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書法家的電影
擴展閱讀
劉德華香港電影票房 2025-09-09 13:21:56
又污搞笑b級電影 2025-09-09 13:13:20

日本書法家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9-09 19:31:00

『壹』 求性感日本美女濱崎步的介紹和電影

姓名:濱崎步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8.10.02 英文名:Ayumi Hamasaki
星座:天秤座 血型:A 型
嗜好:鋼琴,書法五段,芭蕾,珠算,野球觀戰,音樂鑒賞 身高:156 厘米
國籍:日本 籍貫:日本福岡縣
作品:《Voyage (日本版)》《A BALLADS》《RAINBOW (日本版)》《H》《I am...(日本版)》《Never Ever》《ayu-mi-x III》《Duty》《Ayu Ro Mix》《LOVEppears》《Kanariya》《Fly High》

濱崎步簡介

日本高中女生信奉的「新領袖」-代言人濱崎步,在1998年4月8日以一首《poker face》邁入日本歌壇,同年濱崎步一共連續發行了5張單曲唱片,其中第三張單曲唱片《Trust》榮獲98年日本有線大獎和大阪有線大獎的新人獎。
2001年「ALL JAPAN點播歌曲獎」2年連續奪冠
榮獲第43屆日本唱片的「日本唱片大獎」

日本天後濱崎步近年被指人氣急跌,前日其所屬的avex唱片公司社長松浦勝人,竟於網上出面力撐步姐既有人氣亦有實力,除指她無人能及和一姐地位未受動搖外,松浦還首次提及自己跟步姐在工作上是不可分離的親密戰友,乘機否認盛傳多時的緋聞及彼此的曖昧關系。

松浦亦稱:「我嘗試找濱崎步接班人,發覺她真是OnlyOne!」他還補充,步姐新歌《Fairyland》的MV製作費高達二億四千萬日圓,費用是普通MV的廿四倍金額,松浦亦自誇今次的MV花費可拍攝一套電影雲雲。
日本高中女生信奉的「新領袖」-代言人濱崎步,在1998年4月8日以一首《poker face》邁入日本歌壇,同年濱崎步一共連續發行了5張單曲唱片,其中第三張單曲唱片《Trust》榮獲98年日本有線大獎和大阪有線大獎的新人獎。99年1月1日新年伊始,濱崎步的首張個人專輯《A Song for××》發行,全專輯的歌詞的創作均由浜崎步本人擔任,她親自創作的歌詞就像一面鏡子,將她對生活、對工作、對自我的思考及矛盾,毫無保留的真實呈現出來。正是由於這種真實的歌詞的表現,唱出了同齡人的心聲,以此這張唱片連續5周排在專輯排行榜第一位,這也是新人女歌手19年不遇所創下的好成績。在99年中,濱崎步發行了單曲7張、專輯2張;同年的「紅白歌會」首次登台亮相,與此同時,在這一年中她還獲得了很多大獎的殊榮。
2000年她發行了9張單曲及2張專輯,並且舉辦了33場日本全國的巡演。此外,在這一年中她還獲得了日本唱片大獎中的「優秀作品獎」「最佳專輯獎」「最佳專輯大獎」和「作詞獎」4項殊榮。
2001年濱崎步舉辦了日本四大城市(福岡、名古屋、大阪、東京)的巡演,前來觀看演唱會的總人數突破了30萬人次。2002年她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首次的「MTV ASIA AWARDS 2000」,並榮獲了「Most Influential Japanese Artist in Asia(亞洲最有影響力的日本藝術家)的榮譽。
到目前為止,濱崎步已經發行了單曲唱片28張,專輯唱片4張,前不久她還實現了第三次日本全國11地的巡迴演唱會。濱崎步不僅作為一名歌手,同時她還是日本年輕一族的時尚代表,她所穿的服裝,會在一夜之間成為年輕人效仿的對象。濱崎步在日本這個大都市中扮演著很多角色,可她始終不變的就是她對歌迷的一片愛心。就讓我們在9月22日這一天,聆聽她的歌,目睹這位創下各種奇跡的日本歌後的風彩吧!
奇跡般的榮譽

主演電影:沉月

『貳』 電影風聲各人物真實身份

1、顧曉夢-老鬼

老鬼,影視作品《風聲》中的我黨諜報人員顧曉夢的代號,片中的女主角。也是麥家原著長篇小說《風聲》中諜報人員李寧玉的代號。

扮演者周迅曾說:「顧曉夢帶我走到一個驚心動魂的過程,她是一個走鋼索的人,走不好摔下來了。」在電影的片花里。又有她這樣一句話:「我從沒想過我會活過這場戰爭!」由此可見顧曉夢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

2、吳志國-老槍

電影里的吳志國表面上鐵血陰冷。出於他留學德國,學的是德國納粹的那一套,這點單從他的扮相上就能看出來。

會唱唐山樂亭皮影戲,在電影里正是他用樂皮《空城計》來和老鬼互通身份,最後也是用《空城計》來向同志傳播信息的。他在受到汪偽人員嚴刑拷打下沒有屈服,直到最後成功傳出消息,離開裘庄,後殺死日本人武田。

(2)日本書法家的電影擴展閱讀:

《風聲》的創作背景:

影片《風聲》改編自作者麥家的同名小說,其透露影片中周迅所飾演的顧曉夢的原型就是上世紀30年代左聯女詩人、後來接受組織任務打入敵人特務機關的紅色間諜——關露。

葉錦添本人非常喜歡上世紀40年代那段時期的服裝風格。李冰冰的造型是他這次覺得做得最順利的,在葉錦添看來,她的形象很適合那個年代。

相對而言,比較豐富的是周迅這個角色,有一點曖昧,有一點活潑,有一點危機感。後來葉錦添和導演陳國富商量讓她穿旗袍,外面是西式的外套,裡面則是中國的旗袍,而且要短袖的,長袖會顯得老氣。

『叄』 枕邊書的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從《動物園》到《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格林納威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鋼鐵般冰冷的美學訴求和容不得任何感傷情緒的殘酷。作為一個導演,格林納威一直在嚴酷的邏輯和盲目的暴力中尋找他的激情,尖刻而鋒銳地剖析著這個世界。所以,很難想像他在《枕邊禁書》中竟然流露出了溫情。盡管這部電影和他以前的作品一樣有冰冷和智力表現癖的特點,但故事所承載的浪漫和結局的柔軟,讓人忍不住懷疑,格林納威是不是真的要轉變他對世界的態度了。
一如既往,《枕邊禁書》依然被一種格林納威典型的儀式感所包圍,但似乎並不成功。作為故事線索的書法變成了裝飾,尤其對一個東方人來說,電影對書法的強調絲毫不會給人以愉悅,相反有庸俗化的危險。很顯然這是格林納威對東方的誤讀,他不可能真正了解東方真正的精神所在,只能流於淺薄,滿足於異國情調的自我安慰。
電影的敘事也顯得平庸,矯飾。視覺效果雖然柔軟精緻,構造了大量重疊的蒙太奇效果,但只是些氛圍化的東西,虛假而不自然,充滿了偽文藝的味道。演員們似乎是爬上了一輛公共汽車,被售票員格林納威所奴役,變成了一堆不誠懇的符號。相較而言,格林納威早期的電影更為堅實有力,各種電影元素都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用他特有的方式顛覆傳統的電影觀念,盡管有以虛無反抗虛無,以暴力反抗暴力之嫌。
【關於導演】
彼得·格林納威1942年4月5日出生於英國威爾士。最早就讀於森山公學,後來進入沃爾瑟姆福雷斯特藝術學院。從20世紀60年代,他開始製作自己高度實驗性的電影。格林納威的電影為他帶來了巨大國際聲譽,也為他帶來了廣泛的爭議:風格主義、精英主義、蒙昧主義、智力表現癖和厭女癖,各式各樣的帽子紛紛戴在了他的頭上。
格林納威認為大部分電影都是空洞感傷的,包括很多實驗性的藝術電影——這些所謂的藝術電影和好萊塢的主流電影一樣,為格林納威所蔑視。自1982年拍攝《畫家的合同》之後,格林納威執導了一系列表現貪婪和黑暗具有視覺顛覆性的影片,他的電影內容堅深,形式多樣,敘述語法與主流的單一性方式大異其趣,具有不可辯駁的實驗性和深度。盡管從未取得過好的票房成績,但格林納威還是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的觀眾。
格林納威最著名的一部電影是《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這部電影以驚心動魄的人類自我吞食結尾,混合了性、裸露欲和對英國撒切爾主義的尖刻批評,堪稱一部卡夫卡式的諷刺寓言。這部電影粗暴乖離,在美國也引起了極大非議,和菲利普·考夫曼的《亨利和瓊》,佩德羅·阿爾莫多瓦的《捆著我,綁著我》一起被列入臭名昭著的NC-17級,導致熱心的影迷只能在少數幾個小劇場欣賞該片。1993年拍攝的《魔法聖嬰》更是突破了格林納威的極限,因此至今在美國沒有進行過商業放映,幾乎沒什麼人看到過這部電影。
大量精心雕琢的畫面表現出的日本宮廷生活的東方情趣,當然還有大量展示的人體與書法結合的美。最特別的當然應該算是十三章「人體書法」《枕草子》的展現過程。
【影片分析】
影片以日本宮廷女官清少納言描述宮廷生活的名著《枕草子》為背景,以一名在人體上書寫的日本女書法家諾子為主人公,展現了以書法美為代表的東方情趣,以及東方式的壓迫及反壓迫。影片中的情節發展,幾乎都與東方書法和《枕草子》有關。諾子在父親的熏陶下,接受了身體的書法,甚至認為這是唯一的書法。在母親的熏陶下,諾子接受了《枕草子》,並以現代的清少納言自勉。少年諾子接受著東方美學的意境和旨趣的培養。諾子最初只是一個身體書法的接受者,這是她東方女人的命運。或多或少象徵男性性徵的毛筆一直在征服著肌膚,這是筆與紙的關系,也是男與女的關系。
諾子婚後在自己家中縱火,是她對父權(父權的代表是出版商而並非自己的父親)和夫權的反抗。而在獨立生活之後,她才逐漸由「紙」變成了「筆」,成了自己生活的主宰。而出版自己的「枕邊書」,成了諾子挑戰世俗、挑戰父權、挑戰自己的行為,她和出版商共同的雙性戀情人謝朗成為她的第一本書。影片中十三章《枕草子》書寫、出版的段落,和《七宗罪》頗有點相似,最後在收到「死刑者之書」之後,出版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既完成了自我解放的勝利,又終結了父權的繼續,也為這種廣義概念上的父權對自己父親的侮辱報了仇。這和格林納威在著名影片《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最終結果,也有共通之妙。
英國著名導演格林納威早期拍攝過很多試驗性很強的短片,後來又長期為標榜另類風格的英國電視四台拍攝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風格手法怪異著稱。他學生時代的繪畫經驗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畫面的精良與視覺上的沖擊力。這兩點,在這部影片《枕邊書》中得到了加強與融合。
格林納威的所有影片都情節怪異離奇,這部影片也不例外,諾子在人身上書寫十三章《枕草子》,然後交給出版商的情節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出版商在見到最後一章「死刑者之書」之後,竟然心甘情願交出性命。這些極度風格化的情節和細節很難令人接受,但在經過格林納威更加風格化的畫面表現之後,反而顯露出迷人的美感。不過在短暫的視覺美消逝之後,面對空空的銀幕,影片中的一切又是那麼令人迷茫。
影片拍攝手法中最大的特色,是創造性地運用畫中畫的手法。這些形狀、位置、大小變幻不定的小畫面和整個大畫面之間構成多種視覺和結構關系,大部分是與大畫面書法對位的小畫面說明,還有很多是回憶的畫面,也有類似於疊畫的電影語言功能。多功能、多層次的大小畫面的嵌套與並列,形成復雜多變的語言風格和畫面表現力,這是格林納威在影片中進行的一項電影語言的試驗。
影片的故事如何,表現了什麼,這雖然是一部影片必備的重要元素,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格林納威這部影片的故事性面對大量充滿東方情調的精製畫面和實驗性的電影語言,已經退居到次要位置,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適合的載體而已。在眾多主流的故事性影片中,格林納威的這部《枕草子》令我們看到了一部精彩而富有啟發性的「另類」電影。
《枕邊禁書》以兩位時代相隔、內心卻有默契聯系的女性的日記為敘述主軸,大量運用電腦新科技,將各個年代、各種時空發生的時間以「畫中畫」的形式在同一個電影平面展開,開掘出前所未見的電影語法。有些時候我們明顯感覺可以用切換處理的鏡頭,他都以「畫中畫」的形式代替,平行蒙太奇在他的電影中成了「平面蒙太奇」。透過「畫中畫」,觀者、劇中人,以及隱藏的電影導演位置是相等的,觀眾所看到的人、事物無意不是透過導演之眼在觀看。
格林納威是第一個在電影中大量運用「畫中畫」技術的導演。大小畫面使時間、空間的跳躍成為可能。大小畫面中的影像可以是同一時間、發生在不同地點、彼此相關的事件,如大畫面是出版商與傑羅姆在出版商家中做愛,小畫面是諾子返家四處尋找傑羅姆不著,(打破了平面蒙太奇的對剪常規)諾子因此駕車前往出版商家中(大小畫面至此空間結合為一),她來到落地窗外看到大畫面中的景象,傷心而去。而不同時空發生的事件,如10世紀宮廷女官清少納言與20世紀90年代清原諾子的命運交相呼應,導演以同一銀幕中的大小畫面處理。發生在不同時間重復的事件,如諾子兩次到出版社(相隔20年),同時出同一銀幕的不同畫面上。
在一個大畫面中創造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小畫面,其大小及位置可以隨心所欲改變調整,這種技術早已運用於電視。《枕邊禁書》使用電腦處理影像科技,將影像一層層疊上,每一層影像可以是發生於不同時空的事件,但彼此又關聯著,或互為因果,或表達同一事件,將同一個主題——性主義的書寫加以變化、重復、互相結合,影像與本文既疏離又雜糅的結合。格林納威以精確的剪輯、精心設計的故事結構、豐富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將銀幕上多個畫面在敘述語法、電影形式的各種可能性上作了多樣化的呈現,這種時間、空間跳躍顛覆了主流電影單一性的時間順序。盡管有很多觀眾沒有這樣的電影習慣,它在影像和敘事上的高度實驗性和顛覆性造成觀眾讀解的吃力,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得到這樣的判斷,彼德·格林納威的「畫中畫」的使用有著明顯的敘事策略,它要突顯的是銀幕的存在、電影導演的存在,進而對電影即物質現實的復原進行了質疑。當然,在這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要表達:女性的位置。
簡評:
編導彼得·格里納韋認為「肉體與文學」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主題,令人興奮而且賞心悅目。影片中有不少在肉體上寫字的裸體鏡頭,但影片拍得非常清雅,與一般的裸露片大異其趣。
【訪談】
《枕邊禁書》——肉慾與書寫
克利斯朵夫·豪索尼:你的大部分電影都深深滲透著西方文化歷史的影子。是什麼促使你冒險轉向東方的?
彼得·格林納威:好吧,從《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開始,我花很長時間拍了三部電影,主要是關注幽閉中的歐洲。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給我很多參考,包括這種藝術形式對性和暴力的使用,當然還有誇張的表現手法。我把它們和一些狀況做了比較,盡管這些比較能不能被觀眾理解還有爭議。這幾部電影之後,我打算拍一個三部曲,從《普羅斯佩羅的魔典》開始,到《魔法聖嬰》,本來還有一部電影,是關於戀屍癖的。所有的演員都要超過65歲,因為我想使用英國的一些不錯的演員。我們的預備資金非常少,再者,這是一部關於戀屍癖的電影,因此我們需要補充的資金非常多,所以我想偷偷拍這部電影,這樣外界就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麼了。65歲以上的演員、戀屍癖和故作神秘的拍攝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主意。所以我稍稍改變了一點方向,從書架子上找出一個劇本,這個劇本是我1984年寫的,當時就叫《肉慾與書寫》。
東方有書法藝術,寫的是一種象形表意文字。日本的書法與文學幾乎是同時發展起來的,有差不多長的歷史。文本和影像,糾纏的愛欲一下子就交織在了一起,於是我就有了主意,考慮把書法作為一個隱喻。很多年以前,我偶然讀到了清少納言的《枕草子》,這是一部女性文學作品。我必須要說,《枕邊禁書》和《枕草子》並沒什麼互相解釋的關系,但是這本書確實給了我啟發,我發現生命最終要依靠的兩種力量:肉慾和文學,而且,遲早我們會被這兩種力量所激發。這樣,一部電影的基石就有了,就是文學與肉慾的狂歡。這種本源性力量表,你看到文學就看到了肉慾,看到肉慾也就看到了文學。這就是電影的主題,自我放縱與內心的騷動。
克利斯朵夫·豪索尼:你過去的電影讓我震驚的是你總是陶醉於在狂暴中直接裸露未經裝飾的身體,《枕邊禁書》有了新的發展--很顯然,你在這部電影中一直在修飾那些身體,讓他們漂亮起來。
彼得·格林納威:我想我需要考慮肉體存在、肉體性、裸體和裸露(裸露是邪惡的,但是裸體只是一種展示),我需要把這些想法滲入我的電影。但是,不可避免,每一次我們都會碰上不同的想法。如果你看過我的《動物園》的話,你就會發現電影的主題很簡單,就是關於腐朽與墮落的--好的,對很多人來說,這部電影肯定是醜陋的,英國的電視中擠滿了自然史節目,這類節目有一個事先假定的觀念:世界是某種未知力量安排給我們的一個美好的放縱的地方,而我們,只是一群觀眾。但是,任何一個進化論者,生態學者,或者環保主義者都知道硬幣是有兩面的:我們不僅要面對生,還要面對死;不僅要享受成長,也要忍受衰敗。
這部電影對呈現非常關注。諾子身處兩難:她是不是能找到一個恰好是好情人的優秀書法家,或者找到一個恰恰是優秀書法家的好情人?或許你已經明白了「身」與「思」在這部電影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我找到了完美的結合點,就是這種肉體的無常感,我也想搞明白自己是不是能很好的平衡這幾種矛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