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陳世美
擴展閱讀
十部頂級經典港台電影 2025-08-23 15:15:23
伍健雄新電影私人會所 2025-08-23 14:53:49

香港電影陳世美

發布時間: 2025-08-23 12:36:45

Ⅰ 京劇電影工程秦香蓮演員表

資料中未提及京劇電影工程《秦香蓮》的演員表,為你提供1964年及經典京劇版本的《秦香蓮》核心演員信息。

1964年中國香港動作電影版《秦香蓮》的演員有成龍、嚴俊、李麗華、梁醒波、鳳凰女、楊群、尤光照、郝履仁、陳濠、蘇祥等。

京劇經典版本《秦香蓮》核心角色演員如下:秦香蓮一角,1958年實況錄音版由張君秋飾演,現代演繹版有李維康、王蓉蓉,秦腔摺子戲版是李芳芳;包拯一角,1958年版由裘盛戎飾演,配演是孟廣祿,現代演繹版是安平;陳世美一角,1964年京劇電影版由馬長禮飾演,現代演繹版是張建國;王延齡一角,1958年版由馬連良飾演,配演是張學津。

Ⅱ 香港老電影,主演是算命先生

《行運超人》(英文:My Lucky Star),是一部於2002年拍攝、2003年賀歲檔期上映的愛情喜劇電影,由谷德昭監制和執導,與葉念琛聯合編劇,梁朝偉、楊千嬅、鄭中基主演。該片當時最大的賣點除了梁朝偉和楊千嬅這個新鮮搭配之外,還是楊千嬅與鄭中基分手後合作的第一套電影。[

葉孤紅做事頭頭碰著黑,人長得標致卻無人問津,她雖將大部份時間寄託於各種風水玄學、紫微斗數、星座、塔羅牌、吉卜賽占卜等,卻無助於自己的霉運;幸好孤紅個性開朗,面對一切噩運也一笑置之。

孤紅巧遇香港著名風水術數家--賴料布,是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這段姻緣更可化解孤紅一直以來的厄運;不過賴家祖宗有遺訓「與葉結緣,必有所失」,雖與葉孤紅投緣,無奈因姓氏問題,令賴料布多番避開她。

後來賴料布發現,葉孤紅背後原來有玄學高手斷蟹從中作梗,左右她的運勢,他決定和孤紅聯手、與斷蟹一較高下

Ⅲ 求一部早期電影 裡面有個男的的叫楊大波 和何英俊 裡面還有曾志偉參演 在線求解答

◎譯名記得……香蕉成熟時
◎片名Yesteryou Yesterme Yesterday
◎年代1993
◎地區中國香港
◎類別喜劇/愛情
◎語言國語/粵語
◎字幕中文
◎IMDB評分 7.0/10 32 votes
◎片長94 min
◎導演趙良駿 Leung Chun 'Samson' Chiu
◎主演柏安妮 Ann Bridgewater .... Lo Mo-Zen/Sensitive Plant
呂秀菱
馮寶寶 Baobao Feng .... Yeung Kong Po-Chiu
Ellen Lo .... Ting-Ting
苗僑偉 Kiu Wai Miu .... Fong
鄧一君 John Tang .... Yeung Shing-Bo
曾志偉 Eric Tsang .... Yeung Kui-Tung
黃炳耀 Barry Wong .... James Wong/The Killer
◎簡介
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刻開始,嬰兒楊醒波把眼睛睜得圓圓,望著周圍事物。他的樣子充滿了好奇心,彷佛要探討一切。第一次吃東西,第一次牙牙學語,第一次到幼稚園上學,人的成長便是滿這種種第一次,楊醒波就這樣長大起來。當楊醒波開始踏入中學二年級,他有一種感覺,自己已從小孩的階段進入少年。不單是他,他要好的同學亦有同感。回到學校的第一天,班裡面每個人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交換著過去一個暑假的經歷過程,彷佛童年的階段已成為了他們的過去。除了主觀的感覺之外,環繞著他的客觀環境也有了變化。家裡面搬來了一位新房客、同班裡來了些新同學、鄰居的小鴨變成天鵝,這些因素,都帶給楊醒波新的經歷、新的啟示。

《記得香蕉成熟時》:一部有趣的青春性喜劇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夢遺嗎?你還記得你的第一次自慰嗎?青春和性,永遠是兩個說不清道不明的話題,處在青春期的小男生,不是刻意壓抑自己的性沖動,將書本、游戲和運動作為自己的防火牆,冷傲地從不正眼去看女生,就是過於放縱自己的性沖動,同女生們火熱地打成一片,直至最後發生那種關系!

《記得香蕉成熟時》中的楊醒波顯然偏向於前者(Teddy則是典型的後者,及時行樂,肆意揮霍著自己的青春),他有賊心沒賊膽,時不時用滿不在乎的表情來掩飾內心的虛弱。而這部電影也是以他為第一視角來審視周圍這個世界的,他的青春性心理的變化決定了影片的整體走勢。你會在影片中看到大量主觀化的鏡頭,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夢境,這些主觀鏡頭表現出了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對性的好奇,而夢境中的情形也正是他腦海中所幻想的。小演員鄧一君用豐富的表情表現了這個這個小男孩第一次夢遺時的窘態,在心儀女孩面前做好事時的得意,心儀女孩被別人搶走時的失落,還有兩次性行為之前的猶豫不決,這種看似青澀稚嫩的表演卻讓人感覺非常可愛!

其實楊醒波在影片中也有不少「女友」。首先是和他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卻「女大十八變」的婷婷,偏偏又來了個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的何英俊「橫刀奪愛」,將他變成了「容易受傷的男人」;接著是來他家租房居住,成熟性感的大美女夏夢,每次談話都能讓他如沐春風,而那天晚上醉酒後又差點讓他破了處子之身;最後就是那個才11歲的眼鏡小女生,她不過是小波的「愛情轉移」而已,並沒有什麼真正的feel。結果婷婷處理男女感情問題時的懵懵懂懂拖拖拉拉讓醒波終於清醒了過來,原來她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女生(其實這種感覺我們很多人都曾遇到過,雖然會陷入愛情的困境中不能自拔,但一旦清醒過來,就會發現自己所追逐的並不是最美,這就是所謂的被愛情沖昏了頭腦);而「大眾情人」夏夢也離開了醒波家,留給他一個美麗的背影和無盡的惆悵。她們都不過是醒波成長過程中一個個過客而已,最終只會成為他腦海中的一個個回憶符號!

影片又是多元化的,不光是青春和性,還包括了親情和友情,親情是跟家中父母妹妹的,友情是跟好友君仔和不良少年Teddy的。而且這些配角們又各自有各自的故事,夏夢有自己的陳世美(香港電影就喜歡這樣用這么露骨的名字來標明人的屬性),老爸也因為配音的工作性質而和「狐狸精」們染上關系,老媽則由於去醒波學校擺攤而被醒波所冷落,而妹妹也有自己的小男友,還有那個在學校收保護費的Teddy,女朋友更是「一樓一鳳」的賣春女子。在表現親情友情的過程中,影片又採用了「煽情」這一屢試不爽的手段,有效地在影片鄰近結尾之時將楊醒波和父母妹妹之間的矛盾縫合起來,而Teddy的英年早逝也為這段友情蒙上了一層悲情色彩。最終,楊醒波還是沒有破掉自己的童子之身,但卻在一次次「愛情」的挫折中逐漸成熟起來,並喚回了比愛情更寶貴的東西——親情(很多青春片的模式都是如此)!

很喜歡曾志偉飾演的老爸在西餐廳里和兒子對話的那一段,總覺得曾志偉的那個「保險套」謊話編的太假了。但人的成熟是要學會包容的,即使不相信老爸所說的話,也要假裝聽得津津有味,否則什麼事情都太斤斤計較,又怎麼能和別人搞好關系呢?

總之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影片,會讓你為醒波種種不成熟的舉動而不經意地笑出聲來,也會勾起你的青春回憶,想起那個曾經讓你在夜裡濕了一床的長發女孩。管他樓山股海,管他事業家庭,我只記得香蕉成熟時!

Ⅳ 有哪些高人知道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基本資料
電影名:《一江春水向東流》
年 份:1947年
片 長:210分鍾
類 型:劇情
地 區:中國
語 言:漢語普通話
色 彩:黑白
混 音:單聲道
制 作:中國昆侖影業公司
導 演:蔡楚生 鄭君里
編 劇:蔡楚生 鄭君里 攝 影:朱今明 鄭崇蘭 沈西林
主要演員
白 楊飾素 芬
陶 金飾張忠良
上官雲珠飾何文艷
舒綉文飾王麗珍
吳 茵飾婆 婆
周伯勛飾龐浩公
高 正飾張忠民
劇情介紹
現代陳世美和秦香蓮的故事。導演以一家人的生活變遷,表現了十年的社會圖景。
上海某紗廠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師張忠良相識並相愛。張忠良為宣傳抗日,給義勇軍募捐,引起紗廠溫經理的不滿。沒多久,素芬和忠良結婚了,一年後有了一個兒子。
《一江春水向東流》
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忠良因參加救護隊離開了上海,與親人告別。素芬帶著孩子、婆婆回到鄉下。但農村已被日寇侵佔。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師婉華參加了抗日游擊隊。父親因向日寇要求減少徵收糧食,被弔死。素芬又和兒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難民事務所。
忠良在參加抗戰過程中歷盡磨難,好容易逃出到了重慶,但無依無靠,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戰前認識的溫經理的小姨王麗珍。已成交際花的王麗珍在乾爸龐浩公的公司里給忠良找了份工作。漸漸地,忠良經不起墮落生活的誘惑,終於和王麗珍結了婚。
這時,素芬和婆婆則過著艱難的生活。忠良當上了龐浩公的私人秘書,終日來往穿梭於上層社會的人群中,將素芬等早已拋置腦後。而抗戰勝利後,素芬還盼望著得到丈夫的消息。忠良回到上海後又和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發生了關系。素芬為養家糊口,到何文艷家做了女傭。
一次在何文艷舉行的晚宴上,素芬認出了丈夫忠良,當她說出真相時語驚四座。後素芬收到忠民的來信,忠民已與婉華結婚,並祝兄嫂全家幸福。這時,素芬才將實情告訴婆婆。張母找到兒子,當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忠良仍不悔改,素芬萬般無奈,投河自盡了。
幕後故事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拍攝於1947年,雲集了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如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後反應極為熱烈,出現「成千萬人引頸翹望,成千萬人踩進戲院大門」的壯觀景象。影片連映3個多月,創下解放前國產片的最高上座紀錄。觀眾的人數達70多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無論老幼貧富,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看過此片。這樣的成績就是當年的好萊塢大片《出水芙蓉》也無法與之比肩的。劇作家田漢曾評論道:「在中國電影界今天這樣貧弱簡陋的物質條件下,而有這樣的成就,算是電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萊塢華裔攝影師黃宗沾更贊道:「這是我所看到的國產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將抗日戰爭前後十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該片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張忠良、素芬、王麗珍、何文艷齊聚舞會的一出戲更是被當作教學的典範,在各影視學院的課堂上一講再講。 《一江春水向東流》曾遭到國民黨刁難,禁止上映。可當鄭君里給國民黨電影檢查官送去一束鮮花之後,這部影片終於獲准上映了。原來,鄭君里在花束中放了幾塊金錶。
影片評價
影片把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的正義吶喊。
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
對抗戰前後中國社會現實的反思,是戰後中國電影的重要內容。如果說《八千里路雲和月》偏重於對戰爭的反思,那麼蔡楚生、鄭君里導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則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以更為廣闊的人生畫面,將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苦鬥和受難,在抗戰後繼續忍受的欺壓與凌辱訴之於銀幕。讓人們去清醒地認識,這究竟是為什麼?
影片中三條情節線交織發展,對比描寫,構成了抗戰前後中國現實生活的真實畫卷。這部影片最後讓素芬自盡前給兒子留下了「不要學爸爸要學叔叔」的遺言。這一簡短的話語,大大地深化了主題,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的結果。
導演簡介
蔡楚生(1906—1965)走過的是一條現實主義、電影民族化的藝術創造道路。他編導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國的社會矛盾,控訴舊中國的社會、統治階級的腐敗,傾吐人民大眾的心聲,呼喚黎明解放的到來。他導演的影片藝術特色鮮明,故事曲折動人,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刻劃細膩入微,內涵豐富,從多側面表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漁光曲》和《一江春水向東流》(與鄭君里合導)。這兩部影片都分別創造了三、四十年代國產影片最高上座紀錄。特別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非常典型的體現了他善於動用電影藝術的綜合手段,從觀眾的審美要求和欣賞心理出發,採取對比手法,謳歌真、善、美,鞭韃假、惡、丑的獨特藝術風格。這部史詩式的影片有著遼闊的社會背景,事件紛繁,人物眾多,關系復雜,時間跨度大。但影片脈絡清楚,層次分明,首尾呼應默契,時空轉換不露痕跡。這是蔡楚生嫻熟地運用我國傳統藝術表現技巧所獲得的良好藝術效果。特別是他吸收章回小說及戲曲展開情節的手法,並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段用交叉和對比相結合的形式,在同一時間下轉換空間,使之情節步步展開,直至高潮結局。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深為中國廣大觀眾所喜愛,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鄭君里(1911—1969)是一位演員出身的導演。三十年代他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20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後從事導演工作。四十年代其代表作除了與蔡楚生合導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最為出色的便是《烏鴉與麻雀》。這部影片中,鄭君里以其雅俗共賞的藝術審美和悲喜結合的藝術特徵,表現出其嫻熟的導演技巧。該片的故事發生在一幢弄堂房子里,內景特別多,空間異常狹窄,導演在場面調度、鏡頭運用上尤其顯得靈活而有表現力。鄭君里在五十年代又導演了《枯木逢春》與《林則徐》、《聶耳》。他的《枯木逢春》有著中華民族水墨畫般的意蘊,而《林則徐》、《聶耳》這兩部人物傳記片,既真實地表現了過去年代中的歷史人物,又不完全囿於歷史的局限,達到了當時傳記片人物創作藝術質量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