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富城主演的《殺人犯》有兩個結局,其中港版結局是比較黑暗嗎
郭富城電影《殺人犯》港版的結局是:凌光妻子被殺,凌光心理崩潰,走火入魔。就在他要殺死小孩的時候,被警察阻止了。凌光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小孩結局未交待。
殺人犯是仔仔,就是郭富城領養的那個孩子,他有不老症,其實已經三四十歲了,應該是和郭富城的年紀差不多,是郭富城同父異母的哥哥。
《罪與罰》(港名《殺人犯》)是一部由周顯揚執導,郭富城、張兆輝、張鈞甯、譚真一主演的罪案片,於2009年11月1號上映。
影片講述了總督察凌光在對香港歷史上最詭異的連環兇殺案的偵查中,遭遇失憶、被懷疑成殺人犯的離奇經歷。
《殺人犯》是一部於2009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周顯揚執導,郭富城、張鈞寧、張兆輝和陳觀泰主要演出。《殺人犯》故事講述郭富城飾演的總督察凌光與張鈞寧所飾的程希愛於戲中為一對恩愛夫妻,凌光是一名重案組總督察,一生光明磊落,在即將晉升警司平步青雲之際,卻遇上史上最殘忍的連環兇殺案,凌光在追凶的過程中卻發現每一項證據均指向自己。
(1)小孩不長大的香港電影擴展閱讀:
《罪與罰》由師承李安的新進導演周顯揚首次執導,曾經創作過《江湖》、《霍元甲》、《不能說的秘密》的熱門編劇杜致朗,為影片創作了10年來最精彩離奇的推理懸疑故事。兩屆金馬獎影帝郭富城,也被影片劇本深深吸引,傾情加盟,挑戰表演新高峰。
《花樣年華》、《女人四十》、《悲情城市》的金像獎攝影李屏賓,《心動》、《傷城》的金像獎美術指導文念中,《殺破狼》、《導火線》、《葉問》的最佳剪輯張嘉輝,《2046》的亞洲知名配樂大師默林茂等堅實的幕後陣容,為影片創造了動感十足的動作場面、形象逼真的視覺特效和充滿神秘的電影音樂,營造出影片緊張、懸疑、離奇的氣氛,應是2009年最值得期待的警匪懸疑驚悚犯罪片。
《殺人犯》的海報請來著名攝影師夏永康操刀拍攝。海報中郭富城的眼神讓人不寒而慄。夏永康為了捕捉到郭富城亦瘋亦癲的兇狠眼神,在片場苦苦等候。電影接近殺青時,郭富城連著三天沒睡覺,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殘暴模樣,非常切合角色的性格。在拍攝殺青戲當日,郭富城為了培養情緒,除了拍攝之外,大多靜坐一旁,不發一言,神情相當兇狠,連工作人員也大呼:「別惹郭富城。」
2. 電影小孩不笨2劇情介紹
影片名稱:《小孩不笨2》 英文片名:I Not Stupid Too 類別:喜劇片 導演:梁智強 Jack Neo 主要演員:梁智強 Jack Neo 向雲 黃奕良 梁文宗 年代:2006 首映:2006年6月22日 片源格式:rmvb 碼流速率:400 播放時長:110 插曲:《孤軍作戰》 劇情簡介 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的教導,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別因為大人的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 湯姆(15歲)和傑瑞(8歲)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階級家庭,父母都忙著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以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另一方面,湯姆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著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由於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成才寄於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抗拒。 【影片一開始是很幽默的,而且也生動地反映出了家庭問題、學校問題和學生問題,在影片中段也含蓄地反映了國家的法律和教育部的政策問題。而後當Tom和成才走上歪路之後,經過一番波折,最終成功讓他們走上了正道,並且他們的父母最後也明白了道理,但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人物簡介: Tom的父母:整天忙於工作,對孩子只會譴責,認為孩子沒有優點可言,而對學習的成績無論好壞他們都不滿意,處處挑他們的刺。面對家庭的冷淡和學校嚴厲的處分,導致Tom和成才走上了歪路。Tom出事後,父親趕去處理事情,使他們明白了道理,也體現了他們父子之間的愛。 成才的父親:曾經因為打架而坐牢並且腿被打斷,擁有一個兒子,出來後希望孩子能在學校有出息,但是兒子卻跟父親一樣只會打架,學業非常糟糕。他父親認為打就會使孩子成材,卻沒有正確開導他。成才走上歪路後,一次他見成才被打,便上去幫成才對付打他的人,卻因為被打滾下樓梯,送院後不治死亡。但是臨死前懂得了教孩子的方法和道理。 Tom:學業有成,但是沒有受到家庭的溫暖,並且因為帶色情光碟到學校而被學校嚴厲處分。受到家庭和學校的壓力,他與他的同學成才離開學校,與小混混稱兄道弟,走上歪路。後來被「兄弟」們指使去偷東西,被假CID抓去勒索2000新加坡幣,否則「送去警察局留案底」。為籌2000,他們偷東西,搶婆婆的金鏈,最終良心發現回頭還給婆婆,卻被街坊抓起來,就發生了Tom父親處理事情,成才父親摔破頭的事情。最終成才父親離開人世,Tom安慰成才。 Jerry:Tom的弟弟,全片幽默之主角。開始時學校文藝演出,被同學捉弄親了同班女同學、與她「共枕」。然後同學捉弄他說他要做爸爸,她要做媽媽了。Jerry不懂得孩子是怎麼來的,到處尋找答案,卻得不到正確的答案。Jerry為幫她「墮胎」,讓她吃很多黃梨,結果使她拉肚子,最終誤會澄清,被父母訓斥一頓。學校文藝演出快開始了,Jerry想請父母去看,但是父母總說忙,無暇去看。最終為了「買」父親的一個小時,Jerry不惜偷錢,但被發現,最終先使父母明白工作的忙碌使家庭的溫暖被忽略了。 成才:在學校學業不良,喜歡打架的青年。非常喜歡武打,並且買了很多有關李小龍的影片。但是卻受到父親的反對。又因為在學校有多次打架記錄,因毆打老師事件被開除。後跟Tom走上歪路,最後使父親從樓梯上滾下來,摔到頭。在父親住院時他乞求校長見父親,最終使大家都明白了教育的道理。父親去世後,復學後的成才積極在學校練武打,最終代表新加坡出賽,贏得世界武打冠軍。 本片特點與新穎之處在於集合了幽默與感動為一體,而且在基礎上修改了一些傳統的因素,取代之的是更好的方式,例如成才父親去世的過程沒有交代(傳統的是成才父親該在說完話後斷氣),卻把鏡頭從成才父親還有一口氣一下子轉到父親的遺照上,說明結果,去掉了過於繁瑣的哭哭啼啼。又如不同的鏡頭說話相接,是現代電影或電視劇常用手法,導演把不同人的觀點與之糅合,達到觀點交鋒的效果。當然,其中有些幽默也是經過處理的,或是其他幽默影片中沒有太突出的幽默,這部影片卻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感動的情節也不失傳統。本片不失為一個好影片,而且出在新加坡中實在難得。】 《小孩不笨2》透過傑瑞和湯姆成長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 《小孩不笨2》受到香港教育界的極大關注,並得到香港教育城大力支持,推薦為父母與子女本年必看電影之一。 幕後花絮 《小孩不笨2》以新加坡競爭激烈的教育文化為背景,真實反映青少年在學校及家庭里所面對的壓力。惟本片深入探討父母與子女之間因彼此缺乏溝通而產生的代溝、反映家長管教子女時所面對的困難的主題,永不落伍,放諸四海皆準。《小孩不笨2》透過三個孩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和愛心 , 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本片讓父母反思「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 《小孩不笨2》受到香港教育界的極大關注,並得到香港教育城大力支持,推薦為父母與子女本年必看電影之一。 《小孩不笨1》曾改名為《憨仔鬼精靈》在內地上映過,根據該片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曾在央視八套播出。由於該片在華語地區獲得了普遍好評,相隔4年後,梁智強繼續拍攝了續集《小孩不笨2》。該片在新加坡上映時取得的成績超出了梁智強的預期:「創下了近 10 年來的本土電影票房紀錄,成為新加坡歷史上票房排名第二的本土電影。」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在香港公映,連續掀翻好萊塢一部汽車和一艘客輪,以周日53萬的成績勇奪冠軍。香港票房第一位寶座上近來難得一見地出現黃皮膚面孔。導演梁智強將華人社會存在的教育問題,融入輕松幽默的風格中,講道理講得有聲有色,討好觀眾之餘,又因話題夠切身而引起強烈共鳴,在香港奪得開門紅,情理之中。 影片在創作之初,導演梁智強著力把人物刻畫成為新加坡普通人,通過日常小事來反映父母在教育子女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並以輕松的風格來講述:「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這一沉重的話題。片中三個孩子的遭遇都是日常所見之事,觀眾看戲如同在鏡子里看自己,大人孩子觀後都深有感觸,令看過的觀眾都直呼「很真實」。 影片陣容 導演梁智強在表演、導演、唱歌、歌詞創作、電影製作和劇本創作上都頗有天賦。1999年梁獲得紅星大獎終生成就獎,2004年紅星大獎多才多藝獎。他2004年的作品《跑吧!孩子》是首部獲得國際電影大獎的新加坡電影。他獲得過包括 2003 年伊朗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在內的共 6 個國際獎項。 在新加坡影視界,梁智強算得上是個「全能選手」:主持、唱歌、漫畫、導演、編劇樣樣在行。迄今他已導演了10部電影,總票房達2500萬新幣,新加坡最賣座的10部電影中他一個人就佔3部,打破了「新加坡拍不出電影」的偏見。 小孩不笨2分集劇情介紹 小孩不笨2分集劇情第1集 Jerry 11歲了!期盼長大的他一直憧憬喉結會長出來,可惜別人對他的喉結沒興趣,連看也不看一眼。Tom迷戀上打鼓,不斷用筷子敲打桌面製造雜訊,吵得J
3. 劉德華飾演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突然變成了大人,又慢慢衰老的故事。求電影名!!要正確答案!!
電影名字是《童夢奇緣》。
一、影片介紹
《童夢奇緣》是由香港寰亞電影有限公司中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製作發行,陳德森導演,劉德華領銜主演的奇幻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在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小男孩渴望長大的故事。本片於2005年9月29日上映。
二、角色介紹
1、成年光仔(劉德華 飾)
光仔偶有奇逢,沾了快高長大的葯水,一夜之間由小孩變成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光仔外表雖是成年人,內里卻仍是小孩心,因此虛構的精靈好友鬼手阿達一直陪伴在側。
光仔先後戲弄新媽媽和打擊爸爸,嘗過前所未有的快樂和自由,更和夢中情人Miss Lee成為密友。當他越多機會和真正的成年人交手,也加深對成人世界的認識,明白了父親的苦衷。
2、徐敏(莫文蔚 飾)
嫻淑高雅,具氣量。一直心愛爸爸,因而處處容忍光仔。但光仔一直視她為破壞家庭的第三者,對她非常仇視,導致她與丈夫間的婚姻關系因而告急。
3、陳文(黃日華 飾)
感情豐富,負責任感但不得其法,處理感情事總是一塌胡塗。爸爸心情異端矛盾,日漸承受不起壓力。他一直堅持一家完整,「一個都不能少」是他的口頭禪。
4、流浪漢(馮小剛 飾)
經常在公園里出沒的流浪漢,自稱是個科學家,終日夢想奪得諾貝爾獎。他提煉了神奇的「快熟」葯水,令公園的小草苗能變成參天大樹,再也不怕人類踐踏。豈料陰差陽錯下,「快熟」令光仔在一夜間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
5、光母(李冰冰 飾)
光仔的生母,因與丈夫陳文的感情生活出現問題,欲與兒子一同自殺。豈料光仔及時獲救,但自己卻不幸身亡,亦為光仔的成長留下無法磨滅的陰影。
6、童年光仔(薛立賢 飾)
光仔的童年留下不能磨滅的傷痕:爸爸離家而去,媽媽自殺而死。從此光仔覺得世界停頓了,沒再長高,也不再快樂。加上光仔後來被逼與新媽媽徐敏同住,令他一直討厭這個家。閑時,孤僻的光仔只有兩個溝通的對象:傻傻的同學大雄及虛構的精靈朋友—鬼手阿達。
(3)小孩不長大的香港電影擴展閱讀:
一、劇情介紹
十二歲的光仔 (薛立賢飾) 是個不快樂的小孩,自從媽媽自殺後他便沒 再長高。光仔一直認為這是爸爸 (黃日華飾) 與新媽媽 (莫文蔚飾) 的錯,因此一直討厭這個家,終日希望長大後能夠獨自生活。
一天在公園里,光仔遇上傻傻的流浪漢 (馮小剛飾) ,自稱提煉了一種能夠快速成長的葯水。陰差陽錯下,葯水令光仔在一夜間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
成長後的光仔 (劉德華飾) 既驚又喜,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旅程。他外表雖是成年人,內里卻仍是小孩心,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光仔決心追求他的夢中情人暨老師 Miss Lee(應采兒飾) ,二人更一拍即合;但時間在光仔身上走得特別快,每晚的年紀都在急劇遞增。情竇初開的光仔在忐忑之餘,還發現了一個有關媽媽自殺的真相。光仔一邊急於尋找解葯,一邊要想個辦法,重拾一個溫馨家。
二、獲獎記錄
1、2006年「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 張志光,張淑賢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劉德華
最佳女主角 莫文蔚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下次不敢
2、2006年「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最受歡迎男主角 劉德華 獲獎
4. 求一部劉德華的電影,比較早的一部 是講一個小孩子偷了生長葯水,然後迅速長大變老的
《童夢奇緣》在超現實的同時講述了一個充滿悲劇意味的童話故事。劇情道出一般小孩的快速長大的心願,男主角長大變老後,家人都認不出他,反而讓他進一步了解家人的心聲與委屈,明白自己的不是,這是故事真摯溫馨趣味之處。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創意是非常有意思的,雖然有一些細節性的地方還不到位,但在香港電影商業風潮大行其道的今天,任何一點小小的思想火花都是很珍貴的。
5. 有一部電影,就是裡面有2個小孩被一個女的帶回去學習,長大之後為了生存互相殘殺,主要看補充,求名字!
赤裸特工 網路的奇藝網有高清看
6. 電影《童夢奇緣》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了一個在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小男孩渴望長大的故事 。
親,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請採納留言哦~
7. 一部很早的香港電影,一群小孩在孤兒院長大,他們小時最喜歡玩丟手絹,裡面有一個叫三的後來變壞了
吳家麗阿牛自小無家,所以愛偷看別人的家,因此遇上在床底生活的阿海。阿海因此說服以希領養一個小孩,便從孤兒院領養了小恬。早熟而成默的小恬,總
8. 劉德華的電影!內容是一個小孩不滿意家庭然後就偷了能快速增長的葯變成了大人最後衰老而死那是什麼名啊!
童夢奇緣》主演: 林家棟,劉德華,黃日華,莫文蔚,應采兒,馮小剛,李冰冰 等 類型: 奇幻, 劇情,科幻 ,悲劇 片長: 92分鍾 上映時間: 2005年9月29日 內容簡介 十二歲的光仔(薛立賢 飾)是個不快樂的小孩,自從媽媽自殺後他便沒再長高。光仔一直認為這是爸爸(黃日華 飾)與新媽媽(莫文蔚 飾)的錯,因此一直討厭這個家,終日希望長大後能夠獨自生活。一天在公園里,光仔遇上傻傻的流浪漢(馮小剛 飾),自稱提煉了一種能夠快速成長的葯水。陰差陽錯下,葯水令光仔在一夜間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成長後的光仔(劉德華 飾)既驚又喜,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旅程。他外表雖是成年人,內里卻仍是小孩心,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光仔決心追求他的夢中情人即老師Miss Lee(應采兒 飾),二人更一拍即合;但時間在光仔身上走得特別快,每晚的年紀都在急劇遞增。情竇初開的光仔在忐忑之餘,還發現了一個有關媽媽自殺的真相。光仔一邊急於尋找解葯,一邊要想個辦法,重拾一個溫馨的家……
9. 電影《年少日記》講述了什麼故事
《年少日記》是由卓亦謙執導,盧鎮業、鄭中基、陳漢娜、韋羅莎、黃梓樂主演的影片,那麼這個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採用的是雙線敘事結構,過去式的故事和現在式的故事,交叉並行。
電影開場是現在式,出現的男子是電影的第一男主角,名叫鄭子俊,年紀約30歲出頭,香港某中學的語文教師,氣質纖儒,性格——懦弱,即內心戲多,內耗強,而少有付諸行動的勇氣……
電影轉場是過去式,出現的男孩,名叫鄭子傑,10歲,香港某小學生(已經留級一年,可能要繼續留級),氣質纖儒,非常努力地想做個讓爸爸媽媽驕傲的好孩子,但無奈腦子並【不太聰明】的樣子……
鄭子俊性格【內耗而少勇】的典型表現,是當學校發現了學生手寫遺書,副校長全然不當一回事,甚至戲謔為學生抄襲之作,他雖內心憤怒以至於想一拳砸死毫無同理心的副校長,卻只是在心裡空演了一出drama,本人就這么安安靜靜、溫溫懦懦地坐著,一字未語。
鄭子傑的【不太聰明】,因為有一個聰明弟弟的陪襯而愈發凸顯,同樣學鋼琴,弟弟可以上台演奏,他卻只能在台下看,演奏會結束後,他想讓爸爸媽媽也為自己驕傲一下,於是當著校長的面,主動用英文問媽媽要不要為她倒“a cup of water”?卻引得爸爸在回家的車上大發雷霆——是“a glass of water”!!!
《年少日記》的主線劇情和交叉敘事,可以總結為——一封校園遺書,牽出的一個普通老師深埋心底的年少時的遺憾。
可是,當電影院里的所有觀眾都以為電影的雙線敘事,就是【現在式的30多歲的主角】和【過去式的10歲時的主角】的互相映照時,電影卻來了個巨大的反轉……
鄭子俊是鄭子俊,鄭子傑是鄭子傑,是兄弟,是兩個人。
現在式的鄭子俊是“聰明弟弟”,過去式的鄭子傑是“笨蛋哥哥”。
過去式的“笨蛋哥哥”鄭子傑在10歲那年從天台跳下,用最決絕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命定格,也把“聰明弟弟”鄭子俊的心臟給捅出了個血窟窿,疼得他,從此再也找不回完整的自己。
直到電影行進中段,10歲的鄭子傑的遺像大剌剌地出現在大熒幕上,電影的現在式和過去式兩條交叉敘述線終於交匯,電影的深層主題之眼,才第一次真正被點亮——自殺!少年自殺!!
這兩個詞語、六個字,已足夠說明《年少日記》這部電影的分量。
在電影的過去式中,娓娓道來的是童年期的鄭子傑、鄭子俊兄弟在原生家庭的遭遇,電影的每一個家庭場景,都在層層遞進地穩步推進鄭子傑自殺的結局。
鄭子傑、鄭子俊兄弟的原生家庭,在香港應該屬於普通級別的中產,父親從事知識密集型行業,母親全職主婦,家裡住樓房,小戶型,兄弟兩人睡上下鋪,但有住家保姆操持家務。
父親對外是個體面人,在家卻展示了人性中陰暗和“暴君”的一面,他會諷刺母親“用他賺的錢去做慈善出風頭”,甩手一個巴掌把她打趴到地上; 他還會沖到兒子的房間一邊對他拳打腳踢、一邊撕碎他心愛的漫畫書……
母親對外也是個體面人,內里卻是個唯唯諾諾的女人,她在丈夫暴力毆打自己時,不敢反抗;她在丈夫暴力毆打兒子時,也只會侍敏待在旁邊,當做沒看見;她在家裡沒有話語權,她既無法獲得丈夫真正的尊重,也並不真正理解她的兒子們……
“聰明弟弟”鄭子俊對外更是體面人,因為他是這個家的唯一的“驕傲”——成績優秀,鋼琴優秀——於是,他就習慣性地睡在上鋪,聽著下鋪傳來哥哥被父親毆打時的哭聲;習慣性地享受著父親給的高出哥哥很多的零花錢;習慣性地被父親單獨安排去見資優小學的校長;還習慣性被單獨帶去美國迪士尼玩……
小孩子,都是很愛做夢的。因為,在小孩子的頭腦中,還沒有建立起對自我和這個世界的正確的認知,他們分不清現實和夢境巧羨。
小孩子,也都是很脆弱的。因為,小孩子的心,還沒有長出一層又一層的厚繭和外殼,去保護自己,去抵抗外界種種的不合理和不公平。
當長大了,歷事多了,閱人多了,人總會變得更現實些,也更堅強些。
可惜,10歲的小孩子鄭子傑,沒有等待自己長大,就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在父親和母親帶著“優秀弟弟”鄭子俊去美國迪士尼玩的時候,鄭子傑一個人從天台上跳了下去。他終於可以不再做著考進班級前15名這樣的不切實際的“夢”,也終於可以不再蜷縮在老寬枝被子里“脆弱地”哭泣。
電影對這個自殺的講述,還有一個非常妙的重點細節——父親隱瞞了自殺的事實,“體面地”對外宣稱,這個長子,“是病死的”。
可是,靈堂上,9歲的鄭子俊看著10歲哥哥的遺像,他的心終於崩塌了,被一個血窟窿給徹底戳破了。
現在式的已經30多歲的鄭子俊終於承認,一如父親和母親,年幼時的自己,也並沒有在內心深處把哥哥當作是家人。
當然,我覺得電影的表達其實還沒有直擊靈魂最深處的幽暗——生長在那樣的原生家庭,鄭子俊甚至應該曾經是慶幸有那樣一個“笨蛋哥哥”被當作劣等的比較對象的,因為,沒有比較,不足以體現他的“聰明”和“優秀”。
只是,小孩子還是對這個世界,想像的太太太簡單了。
那一點點的小小家庭內部的被“笨蛋哥哥”比較之下的“聰明”和“優秀”,在這個巨大的、殘酷的、層級分明、野獸遍地的世界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哥哥鄭子傑死了,鄭子俊成為家裡唯一的兒子。
但,隨著年紀漸長,鄭子俊慢慢變得平凡了,他在學業上沒有什麼更深的精進,在鋼琴上也沒能再有什麼更深的造詣,他並沒有進入父親希望他進入的中產標配的知識密集型行業——成為律師、醫生,而是,成為了一名極其普通的中學語文老師……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的;
長大以後,就會變厲害的;
長大以後,就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的……
沒有,並沒有。
10歲的哥哥鄭子傑自殺了,所以,沒有長大。
30多歲的弟弟鄭子俊長大了,但也沒有長大成厲害的大人。
電影《年少日記》敘事清雅、畫風溫馨,在自殺主題之外,更揭出了這么一個極其幻滅的人生真相——我們,絕大部分人,在年少的夢醒後,都會發現自己,並不會長成厲害的大人……
但,這部電影,並不是灰色的。
在哥哥死後,弟弟鄭子俊的人生,還在按部就班地繼續。他遇到了和哥哥一樣喜歡對著玩偶說話的女孩,那個女孩也恰巧喜歡他,所以,他們後來在一起了。
在哥哥死後,弟弟鄭子俊還成為了一名老師,雖然電影沒有講明,這個選擇到底是“潛意識里繼承了哥哥的理想”,還只是一個夠的著的職業選擇,但,這終究是一種事實上的前後呼應和精神傳遞。
電影《年少日記》在過去式和現在式各種情節細節上的前後呼應和精神傳遞,做的非常優秀,除了娶了和哥哥有同樣愛好的女孩,除了成為了哥哥想成為的老師,還比如,吶喊,比如,擁抱。
過去式中,10歲的鄭子傑帶著9歲的鄭子俊爬到天台上吶喊,以此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情緒;現在式中,老師鄭子俊帶著社工和曾經自殺過的女班長一起開車到山頂吶喊,以此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情緒。
過去式中,鋼琴陳老師在鄭子傑彈不出完整的曲子時,會溫柔地擁抱他,鼓勵他;現在式中,那個曾經自殺過的女班長,在起初的敷衍後,終於被鄭子俊的真誠感動,她告訴鄭子俊,她和他一起努力尋找寫遺書的同學的過程是“開心”的,因為她終於不再是孤單的,她喜歡和她的老師待在一起,她主動擁抱了她的鄭老師,鄭子俊老師也回應了這個擁抱。
電影直到最後,都沒有明確說明,到底是現在式中的哪個學生寫了那封攪動並串起整個故事的遺書。
但電影安排性格【內耗而少勇】的鄭子俊老師,在為即將聯考的學生上最後一課時,第一次清晰地、勇敢地當眾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鄭子俊主動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主動讓他的學生在不開心時,可以隨時找到他。
電影,終究有電影的理想主義。
很快,鄭子俊就收到了一個學生的“求救”簡訊,他們見了面,談了心,不管那個學生是不是寫遺書的人,在這一刻,他“得救”了。
至此,現在式的鄭子俊終於完成了對自己的學生的生命救援,也完成了對過去式的10歲的哥哥鄭子傑的生命救援。
30多歲的鄭子俊站在曾經和哥哥一起站過的天台,滿眼望過去的,是終於開心地笑起來的永遠10歲的哥哥。
鄭子俊心裡的血窟窿,也終於被填補了。
救人,也是救己。
10. 香港電影,講的是一女孩渴望變成18歲,在願望樹下祈禱,第二天就變成18歲了,後又邂逅一男生,求片名!謝
是蜜 。桃 。成。 熟 。時
桃是一個八歲小女孩,自小在電視及家庭薰陶下,對性存在一定幻想。在學校,桃同學肥妹自認性專家,桃遂與肥妹結成好友。一天晚上,桃的大姐、二姐外出,桃欲跟去不遂,剛好肥妹來到,二人負氣離家出走去拜神樹,求神樹實現二人夢想,長大成人。第二天早上,桃起床發覺自己已經變為成人,到學校發現,肥妹亦變為成人。 桃找到大姐,講出變大真相。在大姐公司的泳池內,桃遇見一男子Danny在游泳,桃跳入泳池,二人成朋友。Danny約桃參加party,桃應允。二人正要離開,遇到Danny的前女友Baby,要求復合。Danny拒之,Baby以為桃乃Danny新歡,作弄桃,反被桃與肥妹二人作弄。Baby懷恨在心。 在party上,Danny與眾友大玩性游戲及講性笑話,桃聽不懂。Danny帶桃在沙灘談情,二人擁吻,但Danny對桃沒有經驗感到失望。桃的學校老師見桃數日沒上學,前來家訪,桃父見到老師,原來二人是舊情人。桃父以為家裡沒人,與桃的老師大搞,桃終於學到Kiss。桃再約Danny沙灘見面,這次熟練地跟Danny打kiss,二人情濃時,Danny欲進一步,桃卻吃驚逃走。 桃二姐男友前來借錢,見到桃欲揩油,被眾女痛打,但得知桃的秘密。酒吧內,二姐男友遇到Baby,二人一即合,於是安排布局令桃誤以為Danny重投Baby懷抱,桃傷心走往神樹希望變回童年,免尋煩惱。Danny獲知內情,急忙找至桃家,只見桃已變回小女孩,於是失望離港。二姐男友前來求二姐原諒,並向桃講出真相,桃才知誤會了Danny,即去求神樹,但神樹已被鋸去,失望而歸。 十年後,Danny回港,事業有成,再開生日party,party上遇一少女,原來是長大後的桃,亭亭玉立。二人再回沙灘,桃終於獻上第一次給自己心愛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