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拉茲之歌 是哪個電影里的
《拉茲之歌》是印度老電影
《流浪者》裡面的歌曲。
我是流浪兒,
命運領著我向前奔。
我是流浪兒,
我不瞞你,
我是流浪兒。
街頭大道是我的家,
塵土暑氣陪伴著我。
這樣的命運我也能活,
沒有人疼我也沒有人愛,
也沒有房屋給我住,
天底下沒有我的安身處。
我是流浪兒,
我不瞞你,
我是什麼人,
我是流浪兒。
我改變不了我的生活,
哪管一切倒塌崩毀,
我還是輕松愉快地唱著歌。
我胸懷寬廣快樂,
天下的事也不發愁。
噢,人間呀,
我到哪裡去尋找我的愛情?
我是流浪兒,
命運領著我向前奔。
Ⅱ 《流浪者》拉茲之歌到底是誰唱的啊是否拉茲·卡普爾
電影《流浪者》拉茲之歌到底是誰唱的?一個流傳了整整七十年的謬誤是時候澄清了。
一、冷知識:《拉茲之歌》詞曲作者是個小木匠1948年春,二十四歲的拉茲·卡普爾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R·K FILM,成功拍攝了《火》與《雨》。
我們在《流浪者》片頭看到的這個R·K FILM標志,拉茲一手摟著麗達一手拎著一把小提琴,即源自《雨》電影海報。
獲得初步成功後,拉茲打算趁熱打鐵、再下一城,集結所有資源拍攝《流浪者》。
他說服父親 普利特維拉 加入,還帶上了從未拍過電影的爺爺 德萬·卡普爾 。
最後就連小弟弟 沙希·卡普爾 也加入進來,卡普爾家族幾乎全員出動。
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唯有一件事令拉茲頭疼不已,那就是《流浪者》全片音樂一個音符都沒有誕生。
這是相當致命的,要知道,歌舞片看的就是聲畫對位,沒有音樂,皮之不存,一切工作無法展開。
先前拉茲手下有個音樂人叫羅姆·甘古利,二人已經合作了《火》和《雨》,拉茲有感此人創作水平十分不穩定,尤其這次《流浪者》,沒有一首曲子是他想要的,拉茲心急如焚。
細心的拉茲還發現一件事,羅姆·甘古利並沒有乖乖坐在他的辦公室里加班,總是半夜偷偷溜出去。
羅姆是去哪了呢?
跑去花街柳巷找靈感去了?
很快拉茲發現,羅姆是深更半夜偷偷跑去一家劇院找人,這個劇院不是別人家的,正是自己父親老卡普爾名下的—— 普利特維拉劇院。
話說回來,《流浪者》的作曲羅姆跑到這家劇院幹嘛呢? 他要找人——劇院樂隊琴師 傑基山 。
傑基山在未進入劇院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木匠,盡管有著過人的天分,但生性憨厚的他不顯山不露水也懶得爭功,基本泯然眾人。
事實上,《火》與《雨》兩部電影的音樂,羅姆都要暗地裡向傑基山求助才能成譜。
聰明絕頂的拉茲很快弄明個中蹊蹺,他想都沒想就對羅姆說了聲「你回家吧」。然後將傑基山畢恭畢敬請到他的辦公室里,對他說——「今後你就是我的音樂總監!」
傑基山說不行,您得帶上劇院樂隊負責人 香卡 ,香卡是自己的伯樂和知音。
香卡在面試傑基山的時候,十分欣賞他的作曲才華和演奏技能。出於愛才之心,在沒有向老闆匯報的情況下,拍板留下了小木匠傑基山,其人大公無私、情操高尚。
拉茲聞聽後馬上做出了決定,由傑基山和香卡二人一起肩負起《流浪者》音樂創作。
很快,二人譜寫出《帆船之歌》、《拉茲之歌》、《海風之歌》、《麗達之歌》等九首電影音樂,拉茲極為滿意——「這正是我想要的!」
拉茲·不僅是個藝術天才,還具有一流的商業頭腦,他馬上第一時間與傑基山和香卡簽約,買下二人今後所有音樂的版權。
此舉完全改變了傑基山的個人命運,他的 社會 地位和個人財富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步步生蓮、步步生金,由一個不起眼的小木匠搖身一變成為 社會 名流,日後成為蜚聲國際的音樂家。
那麼,《拉茲之歌》到底是誰唱的?《麗達之歌》又是誰唱的?
二、《拉茲之歌》到底是誰唱的?這里可能要給大家一個比較令人失落的答案——《拉茲之歌》並非拉茲·卡普爾所唱。
《流浪者》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在我國上映,之前由於訊息不發達,這個誤傳持續了將近七十年之久。
事實上《拉茲之歌》的演唱者叫穆科什(Mukesh),是天竺國寶級歌星,演藝地位並不亞於拉茲·卡普爾。
甚至由於相貌英俊,穆科什還當過一段時間演員。
穆科什還有一個兒子大名鼎鼎,那就是 尼汀·穆科什 ,《奴里之歌》那個歌喉婉轉的男聲部「阿加里……」就是這小夥子唱的。
不過穆科什逝去得十分突然,1976年8月27日,穆科什在美國巡迴演出時在底特律心臟病突發離世,而且當時是死在舞台上。年僅五十三歲。
他的最後一首電影插曲是拉茲·卡普爾的《虔誠之美》(上映於1978年)。
穆科什死後留下一個空白,其後天竺每位男歌手都有一個野心,想填補這個空白。然而無一稱願,包括他富有才華的兒子尼汀·穆科什。
納爾吉絲是深受中國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經她詮釋的麗達,美麗、溫婉、兼備智慧與勇氣,將麗達悲歡離合的經歷和內在矛盾的 情感 絲絲入扣富有層次地表現出來。
而拍攝《流浪者》這一年她也不過二十二歲的年紀。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結尾,麗達俏皮地沖著拉茲擠了擠眼, 「我還會叫你野人。」 多麼可愛的女孩兒,幾乎滿足了男人對一個女性的所有幻想。
納爾吉絲正如她的名字「水仙花」一樣在我們記憶里淡淡吐露著芬芳。
納爾吉絲深愛著拉茲·卡普爾,只是拉茲已有妻室,拍攝《流浪者》時他已結婚四年,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的父親。
拉茲的妻子 克里希娜 是老卡普爾的表妹、拉茲的表姑,對,你沒看錯,就是這樣親上加親!有龐大家族做後盾,正宮地位自然是牢不可摧!
納爾吉絲這段苦戀,也只能是此恨綿綿無絕期。
1957年,在拍攝《印度母親》時片場起火燒著了她的衣服,扮演她兒子的蘇尼爾·杜特奮不顧身將她救出,後來她嫁給了他。
許多中國觀眾在喜愛《流浪者》的同時產生了移情心理,一是真心希望拉茲和麗達現實生活中走到一起;二是真心認為《麗達之歌》就是納爾吉絲演唱的。
其實亦並非如此。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麗達之歌》、同時也是《奴里之歌》的演唱者——綽號「寶萊塢夜鶯」的 拉塔·買蓋世卡 (Lata Mangeshkar),也是一位神級女歌手,演唱作品有四萬首之多。
她二十二歲時錄制了《流浪者》,五十歲那年演唱了《奴里之歌》。
出生於1929年9月28日的拉塔至今仍健在,算來已有九十二歲高齡。
中國許多年輕人倒是對她十分熟悉,這並不奇怪,前些年非常流行的那首十分魔性的《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嬌俏可人的女聲部也是拉塔。
對,別懷疑,那一年她七十一歲!
綜上所述,電影《流浪者》九首插曲由 穆科什 、 拉塔 兩位歌手演唱。
拉茲·卡普爾和納爾吉絲沒有參與演唱錄制工作 。「拉茲」、「麗達」的演技是如此優秀,帶給我們跨世紀的感動,已無需贅墨增姿添彩。
正如那句老話——誰還會給金子鍍金呢?
(全文完)
不太清楚,可以去網路上搜索一下。拉茲之歌是挺好聽的,有愛情中的相愛味道,是青年男女愛唱的流行之歌。
印度老電影《流浪者》"拉茲之歌"是由拉傑.卡普爾演唱的。
Ⅲ 拉茲之歌表達的是什麼感情
《拉茲之歌》是印度老電影《流浪者》裡面的歌曲。描述了流浪者的悲慘生活、引起人們的同情。
Ⅳ 拉茲之歌原唱是誰
《拉茲之歌》原唱未知,歌曲起源於流浪者之間。
歌名:拉茲之歌
歌手:流浪者
作詞:賽連特爾
作曲:桑凱爾·扎伊吉尚
到處流浪到處流浪
命運伴我奔向遠方, 奔向遠方
到處流浪, 到處流浪
我沒約會也沒有人等我前往
到處流浪,孤苦伶丁, 露宿街巷
我看這世界象沙漠,那四處空曠沒人煙
我和任何人都沒來往, 都沒來往
活在人間舉目無親, 任何人都沒來往
好比星辰迷茫在那黑暗當中,到處流浪
命運雖如此凄慘,但我並沒有一點悲傷
但我並沒有一點悲傷
我忍受心中痛苦事, 幸福地來歌唱
有誰能禁止我來歌唱,命運啊我的命運啊
我的星辰請回答我,為什麼這樣殘酷作弄我
到處流浪到處流浪,命運伴我奔向遠方奔向遠方
到處流浪到處流浪,我沒約會也沒有人等我前往
到處流浪
(4)印度電影大篷車中的拉茲之歌擴展閱讀:
這首歌曲《拉茲之歌》的歌曲總時長為3分53秒,歌手發行的《中國人最喜愛的印度 巴基斯坦歌曲》專輯之中收納了這首歌曲,專輯於2004年1月1日開始發行,專輯包含了十八首歌曲。
《拉茲之歌》這首歌曲也是歌手演唱的眾多優秀作品之一,這首歌曲發行之後,深受歌迷的追捧。歌手黑鴨子演唱這首歌曲,收納於其專輯《流行組歌9》之中,專輯收納了十三首歌曲。專輯於2011年1月1日開始發行。
Ⅳ 十首最好聽的印度歌曲
十首最好聽的印度歌曲:《拉茲之歌》、《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東北之冬(Tunak Tunak Tun)》、《麗達之歌》、《吉米阿佳》、《天使之吻》、《蘇尼達之歌》、《En veetu thotttathil》、《印度新娘》、《為你而活》。
1、《拉茲之歌》是1951年上映的印度老電影《流浪者》中的插曲。1979年年初,《流浪者》在國內再次上映,使得這部電影和插曲《拉茲之歌》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一陣轟動,這首歌也流行開來。
Ⅵ 印度電影中有什麼好聽的歌曲啊(多推薦幾首)
印度電影 《永恆的愛情》中的《我終生愛你至死不渝》
(又名《愛你至死不渝》)
印度電影 《大篷車》中的《哦,救救我吧》(又名《啼笑皆非》)
《愛情的旅途》(又名《愛的旅途上》)
《你家在哪裡》
印度電影 《流浪者》中的《拉茲之歌》
《麗達之歌》
《快來吧,親愛的》
《請你只看我一眼》
《我只愛你》
印度電影 《復仇的火焰》中的《快樂情人》《為你活著》《馬車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