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拉片兒與看片拉場記單一樣嗎
不一樣,電影的拉片是反反復復看某個鏡頭或某個情節,這樣的話才能夠學習到其中的一些些技術
Ⅱ 電影怎麼拉片
如果你是電影方面專業的學生,拉片的話就是對影片進行深度的解剖。把一部電影來來回回反復的看,分析它的場景鏡頭機位拍攝手法對話主題人物情節等等等一系列元素,基本上被拉過一遍的片子你以後都不會想再看了。而拉片的速度也因人而異,細致的人一部電影可以拉上幾天,張藝謀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時候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101897/
這里有拉片需要分析的一些元素,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挑幾個進行分析。總而言之得把片子分析透,但也得有自己的觀點,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Ⅲ 電影拉片怎麼寫
選取一個比較獨特的視點切入,盡量小。然後根據你選擇的這一個角度對影片的劇作,語言(視聽語言)展開分析。一言兩語也說不清楚。
你可以上這個網站看看
www.filmmagazine.org
上面有很多現在一線的電影評論人的文章,應該能對你有所啟發。
Ⅳ 適合做拉片的影片片段推薦
《鋼鐵俠》大戰F22那段 /逃出洞穴吧,時間忘啦
《第九區》機器人那段 /到實驗室偷燃料吧,時間大約5分
《變形精鋼》
《反恐特警組》反恐片段
《勇闖奪命島》反恐片段 /特種部隊第一次潛入小島,時間幾分鍾
《黑鷹墜落》反恐片段 /後半段阿帕奇夜襲武裝分子那段,時間幾分鍾
《絕密飛行》空戰片段 /艾迪第一次任務,時間幾分鍾
暫時想的!我傾向於科幻!
Ⅳ 山楂樹之戀拉片筆記
PPS里有 還是買一本書吧 可以買一本《山楂樹之戀》電影紀念版的書,然後去射手網下載字幕列印出來!再拉片,分析!
Ⅵ 如何進行拉片(影片分析)
正像其它藝術作品一樣,影片的主題是電影作品中的靈魂和精華,也是我們為之迷戀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後,力圖總結分析出來東西。 主題是電影中內容的核心與內涵; 是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主題是編劇、導演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的暗示,藝術作品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時,是導演思想慾望的情緒宣洩。 現代電影的故事和主題,往往是一句話可以講清楚,一萬句也講不清楚。 現代電影的主題是深化的,是觀眾一種內心的情感體驗。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以後所總結、歸納出來的心得體會、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而是電影創作者的目標追求和靈魂凈化。 電影藝術的主題往往不是簡單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義的。需要我們整體的把握。 通常人們理解的影片主題應該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層次: 對於電影作品所表現出的主題,我們要全面的理解,切記不能片面化和簡單化。藝術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揚一種極有意義的思想,折射出豐富的思想內涵,照耀和撫慰人們的心靈,從而提高和凈化人們的精神境界。 在我們分析、討論影片主題的時候,往往為了更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題,領會導演的創作意圖,應該查閱影片相關的文字資料,必須做如下十個方面的准備工作: 這十個問題,基本上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們觀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們所感受。感悟到的東西。要反復地、深入地分析這種理解和感受,解釋出對主題的認識、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題不搞清楚,分析就無法透徹。 關於影片主題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閱讀、段落拉片。同學間討論和分析寫作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Ⅶ 電影《畢業生》拉片~
你這個問題太專業,估計是沒人能幫到你,但是你選的電影很好呀《畢業生》應該算好寫的了,代表性強,值得寫的地方也很多呀。故事結構分析,故事開端,如何開場,激勵事件,發展部分,高潮,鋪墊,結局,各部分的比例,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物關系,各種場景設計和作用。這些都可以寫呀,而且都你的專業呀,只有別人問你的份,你到這里問別人,呵呵呵,得到滿意的幾率不是很大。然後我覺著吧,既然拉片咱就得和影評有點區別,是吧,然後《畢業生》的音樂也是一亮點,應該著重寫寫,哎,這個電影我看過時間太久了,然後實在記不住什麼,我只記得婚禮那場吧,男主角在躲在聖母像那裡,在60年代的宗教國家,這個也算是突破啥的吧,哈哈哈哈哈,說著說著就露怯了 ,哈哈哈 ,反正希望你能寫的好好的,就一《畢業生》嘛,咱就沒日沒夜的死磕唄,是吧,呵呵,我看好你喲!!!!!!!!!!!!!
Ⅷ 拉片的影片示例
適合做拉片的5分鍾左右的完整電影敘事片段:
《巴頓將軍》開頭巴頓在星條旗下的演講
《鋼鐵俠》大戰F22那段/逃出洞穴
《第九區》機器人那段/到實驗室偷燃料
《反恐特警組》反恐片段
《勇闖奪命島》反恐片段/特種部隊第一次潛入小島
《絕密飛行》空戰片段/艾迪第一次任務 杜琪峰《大事件》(2004年)
開場約7分鍾的警匪對戰戲,一個長鏡頭一氣呵成,整體感和真實感突出,非同一般的拍攝難度,在視覺上給人帶來酣暢淋漓的快感。愛好長鏡頭的影迷們不容錯過。
現以美國經典公路片《邦尼和克萊德》(又譯《雌雄大盜》)片段為例,簡單練習一下拉片。僅供參考。
1967年美國導演阿瑟佩恩拍攝了電影《邦尼和克萊德》,轟動一時,成為新好萊塢主義的代表作。看過此片的人,常會被片尾男女主角之死的場面所震撼。而這個經典段落也在電影史上被反復提及,人們稱之為「暴力美學」。
拉片分析如下:
電影選段:邦尼和克萊德最後被叛徒出賣,在公路邊遭遇警察伏擊,中槍身死
時間:108:00--109:06
從克萊德扭頭張望到樹後躲藏的警察開槍,時長20秒18格,導演卻用了30個鏡頭切換,我們知道1秒的電影膠片是24格,這樣算平均每個鏡頭1秒不到,僅僅16格。它的剪輯率是狂風暴雨化的,邦尼與克萊德在命懸一線時表情的近景和特寫鏡頭頻繁交織,驚飛的白鴿,樹叢里的槍口,恐慌的叛徒等,這些畫面的組接讓人眼花繚亂,危險逼近卻沒有半點聲音,讓人透不過氣。一閃而過的白鴿,剎那的美感,似乎也暗示了兩人悲劇的宿命。
突然,轟亂的槍聲打破了短暫的沉寂,警察的子彈雨點般向他們打去,兩人中彈倒在血泊里。克萊德倒下,升格拍攝加中近景慢鏡頭,兩人被槍殺的畫面放大了,時間延伸了,被子彈打的血肉模糊的身體,塵土飛濺,滿是彈孔的車身,場面慘不忍睹。導演給警察的鏡頭極少,卻用大量的時間畫面展現男女主角被殺害的慘狀,冷靜殘酷,不管你想不想看。一般電影在表現作為主角的好人之死時(當然本片的主角不能簡單的拿好人壞人來定義),手法都比較含蓄委婉,中外皆是。在張藝謀的《英雄》里,無名在秦宮外接受箭雨的「洗禮」,從容赴死,導演是這樣處理的:全景,牆上射滿了箭,中間一叢箭鏃空出一個人形。在美國電影《勇敢的心》中,華萊士就義,梅爾吉布森用劊子手下落的斧頭,華萊士松開手掌,仰拍天空下飄飛的手帕的特寫來展現。相反,《邦尼與克萊德》在這方面處理的很直白,一覽無遺。這種手法帶給人的感覺就是,強盜顯得無助而脆弱,讓人同情;警察兇殘,讓人厭惡。這種本末倒置的心理感受,與導演獨具匠心的執導和別具一格的剪輯是分不開的。升格拍攝和慢鏡頭的使用,給這段暴力血腥的畫面塗上了一抹詩意悲涼的色彩,升華了意境.
而這種慢鏡頭技法到了吳宇森手裡,被進一步發揚光大了,如《英雄本色》等影片,後來更成為吳氏動作片的招牌風格之一。當然,還有鴿子。
Ⅸ 求拉片 阿黛爾的生活高清中文字幕版!!以及同類型的優質片,在線等!!
朋友地址http://..com/question/26285510256847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