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電影兩個字的都有什麼
車站 勇士 土地
假日 時尚 愛曲2
塞班 橙色 遠征
色戒 大地 謀殺3
愛人 雄獅 婚姻
紐約 音軌 白象
保鏢 阿門 水巫
武力 戇徒 飛行
低糖 戴夫D 古魯
現金 情怨2 奴里
愛火 死咒1
㈡ 超級好看的印度電影
超級好看的印度電影有:
1、《摔跤吧!爸爸》
一部既能引人發笑,又能引人思考的電影。阿米爾汗的幾部電影都很絕,情節好,演技好,全片比較輕松。比較驚訝的是後面還有愛情的主題,雖然關於愛情的描寫篇幅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夠發人深省,這是非常棒的一部電影。
㈢ 電影未知死亡詳細劇情
《未知死亡》劇情簡介:這是部印度電影,又一部現代版的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最初印度最大的手機電信公司為了架廣告牌的事找到女主角--一個天真善良活潑可愛的女模特。由於誤傳,廣告公司里的老闆和職員都誤以為她和電信公司的總裁談戀愛了,於是女模特在公司里的地位馬上提升,女模特為了維持這種地位,將謊言編到底。老總還沒來得急表明自己的身份,就被捲入了謊言的漩渦。於是未知的愛情在他們之間逐漸產生……一直延續到女模特生命的最後,他們的愛情承諾還沒能實踐。
未知死亡,是個很不好理解的名字。和電影風格只能說是匹配一半。這是一部奇特的電影,把暴力美學和愛情美學融合在了一起。如果你很喜歡看暴力片不喜歡看愛情片,或者反之,那麼你可以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跳著看,遇到你不喜歡的地方就跳過去,那麼它依然是部很不錯的電影。影片長達2小時,所以說,這應該算是兩部電影的合體。
說這電影老套,是這電影使用了很多老套的元素:
1、王子加灰姑娘
2、王子失去記憶
3、王子長得帥,又有錢有肌肉,看得連男人都羨慕。
4、灰姑娘長得美,活潑又開朗,是男人的都喜歡。
和老套童話不同的是,電影是以悲劇結尾,悲劇結尾的電影我也看過,但是那些結尾我都覺得為了藝術需要,情有可原,比如《勇敢的心》,如果沒有女主角的死,就沒有男主角追求自由的勇氣,他很可能會在鄉下終老一生。比如《阿育王》,如果沒有悲劇,可能就沒有對應的痛苦成就阿育王的歷史功績。《未知死亡》的悲劇可能不是用來成就某個人的藝術效果。據我估計,原因是:為了避免讓電影掉入到老套的最底層:王子加灰姑娘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使得電影總算不至於被人評論:這電影老套透了。同時!因為導演的大膽突破,不讓愛情老套,讓愛情變成悲劇,反而凸顯了他們愛情的純潔,特別是女模特到死還沒知道她的准老公是個印度數一數二的富翁,體現了導演的用心良苦。
這段凄美純潔的愛情,最優美的一段是:公司老闆擅自把女模特傳說中的男朋友列為晚會貴賓到女模特答應王子的求婚。這段我反復看了兩次,每次看都被她感動,印度女人怎麼看都是全世界最美的。後來女模特為了愛情可以把二手車賣了,把錢送給王子,那個時候王子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導演處理得很好,任何語言這個時候都是多餘的。讓人覺得上帝為了獎勵印度女人對愛情的信仰所以才給於她們無以倫比的容貌。
話說回來,印度人總是很喜歡拍王子加灰姑娘的電影,這點和印度相仿的國家是大約只有韓國了。經常出現這種作品的社會往往具有這些共同特點:
1、社會兩級分化嚴重。
2、整個社會的人群喜歡幻想。
3、喜歡幻想的原因是:客觀上一是知識貧乏,二是沒有歷史或歷史斷裂;人為上言論自由被壟斷。
印度和韓國恰好都如此,在印度是財富和等級分化嚴重,在韓國是等級分化嚴重。印度有他們的傳統文化,但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他們的文化斷裂了,在很大程度上,印度的歷史幾乎是由兩個中國人在後來幫他們彌補完成,一個是唐朝的「唐僧」(口述了《大唐西域記》),一個是明朝的吳承恩(把《大唐西域記》寫成《西遊記》)。近代的印度就靠著兩本書還原出了他們已經模糊不清的歷史。韓國更慘淡,他們的國王幾乎都是古代中國冊封的,自稱帝王的只有兩個。他們的文化風俗乃至文字都照搬中國。
因此他們都很喜歡幻想,這不是他們知識貧乏,是他們發覺自己的歷史地位和知識高度配不上。於是在國內媒體頻繁貶低他國的基礎上,出現了集體幻想。幻想自己如何如何強大,幻想著自己從灰姑娘的地位有一天攀龍附鳳遇到一位王子……
這種老套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在中國古代也有很多,比如董永和七仙女等故事。很多評論說這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麼現在的社會為何不再有那些美好的故事產生了呢?那大約就是現在的兩極分化沒有過去那麼嚴重了,幻想也就少了,知識多了,生男生女一個樣了,見多識廣了,也就沒有幻想了,看來愛情也是需要保持神秘的距離才有美感。正是王子和灰姑娘的距離成為了美麗動人的階級基礎。
不過,印度人和韓國人不同的是,印度人很豁達,他們很能安貧樂道,即使生活不富裕、環境擁擠骯臟,他們依然不會仇富。他們的心態平和,所以很美麗。很多電影中表現了他們百姓的這種特點。比如《未知死亡》中,女模特「辱罵」一個男同事「白痴、笨蛋」,對方依然是很怡然自得地離開了。一個男模特接到了一個皮膚癬葯品廣告也可以興高采烈地離開。《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男主角獲得了大量財產,很多貧民都守護在電視機前為其歡呼,萬人空巷。這種現象在別的國家恐怕沒有。印度人不仇富,但是他們也渴望富裕,但是當他們現實無法達到,他們可以把這種不切實際的渴望從現實隔離,然後樂觀地、還能載歌載舞地面對現實不那麼富裕的生活。
印度沒能繼承歷史,但是歷史的血脈卻依然烙印在他們的軀體里,打一出娘胎,他們就知道合十,他們維持著這種善心,使得他們能安穩地過日子,從這點上說,中印兩國人民實在是不想打仗的。但是他們現在還佔領著我們三十萬平方公里,這片土地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面子問題。印度人繼續幻想著他們強大著佔領這些土地,中國人本著睦鄰友好又不願立刻撕破面子,維持著虛假的外交。
這些都說遠了,說近的,對比下來,中國和印度相比最缺少的就是他們的幻想。中國這個大醬缸什麼都不缺,因此唯獨缺少--幻想。現在小學生寫作文幾乎都是背範文的優秀描寫來完成老師的作業,因為老師總是這么教作文,拿優秀範文來讀給學生聽,而不是要求他們自己去找來讀。然後又加上社會的主旋律要求,使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導演一直趕不上國際水平,我們的電影和印度相比,缺少的不是金錢、美女、帥哥,缺少的是幻想的勇氣,和對生活的熱情。我從來沒見過一部沒有歌舞的印度電影,中國的醬缸則是因為稠得像膠水,讓所有的舞蹈都跳不起來。這些醬缸膠水還有很強的吸收能力,任何外國文化一旦沾染,很快被同化。這是西方人害怕中國人的原因,他們一旦被中國的醬缸膠水粘到手上,結局要麼是膠水變成你手的一部分,要麼是你的手變成膠水的一部分。
印度電影總不缺乏美女和美麗的舞蹈、動聽的歌唱,除了客觀原因是他們不缺少美女外,還因為他們注重生活熱情,艱苦苦不了它,勞累累不它,貧困困不了它,富貴誘惑不了它(為什麼我感覺這段話像某句中國古文啊)。
印度的僕人可以做世界上最好的僕人,《未知死亡》中女模特得志後,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有個專門的僕人拿電風扇給她吹風,連老闆也瞬間變成了遞茶的僕人。扮演傳說中的男朋友的男模特,因為扮演得不出色,回歸到晚會上的僕人身份,盡管他有小許的嫉妒,但是他仍然可以施施然地去做僕人,如果換做中國導演來拍,可能這個僕人會在飲料里放上瀉葯或毒葯了。如果換做西方導演來拍,僕人可能會變成一個告密者或者一個半瓶醋的殺手。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印度可以做財富的忠實僕人,盡管那些財富不是自己的,但是他們認同財富。把這個細節進步放大,我們還可以看到王子的電信公司以能接下所有打往英國的國際電話業務為榮。巧合的是,歷史上英國就是印度的最大殖民國。但是印度人如今沒有敵視英國,以能做富人、有地位的人的僕人為榮--只要你不踐踏他們。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使得他們能夠遠遠地和韓國、日本這些變態國家區別開來。
《未知死亡》和別的很多印度電影一樣反映很多印度社會的細節和民眾的生活態度,這電影最基本的要表達的只是用純美的童話故事描述人們對純潔愛情的嚮往和追求。這次,和老套所不同的是導演用打破美麗的辦法來把美麗推到無法前進的頂點,這部電影沒有讓有情人終成眷屬著實讓人忍不住寫篇帖子出來發他的牢騷。這么美麗的電影卻用這么暴力的名字,若可以,我希望應該改名成《未知愛情》會更加浪漫。
㈣ 印度好看的電影
印度好看的電影有:
1、《真愛永存》
20年了,還是很經典,是時不時回味某些片段還能看哭,電影里的3對情侶的舞蹈各有特點,感覺在同一個旋律下,欣賞用舞蹈表達的不同的愛情故事。經典印度歌舞愛情電影,電影的主題曲也非常好聽,講述著不同又相同的友情、愛情和親情故事。印度風情的歌舞淡化又深刻沉重感,美好在讓人不自覺相信電影中的愛將永恆存續下去。
2、《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這是我看過的最偉大的喜劇片了,如果歸類為喜劇片的話,帕萬是一個虔誠得偉大的聖徒,而沙希達是一個天使。題材不錯,很令人感動,猴神大叔是愛的化身,大愛無疆,看到後面真的讓人淚流滿面,一部很有愛的電影,愛沒有種族之分,愛也沒有國度之分,真的很有正能量,宣傳人的真善美非常棒。
3、《巴霍巴利王:開端》
講了兩位王子的故事,雖然人物設定依舊是典型套路:一個純真善良,一個陰險狡詐。但是看下來竟然感覺超出預期,製作不能說精良,但確實很用心了,場面宏大,想像力爆棚。真的屬於還不錯的奇幻電影了,劇情還是可以讓人忽略掉一些特效的不足的。最後留的懸念屬實吊足了胃口。
4、《未知死亡》
印度電影的厲害之處在於三個小時你都不會嫌長,阿米爾汗一身肌肉,演這種復仇片太合適了。跳起舞來也是相當給勁。一共2條故事線穿插著進行,一條是男主復仇,另外一條是男主過往經歷揭曉復仇的原因。前半段節奏比較快,以為是復仇爽片,後半段男主和女主生離死別,有點悲慘。比記憶碎片更好懂一點,也多了許多溫暖人心的情節。
5、《摔跤吧,爸爸》
一部勵志片,阿米爾汗把男主人生的不同階段詮釋的很完美,取材真實,劇作扎實,用體育競技片來拍父女情節劇,並改寫了上到封建禮數,每個演員的人物形象都非常豐滿,情感到位,有笑有淚又熱血又溫情,幾次小高潮和煽情都恰到好處,無論是角色塑造還是人文啟發都無可挑剔。就跟看真正的摔跤比賽一樣驚險。
㈤ 赤裸人性超惡十大印度犯罪神片!暴力刺激驚心動魄
印度寶萊塢是世界電影一大多產地,他們誕生過很多高智商犯罪懸疑題材力作,從劇情到表演、製作都讓你有一種驚險刺激之感,而且大尺度黑暗人性,都是看著非常過癮的爽片。下面就來推薦十大高智商犯罪題材的印度神片。
1.《刑法典第375條》
環環相扣的經典律政大片,過於聲張的「Me too」背後也另藏動機,強奸案的施害者與被害者都不幹凈,律師也在乎自己利益,揭露法院審判結果僅看輿論和證據。故事曲折燒腦,細節對法律和真相都有沉思,略帶黑暗色彩。
2.《誤殺瞞天記》
這部印度電影曾被內地翻拍為《誤殺》,並且大賣。原著中的父親更深謀遠慮且更具反偵察手段,還把死屍埋在了警局。故事結局雖然悲慘,但人性色彩濃厚,對當地警方高層用權力迫害當地人查案,對親情和法制思考很棒。
3.《未知死亡》
本片復仇片段大量借鑒了歐美經典片中的劇情與風格,男主角阿米爾·汗強壯的肌肉及前後兩個成功的造型反差,童話式的浪漫愛情故事,復仇時的快感,以及獨具異域風情的歌舞,符合現代審美觀影響處理都HOLD住眼球。
4.《土匪女王》
本片深入觸及了印度的種性制度、虐待婦女等症狀。不僅表現了女主角富蘭作為土匪女王傳奇的一生,而且描寫了一個受種性制度支配的無情殘忍的性別歧視 社會 。富蘭不甘壓迫、敢於鋌而走險以暴力反抗暴力,讓人震撼。
5.《白虎》
該片對印度種姓制度進行了直接的控訴,其中底層僕人向主人反撲的情節,也可以令觀眾想起《寄生蟲》。對於謀財害命的主角發跡經過的刻畫也略嫌簡單,但對於貧富卻有不少精闢的金句,讓人對印度種姓制度的負面影響。
6.《無所不能》
除了復仇的類型片元素,依舊保有印度電影常有的現實批判力度,展示了弱勢群體遭遇的不公。一個盲人如「復仇」成為影片最大的看點,具有先天缺陷的盲人行動不便,脫身難度更大、懸念更多,整個過程給觀眾極大的觀影愉悅。
7.《罪惡》
本片根據2008年印度著名的「諾伊頓兇殺案」這一真實案件改編。在懸疑推理、破獲案件的過程中,也在冷靜客觀地揭露印度司法界的無能、草率、黑暗與荒唐!本片既有推理的嚴謹,也有細膩的驚悚,非常精彩。
8.《一個母親的復仇》
該片高度還原印度 社會 現狀,在家庭矛盾與 社會 沖突的雙向沖擊下,母女關系的典型矛盾寫實且扎心。影片層層遞進,母女關系伴隨復仇節奏升溫,幾度戳中觀眾淚點,同時折射印度女性生存現狀。
9.《帕雷克沙》
印度教育題材佳作,拉車父親含辛茹苦賺錢,冒雨求校長讓兒子進貴族學校,然後付不起學費就偷竊被抓……學霸警官幫孩子補習功課那段很良善用心,後面高層介入,審批是否讓孩子參加考試都能猜到,但還是很激勵人心的佳作,敘事流暢性與技巧性絕佳,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代價太大!
10.《丑惡》
這部電影外表是犯罪懸疑片,一個小女孩被綁架,其實綁架案的真相並不是重點,而是憑借綁架案去立體地展現印度 社會 的陰暗面,權力腐敗和兒童買賣。總體來說瑕不掩瑜,這是一部很精彩的電影:沒有血腥鏡頭和大製作場面,卻讓人打從內心的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