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中國有名的日本電影作家
擴展閱讀
92看電影最新福利1000 2025-09-17 20:29:04
會員看最新電影 2025-09-17 20:10:29
香港電影什麼的危險 2025-09-17 19:49:55

中國有名的日本電影作家

發布時間: 2023-06-01 12:35:29

Ⅰ 介紹一些日本作家(像國內的郭敬明,落落風格的大概。)

黑柳徹子算是很受人歡迎的了
生於1933年8月9日,日本電視演員及兒童文學作家,以《窗邊的小豆豆》等享譽國際。
除了她的《徹子的小屋》成為日本電視史上最長壽的談話節目之外,黑柳徹子也創下未曾生病請假、未曾穿同一件衣服上節目、始終維持一貫的洋蔥發型等多項紀錄。24年來在節目中受訪的高達近6200人,其中不乏多次受遨的來賓,特別是電視劇作家永六輔先生以24次的紀錄稱霸群雄。《窗邊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後,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該書已被譯成了33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國出版時,《紐約時報》發表了兩個整版的書評文章。這一「殊榮」,不僅在她之前沒有人獲得過,在此之後也再無第二人。該書的英文版僅日本國內銷量就達70多萬冊,至今無人超越。她還被美國《紐約數告時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贊美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

村上春樹
我最喜歡的作家啦。
寫過很多了不起的作品。
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

夏目漱石(1867 - 1916),日本近代作家,生於江戶的牛込馬場下橫町(今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代表作有《慶畢凱過了春分時節》《行人》《心》三部曲。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はいく)、漢詩(かんし)和書法、繪畫。寫作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他對個人心理的精確細微的描寫開了後世私小說(わたくししょうせつ)的風氣之先。他的門下出了不少文人(如鈴木三重吉氏「すずき みえきちし」,寺田寅彥氏「てらだ とらひこし」等),芥川龍之介氏(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し)也曾受他提攜。

芥川龍之介(1892-1927),他是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他全力創作短篇小說,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譽喚異。作品關注社會丑惡現象,但很少直接評論,而僅用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便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丑惡性,因此彰顯其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羅生門》、《竹林中》已然成為世界性的經典之作。

川端 康成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國》(1935~1937)描寫了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虛無感。其他作品還有《淺草紅團》(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隻鶴》(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勛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勛章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在工作室自殺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

村上龍,原名村上龍之助。日本小說家、電影導演。1952年2月生於長崎縣佐世保市。1972年就讀於武藏野美術大學。1976年發表的處女作《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在受到爭議的情況下獲得75屆芥川獎,並被視為日本文學進入亞文化化的開端,引起日本社會震動,銷量高達350萬冊。1980年以《寄物櫃嬰兒》獲第3屆野間文藝新人獎。2000年以《共生蟲》獲第36屆谷崎潤一郎獎。重要作品另有小說《戰爭在海對岸開始》、《網球公子的憂郁》、《69sixty nine》、《極端的愛與幻想》、《5分鍾後的世界》 《伊維薩》、《心醉神迷》、《斐濟的侏儒》、《五分鍾後的世界》、《音樂的海岸》、《第一夜 第二夜 最後一夜》、《希望之國的出埃及記》、《寂寞之國的殺人》、《最後的家族》,隨筆集《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戀愛永遠是未知的》等。自編自導的電影有《黃玉》、《京子》等。20世紀80年代與村上春樹合稱「W村上」,同為最受歡迎的當代日本作家。

如果你想看上古日本文學作品。建議看紫式部的《源氏物語》
號稱日本史上文學巔峰。
我本人。。。的確是看不懂。裡面。。光人物關系就很難理清。雖然這么說,不過這一作品的的確確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

安東尼的文字很多都是村上《挪》里頭的

Ⅱ 鐵凝 華生簡介

鐵凝,女,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57年9月生於北京。

祖籍河北趙縣。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

1975年高中畢業,因酷愛文學,放棄留城、參軍,自願赴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同年《會飛的鐮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兒童文學集。該小說是鐵凝高中時的一篇作文,後被認為是其小說處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農村務農4年,此間寫出《夜路》《喪事》《蕊子的隊伍》等短篇小說,發表於《上海文藝》《河北文藝》等文學期刊。

1979年調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冬,參加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會議期間拜望茅盾、張天翼等前輩。

1980年參加河北省文學講習班。同年,短篇小說《灶火的故事》在孫犁主辦的《天津日報》「文藝增刊」發表,《小說月報》轉載,並引起爭鳴。第一本小說集《夜路》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參加《青年文學》編輯部在青島舉辦的筆會,會間寫出短篇小說《哦,香雪》(發表於當年第9期《青年文學》)。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轎正旅。1983年《哦,香雪》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在《十月》發表。

1984年短篇小說《六月的話題》發表於《山花》,並被改編為電視短劇。同年由保定地區文聯調河北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並於當年召開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會上當選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1985年,《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和《六月的話題》分別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根據《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改編的電影《紅衣少女》獲本年度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年初,在中國作家協會第4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成為該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理事。5月,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美國,其間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及國際筆會中心美國會所與美國作家、學者座談、交流中美當代文學現狀。

1986年應邀赴挪威參加第二屆國際女作家書展,在該書展專為中國作家舉辦的「中國作家報告日」做「中國女作家與當代文學」的演講。同年中篇小說《麥秸垛》在《收獲》發表,河北省文聯召開鐵凝作品研討會。

1987年應霍英東先生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清宴團訪問香港、澳門。中閉凳篇小說《村路帶我回家》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

198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學四季》創刊號以頭條位置發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灣版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單行本在西班牙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月,《文藝報》、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聯在北京聯合召開《玫瑰門》研討會。同年,中篇小說《棉花垛》在《人民文學》發表。

1990年至1991年,寫出《孕婦和牛》《馬路動作》《砸骨頭》《埋人》等小說,將《哦,香雪》改編成同名電影,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拍攝,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為首批國管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兩年間積極協助當地政府為開發野三坡旅遊風景區立項和申請資金。

1992年出版兩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藝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3年,發表中篇小說《對面》。獲得該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長篇小說《無雨之城》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連續4個月列為上海、深圳、北京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鐵凝認為此書並非為了暢銷而寫。被《女友》雜志評為「中國十佳作家」。

1995年春,應美國政府之邀,參加「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美國13個州,並接受俄克拉何馬州「名譽副州長」之證書。夏,應高雄文藝家協會之邀,隨內地作家代表團訪問台灣,在台北拜會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參加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論壇。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給我禮拜八》,譯者池澤實芳。電視劇《遭遇禮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協會從河北省文聯中獨立分設,鐵凝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國作家協會第5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鐵凝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同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

1997年秋,應美國國務院邀請,隨中國國務院知識產權考察團訪問美國。短篇小說《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學》發表,多家刊物轉載,獲《小說選刊》年度獎。之後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被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聘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1998年2月,赴香港參加香港作家協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3月,應以色列希伯萊作家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以色列。5月,應韓國亞洲美術館邀請,陪同父親訪問韓國。在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評選中,獲該獎項中的最高獎「關漢卿獎」,即「個人終生成就獎」。被《萌芽》雜志社聘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主編10人卷《女作家影記》,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在《十月》發表。5月,在北京參加挪威中國文學研討會,做題為「無法逃避的好運」的專題發言。9月,河北文學館及河北省作家協會新址落成。年底長篇小說《大浴女》脫稿。

2000年初,長篇小說《大浴女》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同時該作品討論會在北京召開。9月,參加由中國社科院土辦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討論會。

2001年春,由小說《安德烈的晚上》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並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2001年4月,應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8月,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此篇同時亦獲首屆「老舍文學獎」,《十月》文學獎,《小說選刊》年度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北京市文學創作獎等。年末,在中國作家協會第6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學文學院和河北大學人文學院聘為客座教授。7月,應加拿大世界華文寫作協會邀請,參加「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第6屆研討會」。在「文學中的文明與暴力」的主題研討中,做題為「從夢想出發」的專題演講。

8月,在河北省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藝術隨筆集《遙遠的完美》脫稿。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紅衣少女》,譯者池澤實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國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遠有多遠》改編的15集同名電視連續劇在國內40餘家電視台播出。

5種小說和散文集《誰能讓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歡樂》等分別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遙遠的完美》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應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主編5卷本《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選》。

應新加坡教育部邀請,赴新加坡「寫作營」授課。

日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東京現代文藝社出版。

2006年11月12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委會主席,成為中國作協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華生
1953年生,經濟學博士,燕京華僑大學校長。曾獲孫冶方經濟學獎,著有由英國麥克米蘭公司出版的英文專著和《中國股市的經濟學思考》等。

最近,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傳出婚訊。4月26日,在北京,她和經濟學家華生結為秦晉之好。這是今年50歲的鐵凝,第一次品嘗婚姻的甜蜜。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兩人已經相戀多年,其實去年就有結婚的意圖,但由於鐵凝當選主席及其他事務,一拖再拖,直到現在才遂願。鐵凝對華生很滿意,稱華生是其一生可以「相依為命」的人。

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是在「五·一」黃金周後才得到鐵凝結婚的消息的,「因為一上班,中國作協機關就發糖了。」他說:「鐵凝對這件事處理得相當低調。」據稱,4月26日結婚當天,鐵凝只擺了一桌酒席,應邀出席的多為親朋好友。

生於1957年的鐵凝,終於在2007年嫁給了所愛的人。關於華生,記者問了很多作家,基本上沒人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據復旦大學一位經濟學教授介紹,20年前,華生在中國經濟學界就已小有名氣,當時他提出的價格雙軌制理論,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華生後來到牛津大學教過幾年書,現在是北京某民辦高校校長。

凡是接觸過華生的人,都有一個印象,55歲的他非常謙和內斂,文學功底也極好,「對於崇尚理性思考的鐵凝來說,也許沒有誰比華生更適合她了。」一個知情人士這樣告訴記者。而據說鐵凝對這位郎君也相當滿意,她曾公開宣稱,自己這一輩子就交給華生了。

至於如何相識、相愛,鐵凝和華生都秘而不宣。坊間有兩個版本流傳,一說,早在華生還在牛津教書時,兩人就認識,並且苦戀多年;一說,2000年華生回國之後,兩人才在一個偶然場合相識,且一直保持聯系,但絕對不是屬於一見鍾情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