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第一是哪部
擴展閱讀
美國戰爭電影海報 2025-09-01 22:51:52
人潮洶涌仿照日本電影 2025-09-01 22:50:24

香港電影第一是哪部

發布時間: 2025-09-01 21:07:59

㈠ 你覺得哪一部電影是香港電影的巔峰之作

我認為是《唐伯虎點秋香》。

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正讀小學五年級(暴露年齡了),家裡親戚在學校開了個小賣部,有電視,每當電視上重播這部電影的時候,學校的學生都會來看,把小賣部圍個里三層外三層,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也不誇張,後來的幾年我們班的同學還在背這部電影里的台詞,並引以為榮。

這部電影製作宏大,演員陣容華麗,劇本精良,情節曲折有趣。除了周星馳和鞏俐以外,裡面的配角大部分都成為了以後香港影視劇的頂梁支柱。電影里還加入了很多創新手法,比如秋香作為小迷妹采訪唐伯虎這一節讓人彷彿是在一個頒獎典禮的現場,很入戲。

多年以來我經常回看這部電影,當教師後有一次我問學生你們最喜歡的電影是哪一部,有學生脫口而出《唐伯虎點秋香》,由此可見優秀的東西大家都喜歡。

《功夫》這部電影不管是什麼時候,只要我看見了,都會看上兩眼。似乎我每一次看時候,都不會想起我已經看過近百次了。

1986年上映的吳宇森電影作品《英雄本色》我個人至今還是特別喜歡。劇中為兄弟赴湯蹈火,重情重義的小馬哥,臨危不亂的宋子豪還有英俊充滿正義感的宋子傑等每個人物演的有血有肉,將男兒心中的各種情義演得淋漓盡致,沒有過多的兒女情長。「小馬哥」用美鈔點煙的畫面已經成為了永恆的經典。

無間道,毫無疑問

談香港電影的巔峰之作,我覺得是徐克拍攝的《黃飛鴻》這部電影

當《男兒當自強》這首歌響起時,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部影片《黃飛鴻》。李連傑塑造的黃飛鴻有著家國情懷,有著種種矛盾,不再是無所不能,也是有血有肉。這部影片將中國功夫的威武霸氣全體現了出來,當真是恢弘大氣。

警匪片—無間道

文藝片—阿飛正傳

喜劇片—家有喜事

武俠片—東邪西毒

動作片—風雲之雄霸天下

香港經典電影實在太多了

《新龍門客棧》

應該是《無間道》吧!2002年12月12日,由香港導演麥兆輝執導,由劉德華、曾志偉、梁朝偉和黃秋生出演的(無間道)上映了。當時香港電影正處於慘淡時期。無間道這部電影得到的贊譽都是名副其實的。

劉德華和梁朝偉的對戲十分精彩,讓很多觀眾都印象深刻,無間道作為香港的警匪片沒有把重心放在警察和黑幫身份團體的對立上,而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描寫。警察出身的梁朝偉成為黑幫卧底,黑幫出身的劉德華成為警察。當年的梁朝偉達到憂郁巔峰,電影中的經典台詞也被後人不斷模仿。

我把我看過的自認為是經典的發一下,大家參考。

鬼片:林正英僵屍電影系列,《僵屍先生》《鬼打鬼》等

喜劇片: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唐伯虎點秋香》《功夫》

武俠片:《新龍門客棧》、李小龍《精武門》、李連傑《中南海保鏢》、《黃飛鴻》系列、成龍《紅番區》《A計劃》《我是誰》

槍戰片:《喋血雙雄》《縱橫四海》《英雄本色》

選一部巔峰之作,我選周星馳《功夫》!

大家好,我是笑笑,在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在家自學了多媒體,人生中就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大腦,我是80後,喜歡看香港電影,香港電影一直以來都是華語電影的佼佼者,而且香港電影也在當時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這也證明了香港電影在當時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當時影片類型眾多,而且經典也是頻出,能夠稱的上是絕頂之作,下面我們就一起說說哪些作品是巔峰之作吧!

(無間道)這部警匪片其實在香港電影中屬於比較罕見的類型,而且有很多大牌明星劉德華,黃秋生…拍攝過部電影,所以………(無間道)屬於香港警匪中的巔峰之作,也屬於豐碑之作

在眾多香港電影中(英雄本色)有著第一港片的美譽。而且導演吳宇森更是把香港的暴力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引領了香港黑幫英雄片的風潮,從此我們永遠記住了那個重情重義的小馬哥和豪哥。

(賭神)作為香港電影賭片的標志,王晶執導的賭片(賭神)最具有代表性,周潤發飾演的發哥的氣場更是強大,他的表演也太過於突出,就算在電影中也是那麼收放自如。在很多人心中,其實賭神就是發哥,發哥是我們心中的賭神

在香港電影中最早的僵屍片應該算是邵氏的(七金屍),但是大家都喜歡把洪金寶的(鬼打鬼)作為靈幻動作片鼻祖,但是要說僵屍片的巔峰之作當屬於林正英的(僵屍先生),本片故事精彩流暢,笑點不斷,動作戲也可圈可點,想必沒有哪部僵屍片能超過他。而林正英在本片中飾演的九叔更是吸粉無數,專業高強的法術,文采,秋生,阿威等出色的表現更是讓整不電影給你舅下深刻的印象。

㈡ 香港第一暴力電影《力王》,是由誰拍攝的拍攝時間是

《力王》是藍乃才拍的,1992年拍的。

《力王》是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藍乃才執導,樊少皇、樊梅生、大島由加利領銜主演。該片於1991年4月9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介紹:力王(樊少皇飾)為救女友瑩瑩(葉蘊儀飾)殺死了一群壞人而被判入國分監獄。國分監獄是一個私營監獄,獄長(何家駒飾)和獄警單眼蛇(樊梅生飾)常常用鐵勾手迫害囚犯。

力王在獄中替潺弱但心地善良的老囚犯老馬(曾近榮飾)申張正義,並揭穿了幕後販毒主腦正是獄長本人,還將罌粟田燒光。於是單眼蛇糾合獄中東南西北四倉之四大天王聯合起來陷害對抗力王。

(2)香港電影第一是哪部擴展閱讀

《力王》角色介紹:

1,賀力王

演員:樊少皇

力王力大無窮、無堅不摧,為給女友報仇,立誓鏟除毒魔,結果進入監獄。獄中,力王反抗黑暗勢力和獄方壓迫,力克群雄、無所不能,但有多次他屈服於監獄制度,未用拳頭換來最後的自由,老老實實地被獄警羈押,鐵鏈加身。但最後奇跡發生了,他殺死了監獄所長,用血肉之軀打破監獄高牆,並呼籲獄友回家。

2,阿一

演員:何家駒

阿一是國分監獄的獄長,經常在監獄中和單眼蛇欺負犯人有能讓身體膨脹、手臂變長、肌肉增大的超能力,變形後奇醜無比。力王給予獄長毀滅性打擊,將他按在絞肉機里絞成肉醬。

㈢ 香港史上十大最高票房電影排行榜:《那些年》第二,前十周星馳佔3部

香港電影是話語電影的代表之一,許多經典之作時常還會被影迷們拿出來翻看、回味。香港史上最高票房電影是哪一部呢?好像我們在討論香港電影時很少討論其票房,香港市場與內地相比自然是小了不少,在票房的數據上沒有那麼好看,而隨著香港電影越來越多的引進,很多時候使用的都是在大陸上映的票房數據。今天本站就為大家帶香港史上最高票房電影排行榜。大家還可以查看香港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Top50詳細榜單。

1、《寒戰2》,6680萬

上映時間:2016.7.8

評分:6.9

《寒戰2》的劇情銜接《寒戰》,沖鋒車失蹤案件主謀李家俊逃脫警方控制,並與幕後大佬練手策劃更大陰謀。現警務處長劉傑輝、前警務副處長李文彬以及大律師簡奧偉都被捲入其中,更大的危機即將到來。

《寒戰》系列是近年來港片佳作,依然是熟悉的警匪題材,本格破案劇+黑暗騎士風,大格局盛氣凌人,架構法網寓言,6680萬,香港史上最高票房電影也證明了其優秀之處。

然而布局過大,漏洞百出,相比第一部7.4的評分,《寒戰2》下降到6.9分,一群機器人一樣的人物講著各種規則、秩序、法律之類的東西,全是符號。政治野心有了,劇情吸引力反而小了。而且牛逼的人物們關鍵時刻竟然智商集體下線。

2、《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6186萬

上映時間:2012.1.6

評分:8.1

香港史上最高票房電影排行榜第二位,《那些年》這部電影在當時造成的轟動不用多說,柯震東可以說是一夜成名,出道首部電影後就晉升一線小生。《那些年》也開啟了國內青春電影的熱潮,然而此後再也沒有一部電影能與之相比,能引起人們對於青春的回憶的共鳴。

也許我們沒有影片中的柯景騰那樣熱血、勇敢,但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身邊都有沈佳宜,或許結果是失敗,也可能是從來沒能說出口,即使當時是苦澀難過,但是現在回味起來都不會有一絲後悔,沒有遺憾的青春不完整。

而如今,柯景騰的原型導演九把刀被傳出軌,柯震東還沒到達事業頂峰卻因吸毒入獄,幾乎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陳妍希也已為人妻,令人唏噓。

3、《功夫》,6127萬

上映時間:2004.12.23

評分:7.9

香港史上最高票房電影排行榜怎麼能少得了周星馳,周星馳的電影可以說陪伴著80、90後度過了學生時代,留下了眾多的經典片段和令人深刻的無厘頭風格。

功夫被許多人譽為周星馳的巔峰之作,整部影片,只是那個救小女孩的小男孩的一個夢幻,一個想像而已。《功夫》中實際使用了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意識流的手法,隱藏的故事情節反而是解釋整部影片超現實場景的合理解釋。

長期以來周星馳的影片都被人批為庸俗、膚淺,這也與周星馳本人堅持的草根精神有關,而在《功夫》中,小人物生活的無奈和辛酸和平靜的歌哭、對於愛與正義樸素的信仰、簡單的讓人不帶負擔的大笑終於完美地結合起來。

4、《少林足球》,6073萬

上映時間:2001.7.12

評分:7.3

有著黃金右腳之稱的明峰,因被師兄強雄設計陷害的比賽而斷了右腳自此名譽掃地,二十年後偶然認識了大力金剛腿的阿星,說服他以及他的一幫少林師兄弟踢足球,在全國超級杯足球大賽一路橫掃進入決賽,最終在阿梅的幫助下,奪得冠軍。

笑料十足,看過好幾次後依然是從頭笑到尾,也貢獻了不少經典橋段和台詞。而影片中為數不多的反思細節也入人心扉,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悲哀。

5、《葉問3》,6036萬

上映時間:2016.3.4

評分:6.3

《葉問3》相比前兩部票房是高了不少,但這都是前兩部作品口碑積累的結果,沒想到第三部的質量下滑有些過大。前兩部將劇情主要集中在民族大義上,再次成功的打造了華語動作商業片,甄子丹的拳腳功夫不用質疑,讓人意外的是他能把葉問的儒雅穩重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第三步將劇情轉移到了最本真的生活,而打戲出身的主演文戲的弱勢便顯現了出來,前半部分小打小鬧,令人如坐針氈,好在後半部分影片似乎突然立了起來,連文戲都滲出些難得的韻味,並延續到了結尾。

6、《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5751萬

上映時間:1996.2.10

評分:7.2

國際警察陳家駒,受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委託,調查一個國際核子武器的販賣集團。陳家駒與上司開始都不以為然,根本不相信有什麼組織能從黑市裡搞來核子武器。當家駒跟蹤疑犯徐傑進行交易,進而意外發現了烏克蘭的核彈基地,他才意識到事態嚴重。

《警察故事》整個系列都不錯,陳家駒也是走了整整一個時代的人物。《警察故事》拍到這里已經是第四集,時間跨度也已經超過十年,除卻成龍這個鐵打的警察主演依然堅守,其他演員全部換光。陳龍也再次展現了拚命三郎的作風,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特技鏡頭。

7、紅番區,5691萬

上映時間:1995.1.29

評分:7.3

貨車司機黃家駒赴美向移居美國的驃叔祝賀新婚之喜,驃叔准備再婚後安享晚年。經營多年的超市也賣給了年輕的寡婦Elaine,黃家駒對Elaine一見鍾情。然而超市卻遭到一幫朋克黨的惡意破壞,黃家駒狠狠的教訓了他們,但意外被捲入了鑽石贓物被盜的漩渦,受到了黑手黨的追殺。

8、《美人魚》,5622萬

上映時間:2016.2.8

評分:6.8

憑著周星馳的票房號召力美人魚一舉創造了中國影史最高票房紀錄(現已被戰狼2打破),在香港史上最高票房電影排行榜也拍到了第8位,然而卻招來不少口誅筆伐。

一邊是影迷的情懷,一邊是路人們口中的爛片。拋開情懷本身《美人魚》確實算不上一部好作品,自打《長江7號》之後,當周星馳想擺脫徹底無厘頭而試圖去講故事的時候,他好像也從來沒有成為一個能把故事推進的有條有理的導演,這是他的不足所在。

而影片笑料十足,還是過去的配方,還是過去的味道,在中國的喜劇方面依然無人能敵。

9、《無間道》,5505萬

上映時間:2003.9.5

評分:9.0

陳永仁和劉建明在天台上的那段對話早已深入人心,也開啟了卧底喜歡在天台與人會面的先河。影片中兩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打入敵人內部,兩人都不負眾望,達到了當初他們目標里的地位,同時他們也都不負重壓。

無間道里兩人展開的鬥智斗勇讓人大呼過癮,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為後續的劇情埋下伏筆,可能是你露出的馬腳,亦或是他發現新的線索。加之影片中一眾影帝級別演員的精彩表演,影片沒理由不出色。

10、《賭神2》,5254萬

上映時間:1994.12.15

周潤發梳著油頭,穿著風衣,緩步走進賭場的畫面早已深入腦海。雖然賭神開了賭片之先河,但是1的故事太過簡單,笑料不足。賭神2的明星更多,娛樂性更強,最後還有反轉之筆,也是發哥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

而賭神2中邱淑貞穿著一襲紅衣,叼著撲克牌的經典pose也被人們牢記,看過的人都會記住她的氣質和味道。

㈣ 你心目中的香港電影十佳是哪些

港片盛行的年代應該就是80後和90後的回憶,那個年代內地電影乏力,港片支撐中國影視一片天,好多也堪稱經典之作。

2.《中南海保鏢》,當時李連傑可是香港影視圈的香餑餑,他飾演一個中南海保鏢,冷酷帥氣,表面溫文爾雅,頗有中國軍人的氣質,強大的心裡素質,炫酷的打鬥,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3.《大話西遊》,相信很多人看過吧,經典台詞還記得嗎?「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當時這部電影其實並沒火,而且周星馳和他的公司還破產了,據說過了好長時間被別人拿來當反面教材給學生講課,居然活了,證明到時我們的星爺是對的,只不過當時不被人接受而已。

4.《英雄本色》,又是發哥的經典之作,小馬哥的名字當時都快成了周潤發的代名詞了,重情重義在當時那個年代可是一個人在 社會 的品行所在,小馬哥的形象充分詮釋了什麼事江湖兄弟情。

5.《警察故事》,要說經典,怎麼能少得了成龍,功夫明星裡面成龍算是另類了,無厘頭 搞笑 打鬥,危險鏡頭不用替身,當時成龍拍電影經常帶傷拍戲,而警察故事則能很好的詮釋成龍的特點。

6.《少林寺》,不得不說這部李連傑電影在當時影響還挺大,就是這部電影掀起了國內的武術狂潮。當時李連傑的形象放到現在的說法,就是小鮮肉,配上一身少林寺的衣服,干凈、帥氣、純真。這部電影也是我們這80後兒時的回憶。

7.《力王》,這絕對算是攀少皇經典之一了吧,初看這部片的時候,裡面打鬥的兇狠,殘忍,感覺都有一點害怕,雖然力王也是一身肌肉棒子,但跟反面人物比起來也太弱小了吧!這部片我看過不下於五遍,非常推薦給大家看。

8.《和平飯店》,這部電影周潤發毫無疑問再一次征服我們這些80後的小屁孩,和平飯店這部電影里發哥化身保護神,迷醉的眼神,一副唯吾獨尊的氣勢,在這個血雨腥風的江湖中讓人望而卻步。

9.《古惑仔》,這是一部系列電影,鄭伊健和陳小春演繹出了當時黑 社會 盛行,小混混喋血街頭的一種 社會 現象,這個系列電影一上映,當時 社會 輿論非常大,說是帶壞了 社會 風氣,據說當時要禁播,不知是真是假,反正當時年輕人都喜歡看,主要也是附和當時年輕人的心理,「江湖 社會 情,義字掛心間」。

10.《監獄風雲》,沒錯,又是發哥的作品,發哥迷一般的男人,我怎麼感覺發哥才是80後的回憶,至少在電影方面,當時看過第一部,一直期待下一部,總之,推薦觀看。

以上內容不分年份,經典電影很多,這十部記憶猶新,放到現在都值得一看。

龍傑星發華,每人兩部,便是我心中的港片十佳。


成龍:

《紅番區》(1994)

成龍第一部製作費過億的「猛片」,也是其打入美國主流電影市場的里程碑之作!四十歲的他奉獻了嘆為觀止的搏命演出,這次竟讓一向挑剔又排外的美國人都拍案叫絕!一部港片能在那個年代的北美掠下三千多萬美元的票房,這放至今天依舊不敢想像!


《新警察故事》(2004)

五十歲的大哥依舊能打,只是這一次,他不再選擇做「超人」。作為金馬的雙料影帝,他於本片中奉獻了從影以來最走心的表演。他不再那麼勇猛無畏,而是成了一個更有血有淚的個體。許多人對這突然的「柔弱」嗤之以鼻,但在我看來,這次「蛻變」值得更多的敬意!


李連傑:

《黃飛鴻》(1991)

一部港片能拍得如此「古色古香」又充滿氣節,徐克當得起影壇聖手的稱號。當然,此片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李連傑當居首功!黃飛鴻的正氣凜然與古板迂腐,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他是天生的俠之大者,舉手投足皆是宗師風范,這份氣質怕是後無來者了。


《精武英雄》(1994)

CCTV6的鎮台一寶,史上最佳純功夫片!它是對李小龍《精武門》的一次致敬,更是一次超越!它能被全世界功夫迷奉若珍寶,這不是沒有緣由的。其細致入微的人物塑造,真摯的民族情懷,以及精彩絕倫的打鬥場面,這一切都使得它上升到了一個類型片無法企及的高度!


周星馳:

《家有喜事》(1992)

它開啟了全明星賀歲片的先河,也是港片走向黃金年代的一大標志。張國榮的顛覆演繹讓人側目,周星馳的穩定輸出更是笑點暴擊,另外一乾女星如張曼玉、吳君如等也奉獻了個人最佳的喜劇表演……總之,這註定是一部難以逾越的「合家歡」電影!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1995)

電影中最大的「殺招」莫過於「喜劇人玩催淚」,在這點上,星爺可謂是深諳其道 。他能讓你笑得歇斯底里,也能讓你轉瞬涕淚淋漓。很顯然,大話西遊正是星爺送給所有人的「悲喜」回憶!對星爺的敬仰我們總是滔滔不絕,但又有誰甘願做那個永失最愛的至尊寶呢。


周潤發:

《英雄本色》(1986)

香港英雄電影的開山之作,無數影評人心中的港片影史第一!它首創性的將東方武俠特有的浪漫和詩意與現代動作片完美融合,每一幀畫面都做到了美感的最大化!考慮到當時的主創包括吳宇森、狄龍以及周潤發在內皆是面臨人生低谷,這部英雄的輓歌更是愈發充滿意義!


《縱橫四海》(1991)

香港影史最贊四人行!周潤發、鍾楚紅、張國榮三大絕色,再加上喜好玩鴿子的大導吳宇森,這組合簡直無與倫比!從未見過這般浪漫寫意的動作片,發哥坐著輪椅與紅姑共舞的畫面實在是讓人難以忘懷,所謂巨星的極致魅力,莫過於此了。


劉德華:

《暗戰》(1999)

可能是劉德華最好的作品。警匪之間的「貓鼠斗」有趣又不落俗套,穿插其間的邂逅就像是荷爾蒙紊亂時的美好調劑,90分鍾下來,讓人慾罷不能。無論是劇情還是演繹,這部片子都是我心中的完美之作,至於還因此片戀上了女神蒙嘉慧,那就是另一番小確幸了。


《無間道》(2003)

港片的沒落似乎已成定局,《無間道》的橫空而出算是「迴光返照」了一把。雙雄卧底設定並不新鮮,但梁朝偉、劉德華與一干戲骨的飆戲依舊讓人叫好連連!直至今日,它仍然是國內警匪片的「天花板」,我想,這應該沒有異議吧。

註:排名不分前後

武俠片:徐克版【新龍門客棧】新派武俠代表作

黑幫片:吳宇森【英雄本色】暴力美學巔峰

賭片:王晶【賭神】發哥演技出神入化

功夫片:周星馳【功夫】本人覺得周導最好作品

動作片:葉偉信【殺破狼】香港新派時裝動作片沖出江湖,甄子丹VS吳京的巷戰動作片中經典的經典

僵屍片:劉觀偉【僵屍先生】林正英僵屍片巔峰之作

神鬼片:程小東【倩女幽魂】小倩—王祖賢,王祖賢—小倩。

混混片:劉偉強【古惑仔】80後90後不用解釋

黑 社會 :杜琪峰【黑 社會 】古天樂影帝級表演

傳記片:潘文傑【上海皇帝、跛豪】麥當雄製作、傳記片巔峰。

個人觀點 不喜勿噴

為什麼沒有喋血雙雄?

美國著名雜志評《刺客列傳》周潤發雄居榜首

1999年被美國《時代周刊》將它列為本世紀亞洲十大影片之一

美國一知名 娛樂 網站評選為「美國人最喜歡的10大港片」中名列第一

英國電影雜志《PREMIERE》選為十大香港電影

《帝國雜志》選為十五部最具影響力電影中的唯一一部亞洲電影,位列第七

英國電影雜志《Hot dog》選出的影史上50位「至型角色」排名第七

美國著名 娛樂 雜志《 娛樂 周刊》評出的電影 歷史 上「十大最受歡迎殺手角色」位列第八,周潤發也是上榜的唯一一位華人演員

美國一男性雜志評選的「男人最應該看的100部電影」中華語影片排名最高的電影

2003年美國男性雜志《Men『s Journal》於12月份的一期選出了歷來50出最佳男性電影位列十三位

大話西遊,

無間道,

東成西就,

逃學威龍,

天若有情,

92玫瑰玫瑰我愛你

龍鳳斗,

瘦身男女,

孤男寡女,

愛情命運號

後邊四部,名氣不及上邊的,可是我很喜歡這種風格的輕喜劇愛情片

港片看過後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說幾部我個人覺得不錯的:

1、無間道三部曲,港片的巔峰,幾位影帝與天王互飆演技,劇情也是扣人心弦,特別是第二部致敬教父堪稱經典。

2、一代宗師,王家衛把自己獨特的意識流帶入了武俠世界,國際章和梁朝偉的神級演技更是令人驚嘆。

3、花樣年華,王家衛的巔峰之作,唯美、曖昧、每一幀都值得回味。

4、放逐,男人的兄弟之情

5、甜蜜蜜,陳可辛的經典之作,張曼玉的個人演技秀。

6、掃毒,張家輝那句耶穌也留不住他,單憑這句台詞就值得一看。

7、黑金,梁家輝靠自己的演技拯救了一部電影。

8、大塊頭有大智慧,一部你以為看懂了其實根本沒看懂的電影,請看港版。

9、激戰,「怕,你就會輸一輩子。」

10、春光乍現,哥哥、梁朝偉,「我們能不能重頭來過?」

看了一會兒評論來的。還是讓我說吧!其它都閃開沒資格說話!(龍爭虎鬥)(五福星系列)(警察故事)(僵屍先生)(英雄本色)(賭神)(黃飛鴻系列)(大話西遊)(少林足球)(功夫)。這是根據每個年代最有影響力以及高票房觀看記錄的電影,當然第一部是有點牽強年代久遠,但它的影響力很大,又是第一個真正巨星的作品必須要有。至於其它也有很多經典,但沒啥研究價值…

一/《無間道》

這是一部讓全世界重新對香港電影刮目相看的電影,它從哲學的角度直接深入 探索 人性,去感受身不由己的那種窒息,感受貪婪與自私,和所謂的善與惡。

二/《倩女幽魂》

這部電影集武俠、神怪、驚悚、 搞笑 、愛情於一身,開創了香港特技神怪片的先河。影片主幹雖是一段凄婉的人鬼戀情,但在表現手法上在當時卻相當另類,加上視覺效果的登峰造極使得這部電影幾乎引領了香港鬼怪片的一個時代。

三/《槍火》

《槍火》是杜琪峰在銀河映像時期最個人化、風格化的作品之一。杜琪峰在片中營造了以往黑幫片所沒有過的優雅與淡定,商場遭遇伏擊的那場戲充分展露了杜琪峰對電影氣氛的把控能力,通過「以靜制動」,將微妙的緊張感傳達得淋漓盡致,深得黑澤明的精髓。

四/《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被香港影評界視為經典之作 。在香港電影史上,《阿飛正傳》有著很高的地位,它是王家衛的成名之作,同時也是張國榮第一次真正發現自己,並自覺地以一位藝術家的標准來參照自己的一座里程碑。

五/《東邪西毒》

《東邪西毒》被稱為華語武俠電影的另類高峰 。電影巧妙而頗具黑色幽默的情節把傳統意義的武俠電影進行了顛覆,使得該片成為了經典。影片錯落的人物和故事相互交錯發展,優美的攝影展示出一個虛構的想像世界 。

六/《春光乍泄》

《春光乍泄》是一部經典影片,電影以濃重的色彩,舒緩的情調調配出一副同性愛人在異域的一段感情,王家衛以細膩的導演手法將兩位男主角於崩離邊緣的心緒展現的淋漓盡致。

七/《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盡情地發揮了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兄弟情」、「雙槍」等標簽式電影語匯,揭示了在善惡之間擺盪的人性。影片並非港台江湖黑幫的內幕暴露,亦非 社會 現實的反映,而是活脫脫英雄神話的再造,完全是創作者的主觀願望,感情的投射。

八/《縱橫四海》

《縱橫四海》於1991年上映時叫好又叫座,是神偷類型的經典電影 。影片天馬行空,華光溢彩,不僅畫面具有強烈的觀賞性,故事述說更具有豐富的層次感。除了精彩的槍戰和對峙場面外,對男女感情的描寫也顯得很細膩。

九/《甜蜜蜜》

一場小人物間的愛情故事,但電影卻將愛契合時代做出了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呈現,且這種浪漫並非不近真實的飄渺,而是彷如就在咫尺的觸手可及,世事多變,幾度沉浮,唯有真愛是不可更替的旋律,一曲鄧麗君的歌,是多麼《甜蜜蜜》。

十/《古惑仔》

古惑仔系列, 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充滿青春熱血的年輕人,用長刀揮霍著洋撒著自己的青春年華,用鮮血浸染著那叛逆的歲月 。他們充滿幻想,充滿憧憬。用生命來換取榮譽,用鮮血來換取地位 。他們曾一時風光無限,站在萬人之頂,鏟除用義字來規則的江湖的敗類,成為一時英雄。

我說我自已想法,我最喜歡的男歌星是劉德華,女歌星是陳慧嫻。電影明星是成龍,李連傑,周星馳!所以十大電影里,他們三人每人最少兩部戲入選,甚至十部戲全部從這三人電影中挑選。

[玫瑰]成龍:警察故事123,飛鷹計劃,A計劃1,紅番區等。

[玫瑰]李連傑:黃飛鴻1234,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方世玉12,太極張三豐等。

[玫瑰]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鹿鼎記12,逃學威龍12,賭聖12等。

其它能競爭入圍的有:新龍門客棧,賭神,僵屍道長,英雄本色,霸王別姬等。

其實香港電影從1980-1999年這20年,最少可以挑選出50部,難分排名先後的一級最受歡迎電影。

無間道、英雄本色、花樣年華、阮玲玉、南海十三郎、警察故事、籠民、倩女幽魂、七十二家房客、瘋劫、逃學威龍、猛龍過江、新龍門客棧~

㈤ 香港十大經典電影排行榜,不看後悔一輩子(影迷必看)

香港十大經典電影排行榜。香港電影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風靡整個亞洲,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同時造就了一批不可磨滅的經典電影和天王巨星,時至今日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如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遠去,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香港十大經典電影中去感受那個年代獨有的味道。今天小編將從多方面,多類型評選十大排行榜。
十、《黃飛鴻》系列
《黃飛鴻》系列絕對是許多孩子兒時最早對於功夫的記憶,系列電影成功地將黃飛鴻這個廣東民間人物塑造成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神話英雄,也創新了拳腳功夫的印象,古裝武俠片終於全面復甦。此外,在《黃飛鴻》系列中,顛覆過往黃飛鴻英雄形象,加入母子、愛情等課題,所呈現的黃飛鴻不再只是單純的父權體系下的英雄,而是有沖突、矛盾、弱點的男性。在華語功夫片的歷史上也應該有一席之地。
功夫皇帝李連傑把黃飛鴻的一代宗師風范演的栩栩如生,也標志著李連傑功夫皇帝地位的確立,徐克也憑《黃飛鴻》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殊榮。而那一首《男兒當自強》也傳遍了大江南北,中國人內心的自豪感與男兒的熱血也被點燃。
九、《賭神》系列
《賭神》是王晶最值得稱道的一部作品,它不僅取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更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的記錄 ,後來《賭神2》再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它開創了香港賭片時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銀幕英雄賭神高進。
它的出現使得香港電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使得後來的《賭聖》《賭俠》系列都受它的影響。我想很多人會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把《賭神》放進香港十大經典電影當中,其實把它放進來不僅是因為它的經典,也是小編對八九十年代王晶電影的一個認可,雖然現在王晶早已淪為爛片大王,但試問一下80後90後有誰不是看王晶的電影長大的呢?再多的爛片也不能抹去他的當年的才華。
八、《監獄風雲》
林嶺東1987年拍攝了《監獄風雲》,距今為止已過20年。經典電影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它與時間的逝去沒有關系,今天看這部電影,仍然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作品。
它比美國著名的黑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還要早幾年,而它比《肖申克的救贖》的經典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它代表著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關於黑獄的電影至少可以放進同類型監獄題材的世界頂級電影里去,而它在華語電影圈裡也絕對是杠鼎之作了,香港十大經典電影少它不可。
七、《槍火》
《槍火》可能許多人都沒有看過,但小編個人認為是杜琪峰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吳鎮宇最好的一部作品,吳鎮宇憑這部電影拿下金馬最佳男主角,張耀揚奪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而杜琪峰更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銀河映像也更憑這部電影,成為拍攝香港黑幫電影的代表公司。
《槍火》標志著黑幫類型和動作片的一次大突破。幕與幕之間,有很多靜態場面來表示各人的等待。由於靜的時間長,當一有動的事件(槍聲)發生時,由靜突變為動的爆炸力便出來了。英雄的造型,不同於八十年代吳宇森創立的周潤發小馬哥的威武形象,沒有穿黑大衣或手拿雙槍,沒有轉身掃射,沒有血漿四濺,沒有跳接和慢鏡頭,有的只是人物的鎮定和精彩的站位。每個槍手都以一副冷峻孤立的型態出現。更有兄弟之間的爾虞我詐,非常值得一看。
六、《無間道》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無間道》是香港電影近十年來最好的作品,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它聚集了四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得主(梁朝偉、劉德華、黃秋生、曾志偉),撇開電影本身不談,就憑這四位影帝就足以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更何況還有劉偉強。
《無間道》也因此成為不可復制的經典,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一舉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等7項大獎。這部電影也使得導演劉偉強擠身香港最賣坐導演行列,也為梁朝偉奪得了他生平的第五個金像獎影帝。《無間道》在內地甚至全亞洲的影響都是空前的,他給處於低迷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效劑。隨後美國買走了劇本,翻拍了《無間行者》,馬特達蒙與萊昂納多主演,而影片也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
對於許多人來說,《無間道》就是他們心中的香港十大經典第一位。
五、《甜蜜蜜》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獲當年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獎等十項大獎,同時獲第34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六項大獎,可以說是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甜蜜蜜》電影也和歌曲一樣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經典。
四、《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有許多個故事供後人憑吊。它代表了徐克的黃金時代,天才的想像力和市場的口味難得相遇,徐克電影工作室就此成為一個品牌。
它是資深武指程小東走上前台的一個照面,盡管程氏之前已經執導過《生死決》等電影,但是《倩女幽魂》讓他的導演才華廣為世人所知。我想大家一定還記得那一首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痴情男人,絕艷女鬼,雙心之戀難以世成,只好終將告別之際,王祖賢張國榮雙雙飽蘸墨恨,纏綿難舍,攜手寫下一曲人鬼不了之絕唱。不論什麼樣的香港十大經典電影排行榜,《倩女幽魂》都必定入選。
三、《大話西遊》系列
它是周星馳最經典的一部作品,也是劉鎮偉最經典的一部作品,但這部電影在當時並不受歡迎,票房失敗,評論遇冷,劉鎮偉也因此心灰意冷,遠走加拿大。直到兩年後,《大話西遊》在內地火了,周星馳更被稱為後現代解構主義大師,劉鎮偉也被冠以後現代主義電影一代宗師的導演名號。
《大話西遊》不但是周星馳的轉折點,也是劉鎮偉的轉折點。劉鎮偉終於吐出一口票房惡氣,而周星馳更是憑借這一部電影橫掃香港、內地、中國台灣影壇,成為無厘頭文化的代表。而劉鎮偉那一句只為嘲笑王家衛不敢說愛的台詞也成為了經典。真正使《大話西遊》成為一部經典的,是一段謊言。因為這謊言最後騙到的不是別人,而是當初撒下這個謊言的男人。
片中的至尊寶、紫霞仙子、唐僧、對白,歌曲一生所愛都隨電影一起被放進了香港十大經典電影。
二、《阿飛正傳》(王家衛電影系列可入選)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故事以六十年代初期為背景,折射的卻是90年代人們疲憊的靈魂。《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香港十大經典電影。
而王家衛獨樹一幟的風格早就了《春光乍泄》、《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等多部經典電影,而王家衛也代表了香港電影的一個時代。
一、《英雄本色》系列
劇中小馬哥的形象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酷的代表。
《英雄本色》成就了四個低落的男人,一個是被稱為票房毒葯的周潤發,一個就是被稱為無片可拍的吳宇森,一個是已經過氣的狄龍,一個是負面新聞纏身的張國榮。四個失意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再加上徐老怪的幫助,一部經典影片就這樣誕生了。《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片中小馬哥美元點雪茄的鏡頭也成了瀟灑不羈的經典,搶在他手中握的隨性、飄逸。當年《英雄本色》也火遍全亞洲,在韓國上映後,韓國國內與電影中同款的墨鏡、風衣、外套等都賣到脫銷。

㈥ 香港電影鼻祖是誰

黎民偉:不僅是香港電影之父

黎民偉家族是香港乃至中國電影不可繞過的重要存在:黎民偉大哥黎海山、四哥黎北海都參與了香港電影事業初創;兩位妻子,一個是 「中國首位女演員」嚴珊珊,一個是「香港第一個女主角」林楚楚;四子黎鏗是中國第一個著名童星,聶耳的《賣報歌》就是為其所作;五女黎宣是香港著名演員,六子黎錫是資深攝影師,侄女黎灼灼一生拍攝影片145部。
但論及對香港電影乃至中國電影的貢獻,黎民偉才是翹楚。他一生傳奇,但始終低調謙遜,即便在香港,他的知名度也遠遜於孫女黎姿。1994年,香港第13屆電影金像獎將「最高致意獎」頒給黎民偉,贊之曰:「香港電影拓荒者,締造歷史第一人」,2005年,位於北京的中國電影博物館揭幕,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選定五位中國電影開拓者並立銅像紀念,分別是任景泰、鄭正秋、黎民偉、夏衍、袁牧之。同年,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尊黎民偉為「華語電影的創始人」,2009年,香港電影檔案館舉辦了《黎民偉的足跡》專題展覽,內地亦有《黎民偉評傳》出版。在去世並沉寂半個多世紀之後,他和他的家族終於得到了應得的尊重。
在《黎民偉的足跡》策展人吳月華介紹下,時代周報記者赴黎民偉六子黎錫家中采訪,黎錫曾於2003年編訂出版了《黎民偉日記》,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父親的生平研究。
《淞滬抗戰紀實》 記錄珍貴歷史
黎錫家中掛著一幅「天下為公」,這是孫中山手書贈予黎民偉的。黎錫說,中山先生為電影界人士手書「天下為公」相贈,歷史上僅黎民偉一人。
黎民偉的父親祖籍廣東新會,是從事貿易的富商。黎民偉在清光緒十九年(1893)生於日本,4歲喪母,6歲隨父返回香港,寄養在大哥家中,少時就讀香港著名的皇仁書院和聖保羅書院,孫中山、廖仲愷、陳少白、伍廷芳等是該校學生,黎民偉因此接受了東西方不同思想和革命思潮。
黎民偉16歲加入同盟會,17歲剪辮,18歲與同盟會成員共創「清平樂」劇社(辛亥革命後改組為人我鏡劇社),任演員,在香港學校、社區演出劇目,推動革命,亦用戲箱偷運槍械,支持廣州黃花崗起義。
戲劇的力量始終較小,黎民偉將目光轉向影響更為廣泛的電影,他潛心鑽研電影技術,在無任何資助的情況下,扛著笨重的攝影機械跟隨孫中山,記錄北伐,前後8年留下大量珍貴影片史料。1927年,黎民偉將這些素材剪輯成一部長紀錄片《國民革命軍陸海空大戰記》,1941年底又經過整理編成《勛業千秋》。這部黎民偉嘔心瀝血的影片首先在香港放映,曾歷經炮火而倖免於難,輾轉運至大後方,在桂林、重慶等地多次放映,反應熱烈,後還發行到東南亞地區。
1932年1月28日,日寇侵犯上海,黎民偉立即放下當時職務,帶領攝影師和創作人員趕赴現場,又沿鐵路至蘇州,拍攝中日戰事實況。1937年的「8·13」,上海遭到日軍狂轟濫炸,黎民偉攜家人和創作人員,不顧危險,參加支持抗日賑濟難民的活動,用攝影機把這些活動和敵人暴行攝入鏡頭,後編成抗戰初期上海軍民團結抗日的珍貴影像實錄《淞滬抗戰紀實》。為記錄日軍暴行,從空中俯瞰地面情景,他不顧危險把自己綁在飛機上進行拍攝。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空中攝影。
1953年,黎民偉病危,雖然當時家境困難,他依舊託付妻子林楚楚將《勛業千秋》與《淞滬抗戰紀實》無償送往北京,他說:「這是我替國家拍的,不要收取報酬。」
和那個時期國外影人拍攝中國紀錄片大多集中在風景異趣相比,黎民偉的鏡頭更多對准了中國現實,除了人物傳記與時政要聞外,還涉及戲曲演出、公眾活動等。1923年初黎民偉東渡日本拍攝了《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1923年底又率羅永祥等人赴北平為梅蘭芳拍攝影片。
1928年,黎民偉以1925年拍攝的上海「五卅慘案」紀錄片為基礎,導演攝制了《祖國山河淚》。同年,擔任《蔡公時》的導演,描寫1926年5月3日「濟南慘案」。影片攝制中威逼恫嚇便不斷襲來,完成後租界禁映,黎民偉便拿到上海南市中國人聚居區小影院放映,大為轟動。無論從開始時間、題材廣度、影片質量等角度考慮,黎民偉都無愧於「中國紀錄片之父」的稱譽。
《木蘭從軍》 輝煌與衰落
走出黎錫位於香港天後廟道的家,吳月華帶著時代周報記者去尋找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製片部原址。那時的天後廟前還是郊區,而如今放眼望去,只有一棟棟半山高檔住宅樓,哪裡還有半點影棚印跡?幸好轉個彎,當年因民新公司而得名的「銀幕街」街名依舊,算是有所慰藉。
民新公司是黎民偉「電影救國」理想的起步。他在日記中寫道:「電影『能對家對國』『有莫大之補助力』、『善用之,可以媾通文化,普及教育』。」1923年,黎民偉、黎海山兄弟及好友集資,在香港成立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額定資本50萬元,公開向社會招股。黎民偉先後任董事、監理、總理,並將天後廟前新建住宅廉價租於公司。公司斥巨資從美國購買電影器械設備,高薪聘用德國攝影師,但因港府阻撓,攝影場的申請久未獲准,不得已在廣州西關租房拍片。
民新是香港最早的製片公司,黎民偉將此前做生意賺的大筆收入投入其中。民新成立後的兩年間,攝制了一部故事片和多部紀錄片,其中故事片《胭脂》由黎民偉妻子林楚楚擔任女主角,邁出港影重要一步。《胭脂》連映10天,收入近萬元,在當時已是了不起的票房。
1925年5月「五卅慘案」爆發,黎民偉決定北遷,與李應生合辦上海民新影片公司。當時上海民新公司佔地10餘畝,器材先進設備齊全,建有玻璃攝影棚,擁有一批有實力的導演演員,並設立學校培養人才,幾年間攝制了《玉潔冰清》等頗受歡迎的電影,並迅速躋身於上海幾大影片公司行列。
影片《木蘭從軍》的命運是民新公司在當時社會條件下的一個縮影。一方面該片製作精良、投資巨大,影片質量很高;另一方面因製作成本高,不利於商戰,所以導致入不敷出。民新當時每部影片成本超出10萬元,而當時公司一般職工月工資僅一二十元。《木蘭從軍》劇組長途跋涉,至西北荒漠、湖北、河南、河北,再回到南京、蘇州取景,動用幾千人馬,搭建一百多頂帳篷,場面浩大,歷時數月,實屬中國電影「大片」之鼻祖。但卻因天一公司同類型粗製影片《花木蘭》捷足先登而票房大失,損失慘重,原定的眾多計劃也無法實現。
1929年,黎民偉赴北平與華北電影公司羅明佑合作攝制《故都春夢》,影片上映大獲成功,被譽為復興國片運動之「嚆矢先聲 」,隨之又有《野草閑花》《戀愛與義務》問世,此三片「各地賣座特盛,破前紀錄」。黎民偉的電影事業也因三部片而進入鼎盛,他協助羅明佑經營聯華影業公司,則是其事業的輝煌頂點。聯華背景雄厚,資本充足,產銷一體,下轄6個製片廠,並開辦歌舞班和電影學校,形成一個龐大的電影集團和實體。影片除在轄下的二十幾家影院放映,還聯絡上海、香港、哈爾濱、廣州等地的影院公映,盛極一時。
聯華在戰爭背景下逐漸衰落,1940年,黎民偉接管設在九龍的啟明製片廠,一年多時間里攝制了《情人四萬萬》《春色滿園》等近十部影片,整理編輯紀錄片《勛業千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敵機襲港,啟明廠毀於一旦,也摧毀了黎民偉「電影救國」夢。
僅在民新的短短幾年裡,黎民偉便損失了私產40多萬元(按今天估值約一億元),之後在聯華和啟明,他也不時拿出私產來苦苦支撐,以致妻子過生日只得清茶一杯。抗戰期間,黎民偉在桂林時,田漢以詩相贈,其中有雲:「卅年銀壇苦鬥人」,算是道出了黎民偉的偉大與辛酸。
1953年,黎民偉因頸部腫瘤去世,僅留下現金22元和價值港幣6200元的財產。親友們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開追悼會送別他,十一位電影前輩翹楚共同擬定,為黎民偉贈上了「國片之父」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