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電影缺愛的
擴展閱讀
騙閨蜜替自己生孩子電影 2025-09-14 14:26:35
看cf電影搞笑 2025-09-14 14:17:11

日本電影缺愛的

發布時間: 2023-07-18 02:41:16

Ⅰ 《告白》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劇情發展有哪些深意看了一遍沒看懂。

早在千八百年前,孔自老人家就告訴我們,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但很多人理解為做人應該以德報怨。即便是不必要的犧牲也應該原諒和理解。日本《告白》這部電影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別把世界想像的那麼美好,要用正義進行懲罰。

劇情的發展是很慢的張開的,就像一張網,慢慢地裹緊裹緊。每個人都分段式的訴說他們的故事,讓整部電影的脈絡一點一點清晰,但又無可奈何。劇情之所以這樣寫,或許是作者想讓別人看到一個惡意是如何產出的,家庭和社會對此有著怎樣的責任。

Ⅱ 日本電影告白的詳細劇情

在《告白》里,所有的殺人動機都不是仇恨,而是慾望。


真正殺死森口老師女兒的並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過是製作出能直接殺害森口老師女兒的電擊設備,從而獲得別人對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製作出的電擊器並沒有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所以他才會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將森口老師的女兒丟進游泳池,這直接導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並不是為了掩人耳目銷毀證據,而是他覺得少年A沒能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但他可以。


森口老師在最後一節課上平靜地講述了這件事以後,就開始准備復仇。


而森口此刻也流著眼淚笑著說:開玩笑的呢。


《告白》講述不僅是主角的復仇,更是對庇護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偵探小說家東野圭吾在他的小說《彷徨之刃》里也有對於《少年法》的批判,相比於《彷徨之刃》,《告白》里對於這項法律的思考要更陰暗,也更深刻一些。

Ⅲ 為什麼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佳片

整個電影的色調,非常詼諧,極暖的色調配合著時不時出現的幽默劇情,讓松子這悲慘且滑稽的一生有了極好的對比。極暖的色調與松子荒誕的一生形成鮮明的對比,時不時出現的美好,能讓觀眾從松子悲慘的經歷中短暫地喘氣,但鏡頭一切換,你就會發現,這一切的美好甚至比松子的經歷更加多幾分荒誕,影片美好的不真實感從頭貫徹到尾。

1)在東京盡情享受大學生活的川尻笙,某天父親突然到訪,告知他30多年前失蹤的松子姑姑最近在東京被人殺害了。負責整理姑姑遺物的笙,開始調查松子的一生。從中學教師到風俗女郎,松子一生都在追尋名為愛之物,被家人驅趕,遭情人拋棄,被命運百般羞辱,卻始終對人心無戒備。對於愛,她不懂什麼叫絕望,只知道要勇敢地去追尋。她的一生,是荒誕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卻也是不放棄希望的一生,是認真活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