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一個老師專門騙學生午餐的一個電影,男主角是一個沒有父母的孩子。在學校,吃午餐都是躲開,同學們
三傻大鬧寶萊塢
導演:
Rajkumar Hirani
主演:
阿米爾·汗卡琳娜·卡普沙爾曼·喬什馬德哈萬
看點:
勵志人生搞笑寶萊塢經典笑中帶淚
地區:
印度
年代:
2009
片長:
171分鍾(印度)
法蘭(馬德哈萬 R Madhavan 飾)、拉杜(沙曼·喬希 Sharman Joshi 飾)與蘭喬(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里,蘭喬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波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飾),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不僅鼓動法蘭與拉杜去勇敢追尋理想,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飾)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奧米·維嘉 Omi Vaidya 飾)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後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哪種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B. 印度電影午餐盒男主角最後去了不丹嗎
他們相約去了不丹。
《午餐盒》是由賴舒·彼查執導,伊爾凡·可汗、妮拉特·考爾、納瓦祖丁·席迪圭等主演的愛情片,於2013年9月20日在印度上映。
該片講述了伊娜給丈夫精心烹制的午餐被錯誤送到費蘭迪手中,於是兩人就展開書信來往,盡訴心中情的故事。
(2)印度電影送午餐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伊娜(妮拉特·考爾飾)精心烹制並托運給異地上班丈夫的午餐盒被送錯,到了即將退休的中年喪偶男子費蘭迪(伊爾凡·可汗飾)手中,這頓彷彿施過魔法的午餐,有家的氣息,有女人的味道。主婦與這位不曾謀面的男子便展開書信來往,盡訴心中情,以排遣寂寞,最終也因午餐盒連起兩顆孤獨的心。費蘭迪也因此變得開朗起來,面對前來接替他的年輕人謝赫(納瓦祖丁·席迪圭飾),由排斥到交心,在工作中處處維護謝赫。
C. 印度電影《飛毯》
達巴瓦拉(Dabbawala)是一群活躍在印度城市裡的送飯人。達巴(Dabba)就是飯盒的意思;瓦拉(Wala)是快遞者的意思。在印度,特別是在孟買這樣的大城市,人們習慣於在公司里吃家裡做的飯。如此一來,如何將每天家裡做的飯在午飯時間以前准時送到每個白領手裡,促成了達巴瓦拉這個行業的誕生。 一百多年來,達巴瓦拉與孟買共同成長、發展,已經成為孟買的標志之一,與「寶萊塢」、「孟買證交所」、「舞吧」齊名。跟印度人提到達巴瓦拉,他們會馬上想到孟買。達巴瓦拉辛勤而有創造性的耕耘,使孟買的午餐配送成為一樁大生意,每年的收益達1.8億盧比(5盧比約合1元人民幣)。 尤其令人驚嘆的是,文化程度很低的達巴瓦拉在高速運轉中把差錯率保持在八百萬分之一,即送餐的准確性為99.999999%。而這一切的取得沒有依靠任何先進技術,只是憑著一套簡單符號和達巴瓦拉的細致及相互間的密切合作。 據說,1890年「達巴瓦拉」剛出現時,為區分不同客戶的地址,人們曾在飯盒上纏滿了各種顏色的絲帶。後來,絲帶開始被各種彩色標志和橫條所替代,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這套獨特的編碼系統,每種顏色代表孟買不同的區域、街區,而橫桿、打叉、圓點則代表街道、建築物甚至樓層;單一顏色的代碼,則表明是優先派送的業務。不過,這些看似天書的編碼,只有「達巴瓦拉」自己能懂。 「達巴瓦拉」的概念始於英屬印度時期。許多來到殖民地的英國人不喜歡本地食物,因此一項將午餐從他們的家中直接送至工作地點的服務應運而生。 運作流程 午餐從客戶家到辦公室要經過五道達巴瓦拉的轉手。 1、妻子在10點鍾之前准備好午餐並把它放進餐盒。 2、10點,達巴瓦拉A准時趕到。取餐盒,前往下一個顧客家。達巴瓦拉A負責30~35名顧客,取餐順序經過詳細考慮,交通工具以自行車為主。 3、10點半,達巴瓦拉A趕到距離最近的一個城郊火車站,將收集來的餐盒交給在那裡等候的達巴瓦拉B。有人按照目的地將餐盒進行分揀、歸類,由達巴瓦拉C帶上火車。 4、火車在一個站的停留時間是兩分鍾,10:40至11:30,餐盒乘火車旅行。 5、同時,在城區各個火車站站台上,達巴瓦拉D在等候。火車到站後,他從同伴手中接過餐盒,再次按區域分揀,落實到達巴瓦拉E頭上。達巴瓦拉E把餐盒送到顧客指定的地點。 6、達巴瓦拉E把餐盒放到客戶單位,吃過飯,客戶將餐盒放回原處,達巴瓦拉就會按照來時的方法將它運抵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