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電影秘密影評
擴展閱讀
無頭男人電影完整版 2025-08-06 17:51:09
香港電影3個字黑惡 2025-08-06 17:50:20

日本電影秘密影評

發布時間: 2022-05-07 13:30:34

㈠ 秘密吸引力法則觀後感

《秘密---吸引力法則》觀後感

看完影片,第一個感覺:震撼。剛開始,有感於它的神奇,之後領悟到是心靈的力量。影片開篇就說「我被那條秘密所吸引」。接著用一些人士的親身經歷,分享這個秘密就是吸引力定律。

什麼是吸引力定律呢?簡單來說,就是在你的生命里,你會吸引到你所注意,關心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情感,語言,行動結合在一起,就能轉化為能量吸引與其本質相同的積極能量。吸引力告訴我們:首先要樹立一個積極的目標,並不斷的在內心中提醒自己。努力思考如何去實現它。只要這樣,我們就會將各種有利於目標實現的資源吸引過來,從而實現我們的目標。

影片還告訴我們「你是你自己現實的創造者」。首先,明確你想要什麼,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人生,說出來,寫下來或畫出來,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自己所期望發生的事情上。其次,你要相信,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你眼睛所不能看江的,相信你所要求的已經是你的。讓你想要的得以發生你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只要知道你想要什麼並堅信,你就會把方法吸引過來。最後,用心去感受它的存在,不是表面上,而是更深層次,心靈上的感受,感受它已屬於你,感受它就在你的身邊,造成吸引的是你的感覺,而不是你的想像,要讓自己進入到身臨其境的狀態,感受將成為其展現力量的途徑。片中多次說到feelgood,感覺良好。相信自己,想像自己的心,我們做任何事,我們的心都會引導著自己,因為那些都是我們自己所能要去感受的,感覺良好,就行。只要你開始對你已經擁有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感覺,你就會開始吸引更多更好的東西。

你要改變現狀,就要先改變你的想法。吸引力定律永遠會順從你的思想。片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所有的現狀都是過去思考的結果。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不順心的事情,你善待自己,充滿快樂,就會影響你周邊的人或事,憧憬那些美好的,設定下目標,付諸於行動,沒有不可能!

請想像,每個人都能完全發揮其身心潛能的世界,我們可以去任何地方,達到任何目的,看到你自己已擁有的你渴望的東西。

也許我們都知道了這個秘密,目標,相信,接受,那麼我們又將如何去運用呢,這就要我們相信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的人生是怎樣的,其實秘密很簡單,這個秘密就在我們的心中,因此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相信自己的心,相信自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有出色表現,慧泉的夥伴們,加油,一起來分享這個秘密吧!

最後,想說,很喜歡影片中的一段話:你的人生目標有你決定,你的天賦就是你給自己的使命,你的人生是有你自己創造,永遠不會有誰來審判你!

㈡ 《秘密訪客》 觀後感怎麼寫

今年要說最為期待的一部電影,那絕對非五一勞動節的懸疑電影《秘密訪客》不可,身為一名最喜歡觀看懸疑電影的人,每當有不錯的懸疑電影播放,都會到電影院中支持,這一次的《秘密訪客》自然不會例外。

通過幾小時的觀看,《秘密訪客》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刺激與好看。身為四大天王的郭富城,他之前所拍攝過得電影,一直都被人吐槽怎麼拍都是他自己;但這次的《秘密訪客》里,郭富城給我帶來非常不錯的視覺觀感,不管是對家人的關懷與控制,還是在面對破碎一地的相機黯然神傷,都讓我深深為郭富城精湛演技的表現而嘆為觀止。

除了郭富城精湛的演技給我帶來很大的印象外,這部劇中的五個主角都有非常不錯的演技渲染能力,可以充分的讓我們切身的體會到,他們所處環境的無奈與煎熬。特別是張子楓這位近年來備受觀眾喜愛的小姑娘,不管是唐人街探案中思諾那恐怖一笑,還是《秘密訪客》中姐姐對於爸爸關愛的渴望,都深深的反映出,張子楓其老練的演技與個人表演張力的控制,是有多麼的厲害,不愧是我目前最為喜歡的新生代實力演員。

《秘密訪客》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本應和睦的四口之家,因為一名秘密訪客的到來,從而使得他們平靜的生活,從此變得不再平靜,反而在生活中,接連不斷出現各種怪事的一部懸疑電影故事。

我在整個觀影的過程中,一直都為各個家庭成員所懷揣的秘密而感到好奇,當最終答案揭示之後,也深深為《秘密訪客》導演陳正道的導演能力而佩服;身為一個早已拍攝出多部優質懸疑電影的導演,能夠拍攝出如此優秀的電影,早就在觀眾們的意料之中。因為陳正道導演的《催眠大師》《記憶大師》等幾部電影就深受觀眾們的喜愛。而這一次陳正道導演的《秘密訪客》自然也不會外乎,早在許久之前,《秘密訪客》就已經被網友們視為最為期待的懸疑電影,真的非常不錯,值得大家觀看。

㈢ 電影《秘密訪客》全國上映,這部電影的影評如何

電影《秘密訪客》全國上映,我這部電影的影評為一般,就6分的樣子。有部分情節還是吸引人。

導演這部片之所以有點虎頭蛇尾。其實這篇無論編劇還是導演都是電影界出名的人,智商也是頂級的,主要還是考慮社會影響盡力使得電影合規能上映,講了一個暗黑的故事,峰迴路轉,精妙絕倫,很多細節我都記不住了,但是肯定還有很多隱藏點我沒發現的。導演用故事a講故事b的技術應該是電影圈是頂級,郭富城目前我認為實力頂級的國內演員,這部電影同樣被影帝郭富城的演技折服。

㈣ 寫一篇影評

海豚灣影評

《海豚灣》的發生地是在日本和歌山縣的太地村,在這里的一處海灣,每年海豚的遷徙時節,都有數萬被人類想方設法驅趕到這里,其中的大部分被當地漁民秘密捕殺,而倖存的少數則被高價販賣,前往世界各地的海洋館。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被海洋館裏海豚的「微笑」所欺騙,實際上,它們並不快樂。

即便是對於我這樣從來沒養過寵物的人來說,《海豚灣》的殺傷力也遠遠超過之前的估計(看完那一刻我就當場發誓,以後再也不進水族館看海豚表演了),所以,很難想像如果是動物保護主義者或那些平時以寵物為樂的觀眾,這部紀錄片將會帶來多大的震撼。

但凡一部力量強烈、立場鮮明的影像作品,往往會引發與其規模成正比的爭議,如趙亮的《上/訪》、陳為軍的《請/為我投/票》和邁克爾•摩爾的所有作品,這部以海豚為對象的環保紀錄片也如此——盡管支持的呼聲在數量上極大地壓倒了質疑聲,但少量擊中其要害的質疑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反思:是不是僅僅因為本片的「主人公」是人見人愛的海豚,才激起了我們如汪洋大海的同情心?如果是雞鴨豬牛羊充斥其間的屠宰場,我們還會不會有同樣強烈的憤慨,以及憤慨之後可能付諸的行動呢?

不過這正好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海豚灣》已經達到了它想要達到的效果:至少,人們開始思考食物鏈、食品工業和環保行為下所掩蓋的悖論,進而思忖自身的行為是否得當。實際上,當哥本哈根會議在羅生門般的迷霧中無疾而終,當碳減排步履艱難而人口和污染繼續呈爆炸性增長,當年《黑客帝國》里的虛擬特工史密斯說過的一句話,已經越來越有警世意味:「人類就是害蟲。」

相比起來,像《難以忽視的真相》那樣的同題材紀錄片,雖然數據縝密邏輯有力,但在《海豚灣》面前顯得實在是過於古板、嚴肅而溫和、軟弱了。不管後者所宣揚的主張在科學上有著多大的意義,也不管大和民族捕殺鯨類的行為本身是不是傳統之殤,這部紀錄片拍攝技巧之完美、煽動性之強,足以列為紀錄片的經典範例,可以放進教材里好好研究——它是如何以一部紀錄片的身份,超越諸多優秀電影的巧妙敘事的。

影片一開場就是間諜片式手法,「秘密潛入被禁止進入的私人領地」,這構成了極大的懸念,一方面將觀眾的興趣迅速地調動起來,一方面也構成了本片的敘事主線。這條故事主線,從始至終是以典型的好萊塢手法來完成的,鏡頭非常多,節奏很快,來自日本當地政府和漁民的強烈抵制,令矛盾十分突出。哪怕別的線索有所鬆懈,只要一回到這條主線上來,觀眾的眼球就再也轉不開去了。

《海豚灣》是那種將傳統蒙太奇手法運用到極致的作品——主人公里克的傳奇故事和人生抉擇,圍繞IWC(國際捕鯨委員會)進行的內外斗爭,日本捕鯨傳統和政治經濟利益的博弈,政府、科學家和漁民互為支撐、自欺欺人的謊言,從科學角度看待和分析海豚肉危險的食用價值,以及從和歌山縣太地村海灣流向世界各地的「海豚鏈」……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觀眾所面對的信息量驚人,而在不斷的蒙太奇切換之間,關於海豚灣的種種爭斗都被剖析得一清二楚,從而構築成一個完整的影像世界。

《海豚灣》里的每一條線索,都灌注著影片拍攝者的極大熱情、誠意,正是因為飽滿的無處不在的感情貫穿其中,在影片最後的15-20分鍾內才能匯聚到一起,奏出情感的最強音。實際上,片中人要完成的任務——拍攝海豚被屠場景,只有短短5分鍾,但有了前面所有信息和情感的鋪墊,這5分鍾足以令人心痛欲裂、壓抑無言。而在完成了沉重的展現之後,影片的結尾又恰到好處地為觀者提供了一處宣洩的渠道:里克胸前掛著液晶屏在IWC會場無聲地繞場一周——有觀眾稱看到此處竟自發鼓掌,這一點也不誇張。

里克是這部紀錄片的隱性線索,他的人生傳奇是《海豚灣》的精魂所在。作為一個曾經無比成功的海豚訓練員,他說,自己花了10年時間建立起風靡全球海洋館的海豚表演事業,又花了35年時間來努力毀滅它。他意在亡羊補牢的掉頭醒悟,是片中所有人跟隨他前往太地村神秘海灣的動力,也是這部片子中集中體現的人性光芒。里克的一生恰恰印證了《海豚灣》某版本海報上一句極富號召力的話:「人類是海豚最大的威脅,也是它們唯一的希望。」

㈤ 急需日本電影<情書>的影評

這部由日本新生代最受矚目的導演岩井俊二所執導的愛情電影,由當紅偶像中山美穗,豐川悅司主演。

內容講述一位少女渡邊博子(中山美穗飾)在男友攀山意外喪生後,無意中得知他中學時代在故鄉的地址,於是寄了一封明知不會有迴音的情書到那裏,但意外地卻收到回信,原來是一位與她已故男友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樹(中山美穗分飾)收到,並回了信。

之後兩人開始通信,博子因而進一步了解少年時代的男藤井樹(柏原崇飾)及女藤井樹(酒井美紀飾)的故事。

而後博子決定到北海道,與現任男友秋葉茂(豐川悅司飾)尋找此同名同姓的藤井樹。兩人錯過了相遇的機會,但博子卻偶然發現藤井樹與自己的樣貌原來十分相似。

回去後,博子漸了解她已故的男友對她一見鍾情的原因是因為她和他的中學同學藤井樹樣子酷似,於是便放開懷抱,往已故男友遇難的山前大聲舒發心中郁結,並接受了秋葉茂的一段新戀情。

另一方面,藤井樹也漸回憶起以往與其同名同姓的同學一起的點點滴滴,最後因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個埋藏多年的答案...

「情書」在日本上映時,極為轟動,中山美穗更憑此片榮獲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女主角,而片中的小主角柏原崇及酒井美紀亦因此片而人氣急升,為近年難得一見之風格清新的典雅小品,配樂更是細膩動人,實為 96 年最出色的愛情電影。

一封寄往天國的信竟然收到了逝者的回信;是不舍的亡魂 ,還是同名同姓的巧合?

渡邊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在一次山難中不幸亡故,在經過了三年之後,博子卻依然無法釋懷,就在亡夫的三年忌的典禮後,她順道至藤井家拜訪,一時興起地抄下了同學錄上的藤井家的舊址,不死心的博子回家後便寫了一封信寄給在天國的藤井樹(一些觀眾看到這裏,可能會認為劇中的博子小姐實在是傻得可以,但是對於那些曾經歷過一段刻骨銘心之思念的觀眾群們當然能夠充份地體會到博子小姐完全是因為不願割捨這段感情,才有了這種傻念頭!)

幾天後博子居然在收到了回信,博子小姐的內心執著地想要相信這封信真的是未婚夫從天國寄來的回信,但另一方面,博子的追求者秋葉茂卻認為這件事是荒誕不經的,堅持要證明給博子看清只是同名同姓的巧合罷了。

於是兩人為了徹底發掘事情的真象,他們便出發到藤井的舊宅一探究竟,終於了解原來竟是博子的未婚夫在國中時代便有一位同名同姓的同班同學,這封信正是因為抄錯了住址而誤寄到女藤井樹的手裏。

雖然真相已被揭露,可是因為博子渴望從女藤井樹那兒獲知一些故人的點滴,兩人便開始了往後的魚雁往返, 博子雖然從中獲得極大的撫慰,另一方面卻也逐漸地懷疑女藤井樹原來就是未婚夫的初戀情人;但同樣的,原來這方面的女藤井樹也是一直對男藤井樹當初暗戀之事毫無所悉的;就這樣隨著追憶起當初的種種點滴,最後雙方終於都了解了關於男藤井樹當初埋藏在心底的一段未完成的心願。

整個電影內容,談的不是山盟海誓的約束,也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瓊瑤式苦戀,只是單純的兩段逝去的純純感情;一段是埋藏在男藤井樹心底的舊愛-對於同班同學從未表白的暗戀;另一段是渡邊博子對逝者表達的無盡的追念。最後博子終於知道未婚夫愛上她的原因只是因為女藤井樹與自己長得神似之後,雖然悲傷依舊,卻終於走出了這段感情的陰影,尋得自己心靈上最終的解脫。

導演以回憶的手法來帶領觀眾逐漸進入男藤井樹的內心世界,像片中安排 柏原崇 刻意到酒井美紀家還書的一段,原想表白的他,因為時機的不對,終歸欲言又止,當悠悠的配樂響起時,柏原崇不舍地看了看美紀,隨後將圍巾甩到肩上,一語未發地騎上單車離去,清楚地描繪出樹心中的那種暗戀,這時旁白說明了這是兩人最後的見面之時,的確令人感觸良多.....整篇故事之所以成功吸引人之處,就彷佛呼應了片中那本男藤井樹借的書 "似水年華的回憶" ,訴說著大家心中都曾經可能有過的似水年華的回憶。

網上小評

今年暑假,日片《情書》一上檔,立即引起廣大的回響。首先,導演啟用日本當今人氣頗旺的兩大偶像明星——中山美穗和豐川悅司,親炙日劇的台灣觀眾對這兩位演員應是耳熟能詳的。不過,本片最大的特點在於編劇能夠別具巧思,透過信件的書寫行為,呈現兩位女主角的情路歷程。

ㄧ封寄往天國的信

人的成長難免扯上戀情,即使是無法實現的單戀或偶像崇拜。一旦陷入愛情的漩渦,人往往會浮現異於日常生活的狂氣,從而散發出強迫性的反覆動作。顯然,這可以從女主角渡邊博子的種種行徑得到印證。故事始於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因山難而離開人間。在葬禮結束後,她對藤井的愛意仍然餘波盪漾。博子翻閱藤井的初中畢業紀念冊,查出她故鄉小樽市的地址,並透過寫情書的方式,企圖重演往日戀情。她寄出第一封信給藤井樹的信後,宣稱:「這是一封寄往天堂的信。」當然,這番言行在一般人的眼中,簡直瘋狂。
然而,博子竟然收到回信了。回信人署名『藤井樹』。後來,透過一封又一封的回信,博子得知這位藤井是她未婚夫的初中同學,而這兩位同名同姓的男女同學更有一段牽扯不清的關系。
博子一開始不僅瘋狂的沈湎於過去的回憶中,同時企圖由回信中深入了解未婚夫的成長背景。不過,當她跟新男友一起前往小樽市拜訪『藤井樹』時,卻沒有找到人。而當她准備離去時,在大街上卻看到一個長得跟她一模一樣的女子。她脫口叫出名字,但這位名叫藤井樹的女孩回過頭來並未看到博子。此時,博子不免露出失望的表情。

搖搖欲墜的情慾世界

顯然,博子因剎那間的幻滅而有所領悟。過去,她或許認為自己是未婚夫的初戀情人,而他也必定一心一意愛她。當她發現回信人藤井樹居然跟自己長相一樣,加上後來得知她未婚夫的初戀情人是同名同姓的藤井樹時,博子難免警覺到,自己彷佛是他的初戀心理所投射的對象!甚至不過是一個替代角色罷了。而博子原本所建構的愛情世界也就變得搖搖欲墜。本片雖然圍繞著愛情的主題打轉,旦死亡也是一項不可忽略的問提。
換句話說,『愛』與『死』在片中一直糾葛在一起。以博子來說,由於未婚夫的死,以致引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相對而言,他未婚夫的初戀情人藤井樹也同樣體驗到死亡的沖擊。
藤井一開始,即目睹父親的病逝,而這件事一直盤旋在她的腦海中。不過,透過她一封封的回信,觀眾也得知她在初中時代曾經面對同名同姓的男同學不告而別。雖然他只是搬家而已,旦他對藤井而言,彷佛就像一個死去的親人。於是,這段純純的愛也因此草草結束了。

追憶似水年華

事實上,藤井早就將初中的往事忘得一乾二凈,但經由博子的來信,往事忽然點點滴滴從文字中一一浮現。因此,文字的書寫行為就變成一種試圖重新詮釋自己過去的探索過程。博子和藤井都在書信的一來一往中,重新發現自己的過去。
尤其是,藤井特別提到以前那位同姓名的同學,離她而去之前,親自拿一本書,要她代為歸還。當時,藤井並不知道借書登記卡背面有她臉部的素描。後來,她才從學妹的手中得知此事,於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名稱就是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顯然,編劇將該書放入本片,無形中就具有暗示意義。也就是說,對兩位女主角來說,解讀愛,同時也是在探索周遭的世界,而逝去的時光也只能透過文字的建構來完成。情書里彷佛有一股魔力,將往事一一喚回,只不過具體的時空早為信紙的空間所取代。

電影花絮

今年夏天最美麗的電影--情書 (摘自談星九月號尖端出版)

片名: 情書 (LOVE LETTER)
導演: 岩井俊二
演員: 中山美穗,豐川悅司

情書的內容並非是一般痴男怨女的肉麻情話,他記載一段埋藏多年沒被揭發的愛及一段至死不渝的情,描寫博子依然深愛逝去多年的未婚夫,對他的懷念有增無減,一次在遺物中找到亡夫中學時期的舊址,毅然寄了一封信,抒發自己的心情,但萬萬沒想到,這封信竟寄到一個與亡夫同姓名的女子手上,而這個女子還是他的同班同學,兩人開始書信往來,博子透過書信內容獲知故人的中學生活,得到極大的安慰,另一方面也懷疑信中女子是他的初戀情人,於是便按地址去查個就竟,赫然發現這個女子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才明白這是亡夫愛自己的原因。 她們的信不但找出愛的根源,還揭發了一段埋藏了多年沒有結果的愛。

演技精湛的性感象徵 中山美穗

1970年三月一日生,八五年演出電視劇 "每次都引起騷動"開始了演藝生涯,同年也以歌手生分發表新專輯。 中山美穗這位美麗的女明星,內在氣質中隱藏了兩種性格,一是敏感而內向的溫柔女人,一是充滿陽剛性的現代女強人。 中山美穗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非常平衡的存在著。

在電視劇 "每次都引起騷動" 中,中山美穗飾演一個在教室中跳脫衣舞,到賓館玩禁忌游戲的叛逆女中學生; 而在 "那傢伙與我" 中他飾演一位對愛認真,感情脆弱的女高中生。 這樣一百八十度不同的角色,中山美穗都能有完全精湛的發揮,表現出的魅力也是不同凡響的。

"十八歲的未亡人" ,中山美穗飾演一個新婚初夜丈夫就突然死亡的可憐寡婦,不論在造型或演技上更是一大挑戰。 單看她這些之前的作品,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次公開的新作 "情書" ,是演技的再一次發揮。 片中他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深情款款對已逝未婚夫念念不忘的女子,一是活潑樂天的女圖書館員,這樣的角色對她來說無疑是成長的最佳證明。 中山美穗個人覺得,比起電視劇和電影是她更想發揮的一個層面,希望透過 "情書" 這部片,讓大銀幕的魅力無限延伸。

眾生迷醉的酷哥模樣 豐川悅司

豐川悅司是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演員。 在 "星閃閃" 這部片中,他飾演一個英俊的醫生,但對女人確沒有絲毫興趣的同性戀者; 在 "課長 島耕作" 里,她變成一個善妒嫉對人苛刻的一名男職員; 而 "NIGHT HEAD" ,"廁所的花子小姐" ,"八個墓村","情書" 等片中,他所飾演的角色是不重覆的。 "我是把演戲當成一生的職業在進行的,我總覺得當演員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做其他事的。 為了我的理想我會全力以赴的,況且現今的電影環境,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簡單,沒有專業的程度是決不可能表現出色的! " 對豐川悅司來說,演戲不是只把故事內容傳達給觀眾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透過演員的感情,將故事更融入觀眾的心靈。 所以他常常在片場做筆記,除了看別人如何表達戲中情感之外,自己也多方嘗試新的表演方式。

這一次演出 "情書" ,他說非常喜歡劇中人物的性格,因為跟他本人十分相近,而能夠與中山美穗合作,更是讓人高興的事。 導演的拍片讓人感覺酷酷的豐川悅司,在戲中就更酷了!

場外花絮

當記者問到中山美穗對情書的看法時,中山美穗露出一臉甜甜的笑,回答說: "我出道十年,剛開始時曾經有一天收到二十五封情書的經驗,這是我非常難忘的。 我喜歡用寫情書的方式表達愛意,因為那種柔柔訴情的感覺是很耐人尋味的,距離感更增加了美感,絕不同於一般速食愛情的。 而我最難忘的一封那一天,他給了我一封信,告訴我,他每天都祈禱我能過更好更快樂,雖然無緣相伴終生,但未來的歲月他會永遠站在角落支持我,要我好好加油,我感動極了,雖然沒有連絡了,但我常常還是會想起這封信給我的鼓勵,真的很感謝他! " 不管現實生活中或電影里,"情書" 總是給人浪漫的溫暖!

㈥ 看《秘密谷》觀後感200

今天下午,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在沖氣式電影院觀看了盼望以久的電影——《神秘谷》。這部電影為我們刻畫了一位抗日小英雄——柱子。講了柱子和英子兩人誤打誤撞進了日本鬼子的地下軍火庫,配合新四軍特派員小張叔叔和柱子的爺爺一起端了鬼子的軍火庫,並把軍火運到了抗日前線的事。贊揚了中國兒童機智勇敢的愛國精神。
自古英雄出少年。柱子能在那種重重艱難的環境下,戰勝鬼子獲得成功。在我想來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在當時,如果柱子見險止步,那他的處境將更加危險。這個事例高訴我們:在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情況下,應該大膽面對,靠自己的韌勁和毅力去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那麼,危險和困難將遠離我們而去。
在抗戰時期,像柱子一樣的小英雄有很多,海娃就是其中的一個。在犧牲的八路軍叔叔的囑咐下,海娃要把一封機密信送到山裡的八路軍總部。在送信途中,他遇到了鬼子,海娃憑借機智把信放在羊尾巴里,一路與鬼子周旋,成功地完成了送信任務,保證了戰斗勝利的提前到達。
柱子和海娃面對殘酷無情的日本鬼子都能鎮定自若、不卑不亢。這不禁令我慚愧不已。
記得有一天,我在書房裡看書。突然,房樑上一隻老鼠在眨巴著小眼看著我,我當時七竅沒了六竅。三步並作兩步跑出門外就大叫起來,著實讓媽媽嚇了一大跳。得知是老鼠後,我沒少挨家人取笑。現在我對「膽子」這倆字仍是避諱。就我這么一膽小鬼,連老鼠都如此害怕,更別說跟日本鬼子鬥了。
有志不在年高。柱子也好,海娃也好,他們小小年紀就作出了如此創舉,是我們少年兒童的楷模。看完電影,我對自己立下了志願:像柱子和海娃那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㈦ 朗達拜恩的《秘密》影片觀後感

《秘密》中文網(量子《秘密》論壇)-我的《秘密》故事 版塊 有很多~

㈧ 求一篇日本電影<情書>的影評

生命不可承受之愛真真 發布於:2010-06-01 17:03
「おげんきですか?
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也許愛到深處,所有的語言和文字都是蒼白和無力的,再濃烈的情感一旦生死相離,到最後也只不過化為一句最簡單不過的問候:
「你—好—嗎?
我—很—好。」
我喜歡《情書》這個名字,雖然貫穿整個故事的書信都是兩個女孩之間對另一個男孩回憶的點點滴滴,但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回憶,讓一直潛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絲和剝離出來。回憶是歲月的書簽,回憶是成長的足跡,是所有情感的累積,也是送給天國的愛人最美和最好的情之天書。
兩個容貌酷似的的美麗女子,一個深愛而不能得到,一個被愛卻並不知道,如果不是因為死亡,她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這沒有回應的愛會是如此美麗和憂傷。
影片中,兩個素昧平生的女孩因一封寄望天國的情書開始連接起彼此的天空。其實在男孩藤井的心中,兩個女孩是重疊的,她們擁有相同的外貌和氣質,同樣是他留給世間的回憶。他因名字相同於女孩藤井開始歡喜冤家式的朦朧愛情,又因博子與女孩藤井的相同音貌開始與之刻骨的戀情。在他死後,兩個女孩相識了,一個纏綿的愛情故事浮現在眼前。機緣創造無數的奇跡。
兩個叫同樣名字的男孩和女孩,男孩藤井樹總是無緣無故地在借書卡上寫對方的名字;女孩藤井樹則可以為一張測驗卷等對方至夜深……只是彼此都不發覺吧,感情一直在不自覺和不留神中看似漫不經心地紮根深延。
少女藤井樹原先並不知道那個同名同姓的男孩子暗戀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對他的情感有多深,是在通信中慢慢地回憶,還有對過去生活痕跡一步步尋找時才發現的。男孩子不擅言辭,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慕,只有採取很傻的方法,比如在放學路上惡作劇地把紙袋套在女孩的頭上作為一種侵略型的親昵;無數次在借閱卡上填寫自己與女孩相同的名字卻只是有心地選擇那些一般人不會看的書;靠女孩辛苦地搖動燈光然後裝模作樣地看試卷,只是希望能與自己喜歡的人多待一點更靠近一點;最膽大的行為就是直接到女孩家,要她把他借閱的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幫忙還給圖書館,但是他什麼也沒說,隨後他便轉了學,女孩並不知道那本書的借閱卡的背後繪有自己的肖像,栩栩如生,一往情深。
多麼干凈的愛情!多麼令人惆悵的少年時光!
兩個相貌相同的女孩, 藤井樹和博子,她們各自存在於世界的一角,本來是毫不相關地生活,如果不是因為共同愛過一個人也被這個人愛過,可能這輩子也無從知曉彼此。男孩藤井樹生命的結束,讓這兩個女孩的關系得以開始,更被一封封情書聯系起來,使她們各自的人生軌跡有了交錯。從表面上看,他愛的是女孩藤井樹和渡邊博子兩個人,但當他的目光凝視著博子時,卻穿透了這現時的軀殼,溫柔地擁抱著年少歲月中的女孩藤井樹。
樣貌相同卻各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一封寄給天國「藤井樹」的信終於相識,卻終於發現其實不只相識這么簡單。死亡造成絕對地失去,失去造成了永恆地追憶和懷念。回憶是失去後的唯一擁有,緬懷是無可避免地死心不息。回憶,很多時比現實美麗。
博子發現回信的秘密而得知女孩藤井樹的存在時,便萌發去見她的沖動。藤井樹恰好不在,博子留給她一封信便離去了。在回去的路上,博子彷彿看見女孩藤井樹在人群中穿行,下意識的喊出藤井樹的名字。女孩藤井樹在路上聽到有人喚她的名字便扭回頭。一瞬間,兩人在川行不息的人群中彷彿是彼此看見了,卻又錯了過去。人生有多少次不期而遇,又有多少次擦肩而過。而正是這次不曾謀面是兩人的故事愈發具有朦朧的情思和意蘊。
在影片的結尾處,博子面對雪山淚流滿面地大喊的瞬間,她終於找回了因曾經傷情過度而迷茫的自我;而女孩藤井樹卻因博子的搜尋而墜入了記憶的深處,品嘗到了一份苦澀的優柔。
這情節,你我都再熟悉不過。
總相信世上真的同時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各自在地球的一隅,甚至是另一個空間,活得愜意美滿,卻一生一世也沒有機會碰上。離開了塵世的奇斯洛夫斯基在他的代表作《薇洛尼卡的雙重生活》里曾深刻地將這一概念化成光影流傳,遺愛人間。如果說這還不算神話的話,那麼岩井俊二的《情書》就絕對是撲朔迷離到幾乎讓你要屏住呼吸的一個接近於天方夜潭的神話:一個男人,同時遇上、愛過、失去這兩個女孩,最後他黯然地、悄悄地去了天國,帶走了關於這兩個女孩子的回憶,只是在失去和發現的過程中,他還是把 回憶的蛛絲馬跡秘密地留下。憑著一封寄去天國的情書,兩個女孩在文字上結緣,一切從回憶開始,於是所有的回憶被逐漸還原、重組和分享。唯有回憶,穿梭於時光交錯的夾縫,交織成一幅清俊雋永的黑白水墨畫。
《情書》塑造了一個虛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故事在現實和回憶、女藤井樹和博子各種時空里穿插。記憶的碎片通過蘊藏在故事背後的情感拼接起來。每個片斷都帶有朦朧的詩意色彩,細密的蒙太奇組織下,組成一組組意象。所謂故事,無非是生命的一個大的意象。這種看似不經意的組合方式形成一種搖曳多姿的視聽幻象,給人含蓄婉約、餘音裊裊的心理感受。
影片中女孩藤井樹對博子說中學時代那所有關於另一個同名男孩藤井樹的回憶都是因為同名而造成很多尷尬和不好的回憶,但真的是如此嗎?若真如此,那為什麼在兩個女孩的字里行間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連和沉醉呢?
女孩藤井樹對男孩藤井樹的回憶,可不是有意識、提煉過的回憶,而是信手拈來,不加修飾,不著任何痕跡的清之又清純之又純的回憶,也更顯得兩 個叫同樣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之間友情的真摯和珍貴。 也許冥冥之中一切早已註定,在頃刻遺忘和瞬間記憶的電光石火間,我們終於察覺了愛,也因為有愛,我們才能永恆不滅地生存下去。也終於讓我相信了一句話,剎那即永恆。
一切都來不及表達,所有的可能都因死亡或錯過而冰封,活著的人只能用記憶得到一點點人世間的暖意。真情只是如雪片,純潔、晶瑩、涼絲絲,脆弱得隨時會融化在世俗的陽光下。
但即使男藤井樹在學校每一張借書卡上都留下了「藤井樹」的名字,即使少年在最後一張借書卡的後邊畫上了女孩藤井樹的樣子,來表達自己朦朧的愛意,去無法阻止十年的時光,更無法阻止作者生命的逝去。當女孩藤井樹的臉上布滿淚水的時候,我們知道,原來許多事,並不會被忘記,只不過是深藏在心中,等待機會潛滋暗長,以至於讓你忘記了自己記得罷了。
人生很難說得清楚,對我們來說,愛情可能鑲在槐樹柳樹梧桐樹和筆直的白楊樹下,年輕的心事也羞澀,難與人言,或炫耀或沉默地踏著自行車,一陣風似的從心愛女孩的面前滑過落葉鋪滿的校園,又或者心事重重地走上灑滿陽光的寬闊街道,靜悄悄地尾隨著心愛女孩的背影,愛情,美麗又苦澀,甜蜜又無望。
對《情書》來說,愛情是鑲在櫻花樹下。櫻花,美得眩目,短得驚心,開時錦綉山河,凋時埋沒青春。影片中一直在下雪,櫻花是雪花的另外一種形態,同樣美麗,同樣短促。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同名的男孩女孩,就這樣被不可能的愛情深深裹挾,愛情是不可能的,但是死亡卻可能。所以,愛情鑲在櫻花樹下,就是和死亡緊緊糾纏在一起。
死亡和愛情在日本民族心理中有著濃郁的積蓄。細膩的日本人以敏銳的心靈觸角從「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中感悟著生命的真諦。時光易逝,人生無常,而機緣不定。他們感觸到人生是渺微的、悲劇性的、難以把握的。於是他們珍惜人生,珍惜世上的一切。他們在這種無奈的憂傷中往往會對某一事物傾注全部的熱情,如工作和愛情。他們的愛情表現的異乎尋常地執著,把以悲劇性的死亡收場看作愛情和生命的至高境界。
這種民族氣質表現在文學作品、戲劇和電影等藝術形式中,則通常把這種濃郁的情結化開來,散發在每個細節,生發出一種淡淡的哀愁韻味。欣賞這些作品,淡淡的哀婉氣息彌散在字里行間,而這種意蘊深處則是令人窒息的悲凄。
漫天的雪花和櫻花飄落中,這一生最愛女孩藤井樹的兩個人死去了。她的父親因肺炎而死,她的男孩因山難而死,兩個人帶走了對她的愛。當她還是中學女生不知憂喜地滑雪時,看見一隻凍死在冰雪中的蜻蜓,她俯下了身子,悲哀地預感到「爸爸死了」。當她已經長大,尋訪男孩的過往痕跡時,才意外地從老師那兒得知,男孩幾年前死於山難。
藤井樹的死被導演設置為登山時摔死,並不是壯烈地死去,這就是一種生命的無常。生前下的兩個女孩是他一生最美麗的邂逅,而如今一切機緣消失,美好的愛戀只能留在生者的回憶里。
在整部影片中,《追憶似水年華》作為對未來的一種預示、作為一種引導工具以及情感互換的媒介和見證,向世人展現了世事如煙的無奈和滄桑。而穿插其中的死亡意識則又給人一種滄桑之後的豁然開朗之感,就如一陣清風悄悄拂過你的臉,沒留下印記,卻早已在你心中泛起漣漪,
恬淡而又坦然。都說死去的人是沒有回憶的,但卻能夠讓活著的人去追憶有關死者的一切。的確,生的快樂在於其還有許多可供追想的東西,而死的快樂則在於能從原來的回憶中解放出來,並且讓人世間深愛著自己的人將自己當作回憶。當女孩藤井樹在最後一刻向天國的男孩藤井樹發出最初的也是唯一的情書時,當博子終於泣不成聲地跪倒在雪中時,她們都明白了那個追尋了很久卻最簡單的道理:死去的人給活著的人帶來的不僅僅有痛苦的陰影,更有繼續好好活下去的願望。
回憶是失去後的唯一擁有,懷緬是無可避免的死心不息,人們都愛採用選擇性回想,在自己的記憶中,只挑選喜愛的情書出來回味,不自覺地美化,姑息著依依不捨的感覺,明知故犯地拿起了卻放不下,讓自欺變得也浪漫起來,讓逃避現實也變得積極起來,讓感受回憶也變成一種永無休止的奢侈,因為,回憶,很多時候都比現實本身美麗。
在回憶中,日月星辰也閃爍發亮,虛幻,卻又熟悉,就象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於圖書館里,藤井樹靜靜地躲在布幔後,微風輕吹,人仿 佛在布幔後消失了,但稍為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裡,似有還無,亦真亦幻。風動幡動其實不過心動,原來他一直存在於一個永恆的空間里,是你我一顆蠢動的心,不能磨滅 ,永志難忘。 當思念早已在風中刻骨,真愛早已在心中銘記,就算是茫茫的雪地也不能掩埋對所有美好過往的回憶。所以當博子對著遠方那埋藏了愛人的雪山,跪在雪地上嘶啞著喉嚨無數遍地哭喊:「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女孩藤井樹在病床上 也似乎感應到了博子的呼喚,同時用虛弱的聲音對記憶里的愛人低語:「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白皚皚的雪地,凄呼呼的寒風,象從遙遠的天國里傳來的一首贊美詩般寧靜和安謐,緣分總在這個理想的國度里孕育和滋生,教人心甘情願地執迷其中,矢志不渝。只有在這時,當所有的情感被釋放,幻化成一聲聲撕心吶喊的時候,你才會明白,為什麼博子寄去天國的情書里只有這樣簡單的兩句話「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 げんきです。」
「我的愛隨風而逝……」,這是片中男主角愛唱的一首松田聖子的歌。
影片的結尾,是一群女中學生去告訴藤井樹《追憶似水年華》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樹的側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樹的心靈最深處,藤井樹不說話,用手揩揩眼睛,倔強地不流淚。此時,碧空如洗,落葉繽紛。
兩個女孩子被回憶改變了各自的際遇和人生觀,一個從寸步難行的回憶中獲得解脫,重新抖擻上路;另一個則又跳進塵封的回憶,從此自我沉醉下去。
我由衷地感動於這個微妙處境;冥冥中一切似乎早已註定,生與死不再重要,在頃刻遺忘和瞬間記憶起的電光火石間,我們終於察覺了愛,也因為有愛,我們才可以永恆不滅地存在下去。就在回憶中,日月升沉也閃爍發亮。那種感覺,雖說虛幻,卻很熟悉,像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於圖書館里,男孩藤井樹靜靜地躲在布幔後,微風輕拂,人彷彿在布幔後消失了,但稍為定定神,他竟然還在那裡,似有還無。原來他一直存在的空間里,是你我一顆蠢動的心,不能磨滅,永志難忘。
男孩藤井樹選擇了登山。如同山峰之下必有深谷,是最適合埋葬記憶的地方,他與空曠少人涉足的山在一起,與大自然的至高至靜在一起,以為從此埋葬了記憶。
女孩藤井樹選擇了圖書館。圖書館是最適合回憶的場所,但是她的回憶是被一點點激發出來的。她對他的記憶早已平淡,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被觸動,竟勾畫出意想不到的結局。
《情書》中的愛情雖然失落了,卻又不是完全絕望,愛的感覺剎那會變成過去,但重要的是回憶永 遠不會消失,盲打誤撞中仍會慢慢累積,流離於心間。
或許不說的情話,會是最窩心的痛,不曾探知的愛,是不可承受之輕的憾,但含蓄婉弱的美麗只有自己才能珍重和品嘗 。不戀可以變得動人,因喜怒哀樂全在掌握中,無聲勝有聲的自製浪漫。愛情部在呈現兩種可能性,得到和失去並存。得到的時候教會我們珍惜,失去以後又逼使我們回憶。
追憶似水年華,我們始終有回天乏力的嗟嘆,唯有回憶才能教我們振作下去。對兩個藤井樹和博子如是,對我們也一樣——唯有回憶。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澱了青春歲月,留下來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時光。
一如那個夏日的夜晚,借著車棚內單車上發電機微弱的燈光,女孩搖著車把搖到手酸,但為了男孩能就著燈光核對試卷,收起了所有的埋怨心甘情願地繼續搖著。我一直覺得那搖曳的燈光,正像這兩個孩子之間閃爍不定的愛情,忽明忽暗,模稜兩可。也許正因為混沌而更加唯美,一旦燈光四射,當空耀眼,如一本太早打開而知道了結局的書,太早揭開了面紗而不再朦朧的臉,反而會在過程中留下意想不到的失望和遺憾。
一生之中,最深最真的情,可能是從未說出口,從未有機會說出口,從未發生過,從未意識到,當還沒有發現自己原來愛上了的時候,原來已經深深地愛著了。 從沒有刻意經營,從沒有執著經營,因為根本不用經營,是沒有破綻、沒有瑕疵的情,一直處於潛伏狀態,直到分離的一剎才隱隱浮現。
就好象多年以前那張親手放回書里的卡片,在經歷了怎樣世事的變遷,歲月的流轉,再次拿回手上。卻赫然發現卡片背面用鉛筆勾勒的素描是怎樣一張與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顏,卡片上與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樣一種親切的呼喚。這才知道這一生曾經擁有過怎樣不可承受之輕的情感,那好多年前錯過了怎樣一次被期待地輕輕翻轉。
就象《情書》中,在熱鬧和喧囂的街頭,因為博子的一聲近鄉情怯的呼喚,騎在車上的藤井樹突然停住回頭,在越來越密的人群中尋找博子那張漸漸被人潮掩 蓋的依稀相似的容顏……

㈨ 秘密電影簡介

《秘密》是由朴恩景執導,成東鎰、金裕貞、孫浩俊主演的懸疑電影,於2015年10月15日在韓國上映。

電影講述十年前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連環殺人事件,刑警李尚元(成東鎰飾)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戲劇性捉拿了連鎖殺人案件的嫌疑人,並收養了犯人的女兒靜賢(金裕貞飾),尚元將靜賢視如己出,並且將她撫養長大。

十年後的一天,尚元父女倆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靜賢身邊出現了一個神秘男人哲雄(孫湖竣飾),他以靜賢高中老師的身份出現,並且想盡各種方法想要公開十年前隱藏的秘密。

《秘密》不僅在票房方面令人失望,更被觀眾批評作品是在浪費時間。該片盡管有圈內多位導演的事前備書,但觀眾還是以自身觀感給了這部電影相當差的評價。

韓國naver網站的評分中,記者、專業影評人都未給出及格的成績,不少觀眾抱怨這部既沉悶又毫無敘事能力的電影浪費了成東日、金裕貞、孫湖竣三位演員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