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著名電影導演相聲演員
擴展閱讀
最好看的英國電影猜火車 2025-09-18 16:30:38
日本精彩愛情電影 2025-09-18 15:58:03
龍鳳茶樓電影國語全集 2025-09-18 15:57:07

日本著名電影導演相聲演員

發布時間: 2023-05-23 04:20:06

A. 北野武的資料

北野武(Kitano Takeshi),1947年生於東京,藝名彼得武(Beat Takeshi),是80年代日本著名相聲演員,1983年第一次作為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聖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1989年導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其後相繼導演了《3-4×10月》(1990)《那個夏季,最寧靜的誨》(1991)、《小奏鳴曲》(1993)、《大家都在干什麼?》(1995)、《壞孩子的天空》(1996)和《花火》(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8)。是九十年代日本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一。
註:北野武身高167cm,體重64kg,1995年駕駛摩托車發生意外,造成半邊面部癱瘓。

也許再也沒有其它的日本電影能像北野武的影片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感覺上完全自由奔放地製作了。舊日本電影界的那種固守起、承、轉、結的傳統劇作方式的做法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同樣,舊日本電影界固守的那種傳統的基本導演技巧、攝影方式及剪接方法也都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

同時,舊日本電影界那些「試圖製作新電影的革新派電影人」企圖全面否定與破壞那些傳統方式的做法也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北野武的影片中沒有那種做作、僵硬的辨明誰是誰非的架勢。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舊日本電影界一直以大電影公司的製片廠為中心製作影片。對於這種代代相傳的正統電影製作體制,大概北野武根本就不知道,也不關心。他一開始就與那種「羅羅嗦嗦」的東西毫無關系。因此,他不會全面否定也沒有必要破壞那種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當然,迄今為止他也看過為數不少的電影。既有外國電影,也有日本電影。或許他曾經非常自由地通過感覺來識別他認為「真有趣」的東西和他認為「拍得真差」的東西,並把它堆積與儲存在自己的感性中。其實,這與經歷其它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工作、游戲和惡作劇時是完全一樣的。

不久,作為一個人的他,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與他人搭檔說相聲,受到了歡迎。他還在電視和廣播中出演搞笑節目、短劇和猜謎活動,作為演員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甚至當廣告片模特。他還因個人事情引發的事件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他既寫隨筆也寫小說,還會畫畫.在此延長線上,他於1989年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以北野武的真名導演了影片《凶暴的男人》Violent Cop。

這是其他導演策劃由彼得武主演的一部根據一位劇作家的劇本來掐拍攝的刑警片。但是,那位導演打了退堂鼓,就這樣,北野武也當上了導演。與當喜劇演員、說相聲、出演電視、廣播、電影和廣告、寫隨筆和小說以及畫畫時完全一樣,北野武在執導影片時完全忠實於自己的感性。

但是,正因為這應該是舊日本電影界的專業導演拍攝的作品,是由專業劇作家寫的劇本,由舊日本電影界的攝制組成員集體支撐的影片,所以不難想像,他要按照自己的感性走,自由奔放地製作和自己相適應的影片,也存在相當的阻力。作為導演處女作,肯定也有不足之處。其結果,一部看上去試圖摧毀日本電影界的製片模式的、專橫無理的暴力刑警片完成了。既便如此,「日本新電影出現!」的聲音仍相當高漲。

1990年的《3-4x10月》是北野武親任編劇、導演,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一部影片。這部作品在棒球隊一位小夥子和他的夥伴的故事中摻雜了暴力團。雖說如此,但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這種故事的框架並不太重要。即興攝影的多次運用。對突發性暴力的描寫產生的沖擊、北野武團隊成員與專業演員共同出演、令人不可思議的角色分配所產生的一種失調效果的趣味...這些交錯在—起,創造出了一個盡管不定型有些粗糙,但非常有感覺上的自由性的奇妙作品、一部大放異彩、摧毀了作品平衡論的、奇妙的「不平衡作品」。

1991年的影片《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是北野武策劃、編劇、導演和剪接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他沒有扮演角色。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聾啞沖浪選手與他的聾啞女朋友在海邊渡過一個夏季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幾乎沒有對話,只靠影像來推進。通過即興攝影產生了一個自由的牧歌世界,還有突然出現的奇妙的影像噱頭,以及很不自然的悲劇式的結尾。看了這部作品,讓人感到北野武電影的原點說不定是法國的雅克·塔蒂編劇、導演和主演的影片《我的舅父》。

1993年的影片《小奏鳴曲》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作品。北野武將自己的感性擺在最優先位置上,依靠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從這部影片開始,突然有了一種流暢均勻的—體感。這部影片講述了暴力團幹部及其嘍羅去沖繩後被捲入一場對抗的故事。然而這部影片也是一個奇妙的小結,稱得上是彼得武及其團隊的夥伴們在沖繩的孤島上歡度暑假的影像記錄。最後一場戲散發出混亂的悲觀主義。

1995年的影片《大家都在干嗎?》Getting Any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和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另一部作品。北野武以往的作品都以外景拍攝為主,而這部影片不知為什麼以拍攝製片廠棚內的景為主,是一部實驗性的、類似小故事集的、下流的動作喜劇風格的影片。因此,造成影像世界人為的向內封閉。十分遺憾,這成了他的最差的一部影片。

1996年的影片《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沒有出演的第二部作品。這部影片描寫了二流高中的兩名游手好閑的學生那種令人不可思議的逃學生涯。在影片中拆射出的恐拍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時代。本來劇本的感覺是,這部影片描寫了年輕人踏上了新的人生,是一部勵志片。然而,通過即興攝影自由拍攝的結果,令人意外,成為一部「雖然還年輕,但您是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年輕人」的作品。在此,散漫放肆的自由與混亂的悲觀主義又同居於一部作品中。

1997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第七部作品《花火》HANA-BI朝我們走來。這是北野武編制、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經歷過多次探索之後;北野武的影片達到了一種精煉的成熟。多多運用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所產生的一種破天荒的趣味性,雖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作品世界。

彼得武和岸本加世子扮演的男女主人公總是沉默寡言,台詞不多。對暴力的描寫都是瞬間突發的,極其簡潔。以北野武團隊成員為主體的演員陣容也創造出一種實實在在的一體感。每個人都演活了自己的人物。零星出現的噱頭並沒有浮於形式,而是釀成有深意的幽默。不定型的粗糙和感覺上的自由保持了絕妙的平衡,構成了輕松愉快的新影像世界。

尤其是北野武親自畫的那些畫出現在畫面中,取得了很好的影像效果。大杉漣扮演的刑警遭槍擊負傷後只能坐在輪椅上了,妻子離他而去,他十分孤獨,在主人公的勸說下開始學畫畫,這個設定十分傑出。通過他畫畫的形式,北野武那一幅幅將花擬人化的色彩美麗鮮艷的圖畫隨著戲的進展剪接進影片中。它支撐了整個作品的影像世界,的確有效。

彼得武和大杉漣二人與一群年輕人駕車疾駛的開場戲,開始人們還以為是暴力團的中堅幹部及其嘍羅們,當人們明白他們其實是資深刑警及其部下後,影片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幽默。不久,人們又明白了原來那都是回憶中的戲,並且知道了彼得武扮演的主人公如今已失業,為金錢所因。岸本加世子扮演的妻子似乎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

彼得武在現實生活中因摩托車事故負傷的身軀所具有的那種有點可拎的形象和他作為中年失業刑警的生活感,被巧妙地糅合到影片中。影片的風格是,將現實鏡頭的推進和對突然插進的極其復雜的回憶鏡頭的處理,非常自然地搭進整個作品的流程中,創造出一體感。北野武的影片確實又登上了一個階梯。'

渡邊哲扮演的廢鐵廠老闆和他那位紅頭發的怪女兒登場時的噱頭沒有浮於表層,而是產生了可笑的幽默,這種效果也說明了北野武影片的成熟。不久便到來的結尾戲中,那種強烈的悲觀主義被寓意深刻的人類贊歌所裹住;這怎麼說都是很好的。

這是-部有著全新的影像感覺的日本電影,人們看後留下的印象是,其實這樣的日本電影也還是很好的。北野武的影片之所以能被外國人很好地理解,大概是他能夠依據他自身的純真的感性來自由創作的緣故,也是因為這比任何東西在國際上都更具有普遍性。這種影像感覺具有國際力量,所有的人憑直感都能理解。它不是其它國家的影片,是亞洲國家日本的影片,是日本人製作的影片,是有著獨特魅力的影片。

而北野武不喜歡自己的評價、演出、人氣被固定,所以日日求變。在97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北野武道出「下一部的作品,會類似尋母三千里的故事情節,沒有暴力。」自從1989年的出道作品《兇殘的男人》以來,北野武的演出破壞了現今的電影文法,台詞和說明的極端精簡,造就了他各人新的魅力「削落的美學」。就像主角所表現「暴力重復」的心態一樣,這些以藍調為基本的影像,讓「北野式藍調」馳名世界。即使這種樣式已經建立,他能依照97年威尼斯影展的承諾,製作了《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這樣一部有別以往風格,充滿風趣和感動的溫馨作品。

《菊次郎的夏天》所訴求的是「回歸溫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發性之暴力」,故事的展開如同「尋母三千里」般,結局、過程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標准情節,北野武以此來將自己束縛。也就是說這個企劃的開始是到目前為止,自己所公開討厭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對於以往的寡言、暴力,這一次的多話和搞笑將是令你我歡樂感動的絕妙的刺激要素。

對於這些新鮮的變化,北野團隊的工作人員,攝影師柳島克明、照明師高屋齋將在《花火》被世界所肯定的「北野藍調」,再生轉換成「夏日的新綠」,音樂監督久石讓也製作出讓你我感動的「高透明度」的心靈樂曲,將這一部電影的溫馨意境提到最高點。

北野武的最新作品《兄弟》Brother又是一部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影片,同時也將是他電影生涯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影片,該片由日本北野事務所與英國的Jeremy Thomas of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RPC)公司合拍,製作費1000萬美元,取景地在日本東京與美國洛杉磯,1999年11月21日在日本東京開機,2000年1月轉移到美國洛杉磯拍攝,計劃2月中旬封鏡,預計在2000年末20001初首先在日本公映

此片拍攝的最初構想形成於1995年《大家都在干嗎?》之後,摩托車事故後一段時間,大體雛形已形成,1997年《花火》獲威尼斯金獅獎後,北野武與英國RPC公司主席Jeremy Thomas就此片的合作拍攝取得了初步共識,此後雙方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而有意義的溝通,《菊次郎的夏天》完成後,准備工作便有條不紊地開始進行中了。1998年法國戛納電影節《菊次郎的的夏天》記者招待會。北野武向記者們公布了《BROTHER》的拍攝計劃。

這部電影將為21世紀日本電影的創作產生巨大影響,作為新生代電影力作,我們共同期待。
參考資料:http://ent.163.com/edit/000729/000729_58694.html

B. 北野武的介紹

北野武(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東京都足立區,日本電影導演、演員、相聲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大學教授。1973年,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1。1975年,作為相聲演員初登小熒缺念幕1。1980年,北野武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旁坦厘頭的暴笑節目《THE MANZAI》。1983年,參演戰爭片《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23。1989年,自導自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伏啟困4。1991年,憑借愛情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獲得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5。1997年,憑借犯罪片《花火》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利爾影展最佳導演獎67。2001年,出演由深作欣二生前執導的最後一部作品《大逃殺》8。2003年,憑借執導的第11部作品《座頭市》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5年,就任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教授電影專業主任。2008年,憑借劇情片《阿基里斯與龜》獲得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9。2010年,自編自導並主演犯罪片《極惡非道》,該片入圍第63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0。2014年,獲得第27屆東京電影節武士獎11。2015年,北野武獲得法國香檳騎士團頒發「名譽侍從」勛章,是全球第3人獲頒此勛章,也是首位日本人得此榮譽1212(截止2015年)。

C. 北野武在美國電影叫什麼

北野武(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東京都足立區,日本電影導演、演員、相聲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大學教授。

1973年鎮行型,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1975年,作為相聲演員初登小熒幕。1980年,北野武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暴笑節目《THE MANZAI》。1989年,自導自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1991年,憑借愛情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獲得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憑借犯罪片《御猜花火》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利爾影展最佳導演獎。2003年,憑借執導的第11部作品《座頭市》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4年,獲得第27屆東京電影節武士獎。2015年,北野武獲得法國香檳騎士團頒發「名譽侍從」勛章,是全球第3人獲頒此勛章,也是首位日本人得此榮譽。

2019年6月,北野武與妻子松田乾子離婚。

中文名
北野武
外文名
Kitano Takeshi
別名
彼得武
國籍
日本
民族
大和
出生地
東京都足立區
出生日期
1947年1月18日
職業
導演、演員、相聲演員、主持人
畢業院校
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
血型
O型
影視作品
《花火》、《座頭市》、《阿基里斯與龜》
影視成就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第60屆威尼斯影展銀獅獎、蒙特利爾影展最佳導演獎
演藝經歷
1972年,北野武一家搬住淺草區,他在牛肉場FRANCE座當電梯人員,一面准備往演藝界發展,在荻本欽一的師傅深見千三郎的門下學習掌故,傳承了痛貶偽善者的藝風。

北野武
1973年,北野武結識了FRANCE座的演員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並取藝名為Beat Takeshi(彼得武)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

1975年,作為相聲(漫才)演帶雀員的北野武初登小熒幕,參加朝日電視台《敵對大爆笑》的演出,並於1976年在NHK的相聲比賽中獲得優秀獎。

1980年,北野武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暴笑節目《THE MANZAI》,直至1989年。

1981年,擔任日本放鬆的廣播節目《日本通宵》的DJ,之後初登大銀幕,參與《垃圾堆候鳥》的演出,扮演警官角色,接著又參與《MANON》的演出。

北野武
1982年

D. 北野武是誰

北野武(1947年1月18日-[1]),出生於東京都足立區。漫才(相聲)演員塌巧猛、電影導演、演員團橋、電視節目主持人、大學寬指教授。是當今日本影壇一把手,有「日本電影新天皇」之稱。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除了電影導演的工作外,大多使用藝名彼得武(英名:Beat Takeshi,亦以Two Beat的名義在其他舞台活動)。代表作品《極惡非道2》《座頭市》等,

E. 本是出身貧民區司機的北野武,他究竟是如何成為國際大導演的

北野武是日本著名的導演。但最近對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是他與妻子離婚,想與情人共度下半生的故事。最後妻子分得億萬財產,情人也離開了他,最後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年齡已經70歲的北野武,在晚年這般光景,也著實讓人可憐。誰能想到北野武在年輕的時候是國際著名的導演,創造出《菊次郎的夏天》等非常優秀的作品。

電影中,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自己的感性認識,把自己覺得有趣的,反應真實的東西放在一起,而這些東西也是恰恰為人所感動的地方。人們就在北野武的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看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有觸動感,擊打人們的心靈。這就是北野武與其他導演的不同。最終也成就了北野武,北野武也成就了自己。

F.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導演

1,黑澤明

黑澤明,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1936年,創作首篇劇本《達摩寺里的德國人》,由此進入了電影圈。1941年,在拍攝完劇情片《馬》之後,黑澤明開始專注於電影劇本創作。

2,北野武

北野武(Kitano Takeshi、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足立區,日本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1973年,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1975年,作為漫才演員初登小熒幕。

3,三池崇史

三池崇史(Takashi Miike),1960年8月2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八尾市,日本演員、編劇、導演,1991年,以錄像電影《暴風!迷你巡邏隊》開始導演生涯。

1995年,三池崇史製作了首部影院原創作品《新宿黑社會》。1999年,憑借愛情片《切膚之愛》獲得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和荷蘭影評人協會獎。

4,竹中直人

竹中直人(Naoto Takenaka),1956年3月20日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裝飾美術系,日本編劇、導演、演員。1985年,參演劇情片《薄化妝》而出道。1988年,出演戰爭歷史片《二·二六》。

5,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電影導演、編劇。1923年,進入松竹公司蒲田電影製片廠擔任攝影助手;1926年,任助理導演;1927年,拍攝了電影處女作《懺悔之刃》。

G. 菊與刀的鬼才導演,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我自己。

我想看看阿武會走到哪裡,看看他還能做什麼。

我把自己想像成一隻公鮭魚,在初春的河水中費力地奮斗。」

音樂家坂本龍一說,北野武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他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總統,只要我們的社會願意接受。

被譽為「 電影界莎士比亞 」的大神黑澤明,臨死前特別修書一封給他,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這或許是對他最高的贊譽。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來自貧民區的孩子。

他是一個油漆工的兒子,用他的話來說是「 一個在日本被社會藐視的階層」

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學,為了不向家裡伸手拿錢,輟學到酒吧當服務生,後來做了計程車司機,或乾脆四下打短工。

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打工仔變成了相聲演員,再到綜藝節目主持人,非科班出身,最後卻誤打誤撞當起了電影導演,沒料到創造了人生的奇跡,屢次斬獲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最佳旁歷導演獎,被視為日本電影的「唯一希望」。

李安評價北野武:「只要他在旁邊一站,就能被編成一個故事。」

而對於北野武來說,編故事拍電影是他與這個世界和解的方式。

因為,在他的內心,這個世界是瞧不上他的。

「基本上,要是我沒經歷過這么苦澀的人生,也許我會變成另一個人……不過人生無法重來。我們沒辦法逃避自己的童年。 我忘不了年輕歲月中某些非常艱培啟沒苦的片段,我沒辦法忘記有錢人看我們這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時,那種居高臨下的眼光。

北野武曾經在他的自傳中描述了一段他的童年生活:

「小時候,我上的是足立區公立小學。這是一間有錢人家子弟就讀的學校,到今天仍然極負盛名,學生會帶著價值三萬日元的手機去上學。我記得學校里有一位藤崎老師,當了我五年的導師。他讓我印象很深刻。

以前他在一所專門學校教過書,後來才來到東京定居,在我們學校當老師。他讓我學會所有的東西:音樂、運動的重要性、數學、風琴……偶爾,當我沒有好好寫作業,他會出手打我的頭幾下。

這時候,我就會想像配納自己是班上的另一個小男孩,看著小武挨打。我不再存在自己的身體內,突然變成另一個人。也許這就是我的方法,讓自己不去感受任何痛苦。

這種以疏離、冷冽隱含暴力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的原因也讓北野武成為後來的冷暴力美學的電影大師。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

1983年,36歲的北野武,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相聲演員,是活躍於電視熒屏里的電視明星。在大家眼裡,他就是一個機智幽默的大紅人。但日本國寶級導演大島渚卻說,他看到了北野武身體里藏著「 一個鐵石心腸的男人 」。

於是,邀請他出演《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中,一個作風粗魯、性情不定,喝了點酒就會很憂郁的上士。

這部嚴肅的電影、粗暴的角色,就像一個開關,開啟了北野武傳奇的電影生涯,也開啟了北野武自己都意外的另一面——冷酷粗暴、陰沉暴戾。

接下來,自導自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獲獎作品《花火》、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座頭市》……一部部充滿暴力的電影,一個個沉默粗暴的角色,成為北野武式的「暴力美學」。

沉默的人,往往深情如大海。可惜,他無從表達。

父親去世後,北野武在整理遺物時,居然找出兩三張父親練字的紙,上面歪七扭八地寫著他的名字——北野菊次郎。父親到死都寫不好自己的名字,但他一直在偷偷練習。

可是,生前,父親明明常吼北野武:「會寫字有屁用,刷牆又不用寫字!」

就是這幾張紙,讓北野武哭了。哭得比父親去世時還傷心。

這時,北野武才理解「 我們錯過了什麼 」。為了不讓錯過繼續錯過,北野武開始用電影與父親隔空對話。

我記得自己只跟他玩過一次,就是他帶我去看海的江之島海灘上。那是我僅有的記憶,是我跟他在一起,應該說是……快樂地、真正共享的片刻吧 。」因此,北野武的電影里,經常出現大海。

1999年,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直接用了父親的名字,這就像一封寫給父親的情書。男主角菊次郎的閑散無聊,無神呆坐,像極了父親。

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影片,被譽為北野武最富溫情最晴朗的電影,並提名了當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最佳影片。

就這樣,北野武將父親留在了一個個悲涼又溫情的鏡頭殘影中。

這是一個無能的父親,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幾乎一無是處,不會賺錢,不會顧家,沒喝酒時就是個懦夫,喝了酒是個暴徒。

北野武對父親,不是簡單的諒解,因為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感情比這更加復雜,是和解,是憐愛。在一次次的重復再現中,北野武釋放出一個兒子對父親的不忍。「 他甚至是想創造出一個世界,希望父親能有另一種人生。」

戀母的孩子

可是,母親死了,我也不能永遠戀母。

北野武形容自己的母親是個聰明、自信、要求嚴格的女性,絕不讓自己任人擺布。母親秉持著自律和絕對尊重他人的觀念,用盡一切可行的方法想要把她的孩子們擺脫貧困。我自認有戀母情結。 一有事情發生,都還有想依賴她處理的習慣。不管到什麼時候,我都還是個孩子。

在北野武事業風生水起之後,母親公然向北野武索取每個月20萬日元的零花錢,北野武因此痛罵母親為「吸血鬼」。他對貪婪的母親、對家,埋怨、憤怒乃至失望了。

但就像北野武的電影結局,結局來得有點突然。

她如果用奇怪的袒護方式說兒子沒錯,肯定會遭世人圍毆。「真是個沒救的蠢蛋,請原諒他吧。」她這樣說,大家也不會生氣,只會感覺:「那傢伙確實讓人束手無策哩。」

我輸了。在守靈夜那天的記者會上,終於放聲痛哭。

綜藝節目一再播出那個畫面,真是失態。我原本一直在想:怎麼用 笑話 帶過這件事?「每次都以為這次真的沒救了,結果都又活過來的大野狼婆婆,終於死了。」

實際上,我是撫摸母親的臉說:「好像來自大英博物館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來家裡的朋友們都被逗樂了。

可是,真到了葬禮,還沒開始講笑話,他便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若干年後,他說:「什麼時候我們覺得父母原來那麼不容易,我們才算真正的成熟。」

才華 是面對這個世界唯一能讓我抬頭挺胸的東西

對於這個世界,北野武的內心是憤怒的。

很多人不理解他為什麼會討厭宮崎駿。

2014年,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北野武炮轟宮崎駿,「我最討厭動畫什麼了的,也非常討厭宮崎駿這個人,不過他的動畫很賺錢。」

除了大家猜度的政治立場不同,北野武討厭的並不是宮崎駿,而是宮崎駿代表的那種美好。

宮崎駿是標準的富二代,小時候父親送他的是飛機模型,是天空,在他的作品裡看到都是世界的美好。而北野武,他的小時候只有窮,他從來沒有看到這些美好,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和這個丑惡的世界,美麗地和解。

兩人對於美麗世界的理解,是無法達成共識的。

對自己的復仇

小時候,我有一種肉體上的情結,一種不如人的感覺,因為我的身材太瘦弱,尤其是在運動的時候,覺得這副軀體阻礙著我。

我討厭我的身體,對自己感到憤怒。

在我的腦袋裡,有兩個互相矛盾的「我」。

我感受到某種不公平,意識到平等並不存在,意識到有些人比其他人來得更優越,也更得天獨厚……長大成人後,我比較少去想到我的身體。

我報復了我自己: 打拳擊。對自己矮人一截的情結展開復仇。

今天,我穿著短褲和拖鞋,爬進我的勞斯萊斯。不管我的生活水平怎樣,我希望人們看到的是我本來的樣子,然後很單純地認為我就像個平時對自己外表漠不關心的人。但我很清楚人們是怎麼看我的,我知道他們對我奇怪的肢體外形有什麼看法。

總之,想要享受人生的樂趣,就不要對別人、對老天爺、對國家與政府抱著太多期待。人必須花很大的努力才能確保自己得到最些微的快樂。這確實很不容易,因為這條路上布滿了陷阱。而我出於經驗,學會了快樂也來自付出:對窮人、對社會、對工作的付出。我個人覺得,讓我產生幸福感的就是這一點。

就我來說,這是一種用來對抗不平等的方式。

他說,人在經歷過一堆失敗或痛苦的考驗後,是沒辦法在人生中正常地成功的。這是多麼現實和痛苦的說法。

但北野武真正可貴的是,他沒有放棄這種成功,對他來說,美麗和解的關鍵是在於自己的不斷奮斗和努力。

也許童年的陰霾是讓人痛苦的,揮之不去的,但這並不能成為一個人無法成功的理由。只是這種成功要比正常人來得曲折些。

部分資料選自《北野武自述》

H. 跪求北野武 電影《火花》的下載地址

《花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7Twr-p3hpUuoi7pCpPVyg

提取碼:dim2

《花火》是由日本北野武工作室製作的103分鍾愛情影片。該片由北野武編劇、導演,北野武、岸本加世子、大杉漣、寺島進、津田寬治等主演,於1998年1月24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警察四面楚歌的生活,他生命中一剎那的光輝,雖然短暫,但也有過燦爛。

I. 北野武 是誰

北野武(Kitano Takeshi、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足立區,日本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

1973年,北野武與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1975年,作為漫才演員初登小熒幕。1980年,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爆笑節目《THE MANZAI》。1983年,參演戰爭片《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人物評價:

北野武這個人即便不說話,光就一張臉擺在那兒也是有味道的。那神情總讓人無法猜透,這傢伙下一刻究竟會出手還是張口,是會做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事,講出一些讓人無法預料的話,還是忽然搞笑起來。

北野武的文字單刀直入,一句廢話沒有,完全延續了他在電影中講故事的本領,干凈利落,不動聲色。北野武集「嚴肅」與「戲謔」於一身的獨特藝術風格,深深打上了家庭烙印。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高潮迭起、絕無冷場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