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族之苦》——平常生活之真與甜
吃過中飯,不想馬上躺下午睡,於是就多出了一小塊時間,短則20分鍾,長則40分鍾,取決於吃中飯的早晚。這一小塊時間,是我上午、下午上班之間的「放風」。最近兩陸清段三天,我用這個放風時間,看完了一部日本電影——《家族之苦》,每天都看得笑意盈盈、心情愉快,然後再去沙發上小眯上半個鍾,簡直是完美的午休時光。
一個平常秋日下午,陽光溫暖,已經退休、七十多歲爸爸(平田周造)和朋友打完高爾夫,在居酒屋吃了飯、喝了酒,嘰嘰咕咕說了老婆壞話後,回到家時,去參加創作工作室的媽媽(富子)也回家了,正在把鮮花插在花瓶,倆人先後上了二樓。
爸爸一邊脫衣服襪子一邊隨地亂扔,媽媽一邊收拾一邊暗暗忍受,爸爸問媽媽哪裡來的鮮花,媽媽說創作工作室的朋友送的,今天是她生日,估計爸爸忘了。爸爸隨口問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媽媽說想要一個450日元的禮物,然後從抽屜拿出已經填好、簽好名、蓋好章的離婚協議書,笑眯眯的、但又一臉鄭重地遞給爸爸,留下爸爸張大嘴巴、瞪著眼睛,楞住了。
第二天一早,爸爸心情不好出門遛狗,敏感的小兒子(平田莊太)察覺到爸媽之間氛圍不對,跑出去追問,爸爸沒有說什麼。遛完狗回家,稅務師女兒(成子)過來了,正坐在沙發上抹眼淚,她把老公買了一個古董盤子打碎了,這才知道,老公跟她說1萬塊買的古董盤子,其實是20萬買來的。倆人吵著要離婚,她老公也隨即追了過來。
爸爸被他們一攪和,得心情更加不好,要女婿陪他去居酒屋喝酒。聊天中,爸爸告訴女正臘婿,媽媽提出要離婚。女婿回家宣布了這個消息,家裡一下炸鍋了,大家堅決反對,大兒媳說會影響兩個兒子的升學,女兒說這么老還離婚不成體統。
女兒推測爸爸出軌居酒屋風韻猶存的老闆娘,被媽媽發現才提出離婚,於是決定請私家偵探搞清楚狀況。
與此同時,調音師小兒子約護士女友(憲子,演員蒼井優)中午見面,提出想跟她結婚,一起去看房子,從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搬出來住。
媽媽呢,照常參加創作工作室,七八個奶奶圍坐在桌邊,在一個爺爺的帶領下,一起誦讀、討論她們的創作。
爸爸又去居酒屋喝酒,偵探前去打探情況,結果發現他們倆是高中同學,倆人喝得醉醺醺回家。爸爸借著酒意問媽媽,是不是真的想離婚,媽媽輕輕點點頭,說是真的。
周末,全家開家庭會議討論爸媽離婚一事,不知情的小兒子把女友帶來見家人,也一起加入家庭會議。
這個家庭會議,人物多、對白多、節奏緊湊、情節推進快,這在日本電影中非常不常見。討論過程中,一會大兒子、兒媳吵了起來,一會女兒、女婿吵了起來,一會爸爸和女婿吵了起來,在小兒子的堅持下,媽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她突然對這個成天喝酒、到處亂扔襪子褲子、隨意亂放屁、漱口時發出咯吱咯吱聲音的老頭子失去了愛意和耐心,想憑借自己弟弟留下的版權費,和創作室的朋友一起搬到一個有「遼闊的草坪、紅色的屋頂」的大房子里,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同受照顧大家庭之苦的兒媳婦,頓時理解了媽媽的想法。
第一次上門,就遇到這種尷尬場面的小兒媳婦憲子,在被問起感受時,出乎意料地回答說,覺得這樣挺好。憲子的媽媽很早就主動離開了她爸爸,她只有一個哥哥,性格冷淡,從沒有過這種一大家子聚到一起討論一件事情的經歷,她覺得很溫暖。
爸爸隨口說出女婿靠女兒養活的早譽事實,女婿氣急之下,掏出爸爸和居酒屋老闆娘親密握手的照片,爸爸被氣得昏倒過去,家庭會議嘎然而止……
在大兒子和女兒在醫院開始籌劃葬禮時,爸爸晃悠悠地醒了過來。
影片的尾聲,小兒子從住了二十多年的大屋子搬走,爸爸終於想通,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愛和感謝,他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上名、蓋上章,說,既然這是你希望的、想要的,那我就給你、成全你。
媽媽接過離婚協議書,撕碎,扔到地上,表示將陪老頭子,直至死亡。
片中的每一個人物各有特色,爸爸大大咧咧,像頑童般任性;媽媽溫柔堅定;大兒子粗枝大葉,像極了爸爸;大媳婦個性強勢,努力照顧一大家子,時不時跟老公拌嘴;女兒有點小神經質,話多音尖;女婿有點憨憨笨笨;小兒子個性溫和細膩,多年來一直充當家庭的粘合劑(妻夫木聰真帥,就是我喜歡的那種溫暖細膩的帥);憲子個性溫柔,但有想法有主見;(感覺小兒子和憲子個性很搭,應該會過得很幸福,所以大兒媳才會說很羨慕他們吧)居酒屋的老闆娘嫵媚溫婉,看得出年輕時的美麗(話說,我最羨慕這種居酒屋老闆娘了,年輕時美麗張狂,呼風喚雨;到老了,有點小錢傍身,在小街拐角開家居酒屋,閑閑散散地做點生意,並沒有養家糊口的壓力,很想過這樣的人生啊)。
這是一部輕喜劇,片中有很多有趣的場景和細節。兒媳婦早上追狗時的小狼狽;音樂廳門衛不小心撞見小兒子和憲子擁抱的溫馨場面,倉促離開時東撞西歪的小搞笑;私人偵探在一間破舊的辦公室里稀里嘩啦吃泡麵的小喜感;家庭會議時,大兒子和女兒把一個瑜伽球推來推去的小分心;爸爸被救護車送去醫院後,之前預訂的7份高級鰻魚飯卻准時送來,價格漲了好多,兩萬多日元讓大媳婦肉疼,打開皮夾付款時的小表情;救護車上,大兒子慌亂之中把爸爸名字年齡填成自己的小馬虎;醫院醒來後,爸爸說去閻王爺那打了個轉又回來了的小得意。
盡管是家庭生活輕喜劇,拍得並不鬧騰,跟所有生活類的日本電影一下,畫面安靜、溫暖、平實、雋永;片中場景轉換不多,無非是兩層樓的家庭住宅,小小的居酒屋,窄窄的、干凈的街道;人物的表情動作,從容平和,不慌忙,不緊張,即便是幽默搞笑,全靠細節和表情來展現。看著看著,就會不知不覺沉浸進去,可以極大緩解內心的焦慮,這也是我愛看日本電影的原因。
日本一貫有拍慢節奏生活小品的傳統,從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到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再到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如父如子》。與《危險的妻子》這種情節反轉很大、人物個性有些變態的日劇相比,我更愛看這種沒啥情節的家庭生活悶片。電影最後,爸爸看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看著看著睡著了,也有向前輩致敬之意。
生活對任何人來說都不那麼容易,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難免摩擦糾紛,更不容易。可正如憲子所說的,一家子人,能坐在一起,認真溝通討論一個問題,已經很溫暖了,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小細節、小確幸,來填充時光的小縫隙。《家族之苦》,實則平常生活之真實與偶爾之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