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反諷短片《你的善良一文不值》——善良成了異類
01
故事的開頭是一個女孩在自動販賣機買了一瓶飲料,自動販賣機自動響起「謝謝惠顧」,當然沒有人會對機器的禮貌進行回應,但如果我們也對曾給予我們善意的人置之不理,是不是也把他們當成了一個機器呢?
這是一部日本的短片《反社會人格》或者叫《你的善良一文不值》,全片四分半鍾,從一個小女孩的視覺角度,帶我們感受假如善良成了異類,冷漠才是主流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小女孩買完飲料匆匆跑上樓梯去趕地鐵,一不銷跡小心踩空了,在絆倒之際,一雙大手把她扶住了,並且幫她撿起了掉在地上的掛鏈。她抬起頭看到的是一張機器人的臉,由於過於驚訝,她沒有說「謝謝」,反倒是機器人說了一聲「不用客氣」,就轉身離開了。
在地鐵上,小女孩又遇到了機器人。此時,機器人前面走來了一位抱著嬰兒的母親,雖然機器人看上去似乎很是疲憊,但沒有猶豫就起身給那位母親讓座了。那位母親也不客氣,徑直地坐了下去,機器人尷尬地說了句:「不用客氣」,那位母親像是沒聽到一樣毫無反應,自顧自地逗著懷中的孩子。小女孩看著機器人,眼裡充滿了好奇。
走到天橋上,小女孩再次碰上了機器人,這次機器人正在給一對迷路的情侶指路,當小情侶知道線路後,也是沒有半分表示就離開了,甚至機器人連「不用客氣」都還沒說完。看到這一幕,小女孩更加疑惑了,她不理解為何機器人會這么做。
她跟著機器人來到了公園,看到他把別人隨手亂丟的垃圾,撿起來放到了垃圾箱里;又看到他幫助一位正在下階梯的母親把嬰兒車拿斗畢抬下來,然後對著冷漠離去的背影,獨自說「不用客氣」。
小女孩非常的不理解,她坐在公園長椅上,邊吃東西邊思考機器人的行為,為什麼他就沒有發現沒有人會跟他說「謝謝」的,他為什麼還是要這么做呢?
小女孩繼續跟著機器人,來到一個紅綠燈路口的時候,機器人蹲下系鞋帶,小女孩追上了他,並提醒他說:「為什麼沒有發現?」機器人有些驚訝地望著女孩,女孩繼續說:「對別人好也沒有意義啊,沒有人理會。」說完,綠燈亮起,小女孩穿過了馬路。
當小女孩走到馬路對面的時候才發現,掛鏈再次掉在了斑馬線上,綠燈已經閃爍,再回去拿已經來不及。這時,出現了那個熟悉的身影,機器人幫她撿起了掛鏈,伸手遞給了她,她下意識地回了一句:「謝謝。」
在她准備伸手去拿的時候發現,這是一雙有血肉的手,機器人原來是一個年輕帥氣的叔叔,原來是自己的不理解,才把他當成了和自動販賣機一樣的機器人,當成了和自己不同的異類。
叔叔和藹親切地對著她笑著,說:「不用……」後面的「客氣」兩個字還沒有說出口,帥氣的叔叔就被一輛快速行駛的汽車給撞飛了,騰空後被撞到了幾米之外,倒在地上的叔叔鮮血直流。小女孩很驚慌,很害怕,也很無助,她用求救的眼神望向周圍的路人,但是突然間她發現所消芹有的人都變成了機器人,說著冷漠的話,事不關己,甚至還拍照分享。
影片的最後是一段空白黑幕,只重復了小女孩的那句:「對別人好也沒有意義啊,沒有人理會。」
稚嫩的童音,說著冷漠的話語,不能不讓人深思。
對別人好,毫無意義,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這么想了呢? 假如善良友好變成了一種病態的行為,冷漠才是社會主流的話,那麼我們就真的跟機器人無異了 。
02
電影中的幾個場景都是現實的寫照,網路上經常有關於給老幼孕讓座的熱點評論,當中有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己好心讓座,沒有得到一句簡單的「謝謝」回報,被讓的人似乎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曾經一次坐綠皮火車的經歷,也讓我感受到了,好人並不好當。當時,正值端午假期客運高峰,我與一閨蜜相約去玩,火車上我倆是並排的兩個座位。剛發車沒多久,看到一位中年農村父親,領著一個四五歲大的小女孩站在我們旁邊。我倆見小女孩站著挺可憐,便把她叫過來跟我們擠一擠,他的父親倒也沒客氣,推著女孩,說:「去,跟兩位姐姐一起坐。」大叔雖沒有說感謝的話,但也簡單地對我們笑了一下。
中途,女孩困了,連連打哈欠,她父親就對她說:「起來,我抱著你睡。」然後,他坐到了我們給小女孩騰出來的位置上,把女孩抱在了腿上。原本是兩個人的座位,兩個女生加個小女孩,勉強還可以,但是硬擠下一個中年男人,讓我倆的空間頓時變得狹小,而且跟一個陌生男人幾乎肉對肉的貼著,讓我十分不舒服。這過程中他並沒有詢問我們是否可以坐下來,也似乎沒有考慮是否會影響我們,因為女孩的腿橫在了我的前面,鞋底還時不時蹭到我的膝蓋。
面對幫助,要心懷感激,是我從小得到的教育,但那次經歷我知道了,不懂回報、感激是件多令人糟心的事兒。那是我印象中最不好的一次旅途體驗,從此,我在長途旅行中不再輕易對人施與幫助, 你我本就是過客,何必相互留情 。
反觀回來,這社會中的冷漠並不是由別人造成,而是理所當然的「我們」, 當別人一次次給予我們善意的時候,我們毫無顧及地照單全收,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卻事不關己,變得冷漠無情,這才一點點讓社會變得如此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