒙古發動減金戰爭前一年,扎剌勒丁與鄰近的回教國家作戰,國力耗虛不少,蒙古軍乘時把扎剌勒丁的軍隊打敗。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兒忒地方,被當地鄉民刺死,花剌子模國才真正滅亡。蒙古軍打敗花剌子模國後,乘勢推進,佔領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亞、曲兒忒及谷兒只國。後再進兵中亞細亞,欲使這一地區的國家成為蒙古的外藩,為了這個目的而展開了第二次西征。
蒙古於1253年進行第三次西征。當時,位於裏海之南的木剌夷國既不肯對蒙古稱臣,也不肯朝貢。這些行為對於當時已經揚威中海的蒙古帝國是極之不尊敬的,為了懲罰這個國家,憲宗蒙哥便派其皇弟旭烈兀擔任西征統帥,帶同將領布而嘎、不花鐵木耳、貝住等出征木剌夷國,展開史無前例的第三次西征。
<西征經過>
第一次西征
第一次由元太祖鐵木真率四個兒子御駕親征,統騎兵二十萬(一說六十萬),前後用上了八年時間,因為成吉思汗西征,主要是因滅西遼後,接著滅它鄰國花剌子模(回回族)而引起的,故西征的時間是八年。
1219年,成吉思汗以花剌子模的剌守殺害蒙古商隊和使臣為由,親領大軍西征,分兵四路進攻花剌子模諸城。長子術赤進攻闡河下游,得手後轉入鹹海北部;察合台、窩闊台圍攻訛答剌城,成吉思汗與其幼子拖雷越忽闡河攻入阿母河以北地區,直取花剌子模新都撒麻耳干(今薩馬爾罕)和撒曼王朝舊都不花剌(今布哈拉),而後入阿母以南、及今興都庫什山以南諸地。花剌子模國勢雖強,但立國時間不長,統治基礎並不穩固,加之以其統治集團在蒙古入侵面前採取守勢(作長期消耗戰),便於為機動性強的、主力作游擊戰的蒙古軍各個擊破。花剌子模雖擁兵四十萬,但在各方面如軍隊紀律、訓練等等都不及蒙古軍。蒙古軍每攻破一城,便大肆屠殺。不久,蒙古軍進其新都撒麻耳干。花剌子模沙(王)摩訶(或可譯作謨罕默德)未己先棄城逃亡,成吉思汗遣哲別、速不合追擊。摩訶被逼入裏海西岸的阿必思昆島(atiskun)上,不久病死。1221年,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攻克花剌子模舊都玉龍傑赤。成吉思汗與拖雷分兵攻取呼羅珊各城,繼而擊敗扎闡丁(摩訶之子)的軍隊,他亦逃至印度。1223年,蒙古軍於西域設官置守後,令蒙軍退回蒙古。
哲別、速不台的軍隊在抄掠波斯各地,1223年越過大和嶺(高加索山)在阿里吉河戰役中戰勝了(俄羅斯)羅思諸王與欽察汗的聯軍,再而進軍烏克茲抵黑海北岸,後東返蒙古。回程時並將西夏消滅,以懲其拒出軍西征。不久,於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於六盤山,年享71歲。待蒙軍東歸後,扎闡丁從印度回到波斯,圖謀復興。花剌子模舊將皆奉其為主。窩闊台繼位後,立即派遣(撤)綽兒馬罕去征討企圖重新興起的花剌子模國,扎闡丁從都城挑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出奔,次年為庫爾德人所殺,花剌子模國正式滅亡。綽兒馬罕的軍隊繼續留守波斯,攻打諸國。完成了第一次蒙古的大規模西征。
是次西征,蒙古佔領了今日的中亞細亞,裏海,黑海北岸,並佔領烏拉河、伏爾加河流淢。成吉思汗又佔領地分封給諸子。將裏海一帶,花剌子模國及欽察故地封給長子術赤;次察合台則封於西遼故地,改名為「察合台汗國」;二子窩闊台則封於乃蠻,改名「窩闊台汗國」;而和山林派、斡難河流淢蒙古故地,則封給四子拖雷。
第二次出征
蒙古第二次西征是在太宗窩闊台滅金後一年,即太宗七年(1235年)開始。窩闊台會集諸王大臣,定議遣各支宗王長子統兵,是次西征以欽察汗國太祖皇孫拔都為統帥,帶領大軍十五萬(一說五十萬)大舉出征欽察、斡羅思諸國。拔都又以速不台、鄂爾達、伯勒克、蒙哥等為先鋒。
這次進軍路線,是沿著阿爾泰山山蒙古滅不里阿兒,欽察,攻入斡羅思(俄羅斯)。三年之後,蹂躪了斡羅思大部分國土,包括了莫斯科,蒙軍在莫斯科共屠殺了共27萬的俄羅斯人。1241年,拔都分兵三路,北路侵入孛烈兒(波蘭)、西路攻馬扎兒首都馬茶城(匈牙利)。南路渡多瑙河入奧大利,直達義大利的威尼斯大破波蘭及日耳曼聯軍於利格尼茲,北東歐各國震驚於蒙古韃靼軍的勇猛,大呼「黃禍」臨頭。歐洲各地紛紛組成自救聯軍,以亨利二世為指揮者,可是北歐及中歐的一抵抗也是徒勞,蒙古大軍大破聯軍及擒殺亨利二世。拔都再進而攻陷匈牙利及俄羅斯,因為當時歐洲國君多是腐敗,故此,在拔都西征的戰役中東歐各國除了捷克與俄羅一部份國家還和蒙古打了幾場硬仗外,其它怕容易攻取,俄羅斯北部盡降,列入蒙古大帝國的地圖。
由於在匈牙利蒙古軍遭受到巨大的捐失,再無力繼續進軍,加上於1242年,傳來了窩闊台的死訊,拔都遂率軍東返,經瓦剌吉亞、穆爾達維亞等地,於1243年初到達並留駐於里河(伏爾加河)下游的拔都斡耳朵。
蒙古大軍征服羅斯,侵入波蘭、匈牙利和其它地方,在歐洲大地引起一片驚慌。在一段時間內,英國人不敢出海,中斷了與歐洲大陸的貿易活動;德國上下為之震恐,統治所征服的欽察、斡羅思等地區人民。
第三次西征
1221至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花刺子模的戰爭中,佔領了波斯東部及呼羅珊諸地。然而,由於當時的蒙古人於該地所佔總人口比例的少數,無力控制當地的人民,使社會秩序出現一片混亂。其中,以呼羅珊地區在戰爭受害最為嚴重,甚至到達一個無法收拾的地步。元太宗窩闊台即位後,整個伊朗地區的騷亂尚未平息,更發生了札蘭丁於北印度復辟的活動。
於是窩闊台遂遺大將綽兒馬罕率軍繼續西征,消滅了花刺子模算端扎蘭丁的殘部此動亂到1226年始平息。根據《史集》和《世界征服者史》的記載,綽兒馬罕首先到呼羅珊,對叛逆者進行鎮壓,其結果反而使羅珊呈現一片混亂狀態。綽兒馬罕攻陷了一些地方,置八思鎮守,但另外一些地方尚未臣服。
於是綽兒馬罕遂派帖木兒和怯勒孛前去鎮壓,哈刺察敗走羅珊,逃往昔思田堡,後被鎮守於阿富汗西北地區的蒙古副統帥塔亦兒把阿禿八所鎮壓。窩闊台汗命成帖木兒為呼羅珊等地的總督。1235年,成帖木兒死,畏吾兒人闊里吉思繼任。綽兒馬罕自夷西行,於1230年末抵達阿塞拜強。1240年,阿美尼亞王到林拜見窩闊台,命其仍統領原故地。1241年,綽兒馬罕卒,拜住那顏繼任其職。最後,終於征服了波斯的大部份地區,並設立了管轄阿母河以西土地的行政機構。
蒙哥為了擴充拖雷家族的勢力、征服裏海以南的亦思馬因派和報答哈里發,曾命各支諸王貴戚從自己的投下屬民中抽取十分之二的人,組成一支大軍,由其同母弟旭烈兀率領征討尚未臣服的諸國,1252年八月,怯的不率領先頭部隊一萬二千人出發。次年三月,渡過阿母河,向忽餚思丹發動進攻,佔領其大部分地區。五月始圍攻亦思馬因派的據點之一—吉兒迭苦黑堡,用了兩年時間才將該堡攻克。
此外,又命塔塔兒人撒里那顏出征怯失迷兒,以配合旭烈兀的軍事行動,拚命為太宗朝時已西征至高加索地區的綽兒馬罕所部軍隊歸旭烈兀指揮。蒙哥還徵集了一千名中國拋石機手、火炮手、弓弩手和大量武器,交給旭烈兀使用。
旭烈兀的大軍長途跋涉,經別十八里、阿母河以北地區抵達波斯。當時,盤踞今伊朗馬德蘭諸山城的伊斯蘭教亦思馬因教派,被其它伊斯蘭教徒們稱之為「木刺夷(Mulahidah),意思為『異端者』」;而立國已五百餘年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已經衰落,其直轄地區僅限於都城報達(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周圍地區。旭烈兀於1256年,消滅木刺夷國。並於1258年攻陷報達、殺末代哈里發。1259年,西征軍兵分三路入侵今之敘利亞地區。漢地的各種火葯武器在諸次戰斗中發揮了很大的威力。次年春,佔領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算端納昔兒被蒙古俘虜。戰事尚未結束,即傳來了元憲宗蒙哥死去的消息,旭烈兀遂退返回到波斯之地,留先鋒怯的不花卒兩萬士兵繼續作戰。1260年,怯的不花遺勸告埃及國王忽禿思投降。然他們不僅殺死了怯的不花的使者,還率兵出征,怯的不花的軍隊在阿音扎魯特被密昔兒(埃及)、算端忽禿思擊敗,怯的不花的妻子兒女和親族全被被俘虜,另一方面,各地方的蒙古官員被殺,蒙古西征的鋒芒終於被揭制住了,而留敘利亞的一般蒙古居民則退居到木地區。旭烈兀在西征結束後,一直留鎮波斯,沒有再回到東方,波斯這塊肥美的土地就這樣落到拖雷家族的手中。
蒙古西征影響
蒙古軍三次西征,是一個世界性的、空前的重大歷史事件。西征的影響,無論在時間或地域上,抑或是人們的觀念上,都是極其深遠的。
三次西征開疆拓土,建立了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台汗國及窩闊台汗國,這四大汗國為橫跨歐亞的蒙古大帝國奠定了基礎。元朝的版圖之大,在地圖的西、北兩個方向上幾乎難以描繪,遠遠勝過漢唐二朝。
三次西征給被侵略的國家和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以畜牧業為生的蒙古人對農業和城市的破壞和摧毀是毫不吝嗇的。花刺子模的玉龍傑赤變成澤國,馬魯綠洲變成荒蕪地區,都是蒙古軍決堤灌城的結果,成吉思汗更因一個孫子戰死范延城下,便憤怒下令將該城徹底毀滅,變成一堆瓦礫,這些都使西域人一談起蒙古軍就為之色變。
然而,蒙古西征為被侵略的國家帶來極大災難同時,亦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使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發展,於是,東、西方開始頻繁交往,距離逐漸縮短,中國的火葯、紙幣、活字印刷術也因蒙古西征而傳入歐洲;西方的天文、醫葯傳入中國,促進了東西方的陸路交通和文化交流,對社會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中國不但是火葯的發明國,更是最早製造各類火器、火炮的國家。十世紀初,中國用於城市攻堅戰中的『飛火』,可說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火葯和火器在中國發明後,又迅速西傳,南宋時期,首都臨安盛行『流星』、『花火』,許多僑居該地的阿拉伯人對這種騰空四濺的煙花印象深刻,並將之介紹到自己的故鄉。蒙古人在南下中原地區時,掌握了這種科技,並挾之以西征。1260年,埃及馬木路克王朝素丹拜爾斯在大馬士革一戰中,擊敗了蒙古西征軍,俘虜了一些製造火葯的匠師,繳獲了大量火器,從此,中國的火葯與火器技術更直接大規模地西傳。火葯的西傳,使歐洲中世紀王公貴族的城堡在掌握了火器武器的資產階級革命武裝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同時使歐洲殖民主義者更容易對亞洲、非洲等廣大地區進行征服及掠奪,另一方面,火葯的出現,摧毀了歐洲封建貴族的堡壘,加促了封建制度的崩潰,使歐洲出現民族國家。
在八世紀至十世紀,雕版印刷術分別由海陸二道傳入美索不達米亞及埃及。稍後,在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蒙古人興起以前,雕版印刷術經過回鶻人的媒介,傳入中亞和西亞,並進入開羅。在十三世紀時,雕版印刷術由於蒙古勢力的擴張,再度形成了一股向西傳播的浪潮,這一次,波斯顯示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並推動著印刷術傳入歐洲。蒙古統治者控制下的伊利汗國的首都大不里士曾模仿中國元朝印製紙鈔,式樣仿自至元寶鈔,印有漢文『鈔』字和阿拉伯文。但紙幣只流通了兩個月,便被迫停廢。紙鈔的發行在伊利汗國歷史上雖然成了一場笑柄,但雕版印刷術卻在信奉伊斯蘭教的蓋嘉圖汗朝廷里正式得到了使用。印刷術的西傳使書籍成本降低,學術普及化,促進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在中國文化西傳時,西方的天文、數學、醫葯、制炮技術傳入中國。元設回回醫局女,以阿拉伯葯物治病,又頒回回歷,以阿拉伯歷法作參考。
成吉思汗時,在大汗宮廷中服務的便有信奉景教的回回醫生。元代中亞、西亞移民既多,阿拉伯醫葯也隨之傳入,由於阿拉伯各地本來盛產各種香葯,並能配製具有奇效的良方,所以回回葯物在元代享有極大威信。
元代對回回天文十分重視,專設回回司天台,忽必烈登汗位前,已徵集回回天文學家,萬年歷便是第一部正式受政府許可、獲准使用的回回歷。
結論
蒙古三次西征,不論對中國或是西歐等地方都極具影響。成吉思汗所發動的第一次西征,是由花刺子模國王摩訶末挑起的,同時亦是由成吉思汗那復仇和擴張野心所驅使的結果。蒙古軍三次西征,給元朝奠下了根基,亦使中西經濟及文化得以文流,東西方頻頻交往,國與國之間的距離縮短,促使了各地的民族大融和,對社會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有蒙古史學家認為「由於成吉思汀及其子嗣的西征行動,將我國的三大發明逐漸傳到西方,間接的影響歐洲的文藝復興,這一份對人類文化的貢獻,揭開現代世界的序幕,其功績則絕非亞力山大可以比擬的。」
然而,盡管西征帶給我們很多良好影響,但另一方面,我們亦應當承認蒙古軍三次西征給被侵略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害難。朱清澤在《成吉思汗評傳--一代天驕》中說:「這種野蠻殘暴行為是極不人道的,是應當受到譴責的。」西征使綠洲變成荒蕪地區、城鎮變成廢虛、數以萬計戰死沙場的士卒將領,以及無數無辜的老百姓流離失所等等都是蒙古軍三次西征帶來的惡果。
總括而言,蒙古軍三次西征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巨大的,對世界歷史的前進亦起了推動作用。西征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汲取的。
『肆』 阿米爾汗必看的十部電影
阿米爾汗必看的十部電影如下:
1、《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既然是阿米爾·汗的十佳電影,這部新作必須列入榜首。這是一部能帶給人力量,又能讓人感動萬分的電影,反正一看完,就覺得這部電影必須列入今年院線電影最佳前三。
2、《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最有力量的是片中對教育方式的思考。這部經典到不能更經典的電影已經無需介紹了,正是因為這部電影,阿米爾·汗享譽國際影壇。
3、《地球上的星星》。
這部電影阿米爾·汗所飾演的那位老師展現自己所畫的那幅畫時候的情節,瞬間飆淚。更有意義的是這部電影關於教育小孩的觀點,每一個兒童都需要細心去挖掘他們的潛力。
4、《芭薩提的顏色》。
《芭薩提的顏色》可能是阿米爾·汗較為被忽視的一部作品,但卻是他最震撼的電影,震撼的不是場面,而是故事本身,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么一部竟然能上映。電影前半段青春活力,而後半段則由喜轉悲,看的人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5、《我的個神啊》。
阿米爾·汗的電影涉及題材很廣,《我的個神啊》把重點放在了宗教文化上,通過外星人這種獨特的局外人視角來窺探印度的社會現狀,特別深刻的是諷刺了盲目的宗教崇拜。
6、《未知死亡》。
《記憶碎片》這部在情感方面顯得更加出色,讓人感動至深,看得人熱血沸騰。《未知死亡》是阿米爾·汗最燃的一部電影,另外,這部電影的歌曲都特別好聽,感覺片中的歌舞一點都不多餘。
7、《印度往事》。
《印度往事》是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印度電影,意義非凡。這部電影戲劇沖突強,印度人和英國軍隊之間的較量,情感宣洩特別強烈,極富感染力,讓人看到情緒激昂。
8、《孟買日記》。
印度電影並非每一部都是有歌舞的,只能說是絕大部分。《孟買日記》就是沒有歌舞的一部寫實電影,非常貼近印度的現實生活狀態,客觀講述4個人物的孟買故事,耐人尋味。
9、《Abhilasha》。
《Abhilasha》是由Kodanda Rami Reddy A執導,Kodanda Rami Reddy ASathyamurthy編劇,赤拉尼維、Radhika Sarathkumar等人主演的電影,豆瓣上沒有這部電影的簡介,只有145個人評價。
10、《印度往事》。
《印度往事》於2003年5月16日在中國上映。講述了印度村民在青年拉凡的帶領下贏得了與英國軍隊進行的板球比賽勝利,迫使英國人取消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並撤出村莊的故事。
相關信息:
印度電影開始於19世紀末。1896年,在孟買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以後10年中,外國製片人不斷帶來各種新影片,在孟買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
這些放映活動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製片興趣,薩達達以兩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訓練猴子為素材拍攝了印度最早的兩部短片,被譽為印度電影的先驅。
『伍』 中印戰爭的影視作品
中國沒有拍攝關於中印戰爭的電影。可以觀看《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記錄片。
由於中印戰爭進行的時候,中國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後的經濟復甦過渡期,國家經濟經費極端困難,所以中國就沒有拍攝中印戰爭的電影
印度方面由政府指示在1964年搶拍了寶萊塢的「抗中國策電影」:《Haqeeqat》(中文譯名為:嚴峻的現實),在這部電影中,印度導演:奇坦●安南從國內請來了一些群眾演員來扮演「英勇無畏的印度官兵」,又從當時反共的南越請來了一些群眾演員來扮演「窮凶極惡的中國解放軍官兵」,所以整部電影的對白語言是印度語和越南語。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斗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沖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系,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沖突。
(5)蒙古人列印度的電影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全長約171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
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
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
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復雜的背景。
印度政府把中國的寬容忍讓視為軟弱可欺,聲稱要以武力對付中國,加緊進攻中國的准備和部署。在西段,印軍部署了1個旅部、6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及若十配屬分隊,共5600餘人。
在東段,印軍部署了1個軍部、1個師部、3個旅部、15個步兵營,約1.6萬餘人。其第7旅4個營、炮兵第4旅2個營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克節朗、棒山口及以南的達旺地區;第5、第181旅計8個營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第4軍軍部、第4師師部位於提斯普爾。
東、西兩段,印軍共集結了2.2萬餘人。9月~10月上旬,印軍不顧中國邊防部隊的勸阻和警告,連續進攻駐守在「麥克馬洪線」以北西藏山南地區擇撓橋和扯冬的中國邊防部隊,打死打傷47人。
10月17和18日,在東段和西段,入侵印軍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20日,發起大規模進攻,企圖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
面對印度集結兵力、侵佔中國領土、頻繁挑起邊界沖突的形勢,中國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遵照中國政府和中央軍委的決定,進入戰備狀態。在印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當天,即10月20日,奉命開始自衛反擊。
在東段,西藏邊防部隊針對印軍沿克節朗河右岸~線展開的進攻部署,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兩翼攻擊、迂迴側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攻佔槍等、卡龍、沙則、仲昆橋及章多等地。接著兵分5路南進,於25日進占克節朗地區入侵印軍的後方基地達旺。
經過幾天反擊作戰,西藏邊防部隊全殲印軍第7旅,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吒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被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駐守呂都、林芝、山南地區的中國邊防部隊也在反擊中拔除了入侵印軍的據點,奪回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
西段,新疆邊防部隊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的弱點,採用逐次轉用兵力攻堅拔點的戰法,全殲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的印軍。新疆邊防部隊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37個入侵印軍的據點。28日,中國邊防部隊停止反擊。
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傷亡: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繳獲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
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陸』 印度歷史片
印度著名的電影有哪些
以下資源詳細內容可見網頁鏈接 6部氣勢磅礴的印度史詩級電影推薦。
▼《帝國雙璧 》 本片發生在古印度馬拉地帝國夏胡時期,以印度歷史上抵抗莫卧兒軍隊的戰神巴吉拉奧為原型,講述了他與側室馬斯塔尼纏綿悱惻的愛情。本片主要人物幾乎都是俊男靚女。
宏偉的宮殿、華麗的服飾、精美的場景和異域風情的舞蹈給人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印度艷後》 這是一部個印度版的美女「海倫」爭奪戰的故事,王後的傾城容顏引起了蘇丹的垂涎,他派兵攻陷了拉普吉特王國,結果呢,美人的真正樣貌都沒見到。
這里要提一下印度特色的Jauhar儀式了(婦女們為保貞潔,集體自焚),這種儀式印度歷史上真的存在過。蘇丹和王後就是《帝國雙璧 》的主演。
這兩個片子是同一個導演拍攝的,對印度人臉盲的我努力分辨了許久…… ▼《巴霍巴利王:開端》 分為上下兩部,這部號稱是印度歷史上最貴的電影,整體耗資約 1.6 億人民幣,視覺效果令人驚艷。宗教色彩強烈,男主舉起的是石雕,上面的圓柱體是林伽,象徵著印度三大神之一「濕婆」的丁丁。
下面的磨盤叫約尼,象徵著濕婆的老婆帕爾瓦蒂陰性的力量。 ▼《阿育王》 阿育王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宗教(佛教)中都占據了重要地位,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3位君主。
傳說他生性殘暴,殺了90多位兄弟才登上王位。後來幡然悔悟,弘揚佛教。
倒是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味。 影片是以「愛情」為主線,刻畫了這位傳奇君王復雜又矛盾的一生。
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一部難得的戰爭巨作。以及《阿克巴大帝》,印度的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都是非驚艷的影片。
具體內容可見鏈接最後。
印度電影很好看,很有思想深度,有沒有人推薦幾部印度關於宗教哲學
黑幫大佬和平夢,又叫黑幫大佬再出擊,一部非常經典的印度電影。
這部電影還有其他幾部續集。還有一部奧斯卡獎影片《甘地》不是印度拍,內容是講述印度聖雄甘地的黑幫大佬和平夢的劇情簡介 · · · · · · 甘地熱潮正席捲印度全國,其中一個原因可以說是拜本片所敬脊賜。
本片講述黑道人物姆納為了追求一名電台女DJ,訛稱自己是大學教授,不惜惡補甘地生平,以便參加電台問答比賽。當他日刨夜刨時,甘地的鬼魂就在他眼前出現,教導他如何以非暴力手段應付人生逆境。
在這出黑道人物追女仔的電影中,聖雄甘地的角色幾乎由頭演到尾,甘地的哲學和精神也貫徹了全片。本片在首都新德里開畫一星期後,市 *** 以該片宣揚甘地追求真理和非暴力抗爭,宣布該片可以豁免繳交娛樂稅。
同樣地,印度中部切蒂斯格爾邦也因本片表揚甘地的價值觀,具有教育意義,宣揚正面訊息,也給予該片免稅的地位。其他印度經典電影有:80-90年代國內引進的印度佳片:流浪者、兩畝地、啞女、奴里、大篷車、愛的火山、血洗鱷魚仇、印度先生。
近年印度佳片:2012年最新的:甜點先生(巴菲的奇妙人生)、猛虎英雄傳(薩爾曼汗)、功夫小蠅、終極武器、偶滴神啊其他經典印度片:寶萊塢生死戀(沙魯克汗)、未知死亡(阿米爾汗另一部佳片推薦)、三傻沖稿緩大鬧寶萊塢(阿米爾汗最佳推薦)、季風婚宴(獲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印度英國合拍,奧斯卡最佳影片推薦),月光集市到中國(搞笑)、王子(散模動作場面精彩)、寶萊塢機器人之戀(最佳動作科幻片)、情字路上(沙魯克汗歌舞佳片)、幻影車神1-2(動作)、通緝令(薩爾曼汗動作)、天生一對(沙魯克汗歌舞)、印度超人、阿育王(沙魯克汗史詩獲獎)、阿克巴大帝、勇士(動作穿越推薦)、無畏警官(薩爾曼汗動作)、雄獅(推薦動作情節俱佳)、地球上的星星(阿米爾汗)、寶萊塢不可能的任務(沙魯克汗)、奪面煞星寶萊塢(沙魯克汗結局顛覆 *** 鬥智)、生死競賽(曲折鬥智)、通緝令(薩爾曼汗)、風箏(愛情動作)、瀟灑走一回(喜劇被譽為2011年的三傻推薦)保鏢(薩爾曼汗2011票房冠軍)、魔王(沙魯克汗2011最新,印度投資最大的科幻動作片,號稱印度鋼鐵俠)鬧鬼3D(印度恐怖片)、愛情屍檢報告(網路火爆視頻)、奪面煞星寶萊塢2。
印度近代民族解放電影
你好,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你。
印度近代民族解放電影的代表作當屬《印度母親》(MotherIndia),1957年的《印度母親》是印度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也是該國少數成功打入西方市場的電影。 《印度母親》是印度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也是該國少數成功打入西方市場的電影,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
該片導演梅赫布·罕(MehboobKhan)是印度民族電影的先驅,他善於學習好萊塢的電影手法,即使他的作品和普通印度電影一樣喜歡載歌載舞,卻從沒忘記過關懷底層民眾的疾苦。 《印度母親》翻拍自梅赫布·罕1940年的作品《女性》,是他電影生涯末期的野心之作,也是他晚年的最後一次成功。
《女性》講的是一個農村婦女被丈夫遺棄後,辛苦拉扯兒子長大的辛酸故事。梅赫布·罕著力歌頌她賢良貞淑的美德,最後正是她的美德挽救了自己的家庭,更進一步挽救了全村———她的溺愛則讓兒子走上邪路,墮落為歹徒,最終威脅到所有鄉親;母親狠下心殺死兒子,自己也心碎而死。
17年後翻拍,梅赫布·罕對若干情節進行了改動。放高利貸的商人與農民的矛盾被推到前台,影片主人公「母親」的兒子則是反抗剝削與壓迫的強盜。
但他的過錯在於,不僅殺了放高利貸的商人,還綁架了他的女兒。母親為了維護家族傳統所依循的道德觀,不得不殺死了兒子。
罪惡的剝削結束了,信仰和榮譽勝利了。鄉民們建好一座水壩,眼看未來的光景是越來越好,可母親因為失去了兒子仍陷於悲痛,她隨即被所有人都尊為母親———「印度母親」,人們敬仰她大義滅親的無私情懷。
今天看來,《印度母親》簡單化的意識形態處理略顯幼稚,不過結合時代背景與甘地的精神遺產來理解,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印度普通百姓追求自身解放、追求正義與公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除了母親殺兒子的戲劇沖突顯得太過極端,整部影片呈現的各種矛盾對抗,都是印度社會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實故事。
印度好看電影都有哪些
作者:知乎用戶鏈接:://hu/question/19761044/answer/128933016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阿米爾汗系列(喜歡他沒道理,特別是那忽閃忽閃的大眼睛。)
印度往事 印度往事 Lagaan 阿米爾汗 第7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img src=://pic2.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 阿米爾汗那時還是十分的青澀,哈哈。英國殖民時期的故事,印度村民在青年拉凡的帶領下贏得了與英國軍隊進行的板球比賽勝利,迫使英國人取消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並撤出村莊。
第7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芭薩提的顏色 【印度/劇情】芭薩提的顏色2006_其他國家<img src=://pic1.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1051" data-rawheight="1500" width=1051 data-original="://pic1.mg/v2-_r.jpg">; 如果血液不沸騰,血管里流的就是水;青春美好有何用,如果不奉獻給祖國。 河邊洗衣工(孟買日記) 【印度小清新】孟買日記 (2011) 【阿米爾·汗】<img src=://pic1.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34" width=600 data-original="://pic1.mg/v2-_r.jpg">; 文藝愛情片,人物心理猜不透,他愛她嗎?她愛他,還是他? 未知死亡 【經典佳作】未知死亡 Ghajini (2008) 中英字幕【阿米爾汗8.1高分動作片 超級好看】<img src=://pic3.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600" width=463 data-original="://pic3.mg/v2-_r.jpg">; 這個很多人推薦過了,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btw女主阿辛好美。地球上的星星 【BD•1280P】【童年/勵志】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2007)<img src=://pic3.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600" width=940 data-original="://pic3.mg/v2-_r.jpg">; 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幻影車神3 幻影車神:魔盜 *** <img src=://pic3.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600" width=437 data-original="://pic3.mg/v2-_r.jpg">; 激烈的打鬥場面,炫酷的飛車技術,可以一覽印度的開掛技術。
三傻大鬧寶萊塢<img src=://pic4.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0" width=1024 data-original="://pic4.mg/v2-_r.jpg">; 百看不厭,深刻反映了印度的教育現狀。 我的個神啊 我的個神啊<img src=://pic1.mg/50/_hd.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600" width=413>; 阿米爾汗14年新片,以獨特、有趣的視角反映了印度宗教社會內部的醜陋現實。
有趣而引人深思。強烈推薦。
btw,很喜歡女主帥氣的短發。 真相訪談(紀錄片) 見「優酷網」 【聚焦當代印度社會黑暗面】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 阿米爾·汗製作主持 第一季<img src=://pic3.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1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pic3.mg/v2-_r.jpg">; 賤民現狀、婦女被強制墮胎、自由戀愛與包辦婚姻……涵蓋了印度社會急需解決的很多問題。
中國真的需要像阿爾米汗這樣敢於站出來替社會大眾發聲的影視人! 愛情片天生一對 【愛情】天生一對 2008印度版<img src=://pic1.mg/50/v2-_hd.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8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pic1.mg/v2-_r.jpg">; 沙魯克汗演技大爆棚,一人分飾兩角,女主你是喜歡獃獃的那位還是酷酷的那位? 金奈快車 【愛。
有哪些書籍可以較完整地了解印度歷史和寶萊塢電影史
《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論述印度從開始遭受殖民侵略到最後獲得獨立的歷史。
本書著重說明英國統治在給印度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怎樣不自覺地導致了印度社會的巨大變革,啟動了現代化進程;英國統治怎樣促成印度一種新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的興起,這種力量如何成長壯大,如何積極參與促進印度發展並最後迫使英國交出政權。本書的突出特點是,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從印度國情出發研究印度,對一系列重大問題,如殖民主義雙重愈來愈的實現、殖民統治與印度現代的啟動、非暴力不合作道路的作用、甘地與國大黨的關系、下層人民在民族斗爭中的地位、教派主義興起和發展的緣由、英國在印巴分治中的作用和印度獨立的歷史意義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
印度近代民族解放電影
你好,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你。印度近代民族解放電影的代表作當屬《印度母親》(MotherIndia),1957年的《印度母親》是印度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也是該國少數成功打入西方市場的電影。
《印度母親》是印度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也是該國少數成功打入西方市場的電影,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該片導演梅赫布·罕(MehboobKhan)是印度民族電影的先驅,他善於學習好萊塢的電影手法,即使他的作品和普通印度電影一樣喜歡載歌載舞,卻從沒忘記過關懷底層民眾的疾苦。
《印度母親》翻拍自梅赫布·罕1940年的作品《女性》,是他電影生涯末期的野心之作,也是他晚年的最後一次成功。《女性》講的是一個農村婦女被丈夫遺棄後,辛苦拉扯兒子長大的辛酸故事。梅赫布·罕著力歌頌她賢良貞淑的美德,最後正是她的美德挽救了自己的家庭,更進一步挽救了全村———她的溺愛則讓兒子走上邪路,墮落為歹徒,最終威脅到所有鄉親;母親狠下心殺死兒子,自己也心碎而死。
17年後翻拍,梅赫布·罕對若干情節進行了改動。放高利貸的商人與農民的矛盾被推到前台,影片主人公「母親」的兒子則是反抗剝削與壓迫的強盜。但他的過錯在於,不僅殺了放高利貸的商人,還綁架了他的女兒。母親為了維護家族傳統所依循的道德觀,不得不殺死了兒子。罪惡的剝削結束了,信仰和榮譽勝利了。鄉民們建好一座水壩,眼看未來的光景是越來越好,可母親因為失去了兒子仍陷於悲痛,她隨即被所有人都尊為母親———「印度母親」,人們敬仰她大義滅親的無私情懷。
今天看來,《印度母親》簡單化的意識形態處理略顯幼稚,不過結合時代背景與甘地的精神遺產來理解,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印度普通百姓追求自身解放、追求正義與公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除了母親殺兒子的戲劇沖突顯得太過極端,整部影片呈現的各種矛盾對抗,都是印度社會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實故事。
《阿育王》是印度歷史上怎樣一位王?這個電影講述了什麼?是哪個國
阿育王不僅在印度家喻戶曉,在所有對佛教感興趣的人心目中,也是位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
這位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完成了父祖輩統一印度的夢想,使孔雀王朝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印度的國徽圖案就是阿育王當年所建的獅子柱頭。而頗有傳奇色彩的是,這位曾經以謀殺兄弟姐妹90多人的血腥代價登上王座、曾經在一次戰役中屠殺10萬人的暴虐之君,後來卻突然悔悟,皈依佛教,並將後半生的追求,定格在了潛心研修與推廣佛教上,使佛教走出印度,傳到緬甸、斯里蘭卡以及中亞、西域一帶,佛教後來成了與 *** 教、基督教齊名的三大宗教之一,阿育王功不可沒。
《阿育王》(印度)。
『柒』 蒙古鐵騎戰蘇丹王電影叫什麼名字
印度艷後(2018)
導演:桑傑•里拉•彭薩里
編劇:桑傑•里拉•彭薩里
主演:迪皮卡•帕度柯妮
地區:印度
語言:印地語
類型:劇情
上映:2018年
時長:164分鍾
『捌』 《印度暴徒》算是一部好電影嗎
個人認為《印度暴徒》不能算是一部好電影
作為一部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相信不少中國觀眾都抱有著不小的期待,畢竟阿米爾汗素來在中國上映的電影都是叫好又叫座,但《印度暴徒》里雖然仍舊有著阿米爾汗精湛的演技,但這部印度抗英電影從本質上來說與抗日神劇幾乎別無二致。
劇情的老套,情感的匱乏,動作的尷尬,一系列的問題使這部阿米爾·汗的新作空有一腔愛國熱衷,卻沒有了一如往日電影中那股能凝聚心魂的真摯,最終只是使電影顯得像一個暴徒,不知從何去發泄自己的力量。
『玖』 蒙古軍打到歐洲的電影
13世紀,蒙古西征軍對俄羅斯的征服,以及之後200多年的統治,一直是被史書反復提及的著名事件。但相對而言,這個題材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2017年的俄羅斯電影《怒戰狂心》則終於把這個題材搬上了大熒幕。總的來說,《怒戰狂心》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來說,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爆米花片。其整體復原雖然不像《斯巴達300勇士》那樣完全架空,但是卻也並非考究,尤其是其中蒙古人的形象,雖然勉強算得上帶有一點藝術觀感,但是和實際歷史上的蒙古人形象,差別不是一星半點的小。加之整個電影場景除了人物以外都是特效製作,受限於本身俄羅斯影視特效水平,製作出的結構多少也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