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電影獎項有哪些最高獎是那哪個
一,金紫荊獎
金紫荊獎由香港影評人協會主辦。1996年舉辦第1屆,以後每年年初舉行。各個獎項由影評人協會會員討論投票決定。獎項數量較少,沒有技術獎項。每年還同時評選當年10大華語片和外語片。
二,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三,評論學會獎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主辦,始於1995年。每年1-2月舉行評選,評選范圍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開上映的華語電影。
四,雙周刊獎
由香港《電影雙周刊》雜志創辦於1981年,由影評人投票選出,分為「十大華語片」及「十大外語片」。評選范圍是當年在香港地區放映的影片。1996年以後該評獎納入「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高獎就是金像獎
B.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獎項評審
凡於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香港作首輪公開售票放映,連續七天內放映不少於五場的兩岸華語電影(不包括香港電影),影片長度六十分鍾或以上,並以35毫米菲林放映或數碼放映,均會自動參選第三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競逐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項。
參選電影的語言及出品地區必須符合以下兩項條件: 該片使用的語言二分之一以上為華語(華人地區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但不包括配音),影片若無對白則以原片中的字幕對白是否中文為准則。 出品公司必須有一間為內地或台灣合法注冊公司,並須以出品身份記名於該片的片頭或片尾字幕中。 第一輪
1.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一百人專業評審團投票選出所有獎項的提名名單,票份各占第一輪總積分的百份之五十(50%)。在各獎項中得票最高的首五名可獲進入第二輪評選。
2.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是指符合金像獎選民資格及已向本會正式登記者。
3.第一輪一百人專業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 。
4.每個獎項提名以不超過五個為原則,若有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可增加至六個提名名額;若有超過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提名名額只有四個。
5.若有演員在同一部電影中,同時獲提名主角及配角,則按得票較高的項目為其提名獎項。
6.如在提名名單內發現有不符合資格的候選者,其提名資格會被取消,空缺由下一位得分最高者補上。
7.第一輪一百人專業評審團不能以金像獎選民身份在第一輪中投票,亦不可重疊為「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但可於第二輪以屬會會員身份投票。
第二輪
1.由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及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聯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選出得獎者。
2.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工作者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 (注九),評審可於第一輪投票時以金像獎選民身份投票,但不能以屬會會員身份於第二輪投票。「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占第二輪投票積分55%。
3.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可於第二輪中投選其專業獎項(占積分25%)及其他獎項(占積分20%),所有會員可以用多於一個會藉投票,但每個獎項只能投選一次,詳情請看下列附表: 金像獎屬會專業獎項投票比重其他獎項投票比重香港電影導演會最佳導演新晉導演最佳視覺效果25%25%25%20%20%20%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最佳編劇25%20%香港演藝人協會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員25%25%25%20%20%20%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25%25%20%20%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最佳動作設計25%20%香港電影美術學會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25%25%25%20%20%20%香港電影剪輯協會最佳剪接最佳視覺效果25%25%20%20%香港電影後期專業人員協會最佳音響效果25%20%香港電影製作行政人員協會0%20%香港電影燈光協會0%20%香港影業協會0%20%香港戲院商會0%20%香港電影商協會0%20%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5%25%20%20%最佳電影及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投票計算方法:由金像獎13個屬會會員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以一人一票方式投票最佳電影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總積分45%)(總積分45%)4.若有任何第二輪專業評審榮獲提名,包括入圍「最佳電影」及「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出品人(包括聯合出品人等)、監制(包括聯合監制、執行監制等)、發行范疇者,則會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另行邀請同界別的電影工作者代替其評審職位。
5.每個獎項得分最高的為得獎者,若在同一獎項中有兩名候選者同時得最高分數,該兩名候選者可一起獲得該獎項;若超過兩名候選者同時獲得最高分數,則會由第二輪五十五人專業評審團再在同分的候選者中投票,以選出得獎者。
C. 香港電影設的獎有哪些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香港電影金像獎系香港電影業一年一度嘅盛事,而且系港產電影之中最重要嘅獎項。金像獎見證咗香港電影業嘅起跌。2003年得獎嘅無間道系近年嘅代表作,嚢括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等嘅獎項,成為一時佳話。 [編輯]每年最佳電影得主
2004年 - Running On Karma (2003)
2003年 - 無間道 (2002)
2002年 - 少林足球 (2001)
2001年 - 卧虎藏龍 (2000)
2000年 - Ordinary Heroes (1998)
1999年 - Beast Cop (1998)
1998年 - 香港製造 (1997)
1997年 -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1996)
1996年 - Summer Snow (1994)
1995年 - 重慶森林 (1994)
1994年 - Endless Love (1994)
1993年 - Cageman (1992)
1992年 - To Be Number One (1991)
1991年 - 阿飛正傳 (1991)
1990年 - Beyond the Sunset (1989)
1989年 - 胭脂扣 (1987)
1988年 - An Autumn's Tale (1987)
1987年 - 英雄本色 (1986)
1986年 - 警察故事 (1985)
1985年 - Homecoming (1984)
1984年 - Banbianren (1983)
1983年 - Boat People (1982)
1982年 - Father and Son (1981)
金像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動作設計、 最佳音響效果、 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新人、最佳新導演、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專業精神獎等
D. 各大電影獎項名
電影獎項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
1、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中國電影華表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主辦的電影獎項。正式設立於1994年,是中國電影界的政府獎。華表獎由政府出資獎勵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屬於鼓勵性質的電影獎項。體現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3、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由周恩來總理發起的電影大獎。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4、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5、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82年。
E. 香港有哪些電影 電視 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視劇TVB台慶頒獎禮
F. 香港電影設的獎有什麼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亦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貿素,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1982年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第一屆的頒獎禮,當時只有十大華語及外語片獎及五個獎項。其後與星島報業合辦第二屆與第三屆,以後就由《電影雙周刊》獨力舉辦。
香港電影金像獎系香港電影業一年一度嘅盛事,而且系港產電影之中最重要嘅獎項。金像獎見證咗香港電影業嘅起跌。2003年得獎嘅無間道系近年嘅代表作,嚢括咗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等嘅獎項,成為一時佳話。 [編輯]每年最佳電影得主
2004年 - Running On Karma (2003)
2003年 - 無間道 (2002)
2002年 - 少林足球 (2001)
2001年 - 卧虎藏龍 (2000)
2000年 - Ordinary Heroes (1998)
1999年 - Beast Cop (1998)
1998年 - 香港製造 (1997)
1997年 -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1996)
1996年 - Summer Snow (1994)
1995年 - 重慶森林 (1994)
1994年 - Endless Love (1994)
1993年 - Cageman (1992)
1992年 - To Be Number One (1991)
1991年 - 阿飛正傳 (1991)
1990年 - Beyond the Sunset (1989)
1989年 - 胭脂扣 (1987)
1988年 - An Autumn's Tale (1987)
1987年 - 英雄本色 (1986)
1986年 - 警察故事 (1985)
1985年 - Homecoming (1984)
1984年 - Banbianren (1983)
1983年 - Boat People (1982)
1982年 - Father and Son (1981)
G. 香港電影金像獎2010的所有獎項
第29屆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獎項:得獎名單
「最佳電影」(Best Film):十月圍城 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最佳導演」(Best Director):陳德森(十月圍城)
「最佳編劇」(Best Screenplay):羅啟銳(歲月神偷)
「最佳男主角」(Best Actor):任達華(歲月神偷)
「最佳女主角」(Best Actress):惠英紅(心魔)
「最佳男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or):謝霆鋒(十月圍城)
「最佳女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ress):葉璇(意外)
「最佳新演員」(Best New Performer):李治廷(歲月神偷)
「最佳攝影」(Best Cinematography):黃岳泰(十月圍城)
「最佳剪接」(Best Film Editing):鄺志良、陳志偉(竊聽風雲)
「最佳美術指導」(Best Art Direction):麥國強(十月圍城)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Best Costume & Make Up Design):吳里璐(十月圍城)
「最佳動作設計」(Best Action Choreography):董瑋、李達超(十月圍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Best Original Film Score):陳光榮、金培達(十月圍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Best Original Film Song):歲月輕狂Echoes Of The Rainbow (歲月神偷Echoes Of The Rainbow)。
「最佳音響效果」(Best Sound Design):Steve Burgess、吳江(赤壁 決戰天下)
「最佳視覺效果」(Best Visual Effects ):吳炫輝、鄒志盛、譚啟昆(風雲 II)
「新晉導演」(Best New Director ):張經緯(音樂人生)
「最佳亞洲電影」(Best Asian Film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終身成就獎」:劉家良(武打電影導演)
「專業精神獎」:鄒林(電影燈光師)
「最佳衣著 」:謝霆鋒、何韻詩
H. 香港哪個電影獎項比較有權威
金像獎!其次是金紫荊獎,以及其它類型獎像!
1995年,一群影評人鑒於當時本地長期缺乏由影評人組成的團體,以及體現專業影評人選擇的香港電影年度評獎,在發起人召開多次籌劃會議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一九九五年三月正式成立,成為同類型組織的首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宗旨是:團結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評人,促進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精神;倡導從文化和藝術角度評論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的成就重新作出評價。
一直以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通過出版、舉辦講座、放映會及座談會等,在文化藝術普及教育上已立下不少佳績,除繼續這方面已建立了相當基礎的工作外,因應社會情況及當下契機,我們於未來一年在電影文化藝術教育上加強力度,針對特定對象推行重點計劃,是刻下的當務之急;尤其在現今的視覺文化年代,年輕人大量接收影像,青少年電影教育意義任道重遠。
我們一直致力推廣香港電影欣賞及評論,年來跟不同機構合作,舉辦過多次電影導賞和講座,例如於2002-2003年與康文署合作舉辦了「名片巡迴放映」,另外又設計及舉辦「世界經典電影課程」;今年我們更得到利希慎基金資助,與香港電影資料館合辦「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由2004年的10月至2005年的5月,有超過六間中學參與,讓學生了解香港電影和社會變遷的關系。
自2003年9月,我們的會員每月首個星期日都會在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KUBRICK書店,舉行「90分鍾純沙龍」的聚會,讓電影評論人和到場的影迷影痴盡情分享,開拓電影文化論述空間。另外,我們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合辦的「CIA電影三面睇」,則繼續成為港片工業人、影評人和觀眾的分享對話平台。而我們每年又會參與「牛棚書展」,不但售賣本會出版的刊物及會員的著作,同時又會舉行講座及沙龍交流會,加強與讀者的交流。
這些年來,我們努力提高電影評論的水平,促進電影文化的交流,關注政府有關文化和電影藝術方面的政策,出版了二十一種著作,包括每年的《香港電影回顧》、《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等。
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
這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官方網站。
I. 香港金像獎有幾個獎項
香港金像獎計有:
1.最佳電影Best Film
2.最佳導演Best Director
3.最佳編劇Best Screenplay
4.最佳男主角Best Actor
5.最佳女主角Best Actress
6.最佳男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or
7.最佳女配角Best Supporting Actress
8.最佳新演員Best New Performer
9.最佳攝影Best Cinematography
10.最佳剪接Best Film Editing
11.最佳美術指導Best Art Direction
12.最佳服裝造型設計Best Costume Make Up Design
13.最佳動作設計Best Action Choreography
14.最佳原創電影音樂Best Original Film Score
15.最佳原創電影歌曲Best Original Film Song
16.最佳音響效果Best Sound Design
17.最佳視覺效果Best Visual Effects
18.新晉導演Best New Director
19.最佳亞洲電影Best Asian Film
20.世紀影壇成就大獎Century Achievement Award
21.專業精神獎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Award
J. 香港的所有的電影節及獎項
香港所有電影節及獎項:
1 香港電影金像獎
2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3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4 亞洲電影節
5 香港國際電影節
6 亞洲電影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