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牡丹燈籠的影片簡介
李玉是李氏家門的少爺,為人忠厚老實。與妻子結婚3年感情很好,但讓家人擔心的是始終沒有生子。一次李玉與家僕九福一起上山采樹,李玉不幸被鬼纏身中邪。總是懷疑自己妻子與表哥關系不潔,最終將妻子殺死,死去妻子的冤魂也不斷糾纏李玉,李玉從此災禍連連,為了幫助少爺解除邪咒九福一身前往武福山找燈心大師。燈心大師擺壇設法,降妖除魔……
故事梗概:李玉是李氏家門的少爺,為人忠厚老實。與妻子結婚3年感情很好,但讓家人擔心的是始終沒有生子。一次李玉與家僕九福一起上山采樹,李玉不幸被鬼纏身中邪。總是懷疑自己妻子與表哥關系不潔,最終將妻子殺死,死去妻子的冤魂也不斷糾纏李玉,李玉從此災禍連連,為了幫助少爺解除邪咒九福一身前往武福山找燈心大師。燈心大師擺壇設法,降妖除魔……
② 想找一部日本老片,性談牡丹燈籠
怪談百物語之牡丹燈籠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2&word=%B9%D6%CC%B8%B0%D9%CE%EF%D3%EF%D6%AE%C4%B5%B5%A4%B5%C6%C1%FD
③ 日本漫畫牡丹燈籠主要講的是什麼
牡丹燈籠(日本著名鬼怪傳說)
類 型:鬼怪傳說
日本民間最著名的鬼怪傳說之一。
江戶時代,上野地方有個叫新三郎的浪人,輿名門的大小姐阿露相戀,可惜因為門戶之隔,一直不能相會
阿露小姐相思成疾,就此一病不起。新三郎得知這樣的消息,心急如焚的趕往阿露家門,心裡只想不顧三七二十一,闖進去與心上人相見。誰知最後得到的,竟然是阿露因病辭世的消息。而一直幫助阿露與新三郎的好心侍女阿米也傷心欲絕,死在主人的寢旁。新三郎心中萬分悲傷,但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回到家中,思念早逝的情人,夜夜不能成眠。
那一年的八月十三日,也就是陰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晚上,新三郎突然聽見門外傳來-喀喇喀喇-木屐的腳步聲。本來因為心灰意冷,基本已經和旁人斷絕往來的他,這樣的時候應該沒有人來拜訪才是,那麼門外的究竟是誰呢?新三郎把門打開,赫然看見朝思暮想的阿露和小米,提著牡丹燈籠,笑意盈盈的站在門外。
新三郎一下子像是處身夢境一般,久久說不出話來,還是阿露一番解釋,才知道原來之前聽到的消息是一場誤會,阿露兩人只是到了鄉下靜養而已。新三郎喜出望外,三人互訴別後思念,又哭又笑的過了一夜。自此之後,每天晚上阿露和阿米都會提著牡丹燈籠來到新三郎的家,夜夜歡笑。
住在隔壁的阿藏,每晚都聽見新三郎家中傳出女人的聲音,覺得很不可思議,他不是一直都單身嗎?怎麼會有女人來找他?於是忍不住透過紙窗往屋內窺看一下,結果嚇了一大跳。他看見新三郎緊緊地抱住一個只剩下皮包骨,披頭散發的女人。而且那女人竟然不見下半身。到了隔天,他就把看到幽靈的這件事告訴新三郎。
新三郎請人打聽,證實了阿露的確在幾個月前已經去世,也開得害怕起來,於是委託寺廟的和尚,到家裡來誦經除厄,並且將屋內的窗戶以及出入口都貼上驅鬼的符咒。以期阻止阿露進門。
那天晚上,阿露和阿米的幽靈,果然無法進入屋內,便心生懊惱地回去了。第二天晚上,阿露請求住在隔壁的阿藏:「求求你把門上及各處的符咒拿掉好不好?」阿藏看見阿露,起初也很害怕,後來拗不過對方的要求,便壯起膽子說:「好吧,只要在明天之內,給我百兩黃金,我就答應你的要求。」
第二天晚上,阿露果然攜來百兩黃金,因貪戀錢財的阿藏,背叛了新三郎。當著阿露的面,將驅鬼的符咒逐一撕去,阿露兩人一溜煙就鑽進了屋內。隔天早上,寺廟的和尚前來看見屋內的符咒都已撕去了,中暗叫不妙,可惜一切已經來不及了,只見地上橫陳著新三郎的屍體以及另外兩具女人的駭骨,唯有那兩盞牡丹燈籠還留在原地,而燈火早已熄滅。
看上去很面熟吧?的確這個傳說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明代的文士瞿佑所寫關於元宵燈會喬生與手持牡丹燈籠女子相會的故事《牡丹燈籠》,與這個故事就如出一轍。
不過故事到了日本,還是加了點東西:自此之後,有侍女作陪,手提牡丹燈籠的美艷女子,便不時回到人間,被這個女子看上,並且墮入情網的男人,最後必定死於非命……好,好狠……
作為著名的民間傳說,這個故事被改編成多種體裁,早在明治時期就成為歌舞伎劇的大作,在近代,更被多次搬上舞台以及大屏幕,成為日本恐怖電影的經典之一。
④ 日本神魔傳說牡丹燈籠,那個女鬼阿露為什麼要弄死自己心愛的人——新三郎
1、人鬼殊途,所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她只是眷戀著生前的情人,想在一起,並不知道那樣會害了他,也許是因為那次進不了門,為了能長久相守,決定把他帶走,覺得這是對他好。
2、也許那個女鬼並非阿露,只是一個吸精鬼為了自己的目的幻化做阿露。正因為新三郎有著對阿露感情的執著,才令對方有可乘之機。
以上兩種可能。
⑤ 一部日本電影
日本電影《情書》
原名:Love Letter
類型: 愛情/劇情
導演: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編劇: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岩井俊二1963年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學生時代已經愛上電影、美術和音樂等藝術,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日本的電視行業,主要從事MTV、廣告以及有線電視節目的導演工作。早期他的一些電視短片,如《煙花》、《愛的捆綁》等獲得好評,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電影處女作《情書》,成為眾多亞洲影迷心中的最愛。之後,短片《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隨後又拍攝了具有深刻主題和復雜故事的電影長片《燕尾蝶》。
主要演員:
中山美穗 Miho Nakayama なかやまみほ 飾演 藤井樹(女)
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日本偶像劇的明星,出過音樂專輯,演過廣告。2003年,中山美穗和42歲的日本作家閃電結婚,婚後以巴黎為生活的重心。中山美穗婚後淡出銀幕,只拍些廣告。曾演出的日劇有:《驚動了您》、《畢業》、《是誰在愛她》、《如果願望能夠實現》、《美味關系》、《沉睡森林》等。 豐川悅司 Etsushi Toyokawa 豐川悅司1962年出生在日本大阪西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後來到東京,開始參加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演出。1993年與當紅女星宮澤理惠主演的電視劇《青春牡丹燈籠》引起了廣泛關注,1995年他與常盤貴子演出的經典劇集《跟我說愛我》和電影《情書》將他的事業推向高峰。《情書》更使他獲得日本各種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範文雀 Bunjaku Han 筱原勝之 Katsuyuki Shinohara
酒井美紀 Miki Sakai 飾演 藤井樹(女)少女時代
酒井美紀1978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靜岡市,她演出的電影有《魂流彼岸》和《情書》,同時也是日劇的偶像明星,以其清純的外表和甜美的歌聲而成為日本年輕人中極為推崇的青春偶像之一。被稱為「日本最後一個美少男」的柏原崇,1977年出生於山梨縣甲府市。16歲的柏原崇在第六屆「Junon super Boy」選舉中脫穎而出奪得桂冠,從此步入娛樂圈。柏原崇出道作品是1994年朝日電視台的《青春之影》。柏原崇和酒井美紀在《情書》里分別飾演中學時代的男女藤井樹。
柏原崇 Takashi Kashiwabara 光石研 Ken Mitsuishi
上映日期: 1995-3-25 '95.3月ヘラルド系全國公開映畫
片長: 117分鍾
國家地區: 日本
住在神戶的渡邊博子,在遭山難事故死亡的未婚夫死後兩年,結束三年祭拜之後,順道至樹的家中拜訪,在樹的遺物中發現一本紀念冊,博子因無法忘懷對樹的思念,於是按著地址寄了一封信,這封信竟然寄到一個與亡夫同姓同名的女子手上,而這女子還是他的同班同學,兩人開始書信來往,另一方面懷疑信中的女子是他的初戀情人,於是便按地址去查個究竟,結果發現這個女子與自己長的一模一樣,才知道這是樹愛自己的真正原因。 製作背景 《情書》是岩井俊二指導的第一部在電影院公映的劇情長片,上映後立即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引起轟動。這部清新感人的《情書》已經成為九十年代最為膾炙人口的日本愛情文藝片。 《情書》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以含情脈脈的筆觸舒緩地展現了兩段可貴的愛情。女主角博子對藤井樹的眷戀,兩個藤井樹之間朦朧的情感,都沒有由於藤井樹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過細膩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個觀眾的心裡,永遠不變。 在精心描繪愛情的同時,岩井俊二還著意表現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追憶。《情書》正象普魯斯特那本小說的名字,追憶著似水的年華。過往的愛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憶中才逐漸清晰、復活。與現實相比,影片中的過去更為明快優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畫面中,漫天飛舞的片片櫻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喚起我們的無限遐想。而《情書》中所構築的那個美好的中學時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為溫馨純潔的回憶。 同很多日本電影一樣,《情書》也反映了死亡。可以說《情書》的故事情節始終是圍繞著生死而展開的,但與眾不同的是,它並沒有刻意去表現死亡的恐怖與殘酷。男性藤井樹的遇難,少女藤井樹父親的去逝都被淡化為一種哀思和懷念。而影片對女性藤井樹的病危、搶救過程卻著墨頗多,意在通過這種生死較量的情節襯托出生命的珍貴。 這部由日本新生代最受矚目的導演岩井俊二所執導的愛情電影,由當紅偶像中山美穗,豐川悅司主演。 內容講述一位少女渡邊博子(中山美穗飾)在男友攀山意外喪生後,無意中得知他中學時代在故鄉的地址,於是寄了一封明知不會有迴音的情書到那裡,但意外地卻收到回信,原來是一位與她已故男友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樹(中山美穗分飾)收到,並回了信。 之後兩人開始通信,博子因而進一步了解少年時代的男藤井樹(柏原崇飾)及女藤井樹(酒井美紀飾)的故事。 而後博子決定到北海道,與現任男友秋葉茂(豐川悅司飾)尋找此同名同姓的藤井樹。兩人錯過了相遇的機會,但博子卻偶然發現藤井樹與自己的樣貌原來十分相似。 回去後,博子漸了解她已故的男友對她一見鍾情的原因是因為她和他的中學同學藤井樹樣子酷似,於是便放開懷抱,往已故男友遇難的山前大聲舒發心中郁結,並接受了秋葉茂的一段新戀情。 另一方面,藤井樹也漸回憶起以往與其同名同姓的同學一起的點點滴滴,最後因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個埋藏多年的答案... 「情書」在日本上映時,極為轟動,中山美穗更憑此片榮獲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女主角,而片中的小主角柏原崇及酒井美紀亦因此片而人氣急升,為近年難得一見之風格清新的典雅小品,配樂更是細膩動人,實為 96 年最出色的愛情電影。 一封寄往天國的信竟然收到了逝者的回信;是不舍的亡魂 ,還是同名同姓的巧合? 渡邊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在一次山難中不幸亡故,在經過了三年之後,博子卻依然無法釋懷,就在亡夫的三年忌的典禮後,她順道至藤井家拜訪,一時興起地抄下了同學錄上的藤井家的舊址,不死心的博子回家後便寫了一封信寄給在天國的藤井樹(一些觀眾看到這里,可能會認為劇中的博子小姐實在是傻得可以,但是對於那些曾經歷過一段刻骨銘心之思念的觀眾群們當然能夠充份地體會到博子小姐完全是因為不願割捨這段感情,才有了這種傻念頭!) 幾天後博子居然在收到了回信,博子小姐的內心執著地想要相信這封信真的是未婚夫從天國寄來的回信,但另一方面,博子的追求者秋葉茂卻認為這件事是荒誕不經的,堅持要證明給博子看清只是同名同姓的巧合罷了。 於是兩人為了徹底發掘事情的真象,他們便出發到藤井的舊宅一探究竟,終於了解原來竟是博子的未婚夫在國中時代便有一位同名同姓的同班同學,這封信正是因為抄錯了住址而誤寄到女藤井樹的手裡。 雖然真相已被揭露,可是因為博子渴望從女藤井樹那兒獲知一些故人的點滴,兩人便開始了往後的魚雁往返, 博子雖然從中獲得極大的撫慰,另一方面卻也逐漸地懷疑女藤井樹原來就是未婚夫的初戀情人;但同樣的,原來這方面的女藤井樹也是一直對男藤井樹當初暗戀之事毫無所悉的;就這樣隨著追憶起當初的種種點滴,最後雙方終於都了解了關於男藤井樹當初埋藏在心底的一段未完成的心願。 整個電影內容,談的不是山盟海誓的約束,也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瓊瑤式苦戀,只是單純的兩段逝去的純純感情;一段是埋藏在男藤井樹心底的舊愛-對於同班同學從未表白的暗戀;另一段是渡邊博子對逝者表達的無盡的追念。最後博子終於知道未婚夫愛上她的原因只是因為女藤井樹與自己長得神似之後,雖然悲傷依舊,卻終於走出了這段感情的陰影,尋得自己心靈上最終的解脫。 導演以回憶的手法來帶領觀眾逐漸進入男藤井樹的內心世界,像片中安排 柏原崇 刻意到酒井美紀家還書的一段,原想表白的他,因為時機的不對,終歸欲言又止,當悠悠的配樂響起時,柏原崇不舍地看了看美紀,隨後將圍巾甩到肩上,一語未發地騎上單車離去,清楚地描繪出樹心中的那種暗戀,這時旁白說明了這是兩人最後的見面之時,的確令人感觸良多.....整篇故事之所以成功吸引人之處,就彷彿呼應了片中那本男藤井樹借的書 "似水年華的回憶" ,訴說著大家心中都曾經可能有過的似水年華的回憶。 附:男藤井臨死時唱松田聖子的歌 《青色珊瑚礁》 中文歌詞 演唱:松田聖子 歌詞:三浦德子 作曲:小田裕一郎 編曲:大村雅郎 啊 我的愛已隨那南風遠去 啊 都到了那熏風吹拂的珊瑚礁 每次和你不期而遇 總讓我徹底忘記一切 就像個小女孩般玩鬧嬉戲 你能聽到我咚咚的心跳吧 珊瑚礁將我們的肌膚映照地斑斑駁駁 只有我們兩個人一起也好 因為我喜歡你! 啊 我的愛已隨那南風遠去 啊 都到了那熏風吹拂的珊瑚礁 我的眼淚可在簌簌地流 才不想看你溫柔的眼神 就像個小薔薇般低垂腦袋 想觸及那朵朵花瓣 岸邊滿是象徵愛的苔綠色 我們兩人的臉頰漸漸地靠在一起 因為我喜歡你! 啊 我的愛已隨那南風遠去 啊 都到了那熏風吹拂的珊瑚礁 劇情解讀 唯美含蓄的愛情電影。影片其實是在講述兩個故事,一個是博子懷念死去的未婚夫藤井樹,又要面對善良的老師的追求,她處於失去愛和被愛的矛盾境地,只好藉助死去的未婚夫來寄託哀思;另一個故事是講述的中學時期的暗戀,通過一場書信的誤會,漸漸發覺了同名男女生之間的愛情,這個暗戀是在影片最後才揭示出來的,死去的藤井樹因為暗戀才愛上了博子小姐。影片成功的讓一個演員扮演兩個角色,而這兩個角色是揭示影片主題的關鍵。通過成年女藤井樹和博子小姐長的相似,表現了中學時男藤井樹對女藤井樹的暗戀。這一點女藤井樹一直不知道,直到影片結束在一本書才找到了證據。
⑥ 牡丹燈籠的傳說背景
看上去很面熟吧?的確這個傳說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明代的文士瞿佑所寫關於元宵燈會喬生與手持牡丹燈籠女子相會的故事《牡丹燈籠》,與這個故事就如出一轍。
不過故事到了日本,還是加了點東西:自此之後,有侍女作陪,手提牡丹燈籠的美艷女子,便不時回到人間,被這個女子看上,並且墮入情網的男人,最後必定死於非命……好,好狠……
作為著名的民間傳說,這個故事被改編成多種體裁,早在明治時期就成為歌舞伎劇的大作,在近代,更被多次搬上舞台以及大屏幕,成為日本恐怖電影的經典之一。
⑦ 寧波月湖公園的傳說與掌故
湖心寺與《牡丹燈記》傳奇
寧波的月湖,形成於唐太宗貞觀十年。寬處似滿月,狹處似眉月,故稱月湖。在北宋初期,月湖中心湖心島上已建有「壽聖院」。北宋元豐二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上任明州太守時,寫過《游壽聖院》:「一峰瀟灑背城陰,碧瓦新堂布地金。落花禪衣松砌冷,日臨經帙紙窗深。幽棲鳥得林中樂,燕坐人存世外心。應似白蓮香火社,不妨籃舉客追尋。」可見當時湖心島已成為文人墨客尋幽修心之地。
湖心島上「壽聖院」之名由皇帝敕賜,城裡人稱為「湖心寺」。《宋寶慶四明志》中,曾名「湖心廣福院」。據記載,南宋建炎四年,金兵破明州,闖入月湖湖心寺,寺僧元肇端坐佛殿不動聲色。金兵強行將他和其他和尚擄到北方去建寺,在過鎮江時元肇投江而死。而這座湖心寺在金兵焚燒大半個明州城時,竟意外地毫發未損。乾道初年,住在湖邊的尚書袁章,他的兩個女兒帶發在寺庵內修行,捐出嫁奩田340畝,建廊340間。當時又有住在湖東菊花洲的丞相史浩、住在湖西芙蓉洲的丞相史彌遠及皇族趙伯圭等捐助,於是湖心寺增建十洲閣、澄輝閣,尚書蔣宗簡又在湖心寺內辦了書院。
1276年元軍破臨安,然後鐵騎東進,明州(當時稱慶元)又一次遭元軍燒殺搶掠。此後,在元至正八年,台州黃岩方國珍聚眾抗元,攻入慶元府後自立為王。
到了1359年,朱元璋反元軍直逼江南,又迫使方國珍向朱元璋送去大量金銀財寶。元代滅亡後方國珍歸降明朝。此時錢塘文士瞿佑客居於月湖之東,寫下了以月湖湖心寺及周邊發生的故事為素材的名著《牡丹燈記》。
《牡丹燈記》的故事
瞿佑,字宗吉,號存齋,錢塘(杭州)人,歷任仁和、臨安、宜陽訓導,少有詩名,晚年因詩蒙禍,謫戍邊十年。《牡丹燈記》最早刻刊於明洪武十一年,由於瞿佑客居於月湖東岸,故對月湖周邊民情了如指掌。他的《牡丹燈記》故事的開頭寫道:
方氏之據浙東也,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至正庚子之歲,有喬生者,居鎮明嶺下,初喪其偶,鰥居無聊,不復出遊,但倚門佇立而已。十五夜,三更盡,遊人漸稀,見一丫鬟,挑雙頭牡丹燈前導,一美人隨後,約年十七八,紅裙翠袖,婷婷嫋嫋,迤邐投西而去。生於月下視之,韶顏稚齒,真國色也。神魂飄盪,不能自抑,乃尾之而去,或先之,或後之。行數十步,女忽回顧而微哂曰:「初無桑中之其,乃有月下之遇,似非偶然也。」生即趨前揖之曰:「敝居咫尺,佳人可能回顧否?」女無難意,即呼丫鬟曰:「金蓮,可挑燈同往也。」於是金蓮復回。生與女攜手至家,極其歡昵,自以為巫山洛浦之遇,不是過也。生問其姓名居址,女曰:「姓符,麗卿其字,漱芳其名,故奉化州判女也。先人既歿,家事零替,既無弟兄,仍鮮族黨,止妾一身,遂與金蓮僑居湖西耳。」生留之宿,態度妖妍,詞氣婉媚,低幃昵枕,甚極歡愛。天明,辭別而去,暮則又至。如是者將半月,鄰翁疑焉,穴壁窺之,則見一粉骷髏與生並坐於燈下,大駭。
看到這里,我們可能會想起《聊齋》「畫皮」的故事。然而喬生的故事比「畫皮」要早300年左右。喬生與奉化州判之女幽會,被鄰翁看在眼裡。第二天,鄰翁告知喬生,喬生自感心虛。黃昏時,喬生獨自從鎮明嶺下經過月湖橋,到了湖心寺,打聽附近是否有奉化州判之女,眾人都說不知。喬生與寺僧轉了幾個廊,在盡頭一個暗室之中發現了棺材一口,貼著的白紙上寫「故奉化符州判女麗卿之柩」。棺材前懸有一盞雙頭牡丹燈籠……。喬生嚇得毛發倒豎,連忙逃出湖心寺,不敢回家,借宿於老翁家中。第二天老翁告訴他,過鎮明嶺去玄妙觀找魏道士,喬生見了魏道士,取來符咒貼在門上,果然一連數天相安無事。
一個月之後,喬生要往湖西芙蓉洲的袞綉橋拜訪舊友,友人留他喝酒,酒後他忘記魏道士告誡,竟舍近求遠,又走到湖心寺。
《牡丹燈記》中繼續寫道:「將及寺門,則見金蓮迎拜於前曰:『娘子久待,何一向薄情如是!』遂與生俱入西廊,直抵室中。女宛然在坐,數之曰:『妾與君素非相識,偶於燈下一見,感君之意,遂以全體事君,暮往朝來,於君不薄。奈何信妖道士之言,遽生疑惑,便欲永絕?薄倖如是,妾恨君深矣!今幸得見,豈能相舍?』即握生手,至柩前,柩忽自開,擁之同入,隨即閉矣,生遂死於柩中……。」
數日後,鄰翁發現喬生未歸,尋至湖心寺,見喬生衣角露在棺外,開棺一看喬生已死。寺僧告之鄰翁,此女死時年17歲,父母都逃難離散12年了。眾人將棺移葬鄞西。日後,每當雲陰月黑之夜,有人常見喬生攜麗卿同行,金蓮持雙頭牡丹燈籠前導,遇見者得病,故夜深人靜,行人更不敢靠近湖心寺。
《牡丹燈記》全文2300字,語意簡練,詞藻精麗,讀來琅琅上口一氣呵成。
全祖望的《牡丹燈記》和《喬生月夜遇妖》
瞿佐寫的《牡丹燈記》,洪武三十年首次刊刻,在寧波廣為傳誦。
到了明末清初,甬上著名史學家全祖望生於湖西。他不僅自幼多次聽到牡丹燈的故事,而且曾看到過瞿佑的《牡丹燈記》。他寫的《雙湖竹枝詞》中道:「初元夾岸麗人行,莫是袁家女飯僧。若到更深休戀戀,湖心怕遇牡丹燈。」然而詩中提到的「袁家女」,即南宋袁尚書的兩個女兒,該是符麗卿和金蓮的原型吧。到了徐兆昺撰編《四明談助》,正式收錄了瞿佑《牡丹燈記》,題為《喬生月夜遇妖》,全部文字660個,接近於瞿佑原文的四分之一,這篇「縮寫」,省去不少細節,讀來就沒有原著的精麗和豐厚。
朝代更迭,歷史變遷,寧波人終於逐步淡忘湖心寺和牡丹燈籠的故事,月湖西岸的官員文士紛紛在此建大宅、築書樓,喬生和麗卿相遇的長堤逐漸變成了月湖街和偃月街。鎮明嶺逐漸成為平坡。而魏法師的玄妙觀,始建於唐天寶二年,前身是玄宗皇帝下詔各郡建「紫極宮」,遺址在今城內天一廣場西北。在元代至元二十九年改名玄妙觀,在明清時代玄妙觀改稱沖虛觀,後來僅留下三官殿、玄壇殿與葯皇殿相鄰。《牡丹燈記》中袞綉橋,原在南宋丞相史彌遠相國府北,後來又稱緩帶橋、水仙廟橋、虹橋,在明清時橋廢為偃月街。《牡丹燈記》主要發生地的湖心寺,直到1999年才外遷,殿堂改為月湖會館。此外,據文保專家洪可堯回憶,在城西西成橋畔鎮邪的白塔,在1953年清理墳墓時被拆平。但月湖畔的月湖橋、柳汀雙橋等仍都保持原貌,成為留存千古的文化遺存。
《牡丹燈記》流傳海外
《牡丹燈記》在明洪武三十年初刻之後,永樂十年又有重校刊刻。但在舊時代封建禮制約束之下,《牡丹燈記》似有「粉飾閨情,拈掇艷語」之嫌,遭到封建士大夫的非議,在明正統七年,李時勉等請求朝廷禁毀。然而,在明成化丁亥、清乾隆五十六年、同治十年民間曾有再刻本,但都不全,現僅存明刻殘本。
《牡丹燈記》在國內遭遇了冷落,卻漂洋過海到了朝鮮和日本。據記載,在日本有慶長、元和期間印刊漢文活字刻本。
最早將《牡丹燈記》在日本刊刻的是京都的禪僧周麟,字景徐,號半隱。在日本天文年間,已由他譯成日本文,並在「序」中說明,「由船載來」。
此後《牡丹燈記》的內容也逐漸日本化。如日本的淺開了意,將漢文《牡丹燈記》改寫為《牡丹燈籠》。故事大意是,日本天文七年,京都有荻原新丞,年輕喪偶,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晚上見一女童挑牡丹燈籠引導一位不過20歲的美女,然後發生的事情與中國版的內容基本相似,不過全都用日本的習俗和地名。日本的鈴木陽一先生,在1996年的《中日文化論叢》中著文說:「現在對一般的日本人來說,中國文言小說的故事內容及作品名稱,基本上不太熟悉。雖然如此,有些作品屬於例外,尤其《牡丹燈記》這篇短篇小說的故事內容,人們都很熟悉而且很愛好。」
《牡丹燈記》在明代時從寧波傳到日本的同時,也傳到朝鮮,朝鮮人金時習,將故事編到《金鱉時話》中出版。
在日本江戶時代末期,日本著名民間說唱藝術家圓朝,他將這個故事編成像寧波人「說新聞」、「講武書」那樣的民間表演節目,即一個人表演的說唱和演講。在1883年,圓朝表演時增添了仿木屐的吱嘎聲,使更多的日本人奔走相告,百聽(看)而不厭。
進入20世紀之後,日本的《牡丹燈籠》由福田櫻知和歌舞伎大師三代河作好幾次改編為電影、歌舞伎和電視劇,由圓朝創演的木屐腳步聲和女鬼的可愛形象打動了屏幕前的無數日本觀眾。圓朝表演的《牡丹燈籠》後來又再次出版為速記讀物,並在報刊上連載。
《牡丹燈記》在中國重新顯山露水的是在進入民國之後。1917年,中國書商董康誦芬室曾據日本藏本予以翻刻。1957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由周楞伽據董氏刻本排印校注本。1981年改革開放以後,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據1957年版重印。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牡丹燈記》的白話譯本。浙江大學著名教授馬興國先生認為:「《牡丹燈記》上承唐宋傳奇之餘緒,下開《聊齋志異》的先河,在中國傳奇小說發展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它東傳日本後,對日本傳奇文學的發展,亦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997年和1998年,日本神奈川立正大學教授小山一成先生兩次到寧波。為他在教學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小說史中提到的有關「湖心寺牡丹燈籠」尋找史料。
2000年9月,日本橫濱的內山先生父子又到月湖周邊考察《牡丹燈記》的遺跡。
近年來在調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時,湖心寺和《牡丹燈記》又再次引起專家和學者們的關注。發生在寧波的《牡丹燈記》的故事及其影響,不僅表現在口頭文化上,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學著作、戲曲演唱以及故事傳承地的歷史文化遺存,而它的影響又涉及中國文化史和海外文化交流史。因此《牡丹燈記》及其廣泛的文化傳承和保護,有待於更多的熱心人和文化人士的廣泛參與。
⑧ 新說牡丹燈籠:妖美傳奇的劇情簡介
琴は両親を交通事故で亡くしてから、地獄の裂け目と死者の霊が見えるという不思議な力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その1年後、病院を抜け出した琴は、歩道橋の上から飛び込もうとしていた真治を思いとどまらせ、それが縁で2人は同棲を始めることに。実は真治も、あの事故が起きた交差點で戀人のそよを失っていたのだ。やがて、琴の能力に影響されたのか、真治はそよの亡霊をたびたび見るようになる。一方、病院の熊井醫師が琴の能力に異常な執著をしていた。更に、真治に汚れ仕事を任せていた刑事の曽根崎とその妻のアンコが、琴と真治に関わりを持ち始めて…。
三游亭圓朝の名作古典落語『牡丹燈籠』をベースに、新進気銳の清水匡監督が大膽な腳色で挑んだジャパネスク?ホラー。人気ホラー作家、平山夢明の監督補佐だった経験を活かし、現代人の壊れた心をホラー表現に転化する斬新な手法で、古典を見事に現代化している。また、ヒロインの琴を演じる桜井まりは本作がラスト?ヌード作品とあって、渾身の艶技を披露。そして、琴を禁斷の同性愛の世界へと誘う役を演じた水元ゆうなの、トップ?セクシー女優ならではの大膽な演技にも目を奪われる。更に、AKB48の第一期メンバーだった大江朝美、実力派若手俳優の石井亮、ベテラン俳優の井田國彥、蛍雪次郎ら、豪華俳優陣の共演も見どころの1作となっている。
相良豎琴是由他的父母死於車禍,「地獄鴻溝」和「死者的精神」的神秘力量,似乎已是。一年後,豎琴逃出醫院里,我們已經挖掘到真治阻止的橋梁,它頂部在這兩個邊緣開始共同生活。與慎事實上,他已經失去了一個情人Soyoka事故發生在十字路口。最終什麼影響了箏的能力,慎往往會看的Soyoka鬼。然而,豎琴異常熊井醫院醫生的能力如果一個痴迷。此外,刑事曾根安康和他的妻子離開骯臟的工作,慎,慎有關系的豎琴開始....
經典的經典講故事的三游亭圓朝』到『基礎牡丹燈籠,日本式的挑戰,適應了大膽的行動和未來的導演清水弘?恐怖。流行的恐怖作家,是一個夢平山明的經驗,轉化為表達恐怖新方法現代人的破碎的心,已成為現代經典助理署長出色。此外,櫻井真理是最後一個發揮箏,這部影片的女主角?工程有**,炫耀自己的技能,渾身光澤。他扮演的角色奈水元到禁止同性戀世界頂級邀請豎琴?是獨特的和大膽的行動性感女星剝奪。此外,AKB48的第一階段是對大江淺見,石井彰,一個傢伙年輕演員,井田邦彥老演員,誰後蛍雪,團隊的共同利益五郎,明星和演員是一個華麗的電影成員。
⑨ 幫我找一個電影,好像是日本,或者韓國。裡面男女主角的名字的一樣的。
日本電影 情書
原名:Love Letter 類型: 愛情/劇情 導演: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編劇: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岩井俊二1963年生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學生時代已經愛上電影、美術和音樂等藝術,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日本的電視行業,主要從事MTV、廣告以及有線電視節目的導演工作。早期他的一些電視短片,如《煙花》、《愛的捆綁》等獲得好評,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電影處女作《情書》,成為眾多亞洲影迷心中的最愛。之後,短片《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隨後又拍攝了具有深刻主題和復雜故事的電影長片《燕尾蝶》。 主要演員: 中山美穗 Miho Nakayama なかやまみほ 飾演 藤井樹(女) 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日本偶像劇的明星,出過音樂專輯,演過廣告。2003年,中山美穗和42歲的日本作家閃電結婚,婚後以巴黎為生活的重心。中山美穗婚後淡出銀幕,只拍些廣告。曾演出的日劇有:《驚動了您》、《畢業》、《是誰在愛她》、《如果願望能夠實現》、《美味關系》、《沉睡森林》等。 豐川悅司 Etsushi Toyokawa 豐川悅司1962年出生在日本大阪西城的一個普通家庭,後來到東京,開始參加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演出。1993年與當紅女星宮澤理惠主演的電視劇《青春牡丹燈籠》引起了廣泛關注,1995年他與常盤貴子演出的經典劇集《跟我說愛我》和電影《情書》將他的事業推向高峰。《情書》更使他獲得日本各種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光石研 Ken Mitsuishi 範文雀 Bunjaku Han 筱原勝之 Katsuyuki Shinohara 酒井美紀 Miki Sakai 飾演 藤井樹(女)少女時代 酒井美紀1978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靜岡市,她演出的電影有《魂流彼岸》和《情書》,同時也是日劇的偶像明星,以其清純的外表和甜美的歌聲而成為日本年輕人中極為推崇的青春偶像之一。 柏原崇 Takashi Kashiwabara 飾演 藤井樹(少年時代) 被稱為「日本最後一個美少男」的柏原崇,1977年出生於山梨縣甲府市。16歲的柏原崇在第六屆「Junon super Boy」選舉中脫穎而出奪得桂冠,從此步入娛樂圈。柏原崇出道作品是1994年朝日電視台的《青春之影》。 上映日期: 1995-3-25 '95.3月ヘラルド系全國公開映畫 片長: 117分鍾 國家地區: 日本
住在神戶的渡邊博子,在遭山難事故死亡的未婚夫死後兩年,結束三年祭拜之後,順道至樹的家中拜訪,在樹的遺物中發現一本紀念冊,博子因無法忘懷對樹的思念,於是按著地址寄了一封信,這封信竟然寄到一個與亡夫同姓同名的女子手上,而這女子還是他的同班同學,兩人開始書信來往,另一方面懷疑信中的女子是他的初戀情人,於是便按地址去查個究竟,結果發現這個女子與自己長的一模一樣,才知道這是樹愛自己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