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電影由山節考
擴展閱讀
黃元帥的電影全集 2025-09-16 09:33:56
瑪麗卡沙拉瓦特電影全集 2025-09-16 09:25:58
謝賢電影全集千王斗千 2025-09-16 09:21:41

日本電影由山節考

發布時間: 2023-06-14 21:50:43

1. 日本有一部電影、大概的劇情是家裡的老人快要死了就把他們送到山上去、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該影片是《楢山節考》。

《楢山節考》是今村昌平執導,緒形拳、坂本澄子、秋竹城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83年4月29日在日本上映。

講述了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苦的山村中,由於糧食長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歲,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

(1)日本電影由山節考擴展閱讀

《楢山節考》劇情介紹:日本信州深山的一個小村子裡,由於貧困沿襲下來的傳統是,活到70歲的老人要被長子背到楢山上丟棄(曰「參拜楢山神」)。 69歲的阿玲婆(坂本澄子 飾)離上楢山的日子已不遠,她常為自己異常結實的身體而苦惱。

丈夫在前一年因害怕被丟到楢山上逃跑一事,阿玲婆並沒放在心上,她所操心的是 長子辰平(緒形拳 飾)的繼弦和村裡人都討厭的次子利助的性飢渴,所擔心的是辰平像他父親一樣懦弱,不敢將她背上楢山惹下笑柄。

而看著辰平、長孫袈裟吉都娶到了稱心如意的妻子,辰平的新妻子學會了如何捉魚,利助也在她的努力下飽嘗了性愛滋味,阿玲婆心裡便只剩下了上楢山。

2. 七十歲老人丟下懸崖喂烏鴉是什麼電影

出自電影《楢山節考》。

《楢山節考》講述了在一個小山村中,69歲的阿鈴與丈夫死別後,和新喪妻的兒子辰平以及孫兒們住在一起,她一直在為兒子尋找續弦。村中有個習俗,凡是到了70歲的老人必須去參拜楢山,所謂的參拜,其實就是把老人舍棄在山裡。

幕後製作

本片根據深則七郎的同名小說改編,敘述了貧困農村中舍棄老人的殘酷習俗。影片並沒有強烈渲染這一舊俗的非人道,而是著重展現出老人的從容和親人們的復雜心情,令本片成為一部描繪普通農民家庭溫情故事的作品。

導演在影片中融合了舞台劇的風格,採用舞台劇的手繪大背景作為布景;場面切換時採用幕布來表現,畫面的構圖也充滿了日本傳統藝能的樣式美。這些都為影片帶來了獨特的效果。影片獲得了當年度電影旬報和每日電影評選的最佳影片獎,木下惠介憑藉此片贏得了最佳導演獎。

本片是融合日本凈琉璃與歌舞會藝術的凄美傑作。不僅布景、運鏡、燈光充滿古典舞台的美感,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以日本傳統的獨特色彩來傳達。

片中飾演阿林的田中絹代及飾演辰平的高橋貞二都演得十分生動感人。對於描述民間棄老習俗的本片,雖漂浮著殘忍的異樣人生觀,但導演木下惠介將日本傳統藝術之美結合於電影,堪稱登峰造極的古典作品。

3. 2021開年痛失9位名人,每一位都留下傳奇故事,最小才22歲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球 娛樂 圈接連傳來兩個噩耗。

1月23日,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 拉里·金 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7歲。

同一天,日本女星 坂本澄子 因腦梗塞病逝,享年84歲。

2021年還沒有過完第一個月,據不完全統計,已經相繼有 9 位與 娛樂 圈淵源頗深的名人去世,其中最年長的 88 歲,最年輕的只有 22 歲,每一位都留下了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1月4日,TVB影視劇中的「 一代奸妃 」李香琴在家中病逝,享年88歲。

李香琴在香港影視圈德高望重,劉德華是她的干兒子,翁美玲、鍾楚紅、張曼玉是她的乾女兒。

翁美玲 在1985年自殺去世,曾令干媽李香琴心痛不已。

2010年,78歲的李香琴連續4天拍戲10個小時,累到暈倒,連臉都摔腫了,敬業精神令人感佩。

李香琴參演的最後一部電影是《八星報喜》,在2012年上映。

那一年她大腦退化,無法獨立行走,由女兒女婿照料生活,直到在88歲高齡安詳去世。

1月23日,「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拉里·金被新冠病毒奪走了生命。

87歲的拉里·金本來就患有糖尿病、心臟病和肺癌,在染上新冠肺炎後沒挺過去。

拉里·金是美國最著名的訪談主持人之一,采訪過多位總統、各界名人。

他主持的《拉里·金現場》曾是CNN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他在2012年結束在CNN的任職。

拉里·金這輩子 結過8次婚 ,有7任妻子,最短的一段婚姻還不到3個月,他和其中一任妻子離婚、復婚又離婚。現任妻子比拉里·金小26歲,直到他去世,他們的離婚官司還沒打完。

1月23日,84歲的日本女星坂本澄子因腦梗塞辭世。

年輕時,坂本澄子是個歌手,在日本歌壇有「拉丁女王」的美譽。

1983年,坂本澄子在電影 《楢山節考》 里扮演年近七旬的阿玲婆,當時坂本澄子還不到50歲。為了能讓自己更接近角色,她在拍攝前拔掉了門牙,實在太敬業了!

《楢山節考》奪得戛納電影節 金棕櫚獎 ,坂本澄子也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坂本澄子有過兩段婚姻,在和第一任丈夫離婚後,被曝光是無性婚姻。後來坂本澄子嫁給了一位皮膚科醫生,第二任丈夫在2019年去世,坂本澄子也在一年多之後隨他去了。

1月8日,香港 娛樂 大亨林建名因淋巴癌去世,享年83歲。

父親是家產超過600億的富豪林百欣,「大少」林建名偏愛 娛樂 業,是寰亞電影的大股東。

林建名有過兩段婚姻,在70歲以後還和多位女星曝出「 爺孫戀 」。林建名曾對媒體爆料:「 我有超過1000位伴侶,多到根本記不住她們的名字,只記得最年輕的只有19歲。

林建名去世後,4名子女和平地分配了遺產。張衛健是林建名的義子,在葬禮上為義父抬靈。成龍、向華強、曾志偉、陳奕迅等人都到葬禮上送別林建名。

1月9日,著名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在美國洛杉磯去世,享年79歲,死因沒有公布。

邁克爾·艾普特曾導演過《007之黑日危機》、《納尼亞傳奇3》、《礦工的女兒》等電影。

他導演的系列紀錄片 《人生七年》 很有影響力。1964年,艾普特采訪了14名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7歲兒童,之後每隔7年都重新追蹤他們的成長,直到他們56歲。

1月6日,42歲的韓國歌手Big Joe因過度肥胖導致內臟出血,在手術中失血過多去世。

2008年,身高1米86的Big Joe跟隨嘻哈組合Holla Dang出道,當時他的體重是 498斤 。後來他曾減肥到 299斤 ,但又反彈到令人咋舌的 638斤

因為過度肥胖,Big Joe患上了糖尿病,身體出現各種炎症,內臟出血,最終撒手人寰。

1月7日,韓國主持人景東浩因為腦出血去世,年僅39歲。

去年4月,景東浩腦出血暈倒入院,在長達8個月的治療後被宣布腦死亡。

更令人心痛的是,在景東浩追悼會結束不到6個小時,他的母親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景東浩的朋友透露:「 母親不想讓兒子孤單,抓著兒子的手一起走了。

1月1日元旦那天,只有25歲的「美琪」孫僑潞因心梗去世。

2008年,《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熱播,孫僑潞飾演的是凌美琪。得知孫僑潞逝去的消息,《巴啦啦小魔仙》的粉絲們難掩悲痛,感嘆「 美琪回去拯救魔仙堡了 」。

這幾年,孫僑潞過得很艱難,她因為和男友分手而長期失眠、精神崩潰。孫僑潞還曾在視頻中透露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和狂躁症,還曾因輕生兩次入院搶救。

最終,孫僑潞的人生定格在了25歲,花一樣的年紀,令人扼腕……

1月10日,22歲的B站UP主「墨茶Official」在出租屋內被發現因病去世。

生前他只有幾百粉絲,甚至都不算是個網紅,卻在離世後得到了從沒有過的關注。

墨茶Official上了熱搜,以一種他生前絕不會想到的方式成了名人。

有UP主透露,墨茶死於「 貧病交加 」,墨茶也曾發過買不起草莓的動態。

墨茶從小父母離異,他和父母的關系都很緊張。去年,墨茶被查出患上鼻腫瘤,手術期間發現還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手術後,墨茶獨自回到出租屋,孤獨地死去……

在世的時候,墨茶從未賣慘,直到最後一刻,也保有他的驕傲和尊嚴。

許多網友從墨茶的身上看到了現實版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最後寫到孫僑潞和墨茶的時候,是真的傷心了……

他們還那麼年輕,本該有更多充滿未知驚喜的歲月在等著他們,卻在20+的時候驟然離去。

細數2021開年離去的名人,有的是因為疾病,有的是因為意外,他們用不同的方式演繹了人生終點的戲劇性,告訴我們 人活一世有多不易,更要珍惜眼下擁有的一切

4. 日本古代的殘酷民俗:父母60歲後,由兒子背到深山遺棄

第一次看《楢山節考》這部日本著名電影時,被震撼到了:電影講述日本古代信州的一個貧苦山村,由於糧食短缺,老人一到60歲,就要被兒女背到深山「供奉山神」,其實就是被遺棄等死。

圖:1984年《楢山節考》,囊括當年日本所有電影獎項

更加觸目驚心的是,這個殘酷的「棄老」民俗並不是虛構,而是日本真實的古代歷史。

一、

日本長野縣有座著名的「姨舍山」,日文意思就是「棄母山」。

古代日本的長野地區很貧窮,老人上了年紀後,為減輕家庭負擔,就被子女遺棄到深山等死。事實上,關於「棄母山」、「棄老山」的民間傳說、和歌、謠曲,遍布除了北海道之外的日本各地。

日本從古到今,童話、謠曲、俳諧、小說、劇本里,「棄老」為題材的文學產品經久不衰。

日本平安時代(10世紀)的《古今和歌集》里,有一個「棄老山」的故事,說一個母親年過60歲,兒子把她騙到了山上想丟棄,但看到皎潔的月光,良心不安,吟了一首和歌:「我的心難平靜,眼看這棄老山籠罩在月色下。」終於把老人背下山繼續贍養。

對於古代日本的棄老風俗,日本現代學者分析原因有兩點。其一,日本自然資源貧乏,災荒多,由於飢荒、糧食匱乏、戰爭和遷徙,老人成為家庭的負擔和累贅,為了生存,才出現了遺棄老人的問題;其二,日本人自古就有樸素的神道觀,認為萬物有生有滅,「棄老「並不違反日本人的道德,而是為了集團利益的順應自然之事。

二、

除了日本,古代朝鮮、印度也有棄老風俗。

在高麗王朝時代(高麗王朝對應的是中國的五代十國、宋、元朝代),國家有法令:老人年過60後,由兒子用藤椅把老人背上高山遺棄,等老人死後再埋葬,叫做「高麗葬」。60年代有部韓國同名電影,說的就是這個殘酷風俗。

朝鮮的民間故事中,高麗王最終廢除了這個違背人倫的法令,原因是因為一個中國皇帝。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孝子不願意遺棄老母,偷偷把母親藏在山洞,每天送吃的。這時,中國的皇帝給高麗王出了一道難題:怎麼用灰擰成草繩?如果答不出來,就可能被輕視而攻打。高麗王和大臣絞盡腦汁都沒法子,於是發動全國百姓共同解答。

這個孝子把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笑了:兒子啊,用稻穀擰成草繩後,放在地上燒掉,灰不就是草繩形狀嗎?兒子遂向高麗王獻計,高麗王大喜,詢問他為何這么智慧?兒子坦然說出是自己藏匿的老母想出的,高麗王深受感動,認識到老人是寶,於是下令廢除了「高麗葬」。

三、

類似朝鮮的「老人解難題感動國王」故事,在佛經故事裡也有一篇《棄老國緣》,只不過,國家是古代印度,不是遺棄而是活埋,而難題也變成很多條,都被老人一一答出。

與亞洲諸國相比,中國古代物產豐富,養老矛盾並不突出,特別是文明程度遠超,儒家思想中」孝道「深入中國人心,絕大多數朝代「不孝」是犯罪,要坐牢的。「棄老」現象只存在極少數貧困地區,如湖北鄖縣等地發現過大量的「棄老洞」。

今天,古代的棄老惡俗早已根絕。日本的養老服務業世界領先,國民平均壽命高達83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適宜養老的國家之一。而韓國和朝鮮,則非常敬老,老人到了60大壽要過「花甲節」祝賀。

從「棄母山」到養老大國,從「高麗葬」到「花甲節」,這中間的漫漫過程,是人類物質和文明的巨大進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願「棄老」永成歷史,願天下的每個父母健康長壽。

5. 將老母親背上荒山遺棄,天降大雪,他竟然說:媽媽,你運氣真好!

十年前,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無比震撼,當我決定寫出這篇稿件再次回溯這些情節的時候,仍然撼人心弦。這有可能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人類面臨的生存困境及其殘酷事實。 ——題記

1、人類面對的自然淘汰機制竟與百年前一般並無二致

我在給大家講述這個故事的起因在於,目前為止仍未結束的始於2020年的大瘟疫新冠肺炎,以及由此導致的死亡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非常高,據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比例占據80%以上。(數據來源於網路)

當自然災害/極端災難產生時,老年人作為最羸弱的一個群體,也是最易遭受危險的人群,容易生存下來的總是青壯年們,人類千百年來似乎並沒有繞過這個自然淘汰法則。

2、這是一個殘酷生存規則下人類族群傳代的故事

現在我們開始講述這個故事。

故事來自於日本小說《楢山節考》(深沢七郎著),日本導演木下惠介與今村昌平分別於1958年及1983年拍攝了同名電影 。

在古代日本信州(今日本長野縣)的某個山村,由於極端貧困,老年人一旦到了70歲,就要由其長子背上山去丟棄,號稱祭拜楢山神,但其實是由於食物極端匱乏導致的不成文的規矩。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69歲的老婆婆阿玲,眼看著自己馬上要到70歲了,但是自己的兒子辰平卻仍是一個鰥夫,她明白自己馬上要「進山」了,可是對於兒子的續弦大事仍放心不下。

正好有一位叫阿玉的女人死了丈夫成了寡婦,就此成為辰平家一員,所謂續弦就是住在一起就行,沒有儀式,沒有規則,在那樣的條件下,無非是誰在誰家一起吃飯一起活下去的問題。

當然,阿玲還有一個令自己難堪的問題:自己已經69歲了,牙齒竟然都是完整的,作為消耗食物的證據,成為村裡人的笑柄。於是自己偷偷跑去石磨上磕掉門牙才略微坦然,她在認真面對這個規則,平和地准備 「進山」前的各項事務。

在這之前,阿玲還教給阿玉抓鱒魚的技巧,她是捕魚高手,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魚,完成了這些之後,她終於可以安心地離開了。在今村昌平的版本中,阿玲還有一個傻兒子:未曾體驗過性生活的次子利助,她努力說服了一位老寡婦才完成了這一「心願」。

長子辰平雖然不願意母親離去,但迫於傳統的規矩,也只能忍痛送別母親。

這一天終於來臨,按照規定,必須在無人知曉時進山,進山之後不能說話,送完之後不能回頭。辰平背著母親上了山,母子二人一路無言,電影中用了很長的鏡頭描述這一過程,山上氣氛悚然,怪石嶙峋、白骨累累、群鴉起落,如步入地獄一般。

在一步一步抵達山頂的過程中,辰平希望母親說點什麼,然而母親一言不發,到達楢山頂,即將臨別,辰平放聲嚎啕,悲痛不已,母親揮手示意他回去,辰平再三不舍,踉蹌返回,不忍回頭。不料下山途中,突然間有雪花自天空飄落,他迅速跑回母親身邊,邊跑邊喊:「媽媽,下雪了,你運氣真好」。

一長串的運動鏡頭跟隨著辰平,再到雪地中端坐的母親,此時山頂已是一片白茫茫,阿玲頭上落了一層雪,卻仍如一尊坐佛一般,聽到返回的兒子的呼喊,只是輕輕揮手讓他回去。至此每一個觀眾均被悲愴的情緒感染到極致。

在告別母親的最後時刻突遇漫天飛雪,竟然是「運氣好」,這裡面有三層含義,一是正好在上山之後就開始下雪,不早不晚,這是被山神「接納和祝福」的象徵;二是在大雪之前上了山,避免了大雪封山之後出現延遲上山的狀況,因為延遲就會被人恥笑;三是天降大雪,母親很快會被凍到失去知覺,從而縮短忍受痛苦的過程。

辰平下山途中還見到鄰居也在背著老父親上山,不同的是那位老父親拚命掙扎,竟然被心狠的兒子綁縛全身推下山崖。在那個一人偷竊全家被活埋的村落里,什麼樣殘酷的事件看起來都不為過了,辰平送別她媽媽的過程反倒像是嚴守規矩的「模範」母子了。

回到家裡,看著幾個兒子圍坐在火爐前,辰平和他的妻子阿玉遠遠望向楢山,跪拜一番,那裡有他剛剛送去的母親,二人說道:我們把老人遺棄在後山裡,我們到了七十歲,也一起進楢山吧。

影片至此結束。

3、是順應規則還是被動篩選,這是人類持續面對的問題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的《楢山節考》,是真實事件還是後人杜撰?是文藝創作者對資源匱乏的一種臆想還是虛構?我們一味追溯這一真偽並無太大意義,因為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存在很多相似性,從而推導出傳說並非僅僅是傳說,比如中國 「易子而食」這樣慘絕人倫的情況(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以此來說,這個故事是一個高度提煉了人類曾經面對過的生存的困境的藝術創作。

如果僅僅以野蠻、人性未開舊時代的窺奇記錄,這是缺少思考的膚淺理解,電影中囿於野蠻規則的村夫們何嘗不想擺脫那個窘境?然而個體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力量是微小無比的,只能順應規則而存在下去,再進一步延伸,那是人類無法逃離的自然淘汰法則。

值得警惕的是,這樣的困境放在今天,看似是遙遠的歷史,卻在以另外一種方式再現,在面臨極端災難的情況下,年老體弱的老者依然是先被淘汰的群體,尤其是當人類面臨未知傳染疾病的特殊情況面前,這樣的「規則」仍然會上演。

無獨有偶,在日本漫畫家淺野一二〇的作品《TEMPEST》中,描述的是老齡化嚴重的未來,85歲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被收回「人權卡」,需要再次面臨嚴酷的生存考驗,似乎是給未來的人類再現了又一個「楢山」而已。在有限的生存條件面前,人類與自然對抗、爭奪資源的過程似乎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命題。

註:
1、文章中配圖除最後一張外,均來自58版電影《楢山節考》海報及劇照;
2、文中部分評論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各位在評論區交流。

6. 挑戰你審美觀的10部「社會底層」電影

星期五言: 人類在原始社會還是平等的,大概到了農業社會,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便開始有了階層的概念……事到如今,「階層」成了當今社會誰都不能否認的現實。自然,商業電影喜歡描寫更高階層的生活,原因很簡單,階層越往上畫面越好看、色彩越飽和、構圖也越完整……可偏偏有那麼些導演,他們喜歡拍「社會底層」的東西,具體的說,什麼醜陋他們拍什麼,什麼不協調他們拍什麼,什麼見不得人他們拍什麼!而往往這種電影又是更接近現實的。

問題是,我們在現實中已經嘗夠了生活之苦,為什麼還要在電影中遭這罪呢!難道在電影中短暫地逃避下現實不好嗎!

以下10部關於「底層社會」的電影也許會幫我們找到答案。(註:這里的「底層社會」不包含「邊緣社會」以及特殊工作人群,它更接近普通正常民眾)

「星期五文藝」上片——

1、《偷自行車的人》(1948)

原名:Ladri di biciclette

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

國家:義大利

「推薦語」 故事發生在戰後義大利的一個普通底層家庭里。父親憑一輛自行車得到了一份工作,卻又因自行車被盜讓全家陷入絕境。於是,他和兒子踏上了尋找自行車之路。

2、《慾望號街車》(1951)

原名: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導演:伊利亞·卡贊

國家:美國

「推薦語」 故事描繪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新奧爾良的底層人的生活——骯臟、歧視、貧窮、無所事事的小混混充斥了整部電影。

3、《木屐樹》(1978)

原名:L'albero degli zoccoli

導演:埃曼諾·奧爾米

國家:義大利

「推薦語」 故事放生在二十世紀初的義大利山村,描寫了一群在地主壓榨下的農民的生活。

4、《楢山節考》(1983)

原名:楢山節考

導演:今村昌平

國家:日本

「推薦語」 這部83版的《楢山節考》更加註重了社會「底層」的概念。導演甚至把那些底層人與骯臟角落裡的草蛇、臭蟲捆綁在了一起。

5、《戀戀風塵》(1986)

原名:戀戀風塵

導演:侯孝賢

國家:中國台灣

「推薦語」 故事講了台灣某個山村的一對男孩兒女孩兒,他們在台北大城市裡打拚生存的經歷。故事朴實而感人。

6、《火柴廠女工》(1990)

原名:Tulitikkutehtaan tyttö

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

國家:芬蘭

「推薦語」 一個其貌不揚的在火柴廠打工的女人,經受著被人冷落、欺騙與嘲笑...

7、《光棍兒》(2010)

導演:郝傑

國家:中國

「推薦語」 這部電影用喜劇、黑色幽默的方式生動地刻畫了中國當今社會農村的現狀。

8、《一次別離》(2011)

原名:A Separation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國家:伊朗

「推薦語」 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伊朗家庭維權的故事,然而,現實環境對這個底層家庭又是如此殘酷。

9、《酒神小姐》(2016)

原名:죽여주는 여자

導演:李在榮

國家:韓國

「推薦語」 這是一部描寫韓國老年性工作者的電影,她們干著最見不得人的事情,卻承擔著神聖的社會責任。

10、《我是布萊克》(2016)

原名:I, Daniel Blake

導演:肯·洛奇

國家:英國

「推薦語」 在英國當今社會里,同樣也存在著這樣一群底層人,他們受著同樣不平等的待遇,干著同樣卑劣的工作,過著同樣艱難的生活。

與我們一起看經典電影,閱讀經典圖書,了解社會人生,請關注【星期五文藝】

7. 媽媽的主題電影是哪個

1《楢山節考》(1983)
2《告白》(2010)
3《媽媽再愛我一次》(1988)
4《房間》(2015)
5《母親》(2009)
6《三塊廣告牌》(2017)

8. 電影《春歌》正式更名《媽媽!》定檔5月8日,講述母愛的電影有哪些

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感情就是“母愛”,關於“母愛”的電影例如《媽媽再愛我一次》、《漂亮媽媽》、《楢山節考》、《告白》都非常的經典。

一、《媽媽再愛我一次》

這部電影上映於1989年,電影上映後在國內外引起很大的轟動,甚至被中小學列為必看教育影片,電影中媽媽為了兒子忍辱負重十八年,最終在兒子的聲聲呼喚中清醒過來,電影中的每一個場景都讓觀眾淚目,尤其是其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傳唱度很高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唱,這部電影的影響力和地位根本無法超越。

9. 精彩日本電影50部推薦

1、對於日本,我個人充滿敬意。想要了解中國古典文化,要去日本;想要學習西方現代文明,也可以去日本。縱向的繼承,橫向的移植,日本都做到了極致,古典與現代在日本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2、日本的國民,剋制、隱忍、謙讓,認真,愛干凈,守秩序也有禮貌,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素質的民族,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放眼全球,能把極度的單純與極度的變態集於一身的,只有日本人可以做到。這些在日本的電影里都有體現,或者天然萌如清水芙蓉,或者變態得直指人心。前者如小津安二郎,目光向上,人性美好的一塌糊塗;後者如今村昌平,目光向下,書寫蛆蟲,至死方休。

3、日本的電影,在整個20世紀,都是亞洲電影的龍頭,無論數量,還是藝術水準,都遠高於亞洲其他國家。對人性的探索,對人內心幽微之地的挖掘,更是無國能及。中國的很多導演,都從日本導演那裡偷師學藝,像侯孝賢之於小津安二郎,張藝謀之於黑澤明。

4、還有一點不能不提,日本的床上動作片,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屌絲,對中國的性教育事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依照慣例,選片子,先選導演。我最喜歡的日本導演有:今村昌平;松本俊夫;寺山修司;小津安二郎;吉田喜重;園子溫;實相寺昭雄;若松孝二;大島渚;湯淺政明;中島哲也。

6、本片單推薦的日本電影,始於1949年的《晚春》,止於2014年的《0.5毫米》,時間跨度65年,入選導演51位,電影佳片100部。

7、對於日本電影,我其實最想說的是:我的觀影量還遠遠不夠。

話不多說,片單如下:

1、今村昌平5部:楢山節考;諸神的慾望;日攜猛物本昆蟲記;豬與軍艦;復仇在我

2、吉田喜重5部:女人之湖;水書物語;英雄煉獄;秋津溫泉;女優的告白

3、宮崎駿5部:幽靈公主;龍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

4、寺山修司4部:死者田園祭;拋掉書本上街去;再見箱舟;上海異人娼館

5、小津安二郎4部:東京物語;晚春;秋刀魚之味;麥秋

6、園子溫4部:愛的曝光;冰冷熱帶魚;神秘馬戲團;紀子的餐桌

7、松本俊夫3部:薔薇的葬禮;腦髓地獄;修羅

8、實相寺昭雄3部:曼陀羅;D坂本陣殺人事件;無常

9、若松孝二3部:無水之池;牆中秘事;聯合赤軍實錄-通向淺見山莊之路

10、大島渚3部:感官世界;青春殘酷物語;日本春歌考

11、高畑勛3部:百變狸貓;歲月的童話;我的鄰居山田君

12、溝口健二3部:雨月物語;西鶴一代女;山椒大夫

13、北野武3部: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壞孩子的天空

14、三池崇史3部:殺手阿一;拜訪者Q;切膚之愛

15、岩井俊二3部:情書;燕尾蝶;夢旅人

16、中島哲也2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告白

17、黑澤明2部:羅生門;七武士

18、成瀨已喜男2部:女人步上樓梯時;情迷意亂

19、內田賢治2部:遇人不熟;放課後

20、是枝裕和2部:無人知曉;步履不停

21、新知衡藤兼人2部:辯液*島;鬼婆

22、高橋伴明2部:禪;東京新愛人

23、今敏2部:紅辣椒;未麻的部屋

24、蜷川實花2部:花魁;狼狽

25、原田真人2部:涉谷二十四小時;狗神

26、湯淺政明1部:心靈游戲

27、合田經郎1部:可瑪貓

28、石井岳龍1部:夢幻銀河

29、今石洋之1部:落葉

30、瀧田洋二郎1部:入殮師

31、深作欣二1部:大逃殺

32、岡本喜八1部:大菩薩嶺

33、小林正樹1部:切腹

34、敕使河原宏1部:砂之女

35、五社英雄1部:薄化妝

36、市川昆1部:細雪

37、相米慎二1部:台風俱樂部

38、竹中直人1部:東京日和

39、押井守1部:攻殼機動隊

40、伊丹十三1部:蒲公英

41、山田洋次1部:黃昏的清衛兵

42、山下敦弘1部:天然子結構

43、降旗康男1部:魔之時刻

44、蜷川幸雄1部:蛇舌

45、廣木隆一1部:東京垃圾女郎

46、大庭秀雄1部:雪國

47、西河克己1部:伊豆的舞女

48、安藤桃子1部:0.5毫米

49、小泉堯史1部:阿彌陀堂訊息

50、川尻善昭1部:獸兵衛忍法帖

10. 楢山節考辰平為什麼殺死父親

誤殺。在電影《楢山節考》中,父親不想送自己的母親去山上,辰平怕家人被村裡人嘲笑,便和父親爭吵打了起來,情急之下發現了家裡的獵槍,本想用來嚇唬一下父親。沒想到竟然失手誤殺了父親。《楢山節考》是1958年6月1日上映的日本劇情電影,由木下惠介執導,高橋貞二、田中絹代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