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劉德華演的小光是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戰爭推薦排行榜 2025-08-02 23:09:45
恨銷金瓶電影好看站 2025-08-02 22:56:27
2018好看電影中國喜劇 2025-08-02 22:51:02

劉德華演的小光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8-02 19:00:38

Ⅰ 童夢奇緣結局是怎樣的

劉德華扮演的那個人最後老死了,一家人在最後卻和睦了,並相互諒解,男主角用死來詮釋一個生命的意義!很有看頭,強烈建議去看!

Ⅱ 請問劉德華是怎樣征服紛絲的!

首先劉德華歌唱得好,人長的帥,但是最重要的是 他也曾經歷雪藏,也曾為票房毒葯,也曾被嘲笑非典型嗓音,對於事業冰點,他決不否定自己,永不輕言放棄。結果腐朽化為神奇,市井蛻變楷模。他的完美品質被譽為香港精神的代表,他的個人魅力激勵青年在困境中崛起, 他的英俊面容飄入無數少女的夢鄉,不敢想像中國沒有劉德華(動態、檔案、FLASH)將有多少人會失落。菊韻菲菲幾萬里,誰人敢言不識君?這個不可思議的男人通過 26 年的錘煉塑造了演藝圈最經典的傳奇,而這個傳奇還在繼續…… 憑心而論,劉德華無論唱功還是演技,都不屬於才華橫溢的那一類。他能取得今天輝煌成就要歸功於他超乎尋常的勤奮敬業,永不言敗的堅韌性格和謙虛自律的嚴謹作風。這不是簡單形容詞,這意味著幾十年如一日要忍受孤獨、嘲諷、放棄和超負荷的壓力。這就是我們都尊敬他的理由。他是一首華麗浪漫的詩,我們今天只讀他的敬業。 特寫一:忍住燙水拍憋氣 在拍攝粵語專輯《聲音》時,有組照片要求他穿著西裝在水中憋氣,導演怕水溫太低害他著涼,事先調高溫度,沒想到水溫過高,劉德華卻又忍住沒說。直到他起身後臉頰和脖子通紅,工作人員才發現,天王如此貼心,有人感動到紅了眼眶。 除為這組擠在罐頭里像沙丁魚的照片,讓劉德華的臉和脖子被燙得通紅之外,還有一組照片必須讓人在劉德華頭上倒咖啡。根本沒人敢接下導演這項指令,因工作人員怕必須重來無數次。後來劉德華讓發型師來執行,理由很簡單,因為發型師是最常替他洗頭的人,應該比較敢在他頭上作怪。沒想到,發型師還是雙手顫抖,本來准備了4大罐咖啡還不夠,立刻追加2罐。 特寫二:寒冬忘我進水庫 在電影《墨攻》北京舉行首映典禮上,讓導演張之亮最佩服的是劉德華(動態、檔案、FLASH)的敬業精神。他說:「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水牢的戲,我原來要求他走進來的時候要表現得很慌張,要很急切的俯身看水牢的天窗,尋找范冰冰扮演的逸悅。但是正式拍的時候,他直接就爬進水裡。要知道那個時候是12月,是河北易縣外景地最冷的時候。我覺得一個演員能做到忘我最重要,劉德華能做到!」該劇中唯一的女主角范冰冰也表示,看過劉德華很多影片,真正合作的時候才覺得,只有在他身邊的人才能清楚的感受到他工作超乎尋常的「拚命」。 特寫三:高溫堅持穿皮衣 在與楊采妮拍攝《再說一次我愛你》時,正值酷暑,但為配合電影秋天上映,眾演員服飾全以大褸、長袖衫為主,而劉德華更甚一籌,在攝氏三十多度高溫下穿皮褸及黑西裝開工,雖然外表有型,但卻熱得汗流浹背,令身旁工作人員五體投地。高溫過後,又迎來連日暴雨,為不影響工作進度,劉德華與劇組連續兩天趕拍雨戲,談起拍攝時的狼狽情景,楊彩妮感嘆道:「華仔好辛苦,他要扮醫護人員,擔架抬上抬下,地下又有積水,搞到好似南亞海嘯一樣。」 特寫四:硅膠化妝九小時 還記得《瘦身男女》中笨拙的肥仔、《童夢奇緣》中垂老的小光和《大塊頭有大智慧》里健碩的大塊頭?這都是靠硅膠做的造型。硅膠造型給人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因為膠水、硅膠模型等物品對皮膚的刺激也巨大,無論上妝和卸妝都難以忍受。好萊塢的頂級特技造型師Mark合作過不少巨星,對於合作最愉快的華人明星,他毫不猶豫地表示:「劉德華!」他透露,劉德華的敬業精神最讓他感動:「拍《大塊頭有大智慧》時,為塑造劉德華滿身肌肉的形象,我們每天化妝和粘貼硅膠模型就將近要9個小時,其中光是臉部和頸部就要3個多小時,而卸妝時,哪怕是四個人上陣都得花3、4個小時,但他從來都不抱怨,很配合我的工作。」Mark說幾次合作下來,他成為劉德華最信賴的造型師,而劉德華也是他最喜歡改變的明星:「我們是好朋友,我知道盡管他口中說造型太過辛苦,但心裡還是很願意的,不會在意這些痛苦,他是個很敬業的藝人。我們彼此都很期待下一次合作,我們合作得很愉快。」 特寫五:負荷演藝每一場 每一次演唱會,劉德華都傾注全力做到最完美。在去年南京的一場巡迴演唱會中,記者稱劉德華為「鐵人」。記者透露,當時舞台全長93米,相當於橫跨了整個大球場,每一次勁歌熱舞,從台左跑到台右,劉德華就至少要跑200米,全晚3小時不停地來回,讓人不得不佩服劉德華的超強體力。大概嫌左右跑還不過癮,劉德華轉身又沖向舞台右邊的巨型太空船上升近10米的高度,再度高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化身牛郎與織女共舞時,劉德華竟然飛了起來——還沒等觀眾回過神來,他站在小小吊台中,從舞台中央緩緩飛向觀眾席,一直飛到內場盡頭——當看到劉德華如此近地飛到自己面前,觀眾全部不可抑制地起立,歡呼聲雷動,站在高台上的劉德華也被這樣的場面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特寫六:日夜不斷練舞曲 2005年12月15日,華仔籌備舉行一個Roadshow Live劉德華繼續談情音樂會,因為身在北京拍攝電影,為了這場小型演唱會及稍後的美國巡迴演唱,他特別請了排舞導師Sunny飛來北京三天,為他排舞。整整一個星期,他天天開通宵夜班日間排舞,晚上則通宵拍戲,開工等侯埋位時間,也在現場排舞,連導演也驚訝華仔精力何來。劉德華就笑著說,「就算我等埋位不排舞,也一樣凍到跳舞,這里晚上零下八至十度,冷得很,手腳也凍疆,反正坐繫到也是凍到跳舞,哈哈,我寧可排舞啦,運動一下可以暖一些,有益又有建設性。」 特寫七:開唱實行三戒令 每逢演唱會的前一個月,劉德華必實行三戒令,即三餐戒鹽、戒油、戒澱粉,晚上7時後禁食,若肚餓則以水果充飢,加上他每日排舞5小時,一個月下來能減10鎊,塑成零脂肪、純肌肉型男。不僅如此,為了嗓音在演唱會中能達到最佳狀態,他會不惜重金購買「開聲茶」,這種中葯制劑的茶包括野生人參及冬蟲草等珍貴葯材,每劑價錢近5000元,可供三次服用,劉德華覺得服後精神很好,在演唱會中會祝他一臂之力。至於不用開演唱會時,劉德華會如常飲食。 有人說,劉德華的表演未必到了頂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補充,在能力范圍內他做到了最好。所以,就算大環境有變化,他也永遠是站在頂尖。正如香港影評人張偉雄所說,「劉德華一直在成長,他一心一意要走出自己,挑戰自己的未曾與不能,是一個偶像不斷跟過去的階段說再見。他的堅持以及成長,都是香港電影目前值得珍重的品質,回顧他的歷程,正是為下一頁香港電影而寫的導言。」 他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才贏得了眾多歌迷的支持~

Ⅲ 電影《童夢奇緣》的疑問。

不是的,是小光背著大叔偷葯水,喝了以後大叔才知道,但是小光變老後問大叔有沒有解葯,但是大叔沒有。
故事情節: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童夢奇緣》自開拍起一直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片中劉德華由20歲演到80歲,並專門請來好萊塢頂級化妝師馬克為自己創造50至80歲的造型。《童夢奇緣》講述了十二歲的光仔(薛立賢飾)是個不快樂的小孩,自從媽媽自殺後他便沒再長高。光仔一直認為這是爸爸(黃日華飾)與新媽媽(莫文蔚飾)的錯,因此一直討厭這個家,終日希望長大後能夠獨自生活。一天在公園里,光仔遇上傻傻的流浪漢(馮小剛飾),自稱提煉了一種能夠快速成長的葯水。陰差陽錯下,葯水令光仔在一夜間變成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 成長後的光仔(劉德華飾)既驚又喜,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旅程。他外表雖是成年人,內里卻仍是小孩心,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Ⅳ 劉德華演的哪部電影中有小光和大熊這兩個人物

2004年的《童夢奇緣》

Ⅳ 電影《童夢奇緣》的疑問。

電影《童夢奇緣》中,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從十二歲的小孩迅速成長為八十多歲的老人,這一過程讓人感嘆不已。影片中的一個關鍵情節是小光(薛立賢飾)背著大叔(黃日華飾)偷取了一瓶神秘葯水,大叔在喝葯水後才得知此事。然而,當小光長大成人後,他問大叔是否能找到解葯時,大叔卻無法提供幫助。這一情節不僅揭示了成長的不可逆性,也反映了角色內心的復雜情感。

電影《童夢奇緣》自籌備階段便備受關注,劉德華在片中跨越了從二十歲至八十歲的年齡跨度,展現了他出色的演技。為了實現這一轉變,劇組特別聘請了好萊塢頂級化妝師馬克,為劉德華設計了多套令人驚嘆的造型。影片講述了十二歲的光仔(薛立賢飾)因母親的自殺而變得鬱郁寡歡,他相信是父親(黃日華飾)與新媽媽(莫文蔚飾)的責任,因此一直渴望獨自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光仔遇到了一個看似痴傻的流浪漢(馮小剛飾),後者聲稱擁有能夠促進快速成長的葯水。

誤打誤撞之下,葯水使光仔一夜之間成長為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雖然外表已成年,但光仔內心仍保留著童年的純真與好奇。這一轉變使他得以踏上夢想中的旅程,但也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和笑話。通過這一系列的故事,電影探討了成長的意義以及內心世界的持久影響。

影片中的角色和情節不僅展現了成長的奇妙過程,同時也深刻地揭示了家庭關系和內心情感的重要性。觀眾們在歡笑中感受到成長的不易,也反思了自己對成長的理解。

Ⅵ 李冰冰劉德華合作的電影有哪些

截止至2019年7月20日,一共四部。

1、《童夢奇緣》是由香港寰亞電影有限公司中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製作發行,陳德森導演,劉德華領銜主演的奇幻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在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小男孩渴望長大的故事。本片於2005年9月29日上映。

2、《老鼠愛上貓》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東方神龍影業有限公司及香港寰亞電影有限公司聯合攝制的古裝喜劇片,由香港導演陳嘉上執導,劉偉強監制,王晶出品,劉德華、李冰冰、黃秋生、張柏芝、郭冬臨、吳越主演,於2003年2月13日上映。

取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七俠五義》,以誇張的手法重新演繹了「御貓」展昭和「錦毛鼠」白玉堂之間的恩怨情仇。

3、《天下無賊》是由馮小剛執導,劉德華、劉若英、葛優、王寶強等人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4年12月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根據趙本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對扒竊搭檔在一趟列車中為了實現一個名叫傻根的民工「天下無賊」的願望,便與另一個扒竊團伙展開了一系列明爭暗鬥的故事。

4、《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是2010年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由徐克執導,洪金寶動作導演,劉德華、李冰冰、劉嘉玲、鄧超領銜主演,梁家輝特別演出。該片主要講述了狄仁傑坐牢8年後,朝廷發生一樁怪案,武則天不得不再次起用狄仁傑破案的故事。

(6)劉德華演的小光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籍貫廣東新會,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

1981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1983年主演的武俠劇《神鵰俠侶》在香港獲得62點的收視紀錄。1991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1992年,憑借傳記片《五億探長雷洛傳》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4年擔任劇情片《天與地》的製片人。2000年憑借警匪片《暗戰》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李冰冰(Li Bingbing),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1973年2月2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1997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2000年因主演電視劇《少年包青天》而被觀眾所知,並主演電視劇《機靈小不懂》,憑電影《過年回家》獲得1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獎。

Ⅶ 《過界男女》是一部怎樣的愛情電影呢

首先這是一部個人風格非常濃的片子,講的是一個社會底層男人為了避免大陸超生二胎罰款而想盡方法去香港生孩子的故事。故事很不錯,但是問題在於,濃烈的導演風格以及一些平緩的情節設計讓整個片子看起來毫無商業片慣有的爆點,比如大場面大反差懸念等等。這樣干直接導致了我看的時候碩大個放映廳沒超過十人,途中幾人離場,旁邊還睡著兩人這樣尷尬的局面。類似這樣的局面我記憶里還發生過兩次,一次是看《一次別離》的時候,一次是看《桃姐》。沒錯,《過界》的整體風格和它們一樣:都是典型的文藝片。
上網查了一下數據,果然《一次別離》在中國的票房同樣慘淡。《桃姐》因為有劉德華這樣的特殊型演員撐著,某種程度上又算商業片,所以票房好壞不做參考。
而《過界》之所以票房這么差(太容易預料的事),評分又這么低原因是什麼呢?很明顯,它選錯上映時間了。它選在了情人節這一天上映並在片名後面加了男女兩個字,以為這樣就能票房叫座了。但是它完全低估了一個問題:大多數選擇在情人節去看電影的情人們,整體文化水平使他們喜歡並熱論的只會是《小時代》《致青春》《失戀33天》等等這類型的電影。而你即使起一個吸引他們興趣的名字,再找一個吸引他們的演員(陳坤),也抵不過導演和故事所營造的強烈的文藝片風格。
如果能做一項調查數據我想結局肯定是這樣的:這些情人們(他們最容易傳播信息)回去給他們的同事朋友和准備去看的情侶們講起這部電影時說,不好看,而且每次想親一下的時候那背景那音樂,都他媽像要分手了一樣。豆瓣里正好這一天看過的情侶們可能在一夜之間點了無數的一星。連鎖反應後,再加上一些常年在豆瓣上泡的跟風狗(別人點低分為了顯示自己品味比別人強絕對不會點高分)這樣,就部片子的悲劇就誕生了。
以上拿《過界》作為例子分析一下「好片子為啥在中國電影市場失敗」這個話題。現在該來聊聊「爛片子為啥在中國電影市場成功」了。
說起我們的爛片,星羅棋布,最近火的比如《富春山居圖》《小時代》《爸爸去哪兒》等等,罵聲此起彼伏為啥還有那麼好的票房呢?想講清楚原因,太過龐大,都不知道從哪兒說起了,我覺得這可能涉及到了....中國近代史,文明社會在中國的發展等等聽起來很扯淡的東西。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文化和思想層次較低者在我國社會環境中培養出來的,佔了大多數。因為歷史和X黨的種種原因導致了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我們就不聊了。思想上一直以來很受禁錮,文明的發展較發達國家也很落後,這就是為什麼在國外《一次別離》那麼受歡迎,在中國它那麼慘淡的原因。
如果把如上提到的一些片子類型做一個按文明社會發展的理解程度排一個順序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從高文明到低文明):一次別離類>爸爸去哪兒類>小時代類。
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排序?追求真理(一次別離)>不被我們社會文明重視的父子關系(爸去哪兒)>高富帥白富美們的拜金青春?(小時代)
在這樣的排序下很明顯相較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喜歡金錢名牌喜歡帥哥美女的文明理解程度最為容易,追求真理自由科學民主....這些的理解程度最難(沒達到追求這些的時候)。終於把這個麻煩的問題解釋完了,接下來就比較容易了。 這樣來說,就可以很明顯的明白為什麼文藝片的市場在中國這么差了(文藝片表達的大部分為此)。之所以《爸爸去哪兒》《小時代》這樣的片子能在中國票房這么火爆,是因為他們的文明程度最容易被中國現階段的觀眾所理解和喜愛。這就奠定了中國電影市場上,好票房影片類型的基礎:別講的太深了。
其次就是典型的商業片道路了,用大牌。越紅越好,越大牌越好。能請劉德華就別用趙小光。能保證大牌雲集,已經完成了最簡單的炒票房大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年一到過年各種賀歲片里無數大牌,光看偶像的粉絲基本就已經能擠塌電影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