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網友評中國電影
擴展閱讀
動作科幻最好看的電影 2025-08-18 23:28:08
卡門歸鄉日本電影 2025-08-18 23:24:35

日本網友評中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24 17:02:09

1. 日本人看到中國拍攝的《血戰鋼鋸嶺》之後會是什麼心情

身為日本人這電影能看嗎?

主角救助夥伴,但是救助的夥伴可是殺了數十萬的日本軍人和百姓啊。他作為美國人很偉大,但是作為犧牲一方的同一民族,我無法冷靜地觀看。這是美國人特有的獨善和自我陶醉的極致。大家啊,你們有好好理解歷史這個東西嗎

至少從我看來,日本兵頑強到讓美國士兵心驚膽戰。這種敘述方式很平衡沒有偏向。

作為和主人公對比而加入的切腹的情節,和當時日本的思想很接近。雖然多少有些誇張,但是這種瘋狂的戰斗方式我覺得很貼近事實。



2. 中國香港拍的頭文字D日本人怎樣看待這本片

從一個從小看熱血漫畫的人的角度來看,日本人應該不會喜歡。因為除了劇中角色不夠貼切原著外,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抓到原著精髓,絲毫沒有原來看動畫時的暢快和熱血。另外,電影對賽車時一些特效處理也一般般,因此,也不會吸引太多人去看,市場也局限在港台和內地。如果你看過了一遍,就絕對沒有要看第二遍的感覺。個人覺得是純粹的賣錢,簡直是玷污頭文字D。從一個從小看熱血漫畫的人的角度來看,日本人應該不會喜歡。因為除了劇中角色不夠貼切原著外,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抓到原著精髓,絲毫沒有原來看動畫時的暢快和熱血。另外,電影對賽車時一些特效處理也一般般,因此,也不會吸引太多人去看,市場也局限在港台和內地。如果你看過了一遍,就絕對沒有要看第二遍的感覺。個人覺得是純粹的賣錢,簡直是玷污頭文字D。從一個從小看熱血漫畫的人的角度來看,日本人應該不會喜歡。因為除了劇中角色不夠貼切原著外,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抓到原著精髓,絲毫沒有原來看動畫時的暢快和熱血。另外,電影對賽車時一些特效處理也一般般,因此,也不會吸引太多人去看,市場也局限在港台和內地。如果你看過了一遍,就絕對沒有要看第二遍的感覺。個人覺得是純粹的賣錢,簡直是玷污頭文字D。

3. 大家看了 日本人看金陵十三釵後 的評論了嗎,看了的來,點評點評!真夠氣人的

影片中的日本演員,無疑是值得尊敬的,他們能夠正視歷史。
沒一個中國人看了影片不是氣憤的,我想說,氣憤的同時,我們要更深刻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居安要知道思危。
現在日本人,不承認,那是由於我們國家實力,還是相對弱小。我們民族剛健自強,生生不熄。所以我們要奮力建設國家,當中國的力量強大到一個很高的程度。那時就容不得你日本人不承認。不承認,有各種手段讓你承認。大爭之事全憑實力。嘴巴上說的。都是虛的。

4. 《哪吒》火出一片天,日本網友也很喜歡,從中國火到日本的原因是

首先哪吒之所以可以這么受歡迎,與自己本身的質量過硬是分不開的,其次加上現在是21世紀,網路傳播十分發達,所以說電影哪吒在中國上映的時候,可能就有了日本的翻譯版,也在日本電影院同步上映,所以說日本的網友也可以觀看到如此優秀的中國動漫,受到日本網友的歡迎。

這部電影所表現的主題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從一開始哪吒的頑皮頑劣不堪不受管教,再到最後的與天命抗爭,都是一個使人熱血激昂的情節,而我們所了解的日本動漫,往往也是這種比較熱血的題材,所以說可以受到日本網友的喜歡也是不足為奇的了。

5. 八佰在日本上映,當地民眾的反應是什麼呢

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日本人都被邀請參加大阪亞洲電影節。可以想像,他們的地位,文化或者素質都是優越的,而且他們似乎對中國的內政有一定的了解。在電影《八佰》中,形象的兩個方面都被認為是公正的,尤其是導演沒有刻意誇大抗日英雄,也沒有刻意詆毀日本軍隊的形象,甚至在劇中也沒有很多日本軍隊的形象。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後,將不會減少,這樣可以讓日本觀眾更充分地理解電影的表達。意義。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文化被帶到了極端,不能肯定地說看反日題材電影就是身份認同,可以從藝術的角度來欣賞,但是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思考。這部電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

6. 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電影特別是戰爭片

在日本上映的中國戰爭片根本就沒有多少部。會去看的人就不會漠視,只有少數右翼才覺得中國電影歪曲了歷史。一般的日本人看中國電影,最喜歡看香港動作片,對於戰爭片,因為不了解所以沒有體會。

順便說一句,最近在日本上映的赤壁,宣傳的很大,但在日本人普遍市民看來,拍的太愛情,缺乏歷史劇的感覺。

7. 日本網友怎樣評價中國

1、就我周圍人來說,不喜歡中國的佔多數,他們認為中國太霸道,總是欺負日本,揪著歷史不放,令日本人煩不勝煩。
2、這個問題有點復雜,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非常復雜!簡單點說吧,大部分日本人喜歡中國的歷史,尤其喜歡漢朝和唐朝,但不喜歡近現代的中國。
3、有些日本人不看重中國,主要是右翼分子;有些日本人則認為中國很危險,可能會陷入內戰,日本人這樣想已經有幾十年了(這點好奇怪啊,難怪網上有日本人認為中國會分裂為七塊呢)。也有一些日本人非常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武術,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電影等。日本人普遍喜歡中國的歷史劇。

8. 日本人看到國內的抗日劇會有什麼反應

日本人自幼接受了政府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看中國的抗戰片會覺得是捏造的,或者乾脆認為是科幻片。
日本右翼勢力不承認侵華歷史,甚至幾次三番的篡改歷史教科書!當然,更加的不允許有關抗日題材電影或電視在日本的散播,極力的阻擋著類型的影視作品引進,所以普通日本民眾是看不到這類電視電影的。但是隨著2005年二戰勝利60周年紀念,全世界都掀起了拍攝紀念二戰電影的風潮(當然,大都是在二戰勝利國或受迫害的國家),日本就面臨著硬著頭皮去不承認的局面,直挺到現在.。

中國每年的紀念日和教科書可以發起活動來紀念抗日戰勝,但不應該總是揪住別人的錯誤不放,冤家宜解不宜結。中國在國內拍攝抗日神劇,而日本國內也在播放侵華的影視節目。只不過雙方的角度不同罷了。所以作為對這個問題應該理性判斷,不要人為的製造中日矛盾和加深仇恨,應該多舉行民間的活動,進行名族融合,讓世界第二、第三經濟大國攜手創造美好的人類新篇章!

9. 當日本人看見中國的抗日影片有什麼感受

我覺得第一個感受就是中國的這些導演腦殘,至少是百分之九十的導演腦殘,然後是一笑而過,因為目前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日本國民承認了日本侵華的事實

10. 日本網民怎麼看中國抗日神劇

轉一段知乎上的評論吧
—————————————
故事的年代比較久遠,那時候我還沒去日本,在中國南部某總是以民國正統自居的211高校的日語系裡作為一個屹立不倒的學渣典型及反面教材悠閑地混著日子..


高校里有不少東北亞的留學生..有韓國的,有日本的..我們班裡有個日語極其牛逼且對和日本人來往的交流活動甚是積極的哥們,且稱他為B君,由於他經常參
加那些活動,於是便也認識了不少在校的日本留學生,有時就組織活動一起玩,玩的話需要比較多人,他便回來,把我們剩下的比較宅的也都拉出去(日語系的說實
話宅的比較多),於是乎大家也都有了一些來往..

在校的日本留學生情況非常復雜,什麼年齡段,出身背景的都有..有的勤勤懇懇地住校,上
課,乃至旁聽別的學院甚至是理科學院的課,連來我們宿舍跟我們一起打火鍋的時候都抱著本HSK習題挨個問我們問題的..也有的活得自在,在廣州彼時還未開
發完成的未來CBD珠江新城租個一百多平的房子沒事回學校聽兩節課有事就先緊著繞中國旅遊的..

我們認識的其中一個後者類型的,叫瀧
澤..瀧澤君彼時已經三十多歲,橫濱人,之前做一個好像是媒體公司還是啥,後來不想幹了,就從實際執行管理的位置上退下來,留了股份在手跑中國來游歷..
他老婆是韓國人,我們認識這兩口子時他們剛有了個兩三歲的兒子..所以自然是需要租個房子..他租房子的過程因為我是本地人,所以幫了他不少忙..而他搬
家的過程嘛,我們幫了他不少忙..他搬進新居之後,請我們一票人去做客..他老婆做了些韓國菜,請我們吃..

吃完飯大家分工輪流去幫瀧澤君逗他那孩子,瀧澤夫人便開了電視給我們看..

我們有點意外,因為瀧澤彼時的漢語水平考HSK三級應該都費大勁(HSK分一至六級,一級最低六級最高,三級大概就相當於日本語能力測試的三級左右,我個人意見..如果托福的話估計也就70來分這么個檔次吧),電視能有什麼好看的?

瀧澤夫人還是開了電視,映入眼簾的是某國產抗日劇..(據我剛才詢問當時同去的同學,他回憶說是《雪豹》)

我們略有點尷尬,因為在場的,有我們五個中國漢族人,還有我們班一個朝鮮族哥們,然後瀧澤是日本人,瀧澤夫人是韓國人..這個場面比較宏大..一時之間大家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瀧澤夫人並沒注意到現場的氣氛,淡定地向我們抱怨道:中國的電視劇總是打仗的..

我們諾諾地應著..主要是沒想好說什麼..

瀧澤夫人說:這些劇,女的應該不愛看吧,中國的女性觀眾喜歡看嗎?

我說不喜歡吧,中國的女性觀眾喜歡的也是那些個婆媳孽債第三者的,要麼是花季少女富二代失憶破產腦洞開的..

瀧澤夫人又問:那為什麼中國這么多打仗的劇?

瀧澤插嘴說:這些不就跟大河劇一個路子的?大河劇也沒有婆婆媽媽要看..

我們腦後滴下一滴大汗..

B君道:這些也不太像是大河劇吧..這些畢竟是小說的感覺..吶,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

瀧澤說:主旨有點像吧..都是那些嚴酷的歷史條件下,打了雞血奮發圖強的..

然後轉向他老婆,說:就去年我們看的那什麼,噢對,《坂上之雲》那類型的..

B君悄悄對我說:這是黑司馬遼太郎么?

瀧澤夫人說:我不管,反正就是不好看就是了..打來打去的,有什麼意思..

瀧澤說:反正我也聽不懂,歷史學得也不好,只看得懂是兩邊打就是了..打得火爆的場面就看兩眼,到文戲了我就轉去看別的台的唱歌了..

於是大家都笑..有人附和說確實另一個國家的歷史,很難知道得仔細..你要讓一個中國人仔細闡述源平,戰國或是幕末的來龍去脈,勢力關系,估計也沒幾個人弄得清楚..

——————————————————

個時候,我以為瀧澤這一家子是個例..他們本身就是一個跨國組合的家庭,瀧澤的父母更是走遍了包括北上廣深南京杭州武漢長沙重慶成都西安大連在內的中國最
有代表性的大城市,他們有那個國際視野在,所以能跳出一些局限,單純地依據「這個劇好不好看」來鑒別,而不帶有過多的意識形態色彩..


去日本之後才發現..瀧澤這一家似乎不是個例..普通的日本人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中國的影視作品,更別提只佔影視作品中一部分的抗日神劇..出於版權和網
絡視頻內容等各方面的制約,普通日本民眾能看到中國國內電視劇電影的場合很少..他們也沒興趣去看..他們對中國(注意這是廣義上的中國,不光指大陸)文
化作品的興趣,有一部分確實像瀧澤那樣,在音樂方面,他們會聽一些中國歌手的歌(也主要是港台歌星),至於電視劇電影,電影的話他們可能會通過租碟的方式
看到一些香港的電影(我最早打工的那家日本料理店的廚子就超喜歡《葉問》),電視劇基本上可以忽略..

當然了,你要是真拿給他們逼著他們看,那估計還是會反感的吧..不過現實生活里沒什麼這種機會..


於仇恨教育..你放心好了,我們國內的電視台怎麼報日本的事,他們就怎麼報我們..都一樣,什麼衰報什麼..我剛到日本的時候,上網看國內的視頻新聞,天
天報福島核電站漏水..打開電視,天天說中國甬溫高鐵出軌..民眾看得多了也不見得有什麼感想,反正他們始終都認為中國是比他們落後的國家,自然有一些居
高臨下的意味..但你千萬別以為日本人能永遠守著他們在日本時的那種規矩..一旦來了中國,照樣上網下電影,照樣屁顛屁顛跟著我去買刷好機的水貨PS3,
照樣過馬路的時候一馬當先闖紅燈飛奔至對面還扭過頭來對准備等燈的我喊「趕緊的呀,你是不是中國人呀!」

仇恨教育這方面,要檢討的,其實是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