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電影男主角和女主角在草坪上,男主角拿著「奏摺」,頭戴牛角,女主角身穿紅裙,頭戴「愛」字的頭套
是谷原章介和佐佐木希主演的《天使之戀》。男主角的頭盔是武田信玄的頭盔,女主角的是直江兼續的頭盔呢
可以看看網路資料哦:http://ke..com/view/461954.htm
2. 跪求一部電影名字 :關於紅裙子的
是這一部:The Pledge (2001)
3. 【一百部電影】《0.5毫米》之下被束縛的人性
看不透的電影名字,情節卻精彩到超出期待。
安藤櫻還是飾演一個頹廢平凡的女孩,甚至普通人過得更悲慘一點,在看過她的《百元之戀》後,她的泡腫無神的眼睛,凌亂的打扮令我念念不忘,她好像在解釋著某種真實:一個集缺點於一身的人也可以發光發熱。
豆瓣後我才知道,她出身於演藝世家,這電影是她姐姐根據自己的小說而導演的,她擔當主演。拍出來的卻一點不像自家倆姐妹過家家,在我看過的幾百部電影中,屬於上好的級別。
影片分為五段,首尾呼應,中間插入三段。講述護工佐和在意外失業後,流浪時遇見的幾位老人,聽他們在垂垂老矣時的故事。影片觸及到了社會上那一小部分常被忽視的人群,也可能是我們未來的樣子。
安藤櫻飾演的佐和是專門照料老人的護工,她無家可歸,也沉默寡言。某天,家屬的女兒向她提出一個不情之請:陪癱瘓的老人睡覺,那老頭懷念妻子的胸部。每段故事都有涉及「性」這個話題,這是人類生來就有的慾望,即使臨近死亡,慾望也會噴薄而出,而這個叫片岡的老頭就是最好的詮釋。
半夜,即使手腳不便,片岡開始瘋狂的舔佐和的臉,佐和驚醒後本能的推開了他,這一「推」也推動故事情節走向高潮,老人碰到烤火器,衣服燒著引起火災後當即猝死,佐和大叫著滾下樓梯,發現片岡的女兒已上吊自殺,而這女人的叛逆女兒小真正在一旁冷眼看著。此時,三人構成三角形,正好被框在悲劇里頭。
背景音樂是歡快跳躍的,像是久石讓的演奏會,配上佐和的紅裙和驚恐的眼神,更顯得戲謔,但令人意猶未盡的是故事背後的故事:片岡老頭跟他女兒好像有亂倫,佐和身上的紅裙是染過的,原先是白的,老頭喜歡看妻子穿這裙子,後來他女兒也穿過。他家的氣氛詭異,女兒情緒化,孫女裝啞巴,女婿數十年不見卻依然有恨。
在經過一陣烏龍霉運後,佐和順利的被解僱了,她拿著積蓄漫步街頭不知往哪去,隨便踏上一列車,卻在車上睡著,下車時外套遺落,盡管裝了五十萬日元。等追回去時,列車已駛離,這時的佐和像張廢紙一樣貼在圍欄上,絕望的看向軌道的盡頭,那是她全部的積蓄。
這把人打入谷底的一幕卻讓我捧腹大笑,因為那輕快的音樂還沒停,而佐和悲傷的臉卻那麼認真。跟《百元之戀》一樣,她飾演的人物總是頹廢到像個流浪漢,占盡所有倒霉事,但卻總能在下個瞬間遇到一些驚喜,所以我有些期待。
果然,在遇到溫暖的康夫後,一個遞錢的小動作就令人感動的淚流滿面。
佐和漫無目的的路過KTV,借機會裝成是康夫的朋友,一起進入包廂。雖兩人彼此都不認識,但孤獨的人在一起不需要悉知過往。康夫的孩子為了爭家產而吵得不可開交,老人家只好離家出走,打算花光所有錢。
兩人嗨唱一宿,第二天離開KTV時,佐和才知道康夫連自身都難保,所以不可能帶她回家。握手別離時,康夫悄悄塞給佐和一萬日元。分別後,走了兩步又回過頭來,將自己的外套送給衣著單薄佐和。
這個鏡頭,康夫站在陽光環繞的馬路中央,而佐和站在陰涼處,康夫的一句「佐和,過來」,讓佐和也走向了溫暖。屏幕外的我也被這個帶著氧氣瓶出門的可愛老人感動到了,他承受著家庭的冷漠紛爭,卻細心溫暖的對待他人,久違的真誠。
下面出場的老人,說實在,我有點怕。
說是獨居老人,其實他看上去更像精神病人。清早在公園,他光膀子做一些奇怪的晨練動作,又沿著水溝攀爬,在路邊隨手剪鎖一輛自行車自由騎行,跑到停車棚,看不順眼的就一一紮破……
不了解佐和是無知還是無畏,敢於一把薅住他,威脅他說目睹了他扎車的過程,三下五除二就順利的走進該類似精神病老人的家中。
他叫阿茂,是退休的汽車修理工,唯一的女兒不願意管他。他唯一的朋友,是窺伺他那一千萬養老金的偽推銷人員。
在佐和戳穿騙局之後,頑皮劣性的阿茂居然變得像個犯錯的孩子,他低著頭說,錢被騙了無所謂,他只想和藤齋做好朋友,因為只有對方願意聽他說話。
再回顧之前的情節會發現,早晨他在車棚跟陌生人打招呼,對方沒有搭理,那時他感到憤怒而爆出的粗口,其實折射出了他內心的孤寂、極度渴望與人交流。
最後,阿茂成功把自己送進了養老院,那兒的建築金碧輝煌,一隊人排在階梯上迎接新人的到來,在眾人的注目下,誰都會驕傲的像個君王,但他並沒有。反而帶點灰溜溜的失敗感。
因為他輸了。在最後一份友情也蓋上「假冒偽劣」章後,他終於抗不過寂寞,向養老生活妥協了。不久後,他也會加入那一隊老人之列,排在階梯上,注視新人的到來,機械的鼓掌與微笑。
佐和開著阿茂送她的珍藏車繼續上路了,在下一站,她遇見了退伍回來的大學教授後,人生觀受到沖擊,她的表情層次漸漸豐富,情節也由此放慢,邁向抽象的邊緣。(我開始看不太懂了)
教授是有妻子的,妻子貌美,而且是學音樂出身。但她如今癱瘓在床,神志不清時呼喚的戀人名字竟是另有其人。不同與其他人的茶米油鹽,教授的孤獨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他因戰爭而感覺痛苦。
在長達十分鍾的長鏡頭中,教授英俊的臉顯得蒼老憔悴,此時他已陷入老年痴呆了。他反復提及戰爭的愚蠢與罪惡,為死去的生命感到無謂和惋惜。他是日本的退伍士兵,曾親自上戰場與美國兵交鋒,目睹過血腥和死亡。
他在清醒時留給佐和的錄音帶中提到:被逼到極限的人,會閃爍精神的光輝。戰勝極限,作為個體而覺醒。那就是能讓他移動大山的力量,這山就是,每個人的內心。
這一段抽象的話應該就是全片的主題,我想這話在大層面上是想喚醒國民麻木的內心,在小層面上是在鼓勵佐和,因為她在逆境中,仍不卑不亢,善待他人。
最後一站,佐和又遇見了最初的小真,那個母親和外公同一天死去的孤僻女孩。
相遇時,小真正在商店裡偷東西吃,她失去親人後跟素未謀面的父親住在一起,堆滿垃圾的房間里,父親愛酗酒,常打罵小真,有天把小真的書都扔掉了,還揮起剪子要剪小真的頭發。
小真的家庭甚是復雜,影片沒有明說,但確實是將一個女孩逼到了牆角,導致她男孩子扮相,暴飲暴食,不是啞巴卻從不開口講話,只有書是她唯一的精神出口。
最後,佐和開車帶著小真離開時,小真的父親忍不住摸了摸她的頭,像是愧疚,又有些心疼。小真也在車里回望父親的身影,因親情而在心底原諒他了。
帶著各自臉上和心上的傷,佐和開車駛過排排房屋,越過大山,路過海邊,此時的光線模糊,色調灰暗,車里的佐和目含淚光,空洞的望著前方。也許,留守的老人孤寂無依,但上路的年輕人也是疲憊又受傷,看不清前路。
此時的配樂是低淺哀戚的女聲,如果說首段的交響樂是對命運弄人的戲謔,那此處的哀樂就是被戲謔後,看清人性而從心底湧起的悲涼。
教授之前說過的話應該就是全片的主題:現在的日本人不被愛,也找不到愛的對象,他們被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扭曲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只看到困惑的自己,因此不再為他人努力,而是結束他人的生命。
0.5毫米。每個人都只顧自己,不願為他人移動,哪怕只有0.5毫米,所以改革不會發生,自私會一直延續,被束縛的人性無處發泄,會逐漸扭曲……
4. 我小時候看過一部日本科幻片(也可能是魔幻片),大結局是兩個拿刀的浪人(武士)和一個穿紅色裙子女人
你說的這個我第一反應是孔雀王,荻野真的漫畫改編的電影。可惜是元彪主演的,應該不是。
不知道你幼兒園是哪一年,姑且算你是85-90後,那就有可能是《安培晴明》系列的,反正日本就那麼幾個抓鬼的安培晴明、役小角、八百比丘尼,那個年頭打怪獸都在黑夜和山洞裡,因為這樣特技好做,白天、外面根本沒得搞。實在是不好回憶。
5. 日本電影一個男人守護者一個小女孩。可以到圖片裡面找到的。(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是不是一個大叔拉著一個穿小紅裙的小女孩的手,右手拿著棒球棍的,面對著無數混混的?應該是電影版的《如龍》(龍が如く)。
6. 找一部日本電影電影。穿紅裙子的女孩和一個男子牽手,在鐵軌上走。
玩偶
以依照季節串起的三首塌個愛情故事為主軸,敘述遭逢戀人拋棄的打擊,導致語言跟記憶力喪失的女孩,以及一個忘不了分手者游圓女友磨此的男子,結伴的旅行,在這一路上他們遇到了一個覺悟到死期不遠的黑道組長、一直等待這個壞男人的痴心女人,以及死心塌地追尋偶像的歌迷。
http://movie.mtime.com/11491/#menu
優酷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1NzE0MzI4.html
7. 《戰火中的芭蕾》到底在講什麼
她冒著被抓起來的危險,去給他偷麵包。他帶她感受地下室里雪飄進來的美妙景象,她為他跳起了最動人的芭蕾舞,他為她擋下了即將到來的子彈。美麗可人如她,英俊帥氣如他,戰爭讓他們與家人分離,戰爭也讓為他們跨越國界來相戀。越是亂世,越能看到人性的本真,堅守的愛情也顯得彌足珍貴!後來她完成了自己的夢想,登上了大舞台,可是她的眼神始終充滿了憂傷,再也看不到在森林裡穿著紅裙為戀人起舞的笑容了。
當女孩穿著黑布鞋踮起腳尖時,讓人感覺這部抗戰片與眾不同的氣質,芭蕾舞看似與戰爭無關,在戰火之上起舞的場面,還不多見,女孩在樹林里、在家裡還有在舞台的獨舞都被處理的美妙的絕倫,與戰爭聯在一起就像刀尖上舞蹈,既賞心悅目又讓人膽戰心驚,這種帶著故事帶著情緒的舞蹈更能觸動人心,也是極致的視聽享受。
管當下流行速食愛情,一夜情、閃婚閃離、懷孕被迫結婚等等,但相信更多人還是信仰和仰望著美好的天長地久的愛情。這段戰火中的芭蕾愛戀拍的接地氣但不俗氣,既有戰火紛飛,亦有芭蕾獨舞,既有抗戰中的人性剝離,更有戰火中的親情、愛情在燃燒,唯美感人、盪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