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雄獅影評
擴展閱讀
科幻電影超燃片段剪輯 2025-08-23 10:46:59
劉德華電影幾部 2025-08-23 10:41:38
日本水泥電影名 2025-08-23 10:41:36

印度電影雄獅影評

發布時間: 2022-04-23 13:08:39

① 印度電影雄獅是真實的嗎

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雄獅》根據暢銷書《漫漫尋家路》改編,故事源於作者薩羅·布萊爾利的一段真實經歷:一個在加爾各答走失的5歲印度男孩薩羅,迷迷糊糊登上一列火車,這一走就走了好幾千公里。小薩羅剛開始十分驚慌,但很快就又平靜下來,之後他進入了一所福利院。在那裡,一對沒有孩子的澳大利亞夫婦蘇和約翰·布萊爾利收養了他。25年之後,憑借現代高科技技術和隱約的童年記憶,薩羅不遠萬里尋找家鄉與家人重聚……在漫長的尋親過程中,反映了男主人公從驚恐不安、到焦慮彷徨再到勇敢堅定的過程。如果說《摔跤吧,爸爸》反映出了印度男女地位的差異、印度女性地位的低下,那《雄獅》就反映出了印度兒童問題。據悉,印度每年有8萬兒童失蹤。

② 電影雄獅觀後感100字

雄獅少年,這片子是最近十年我見過的國產動漫里,宣發最糟心的。片子本身的質量應該還可以,從我首頁上幾個看過片的人都在誇,結合他們以往其他片子上的評價,我覺得這片子的故事和作畫水準應該都不錯。

但這片子的輿論特別兩極化。其中一極最初只是說丑,後來有人提到故意弄小眼睛拉開眼距是不是RH,這個時候我覺得藝術風格的東西,無所謂,多一些探索也很好。然而接下來主創針對這個點的回應,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非要扯什麼廣東人長這樣,迅速讓一個原本仍處於模糊地帶可以討論的議題,極化成了群體攻訐。

藝術創作者,將作品放到大眾面前時,必須有個客觀的認知,一定有人不喜歡你的作品,你可以聊藝術創作,可以聊多元審美,但你不應該把這個事情作為一頂大帽子扣到別人頭上。也是從這一點開始,這片子的宣發基本就徹底垮掉了,以至於今天我看到有宣傳稿把這片子和這兩年其他幾個過街老鼠大眾喊打的IP並列時毫不意外。最近一直在給這片子貢獻自來水的人,有不少都有過跨火盆的應激反應,經歷最新的這么一波,估計會有一些進一步退出自來水吧。

③ 印度雄獅故事梗概

印度電影《雄獅》劇情梗概:
印度村莊Shivgad的檢察官Bajirao Shingham一直以一己之力對抗著當地的黑暗勢力,美麗的Kavya也因為他的正義而對他心生好感。然而當Bajirao被提拔來到Goa地區,他發現當地的掌控者Jaykant其實是無數犯罪的幕後黑手,在被Jaykant嚴密控制著的Goa地區,嫉惡如仇的Bajirao正面臨著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④ 《雄獅》好看嗎

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好,還行吧。

⑤ 雄獅完整未修版電影雄獅好看嗎

根據《漫漫尋家路》改編,
講述了一個印度男孩和父母離散,花了20年時間去尋找自己的父母。片子挺感人的,好看!

⑥ 《雄獅》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

《雄獅》也是由真實事件改編,同樣是以情感制勝又不乏現實情懷的作品。影片的原型人物薩羅·布萊爾利1981年生於印度,5歲時走失,後被一對澳大利亞夫婦收養,25年後,他憑著童年的記憶和衛星圖像對比,不懈尋找,終於重返故鄉與生母相認。

這是一個真實的親情故事,薩羅把這段無比艱難的心路歷程寫成了自傳體小說《漫漫尋家路》,出版後受到全球矚目,書中以親身經歷的視角,通過對印度走失兒童的真實處境、領養家庭的情感症疾的描寫,重新點燃了印度每年十萬走失童重返家鄉的希望。

薩羅從印度的一個小村莊到加爾各答再到澳洲,再從澳洲回到印度的小村莊,20多年的時間里,從走失到回歸,影片不僅完成了一次環形敘事,主人公更是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輪回。在影片結尾,導演加入了故事原型中母子相聚的一些影像資料,電影與現實之間形成了一種有趣的互文關系,也讓這部電影具有了較強的社會意義。

⑦ 雄獅怎麼樣

這部電影是我在齋浦爾看得,印度人人民看電影都很high,時不時會鼓掌會尖叫,雖然是印度語,但是狗血的劇情和坑爹的誇張真是太搞笑了

⑧ 如何評價雄獅

《Lion》:從困鬥之獸到覺醒的雄獅

文/電影符號學

國內即將引進的電影《Lion》(譯名:雄獅),改編自暢銷書《漫漫尋家路》,集結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戴夫·帕特爾、龍紋身的女孩魯妮·瑪拉、更有妮可·基德曼這樣的澳大利亞國寶級天後參演,演員陣容堪稱強大。電影更是榮獲第89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配樂在內的6項大獎提名。

本片男主 Saroo的故事原型,就是《漫漫尋家路》的作者薩羅·布萊爾利本人,如此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電影,總能擁有一種別樣的生命力。男主是在找尋自己的家鄉,而觀眾看完,也會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深處,究竟哪裡才是歸宿。這是一種人性的蘇醒,也正好跟片名契合——《Lion》,沉睡的雄獅,開始蘇醒了。正如本片到最後才點題——原來5歲的Saroo,一直記錯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原名之意便是雄獅。此處寓意不言而喻:當Saroo找到自己的生母那一刻起,他才知道了自己名字原意是雄獅,所以他在這一刻起,才是雄獅。而在澳大利亞學習酒店管理,擁有一個面容姣好的女朋友,看似前程風光無限的那個少年,其實內心一直存在一種缺失,一種對母親親情的缺失、對Gud兄弟情誼的缺失,這種缺失並不會因為他5歲時模糊的記憶而逐漸消退,反而更加地清晰。甚至他在尋找自己家鄉的過程里,都開始出現了幻視——夢里的母親、站在山上的哥哥。

Saroo尋找自己家鄉的起因,源於大學時代的一次聚會,同學之間無意間的談話,和那一盤甜點,勾起了他對於家鄉、對於母親、對於哥哥的無限思念,而這份思念卻因為5歲時候模糊的記憶,變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惶恐。 Saroo就像一隻困鬥之獸,辭去了工作,疏遠了女友,把自己困在房間里,瘋狂地找尋著自己的家鄉。

用女朋友Lucy的話說, Saroo跟她在同一間屋子裡,Lucy在這間房間,而Saroo在那間房間,Saroo的那間房間,便是對養母 Sue都沒有打開的心房。

有評論說 Saroo在找尋自己家鄉的這一段過程中的掙扎和惶恐,以及沒有方向感的頹靡,顯得有些冗長。而我恰恰不這么覺得,反而覺得這一段熠熠生輝,正如《海邊的曼徹斯特》里一頹到底的Lee Chandler, Saroo在這一段長長的時間里的郁悶、徘徊、不知所措,恰恰是本片的立意得到升華的一段。

因為Saroo所要尋找的家,更像是一個理想國,正如同《金剛狼3》中,Logan要帶女兒去的地方一樣,這個地方那麼遙遠,甚至可能不存在,所以Saroo在尋找的過程中,出現了跟Logan一樣的彷徨和惆悵,但是他們都堅持地去找尋,看似是找到一個地方,其實是為了獲取自己內心的平靜,正如哲學家囿於「我們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上無法自拔一樣。

彷徨來源於沒有方向感的惶恐,失望來源於不知道是否可以找到的機會渺茫,當無數次的失望演變為絕望的時候,Saroo很有可能會變成他養父母領養的哥哥一樣,這個角色的設定,就是走不出來的人,便是困鬥之獸。

所以妮可·基德曼飾演的Sue Brierley在評價自己領養的這個哥哥時,說到:他其實非常非常地聰明,如果他可以走出來。這里你會發現,在「走出來」的面前,「聰明」這個以往看似很重要的對人的考量因素,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走出來」更像是你要搞清楚自己來自何方,又將去往何處的一個永恆命題。所以Saroo養父母的哥哥終其一生也沒有想明白。而Saroo又被同樣的問題困了進去,所以當Saroo的養父John Brierley在門口說出那句「我們很擔心你」的時候,他們是怕Saroo陷入了跟哥哥一樣長久的迷惘當中。

這部電影看似是一個找尋自己家鄉的故事,其實是對於我們來自何方的一次哲學探討。片中所呈現出來的無方向的驚恐、困鬥之獸、覺醒的雄獅等,都將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安寧,成為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