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日本買一張電影票要多少元
大約價位是1500-1800日元。特價的時候,1000日元左右。
在日本看電影要比中國,歐美都貴很多的。
⑵ 網上說的P站,G站,B站,A站指的是什麼還有什麼字母站嗎
有A站B站C站D站E站F站G站
A站:AcFun
關鍵詞:彈幕視頻
地址:http://www.acfun.cn/
AcFun彈幕視頻網,簡稱「A站」, 是中國彈幕文化的發源地,輸出了金坷垃、鬼畜全明星、我的滑板鞋、小蘋果等大量網路流行文化,也是中國二次元文化的發源地。雖然在7月的一波的全網視頻整改大環境下下架了諸多視頻,但仍是擁有大量原創再創作視頻數量的彈幕站點,仍是二次元核心用戶的聚集地。
P站:pixiv(ピクシブ)
Pixiv,是一個主要由日本藝術家所組成的虛擬社群,主體為由pixiv股份制有限公司所運營的為插畫藝術特化的社交網路服務網站。新興的日本同人畫、插畫作品分享站點。採用了web2.0的方式,每個參與者都有自己的主頁並可以對作品評價打分。
中文名:P站
外文名:Pixiv
屬性:社交網路服務網站
成立於:2007年9月10日
會員:1000萬(2014年2月末)
作品:2990萬份(2011年7月)
位置:日本澀谷區的千駄谷
目的:讓藝術家發表他們的插圖
官網:http://www.pixiv.net/
網站語言:日語、中文(簡/繁)、英語等
⑶ 日本電影票在哪個app買
我一般都是在「Yahoo映畫」選好電影院之後在網頁端購買,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
第四個:80S看片網,各種日本資源,各種資源,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一應俱全,值得使用!
第五個:Bilibili,各種日本動漫,什麼動漫都有,漫畫也有哦。
⑷ 在日本怎麼看jojo
如果你只是想看一些正在上映的影片直接去電影院看就可以了,不過日本看電影還是蠻貴的,而且對於歐美電影的引入相對也回比較慢,不會像國內一樣很多大片都是全球同期上映,這種也不是說所有的大片都會被引入。日本的電影院一般主要還是靠日本電影為主,如果你喜歡日本電影的話,那麼就會很方便了。比如以我所在的地方為例,比較大的影院系統就是TOHO,如果你經常看電影的話,那麼可以申請一個會員卡,記憶中好像是滿6次就可以享受一次免費。一般而言,TOHO的普通電影是1800日元一場,如果是iMAX之類的,那麼就要更貴了。不過TOHO的周一的電影票就會便宜一些。所以你可以選擇周一去看,然後用會員卡,這樣也會相對便宜不少。
另外如果你喜歡一些歐美電影之類的話,那麼另外一個辦法就不是去電影院,在電視上或者你唯肢桐的電腦上看,就是你購買比如Amazon,樂天,Nexflit 之類的,一個月只要不到1000日元,就可以放題的觀看。不過日本好像並沒有HBO,這樣你看一些美劇,電影什麼的就比較方便了,比如我購買的amazon的 Prime,有很多比較老的電影和動畫之類的都可以免費的觀看,不過不是所有的都免費,比如比較新的電影,你需要支付一定額外費用購買,不過總比你購買DVD之類的要便宜指坦很多,而且有很多的清晰度可以選。比如你可以選擇藍光,可飢型以HD,價格也相對不同。
如果你想看國內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因為我們在境外優酷之類的是無法直接使用,安裝插件之後,也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觀看,或者你可以使用VPN,使用國內的IP訪問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限制。
另外如果你想看一些其他的電影,是的是其他,那麼你可以類似網吧之類的地方,裡面除了小電影之外,還有各種漫畫。
⑸ 新劇場版再破票房紀錄,但《名偵探柯南》或許該完結了
不論觀眾再看到熟悉的電影片頭時是興奮還是疲累,反正角色自己都忍不住吐槽,「你看我幹嘛,趕緊去說你的開場白啊」(園子語),於是……旋律響起,手勢擺出,「真相只有一個!」
一年一部雷打不動,《名偵探柯南》劇場版又雙叒叕來了。
《紺青之拳》是柯南劇場版的第23彈,未映先火、話題充足——日本更改年號,喊了二十年的「平成福爾摩斯」消失,這是「平成年代最後一部柯南電影」;故事舞台首次離開日本,「死神 小學生 」要將自己的「命案體質」帶向海外了;在日本本土,它已經打破上一部劇場版《零的執行人》91億日元的票房皮察正紀錄,創下系列連續7年自我超越的新里程碑。
據貓眼數據,本片在中國內地預測票房1.5億,如真能實現也會是 歷史 新高。上映當日小電君就趕緊買票,散場走出卻有幾分尷尬,《紺青之拳》的實際成色絕然匹配不上其噱頭。它像一塊匆忙壓制的三明治,一口下去勉強管飽,每層又都差點火候。
正如柯燃悔南劇場版的上任常駐導演靜野孔文所言: 「推理、愛情、動作是柯南作品不能缺少的三要素。」 最新款「三明治」也是這么搭配、塞料的,然而捏合之後,推理部分角色失智、動機成謎,愛情部分中二無比沒絕、強造危機,動作部分調度混亂、場面降級,整體嘗起來便索然寡味。
不過對一個常青系列來說,即便某部作品質量翻車也不至於傷筋動骨。背後更有趣的現象是,為何「柯南劇場版越拍越爛」的論調年年都有,電影吸金力卻不降反升?明明以前的劇場版被捧上神壇,製作模式卻逐漸發生改變?
以及那個困擾我們多年,既愛又怕的問題——柯南什麼時候會長大,《柯南》什麼時候會完結,它應該完結嗎?
劇場版20年:三個階段,三種模式
除了最新的《紺青之拳》和去年的《零的執行人》,柯南劇場版一直採用的是「導演常駐制」,從1997年至今已經走過完整的三個階段。
每任導演執鏡7部作品,如果把前21部電影依次排列,會發現它們的豆瓣評分構成了三級非常巧合又工整的階梯。
不妨從現在向過去追溯,更能看出變化的由來與質量下滑的遺憾。
M22和M23主要靠賣人設魅力和角色關系,《零的執行人》第二主角安室透有「90億票房男神」之稱,《紺青之拳》聚焦鈴木園子和京極真這對CP,電影風格則大致沿用上一階段。
而近年柯南劇場版最突出的特點和最大的嘈點,無疑是「強化動作戲,弱化推理劇情」 ,這種拍法由第三任導演靜野孔文發揚光大。他執導了M15-M21,平均評分約6.5,其中以和編劇櫻井武晴合作的《業火的向日葵》《純黑的噩夢》等口碑最差。
靜野孔文的從業經歷較為特殊,高中畢業即赴美留學,曾在美國工作數年,是日本動畫界少見的海歸導演。 柯南劇場版在他手下也就和「本格推理」分道揚鑣,逐漸注入好萊塢動作大片的拍攝風格 ,場面宏大、追車刺激、打鬥誇張、多分鏡剪輯,主角更是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2011年-2017年,反物理定律的足球、 體育 館大爆破(《第十一名前鋒》),在宙斯盾軍艦上偷軍事情報(《遠海的偵探》),防火防彈防沖擊、自動自轉自加速的滑板(《異次元的狙擊手》),一腳碎牆、意念停飛機、山崩樓踏泥石流中閃避無傷(《業火的向日葵》),摩天輪上徒手搏擊、直升機一旁掃射(《純黑的噩夢》)…… 柯南主角團儼然個個在向超人進化。
爆炸越來越多,推理越來越弱,滑板、背帶、足球三件套功能越來越逆天,當編劇對故事的掌控力有限,導演 貫徹 新的理念,將「動作戲」部分直接升級成了「科幻片」,這是靜野孔文讓劇場版做出的轉型,也是他留下的「遺產」。2018年柯南的足球已經能改變人造衛星軌跡, 汽車 能倚靠火車在鐵軌上暢行了。
比起靜野孔文的火爆,第二任導演山本泰一郎的作品風格更為溫吞。 山本泰一郎與《名偵探柯南》的淵源極深,1996年TV版開始放送時他就加入了製作組,執導過 30 0多集,更是在每一部劇場版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M8-M14擔任導演,平均評分約7.5。
山本泰一郎執導劇場版評分一覽
同樣能出從業經歷中看出端倪的是,2004-2010年,山本泰一郎的7部作品常給人「加長版TV劇集」之感。
他拓展了故事舞台,飛機(《銀翼的魔術師》)、游輪(《水平線上的陰謀》)、海島(《紺碧之棺》)、飛艇(《天空的遇難船》)輪番登場,但對「三要素」的呈現均不如上任精妙,觀眾心裡最深的記憶點恐怕只有《戰栗的樂譜》中,柯南五音不全卻擁有「絕對音感」了。
「推理+愛情+動作」的配方其實從最初7部劇場版就已確立,關鍵不過在於以哪項為主和分配是否適當。 1997-2003年,兒玉兼嗣執導的M1-M7被公認為柯南劇場版水準巔峰,均分約8.5。
兒玉兼嗣和編劇古內一成的合作模式,基本是以自洽的偵探故事作為核心,用合理的動作場面作為潤色,最後用細膩的感情戲份帶來共鳴。
除了被央視引用過畫面、涉及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的《貝克街的亡靈》,《第十四個目標》里的撲克牌連環殺人,《世紀末的魔術師》里的城堡解謎、機關溫情,《瞳孔中的暗殺者》里「比地球上任何人都喜歡」的表白台詞,以及和風濃郁、把一切推上頂點的《迷宮的十字路》,都成為了再未被超越的經典。
掙扎著轉換: 圈住核心or擴大受眾
不難發現,柯南劇場版時常自我重復。有些創意點甚至在前7部就用完了。
M21《唐紅的戀歌》是M7《迷宮的十字路》姊妹篇,M10《偵探們的鎮魂歌》復用M4《瞳孔中的暗殺者》的游樂園。自從怪盜基德在M3《世紀末的魔術師》登場後每隔幾年都會再作為宣傳點出現,同理有黑衣組織在M5《通向天國的倒計時》登場後隔幾 年會 出來救場,而結尾要有CP中的一位陷入困境,隨即上演英雄救美(多半是新蘭)的套路從M1《引爆摩天樓》起就沒變過……
《引爆摩天樓》經典橋段
不論國內還是日本,評價最高的都是前7部作品。但同為TV前250集導演的「柯南功臣」兒玉兼嗣卸任,編劇古內一成年歲漸高(2016年遺憾與世長辭),只擔任過M6編劇的野澤尚上吊自盡……創意有限、主創不再,種種客觀條件下,經典模式已難以復刻,電影版卻總還要繼續拍下去。
正如柯南面臨著紅白玫瑰的永恆難題,劇場版製作組或許也要在這組選擇中掙扎——是盡可能保留原著風味,沿用推理為軸、感情+動作輔助,還是改變配方,另闢出路?
與此同時,《名偵探柯南》的外部環境和受眾群體也在改變。90年代誕生時,它的對手是推理更本格、畫風更暗黑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既得在硬實力上不落下風,也要走差異化路線,於是相較金田一而言,柯南的讀者更多是青少年。
但二十多年過去,柯南還能背著書包去帝丹小學上學,觀眾們的年紀早就比新一還大了。
這意味著原有受眾必然在逐年流失。照顧核心受眾還是吸引路人粉絲,是所有IP電影都要做出的取捨,而《柯南》的「過分長壽」又帶來了一份特殊性:曾經的部分「核心」也開始「路人」化,推理水平高固然好,但看看基德平次們耍帥、新一小蘭們撒糖,也足夠置換一張電影票。
改變並非一蹴而就,劇場版在第二個7年陷入左右搖擺,反而導致平庸,到第三階段就乾脆放手一搏,還是那三種成分,但主次顛倒,在好萊塢動作片的模式上一路狂奔。
事實證明,靜野孔文接手後,柯南劇場版在市場上真的有更好的反響,他獨立執導的M17-M21每部都刷新了系列票房紀錄,沿用其模式的M22和M23相繼突破90億日元,《紺青之拳》已升至日本影史票房前50。
此外,與國內觀眾認知相左的是,在日本最大的評分網站Filmarks上,系列口碑並未像8、7、6這樣肉眼可見地下降,而是兒玉兼嗣>靜野孔文>山本泰一郎。
可以預見,既然一套商業模式被證明可行,未來的劇場版還會這么拍下去。「經典劇場版回歸」大概只是一句不會實現的妄想。
矛盾的情懷: 柯南該不該完結
劇場版23部,TV播映23年,漫畫連載25年,《名偵探柯南》早已沉澱為一代人的情懷。持續追更或只是曾經看過,童年的電視機里總有屬於他的一份記憶。
你或許有些淡忘了早年那些離奇的殺人手法,中場吱呀推開的木門……但總會記得這些每年被翻出的老梗:「掛柯南」,「黑影君」,「夏威夷技校」,「琴酒太難了」,「別惹我,我看了X00多集柯南」……
「柯南」不再僅是一部動漫作品,而是成為了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漫長的時光里諸事變遷,現實里的我們年齡漸增,柯南也在不知不覺地改變,比如角色們堪比 整容 的臉型,比如劇里用的手機從大哥大到直板機再到智能大屏幕…… 可能很難再找出另一部作品,既在同步記錄著時代,又如此長久地堅守著「陪伴式定位」。
正是這份虛擬的陪伴,讓「離別」變得格外艱難。所有觀眾都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我們時常調侃「有生之年」,希望看到柯南長大,看到對決黑衣組織的大結局,尤其希望看到幾條感情線將會如何收場。另一方面,如果那天真的到來,多半也會伴隨一絲恐慌,會悵然若失,那代表著又一段記憶的封存。
而這些年依次告別《火影忍者》《死神》《銀魂》……那幾部家喻戶曉的長篇連載漫, 如今只剩下《柯南》和《海賊王》依然堅挺,更讓這份「希望又害怕」的矛盾心理被放大了數倍。
但到如今,《名偵探柯南》的確有些不堪其重了。劇場版愈發商業化只是一個信號,背後映射著整條作品線質量下降的事實。
畢竟青山剛昌頂不住年月侵蝕。2017年他宣布長期停刊時曾讓海內外無數觀眾揪心,讓大家意識到作者的體力腦力不再足以支撐高強度產出。其實這兩年《名偵探柯南》經常斷更,2019年至今,TV版用漫畫劇情的集數一共才4集,遠低於過去的正常頻率。
原著支撐不足,下游還拖著長長的產業鏈,也有無數工作人員靠IP吃飯,劇場版的風格變更就成為必然。而基本盤已經足夠大,「啃老本」、「賣情懷」的做法也就愈發明顯。
如果《柯南》再拖上幾年,別說新一,第一批觀眾們的年齡都快接近「毛利大叔」了,我們還能留有多少情懷去迎接柯南的結局呢?
而毛利小五郎的聲優早在十年前就換過,網上猜了多年的「大 Boss 」也已由作者在1000話時揭曉。
或許柯南是時候和他陪伴的與陪伴他的人們說再見了,劇場版也該推出「完結篇」了。
本州島地震、京阿尼火災這樣的天災人禍不會再發生。還有件比完結更可怕的隱憂:爛尾。應該更不會有人希望看到,如《名偵探柯南》拖沓著沒能以理想的方式結束,繼而冒出像《博人傳》《龍珠超》這樣的「狗尾」,來一出「工藤蘭」的故事吧。
當然,直到那天到來之前,小電君會陪大家繼續等待。
/ 福利 /
後台回復「福利」
按規則參與就有機會獲得
《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兌換券
⑹ 在日本買電影票
就和國內一樣啊 去櫃台買啊 除非你日語不好~~~~~~~·
⑺ 日本灌籃高手電筒影票辨別真假
1、首先,看電影票的印刷塌顫,假票的印刷效果很粗糙。
2、其次,查看票喚指面上的說明文字有沒有錯別字團鏈敗
3、最後,兌換券上都會有防偽編碼。
⑻ 去日本留學需要什麼條件
去日本留學讀研需要的條件:
學歷條件: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歷。
日語能力_有相當於日語能力測試2級以上的日語水平,有日語能力考試等級證書證明,對英語授課專業的拿跡學生不做日語能力的要求。
經濟條件:可提供銀行存款證虧芹明,支付留學費用,留學意志堅定並有明確的留學目的。
年齡要求:在18-35歲之間,正規教育畢業5年之內。留學去日本讀研的條件:申請者年齡沒有限制,但35歲以上者需要詳細說明留學理由,盡量在最終學歷畢業5年以內。學歷要求16年的正規教育經歷,即大學消空並本科生一站式出國留學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