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一個人對抗整個部隊印度電影
擴展閱讀
今年的經典電影2017 2025-08-27 07:05:34
美國壞女孩電影完整版 2025-08-27 07:05:34
俄羅斯最買座的戰爭電影 2025-08-27 07:04:59

一個人對抗整個部隊印度電影

發布時間: 2023-11-22 06:41:57

Ⅰ 有沒有一部印度電影,好想叫個勇士啥的幫一下忙。

譯 名 勇士
片 名 Magadheera 年 代 2009 年 國 家 印度 類 別 動作/劇情/愛情 語 言 泰盧固語 字 幕 英文 IMDB評分 8.2/10 (560 votes) 片 長 2h 44mn 29s 導 演 S.S. Rajamouli 主 演 Ram Charan Teja ... Kala Bhairava Kajal Agarwal ... Mitravinda / In Dev Gill ... Ranadev Bhilla / Raghubeer Srihari ... Sher Khan & Solomon Sarathbabu ... Vikram Singh Maharaj Suneel ... Brahmanandam ... Surya ... Bhupathi Varma - In's father Hema ... Rao Ramesh ... Aghora Subbaraya Sarma ... Gurudevulu Chiranjeevi ... Special appearance Mumait Khan ... Special Appearance Kim Sharma ... Special appearance
劇情簡介
公元1609年尤德海格爾王國,美麗絕倫的密特拉維達德維公主和第一勇士卡拉比哈伊拉瓦相愛了,公主卻已經有了未婚夫王國總司令拉那德威比拉。八大行星聚首,國之將滅,謝爾可汗在邊境虎視眈眈,即將入侵。武藝比賽中,追到公主的絲綢披肩的人將得到王國,娶到公主,勇士用勇氣追回了公主的絲綢披肩,卻在國王的哀求下失去和公主在一起的勇氣,失敗者拉納德維比拉被驅逐出境,同謝爾可汗聯手入侵王宮。外出祈禱的公主僥幸躲過一劫,卻被敵兵圍在了懸崖上。謝爾可汗不信卡拉比哈伊拉瓦能殺百人,派出魔鬼兵團一百人進攻,勇士為了保護公主,在身中兩箭的情況下連殺百人,最終贏得了可汗的敬意和友誼,可汗卻由於諾言無法相助。勇士殺死了拉納德威比拉,卻未能阻止他瀕死投向公主的匕首。勇士終於勇敢地吐露了對公主的愛意,追隨掉下懸崖的公主而去,兩人最終無法牽手。 400年後,輪回,勇士成了賽車手,在趕去曼谷參加賽車手比賽時,乘坐三輪車的他在雨中朦朦朧朧瞧見了一個攔車的女孩茵杜,伸出車外的手不經意間觸到了女孩的手,觸電的感覺,紫色的電流中,數百年的時光在電流中悠悠而過,藍天沙漠,賓士的駿馬,美麗的公主,無數紛沓而至的畫面中,有兩只始終無法相觸的手,蒼涼而凄美,悵惘哀傷,賽車手不顧一切地下車,在雨中狂奔,茫茫人海中他已經認不出她的臉。那是怎樣的情感,即使不知道她的相貌,身世,性格,品行,卻依然可以深愛。認不出近在咫尺的愛人的勇士,同愛人開始了有趣的尋人之旅。不幸的是,仇敵拉那德威比拉也已經轉世成茵杜的表兄哈沙,兇殘的他渴望得到茵杜,在他試圖殺害勇士引起的一次動亂中,為了躲避馬屁,勇士再次觸到了茵杜的手,終於認出了近在咫尺的女孩正是自己苦苦追尋的愛人。歷史總是以驚人的相似重演,被誣陷殺死茵杜父親的勇士被迫與茵杜分離,這一輩子,勇士能夠救出茵杜,挽回即將重演的悲劇嗎?前世今生,最美妙的事,始終是牽起你的手,再也不放

Ⅱ 《印度暴徒》算是一部好電影嗎

個人認為《印度暴徒》不能算是一部好電影

作為一部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相信不少中國觀眾都抱有著不小的期待,畢竟阿米爾汗素來在中國上映的電影都是叫好又叫座,但《印度暴徒》里雖然仍舊有著阿米爾汗精湛的演技,但這部印度抗英電影從本質上來說與抗日神劇幾乎別無二致。

劇情的老套,情感的匱乏,動作的尷尬,一系列的問題使這部阿米爾·汗的新作空有一腔愛國熱衷,卻沒有了一如往日電影中那股能凝聚心魂的真摯,最終只是使電影顯得像一個暴徒,不知從何去發泄自己的力量。

Ⅲ 電影《雄獅》觀後感

電影《雄獅》觀後感

印度電影《雄獅》一個村莊警長的反腐故事,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敗壞的體制。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這是我看了印度電影《雄獅》以後的最大感覺。能夠回到家,回到媽媽的懷抱,是每一個人最原始最樸素的感情。

影片開頭,小男孩薩羅生活在印度貧苦的家庭,和媽媽,哥哥古杜和妹妹卡拉吉,相依為命。生活雖然很貧困,可是他們全家健康而快樂地生活在貧民窟,有陽光,有快樂,有滿滿的幸福。媽媽在工地上干著重體力活,靠搬石頭,養活全家。妹妹還在襁褓之中,年紀非常幼小。五歲的薩羅十分懂事,勤勞善良,和十多歲的哥哥,間或撿一些破爛和垃圾,貼補家用。在薩羅的苦苦要求下,有一天夜裡,哥哥帶著薩羅來到火車站,准備一起去撿些東西貼補家用。哥哥要去撿東西,但是年幼的沙羅抵擋不住睡眠的侵襲,實在太困,在哥哥的肩膀上睡著了,沒有辦法,哥哥就把他放在火車站月台的靠椅上。離開之前,哥哥反復叮囑薩羅,哪裡都不要去,就在靠椅上等待哥哥回來。哥哥其實沒有想到,把一個年幼的孩子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待著不動,可能性不是很大。五歲的孩子少不更事,怎麼可能固定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呢?這就為電影的下一步發展埋下了種種的伏筆。

一覺之後,薩羅發覺已是深夜,月台上靜寂無聲,空無一人,他放眼望去,哥哥不見蹤影。一條狗悄悄地過來,對面的水塔看上去陰森恐怖,無窮無盡的鐵道延伸到黑暗中,遠方是什麼,完全不知道。薩羅非常害怕,他要找哥哥。但又不知道去哪裡找,他到處奔跑著尋找哥哥。後來他來到了一輛列車上,還是沒有找到哥哥,無肯奈何之下,他疲倦了,就在列車上睡著。可是凌晨時分,火車突然啟動,駛向遠方。情急之下,薩羅使勁用手開門,甚踹踢列車的車廂門,但門鎖得死死的,他出不去。就這樣,薩羅離開了他的哥哥,被列車帶往不知道的目的地。路上,途經一些地方,他隔著列車窗戶鐵柵欄,向外面喊救命,可是外面的人茫然無助。火車不知疲倦,日夜兼程,最後駛向印度的加爾格答。

一到火車站,工作人員打開列車門,小薩羅趁亂逃出,就這樣他來到了大城市。在火車站里,他試圖告訴工作人員,想回到他的故鄉,可是他把家鄉的名字喊錯了,加之也沒有人理他,就這樣他開始了流浪生活,成為了一名流浪兒童。家鄉雖然貧窮,但在他心中永遠是最溫暖的,他非常想念他的家人,愛他的媽媽,想他的哥哥,可是他似乎再也回不去了。口渴了,找一個自來水龍頭喝喝;肚子餓了,路邊上隨便找些垃圾翻揀著吃掉。諾大的加爾格答,人潮洶涌,擁擠不堪,五歲的沙羅就像一條小船漂流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孤獨無助地一個人到處流浪。

在鐵道邊的一個貧民窟,曾經有一個好心女人收留了他,讓他吃到了可口的飯菜,喝到了冰涼的飲料,他似乎感覺到了家庭的溫暖。但是第二天,那個女人喊了一個男人來,男人非常友好,仔細捏捏薩羅的腿和腳,說很健康,正是他們想要的人。這句話的含義,似乎要把薩羅領走。薩羅不想被陌生人帶走,內心充滿了恐慌。他感覺不妙,趁那個女人在化妝的時候,見機逃開,那個女人焦急地追趕他,可是無可奈何。沙羅動作十分敏捷,又奔跑在鐵路邊,跑啊跑,一直不停地向前方奔跑。就這樣,他又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在一家餐廳外,他模仿一個有錢人吃飯,引起那個男人的注意,後來男人把他領到警察局。警察後來把他的信息登報,進行尋人啟事,沒有任何回復。在這種情況下他被送到了孤兒院,後來陰錯陽差,他被澳大利亞一個白人家庭收養。就這樣,他坐飛機來到異國他鄉,進入了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家,成為了這個人家的孩子。在優渥的家庭條件下,在養父母的精心撫養下,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20年,他已經長大成為一個大男孩。

後來他考入大學,在與印度籍的學生聚會時,他見到童年時在車站上見到的小吃——糖耳朵。一下子勾起他內心的回憶,童年的往事一幕一幕閃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的記憶復活了,小時候的事全都能清晰地記起來。雖然他已經是一名正兒八經的澳大利亞人了,可是骨子裡他覺得自己還是印度人。他想念他的生身母親,他想回去,這種願望越來越強烈,不可遏制。在女友的'鼓勵和幫助下,幾經周折,利用互聯網谷歌地圖的高新技術,加上他越來越清晰的童年回憶,他成功找到了他童年生活的地方。血溶於水,親情在召喚他,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慾望,他要回家,見到自己的生身母親。在養父母的支持下,他堅定地踏上了回往印度的航班。

憑著記憶,他清晰地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村莊,在村裡人的幫助下,別人找到了他的母親。在一大幫人的簇擁之下,頭發花白、面目憔悴的母親緩緩走過來,母親一眼就認出了他,他也認出了母親,家人終於團圓。他也見到自己的妹妹,妹妹已經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大姑娘。隨後他問起自己的哥哥,村人告訴他,他的哥哥已經不在了,與神在一起。原來,他走失的當晚,哥哥在尋找他的過程中,在火車站不幸被列車撞死。雖然受此打擊,她的母親卻仍然堅強地活下來,堅持不搬家,一直居住在原地方。她相信,只要她們家不搬走,他的兒子薩羅一定會找回家來。果然如此,經過26年的時光轉移,冥冥之中,似乎在上天的召喚下,小兒子薩羅終於回到她的身邊。

事後他才知道他的名字不叫薩羅,而是叫薩魯,在當地語言中,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雄獅。影片起名雄獅,也正是這個含義。看到這里,我才知道電影的名字為什麼叫雄獅,原來薩羅就是雄師。

該部影片反映了印度的社會狀況,每年印度都有8萬兒童走失,通過電影的演繹,呼籲社會引起重視,關注走失兒童。

觀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中,我幾次流淚,哽咽不已。一些場景換起了個人的一些童年往事,觸動了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第一次,薩羅和哥哥在火車站時看見有人賣糖耳朵,他想吃,可惜他們兜里沒錢。哥哥告訴他,以後買給他吃,還開玩笑說,以後要把整個糖耳朵商店都買下來。第二次,沙羅在火車道上奔跑時,在貧民窟奔跑時,緊握拳頭,手朝上,不斷上下揮舞手臂奮勇奔跑的姿勢,讓人想起了很多貧窮少年。從他的身上,我依稀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光。第三次,薩羅在上大學後,進入印度同學家,與人一起品嘗印度食品,看見童年時候的糖耳朵,他觸景情深,仔細品嘗,淚眼婆娑,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這部電影是非常不錯的電影,講述的是親情,不管是薩羅童年時流浪在外,對家人的思念;還是他長大成人後,對於親生母親的懷念。小童星演繹得很好,而成年後的演繹更是精湛。這樣的電影催人淚下,對親情的闡述非常充分,對於社會熱點的關注也是非常好。看完之後,我甚至想看第二遍,我個人評分9.0分。

反觀現在的電影,評分超過9.0分的並不多。我很不滿意現在大部分的電影,很多都是垃圾電影,看了之後完全是感覺就像垃圾。前兩天某電影導演和觀眾「打架」,導演怪關注觀眾沒有欣賞眼光,觀眾怪導演沒有好質量。作為一名普通觀眾,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電影製片方的身上,編劇、導演、演員、投資方、製片方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就是再問一句話,有哪一部電影讓人想看第二遍呢?

有一段時間,我看了一下影院公布的影片信息,那些電影的內容千奇百怪,完全提不起人的興趣。都是些什麼電影啊,不怪乎就是科幻、恐怖、搞笑、炫富、歷史等題材,我想不明白,他們導演出這些電影有什麼價值呢,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完全是浪費資源。我們應該學習一下印度電影《雄獅》,把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發展的重點,民生聚焦的難點,變成電影題材圍繞的中心點,喚起人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弘揚一種真善美。只有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這樣的電影才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票房,博得觀眾的好感和好評。


;

Ⅳ 一部印度的古代電影,裡面的野人攻打正規軍,場面很宏偉

巴霍巴利王(上) Baahubali: The Beginning(2015)


導演:S·S·拉賈穆里
編劇:Vijayendra Prasad/S·S·拉賈穆里
主演:帕拉巴斯/Rana Daggubati/安努舒卡·謝蒂/特曼娜·芭蒂亞/拉姆亞·克里希南
類型:動作/歷史/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印度
語言:泰盧固語 / 泰米爾語 / 印地語 / 馬拉雅拉姆語
上映日期:2015-07-10(印度)
片長:159分鍾
又名:巴霍巴利王:開端 / 巴霍巴利王:創始之初(台) / Baahubali / Baahubali: Part I

Ⅳ 頂級熱血硬漢動作片一人滅殺整個軍團是哪部電影

為愛叛逆2之逆戰到底

137分鍾 / 動作 / 驚悚 / 阿赫梅德·坎(導演) / 泰戈爾·什羅夫 / 迪莎·帕塔尼 / 馬諾傑·巴傑帕伊 / 2018-03-30(印度) 上映

Ⅵ 印度電影將軍在懸崖上單挑100個士兵是什麼電影

是印度電影《勇士》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Ⅶ 中印戰爭被印度拍成電影,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戰爭片是哪部,並說出理由

對峙 Kya Dilli Kya Lahore(2014)

了解印巴戰爭的都清楚,兩個國家之前為一個國家,中國有句古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們為什麼而生,為什麼而戰?為何而分?為何而裂?

每次看這種戰爭電影 願望就只剩下盼世界和平,小人物在戰爭面前所展示出的渺小與悲哀,才是戰爭帶給人民最大的痛苦,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有情感有精神有主觀能動性。不反應戰爭的殘酷,而是通過小人物之間的情感,來表達人性在戰爭裡面的重要性,這才是優秀的戰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