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蘇聯西博利亞日本戰犯的電影
擴展閱讀
最新真人3d動畫電影 2025-09-11 08:09:23
於藍與兒童電影廠 2025-09-11 08:07:29
偷天換日電影劉德華看 2025-09-11 08:07:16

蘇聯西博利亞日本戰犯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8-31 10:20:51

① 《東京審判》的主要內容

《東京審判》的主要內容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最終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璈飛抵東京。梅汝璈攜同檢察官向哲浚、倪征燠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

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璈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

《東京審判》的影片評價:

《東京審判》中法庭的戲拍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②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3篇

《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東京審判 觀後感 3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1

在看這部電影前,我認為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空投原子彈是正義之舉,是為受到日本侵略的國家出了口惡氣,日本所受的損失...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對於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很陌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觀看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由此帶來的沉痛災難,我們中國人要牢記這段歷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對各國法官的勸說讓人激動。最後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贏得了勝利。這時,放映廳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此時此刻也很激動,梅博士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開始遺忘,我想這就是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目的吧。戰爭是可怕的,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將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2

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

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來維護尊嚴。 偉大的中國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與與其他法官爭奪尊嚴,我真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法官而感到驕傲。東京審判是一次偉大的正義審判,所有的壞人都會被正義屠殺,而好人就會得到回報,因為正義是公平的,爭議不會傷害每一個好人,也不會讓壞人嘗到一點甜頭。

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國律師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動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個英雄舉動都被我記在心懷。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3

一直以來,我都對歷史的“側面”比較感興趣。

比如金朝攻下北宋,我們的歷史書就好像遺忘了那北方的大片土地,清一色的描繪著南宋的景象。我卻一直很留意關於那個時代關於北方人民生活狀態、政策民心的記載。

可能“側面”只是大歷史背景下的一些瑣碎的細節,但卻是歷史中最生動最鮮活的一面。

關於東京審判,我們的教科書中往往是在抗戰結束後一筆帶過,短短一小段,不足三十個字。

所以大部分學生在沒有看《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之前,都沒有料想到在教科書中的一小段文字背後,竟然是那麼長的時間跨度、那麼復雜的政治博弈和那麼艱苦的心理斗爭。包括我。

我也因為這個電影,忽然意識到我們教科書的失敗。書中淡化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細節,而是這段歷史中頗為生動的一部分。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有生動的細節存在。所以細節是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如果失去了、遺忘了這些細節,歷史就會枯燥無味,如同歷史書最後附上的年表一般。拿著這樣的歷史書,不僅無法吸引後來人,而且就算他們看了,也只能讓他們極不情願的記住一些梗概和數字,談不上對歷史的認識。

那樣,我們不如讓孩子們扔掉課本,直接看電影。

有人會說我們不煽動民族仇恨,這樣跟日本教科書的歪曲描寫形成對比。這毫無疑問是無謂的意淫,顯然這種失誤不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高尚”造成的。記錄歷史的人不僅應當真實的反映歷史,而且更應該全面的、鮮活的反映。

至於當代中國人面對日本對華侵略這段歷史的態度,很多人說我們現在應該有大國的胸懷。我覺得真正的大國心態可以是“無國界”的:日本的錯誤不僅僅是日本人需要 反思 的,也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我們不僅要反思自己民族昔日的懦弱,也要反思另一個民族的錯誤。

因為,我們同寫一部人類史。

③ 二戰電影有哪些

1.《兵臨城下》法國

2. 斯大林格勒
3.
摩登公子》D9(Modern Boy,韓國,2008,戰爭愛情題材經典)
11. 《五墓行動》D9(Les 5 Secrets Désert,美國,1943,早期二戰間諜題材經典)
12. 《戰時冬天》D9(Oorlogswinter,荷蘭、比利時,2008,戰爭少兒題材經典)
13. 《安全通行證》D9(Laissez-passer,西班牙、法國、德國,2002,戰爭政治與道德題材經典)
14. 《無情戰地有情天》D9+D5(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美國,1958,戰爭愛情題材經典)
15. 《艾希曼》D9(Eichmann,匈牙利、英國,2007,戰犯題材傳記經典)
16. 《柏林的女人》D9(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德國、波蘭,2008,戰爭女性題材經典)
17. 《流浪藝人》D9(Ο Θίασος,希臘,1975,戰爭政治與社會題材經典史詩大片,安哲羅普洛斯希臘現代史三部曲其一)
18. 《死囚越獄》D9(A Man Escaped,法國,1956,戰爭政治犯與監獄題材經典,布烈松代表作)
19. 《生命國界》D9【Va, Vis et Deviens,法國、比利時、以色列、義大利,2005,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喜劇《生命列車》(Train de vie,德國,1998)續篇】
20. 《青春之門:築豐篇》2D9("Seishun no mon: Chikuhô hen",日本,2005,戰爭社會與倫理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根據五木寬之小說改編)
21. 《南太平洋》2D9(South Pacific,美國,1958,戰爭愛情題材歌舞劇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收D5壞死)
22. 《海》D9(El mar,血之魂,西班牙,2000,西班牙內戰戰後同志題材經典)
23. 《神偷·獵人·斷指客》D9(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Weird,韓國,2008,西部題材鬧劇,疑似二戰背景,不過經初步查索多數還是要落空)
24. 《他們也在戰斗》國內正版盒裝D5【Beni I Vogel(該外文片名疑張冠李戴),阿爾巴尼亞,1961,1962-中國,戰爭少兒題材經典】
25. 《山姑娘》國內正版盒裝D5【Kenga e Naftes(該外文片名疑張冠李戴),阿爾巴尼亞,1974,1976-中國,戰後女性題材舞劇經典】
26. 《戰時情侶》國內正版盒裝D5(De Guerre Lasse,法國,1987,戰爭愛情題材經典,根據薩岡小說改編)
27. 《青年近衛軍》國內正版盒裝2D5(Young Guard,蘇聯,1948,蘇聯衛國戰爭青春題材永恆經典,根據法捷耶夫小說改編)

④ 求助!《東京審判》影片 觀後感. 謝謝

梅先生因為是我國法學界權威,翌年被任命為我國參加「遠東軍事法庭」的首席審判官。
然而,中國雖然是同盟國中受侵略最慘的戰勝國之一,但審判長由澳大利亞韋伯法官擔任,美、中、英、蘇、加、法、新、荷、印、菲十國法官的座次問題,開庭前預演時就發生了爭議,因為庭長韋伯宣布入場的順序為美、英、中、蘇、加、法、新、荷、印、 菲,把中國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國之後。梅汝璈立即對這一安排提出強烈抗議:「如論個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們代表各自國家,我認為法庭座次應該按日本投降時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審判日本戰犯,中國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戰時間最久、付出犧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戰歷史的中國理應排在第二,再者,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便沒有今日的審判,按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座,實屬順理成章。」接著,他憤然脫下象徵著權力的黑色絲質法袍,拒絕「綵排」,他說:「今日預演已有許多記者和電影攝影師在場,一旦明日見報便是既成事實。既然我的建議在同仁中並無很大異議,我請求立即對我的建議進行表決。否則,我只有不參加預演,回國向政府辭職。」由於他的據理力爭,庭長當即召集法官們表決,結果入場順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國簽字順序安排。這次預演雖然推遲了半個多小時進行,梅汝璈終於為我國爭得了應有的位置,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在對戰犯量刑方面,再次發生激烈的爭辯。一些來自未遭到日軍過多侵略踐踏的國家的法官們不贊成處以死刑。為了伸張正義,梅汝璈根據審判過程中兩年來收集的日軍暴行,例如在南京大屠殺中就用了砍頭、挖心、水溺、火燒、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發指的暴行,較之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單純用毒氣殺人殘酷百倍,主張對首惡必須處以死刑。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把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七名首犯送上了絞刑架。
雖然從1946年5月開庭歷時兩年半的時間里他享受著豐厚的待遇,但是由於他從報上看到國內「譏餓」、「內戰」的壞消息,對國民黨政府徹底失望。所以當1948年12月國民黨政府公布梅汝璈為行政院委員兼司法部長時,他拒絕去南京赴任履新。1949年6月南京、上海相繼解放後,他由東京設法抵香港與中共駐港代表清華校友喬冠華取得聯系,秘密由港赴京。抵京第三天,便應邀出席了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成立大會,周恩來在會上介紹:「今天參加這個會的,還有剛從香港回來的梅汝璈先生,他為人民辦了件大好事,為國家爭了光,全國人民都應該感謝他。」
1950年,梅汝璈擔任外交部顧問。1954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人大法案委員會委員。此後,歷任第三、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以及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學會理事等職,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和法制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57年「反右運動」時,梅汝璈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在1966年爆發的「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了更嚴重的批判。外交部的「造反派」在抄家時搜出那件他曾在東京審判時穿過的法袍,如獲至寶,以為抓住了梅汝璈有反動歷史問題的確切證據,並試圖將其燒毀。但梅汝璈對此有理有節地應對抗爭,並進行了巧妙的周旋,從而保存下了這件歷史的珍品。
1973年,梅汝璈在飽受摧殘之後,懷著對親友的眷戀,對「文革」的不滿和厭惡,對未能寫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這本巨著的遺憾,在北京與世長辭,默默地離開了人間,終年69歲。
1976年底,他的家人遵囑將厚達尺余的東京審判判決書中文原稿和他在東京大審判時穿過的法袍,無償捐獻給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希望能作為歷史的見證警示後人永遠不要忘記過去的那段歲月。
當梅汝璈被任命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時,他才42歲。在當時的中國法學界和司法部門,資望深、年齡大的人士比比皆是。可是,執法東京的重任卻偏偏落到了剛剛步入中年的梅汝璈身上——這無不得益於梅汝璈多年來在法學研究、教學和司法實踐方面的出色表現。輿論對他的評價是:精通法學理論,善於雄辯而又頭腦冷靜。
飛赴東京

1946年3月20日,上海華懋公寓1層的大廳里,受命擔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今天就要肩負祖國重託,飛赴東京。臨行前,梅汝璈向新聞界慷慨陳詞:「審判日本戰犯是人道正義的勝利,我有幸受國人之託,作為庄嚴的國際法庭法官,決勉力依法行事,不負政府與國人囑望。」
當日,《中央日報》、上海的《申報》《大公報》《新聞報》等中國最權威的媒體,紛紛在顯著位置刊出消息:清算血債——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官梅汝璈今飛東京。
梅汝璈到達東京後,作為戰勝國派出的法官,下榻於東京「帝國飯店」,出門有專車,餐廳有專席。優厚的待遇並不能使梅汝璈減輕對祖國命運的牽掛。他每天翻閱侍者送來的英文報紙,看到的是滿目的凄涼:「飢餓的中國人在吃樹皮、鼠肉和泥土」,「滿洲大規模內戰爆發,中國殷切期待馬歇爾特使返華調停」。國破山河在,國家尊嚴何在?梅汝璈因此不願去餐廳,只有按鈴請侍者把早飯送到房間里來。
在盟軍最高統帥部中國聯絡官為梅法官舉辦接風宴會。宴會上,時任國民政府教育次長兼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的顧毓琇,將一柄裝飾華貴的寶劍贈予梅汝。梅汝璈深深鞠躬,雙手過頂接劍。他說:「『紅粉送佳人,寶劍贈壯士』。可惜我非壯士,受之有愧。」顧毓琇說:「你代表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和千百萬死難同胞,到這侵略國的首都來懲罰元兇禍首。天下之壯烈事,以此為最。君不為壯士誰為壯士!」
聽罷,梅汝璈拔劍出鞘,動情地表示:「戲文中常有『尚方寶劍,先斬後奏』。如今系法治時代,必須先審後斬。否則,我真要先斬他幾個,方雪我心頭之恨。……對這些戰犯必予嚴懲,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萬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國人之託,定將勉力依法行事,斷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 一番話,令在座者無不擊掌稱快。
《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天降大任於斯人」的激動和歡欣。他不無擔憂。他以一個記者的敏感以及對社會現實、國際利益的透徹了解,預感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畢竟,梅汝璈是一個留學美國,回國後又多年從事教學和法院工作的學者型專家。
回到飯店後,梅汝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想起了一位老朋友在得知自己將執法東京後吟誦出來的詩句:
法界推巨擘,中外早知名。
時也春正月,快哉此一行。
同仇增敵愾,官讞律長城。
我有拳拳意,非君孰與傾?
東京審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寫起訴書。但撰寫起訴書首當其沖的問題是:控訴這些被告犯罪行為的時候,從什麼時間算起?國際檢查局內部對此發生了嚴重分歧。一種意見是:應該將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作為被告犯罪日期的起點。另一種意見是:應該將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作為被告犯罪日期的起點。中國代表團的提出應以1928年1月1日日本製造「皇姑屯事件」為對日本戰犯起訴的起始日。國際檢查局內部經過鄭重的討論,贊成中國代表團的主張,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指控被告的犯罪行為從1928年開始到1945年為止,總共約18年。
用尊嚴維護尊嚴
1946年4月,11國法官齊集東京,正式開庭審判的日子就要到了。但是,各位法官在法庭上的座位將按什麼樣的順序來排列?這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前各國法官最為關注的問題。梅汝璈也不例外,他對助手說:「任何國際場合,爭坐次在所難免,這是關系國家、民族地位和榮譽的大事,故應有的位置必須力爭得到之。」
雖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沒有明文規定法官席位的次序,但法官座位的排列次序卻極其敏感,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指定的庭長——澳大利亞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官衛勃,想使兩位與他親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左右手。衛勃提議,法官席次應該按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慣例來安排,即以美、英、蘇、中、法為序。但有的法官當即指出,按照聯合國憲章,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是以中、法、蘇、英、美(按照國名字母先後)為序的。微笑著傾聽良久的梅汝璈終於說話道:「個人的坐次,本人並不介意,只因與各位同仁一樣,是代表了各自的國家來的,所以我還須請示本國政府。」
這一軍「將」得厲害。因預定的開庭日期將至,法官們如果都要請示國內而後定,必拖延時日。衛勃認定不能開這危險「先例」,忙說:「為確保准時開庭,坐次問題必須盡快排定,希望梅先生從大局出發。」
梅汝璈收斂笑容道:「同意庭長的意見,但中國代表應排在第二位。眾所周知,中國受日本侵略最深,抗日時間最長,付出犧牲最大,審判的又是日本戰犯。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戰歷史的中國理應排在第二。再者,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便沒有今日的審判。故我提議,各位都不用爭了,法官的坐次,按受降國簽字的順序排列,實屬順理成章。」他接著報了各簽字國的順序:美國、中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因此對於梅汝璈的提議,幾個西方國家代表心裡根本不願接受。直到5月2日,即正式開庭的前一天,衛勃的真實意圖才暴露出來。
下午4時,法官們都按要求做好了准備,在法官休息室集合。這時,衛勃突然宣布:法官座席的次序是美、英、中、蘇、法、加、荷、新、印、菲,這是經過盟軍最高統帥同意了的安排。按照這個安排,庭長右邊是美、中法官,左邊將是英、蘇法官。很明顯,英美居中,排擠中國,同時以壓制加拿大作為陪襯(按照受降簽字次序加拿大應排在法國之前)。大家不禁愕然。中國法官梅汝璈和加拿大法官麥克杜哥最為憤慨。梅汝璈當即指出:「這個安排是荒謬的,我絕不接受這種於法無據、於理不合的安排!」他憤然脫下象徵著權力的黑色絲質法袍,欲退出預演,以示抗議。
開庭預演儀式已經推遲了約半個小時,審判大廳里的人們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此時此刻,沒有人能承擔得起推遲明天正式開庭的嚴重後果,因為這個日期已經向全世界宣布了。那是令人窒息的20分鍾。當衛勃第三次來到中國法官辦公室的時候,他盯著梅汝璈一字一句地說:「兄弟們同意你的意見,預演就按受降簽字國次序進行。」
這時已經是下午5時了。一個爭論多日、僵持很久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在場的上海《申報》記者以自豪的神色告訴外國同行:「中國抗戰長達8年,戰勝日本功勞最大,應當佔有這光榮的一席。」
舌戰美國法官
當11位對日參戰國的法官穿著法袍庄嚴地坐在審判席上等待預演開始時,法官之間又因國旗位置而發生的爭執。這時候,審判席後面插著的參戰國國旗,美國國旗插在第一位,中國國旗插在第二位,中國的法律顧問吳學義一看,立刻向梅汝璈打手勢。梅汝璈馬上心領神會,向庭長衛勃提出:「中國國旗應插在第一位。」
美國法官克萊墨十分傲慢地說:「為什麼?」梅汝璈當即用流利的英語慷慨激昂地闡述了中國軍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代價。他說:「殘暴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侵略戰爭中犯下了滔天罪行,深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傷痕累累,幾千萬亡靈沉冤九泉。17年間,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我國軍民傷亡逾3500萬人,擊斃擊傷日軍達130多萬,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總數的70%。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正是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力。」
隨即,中美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幾番唇槍舌劍,美方理屈詞窮,最終做出讓步,中國國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國國旗則移至第二位。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代表團出席國際會議有史以來國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志。所以,當中國國旗剛剛插在第一位,國內新聞媒介就立即刊發了這一重大新聞,有的報紙還及時刊出「號外」。
中國代表團從抵達東京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開庭的40餘天時間里,憑著對正義事業的高度責任感,進行著這場為千百萬受害者伸冤報仇的艱苦鬥爭。他們沒有辜負祖國人民的期望,28名甲級戰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東條英機等7名主要甲級戰犯被判死刑。作為中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梅汝璈憑著他豐富的經驗和淵博的法律知識,全程參加了這次審判,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審判進行到後期,圍繞對戰犯的量刑問題,法官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辯。
軍事法庭的11名法官中,一些人所在的國家在二次大戰中沒有過多遭到日軍的侵略踐踏,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缺乏切膚之痛,他們因此主張對戰犯從寬處理,有的法官則由於國內刑法廢除了死刑而不贊同對戰犯處以死刑,還有的則以人道主義為由,反對處死罪大惡極的戰犯。
梅汝璈用充分的證據證實了日軍的暴行,例如,光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就使用了砍頭、挖心、水溺、火燒、砍四肢、割生殖器等令人發指的暴行,較之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單純用毒氣殺人的辦法殘酷百倍。
鑒於此,梅汝璈主張對日軍首惡必須處以死刑。在梅先生的慷慨陳詞和據理力爭下,11名法官就死刑問題進行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把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土肥原賢二等7個日本主要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在法庭最後環節的工作——判決書的書寫問題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凜然正氣和愛國之心為中國人爭得了榮譽和尊嚴。當時,有人主張判決書統一書寫,但梅汝璈認為,有關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行的部分,中國人受害最深,中國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國人最有發言權,因此,這一部分理當由中國人自己書寫。經過他的交涉,由這次歷史性審判而形成的長達90餘萬字的國際刑事判決書,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億多受害中國人民寫下的10多萬字。
對於那場如同硝煙一般逝去的歷史審判,日本國內也許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梅汝璈先生的一段話,或許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什麼是戰爭和歷史: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建議你再看幾遍。

⑤ 《登陸之日》如此戰爭大片,為何無法在國內上映

說起《登陸之日》可能很多人沒聽過,只是一聽名字知道是一部戰爭片,對,它不僅是戰爭片,還是戰爭大片, 這部電影場面之震撼,一點都不亞於好萊塢大片,影片背景橫跨了 歷史 上幾場大戰役,給人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視覺盛宴 ,那為何在國內不能上映呢?先了解一下影片內容,你可能會有所發現。

影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范冰冰等主演,2011年12月22日在韓國上映。

影片內容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很多朝鮮人被不公平對待,金俊植就是代表之一 ,參加奧運馬拉松比賽獲得第一名卻被無故取消資格,為結果的不公伸張時又被迫征為日本兵,送到前線當炮灰。經歷了諾門罕戰役、蘇聯戰俘營、基輔保衛戰、諾曼底登陸戰。

1939年諾門罕戰役: 在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發動的戰爭,諾門坎戰役,又稱哈拉哈河戰役。戰場面對蘇聯的坦克,蒙古的騎兵,日本死傷慘重,戰場上遇見由范冰冰飾演的中國神槍手席拉,與之產生了微妙的關系,兩人語言不通卻又心靈感應,為救金俊植用步槍打落飛機,兩人的對話讓人深思。

從小較勁的馬拉松對手長谷川辰雄,以上將的身份出現接手部隊作戰, 朝鮮日本兵不僅接受戰爭的殘酷洗禮,平時還要受盡日本兵的欺凌,

長谷川的管理和作戰方法,把日本武士道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決戰在即,逃跑的金俊植發現蘇聯進攻的坦克,善良的他選擇回去通風報信,盡管敢死隊的死拼,最後還是不敵蘇聯,兩人被俘。

1940年蘇聯戰俘營: 他們被一路北上押到冰天雪地的蘇聯戰俘營,初到此地,長谷川效忠之心依然不死,不懼蘇聯,還想繼續領導金俊植等人,但在這里都只是戰犯,沒有特權,所以之前的恩恩怨怨在這得到了釋放,他們相互打鬥,當占上風時,金俊植對長谷川手下留情,從此解開了一絲當年的怨結,隨後戰局變化,德軍向蘇聯宣戰,他們又被迫換上蘇聯的軍服,再次當炮灰送到前線。

1941年基輔保衛戰: 面對德軍猛烈炮火,他們根本無法抗衡,戰俘營領頭者朝鮮李眾泰舉著紅旗沖鋒被掃射,長谷川在關鍵時刻被金俊植救下,兩人僥倖存活,換上德軍軍服前往德國領土,試圖繞道回家,途中長谷川受重傷,金俊植為救他被德軍抓走,從此兩人分散。

1944年諾曼底: 直到3年後,在德國的諾曼底防禦戰中,再次相遇,此時兩人已經從開始的仇恨爭斗變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也是金俊植所做的一切感動了長谷川。在諾曼底登陸戰中,德軍慘敗,金俊植不幸中彈,為防敵軍發現長谷川是日軍身份,金俊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與長谷川交換了身份,又救了長谷川。

原因? 從影片內容大家看出來了嗎?為何不能在國內上映?說白的,因為這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醜化自己的朋友,這片,你說能上映嗎?

⑥ 蘇聯人用日本戰犯充當士兵進攻叫什麼電影

《登陸之日》 (2011)


導演:姜帝圭

編劇:姜帝圭/Byung-HyunKim

主演:張東健/范冰冰/小田切讓/金仁權/韓承龍/Jin-seokYang/度智涵/李沇熹/山本太郎

類型:劇情/愛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日語/俄語/德語/漢語普通話/英語

上映日期:2011-12-22(韓國)

片長:137分鍾/ 144分鍾(藍光加長版)

⑦ 戰爭時期日本監獄的電影有哪些

《間諜之妻》《東京審判》。劇情介紹:
1、《間諜之妻》講述了一個日本侵華戰爭背景下一個家庭的選擇與破碎。用丈夫帶回來的音像資料引出了一個夫妻兩人與日本憲兵之間的故事。導演通過講述這樣一個故事蘊含了女性意識的禁錮。在當時的背景下女人的命運永遠由男人掌控著,不管是死去的護士還是里子,都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穆爾維站在女性主義的立場上認為男性是依靠被閹割的女性形象去豐滿他自身的形象,這部電影就從建構到解構再到建構女性主義,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批判。
2、法官「舌戰」十大強國,將日本戰犯送進監獄《東京審判》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_(由劉松仁飾演)飛抵東京。梅汝_攜同檢察官向哲浚(由曾江飾演)、倪征燠(由英達飾演)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_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星野晃)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

⑧ 如何評價電影東京審判

剛剛才看完《東京審判》心情很沉重。我從來都沒有看過一部這樣沉重的電影,心裡充滿暸憤怒和可憐,為日本戰犯的冥頑不靈而憤怒,也同樣為他們的冥頑不靈而可憐。
我一直都記得影片中,在審問東條英機的時候,東條英機所說的話:「我說的是我作為一個國民的感情,這和天皇不是一個問題。是我的內閣決定的戰爭。生命誠可貴啊。
在《東京審判》這部影片中還有兩位人物讓我記憶深刻,他們不是法官、不是審判長、也不是戰犯,他們只不過是兩位日本平民。「正夫」是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從他的行為中我看到暸日本人的懺悔,當他在小酒館里向三位中國人下跪並用中國話罵出「狗日的日本鬼子」的時候,我卻實感動暸,也感到暸欣慰。諷刺的是到現在日本當局還在認為戰爭的正確性。日本國民在反省,日當局卻不曾反省。這也難怪自民黨屬於極端的右翼分子。每個人都希望世界和平,相信是每個愛好和平的願望。
果然 ,在隨後的發展中,日本的龐大的辯護律師團發出了挑釁,置疑遠東國際法庭法官的合法性,要求在美利堅合眾國的最高法院進行審理,如此的無視國際法則,即使美國庭長都無法容忍,勃然大怒,援引盟國最高指示強行壓制了日本的氣焰。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法官們馬上又面臨了又一塊硬骨頭,被告席上的日本戰犯拒絕認罪,或裝瘋賣傻,或一言不發,或強詞奪理,幸好我們的檢查官和大律師皆百戰精英,以確鑿的證據,犀利的言辭,靈活的語術將這些糞坑裡的石頭一一砸碎,看著他們低下昂起的頭顱,著實大快人心,讓人憤怒,讓人思索,讓人感慨,讓人悲涼。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雖然僅僅只有六十年,但當時的一切在時間的這邊慢慢的變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電影的方式重溫歷史,總能喚醒心裡沉睡的一些東西。戰爭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災難帶來的累累傷痕,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而戰爭的始作俑者雖然被處以極刑,卻無法彌補已經發生的一切,這樣想來,無比悲哀,所慶幸的是我還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雖然一些自由被禁錮著,但起碼的尊嚴還能夠保持。
歷史的責任應該施加在每個國民的身上,勿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