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宮崎駿的所有動畫電影
早期參與製作:
1·太陽王子 霍爾斯大冒險(1968)劇場
2·穿長靴的貓(1969)劇場
3·魯邦三世(1971)TV
4·熊貓家族(1972)劇場
5·阿爾卑斯山的少女(1974)TV
6·尋母三千里(1976)TV
7·未來少年柯南(1978)TV
8·紅發少女安妮(1979)TV
9·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1979)劇場
GHIBLI時期作品(1985—— )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劇場(票房收入:5億8300萬圓,觀眾人數:77萬4271人)
這是一個講述尋找神秘國度Laputa的故事。Laputa在影片中即是一個超然雲上、浮於空中的城市,因此也稱之為"天空之城"。 一塊小小的飛行石是小女孩shita的傳家之寶,這塊她一直戴在項間的石頭似乎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它卻是很多人爭奪的對象。一天,當她為了逃離軍方的魔掌,意外摔下了飛艇,而飛行石就在這時放出了耀眼的藍光,並且保護她緩慢、安全地降落。這時她才明白了石頭的魔力。飛行石的魔力遠大於她的想像。無論是野蠻單純的太空強盜mada,還是貪婪愚蠢的將軍,更或者是野心勃勃的mossca,飛行石都是他們達到目的的關鍵。但是,唯一能夠操控這塊魔石的人卻是小女孩shita。
Shita無意中念動的咒語使飛行石放出光芒,射向天際。這道光指引大家來到了雲中國度--Laputa,也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城"。城中空無一人,寧靜安詳,只有一些龐大而善良的機器人盡忠職守的守護著shita的祖先墓地。但是,這種安詳被外來者破壞了。將軍瘋狂的搶劫財寶,而mossca則開始了他控制天空之城、稱霸世界的每一個步驟。原本美麗的天空之城變成了人們實現其野心和慾望的地方。最終,Shita和她的夥伴pasu選擇了毀滅這個地方,選擇了與mossca同歸於盡。當shita念動毀滅咒語時,心中一定是充滿傷痛的,看著自己祖先的城市即將毀滅,負罪感油然而生。但是,她也一定感到慶幸,因為她可以讓野心家mossca的陰謀化為泡影,她可以擁抱著這片土地,和自己的好夥伴pasu一起離開人世。當然,他們沒有死,而是回到了一直幫助他們的mada身邊。只留下天空之城中最後一塊殘留的墓地緩緩的飛向太空。
2·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劇場(票房收入:5億8800萬圓,觀眾人數:80萬1680人)
和爸爸一起搬到鄉下的兩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樹下發現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見的TOTORO,其間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米和姐姐吵架之後,便獨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媽媽,途中卻迷路了。姐姐四處尋找無果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TOTORO。善良而溫和的TOTORO喚來龍貓電車,載著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著龍貓電車,妹妹把親手摘的玉米送給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劇場 (票房收入:21億7000萬圓,觀眾人數:264萬619人)
相傳,魔女家庭的少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魔女,必須經過社會實踐的考驗。琪琪利用自己會飛行的本領,在麵包店打工和送快遞。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她,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不解。她的出現,為平靜的小城帶來一場不小的風波。經過許多的小波折後,琪琪終於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魔女,在新的城市裡,她將用自己的力量去開創自己的生活道路。
4·紅豬 (紅の豚) (1992)劇場(票房收入:27億1300萬圓,觀眾人數:304萬9806人)
與宮崎駿其他的作品有所不同,「紅豬」的主角並不是少男少女,而是一頭已屆中年的豬。主人公雖然生得一付豬的臉孔,卻異常地受到女性的歡迎呢。劇中的兩位女主角年齡跨度不小,但都是一如既往地真心喜歡著波魯克。《紅豬》是宮崎駿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宮崎駿自喻為劇中主人公波魯克,將自己的那種處在俗世而身不由己的矛盾構思成波魯克的傳奇故事。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僅僅是六分半鍾長的一部MTV,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且一再反復。
燈紅酒綠的摩天大樓,蒙面的警察和歹徒火並,屍體遍地的房間。 就在這樣的地方,卻突然出現天使,雖然她被繩索縛著,而且昏倒在地。她看起來是那麼單純,那麼柔弱,好象雷場上的一朵小花。但單純也是一種力量,使打掃戰場的警察也揭開了面罩,使我們發現其實他們也不是單純的執行機器,不是一堆高科技的組合,而是普通的人。但一個天使和兩個普通人是不能與強大的意志作斗爭的,她被帶到了 研究機構,科學要物化所有它不知道的東西。 他們救出了她,但沒有逃脫追蹤。她柔弱的翅膀不能承受三個人的重量,於是她寧願一起落入萬丈深淵,也不願獨自逃生。 鏡頭閃回,汽車在落入深淵的一剎那騰空而起。他們終於擺脫了敵人, 奔向外面的世界。隧道的盡頭就是陽光,警示牌接連閃過:注意陽光!」、 不保障生命!」、Extreme Danger!」。不管它,汽車繼續飛奔! 外面的世界,是一片綠色,間或有幾間久已無人的低矮的木房。清新 的空氣里,她終於露出了笑容,展開白鳥之翼,在藍天白雲下自由翱翔。 音樂也轉入輕柔的合唱,伴著風聲,好象人們飛翔的夢想。
6·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劇場
古時遭受侵略而移居遠方的蝦夷族青年阿斯達卡,為了拯救遭受危險的村人,右手被凶煞神詛咒,為了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阿斯達卡決定離開親人到西方去流浪。在旅行中他見到了一群由幻姬大人領導的貧窮人們。他們在麒鱗獸的森林開采鐵礦,並在森林中建立煉鐵廠。然而森林中的種種生物都視他們為敵,總是襲擊人類。有著三百歲智慧的白狼神莫娜和被她養大的人類女孩「幽靈公主」桑更是時刻想殺死幻姬,毀滅人類的城市。阿斯達卡既被桑所深深的吸引,理解「幽靈公主」保護森林的心情,但同時又想幫助人類。在戰斗的過程中阿斯達卡被麒鱗獸所救,立場更加搖擺不定。以疙瘩和尚為首的一批人受領主的命令來殺麒鱗獸,更利用幻姬的力量與反攻人類的大批山豬作戰。幻姬以火槍殺死麒鱗獸,失去頭顱的麒鱗獸為了奪回自己的頭對森林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阿斯達卡和桑合力將麒鱗獸的頭顱從疙瘩和尚手裡多回,並還給了憤怒的麒鱗獸,麒鱗獸的靈魂方才安息,被破壞的大自然又恢復了正常。
7·千與千尋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2001)劇場
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千尋的父母出生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代,對金錢物質有強烈的嚮往和控制欲,他們在幻境里觸犯規則而變成了豬,千尋孤獨的留在幻境里。支配城鎮的魔女強行改掉了千尋的名字,這更讓她感覺到自我喪失的恐怖。
8·哈爾的移動城堡 (ハウルの動く城) (2004)劇場
19世紀末的歐洲,荒地出現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傳說城堡中的邪惡巫師哈爾會吃掉姑娘的心。蘇菲是個18歲的少女,一次,因為迷路,蘇菲被英俊神秘的哈爾營救。但對蘇菲和哈爾關系的誤解,導致妒嫉的女魔術師給蘇菲下了一個詛咒,蘇菲被變成了90歲的老太太。蘇菲決定離家出走。她獨自一人在空曠的大山上逆風而行,遇到一個善良的稻草人,在他的指點下,蘇菲走進了魔法師哈爾的移動城堡...
9·懸崖上的金魚姬(崖の上のポニョ) (2008)劇場
金魚姬是一條活潑好動的小魚,一次偶然的機會,它在漲潮時被沖進了玻璃瓶中無法脫身.此時,剛好來海邊度假的男孩宗介路過,幫它解困,從此人魚相識.宗介把金魚抱回家裡喂養,一起玩耍,感情甚篤.由於海員父親終日出航,宗介只得跟母親相依為命,這讓他的性格孤僻自閉,甚至對長輩也不理不睬.但是,遇到金魚姬後,宗介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這也讓他慢慢修復了性格中的缺陷.一次意外的海嘯中,宗介撞傷了身體,金魚姬沾染到了人類的血,飄回了大海之中.原來海洋中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有個操控水文環境的古怪男子藤本,因為發現了人類污染環境的醜陋,所以自造了另一個水中世界.他發現金魚姬沾染了人氣,正准備用魔法將它打回原形,卻事與願違……
通常評論范圍內的宮崎駿作品,除了GHIBLI時期作品9部之外還包括以下2部:
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長篇漫畫,1982年至1994年連載。同名劇場動畫《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年)改編自漫畫版,主題人物情節較原作都顯得膚淺而簡單。一般評論指前者。
作品以假想中人類走向衰微的未來時代為背景,以主角娜烏西卡在戰爭中的各種探索為線索,內容涉及人與自然、理想社會、生命價值和意義等多方面問題,體現了作者對人類命運的嚴肅思考。
側耳傾聽 (耳をすませば)(1995)劇場(又名夢幻街少女),近藤喜文任監督,宮崎駿擔任腳本,分鏡等製作。
非宮崎駿導演的GHIBLI其他作品(一些謠傳總是把這些作品歸入宮崎駿作品中去):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劇場 高畑勲
歲月的童話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劇場 高畑勲
聽見濤聲 (海がきこえる)(1993)劇場 望月智充
因為家庭問題而從東京般到高知女孩,武藤里枷子.和主角杜崎拓成為了同班同學.一次,由於武藤和杜崎拓的一次東京之旅,二人產生了感情.但是,由於二人的任性,雙方都沒有能夠表達出自己真正的心意.就這樣,高中畢業後,大家各奔前程. 一次同學會,同學突然提起沒來的武藤,說是在東京見到過她.至於為什麼回東京,"東京有我想見的人!"武藤當時是這樣對同學說的.問她想見的是什麼人,她只回答說:"一個睡浴缸的人".杜崎聽後恍然大悟.當年,武藤和杜崎去東京時,杜崎便是睡的浴缸......
平成狸合戰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劇場 高畑勲
在東京多摩丘陵森林,住著一群天真可愛的狸子,由於人類擴張新市鎮,使它們的居住地瀕臨消失!對此生成空前危機感的狸子,於是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振興祖先流傳下來的變身術,讓自己變**注意語言**類以及各種妖怪的樣子,來阻止開發工程的進行;為捍衛家園,開朗客觀的狸子,會發動一場擊退人類的戰爭嗎?
我的鄰居山田君(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1999)劇場 高畑勲
講的是山田一家人的故事,這個日本傳統的家庭有著平凡的生活:上班族的父親,做家庭主婦的母親,作為長輩的姥姥,孩子是兄妹兩個。就是這樣千千萬萬個普通的家庭,過著普通的生活,構成了整個社會。但是如果你仔細地去發掘,也能從中發現無數的溫馨、歡樂、憂傷和痛苦。從一個個小故事中體會到生活的真諦。
貓的報恩 (貓の恩返し)(2002)劇場 森田宏幸
對17歲的高中二年級生春來說,這個早晨的開頭如此倒霉:她因為遲到而被批評,更重要的是,她暗戀的男生町田君看到了這一幕。 放學回家的途中,郁悶的春意外的救下了一隻差點被卡車軋過的貓兒。更叫她吃驚的是,這只貓居然幻化成人形,彬彬有禮使用人類的禮節向她致謝,又神秘的消失在春面前。實際上,張口結舌的春還不知道,這只是一連串奇遇的小小開頭。 這一夜,春的家門前聚起了許多不知來自何處的貓咪。在這個巨大的「貓」之方陣中,貓王乘坐著「貓車」出現了。貓王以高貴的姿態告訴春,白天她所救下的小貓實際是貓國的王子,因此,貓國上下將視春為恩人,並將對她有所報答。 第二天,貓們的"報恩"行動開始了。好友廣美收到了許多來自貓的禮物;春在學校的儲物箱里堆滿了死老鼠;正當春眼花繚亂之際,貓王的秘書出現在她家附近,邀請她前往貓國一游。生性迷糊的春在貓國做客時,還稀里糊塗的答應了嫁給貓國王子為妃…… 處於困境的春忽然聽見有人在喊她名字——「小春,請到貓之事務所來一趟吧」...
種山原之夜(種山ヶ原の夜)(2005) 劇場 男鹿和雄
地海傳說(ゲド戦記)(2006)劇場 宮崎吾郎(宮崎駿的兒子)
2. 新劇場版再破票房紀錄,但《名偵探柯南》或許該完結了
不論觀眾再看到熟悉的電影片頭時是興奮還是疲累,反正角色自己都忍不住吐槽,「你看我幹嘛,趕緊去說你的開場白啊」(園子語),於是……旋律響起,手勢擺出,「真相只有一個!」
一年一部雷打不動,《名偵探柯南》劇場版又雙叒叕來了。
《紺青之拳》是柯南劇場版的第23彈,未映先火、話題充足——日本更改年號,喊了二十年的「平成福爾摩斯」消失,這是「平成年代最後一部柯南電影」;故事舞台首次離開日本,「死神 小學生 」要將自己的「命案體質」帶向海外了;在日本本土,它已經打破上一部劇場版《零的執行人》91億日元的票房皮察正紀錄,創下系列連續7年自我超越的新里程碑。
據貓眼數據,本片在中國內地預測票房1.5億,如真能實現也會是 歷史 新高。上映當日小電君就趕緊買票,散場走出卻有幾分尷尬,《紺青之拳》的實際成色絕然匹配不上其噱頭。它像一塊匆忙壓制的三明治,一口下去勉強管飽,每層又都差點火候。
正如柯燃悔南劇場版的上任常駐導演靜野孔文所言: 「推理、愛情、動作是柯南作品不能缺少的三要素。」 最新款「三明治」也是這么搭配、塞料的,然而捏合之後,推理部分角色失智、動機成謎,愛情部分中二無比沒絕、強造危機,動作部分調度混亂、場面降級,整體嘗起來便索然寡味。
不過對一個常青系列來說,即便某部作品質量翻車也不至於傷筋動骨。背後更有趣的現象是,為何「柯南劇場版越拍越爛」的論調年年都有,電影吸金力卻不降反升?明明以前的劇場版被捧上神壇,製作模式卻逐漸發生改變?
以及那個困擾我們多年,既愛又怕的問題——柯南什麼時候會長大,《柯南》什麼時候會完結,它應該完結嗎?
劇場版20年:三個階段,三種模式
除了最新的《紺青之拳》和去年的《零的執行人》,柯南劇場版一直採用的是「導演常駐制」,從1997年至今已經走過完整的三個階段。
每任導演執鏡7部作品,如果把前21部電影依次排列,會發現它們的豆瓣評分構成了三級非常巧合又工整的階梯。
不妨從現在向過去追溯,更能看出變化的由來與質量下滑的遺憾。
M22和M23主要靠賣人設魅力和角色關系,《零的執行人》第二主角安室透有「90億票房男神」之稱,《紺青之拳》聚焦鈴木園子和京極真這對CP,電影風格則大致沿用上一階段。
而近年柯南劇場版最突出的特點和最大的嘈點,無疑是「強化動作戲,弱化推理劇情」 ,這種拍法由第三任導演靜野孔文發揚光大。他執導了M15-M21,平均評分約6.5,其中以和編劇櫻井武晴合作的《業火的向日葵》《純黑的噩夢》等口碑最差。
靜野孔文的從業經歷較為特殊,高中畢業即赴美留學,曾在美國工作數年,是日本動畫界少見的海歸導演。 柯南劇場版在他手下也就和「本格推理」分道揚鑣,逐漸注入好萊塢動作大片的拍攝風格 ,場面宏大、追車刺激、打鬥誇張、多分鏡剪輯,主角更是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2011年-2017年,反物理定律的足球、 體育 館大爆破(《第十一名前鋒》),在宙斯盾軍艦上偷軍事情報(《遠海的偵探》),防火防彈防沖擊、自動自轉自加速的滑板(《異次元的狙擊手》),一腳碎牆、意念停飛機、山崩樓踏泥石流中閃避無傷(《業火的向日葵》),摩天輪上徒手搏擊、直升機一旁掃射(《純黑的噩夢》)…… 柯南主角團儼然個個在向超人進化。
爆炸越來越多,推理越來越弱,滑板、背帶、足球三件套功能越來越逆天,當編劇對故事的掌控力有限,導演 貫徹 新的理念,將「動作戲」部分直接升級成了「科幻片」,這是靜野孔文讓劇場版做出的轉型,也是他留下的「遺產」。2018年柯南的足球已經能改變人造衛星軌跡, 汽車 能倚靠火車在鐵軌上暢行了。
比起靜野孔文的火爆,第二任導演山本泰一郎的作品風格更為溫吞。 山本泰一郎與《名偵探柯南》的淵源極深,1996年TV版開始放送時他就加入了製作組,執導過 30 0多集,更是在每一部劇場版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M8-M14擔任導演,平均評分約7.5。
山本泰一郎執導劇場版評分一覽
同樣能出從業經歷中看出端倪的是,2004-2010年,山本泰一郎的7部作品常給人「加長版TV劇集」之感。
他拓展了故事舞台,飛機(《銀翼的魔術師》)、游輪(《水平線上的陰謀》)、海島(《紺碧之棺》)、飛艇(《天空的遇難船》)輪番登場,但對「三要素」的呈現均不如上任精妙,觀眾心裡最深的記憶點恐怕只有《戰栗的樂譜》中,柯南五音不全卻擁有「絕對音感」了。
「推理+愛情+動作」的配方其實從最初7部劇場版就已確立,關鍵不過在於以哪項為主和分配是否適當。 1997-2003年,兒玉兼嗣執導的M1-M7被公認為柯南劇場版水準巔峰,均分約8.5。
兒玉兼嗣和編劇古內一成的合作模式,基本是以自洽的偵探故事作為核心,用合理的動作場面作為潤色,最後用細膩的感情戲份帶來共鳴。
除了被央視引用過畫面、涉及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的《貝克街的亡靈》,《第十四個目標》里的撲克牌連環殺人,《世紀末的魔術師》里的城堡解謎、機關溫情,《瞳孔中的暗殺者》里「比地球上任何人都喜歡」的表白台詞,以及和風濃郁、把一切推上頂點的《迷宮的十字路》,都成為了再未被超越的經典。
掙扎著轉換: 圈住核心or擴大受眾
不難發現,柯南劇場版時常自我重復。有些創意點甚至在前7部就用完了。
M21《唐紅的戀歌》是M7《迷宮的十字路》姊妹篇,M10《偵探們的鎮魂歌》復用M4《瞳孔中的暗殺者》的游樂園。自從怪盜基德在M3《世紀末的魔術師》登場後每隔幾年都會再作為宣傳點出現,同理有黑衣組織在M5《通向天國的倒計時》登場後隔幾 年會 出來救場,而結尾要有CP中的一位陷入困境,隨即上演英雄救美(多半是新蘭)的套路從M1《引爆摩天樓》起就沒變過……
《引爆摩天樓》經典橋段
不論國內還是日本,評價最高的都是前7部作品。但同為TV前250集導演的「柯南功臣」兒玉兼嗣卸任,編劇古內一成年歲漸高(2016年遺憾與世長辭),只擔任過M6編劇的野澤尚上吊自盡……創意有限、主創不再,種種客觀條件下,經典模式已難以復刻,電影版卻總還要繼續拍下去。
正如柯南面臨著紅白玫瑰的永恆難題,劇場版製作組或許也要在這組選擇中掙扎——是盡可能保留原著風味,沿用推理為軸、感情+動作輔助,還是改變配方,另闢出路?
與此同時,《名偵探柯南》的外部環境和受眾群體也在改變。90年代誕生時,它的對手是推理更本格、畫風更暗黑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既得在硬實力上不落下風,也要走差異化路線,於是相較金田一而言,柯南的讀者更多是青少年。
但二十多年過去,柯南還能背著書包去帝丹小學上學,觀眾們的年紀早就比新一還大了。
這意味著原有受眾必然在逐年流失。照顧核心受眾還是吸引路人粉絲,是所有IP電影都要做出的取捨,而《柯南》的「過分長壽」又帶來了一份特殊性:曾經的部分「核心」也開始「路人」化,推理水平高固然好,但看看基德平次們耍帥、新一小蘭們撒糖,也足夠置換一張電影票。
改變並非一蹴而就,劇場版在第二個7年陷入左右搖擺,反而導致平庸,到第三階段就乾脆放手一搏,還是那三種成分,但主次顛倒,在好萊塢動作片的模式上一路狂奔。
事實證明,靜野孔文接手後,柯南劇場版在市場上真的有更好的反響,他獨立執導的M17-M21每部都刷新了系列票房紀錄,沿用其模式的M22和M23相繼突破90億日元,《紺青之拳》已升至日本影史票房前50。
此外,與國內觀眾認知相左的是,在日本最大的評分網站Filmarks上,系列口碑並未像8、7、6這樣肉眼可見地下降,而是兒玉兼嗣>靜野孔文>山本泰一郎。
可以預見,既然一套商業模式被證明可行,未來的劇場版還會這么拍下去。「經典劇場版回歸」大概只是一句不會實現的妄想。
矛盾的情懷: 柯南該不該完結
劇場版23部,TV播映23年,漫畫連載25年,《名偵探柯南》早已沉澱為一代人的情懷。持續追更或只是曾經看過,童年的電視機里總有屬於他的一份記憶。
你或許有些淡忘了早年那些離奇的殺人手法,中場吱呀推開的木門……但總會記得這些每年被翻出的老梗:「掛柯南」,「黑影君」,「夏威夷技校」,「琴酒太難了」,「別惹我,我看了X00多集柯南」……
「柯南」不再僅是一部動漫作品,而是成為了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漫長的時光里諸事變遷,現實里的我們年齡漸增,柯南也在不知不覺地改變,比如角色們堪比 整容 的臉型,比如劇里用的手機從大哥大到直板機再到智能大屏幕…… 可能很難再找出另一部作品,既在同步記錄著時代,又如此長久地堅守著「陪伴式定位」。
正是這份虛擬的陪伴,讓「離別」變得格外艱難。所有觀眾都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我們時常調侃「有生之年」,希望看到柯南長大,看到對決黑衣組織的大結局,尤其希望看到幾條感情線將會如何收場。另一方面,如果那天真的到來,多半也會伴隨一絲恐慌,會悵然若失,那代表著又一段記憶的封存。
而這些年依次告別《火影忍者》《死神》《銀魂》……那幾部家喻戶曉的長篇連載漫, 如今只剩下《柯南》和《海賊王》依然堅挺,更讓這份「希望又害怕」的矛盾心理被放大了數倍。
但到如今,《名偵探柯南》的確有些不堪其重了。劇場版愈發商業化只是一個信號,背後映射著整條作品線質量下降的事實。
畢竟青山剛昌頂不住年月侵蝕。2017年他宣布長期停刊時曾讓海內外無數觀眾揪心,讓大家意識到作者的體力腦力不再足以支撐高強度產出。其實這兩年《名偵探柯南》經常斷更,2019年至今,TV版用漫畫劇情的集數一共才4集,遠低於過去的正常頻率。
原著支撐不足,下游還拖著長長的產業鏈,也有無數工作人員靠IP吃飯,劇場版的風格變更就成為必然。而基本盤已經足夠大,「啃老本」、「賣情懷」的做法也就愈發明顯。
如果《柯南》再拖上幾年,別說新一,第一批觀眾們的年齡都快接近「毛利大叔」了,我們還能留有多少情懷去迎接柯南的結局呢?
而毛利小五郎的聲優早在十年前就換過,網上猜了多年的「大 Boss 」也已由作者在1000話時揭曉。
或許柯南是時候和他陪伴的與陪伴他的人們說再見了,劇場版也該推出「完結篇」了。
本州島地震、京阿尼火災這樣的天災人禍不會再發生。還有件比完結更可怕的隱憂:爛尾。應該更不會有人希望看到,如《名偵探柯南》拖沓著沒能以理想的方式結束,繼而冒出像《博人傳》《龍珠超》這樣的「狗尾」,來一出「工藤蘭」的故事吧。
當然,直到那天到來之前,小電君會陪大家繼續等待。
/ 福利 /
後台回復「福利」
按規則參與就有機會獲得
《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兌換券
3. 2006-2007日本電影
在日本電影市場公映的影片數量:821部,其中日本國產片417部。外國片404部。
2006年度(平成18年)票房10億日元以上影片 (平成19年1月發表)〔邦畫〕
排名 公開月 作品名 票房(單位:億日元) 發行公司
1 7月 地海傳說 76.5 東寶
2 5月 LIMIT OF LOVE 海猿 71.0 東寶
3 1月 THE 有頂天飯店 60.8 東寶
4 7月 日本沉沒 53.4 東寶
5 11月 死亡筆記:最後的名字 52.0 WB
6 05/12月 男人們的大和/YAMATO 50.9 東映
7 7月 劇場版口袋妖怪 34.0 東寶
8 3月 機器貓劇場版 野比的恐龍2006 32.8 東寶
9 9月 淚光閃閃 31.0 東寶
10 4月 名偵探柯南 偵探們的鎮魂歌 30.3 東寶
11 6月 死亡筆記 前篇 28.5 華納
12 5月 明日的記憶 22.0 東映
13 6月 圈套劇場版第2集- 21.0 東寶
14 2月 縣廳之星 20.8 東寶
15 7月 brave story 20 華納日本公司
16 05/12月 翡翠森林狼和羊 18.8 東寶
17 10月 木更津貓眼世界篇 18.0 asmik ace
18 3月 小狐狸海倫 17.8 松竹
19 9月 扶桑花女孩 14.0 Cine Quanon
20 4月 蠟筆小新劇場版——桑巴舞傳說! 13.8 東寶
21 8月 UDON 13.6 東寶
22 5月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13.1 東寶
23 9月 永遠的法 12.5 東映
24 1月 博士愛上的算式 12.0 asmik-ace
4 6月 戰爭安魂曲 12.0 東映
24 11月 信 12.0 GAGA
27 4月 CHECK IT OUT YO! 10.8 東寶
28 6月 太陽之歌 10.5 松竹
======================
2006-2007年度日本電影金酸莓獎公布
1位「ゲド戦記」地海傳說 宮崎吾朗
2位「日本沈沒」新版日本沈沒。
3位「ダ・ヴィンチ・コード」達文西密碼 美國
4位「涙そうそう」
5位「PROMISE」 無極 中國大陸
6位「LIMIT OF LOVE 海猿」
7位「連理の枝」 連理枝 韓國
8位「ラフ ROUGH」 我愛芳鄰
9位「アンジェラ」 ANGELA 法國(LUC-BESSON) 盧貝松
10位「7月24日通りのクリスマス」七月二十四日的聖誕節
日本雜志《周刊文春》近年效法好萊塢搞起來評選最差電影的金酸莓電影獎,第3屆金酸莓大獎結果日前公布,由日本超過30位電影記者及影評人選出去年10大最差電影。宮崎駿兒子宮崎吾朗首次執導的動畫片《地海傳說》雖是去年日本最賣座動畫,但卻獨占鰲頭金酸莓獎鰲頭,打敗暸位居第2的《日本沈沒》及第3位的好萊塢影片《達·芬奇密碼》,成為去年爛片冠軍。投票的業內人士稱導演並沒好好閱讀原著小說,作暸許多不妥的改編,還批評該片太陳腐,畫面毫無魅力。
去年受到力捧的青春女星長澤正美不幸有兩片同時入榜,她與妻夫木聰合演的《淚光閃閃》入選爛片第4位,而與速水重道合演改編自經典漫畫的《ROUGH》也與呂克·貝松的《天使A》一起排在第8位。 由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張東健、真田廣之及張柏芝等主演的《無極》,被評為最差爛片第5位,有日本影評人稱:「《無極》充斥著令人爆笑的場面,讓觀眾笑得筋疲力盡。」
=======================
可以到下面的地址去看,有每部電影的詳細資料(還包括電視劇,動畫)
http://www.cnmdb.com/sections/countries/japan/
日本很多電影都是動畫劇場版拉。。我上面列的都是電影,只不過包括劇場版,基本上是各種類型都有的。最下面的地址,應該有你喜歡的。
p.s.小池徹平的戀愛時節很不錯啊,動畫也出了^^
4. 80部日本電影推薦
我關於日本電影的一些推薦或許沒那麼全面,大家有興致,看看即可。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 《天空之城》(1986年)動畫/奇幻/冒險
我個人最愛的一部宮崎駿動畫作品,從畫面到故事,從音樂到場景,一切都美得難以言喻。久石讓為天空之城作的音樂真的美到無以復加,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從來都是如此美妙神奇。
永遠也無法忘記天空之城裡那孤獨的鐵皮人,巨大的手掌里,為主人公送去一朵小花。
2/《情書》(1995年)愛情/劇情
看過的第一部岩井俊二電影,後續看了很多,還是這部《情書》最是心頭好,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讀大學的一個冬天,片子里唯美的場景、音樂等各方面設計,堪稱最美的電影之一,而片子所展現的極致暗戀,及對生與死輕飄飄的探討,都對彼時不到20歲的我有了極大影響。
1995年的片子,岩井俊二憑此揚名,如今看來,片子的許多技法也影響了一代人,那種小清新的、唯 美文 藝畫風最是「蠱惑」年輕人的心,即使今天來看,這個片子也煞是經典。
3/《菊次郎的夏天》(1999年)劇情/喜劇
久石讓的音樂除了在宮崎駿的電影里發光發熱,其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北野武的電影中了。
這部《菊次郎的夏天》兒時便看過,後來又看過很多遍,每每想起這部片子,映入腦海里的,總是一臉兇相的菊次郎和小男孩在車站等車的場景,熱烈的夏天,汗水直流,而片子里所演繹的一切總有一股溫情脈脈。
4/《記我的母親》(2012年)劇情/親情
直到快十年後的現在,想起這部電影,還是記得當時看到最後淚水奪眶而出的感動,印象極為深刻。
真是喜歡這樣的片子,敘事平緩靜溢,感情內斂深刻,好像一篇長長的感情充沛的散文,漸漸的堆積鋪墊,直到在心中聚成一股暖流。日本電影講述親情一貫的平緩,故事到高潮時,內心無法自持,直擊心靈。
5/《龍貓》(1988年)動畫/奇幻/冒險
就像是這張國內重映時的宣傳海報一樣,龍貓在記憶中是很高大很溫暖的,濃厚的絨毛,寬大的肚皮,給人安全感滿滿。
一部《龍貓》,是宮崎駿最有愛的動畫了。
6/《入殮師》(2008年)劇情/親情
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當年看過後就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異常沉靜、平和的探討了關於生與死這個話題,情緒始終平緩,直至最後,感人至深。
這是一部在生死觀上對我有一定影響的片子,片中關於「死亡是一道門」的台詞相信許多人也記憶猶新。日本總是有許多這樣的電影,極其有耐心的講述一個冷門職業,譬如這部《入殮師》、譬如講述編著辭典的《編舟記》、譬如講述伐木工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等,片子主旨也都是藉由一個特殊職業的視角,表達那些人生態度或價值觀。
7/《四月物語》(2004年)愛情
一曲關於暗戀的極致美麗散文詩,
那時候的松隆子太美好了。
8/《東京物語》(1953年)家庭/劇情
剛到東京的時候,媽媽說:「原來東京這么近。」決定離開東京的時候,媽媽說:「東京真的太遠了。
我看過的唯一一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9/《東京家族》(2013年)家庭/劇情
翻拍自「東京物語」,總是記得母親的那一句台詞:你有好好吃飯嗎?
一部特別溫馨有愛的家庭親情片,山田洋次作為日本最高產的導演之一,曾經拍過系列多達40+集數的《寅次郎的故事》,對此類親情片,山田老先生總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一個家庭的煩惱、憂喜、隔代之間的代溝以及血液流淌里不可磨滅的親情,表達的總是讓人感同身受。
10/《東京日和》(1997年)家庭/劇情/愛情
看《情書》時認識了中山美穗,後面查詢資料看了這部《東京日和》,電影中的她溫婉、朦朧,以及哀愁。
導演竹中直人,在我看這部片子之前,看了不少有他參演的片子,片中的他的形象多猥瑣、下流且 搞笑 ,而這部《東京日和》里,他卻溫暖、深情、沉靜,一如這部片子一樣。
11/《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2006年)劇情/歌舞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讓這句話傳播更遠的不是原作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本書,而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
《松子》講述故事是關於從小缺乏父愛的松子悲慘的一生,他不斷的渴望被人愛,不斷的討好丟失自尊的靠近一個個男人,將自己的幸福託付給一個個男人卻每一次都被拋棄,最終將自己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她始終覺得再壞的兩個人關系也比一個人的孤獨要好,寧願被欺騙、被鄙夷、被辱罵、被毆打,也不要一個人,她這樣的價值觀是將她自己送入絕望生活的深刻緣由。
12/《橫道世之介》(2013年)劇情/愛情
個人接觸的第一部沖田修一導演的作品,也是至今為止最愛的一部,後來的《莫西干回到故鄉》、《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也各有各的好,但都不及這部《橫道世之介》帶給我的感動之深。
電影里說,光是遇見橫道世之介,就覺得賺到了。——看了這部片子,大概也是一種賺到了。
13/《編舟記》(2013年)劇情
一部電影,詮釋一個冷門職業的偉大。
14/《哈爾的移動城堡》(2004年)動畫/奇幻/冒險
宮崎駿在2004年推出的動畫片,都說男主是宮崎駿所有片子里最帥的存在,嗯,我同意。
15/《千與千尋》(2001年)動畫/劇情/奇幻
藝術成就最高的宮崎駿動畫,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千尋、湯婆婆、無臉男、白龍、鍋爐爺爺,每一個角色都是記憶中最深刻的存在。
16/《告白》(2010年)劇情/驚悚
中島哲也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又一部經典之作,極強烈的影像風格,大量的慢鏡頭,不斷切換角色的講述,讓整個故事攝人心魂,一個母親的復仇,一名男孩的善惡轉變。
17/《百元之戀》(2014年)劇情/運動
一個小人物的蛻變之旅,很難得的一部並沒有任何雞湯味的勵志片,安藤櫻在電影中大放光彩,前半段有多喪,後半段就有多燃。
18/《那年夏天寧靜的海》(1991年)劇情/愛情
一部寧靜的片子,講述兩名聾啞人之間簡單的愛情,安靜、傷感,整個片子淡淡的,久石讓的配樂實在太好聽。
19/《聽說桐島要退部》(2012年)劇情/青春
一部風格具有強烈特色的青春片,片名中的「桐島」,始終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如同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一樣。
電影轉換角色視角,將同一件事編織在一起,最後是一個沉默男孩的「反抗」。
「桐島式」的青春,是大多數人的青春,盲目而蒼白,等待又迷惘,電影中表現校園小圈子裡的各色演員的性格也非常的典型和豐滿,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曾經青春里對愛情對未來對生活的那些不明了。
20/《壞孩子的天空》(1996年)劇情/犯罪/運動
北野武不屈式的青春,半自傳、自編自導,講述兩個男孩從學校到 社會 的成長歷程,迷惘、不羈、混亂,這部片子仍舊是北野武加上久石讓的一出好戲。
21/《燕尾蝶》(1996年)劇情/犯罪
岩井俊二《情書》之後的一部片子,這可能是他故事上野心最大、格局最高的一部,當然風格上依然還是他那熟悉的「小清新」。
22/《花與愛麗絲》(2003年)青春/劇情/愛情
岩井俊二小清新文化代表作,唯美畫面,清新音樂,簡單故事,美好意象,天空,大海,芭蕾舞,還有蒼井優和鈴木杏。
相信看過這個片子的觀眾,永不會忘記蒼井優在片子踩著紙杯翩翩起舞的畫面。
23/《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2015年)動畫/劇情/喜劇
電影《花與愛麗絲》後11年,久石讓帶來了片子的動畫續作,還是那兩個熟悉的角色,蒼井優與鈴木杏也回歸參與配音,情懷滿滿。
24/《奇跡》(2011年)劇情/家庭
一段破敗婚姻隔斷了兄弟兩人,哥哥隨著母親,弟弟跟了父親,但兩個小男孩依舊踏上了相聚並一起冒險的道路,是枝裕和經典之作,小故事裡藏有無限溫柔。
25/《再見我們的幼兒園》(2011年)劇情/兒童
又一部講述小朋友「出逃」故事的片子,蘆田愛菜真是太可愛了。
26/《步履不停》(2008年)劇情/家庭
你才25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27/《螢火之森》(2011年)動畫/奇幻/愛情
很短的片子,很長久的少女心。
28/《轉轉》(2007年)喜劇/劇情
每年日本都會出一些小品文性質的影片,成本不高,沒有大場景,表現的基本是些很小的事情,如同散文一樣,淡淡地講述人與人之間的 情感 連接,沉鬱又溫情,我每年都會看上那麼幾部。
07年的《轉轉》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一個類似公路片的設定,兩個搭配具有喜感的男人一路上慢悠悠的散步,走走停停,碰上不少人,鬧了些笑話。電影因此並不沉悶,甚而有些奇妙的幽默。
29/《秒速5厘米》(2007年)動畫/愛情
新海誠《你的名字》前最知名的作品,
唯美畫風,純愛故事。
30/《白兔糖》(2011年)劇情/喜劇
蘆田愛菜加上松山健一,這樣的搭配,
講述溫暖治癒的故事,誰不愛?
31/《如父如子》(2013年)劇情/家庭
朝夕相處的感情和血緣關系,孰輕孰重,是枝裕和嘗試以一個略帶「狗血」的故事做一個關於「父子情」的探討,在他的片子里,總有觸動你的細節。
32/《搖擺少女》(2004年)劇情/喜劇/音樂
青春勵志,簡簡單單就好,電影里表現的少女們的青春,勇敢、向上,
沒有純愛元素的青春片,一樣好看。
33/《關於莉莉周的一切》(2001年)劇情/青春
一面是極度明媚的諸如稻田、天空的元素,絢爛又純凈,一面是極度敏感、脆弱又殘酷暗黑。岩井俊二的這部青春片如今看來並不能說明有多好,甚至會讓大部分非受眾覺得矯情、事兒。
然而在受眾眼中,卻無比妥帖。
34/《愛的曝光》(2008年)劇情/喜劇/愛情
圓子溫的電影,我看過一些,惡趣味、血漿、神經質,滿足我很多不為人知的惡趣味體驗,但真正我願意推薦的只有這部長達237分鍾的《愛的曝光》。
一部2008年的片子,那年的女主角滿島光才23歲。
35/《哪啊哪啊神去村》(2014年)劇情/喜劇
日本是一個很認真的民族,認真到關於伐木工的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頗有趣且讓人無限回味的片子。
36/《機器人大爺》(2012年)劇情/喜劇
日本電影總能給人一些驚喜,雖然這片子整體看來並沒有那麼優秀或者好笑,但讓一個老頭去假裝一個機器人還是挺好玩的,況且它不渲染老年人生活的孤獨這點也著實不易。
37/《虞美人盛開的山坡》(2011年)劇情/動畫
宮崎吾朗最幸運的是,他的老爸叫宮崎駿,他最痛苦大概也是宮崎駿是他老爸。《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顯然是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但因為宮老的陪襯,宮崎吾朗卻很少能夠被人看見。
38/《小森林》系列(2014-2015年)劇情
小清新版「舌尖上的日本」
39/《再見,總有一天》(2010年)劇情/愛情
美人遲暮,講的就是《再見,總有一天》中的中山美穗吧。
40/《河畔的朔子》(2013年)劇情
一個落榜考生的假期,那個夏天,她遇到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大人,那個夏天美好、綿長,她想過逃避,最後還是踏上了「復讀」的道路。
片子就像是一篇日記體的散文,講述的是日本電影中最愛關注的小故事。
41/《熱血高校》系列(2007-2014年)動作/青春
是我成長歷程里很重要的一部片子了,電影《熱血高校》系列三部,前兩部口碑好一些,最後一部比較一般,也很好理解,從導演到演員都換了,也基本算是一個和此前兩部片子毫無關系的電影了。
這個系列的電影,大概是中二少年們都會因此狂熱的那種類型片,如同90年代的香港片《古惑仔》,喜歡就因為一個字——酷。
對了,基於這個理由,我也很愛曾經很火的《死亡筆記》。
42/《唇上之歌》(2015年)日本
請記住2015年的這部《唇上之歌》,新垣結衣沒有再演繹少女,而是成為了一名老師。
片子的緣起因為一首歌《繼續:給15歲的自己》,也就是華語歌曲《後來》的原版。
43/《廁所女神》(2011年)劇情
因為蘆田愛菜小朋友,一部並不太特別的勵志青春電影也變得那般靈氣起來。
44/《只是愛著你》(2006年)劇情/愛情
宮崎葵早年純愛系電影一部,日本上一代「小花」式的女明星基本都拍過那些爛俗、煽情、催淚的所謂純愛片,如新垣結衣有《戀空》,長澤雅美有《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
45/《百萬元與苦茶女》(2008年)劇情
蒼井優早期片子里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
關於一個女孩成長的電影。
46/《生日卡片》(2016年)劇情/愛情
宮崎葵也開始在這個片子里演媽媽了,卻依舊沒能逃過患病去世的「命運」,電影講述的是媽媽在過世前,以「生日卡片」的形式提前為女兒送去了未來十年的問候、建議、與愛。
電影的最後一段,讓人淚如雨下。
47/《穿越時空的少女》(2006年)劇情/愛情/科幻
那什麼,滿滿少女心吧。
48/《攝影機不要停》(2017年)喜劇/恐怖
2017年日本超現象級的片子,以極低約18萬人民幣的成本,搏下了約1.73億人民幣的票房,其中的杠桿比另無數電影人折服。
電影本身其實並非那些傳統意義上的經典佳片,他並非給人以深刻的 情感 或思想「爆擊」,也並沒有到那種讓人拍手稱快酣暢淋漓的觀感,《攝影機不要停》更多的是片子結構上的奇技淫巧,以及電影故事裡,電影主創們對電影這個事情噴涌而出的熱愛,和拍攝一部電影背後的那份笑淚有加,令人感動。
49/《家族之苦》系列(2016-2018年)喜劇/家庭
導演山田洋次曾經在60年代末至90年中期,用了近30年的時間拍了40多部《寅次郎的故事》,如今,年近90的老爺子仍舊活躍在影壇之上,創作力旺盛,《家族之苦》系列便是導演近年來的代表作。
從16年的《家族之苦》,到17年的《家族之苦2》,18年的《家族之苦3》,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這個系列可以一直拍下去。
在講述家庭溫情的喜劇層面上,山田洋次是最好的導演,《家族之苦》系列,出一部我必看一部。
50/《鐮倉物語》(2017年)劇情/奇幻
鐮倉鬼怪故事,還怪有趣的。
51/《小偷家族》(2018年)家庭/犯罪/劇情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大獎電影,片子聚焦的是一個超乎人倫的組合家庭,帶給我們的也是一份奇怪的帶有殘忍底色的溫柔,那些復雜的情緒復雜的 情感 ,在是枝裕和的鏡頭下,總能給人一次「痛擊」。
如同是枝裕和的許多電影一樣,他的鏡頭永遠聚焦「家庭」,故事卻絕非簡單的溫情或一味的殘酷,而是相互交織。表達也從不止於「家庭」,還有背後冷暖的 社會 。
52/《空氣人偶》(2009年)奇幻/劇情/愛情
這可能是是枝裕和所有電影中最特別的一部,片子講述了一個關於「充氣娃娃」復活後的故事,奇幻的故事,底色其實是人的孤獨、感情的復雜。
題外話,其他片子里從不覺得裴斗娜美,而在是枝裕和的鏡頭下,卻那般美(不是因為全裸了)。
53/《無人知曉》(2004年)劇情
那麼這部片子就是我認為的、是枝裕和最殘酷的一部了,電影改編自真實 社會 事件,電影聚焦群被遺棄的小孩,他們在一個秋天被母親遺棄,四個小孩相依為命,電影最後在小妹意外過世後結束,其他三人繼續著看不到明天的生活。
這是一部後勁十足的片子,以至於我每次回想都難以釋懷,內心裡特別想知道片中那一群被母親遺棄的小孩最終結局會是如何,電影的故事底色十足的殘忍殘酷,但當電影的鏡頭對准孩子們之間的打鬧玩樂,生活里的點點滴滴時,又充滿了溫柔。
54/《人生密密縫》(2017年)同性/家庭/劇情
想做女人的男主在面對母親時,母親說:「對不起是我沒能給你生出胸部」
日本電影是什麼?就是這些細節。
55/《極惡非道》系列(2010-2017年)動作/犯罪
全員惡人,你爭我斗,北野武的「硬核黑幫」三部曲。
56/《紅辣椒》(2006年)動畫/懸疑/科幻/驚悚
諾蘭的《盜夢空間》,在這部片子面前還嫩了點。
57/《比海更深》(2016年)劇情/家庭
個人最愛的一部是枝裕和導演作品,其他片子故事或太殘酷、或太奇情、或太巧合,相比之下這部《比海更深》就像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講述的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中年人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小故事,歸根結底是一句話,我們可能終究會活成自己不想活成的樣子。
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如此,鏡頭永遠對准生活里的人,劇情聊勝於無,好似什麼也沒有說,但看過後總覺得像活了一遍別人的人生。
58/《你的名字》(2016年)動畫/愛情/科幻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哦,原來你也在這里啊。
59/《莫西干回到故鄉》(2016年)家庭/劇情/喜劇
因為《橫道世之介》,而去看了導演沖田修一的《莫西干回到故鄉》,片子講述的是有著性格的年輕一輩回到故鄉,與父輩的碰撞和融合,以及自我成長的故事,有笑有淚,值得一看的日式親情片。
60/《昭和六十四年》(2015年)懸疑/犯罪/劇情
一部劇本甚是精彩的復仇故事,故事引子是發生在日本昭和年間的一起綁架殺人案,那時正值日本天皇逝世,昭和改年號為平成,這個事情被公眾遺忘。
於是父親用自己的方式,展開了一段維持14年的復仇計劃。電影相當精彩,盡管時長近四個小時,依然會有些意猶未盡。
61/《大逃殺》(2000年)犯罪/驚悚/動作
《飢餓 游戲 》在它面前,只是小兒科。
62/《日日是好日》(2018年)劇情
哪怕是為了懷念樹木希林老奶奶呢,這部片子也是值得一看的。
63/《漫長的告別》(2019年)家庭/劇情
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家庭片:中學老校長東昇平(山崎努飾)患認知障礙症,一點點失去記憶,最後七年,妻子與兩個女兒陪他回憶往事,許多過往浮現出來
片子圍繞老病死的日常敘事,這是日本親情片最擅長的類型,各種瑣碎小事之中,總能有那些不動聲色的感動時刻。
64/《只有愛能讓我生存》(2018年)愛情/劇情
日本電影總是能夠將都市人群各種微小的情緒表達得那樣准確,
很多東西,總是多一分矯情,少一分不夠,日本電影總是剛剛好。
65/《憂鬱症患者》(2018 年)劇情/犯罪/喜劇
殺殺人,拖拖地。
66/《祈禱落幕時》(2018年)劇情/犯罪/懸疑
東野圭吾作品改編電影,任何復雜奇情的案件,大概都逃不過阿部寬這雙深邃的眼睛吧。
67/《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年)傳記/劇情
沖田修一執導,講述日本傳奇畫家熊谷守一的故事,
有意思。
68/《寄生獸》(2014年)劇情/動作/科幻
動漫改編真人電影,染谷將太主演,
有意思的。
69/《午夜凶鈴》(1998年)恐怖/驚悚
傳說中最嚇人的恐怖片,但我看了覺得還好的。
70/《咒怨》(2002年)懸疑/恐怖
導演清水崇自《午夜凶鈴》之後又一部享譽世界的恐怖片。
71/《墊底辣妹》(2015年)勵志/劇情/青春
一部表達青春期女生自我改變的電影,故事聚焦於一個全年級墊底的美少女,她打扮入時,濃妝艷抹,無心學習,出入夜店場所,吸煙犯事,游離於邊緣。但在補習老師的開導下,以及母親的無限包容與鼓勵,好友的理解,和自己骨子裡改變的決心,最終考上慶應大學。
勵志青春片,只有我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
72/《螢火蟲之墓》(1988年)劇情/動畫/戰爭
無論如何,戰爭時下的普通人總是悲慘的。
73/《嫌疑人X的獻身》(2008年)懸疑/犯罪/愛情
還是得看日本原版的。
74/《生存家族》(2017年)家庭/喜劇
電影《生存家族》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突然有一天電再無法使用,在東京生活的鈴木一家決定騎自行車去鄉下,逃離東京。
看似末日題材,實則還是日系治癒系家庭片。
75/《行騙天下》電影篇(2019年)喜劇/犯罪
行俠仗義,劫富濟貧,有長澤雅美,有各種反轉的故事,還要什麼自行車?
76/《澄沙之味》(2015年)劇情
樹木希林總在是枝裕和及其他日式親情片中扮演母親、奶奶一類配角,而這部《澄沙之味》中卻是絕對的主角,試想下,有這位老奶奶,怎麼可能不讓你感受人生的一些溫暖呢?
77/《海鷗食堂》(2006年)劇情/喜劇
世界的語言,除了各種藝術,大概還有 美食 和笑臉,片子講述了日本人在芬蘭開食堂的故事。
78/《東京塔》(2007年)家庭/劇情
改編自暢銷「哭泣小說」《東京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小田切讓搭檔樹木希林,催淚親情片,在冷風肆虐的日子,不妨看看。
看過許多日本電影,就像是讀了許多長長的散文,那些波瀾不驚的平凡生活里,埋藏了許多動人瞬間,那些感人至深的,恰恰是最真實的平常。
79/《裊裊夕陽情》(1993年)劇情
我幾乎沒怎麼認真看過黑澤明大師的片子,
我推薦這部他最後的遺作。
80/《起風了》(2013年)動畫/戰爭
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界公認的大師,他的片子總是那般充滿奇妙的遐想、美好的感情、絕美的畫風。幾乎每一部都令人難以忘懷,這份榜單中沒有提到的那些,我也都一並推薦,包括《魔女宅急便》、《風之谷》、《幽靈公主》等。
在這里我想提的,是這部《起風了》,這是宮崎駿截止目前為之執導的最後一部長片,也是他導演生涯中故事最現實的一部。
如同電影中隨處可見的吸煙鏡頭也透露著這個年代下人們普遍的焦慮心情。由此而來,《起風了》比其他任何一部宮崎駿電影都要表現的現實、沉悶、嚴肅、節奏緩慢,這是一部深邃的電影。
5. 求日本動畫電影歷代票房收入排行榜
近幾年,日本動畫呈現出復甦的繁榮景象,除了TV動畫大量涌現外,動畫電影市場也開始群雄逐鹿。
日前,日本方面發布了歷代日本動畫電影的票房收入排行,宮崎駿大神的吉卜力壟斷三甲,而機器貓和口袋怪物則各自搶佔了排行榜上的很多位置。
日本動畫片電影歷代票房排行榜(金額:日元)
第一位304億,千與千尋的神隱(01年)
第二位200億,哈爾的移動城堡(04年)
第三位193億,幽靈公主(97年)
排名收入(發行收入)影片名稱(年份)
475.4億(41.5億),口袋怪物·超夢的逆襲(98年)
564.6億,貓的報恩(02年)
663.6億(35.0億),口袋怪物·幻之利基亞爆誕(99年)
750.9億(28.0億),紅豬(92年)
848.5億,口袋怪物·結晶塔的帝王(00年)
947.8億(26.3億),平成狸合戰(94年)
1045.0億,口袋怪物·七夜的許願星(03年)
1143.8億,口袋怪物·裂空的訪問者(04年)
1239.1億(21.5億),魔女宅急便(89年)
1339.0億,口袋怪物·雪拉比的超越時空遭遇(01年)
1438.2億(21.0億),再見吧宇宙戰艦大和號·愛的戰士們(78年)
1438.2億(21.0億),機器貓·大雄的南海大冒險(98年)
1636.5億(20.0億),機器貓·大雄的日本誕生(89年)
1636.5億(20.0億),機器貓·大雄的發條都市冒險記(97年)
1834.7億(19.1億),機器貓·大雄和動物惑星(90年)
1934.0億,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02年)
2033.6億(18.5億),側耳傾聽(95年)
2033.6億(18.5億),歲月童話(91年)
2232.7億(18.0億),機器貓·大雄的天方夜譚(91年)
2332.0億,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03年)
2431.8億(17.5億),機器貓·大雄的宇宙開拓史(81年)
2530.9億(17.0億),機器貓·大雄的魔界大冒險(84年)
2630.5億(16.8億),機器貓·大雄與雲之王國(92年)
2630.5億,機器貓·大雄的貓狗時空傳(04年)
2630.5億,機器貓·大雄的太陽王傳說(00年)
2930.0億(16.5億),機器貓·大雄與白金迷宮(93年)
2930.0億(16.5億),銀河鐵道999(79年)
2930.0億,2001年春東映動畫博覽會
2930.0億,機器貓·大雄與翼之勇者們(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