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目標
擴展閱讀
槍火完整版電影 2025-05-03 23:18:04
母親的孩子1994電影 2025-05-03 23:11:21

印度電影目標

發布時間: 2022-04-20 01:07:45

A. 印度電影對我們有何影響

隨著中國觀眾越來越多接觸到域外電影文化,以及印度寶萊塢風格本身的流變,以往國人對印度電影「唱唱跳跳」的觀念正在改變。中國的老鄰居正在用電影改變它的國際形象,背後則是電影作為文化產品融入全球化後的必然結果。

可能很少人知道,現在在印度看電影之前是要起立唱國歌的,因此看到最後賽場響徹國歌一段,我想到印度觀眾為了看場電影要起立兩次,笑場了。而更有意思的是,奏完國歌之後現場觀賽的穆斯林小女孩高呼了一聲「印度必勝」!大家或許不會忘記,帶她來看比賽的父親,正是一直低價給吉塔一家供應雞肉的人。一個崇尚素食的印度教徒的女兒,吃著穆斯林養的雞贏得了國際摔跤比賽金牌。影片的民族訴求,一切盡在不言中。無論從商業成熟度還是社會議題開放度而言,印度電影都堪為中國電影的老師。

B. 印度的電影現狀和未來如何呀

作者:弘法士 發表日期:2011-1-20 13:14:32
最近印度電影《三個白痴》在中國網路上突然躥紅,很多人立刻甩出了「連印度阿三的電影都這么牛了」的驚恐面孔,如果他們的父母親聽到這句話,可真是笑而不語了。當年《流浪者》和《大篷車》席捲中國的時候,現在中國印度電影迷絕大多數還沒有出生。進入90年代,好萊塢大片的湧入立刻改變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以至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對寶萊塢毫無了解。還是英國導演丹尼鮑爾的一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現在中國年輕人的視線重新拉回到了印度,而那部電影其實還是英國電影。緊接著《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罕》等幾部印度電影在國內影迷中走紅,才讓中國影迷再次感受到寶萊塢的魅力。於是搜索整理了一些資料來對印度電影市場的基本狀況備份一下,只當掃盲。

一、印度電影市場有多大?

1、電影產量:根據全球電影院調查的統計研究所(UIS)教科文組織研究所進行出來的數據,2008年印度電影年產量1091部,是第二名美國、第三名日本的兩倍多,第四名中國的三倍多。而且印度每年還在刷新這個數字。

2、電影票房:印度電影票房位列世界第三。以2008年為例,美國89.2億美元,日本18.79億美元,印度僅次於日本,為18.60億美元。

3、觀影人次與票價:印度有很多電影院,每天有超過兩千萬的觀眾。電影院通常被分為A、B和C三類。A代表城市,B代表市鎮而C代表鄉村。電影院收費非常便宜,A類電影院通常不超過40盧比(約1美元),C類電影院一般不超過10盧比(約25美分)。

二、印度電影在哪裡出產?

寶萊塢(Bollywood)是位於孟買的電影工業基地的別名,是世界第一大電影生產基地,很多時候代指印度電影。印度語言龐雜,其中按使用人口數量計算,前三位分別是印地語、泰勒古語和泰米爾語。寶萊塢生產的主要是印地語電影,印度電影近年的產量約為每年一千部,寶萊塢只佔其中的六成左右。盡管有些純粹主義者對這個名字十分不滿,但「寶萊塢」已經在牛津英語大詞典中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條目。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三、印度電影的一般性特點

1、在印度,女演員再漂亮,不會跳舞也沒有前途。電影中的插曲一般都在影片上映幾周前推出,為的就是讓大家在看電影之前就熟悉這些歌曲,如果歌曲大受歡迎,電影一定賣座,反之就完蛋。歌曲在印度電影里一般不少於5首。

2、印度電影一般都長達三個小時,一般在中間(一個半小時)會在銀幕上打出「Interval」字樣,進行中場休息。

3、原先盛傳的「印度電影審查尺度較嚴,基本不允許有接吻鏡頭。「基本上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因為不能暴露太多,電影導演仍然喜歡讓女演員「濕身」。

4、一些寶萊塢作者從西方成功電影中直接借來情節場景,作曲者也常常從西方電影中抄襲旋律,多數對西方電影的抄襲都不會受到懲罰,因為西方世界對此基本一無所知,而且,印度觀眾對西方電影和曲調也相當陌生。

5、電影對白和歌曲的歌詞通常由不同人寫成。對白通常使用印地語,詩歌部分使用烏爾都語,現在的主流影片更加入很多英語成分。

四、為什麼印度人對電影如此狂熱?

印度電影產業發達的原因與政府政策鼓勵有關,因為印度幅員遼闊,人口逾11億,境內階級分明、貧富懸殊極大,多數民眾生活窮困,為使民眾宣洩苦悶生活,政府鼓勵拍制商業通俗電影,並以低廉票價讓普羅大眾買得起門票,看電影成為全民運動。印度與孟買近年來經濟欣欣向榮,許多投資人視電影產業為搖錢樹,國內外資金蜂擁流入,更使寶萊塢如虎添翼。

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寶萊塢的製片路線以商業娛樂為主要導向,劇情大多易懂、通俗,而且是由俊男美女擔綱演出愛情故事,歌舞排場華麗。近年來寶萊塢的歌舞片電影,甚至風行到美國好萊塢,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也都流行看寶萊塢電影,學跳寶萊塢的舞蹈,成為印度最夯的文化輸出項目。

寶萊塢電影當然也難免招致影評人的批評,認為寶萊塢電影的通俗與陳腔濫調,很難受到國際影展的青睞,因此,「寶萊塢」也被有些人士解讀具雙關含意:一方面是指其電影產業規模可媲美好萊塢,另方面暗諷其多數影片粗拍濫制。

近年來,印度經濟突飛猛進,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增加,對高品質視聽娛樂需求不斷提高,促使印度電影業者在電影製作暨發行的技術不斷提升。此外,隨著印度新生代導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電影製作技術的推陳出新,以及技術愈見純熟製作團隊等,改變了主流電影的呈現屬性,傳統寶萊塢歌舞片固守的老套以及公式化的固定模式,已日漸減少,針對特定消費族群所拍攝的電影,以及更貼近或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影片也日益增多。

五、印度電影市場與世界電影市場的交流

1、在印度,不論國營公司、私營公司還是外國公司,只要拿到進口許可都能進口影片,並且國家對進口外片沒有指標限制,然而除了《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能在印度引起轟動的好萊塢大片可謂鳳毛麟角。在全球電影市場形成席捲之勢的好萊塢平均每年在印度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大概只佔印度總票房的5%左右。

2、21世紀以來,寶萊塢也積極改變了以國內觀眾為主的策略,開始了積極向海外發行之路。現在印度的電影出口已僅次於美國排世界第二,英國和北美是印度最大的海外世界。而印度電影在美國取得的收入也是美國電影在印度所取得收入的數倍。2010年,《風箏》在北美票房周末排行中沖入前十名,再一次證明了寶萊塢電影在北美開拓市場的勇氣。2009年在印度打破多項票房紀錄的《三個白痴》至今為止的總票房收入裏海外票房佔到一半。

六、「印度奧斯卡」Filmfare

印度銀幕雜志《Filmfare》在1953年舉辦了第一屆「Filmfare獎」,該獎後來成為寶萊塢的奧斯卡獎。2000年以後,該獎將頒獎禮放在印度之外的國家舉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聯酋的迪拜、新加坡與英國第四大城市謝菲爾德都先後承辦過這一盛典,這么做不僅提升了寶萊塢電影的國際知名度,更為印度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渠道便利。

C. 印度電影特點是什麼

1、印度的電影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橋段。

2、營造華麗的氣氛,多以慶典為主,拍攝場景大多為棚內景。

3、各種不同的民族特色夾雜在電影片段中。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付印度國內龐大的需求。同時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

(3)印度電影目標擴展閱讀

印度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不同語言的族群對母語的電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電影業的發展,尤以孟買(舊稱Bombay)為基地的印度語電影業發展最為成熟,被譽為寶萊塢Bollywood(取自Bombay與好萊塢Hollywood)。

著名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就是出身自印度的孟加拉語電影業。他於1992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倫敦電影節的薩雅吉雷獎項以他的名字命名。

D. 印度電影的特點

1、印度的電影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橋段。

2、營造華麗的氣氛,多以慶典為主,拍攝場景大多為棚內景。

3、各種不同的民族特色夾雜在電影片段中。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付印度國內龐大的需求。同時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區成名的電影工作者都會到寶萊塢尋找機會。不同地區的電影會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電影可能會有不同語言的版本。



(4)印度電影目標擴展閱讀:

印度電影開始於19世紀末。1896年在孟買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以後10年中外國製片人不斷帶來各種新影片,在孟買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這些放映活動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製片興趣,薩達達以兩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訓練猴子為素材拍攝了印度最早的兩部短片,被譽為印度電影的先驅。

1950年代到1990年代,絕大部分印度本地製作的電影利潤可觀,因為電視和外來電影的競爭較少。但隨著電視機和有視頻道普及、外國電影大量湧入,很多印度電影都慘淡收場。受歡迎的本地製作則受盜版影響而利潤大減。

E. 中國電影和印度電影的不同之處

《帶手榴彈的男孩》是另一部被看好的印度電影。一個月前,《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勇奪奧斯卡八項大獎的榮耀向世人展示了印度電影的魅力。也正因此,在含金量很高的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前夕,人們紛紛猜測此次是否又會颳起一股印度旋風。印度影片向來就不缺少話題性,人們無不驚訝於這個極端之國的韌性:一方面,大量粗製濫造的影片能在本土市場長時間呼風喚雨;另一方面,千里挑一的優秀電影又能在國際市場所向披靡,屢有斬獲。這讓《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原著作者維卡斯·斯瓦魯普感慨不已:「如果不把寶萊塢加進來,就沒有真正的印度。」未來票房大戶

3月23日晚,在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上,印度影片得到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等四項提名,可最終一無所獲,只有印度影後朴雅卡·喬普拉(PriyankaChopra)得到了一早就確定的「電影票房大獎」。《好萊塢報道》的出版人埃里克·米卡(EricMika)稱她是印度當之無愧的一號女星,這一獎項用來表彰她在「如此短的時間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喬普拉是獲得「電影票房大獎」的第二人,兩年前,同一獎項頒給了創造了17億票房收入的香港影星劉德華。如果說劉德華的獲獎是表彰其近三十年演藝事業成就的話,那麼把獎頒給26歲的喬普拉,則是對票房未來的期待。

喬普拉的故事絕佳地解讀了印度電影在新千年的崛起。喬普拉的成名之路與眾不同,2000年18歲的喬普拉在英國倫敦千禧年圓頂紀念館戴上了「世界小姐」的桂冠,那是第50年的世界小姐比賽,獲勝的喬普拉被稱為「千禧小姐」,甫一出道,便獲得世界范圍的關注。

同是2000年,被譽為「寶萊塢奧斯卡」的印度國際電影學院獎選擇進軍海外,將頒獎禮放在印度之外的國家舉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聯酋的迪拜、新加坡與英國第四大城市謝菲爾德都先後承辦過這一頒獎盛典,近距離感受了印度電影的熱度。這樣做不僅提升了寶萊塢電影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更是為印度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渠道上的便利。這樣的努力在今天的回報是,在中東、北非、東南亞地區印度電影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固定周期的播放,培養了當地市場與印度本土寶萊塢在電影營銷方面的互動,印度市場的人氣與海外市場票房都是對印度電影的雙重考量。

2003年喬普拉決心踏入寶萊塢,接拍的第二部電影就讓她在印度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印度電影觀眾獎」(FilmfareAwards)中摘得「最佳女新人」的獎項,一時贊譽無數。可隨後幾年,喬普拉的演藝事業幾經起伏,一度被影評者貼上「花瓶」演員的標簽。直到2008年她接拍《時尚》(Fashion)影片,在片中扮演頂級模特的喬普拉找回了8年前的風采,獲得「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女演員,通過5年不懈的努力從一名演藝新人晉身寶萊塢影後。下一個目標,中國

而這五年時間,寶萊塢同樣在向商業電影轉化,以喬普拉獲獎影片《時尚》為例,中國的聯想、世界知名運動品牌銳步等企業都在這部電影中開展了隱形廣告營銷,這使得電影尚未上映就已經收回了一半的製作成本。此外,寶萊塢通過積極改編好萊塢電影,積累電影創作經驗。2008年,4000萬美元創下印度電影工業票房記錄的《未知死亡》(Ghajini)就是改編自好萊塢2000年的驚悚電影《記憶碎片》(Memeoto),再加上《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獲獎後的國際影響力,印度電影在高端商業電影的成就不可小覷。

當奧斯卡大獎幫助印度電影在世界地圖上敲開了北美電影市場後,哪裡又會是印度電影的下一個目標?答案是,中國。而香港成熟的電影產業就是亞洲電影國際化成功與否的試金石。香港力圖將自身打造成「亞洲的世界城」,在700萬人口中,有近5萬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裔常駐居民,更有20萬菲律賓、印尼裔東南亞人口,這對亞洲各國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有莫大的吸引力。

巧合的是,這次電影節上的一部印度電影名字就叫《從印度到中國》。這是部在印度都充滿話題爭論的電影,盡管在中國觀眾看來這部電影對中國認識膚淺,對中國的描述仍停留在「萬里長城、中國功夫、故宮」等中國景觀上,甚至片中的中文說得都不那麼地道,但這部電影背後卻是印度電影尋求國際化的探索。

F. 電影《印度合夥人》帶給我們哪些思考如何評價

《印度合夥人》目前豆瓣評分7.6分,IMDb評分目前8.1分,一度達到過8.6分,超越《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等印度片。可以說是部高口碑的影片

《印度合夥人》是現實主義題材,根據人物傳記《TheLegendOfLakshmiPrasad》改編,故事主要講述了印度的傳統思想把女性月經列為不祥之物,很多女性在生理期沒有衛生觀念,而進口衛生巾價格高昂,為此一個草根企業家經歷被嘲笑、被誤解的重重困難,最終發明出低成本的衛生巾生產機,為印度農村的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全片情節緊湊,細節扎實,所以最後的煽情也不覺得惡俗。

《印度合夥人》今年1月就在印度上映了,英文片名叫「Padman」,其實最初中文譯名叫《護墊俠》,非常切題,但可能考慮到大眾的接受度,尤其是別把男觀眾嚇到了。當然,改成這名也可能是沾沾《中國合夥人》珠玉在前的光。12月18日國產片《中國合夥人2》也要上映了,今年播出的還有部朱亞文主演的國產劇《合夥人》,看來「合夥人」也要成IP熱詞了。

G.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最初的夢想》

表面上看似是一部悲劇,但是結局還是比較溫馨的。

雖說一開頭的時候劇情的確是有點悲劇,但是到中間部分,劇情就有點慢慢變化了,這也起到了改變電影走向的作用,讓《最初的夢想》從貼近悲劇的調性,逐步往喜劇片的風格轉換。轉換過程也稱得上循序漸進、有條有理。

H. 印度電影發展的十分迅猛,其原因是什麼

印度電影題材寬泛,無所禁忌。印度電影的題材都比較新穎,力求大膽突破,無論是印度的種姓制度、或者是宗教問題、或者國家政治都是其可以拍攝的題材。

政府支持和開放投資環境,早在十九世紀60年代印度政府就資助一些導演拍攝印度主題類型的電影,從1999年開始,印度電影正式走上產業化發展之路,導演可以從銀行貸款,同時也允許外國資本進入國內投資,這使得印度電影解決了錢的問題,發展更加迅速。

I. 印度很多方面都不行,為什麼電影行業卻發展得很好

印度電影發展的很好,寶萊塢也是電影人心中的天堂。印度這個國家沒有民主,印度這個國家真的很爛,但是印度的電影發展很好,為什麼印度這個國家很爛,但是印度電影為什麼這么好呢?我一直都搞不懂,但是後來我知道了印度的電影發展有很多因素,正是所有人的努力讓印度電影發展的越來越好。

印度電影真的很棒。

J. 大家看過感觸最深的印度電影是什麼為什麼這部感觸最深

哈嘍大家好。關於印度電影我了解不多,看過的沒幾部。要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印度合夥人》。一部評分很好的印度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印度鄉村中普通的機械修理工,因為對妻子的愛而做出了推廣護墊的一系列努力,經過了重重阻撓,最終獲得了成功的故事。雖然顯得老套,卻依然讓我深陷劇情之中,緊緊跟隨著主人公的心路歷程,並且感同身受,內心洶涌,熱淚盈眶。

如果困境真的來臨時,我應該怎麼去面對?是退縮?還是迎難而上去解決它?後來我告訴自己我要迎難而上,去解決困難戰勝它。哪怕是我失敗了,我還可以重頭再來。俞敏洪曾經說過一段話:一個人有多成功是看他跌入谷底,是否能夠反彈起來,反彈起來的高度有多高。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