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三輪車電影
擴展閱讀
pr怎麼製作電影預告片 2025-08-26 08:46:09
日本最恐怖的校園電影 2025-08-26 08:44:36

印度三輪車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1-05 12:50:14

1. 找印度賽車的電影

片 名: Ta Ra Rum Pum (2004)

中文名: 車神一家子

主 演: ( Saif Ali Khan) (拉妮·木克哈吉 Rani Mukherjee) ( Vic Avilles) ( Victor Banerjee) ( Dolly Bindra) (Christopher Combs)

劇情介紹

Rajveer Singh (Saif Ali Khan飾)是一個賽車隊里的修車工人,並很希望駕駛賽車,後被隊里的經理 Harry (Jaaved Jaaferi飾)發掘.就在同一天他邂逅了一個音樂系學生---Radhika (Rani Mukerji飾),並且愛上了她.

他正式加入『Speeding Saddles』 ---一個接近衰敗的賽車隊,改名RV.當他的賽車生涯一帆風順之時,他的愛情也得以開花結果.Radhika是個富家女,不顧父親的反對嫁給了Rajveer.幾個月後,他既是一個開心的已婚男人,而且是全國最優秀的賽車手.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成功,他很快就成為了美國第一的賽車手.與此同時,驕傲地成為兩個孩子Priya (Angelina Idnani飾)和 Ranveer (Ali Haji飾)的父親.

但在一次在賽道上的嚴重車禍後,RV住院數月.當他試圖重返賽場,卻發現因那場車禍而給自己留下陰影,自己已銳氣盡失.在遭遇一系列的失敗後,他的生活完全改變,他不得不變賣房產,搬到附近布朗克斯(紐約市最北端的一區)式的荒涼地區居住. RV和Radh ika決定向孩子們隱瞞實情,編造了他們在參加真人秀節目,他們必須作為窮人去贏得一筆虛構的巨額獎品的謊言.

一家人不得不努力掙扎求存,用幻想和快樂對抗逆境.但一件意外事件卻迫使RV重新追回他曾失去的生活.

2. 超級好看的印度電影

超級好看的印度電影有:

1、《摔跤吧!爸爸》

一部既能引人發笑,又能引人思考的電影。阿米爾汗的幾部電影都很絕,情節好,演技好,全片比較輕松。比較驚訝的是後面還有愛情的主題,雖然關於愛情的描寫篇幅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夠發人深省,這是非常棒的一部電影。

3. 還記得那些印度經典電影嗎

前年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參觀了世界著名的印度「寶萊塢」,印象極其深刻。在這之前,印度經典電影曾經在我國風靡一時,那些美妙的歌舞片,令人相當痴迷啊。可以說,我算是印度電影的Fans。所以,這次能夠和高群書導演一起被邀請擔任2010年印度影展的推廣大使,感到非常榮幸,極其開心! 說起來,印度電影的歷史真的相當悠久。據資料記載,印度電影開始於19世紀末,1896年在孟買首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第一次把電影帶到了印度。此後在無聲電影時期的20-30年代,印度電影迎來了第一個繁榮時期,無聲影片的產量持續上升,1931年高達207部。 同時,隨著有聲電影的誕生,印度電影開始了新的發展。1930年印度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有聲影片《阿拉姆·阿拉》。影片題材取自《一千零一夜》,場景瑰麗多彩,穿插了很多歌舞場面,上映後引起了轟動。這種歌舞片形式至今仍然是印度電影被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一。 除了我們熟悉的歌舞片外,印度也有很多現實題材的電影,早期的《大地之子》和《柯棣華醫生的不朽事跡》,都是印度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特別是後者,以柯棣華醫生投身中國的抗日戰爭並以身殉職的悲壯故事為題材,在中國也被很多人了解和喜愛。 1950年印度正式獨立,其電影也進入了多元化發展階段。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成長起來了,他們不願被娛樂片的洪流所吞噬,拍攝了很多反映現實的優質影片,開始了印度的「新電影運動」。我們熟知的《兩畝地》,就是這類影片的佼佼者。 進入60年代,印度影片的年產量已達300多部,而到了1985年,影片年產量更高達 912部。目前,印度電影的年產量都在千部以上,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而印度的很多本土電影明星,雖然未必像好萊塢影星那樣在世界范圍內有廣泛的影響,但在本國,卻受到了廣大觀眾的超級喜愛,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這次在中國舉辦的印度電影展,共有10部來自「寶萊塢」的佳作將與中國觀眾見面。在選片上也打破了觀眾對於印度電影「只有歌舞片」的刻板印象,選擇了印度近年來最為優秀的現代影片,類型多樣,包括喜劇、情節劇、歷史劇、兒童劇等,題材涵蓋了印度現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適合各個不同年齡層及口味的觀眾。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回憶起那些經典的印度電影,《流浪者》、《大篷車》、《奴里》、《寶萊塢生死戀》等等,當那些美好的記憶令你溫暖而感動時,不如,去看看現代的印度電影吧。相信你一定會有特別的收獲! 高群書導演和小車同學 鄭重推薦印度電影

4. 誰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么 一個印度人騎著紅色的摩托 後來變成個女人

《我最醜陋的真相》

劇情簡介:一位頂級女模Diya與選美冠軍」泰米爾納德邦先生「的Lingesan相戀,並且兩人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模特拍檔。一天 Lingesan拒絕為帶他入行的富有商人拍攝一個廣告,為此商人決定報復他。商人與一位貪婪的男模,猥瑣的醫生,和一位變性的形象設計師聯手陷害了Lingesan並給他帶來了生不如死的痛苦。影片講述了Lingesan之後如何向這些社會高層復仇的故事。—————————————————————————————————————

看到這些估計很多人會極度懷疑這個gif出處怎麼可能會是如此劇情,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截圖為證,第31分39秒出現此處場景

5. 2020年,印度燒腦犯罪懸疑電影,不看到最後根本猜不到兇殺是誰

多名女童接連遇害,所有證據卻指向十一歲少年。少年被捕認罪,可是失蹤仍在繼續,每一個你以為的兇手背後還有兇手,每一個你看到的結局都不是結局,2020懸疑新作將反轉進行到最後。

 

故事開始,一個小男孩跟著父親去市場買雞肉,看著賣家手起刀落將火雞剁碎,男孩兒面無表情,沒有絲毫的不忍。甚至還偷偷把雞頭帶回家,開心地放在玻璃瓶里。原來男孩兒有收藏動物屍體的癖好,他很享受這種樂趣,卻沒想到這次被父親發現了。於是父親開始抽打他,這一打就打到了男孩成年,最終忍無可忍的男孩親手勒死了父親,並把他埋葬了自家後院里。

 

 

小鎮里接連發生兩起兇殺案,受害者都是幼童,且行凶手法殘忍,一刀致命,因此,兇手很可能是同一個人。法醫薩姆奉命協助調查此案,而案件的負責警察是前大嫂——迪卡,迪卡和哥哥曾有兩個女兒,6年前,大女兒和迪卡外出玩耍時失蹤,迪卡與丈夫因此有了隔閡,最終不歡而散。所以當薩姆前來報道時,迪卡的態度十分冷漠。

 

這沒有影響薩姆的工作態度,他通過檢測分析受害人的衣物和案發現場的環境做交叉對比,還原了小女孩被害前的行走路線,薩姆推測兇手極有可能是一個孩子,但迪卡不相信這荒謬的推測,但很快就有一名目擊者報案,案發當日他曾看到一個男孩騎三輪車運送屍體,這個說法證實了薩姆的推測,隨後警方根據目擊者提供的男孩面貌描述,展開了全城搜捕。

 

與迪卡相熟心理醫生主動聯絡她提供線索,他說男孩曾是醫院的一名患者,從小就有暴力傾向,用刀劃傷的主治醫師,目前不知去向。迪卡根據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加大了搜捕力度,令人意外的是男孩竟然又頂風作案了。他從醫院帶走了一個女孩,薩姆從女孩吃過的巧克力包裝里提取出另一組DNA,經過檢測發現與嫌疑人男孩並不匹配,這意味著兇手還有第三人。薩姆建議暗中收集女孩被綁當日所有進出醫院人員的DNA進行交叉比對,可惜沒有一個與巧克力上的DNA相匹配。

退休老刑警找到薩姆,提供了一份DNA樣本。希望將樣本與這次連環兇殺案提取到的DNA進行對比。原來當地在10年前也發生過一起連環殺人案,被害兒童也是幼童,而且兇手的作案手法與這回極其相似。

 

警方很快抓到了男孩,意外的是他很快就認罪了,薩摩回看監控,發現男孩在認罪時頭總是會偏向帶有助聽器的一側,因此懷疑有人利用助聽器操控男孩認罪,可沒等他繼續往下調查,男孩就割腕自殺了,薩姆通過劃分助聽器可接受范圍,來調查附近出現的所有可疑車輛。突然被一個男人從背後襲擊打暈。

 

醒來後薩姆發現襲擊者是當年的校車司機,司機得意的給他看了一段視頻,畫面里男孩將被害人送進了一輛車廂,緊接著從裡面推運屍體出來的女孩,就是薩姆的親侄女,也就是迪卡當年失蹤的女兒,原來校車司機憎恨迪卡,當年沒有證據就逮捕它,導致司機的人生徹底毀了,為了報復迪卡,司機綁架了她的女兒,並把她培養成殺人犯。

 

薩姆知道司機的DNA早就證實過與兇手不匹配,這就說明他還有同夥,薩姆掙脫了束縛與司機搏動,突然一聲槍響,真凶殺了司機滅口,薩姆趕緊拿了司機的手機和鑰匙開車追趕,沒想到路上卻被迪卡的警車攔下,原來這輛車是真凶故意留在現場的。車上還有被綁架的小女孩,迪卡是根據小女孩身上的手機定位攔下了薩姆。薩姆知道自己中計了,於是趁亂逃跑。

 

成了逃犯的薩姆並沒有放棄抓捕真凶,他藏在哥哥家裡梳理所有的線索,薩姆把迪卡找來,給他看了校車司機手機里的視頻,還根據手機上的定位推斷出了侄女的藏身地,於是迪卡和前夫一起前去營救,而薩姆則去找了之前的心理醫生,將自己梳理後的推論和盤托出。

 

原來當薩姆知道10年前的案子和現在的案子真凶是同一個人的時候,他就和老刑警回10年前埋屍地重新調查過,利用儀器檢測,在地下挖出了4小一大5具屍骸,其中大的那具屍骸還是個成年男性,骨頭上有一些不屬於當地的土壤,經過檢測得知,土壤來自化工廠附近,而在化工廠附近居民名單里,赫然有心理醫生的名字在內,薩姆認定這不是巧合。

 

聽到這兒心理醫生一聲笑了笑,道出了真相,其實他就是故事開頭那個殺了自己父親的小男孩,因為土地被徵收,醫生怕屍體在施工時被發現,所以才不得不轉移了埋屍地,而他自己其實也並非一直是嗜血狂魔,殺了家暴的父親之後,醫生結識了妻子並有了兒子,這讓她的生活一度趨於正常。但好景不長,妻子意外離世,自己也被查出得了癌症,看著其他人幸福美滿的家庭,醫生的心理逐漸扭曲,最後決定報復社會,對孩子痛下殺手。

 

沒想到在一次躲避警察查車而轉移屍體的時候,這也造成了司機的蒙冤入獄。而這一切都被兒子看見,兒子發現父親是殺人犯,心態崩塌,最終失足掉下樓摔死了,醫生把兒子的死歸咎到迪卡身上。為了報復迪卡,醫生在游樂場拐走了她的女兒,在機緣巧合下,把校車司機拉進了復仇計劃里,控制著他和那個認罪的小男孩展開了後續的殺人事件。

 

醫生笑著說,這一切都是你的猜想而已,並沒有證據。因為之前的DNA檢測,醫生與兇手並不匹配。薩姆聽到這兒笑了笑,他查到心理醫生當初接受癌症治療時,曾做過骨髓移植手術,血液里的DNA則變成捐獻者的DNA,一直以來用作樣本的DNA是巧克力上的外部DNA,可用做比對的DNA則是從血液里提取的,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心理醫生的DNA與兇手不匹配,只要帶他再做一次外部DNA的檢測,一定能確認兇手。

 

聽到這兒,心理醫生氣急敗壞的襲擊了薩姆,二人在車里廝打起來,車子行駛不穩,撞上挖掘機,在翻車的時候,薩姆解開了心理醫生的安全帶,醫生飛出車窗摔死了,薩姆則因為安全帶綁住了小命。最後警察對薩姆的行為提出質疑,問他發現真凶後為什麼不先告訴警察,薩姆謊稱自己是上車後才意識到心理醫生是兇手的,所以來不及報警,至於為什麼醫生死了,他還活著,因為薩姆系著安全帶。故事到這里結束,小夥伴們你覺得薩姆為什麼要製造意外殺死心理醫生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看法。

6. 求印度電影,剛開始講的是男主角在三輪摩托車上,把手升出去與一位女...

《勇士》這個電影我也還沒看過,不過你說的肯定是這個電影。
下面是參考資料,2009年的印度電影

7. 印度有個電影叫勇士什麼的

《勇士》又名《柏拉瓦傳奇》,這部穿越四百年的愛戀是集穿越、愛情、動作、戰爭於一體的一部史詩之作。是印度電影的經典之作,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內中歌舞,都讓人耳目一新。

◎譯名勇士、柏拉瓦傳奇

◎年代2009年

◎國家印度

◎類別動作/劇情/愛情

◎語言泰盧固語

◎片長2小時44分鍾29秒

◎導演S.S.Rajamouli

◎主演RamCharanTeja...KalaBhairava

KajalAgarwal...Mitravinda/In

劇情:

400年後,輪回,勇士成了賽車手,在趕去曼谷參加賽車手比賽時,乘坐三輪車的他在雨中朦朦朧朧瞧見了一個攔車的女孩茵杜,伸出車外的手不經意間觸到了女孩的手,觸電的感覺,紫色的電流中,數百年的時光在電流中悠悠而過,藍天沙漠,賓士的駿馬,美麗的公主,無數紛沓而至的畫面中,有兩只始終無法相觸的手,蒼涼而凄美,悵惘哀傷,賽車手不顧一切地下車,在雨中狂奔,茫茫人海中他已經認不出她的臉。那是怎樣的情感,即使不知道她的相貌,身世,性格,品行,卻依然可以深愛……

看了三遍了,還是被情節和歌舞感染。

8. 印度老電影《大篷車》男女主角現在怎麼樣了如何評價他們的表演

印度電影《大蓬車》是一部非常好的精典影片,深受我國大陸觀眾所喜愛,其中,裡面的歌曲非常好聽,聽了之後,讓人熱血沸滕,情節也非常好,印象最深的就是司機「莫汗拿皮帶狠抽壞蛋:拉扎,抽的那傢伙滿臉是血,真解氣!童年的回憶啊,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印度電影了,沒有之一。

莫漢的扮演者,吉滕德拉,1942年生人,代表作《再生緣》《大篷車》《瘋狂世界》。吉滕德拉英俊瀟灑,舞蹈和演技功底深厚。人稱「寶萊塢第一小生」。他為人謙和,口碑佳,在印度人氣極旺。他有一雙兒女,兒子也從事演藝工作。目前他雖然已經步入老年,但風采不減當年,仍活躍在影壇。

阿魯娜·伊拉尼

阿魯娜·伊拉尼,妮莎的扮演者。1952年生於印度孟買,是印度著名舞蹈家,編劇、導演。出道至今已拍攝影視作品120餘部。

她兩次榮獲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女配角獎。她舞蹈表演精湛,被稱印度三大舞女之一。目前她從事舞蹈教學,積極培養新人。

9. 印度電影流浪者

【原 片 名】Awara
【中 文 名】流浪者
【出品年代】1951
【國 家】印度
【主 演】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納爾吉斯 拉傑·卡普爾
【出品公司】印度拉茲·卡普拉電影公司出品
【影片長度】168分鍾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分廠 譯制
【翻 譯】尹廣文 【導 演】徐明、張普人
【錄 音】王林
【演員及配音演員表】
小拉茲——祖貝達(蘇庭石配音)
小麗達——里列·斯希特尼斯(張桂蘭配音)拉茲——拉茲·卡普爾(從連文配音)麗達——納爾吉絲(向雋殊配音)
拉貢納特——普里·特維拉茲(白景晟配音)里列——里列·密斯拉(白玫配音)扎卡——克·恩·辛格(高榮第配音)
【內容簡介】
《流浪者》:「血統論」的驚世悲劇——故事梗概大法官拉貢納特素來相信「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荒謬理論,並以此為據錯給扎卡判了罪。無辜的扎卡設法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並決心對拉貢納特進行報復,他先用計使拉貢納特拋棄了正要分娩的妻子。於是,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法官的兒子拉茲降生在大街上。從小與母親生活在貧困屈辱之中的拉茲,在強盜扎卡的威脅利誘下,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見了童年時的女友,楚楚動人的貴族小姐麗達,他們真誠地相愛了,皎潔的月光下,他們在平靜的海面上盪起小舟,享受著愛的滋潤,愛情給拉茲帶來了新生的渴望,他決心痛改前非,要用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然而,工廠卻因為拉茲曾經是賊而開除了他,扎卡也在脅迫他。一天,拉茲回家,正遇上扎卡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想扼死自己的母親,他為保護母親,殺死了扎卡並被捕。當他知道法官拉貢納特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便設法從獄中逃了出來,結果行刺拉貢納特未遂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已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拉茲的悲慘經歷證明了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
【主創簡介】
《流浪者》:「卡普爾」的不朽傑作——主創簡介
在國際影壇上,父子兩代涉足影壇,並均成為大明星的影人並不少見,而像印度卡普爾家族這樣薪盡火傳,歷經四代且每一代都有成為影壇佼佼者的電影世家卻鳳毛麟角。《流浪者》則是卡普爾電影家族最引以為豪、譽滿影壇的不朽傑作。
《流浪者》是由卡普爾家族第二代傳人拉傑·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傑·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傑·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流浪者》公映後,轟動一時,並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此後30餘年中,拉傑·卡普爾又以非凡的才華和高深的造詣,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成為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
拉傑·卡普爾1924年生於印度孟買,他的父親普里特維·拉傑·卡普爾是印度著名戲劇、電影藝術家,普里特維在青年時期曾組織擁有150名演員的「普里特維·拉傑劇團」,以後轉入電影界,在默片時代他曾扮演過許多生動的角色,老卡普爾的三個兒子在他的影響和熏陶下,先後都成為印度著名的電影演員。拉傑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他從18歲起就在孟買有聲電影公司當場記。1947年,23歲的拉傑自導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這是一部自傳體影片。此後,他又自導自演了愛情影片《雨》,這部影片使他一舉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傑·卡普爾電影製片廠,並兼任製片人、編劇、導演和演員,拉傑·卡普爾所創造的卓別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為印度青年觀眾的偶像。
50年代初,拉傑·卡普爾對反映貧苦人生活的社會題材產生了興趣。1951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呢,還是得自於父母呢?影片的這一主題深深震撼了觀眾的心靈,拉傑以巧妙的藝術構思,完美的導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創作了《流浪者》這部影片。該片嚴肅地告訴人們:決定一個人性格和習慣的不是血統,而是環境。正如拉傑·卡普爾所說:「不管你出身於什麼家庭,不管是怎樣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圍有愛情、慈愛和友誼,並有機會獲得進步的話,你能完成巨大的事業。」片中,扮演麗達的演員是印度最有才華的女星納爾吉絲,她曾和拉傑·卡普爾合演過《火》與《雨》,《流浪者》是他們合作的第三部影片。 《流浪者》之後,拉傑·卡普爾在50年代又自導、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兩部影片,均取得了極大成功。《在夜幕下》還獲得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拉傑·卡普爾一生主演過50部電影,導演過10部,監制過14部,堪稱是影壇全才,1987年他獲得印度電影終身成就獎。1988年,拉傑·卡普爾因病去世,享年64歲。 拉傑·卡普爾家族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電影世家,他的父親普里特維一生演出了60餘部影片,二弟薩米是印度著名電影演員和作曲家,三弟薩西是目前印度影壇上紅極一時的明星,並兼任製片人和導演,拉傑·卡普爾的長子蘭德希爾主要從事導演工作,次子里希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影星,另外,拉傑·卡普爾的一個孫子也是目前印度影壇上一位活躍人士。
【影片賞析】
《流浪者》:音與畫的水乳交融——影片賞析

《流浪者》開創了印度電影批判現實主義的先河,在該片出現之前,印度電影主要順著逃避現實和歌舞片的方向發展,這部影片通過男主人公拉茲的出生、生存、做賊、愛情、殺人和被捕等命運沉浮,在批判現實社會的同時展示出民主和人道主義思想,充分揭露了血統論的反動。 《流浪者》是卡普爾結構最完美的影片,電影手法細致入微。歌曲與畫面的配合,拉茲和麗達一段長達九分鍾的愛情歌舞夢境,都與劇情和主題水乳交融。盡管卡普爾借用了不同的電影傳統,但影片看來並不俗氣。我們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表現主義的燈光,卓別林式的喜劇表演,好萊塢風格的升降鏡頭,浪漫照明效果和新寫實主義的形象等等。《流浪者》中反復出現的豐富多彩的歌舞場面也令人難忘。影片的主題歌《拉茲之歌》和插曲《麗達之歌》感情真摯樸素,旋律優美流暢,深受我國觀眾的喜愛,「阿巴拉古」的旋律更是久唱不衰。
【幕後人語】
《流浪者》:譯製片的空前「絕唱」 ——幕後人語
《流浪者》是在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完成的,近半個世紀的春秋過去後,當年譯制這部影片的「幕後英雄」們大都已經「凋零」,為女主角麗達配音的著名配音藝術家向雋殊向記者講述了譯制《流浪者》的一些往事——
《流浪者》是最早引進到中國的印度片。50年代前蘇聯電影大量湧入中國,而《流浪者》在風格上與前蘇聯電影迥然不同,載歌載舞、節奏歡快,令人耳目一新,當時,廠里的同志們看完後,非常興奮,表示一定要譯制好這部影片。
片中為拉茲配音的是剛剛20歲出頭的演員叢連文,後來他成為一位知名的電影導演。為《流浪者》配音前,叢連文在配音上還是「一張白紙」,但他非常用功,在糾正自己的音調、語氣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為拉茲的配音雖然瀟灑不足,但戲比較扎實,人物的語言完全發自肺腑,非常真實感人。叢連文後來又為《好兵帥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評。七、八年前,叢連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養病,他從來就是一個不愛拋頭露面的人。
麗達本身是上層社會的闊小姐,情感豐富,影片中她與拉茲的愛情戲很多,但並不能就此把她配成一個矯揉造作的人物,因為她是學法律出身的,後來又做了律師,所以她的性格有剛有柔,「剛」就是理性的一面,正義感的一面,所以為這個角色配音我注意把握人物情感的復雜性。
除叢連文患上癌症,當初擔任過《流浪者》譯制工作的人大都已離開人世了。翻譯尹廣文、譯制導演徐明、為拉貢納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為許多著名的前蘇聯電影配音,如《海軍上將烏沙闊夫》、列寧、斯大林等等。為扎卡配音的高榮弟早已離開長影廠不知去向。為拉茲母親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輩的電影配音演員,她也在前幾年去世。為小麗達配音的張桂蘭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聲音塑造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人物」。

BT下載地址:(速度搞快些)
http://www.btfire.com/btdown/btview_51731.html# (親自測試可下)

電驢下載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