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版《天生一對》的插曲都是什麼
插曲:Tujh Mein Rab Dikhta Hai 、Haule Haule 、Dance Pe Chance 、Phir Milenge Chalte、Chlate、Tujh Mein Rab Dikhta Hai - Female、Dancing Jodi.
中文名 天生一對
外文名 Rab Ne Bana Di Jodi
其它譯名 親親兩顆心
出品公司 Abril Vídeo
製片地區 印度
拍攝地點 印度
導演 阿迪提亞·喬普拉
編劇 阿迪提亞·喬普拉
製片人 Bruce A. Block
類型 劇情/愛情
主演 沙魯克·罕,安努舒卡·莎瑪
片長 167 分鍾
上映時間 2008年12月11日
票房 全球總額達92108518美元
分級 9.8
對白語言 北印度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182937
主要獎項 藝術新秀獎 最佳年輕女演員獎 青年藝術家獎
② 誰知道印度電影流浪者所有的插曲名字是啥,謝謝
印度電影《流浪者》分上下集,一共有十三首插曲,上集,1.《片頭音樂》,其實就是演奏版的拉茲之歌。2.《開開船曲》合唱,男聲領唱3.《拉茲降生》男聲獨唱非常痛苦的演唱拉茲降生在大街上的臭水溝里。4.《擦鞋歌》童聲合唱小拉茲街頭擦皮鞋背景音樂,5《拉茲之歌》電影主題歌男聲獨唱電影里經典歌曲.下集歌曲6《愛情來到我心間》女聲獨唱麗達和童年分別是了十八年的拉茲見面後歡快幸福的演唱影片經典歌曲,電影下集第一首麗達演唱。7《舞女背景歌曲》拉茲在酒吧,舞女演唱,8《如果你走在幽靜的小路上》拉茲和麗達在小船上看著一輪明月非常優美的表達愛情的對唱9《麗達之歌》拉貢拉特(麗達養父,其實就是拉茲親身父親反對麗達和拉茲談戀愛,麗達懷念拉茲演唱)影片中經典歌曲10《夢幻曲》拉茲夢幻中懷念麗達。歌舞場面非常好看,音樂非常動聽11《我愛上了一個賊》麗達生日麗達朋友演唱。12《我驕傲的心被你俘去》拉茲在海邊樹林中痛苦演唱。13《拉茲之歌片尾曲》拉茲之歌後半段重現,結尾不曲調有改編。電影好看,音樂好聽,姑娘美麗(麗達扮演者是印度著名演員納爾潔斯,拉茲扮演者,拉茲.卡普爾)。
③ 迪斯科舞星的電影插曲
1982年,印度電影《迪斯科舞星》在80年代火爆影壇,引發了我國一場迪斯科熱潮,片中耳熟能詳的迪斯科節奏的主題歌《吉米/來吧》飄逸大街小巷,成了當時年輕人最青睞的歌曲。
聽過《吉米/來吧》這首歌的人,隨著這首曲子勁舞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因為這是當年舞廳里的熱門「迪曲」,該片是印度電影音樂在進入八十年代後與國際流行音樂合流的一個小標志。
歌詞: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讓我們手牽手,來跳跳迪斯科,
愛你在心裡頭,忘掉那憂和愁.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讓我們手牽手,來跳跳迪斯科,
愛你在心裡頭,忘掉那憂和愁.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青春時光多美妙,熱情奔放多歡笑,
隨著節奏擺擺搖,和我一起盡情跳.
啊我的好朋友,愛在心裡頭,
隨著那好節奏,來跳跳迪斯科.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啊我的好朋友,愛在心裡頭,
隨著那好節奏,來跳跳迪斯科.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電影圖片
迪斯科舞星(disco dancer1982),印度寶來塢電影,雖然不是很出名的片子,80年代掀起了disco熱舞,電影里的舞台和音樂在那個年代切無與倫比.電影長度134分鍾34秒,迪斯科舞星電影暴風截圖:
④ 在中國最火的印度歌曲是哪首
在中國最火的印度歌曲是《拉茲之歌》、《麗達之歌》、《蘇尼達之歌》、《吉米來吧》、《天使之吻》、《En veetu thotttathil》、《印度之歌》。
3、《吉米來吧》
這首歌是由上世紀的印度女歌手作詞演唱的歌曲,一經推出就占據了各大排行榜榜首,一夜之間傳遍了印度的大街小巷,也是印度上個世紀紅極一時的歌曲。這首歌傳到中國來的時候也颳起了一陣迪斯科的熱潮。
4、《印度之歌》
是由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1896的發表的歌劇《薩特闊》中第四場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編而來,因其充滿異國情調的旋律而讓人難以忘懷。
⑤ 印度十大經典歌舞曲有哪些
印度十大經典歌舞曲有:《印度之歌》,《大篷車》,《 吉米,來吧 》,《 為你而活 》,《我的名字叫可汗》,《海誓山盟》,《雪之郎》,《聖誕節前夜》,《奴里》,《Guzarish》。
3、《卡瓦里》
這種紀念和歌頌先知默罕默德的吟唱。Qawwali是回教蘇非派獨創的吟唱歌樂,回教敬拜儀式中向來排斥音樂,蘇非派卻是其中的異數,以Tabla、Dhaolak、手鼓(Naal)、簧風琴(Harmonium)和著高亢的男聲,引領真主信眾進入恍惚狂喜的忘我境界。
承襲百餘年家學淵源的努斯拉法帖阿里汗,Qawwali的魅力因他而舉世聞名,他頌贊真主,歌唱愛與和平,兼顧入世關懷與出世情操,演唱場地也從傳統祭壇走向英、法兩國的音樂廳,其歌聲如古昔韃靼健駒,狂馳於大漠天際,轉板拔尖迅如電光石火;伴奏之鼓聲擊掌如詭雷拍浪,加上一呼百諾的和聲。
「卡瓦里」歌調一般是由一二個托缽僧領唱,信眾附和,舉辦演唱的地點不外是蘇非派古代先師的陵墓、紀念地,或是領唱的修行人暫時掛靠的寺院,一般是由男子來表演,有獨唱,也有群唱,通常還有樂器伴奏,有節奏激烈的打擊樂,另有一種從西方傳入的簧風琴,音質厚實,很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