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什麼關於德川幕府的電影弘揚武士不怕死精神的
《四十七浪人》是2013年卡爾·里辛執導的一部奇幻武士片,由基努·里維斯、真田廣之、淺野忠信、柴崎幸、菊地凜子主演,根據日本真實的歷史事件——元祿赤穗事件改編而來,講述的是18世紀時一群日本武士為他們剖腹自殺的主人復仇的故事。
《最後的忠臣藏》該片改編自池宮彰一郎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跟隨大石藏助密謀犯上的四十七名武士中有兩位僥倖存活,又在十六年後再度重逢的故事。
《最後的武士》電影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戰爭和明治維新作為背景,描述一個前美國軍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組建的日本新軍做教官,在戰爭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傳統文化所吸引。身處武士及其家屬聚居的村落里,阿格倫竟然發現從武士道的精神與肉體修煉中,他似乎又找到了一個戰士應有的榮譽感,並與勝元惺惺相惜。
B. 幫忙翻譯一段日語
我是意譯的有加譯,希望你能看懂圖片是奧平神社
奧平信昌(おくだいらのぶまさ)(譯者按奧平信昌的日語讀音)
在天正3年(ad。1575)的長滌(漢字中沒有篠這個漢字所以音譯了翻譯成條,條。等等好像意思都能傳達明白)之戰中,城主奧平貞昌與鳥居強右衛門家臣等,拚命地死守城池。(奧平用500人抵抗了武田勝頼軍15,000人很牛吧)
因為這一戰功,次年(1576),奧平貞昌獲得了來自織田信長的一個字(就是賜字),改名為奧平信昌.並在鄉原蓋了一座新城。
同年12月(1576.12)在織田信長的說和下迎娶了家康的長女龜姬(1560年—1625年)(母:築山殿)(2樓翻譯成了烏龜姑娘太有才了),生四男一女。信昌的新城的建設是現代城市中心形成的基礎(當然是指形成了日本的城市基礎),這就是新城一詞的由來。
奧平家族的家鄉在群馬県吉井町下奧平。第八代奧平貞俊的時候,遷徙到作手村,第十二帶的貞能,第十三帶的貞昌,在戰國時代因附屬於今川,德川,武田而僥倖存活。經歷了長條之戰設樂園之戰,天正18年(1590)作為城主的奧平信昌(貞昌)(改名原因上文以提及),在家康關東入國的同時搬到了上州宮崎(今群馬県富岡市)。
隨後,任初代京都所司代一職,慶長6年(1601)成為了岐阜縣迦納市10萬石的大名。
在迦納,專心於城市的維護,治理山水等事業,元和元年(1615)逝世享年61歲。
迦納奧平(在迦納的奧平世)歷三代而絕後。但是作為宗家的宇都宮奧平世後來有家昌・忠昌・昌能・昌章等後續。昌城的時候曾作為豐前國中津10萬石的大名被迎接。藩主按照昌成・昌敦・昌鹿・昌男・昌高・昌暢・昌猷・昌服・昌邁的順序延續,最後的昌邁因『華族令』的實施,明治17年(1885)被封為伯爵。
位於大分縣中津市的奧平神社,為了追憶織田信長的長條城和籠城(估計是追憶那兩場戰役),每年5月21日奧平家的子孫們,都會舉行田螺節(這都那跟哪兒啊跟田螺有什麼關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