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電影生日快樂字幕圖片
擴展閱讀
女賊香港電影 2025-08-29 09:13:46

電影生日快樂字幕圖片

發布時間: 2023-10-09 15:59:55

『壹』 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是來自哪部電影

來自電影《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2000年,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劇情簡介:

1962年的香港,兩對年青的白領夫妻成為鄰居,但周太太和陳先生竟然勾搭成奸,而周慕雲(梁朝偉飾)和陳先生的太太蘇麗珍(張曼玉飾)則被蒙在鼓裡。後來,周幕雲和蘇麗珍發現了各自配偶的秘密,兩個被配偶遺棄的人開始見面,並共同商量未來可能出現的事情。

時光平平淡淡地過去,但別人的閑言碎語竟讓兩人發現自己心底最不願發現的秘密:他們互相深愛上了對方。後來,周慕雲離開了香港。多年後,周慕雲再回舊居,卻聽說當年的鄰舍已換成了一個商人的太太,於是周幕雲惆悵的離開了舊地。

(1)電影生日快樂字幕圖片擴展閱讀:

《花樣年華》最能反映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特質——昏暗的街燈、古樸的留聲機、 女人們身上的旗袍,而尤以張曼玉的旗袍為最。影片中女主角更換了二十幾身旗袍,令人眩目的旗袍秀使得一代影後時而憂郁、時而雍容、時而悲傷、時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展現出女主人不同的心境。

在幽暗的燈光下,當女主角不斷變換著旗袍的顏色和款式時,人們彷彿看到東方的古典氣質綻放。王家衛確是一位塑造人物的高手,雖然張曼玉更換這么多旗袍,但觀眾並不覺得多餘或累贅,反而張曼玉修長的身姿和走路自然搖擺的身線頗具民國女子纖瘦柔和的特質,為影片自然營造出那個年代的氛圍。

『貳』 含有生日快樂台詞的電影截圖,求截圖5張,高清


『叄』 劉若英和古天樂拍的《生日快樂》電影的故事情節是什麼

那天是我的生日,
遇上了7級台風,
外頭的風雨真的很大,
大得讓人心慌,
這種時候,
除了擔心災情,
也會想像那些跟我一樣獨居的孤男寡女的心情。
就在這時候,
電話響了,
小米打來的。
落寞地問:「你在干嗎?」
我說:「沒啊!呆著呢!」
小米是我多年的好朋友,
平時不常聯絡,
或者說,
只要她出現,
肯定有事。
當然她也可以這樣形容我。
我問她:「又怎麼了?」
她說:「沒啊……」
沉默了一陣子,
她才悠悠地說:
「已經過了36個小時了,
他都沒有e-mail來…」
我先是一頭霧水,
接著想起前天就是小米的生日。
她有一個相交十多年的前男友小南,
即便分手很久了,
兩人平時也不聯絡,
但每年兩個人的生日,
他們必定相互問候對方。

小南是小米的初戀情人,
那年,
小米十七歲。
十七歲的失戀跟談戀愛好像一樣劇情單純,
當事人以為自己的故事很壯烈,
觀眾看起來不過如此。
他們分手後的十年之間,
都維持當好朋友,
甚至當初小米去歐洲念音樂,
也是小南鼓勵她的。
於是小米真的走了。
而她的人生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後來不管身邊換了多少對象,
他們都保持一種奇妙的夥伴關系。
小南在小米出國期間,
甚至常常去找小米的爸爸聊天,
表明不管他換了多少女朋友,
他都會等小米,
除非小米結婚,
否則他不會放棄。
這種說法聽來很滑稽,
但是很動人,
小米每每聽到,
雖然嘴裡說死也不會嫁給小南,
但還是沾沾自喜。
小南去維也納找過小米一次,
兩個人一起度過三天,
第四天小南就不見了,
留下一張紙條,
「我在台灣買了張環歐火車票,
我要好好利用…」
小米回國後,
就在一家打擊樂教室教小朋友,
小南即使當時不乏風流事跡,
只要小米一通電話,
小南都會出現。
小米對他的依賴不是生活上的,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每當小米感情受挫時、工作不順時、對自己缺乏信心時,
她就需要小南的「諾言」來當作自己的強心針。
這些年當中,
他們也曾經試圖在一起,
但是復合的第一個禮拜,
兩個人都變得無話可說,
於是再來整整三個禮拜沒有聯絡!
小米告訴我,
就在他們談好分手的那個晚上,
他們去吃飯,
兩個人又回到了從前一樣,滔滔不絕,甜言蜜語。
小米常常說小南很了解他,
或者說,
因為他們很像,
都不能忍受跟另一個生物膩在一起太久,
所以他們之間的距離總是剛剛好。
剛剛好到「現在什麼都沒發生,
但是永遠都有可能會發生什麼。」
一天,小南打給小米,說找她吃飯,
小米說晚點要出門工作,
現在不想出門。
於是他買了三明治去她家,
吃完小米趕著出門,
他送她去,
經過安和路信義路口的婚紗店
(現在掛著林志玲的海報),
他突然問小米:「你如果結婚,會拍哪一種婚紗照?」
小米把臉一揚,冷冷地說:「最討厭婚紗照了,如果結婚才不要拍照,麻煩死了!」
「我同意,麻煩又浪費錢。」
小米相信小南在暗示什麼,
雖然小米還是覺得自己不會嫁給他。
兩天之後,
小米去看「落跑新娘」,
出戲院聽手機留言,是小南,
「我要結婚了,新娘你不認識,我一直沒跟你講,因為不到最後一秒,我都不能確定。對不起啦。我什麼事都跟她說,她不相信我們只是朋友,所以我必須很正式跟你說,我們只是朋友,我愛的人是她,她現在就在我身邊…」
這世界上有比這個更機車的事情嗎?
他高興跟誰結婚就跟誰結婚,那是他的自由,但他有必要一直隱瞞嗎?
不到最後一秒不能確定?
那他根本就是永遠不能確定!
他們要怎麼拍結婚照,那是他們家的事,有必要來搞我嗎?
這是「朋友」的行徑嗎?
還有,最不可原諒的,
有必要在她面前打電話來羞辱我嗎?
「不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這不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公民道德嗎?
小米在手機里說她沒有掉眼淚,
她說她很好,終於解脫了,
不用再為小南的幸福負責,
所以開著她的黑色吉普車把台北市繞了三圈,
她說,她覺得很可笑,
對於過去的十三年都相信他的諾言,
可笑的是自己。
我說這一圈繞完就回家吧。
後來小南是何時結婚的,
我們並不知道,
起碼這群至死護衛小米的朋友都不知道,
只知道從消息曝光那天開始,
再也沒人從小米口中聽到小南這兩個字。
故事並沒有結束
小米一直到今天才跟我說。
其實這幾年每到生日,
她都會收到他的e-mail。
就是一句話——HAPPY BIRTHDAY。
每一封她都存起來。
每隔6個月後,
小南生日的時候,小米就把同一封信回傳給他。
我笑她那麼沉得住氣,那麼耍心機,
小米說:「我連他結婚的事都沒問過…,
多寫一個字,都會心痛…」
於是每一年的生日祝福,
這就是唯一可以知道他還活著的方式。
或者說,
知道他還有一點點在乎自己的方式。
今年生日已經過了,
已經過了36個小時了,
小米都沒有收到小南的訊息,
她開始慌了。
我要她直接寫信去問。
「那怎麼可能…
他忘了就忘了吧!」
說這話的時候,
小米的聲音像是一口水咽不下去。
幾天過後,
我收到小米的簡訊。
「今天晚上11:56我才收到他的祝福
原文如下:
There are things I care about everyday
but can only say it once a year.
Sorry about the delay.
(有些事我每天都掛念,
但只能一年說一次。
遲到了,對不起。)」
幾天後,無意間在路上碰見初中同學,他是剛從上海回來的,聊天時我好奇地問起小南,
同學跟我說,你不知道他已經走了嗎?
「走去哪裡?」
同學說:「天國。」
然後是可想而知的短暫對話,「不好笑。」
「你有看到我在笑嗎?他走了快一年了。」
我感到一陣的暈眩,
暈眩過後,我想到小米。
為什麼這么大的事我們沒人知道,
小米也不知道?
因為我們從小南說要結婚之後,
就幾乎拒絕聽到任何有關他的消息?
但前幾天的那封e-mail是怎麼回事?
我翻出早已不用的通訊錄,壯著膽子打去小南的家,也不知號碼是否還管用。
一個年輕女人接起了電話,說是小南的姐姐。我表明身份,問候了幾句,最終忍不住問了她,如果小南早就不在,怎麼會有e-mail?
她哭了出來,小心翼翼跟我說:「請不要再追究這一件事,這是小南走之前要我幫他做的。他要我每年幫他發一次e-mail,我忘了,過了快一個禮拜才想起來。」
我跟小南姐姐多問一些情況,病因是腦腫瘤,時間呢,發現時是四年前,後來都在內地尋求另類療法。
四年前?
那不就是小南給小米留話說要結婚的那年?
「那小南的太太呢?」
「什麼太太?小南沒有結婚啊?我們家人都知道他一直在等小米啊!」
接下來我在電話里足足沉默了30秒。
我在想,這是怎麼回事?或者說,我已經猜到怎麼回事,但我在懷疑,這怎麼可能?這一切是小南的安排嗎?為什麼?假裝閃電結婚,彼此消失,一年一次生日問候,一直到…
要一直到什麼時候?
他要小米對他死心,然後讓小米知道他永遠記得她。
這是愛嗎?
這世界上有這樣的愛嗎?
這不是通俗小說里的情節嗎?
但它又遠比小說情節真實、充滿細節,
小南、小米在我腦海里栩栩如生,
他們的憂傷歡笑,
那不是演出,
是慢慢時間長河中的呼吸。
我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那是在我掛上電話,
走到巷口看著路上熙來攘往的人群時。
我需要盯著一個個陌生的人,
來讓自己緩緩回到現實。
我會先回到現實,
然後再重新一點一滴讓自己進去小南的世界,
去感受他感受的,
去編織他所編織的。
我不確定我能感受到什麼程度,
但我知道,
每一年每一年,
有三個日子對我來說是永遠地改變了,
小米的生日,
小南的生日,
和我自己的生日。
小南姐姐要我守住秘密,但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瞞得了永遠呢?但要我去跟小米戳破,那也是不可能的,要講也不會是我講。
很多人在看完故事之後,
都會問我「為什麼不讓小米知道真相?」
有人說,故事這樣很殘缺。
有人說,小南這樣很自私。
有人說,小南這樣很偉大。
還有人問?小米還在等他嗎?
我說,
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抄襲生命,也被生命抄襲。
生命沒有答案,
故事也將永遠留下一個疑問,
永遠待續……
——劉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