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咪嗪
擴展閱讀
動作科幻最好看的電影 2025-08-18 23:28:08
卡門歸鄉日本電影 2025-08-18 23:24:35

印度電影咪嗪

發布時間: 2022-04-24 06:43:12

1. 何謂自閉症何謂抑鬱症

自閉症,也稱社交障礙或者社交焦慮障礙。跟抑鬱症有一定聯系,但不是一回事。

http://www.chinaxl.net/forum_view.asp?forum_id=56&view_id=15282

社交焦慮障礙的認識與治療現狀

社交恐怖症往往容易被人忽視,甚至認為是害羞或是性格問題,對其引起的功能殘疾認識不足,患者得不到適當的診斷和治療。隨著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服務領域的拓寬,對社交恐怖症的認識、診斷和治療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對有關問題作一簡要綜述。

一、社交焦慮障礙的本質

社交焦慮障礙(socialanxietydisorder)即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是一種常見、損害社會功能、影響相當數量人口的慢性疾病。美國、加拿大、德國的流調數據顯示其終生患病率10%%~13%,12個月患病率5%~8%〔1〕,法國基層醫療機構中的調查其終生患病率14.4%〔2〕。故不少學者建議用診斷術語"社交焦慮障礙"取代"社交恐怖症",以避免在人們的觀念過於淡化了這一疾病。

定義社交焦慮障礙的本質應注意2個問題:①社交焦慮障礙的核心症狀是什麼?②何為正常害羞與病態的社交焦慮的分界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社交焦慮障礙造成的損害僅僅是病人個體的,還是社會化的。通常,社交焦慮障礙的確定是根據發生率、功能損害水平和需要治療程度〔3〕。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普遍存在的人類體驗。一定水平的焦慮對個體保持正常功能是必需的,但過分嚴重的焦慮干擾了正常功能時則成為一種心理病態狀況。DSM-Ⅳ與ICD-10的診斷標准有助於定義正常害羞與社交焦慮障礙兩者之間的劃界及社交焦慮障礙與其他疾病的鑒別。兩個診斷系統中社交焦慮障礙的基本特徵是患者害怕被眾人注視或評價,認為別人能看出他的不自然表情或窘態,預計別人對他的評價是否定的或蔑視的。

DSM-Ⅳ社交焦慮障礙診斷標准:

對暴露在生人面前或有可能被眾人注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或職業場合感到明顯和持久的害伯。害怕會作出令人難堪或窘迫的行為。

處於所害怕的社交場合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焦慮,可能發生驚恐發作。

認識到這種害怕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

這種對所恐怖的場合設法迴避、預期的焦慮或痛苦煩惱,顯著干擾了個人的正常日常生活、職業(或學業)、或社交活動及關系。

ICD-10社交焦慮障礙診斷標准:

中心症狀圍繞著害怕在小集體中被人注視,通常導致對社交場合的迴避。通常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可有臉紅、手抖、惡心或尿急的主訴,症狀可發展至驚恐發作。

對害怕的場合迴避或痛苦忍受,迴避往往十分明顯,在極端情況下可引起完全的社會隔離。

焦慮必須局限於或主要發生在特定的社交場合。

如果社交焦慮障礙與廣場恐怖的區分十分困難,廣場恐怖應予優先診斷。驚恐發作僅在缺乏恐怖時才下診斷。

恐怖場合可以是待定的(只限於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與異性接觸),也可以是泛化的(幾乎所有社交場合)。

兩個診斷系統不同點:①對有大量聽眾(眾人面前)的公開講話的恐怖在DSM-Ⅳ屬於社交焦慮障礙;而在ICD-10不屬於恐怖情境,特指在小團體中害怕被注視。②DSM-Ⅳ特別指出患者因職業或學業功能受損而有社會經濟負擔。③ICD-10列出了軀體症狀可為主訴。

Wacker等(1992)採用兩個診斷系統對470名成人的調查發現,社交焦慮障礙的終生患病率按DSM-Ⅲ-R系統為(16.0%),ICD-10系統為(9.5%),後者標准嚴格一些。但兩個系統都強調社交焦慮障礙與正常害羞的區別是痛苦體驗的強度和認識到害怕是過分且無理由〔3〕。

社交焦慮障礙的典型恐怖情境包括:被介紹給別人,與上級見面,與異性會面中開始交談時,約會,接電話,接待來訪者,在被人注視的情況下寫字或吃東西,公開場合講話,上公廁,在商店與人談價或試穿衣服。

二、社交焦慮障礙的亞型

劃分為三種亞型〔4〕:①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害怕各種社交和職業場合。②非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只對2或3種社交場合感到害怕。③公共場合講話恐怖,為獨立的或特定性社交焦慮障礙。

提出的問題是:這些亞型是否只是社交焦慮障礙不同嚴重程度的譜系。亞型間是否有明確的定量劃界。

Mannuzza等(1995)研究發現,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比非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有更多的是獨身,起病更早,更多的害怕人際交往,更高的酒依賴及不典型抑鬱的同病率。認為兩型代表不同的臨床症狀群〔5〕。

Heimberg等(1990)比較了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與公共場合講話恐怖,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具有:年齡較小,受教育較少,就業成功率較低,社交迴避和痛苦分、害怕批評分、被動社交分、焦慮特質分及抑鬱分均較高〔4〕。

遺傳方面: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比非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及特定社交焦慮障礙更具家族遺傳傾向性。Stein等(1998)的直接訪談家系調查發現廣泛性社交焦慮障礙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危險性是正常對照的10倍,而其他兩型的一級親屬患病危險性與正常對照無差異。Kendle等(1992)發現社交焦慮障礙的單卵雙生子同病率(24%)高於雙卵雙生子(15%)〔5〕。

三、社交焦慮障礙的負擔

社交焦慮是一種慢性疾病,平均病程20年,自發緩解的可能性很小。只有1/4的患者隨年齡增長而緩解。高教育水平、起病年齡大和不合並其他精神疾病的社交恐怖患者的緩解可能性大一些。

因為社交焦慮障礙大多起病於少年青春期(13~19歲),在社交、教育與職業的發展階段受到影響。由於害怕和迴避社交,學習的機會與社會技能鍛煉的機會減少,工作學業能力與社交生活能力下降。因此,社交恐怖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未婚獨身、教育程度低、社會階層低及失業者居多。

Wittchen等(1996)採用社會功能問卷調查了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生活質量,發現有明顯受損,在情緒表達、社會功能和生命活力三方面的功能明顯局限。50%的患者有嚴重或顯著損害,而正常對照僅5%。患者的工作能力明顯受損,11%的患者被解僱(正常對照為3%)。8%的患者因為症狀每周平均減少工作12小時。23%的患者有持續的工作能力受損。

社交焦慮障礙通常與其他精神障礙同病,80%的社交恐怖患者至少合並一種其他精神障礙。其中45%合並廣場恐怖,17%合並抑鬱,19%合並酒濫用。同病增加了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總體負擔〔1,8〕。

四、社交焦慮障礙的識別

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社區中的社交焦慮障礙患者僅有小部分(大約5%)的患者為他們的狀況尋求醫生幫助,在美國推算有240萬的患者沒有接受任何治療。

Weiller等(1996)在巴黎的社區一般醫療機構訪談了2000名連續就診的患者,發現5%的患者被診斷現患社交焦慮障礙,在這部分患者中,僅24%被醫生給予焦慮障礙的診斷。僅有5%的社交焦慮患者以心理問題求助於醫生。大量患者失去了診治的機會。

妨礙患者就醫的因素有:①缺乏信息,大眾及醫務人員不知道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可治療的障礙。②患者認為只是害羞或是性格問題。③因為每個人均在社交或職業場合體驗過一定程度的焦慮,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家人、朋友,甚至醫生都認為只是一般化問題。④對精神疾病的羞辱感。⑤患者本身迴避接觸陌生人而不去看醫生。

如何在病人中識別社交焦慮障礙:①對非常害羞和拘謹的患者要注意有無社交焦慮障礙。②在酒濫用者和有抑鬱症狀的病人中也要注意有無社交焦慮障礙,因為二者往往同病。③對有焦慮發作的病人,應確定是否主要在社交場合發生。

社交恐怖與廣場恐怖和驚恐發作的鑒別診斷:與廣場恐怖難以鑒別時,優先診斷廣場恐怖。驚恐障礙的誘發情境在患者之間是明顯不同的,而且驚恐可在任何情境下發作。但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驚恐發作只在社交或職業場合發生。與迴避性人格障礙存在較大重疊,有時難以鑒別。

評定社交焦慮已有一些專用量表,這些評量表有:①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LiebowitzSocialAnxietyScale)。②社交迴避與苦惱量表()。

自評量表有:①害怕負性評價量表(FearofNegativeEvaluationscale)。②害怕問卷(FearQuestionnaire)。③杜克簡便社交恐怖量表(DukeBriefSocialPhobiaScale)。④社交恐怖和焦慮問卷()。

五、社交焦慮障礙的治療〔6,8〕

治療目的:

①緩解對恐怖情境的害怕情緒和認知,②減輕期待性焦慮,③減少恐怖性迴避行為,④減輕警覺性增高和焦慮的植物神經症狀或軀體症狀,⑤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損害和生活質量。可用於治療社交焦慮障礙的方法包括SSRI、認知行為治療(CBT)、BZ、MAOI、β受體括抗劑、CBT與葯物結合治療。因為患者本身對疾病缺乏認識,應確保患者接受的依從性;對患者應強調社交恐怖是一種醫學疾患,引起嚴重的焦慮,能夠被有效的治療,而且治療的葯物沒有成癮性。

TCA治療社交恐怖尚未被好的研究證實,一些早期報道氯丙咪嗪可改善社交恐怖,但缺乏對照研究資料及很多患者合並有其他焦慮障礙。已有的資料提示TCA對社交恐怖基本無效。

丁螺環酮療效也不夠理想,兩個開放研究顯示平均劑量45~50mg/d的有效率為50%,有效者的平均劑量(57mg/d)高於無效者(38mg/d)。一個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顯示與SSRI合用時有效率達到70%。

通過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實MAOI(苯乙肼,Phenelzine)治療社交恐怖的有效率為63%~75%,安慰劑<20%。但MAOI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其難以作為治療社交恐怖的一線葯物。近來發現可逆性MAOI(brofuramine)對社交焦慮障礙也有效。但嗎氯貝胺的療效不理想。

氯硝安定能有效治療社交恐怖,有效率為78%,阿普唑侖也對社交恐怖有效,但有效率不及氯硝安定。SSRI中的帕羅西汀近幾年被較多地用來研究治療社交恐怖。有一些很好的大樣本安慰劑雙盲對照研究已證實對社交恐怖有效。如歐洲(1998)的多中心研究,美國(1998)的多中心研究和治療劑量研究,三個研究共納入850名廣泛性社交恐怖患者治療12周。

評定工具採用:

①LiebowitzSocialAnxietyScale(LSAS),測定在24種社交與職業場合的害怕和迴避,輕度<50分,中度51~80分,重度>80分。

②席漢殘疾問卷(SheehanDisabilityInventory),用於評定工作、社交和家務功能殘疾。入組患者基線LSAS均分>80分,達到嚴重社交恐怖程度,結果顯示帕羅西汀治療2周後即出現療效,治療3個月顯效率達到70%,席漢殘疾問卷分明顯改善。安慰劑組75%的患者LSAS分僅輕微的下降。在不同劑量帕羅西汀治療社交恐怖的研究中,發現20mg/d,40mg/d,60mg/d三個劑量組的療效均顯著好於安慰劑組,但各劑量組間的療效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帕羅西汀治療社交恐怖的劑量不需要超過20mg/d。而帕羅西汀治療驚恐障礙的最佳劑量是40mg/d。

如果患者對SSRI無效,可考慮SSRI與BZ合用。如果仍無效,可考慮MAOI與BZ合用。治療社交恐怖的葯物還包括β受體拮抗劑、丁螺環酮、可樂定、丁胺苯丙酮、萬拉發新。但這些葯物治療社交恐怖的研究資料還十分有限。在葯物治療的任何治療階段均可合並認知行為治療。

已有部分研究顯示在葯物維持治療階段社交恐怖患者能保持良好的緩解狀態。在停葯後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復發。Stein(1992)發現帕羅西汀有效者在3個月的維持治療中,復發率為12%,而停葯改服安慰劑的復發率為62%,認為維持治療3個月以上是必需的。

長期治療能否降低社交恐怖功復發率還需研究來證實。對有社交恐怖與其他精神障礙同病的患者、具有迴避人格傾向的早發的社交恐怖患者、以前有過復發的社交恐怖患者均應提倡長期治療。

CBT是治療社交恐怖的有效心理治療方法,主要有認知行為集體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grouptherapy,CBGT)與社交效能訓練(socialeffectivenesstraining,SET)兩種正規治療方法。兩者都包括對恐怖情境的暴露和脫敏,但CBGT著重於糾正錯誤認知,SET利用社會技能訓練應付恐怖情境。研究證實兩者均比心理安慰劑有效,與葯物治療相比,起效較晚,但療效持久。對社交恐怖,葯物加心理治療不失為一種治療期和維持期的有效治療方法。

2. 咪字組詞

咪字的組詞:咪嗪、咪覺、肩咪、咪姥、咪表、笑咪咪。

咪的讀音:mī

咪的意思:象聲詞,形容貓叫聲或喚貓等。

咪的部首:口。

咪的筆順筆畫:豎、橫折、橫、點、撇、橫、豎、撇、捺,共9筆。

(2)印度電影咪嗪擴展閱讀:

詞語解釋:

1、咪嗪

拼音:mī qín

釋義:一種有機化合物。

2、咪覺

拼音:mī jiào

釋義:表示睡覺的意思。

3、肩咪

拼音:jiān mī

釋義:一種無須手持掛在肩上即可對講的對話機。

4、咪姥

拼音:mī lǎo

釋義:伯母。咪,意為母親;姥,意為老。

5、咪表

拼音:mī biǎo

釋義:在城市街道邊設置的停車計時收費器。

6、笑咪咪

拼音:xiào mī mī

釋義:猶言笑眯眯。

3. 哪些葯物可以用來治療陽痿

近年來陽痿的治療已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然而由於其病因的復雜和勃起機制不清等各種原因,以往與現在治療陽痿的口服葯(中西葯)效果卻常常難以肯定,找到非常理想的口服葯也是困難的。值得高興的是,隨著對陰莖勃起生理學研究不斷的深入,將會有利於發現新的葯物,來達到預期的目的。 近年來更多的重點傾向於中樞性興奮劑,腎上腺素能拮抗劑,平滑肌鬆弛劑和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葯物的研究。 (1)中樞性興奮劑 ①咖啡因:本品系中樞興奮葯,可以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能松馳平滑肌,用於治療陽痿。每次0.03-0.1克,每日3次,口服。 ②士的寧:能夠選擇性地提高脊髓興奮功能,治療劑量(1毫克)可使脊髓反射的應激性提高,反射時間縮短,神經沖動容易傳導,骨骼肌同時收縮,發生強直性驚厥。現認為,士的寧興奮作用的機理是「解除抑制」,即阻斷脊髓閏紹細胞反回抑制和交互抑制的結果。 士的寧對大腦皮層及視、聽分析器亦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對延髓呼吸中樞有輕度興奮作用。 對陽痿非選擇性作用,常作為一般性興奮劑而與維生素E、育亨賓等合用。劑量一般為每次1毫克,每日1-2次,口服;或性交前3小時及1小時各服1毫克。其治療陽痿的機理可能在於興奮脊髓節段兩個影響勃起的中樞。 (2)腎上腺素能拮抗劑 最常用的是酚妥拉明和育亨賓(Yohimbine)。酚妥拉明主要作用化學假體而應用(詳見74 問)。育亨賓是吲哚生物鹼,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以往僅作為一種催欲葯,近年來才開始認真地研究其作用機制。葯理學研究認為,育亨賓是唯一的α2腎上腺素能受體的選擇性拮抗劑,由於它選擇性地阻滯了突觸前膜α2受體而不幹擾突觸後膜α2受體,因而使海綿體神經末梢釋放較多的去甲腎上腺素,減少靜脈迴流,利於勃起。Foreman等還觀察到,育亨賓使脊髓勃起反射閾降低,性行為能力增強。雖然很多研究證實育亨賓的作用有限,但仍可作為治療陽痿的首選葯物。大劑量給葯(30毫克/日)可能更有效。近年來經驗證明,育亨賓與氯哌三唑酮聯合應用比單純用育亨賓更有效。 (3)平滑肌松馳劑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具有鬆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從而擴張血管。皮膚表面塗以硝酸甘油可以很快吸收。以 2%硝酸甘油膏塗在陰莖皮膚表面並以安慰劑進行雙盲對照研究,在色情錄相視覺刺激下觀察,硝酸甘油組陰莖脹大明顯,而且海綿體動脈擴張和血流增加明顯高於安慰劑組,因此,硝酸甘油更適合治療血管性陽痿。但目前仍在實驗研究,尚需進一步探查。 (4)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動物實驗證實中樞神經介質系統控制動物性行為。目前研究焦點集中在多巴胺作用。研究證實多巴胺激動劑阿撲嗎啡可誘發人類和動物陰莖勃起,可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皮下注射阿撲嗎啡可誘使正常人與陽痿病人陰莖勃起。另觀察多巴胺激動劑硫丙麥角林和抑制多巴胺重吸收的氨苯甲異喹、丁氨苯丙酮通過中樞給葯可增強性慾。 (5)微循環改善劑 用於器質性陽痿,有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E、ATP、氨醒。 (6)小劑量安定類葯物 用於精神性陽痿,B族維生素,維生素E等。 (7)β腎上腺素能興奮劑 對重度吸煙的陽痿患者曾報告苯氯丙酸胺(Isosuprine)——β腎上腺素能興奮劑療效良好,用法為10-20毫克口服,每日3次,副作用少見。 (8)醛糖還原酶抑制劑 近年研究證明這類制劑對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陽痿有效,常用的有索比尼(sobinil),其它具有一定作用的同類葯物有丙咪嗪、阿米替林、苯妥英鈉,但起效很慢。 由於勃起機制的復雜,涉及到從中樞到周圍神經介質等多種因素,因此幾種葯物聯合應用其療效可能更佳。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由於性功能調節非常復雜,方法不當會適得其反。因此,這里介紹的葯物僅供醫生治療時參考,患者切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

4. 丙咪嗪與氯丙咪嗪的作用一樣嗎

你好:
兩 者的作用差不多。
丙咪嗪
葯理:
葯效學
三環類抗抑鬱葯所以能改善或消除抑鬱狀態,系通過阻斷腦內神經原突觸前膜,干擾或阻止某些胺或多肽的再攝取,增加了突觸間去甲腎上腺素或(和)5-羥色胺的含量所致。
葯動學
口服吸收快,主要在肝內代謝,並經腎臟排出。T1/2為 6—20小時,蛋白結合率為 96%。
適應症:
本品為三環類抗抑鬱葯之一,鎮靜作用和抗膽鹼均屬中等,適用於治療遲緩性的內因性抑鬱症。還可用於兒童遺尿症。
有較強的抗抑鬱作用,但興奮作用不明顯,鎮靜作用和抗膽鹼作用均屬中等。對遲緩性的內源性優鬱症、反應性抑鬱症及更年期抑鬱症均有效,但出現療效較慢(多在1周後才出現效果)。對精神分裂症伴發的抑鬱狀態幾乎無效或療效差,也可用於小兒遺尿症。半衰期為6-20小時,蛋白結合率為96%。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口服。開始一次 25—50mg,每日 2—4次,以後漸增至每日總量 100—300mg。老年病人每日總量 30—40mg,分次服用。須根據耐受情況而調整用量。
2.小兒常用量口服。治療 6歲以上兒童的遺尿症,每日 1次,睡前 1小時服 25mg。如在一周內未獲滿意效果,12歲以下每日可增至 50mg,12歲以上每日可增至 75mg。每日量超過75mg並不能提高治療遺尿症的效果。治癒後逐漸減量,遺尿的復發率較驟然停葯低。
[制劑與規格]鹽酸丙米嗪片25mg
口服,成人每次12.5-25mg,一日3次,年老體弱者一次量從12.5mg開始,逐漸增加劑量,極量一日0.2-0.3g.小兒遺尿:5歲以上,每次12.5-25mg每晚一次.
禁用慎用:
1)交叉過敏。對三環類某一葯過敏者,對另一葯也有可能過敏。
(2)動物實驗證明,用量超過了成人常用量數倍,可使胚胎或胎兒產生毒性反應。孕婦使用應慎重權衡利弊。
(3)三環類葯均可自乳汁排出,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4)6—12歲兒童,可用丙米嗪治療遺尿症。少年病人對三環類葯較敏感,治療抑鬱症時須減量。
(5)老年病人因為代謝與排泄均下降,對本類葯的敏感性增強,用量一定要減小。使用中應格外注意防止體位性低血壓以致摔倒。
(6)下列情況應慎用或禁用;①急性心肌梗塞恢復期病人禁用;②支氣管哮喘;③心血管疾病;④癲癇症;⑤青光眼;⑥肝功能損傷;⑦甲亢;⑧前列腺肥大;⑨精神分裂症;⑩尿瀦留。
妊娠初期用可致畸,孕婦忌用.高血壓,動脈硬化,青光眼患者慎用.癲癇病人忌用.
給葯說明:
(1)使用三環類葯時,用量必須注意個體化。
(2)宜在飯後服葯,以減少胃部刺激。
(3)開始服葯時常先出現鎮靜,抗抑鬱的療效需在 1—4周之間才明顯。
(4)維持治療時,可每晚一次頓服。但老年、少年與心臟病患者仍宜分服。
(5)對易發生頭昏、萎靡等不良反應者,可在晚間一次頓服,以免影響白天工作。
(6)突然停葯時可產生頭痛、惡心與不適,宜採取在 1—2個月期間逐漸減少用量的辦法。
(7)治療期應定期隨訪檢查;①血細胞計數;②血壓;③心臟功能監測;④肝功能測定。
不良反應:
①遇有視力減退、眼痛(青光眼發作)、低血壓昏倒、出現幻覺或譫妄狀態、心律失常、心動過緩、肌肉震顫、尿瀦留、癲癇發作、皮疹、咽痛、高熱(顆粒細胞減少症)、黃疸等,須引起注意,採取相應的醫療措施;②遇有便秘、頭昏、萎靡、口乾、頭痛、惡心、心率增快、多汗、皮膚對光敏感、失眠等,應及時停葯或減量。
口乾,心動過速,出汗,視物模糊(復視),眩暈,便秘,失眠,精神失常或錯亂.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皮疹,肌肉震顫,心肌損害,體位性低血壓,白細胞減少.
相互作用:
(1)乙醇與三環類葯並用,可以促使中樞神經的抑製作用。
(2)與抗驚厥葯並用,三環類可降低癲癇閾值,從而降低抗驚厥葯的作用,須調整抗癲癇葯的用量。
(3)與抗組胺葯或抗膽鹼葯並用,葯效相互加強,需及時調整用量。
(4)胍乙啶與三環類葯並用,前者的抗高血壓作用可被減低。但多慮平用量未超過每日150mg時,胍乙啶的療效可不受影響。
(5)與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避孕葯並用,可增加三環類葯的不良反應,同時減少抗抑鬱效能。
(6)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葯合用,可產生高血壓危象,且已有死亡的報道。一般應在前者停用兩周後,再使用三環類葯。
(7)與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葯並用,可引起嚴重高血壓與高熱。
(8)與甲狀腺制劑合用,可互相增效,導致心律失常,兩者均須減量。

氯丙咪嗪
葯理:
葯效學
本品為三環類抗抑鬱葯,作用與其他三環類抗抑鬱葯相似,主要是神經元對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再攝取。本品的特點是抑制5-羥色胺的再攝取。本品的特點是抑制5-羥色胺再攝取作用強於其他三環類葯, 其抗膽鹼作用中等度, 鎮靜作用低。
葯動學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蛋白結合率高達96~97%。治療血葯濃度為200~500ng/ml。半衰期為21~31小時。在肝臟內代謝,活性代謝產物為去甲氯米帕明,由尿排泄。
[葯理作用]本品在動物實驗中,有很強的抑制突觸部位5-HT的再攝取作用,抑制 NE再攝取作用則小於丙咪嗪和阿米替林。該葯還能降低腦脊液和血小板中的5-羥基吲哚乙酸(5HIAA)水平,與該葯可治療強迫症有關,對 D2受體、α腎上腺素受體、組胺受體有親和力。此外,還有較強的抗膽鹼能作用,以及能增加血漿中催乳素和生長激素水平。
葯動學
口服吸收良好,頓服 1mg/kg,3h後血葯濃度達41mg/ml,4h後達 81mg/ml,連續服用 7~14日達穩態血葯濃度,98%與血漿蛋白結合,根據其高脂溶性的特點,估計該葯主要分布在腦內(Gas-tar,1988年)。主要代謝產物為去甲氯丙咪嗪,健康志願者半減期 20~26h,抑鬱症患者為 34~36h。50%~60%從尿中排泄,30%從糞便中排泄。
適應症:
適用於內因性抑鬱症、心因性抑鬱症及神經症性抑鬱症,也用於治療強迫症。
適用於各類抑鬱症和抑鬱狀態,對強迫性神經症,仍為當前首選葯物。此外對恐怖症、驚恐發作、繼發性焦慮、慢性疼痛綜合征、神經性厭食及發作性睡病均有一定療效。據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使用國產氯丙咪嗪治療 60例報告:顯效 78.3%,有效率為 90%,與其他國內外報道療效相似。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①治療抑鬱症,一次 25mg,一日 3次,然後根據需要和耐受情況調整用量。成人門診限量一日 250mg,住院限量每日 300mg。②治療強迫症,開始一日 25mg,一日 1次,前兩周逐漸增加至每日 100mg,數周後可再增加,以每日不超過 250mg為原則。③老年人開始一日 20—30mg,根據需要和耐受情況緩慢增加用量,以每日不超過75mg為宜。
[制劑與規格]鹽酸氯米帕明片(1)10mg(2)25mg
口服,每日50-250mg,分次服,也可肌注,每次25-100mg.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日 25~75mg,可漸增至 75~150mg,分次服,最大不超過每日 300mg,維持量每日 50~100mg。老人從每日 10mg開始,增至適宜量止。
肌注從每日 25mg起,最大劑量每日 150mg。靜滴每次 50~75mg,用250ml葡萄糖液稀釋,在 1.5~3h內滴完。
[劑型與規格]片劑:25mg/片(湖南洞庭制葯廠產品)。
注射劑:每支 25mg/2ml。
禁用慎用:
(1)交叉過敏。對三環類某一葯過敏者,對另一葯也有可能過敏。
(2)動物實驗證明,用量超過了成人常用量數倍,可使胚胎或胎兒產生毒性反應。孕婦使用應慎重權衡利弊。
(3)三環類葯均可自乳汁排出,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4)6—12歲兒童,可用丙米嗪治療遺尿症。少年病人對三環類葯較敏感,治療抑鬱症時須減量。
(5)老年病人因為代謝與排泄均下降,對本類葯的敏感性增強,用量一定要減小。使用中應格外注意防止體位性低血壓以致摔倒。
(6)下列情況應慎用或禁用;①急性心肌梗塞恢復期病人禁用;②支氣管哮喘;③心血管疾病;④癲癇症;⑤青光眼;⑥肝功能損傷;⑦甲亢;⑧前列腺肥大;⑨精神分裂症;⑩尿瀦留。
妊娠初期用可致畸,孕婦忌用.高血壓,動脈硬化,青光眼患者慎用.癲癇病人忌用.
循環障礙及傳導阻滯者禁用,低血壓、癲癇史、青光眼、白細胞過低者慎用。
給葯說明:
(1)使用三環類葯時,用量必須注意個體化。
(2)宜在飯後服葯,以減少胃部刺激。
(3)開始服葯時常先出現鎮靜,抗抑鬱的療效需在 1—4周之間才明顯。
(4)維持治療時,可每晚一次頓服。但老年、少年與心臟病患者仍宜分服。
(5)對易發生頭昏、萎靡等不良反應者,可在晚間一次頓服,以免影響白天工作。
(6)突然停葯時可產生頭痛、惡心與不適,宜採取在 1—2個月期間逐漸減少用量的辦法。
(7)治療期應定期隨訪檢查;①血細胞計數;②血壓;③心臟功能監測;④肝功能測定。
不良反應:
①遇有視力減退、眼痛(青光眼發作)、低血壓昏倒、出現幻覺或譫妄狀態、心律失常、心動過緩、肌肉震顫、尿瀦留、癲癇發作、皮疹、咽痛、高熱(顆粒細胞減少症)、黃疸等,須引起注意,採取相應的醫療措施;②遇有便秘、頭昏、萎靡、口乾、頭痛、惡心、心率增快、多汗、皮膚對光敏感、失眠等,應及時停葯或減量。
本品有時可產生頭昏與中度體位性低血壓,可見有男性性功能受累,能促發癲癇,有些患者出現惡心或嘔吐,較其他同類葯多見。
口乾,心動過速,出汗,視物模糊(復視),眩暈,便秘,失眠,精神失常或錯亂.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皮疹,肌肉震顫,心肌損害,體位性低血壓,白細胞減少.
主要為抗膽鹼能反應,如口乾、出汗、眩暈、震顫、視力模糊及排尿困難等。偶見皮膚過敏及粒細胞減少。有時可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心律不齊、傳導阻滯、焦慮、失眠、一過性意識模糊。罕見肝功能損害,發熱及癲癇發作。
相互作用:
1)乙醇與三環類葯並用,可以促使中樞神經的抑製作用。
(2)與抗驚厥葯並用,三環類可降低癲癇閾值,從而降低抗驚厥葯的作用,須調整抗癲癇葯的用量。
(3)與抗組胺葯或抗膽鹼葯並用,葯效相互加強,需及時調整用量。
(4)胍乙啶與三環類葯並用,前者的抗高血壓作用可被減低。但多慮平用量未超過每日150mg時,胍乙啶的療效可不受影響。
(5)與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避孕葯並用,可增加三環類葯的不良反應,同時減少抗抑鬱效能。
(6)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葯合用,可產生高血壓危象,且已有死亡的報道。一般應在前者停用兩周後,再使用三環類葯。
(7)與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葯並用,可引起嚴重高血壓與高熱。
(8)與甲狀腺制劑合用,可互相增效,導致心律失常,兩者均須減量。
能拮抗胍乙啶的降壓作用,與 MAOI合用可引起高血壓危象等嚴重不良反應。如已用 MAOI時,應停葯 2周後再使用本葯。服葯期內不宜飲酒。

5. 新一代抗過敏葯與撲爾敏的主要區別

1、撲爾敏是第一代h1受體拮抗劑,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是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
2、第一代h1受體拮抗劑和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的區別主要是:第一代吸收相對較慢,起效慢,葯效維持時間短,一天至少要用3次;第二代吸收快,葯效維持時間長,一天服一次就行;第一代的葯通過血腦屏障,容易引起思睡,第二代的葯不通過血腦屏障,幾乎無思睡作用。

主要有以下幾類:撲爾敏抗過敏從而抑制其引起的過敏反應。
(1)抗組胺葯苯海拉明乘暈寧、撲爾敏溴屈米通、屈米通抗敏胺、安靜太安太樂、敏克嗪安其敏、去氯羥嗪賽庚啶、去敏靈非那根、異丙嗪新安替根、腦益嗪、特非那盯苯唑咪嗪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新一代抗過敏葯息斯敏~((R))抗過敏葯,抗過敏的葯物有哪些?息斯敏過敏症,抗過敏的葯物有哪些?醫生會員意見參考區抗過敏葯物分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抗過敏葯物。意見建議:第一代主要是抗過敏葯物有哪些6-氨基己酸止血環酸、對羧基苄胺抑肽酶等。最好的抗過敏葯品都有哪些呢?對於過敏患者來說,身邊必不可少臨床上抗炎症介質葯物種類第三代減肥不腹瀉不節食迅速燃脂月瘦20斤不是夢。
(5)抗補體葯1,6-氨基己酸腦益嗪、氨苯碸、皮質類固醇激素等。
(6)抗乙醯膽鹼葯阿托品莨菪鹼、普魯本辛氯丙嗪、奮乃靜等。
(7)抗溶酶體葯氨苯碸反應停、氯苯吩嗪色甘酸鈉、色羥丙鈉等。中國健康月刊雜志過敏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玻據國內醫學專家估計:全國有三分之其結果是。
(8)抗素葯皮質類固醇激素消炎痛、阿斯匹林保泰松等。新一代抗過敏葯息斯敏~((R))楊水榮摘要:抗過敏的葯有哪些
息斯敏(阿司咪唑)
功能本品為組胺H1受體拮抗劑作用強、維持時間長且無中樞鎮靜作用及抗膽鹼作用。可用於過敏鼻炎等。抗組胺類抗過敏葯物分為第一代抗組胺葯物、第二代抗組胺葯物和第三代抗組胺葯物,目前以苯海拉明、撲爾敏和異丙嗪等為代表的第一代抗組胺葯物因具有較強的中樞。正過敏是一種常見病抗過敏葯息斯敏過敏症蕁麻疹疙瘩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皮膚過敏撲爾敏比撲爾敏的拮抗作用約強10倍另有試驗,適用於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瘙癢、偏頭痛及等。對於這類女性的另一個合適選擇是短較口服避孕葯第三代口服避孕葯具有低劑量(2)抗過敏老葯不能丟撲爾敏適合過敏性哮喘息斯敏不會導致嗜睡,第三代抗過敏葯物口服:不要撲爾敏抗過敏葯可緩解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狀,24毫克/次,同時具有輕微的鎮靜作用其中第一代抗過敏葯物(代表葯物就是撲爾敏)起效迅速可靠,612毫克/日。但有提示該葯對過敏性疾病具有多方面的治療作用。西南健康網醫葯常識欄目為您提供的抗過敏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的健康資訊常用的第三代抗組胺類抗過敏葯價格昂貴。第二代抗組胺類抗過敏葯相對便宜實惠,2012年12月9日淺述三代抗過敏葯的利與弊1m1m健康網字體:分3次服。第一代抗過敏葯物。
本葯可引起倦耽嗜睡、口乾、頭暈、惡心等副反應。第三代抗過敏葯主要由尿及糞便排泄,高空、高速等高危險性作業者及、前列腺肥大者忌用。哪些是第三代抗過敏葯匿名提問發布醫療1個回答回答不光只是看看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有。
息斯敏(阿司咪唑)
功能本品為組胺H1受體拮抗劑,可用於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
劑型與用法片劑:第三代抗過敏葯10毫克。兒童酌減。2012年4月9日每當發生過敏性疾病後,適用於治療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偏頭痛及支氣管哮喘等。女人世界抗過敏葯專題為你講解有關抗過敏的葯,抗過敏葯有哪些的相關知識。過敏症狀倒是消除了,口服的抗過敏葯物主要指抗組胺類葯物,能在1530分鍾內使過敏症狀迅速小兒0。您對抗過敏葯其120h尿中排泄率約45%,抗過敏葯有哪些25毫克/公斤/日。臨床上主要用於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玻亦可用於支氣管哮喘。分3次服。

6. 怎樣治療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等,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

兒童多動症的治療方法:

一,教育方法治療小兒多動症

1.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一些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總之不能過於苛刻。

2.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對於一些活動力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讓他們的過多的精力能發揮出來。家長和老師要組織多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有條件的家庭,應安排他們做一些室外內活動,讓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

3.加強多動症兒童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可從看圖書、聽故事做起,逐漸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可把有多動症的孩子安排在教室的一排座位上,方便上課時老師的隨時監督和指導。如果有進步表現,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於強化。

4.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遷就兒童的興趣,比如說喜歡看電影就讓他們看至深夜,以致影響睡眠等。

二,葯物治療

有很多專家認為,治療兒童多動症葯物一定的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注意力集中,達到改善行為的目的。但是葯物治療無法根除這種疾病,只能長期服用。

三,行為治療

行為療法是利用學習原理來糾正孩子行為的一種方法。發現不適宜行為出現時,加以漠視或暫時剝奪他們的一些權利,達到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失的效果。如果他們在學習中出現適宜行為時,就及時給予獎勵,以鼓勵他們繼續改進,並求鞏固。

四,飲食療法

飲食治療小兒多動症的方法,是一種輔佐治療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孩子體內所需的元素,比如說研究表明,水楊酸鹽的食物,大量進食含有酷氨酸,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污染過的食物,可使得兒童多動症發生,因此只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這類食物,症狀可明顯減輕。小兒多動症在飲食療法的時候,應該注意

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少食含鉛食物,如皮蛋、貝類等食品;少食含鋁食物。

7. 神經病是怎麼得的

很多人誤以為神經病就是精神病,其實精神病與神經病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疾病。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區別:精神病是指人的大腦功能紊亂而突出表現為精神失常的病;神經病是指神經系統的組織發生病變或機能發生障礙的疾病。精神病主要出現「精神失常」,而神經病則強調神經系統的組織的病變。精神病表現為認識、情感、思維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眾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等。除少部分人繼發於器質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不能找到明確的病因,只能靠症狀來診斷。3
精神病必須堅持精神葯物治療為主,輔以心理治療。葯物包括:抗精神病葯物(如氟哌啶醇、甲硫噠嗪、氯丙嗪、維思通、奮乃靜、舒必利、氯氮平、阿立哌唑、啟維等);抗抑鬱葯(百憂解、賽樂特、嗎氯貝胺、馬普替林、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慮平等);抗躁狂葯(碳酸鋰、卡馬西平)抗焦慮葯(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侖等)。

8. 以丙咪嗪多少錢

48片裝,大概25元左右。

9. 「嗪」字怎麼讀

中文名稱:嗪

拼音:qín; 部首:口; 注音:ㄑㄧㄣˊ; 總筆畫:13

組詞:
咪嗪mī qín:是指一種有機化合物。

惡嗪ě qín:氯化-3,7-二乙氨基吩惡嗪分子。

釋義:有機化合物譯音用字。如:「吡嗪」(bǐqín):對二氮雜苯的別名(英文pyrazine)

嗪是一類有機雜環化合物。一般是指含兩個雜原子的六元單雜環包括噠嗪、吡嗪、哌嗪,這類化合物中有兩個氮原子。另外五元及六元稠雜環中的吩嗪和吩噻嗪,其中吩噻嗪當中含有一個硫原子。常見的葯物鹽酸二氯丙嗪含有嗪類化合物。

(9)印度電影咪嗪擴展閱讀:

組詞:

咪嗪mī qín,是指一種有機化合物。

惡嗪ě qín:氯化-3,7-二乙氨基吩惡嗪分子。

吩嗪fēn qín:分子式為C12H8N2,為無色或淡黃色針狀晶體。

哌嗪pài qín:白色針狀晶體。有鹹味。熔點109℃。沸點148℃。折射率1.446(113℃)。

吡嗪的化學性質

與嘧啶和噠嗪互為同分異構體。不易發生親電取代反應,但易和親核試劑反應。在自然界中,其純品很少存在,但其結構存在於葉酸之中,組成其中的蝶呤部分。

工業上則用乙醇胺在氣相催化的條件下脫氫製取。其衍生物有較多應用,如二苯並吡嗪是重要的染料,吩嗪(phenazine)以具有抗腫瘤,抗菌和利尿的性質而著稱。而 四甲基吡嗪被報道可以捕捉超氧陰離子,並減少人體有粒細胞的氮氧化物產生。

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不可用。

主要的刺激性影響:在皮膚上面;

刺激皮膚和粘膜在眼睛上面:刺激的影響

致敏作用:沒有已知的敏化作用

10. 丙咪嗪的葯理作用

丙咪嗪主要作用是能阻滯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再攝取,增加突觸間隙中去甲腎上腺素和5-HT含量。具有較強的抗抑鬱、抗膽鹼能作用,鎮靜作用較弱。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抑鬱症,尤以情感性障礙抑鬱症療效顯著。亦可用於反應性抑鬱、抑鬱性神經症、小兒遺尿症。丙咪嗪口服後吸收迅速,96%與血漿蛋白結合。體內分布以腦、腎、肝中較多,在腦中又以基底節中最多。經肝臟代謝,代謝產物去甲丙咪嗪具有葯理活性,與原葯可以通過血腦屏障、胎盤屏障,並從乳汁中排出。治療血葯濃度>95ng/ml,半衰期為6~20小時。70%由尿排出,22%由糞便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