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德華拆彈專家2裡面的假肢怎麼拍出來的
在《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自詡為「最有型的殘障拆彈專家」。
寫完了上一篇影評之後,有好多朋友留言,提問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因為意外爆炸事件,失去了左腿。在後邊的電影里,劉德華就要以殘障的身份參演,其行動就要受到限制。
一個身體健全的人,如何完美演繹一個失去肢體一部分的殘障人士。這個挑戰對於演員來說,是真正考驗演員演技的時刻。
這個演技不光是外在生理感官上的塑造;也包括演員內心心理的變化。那麼,劉德華在電影中是如何拍攝戴假肢的鏡頭的,又如何表演的真實細膩呢?這就需要演員、道具、後期製作共同完成的。
首先,從演員劉德華本身來講,他有切身的體會。我們都知道劉德華因為拍攝騎馬戲份時,從馬上摔下來受傷,因此住院接受治療。他也在采訪中,坦言這次的《拆彈專家2》中,潘乘風的復健動作,在他摔傷後,都經歷過。正是這些親身經歷的復健過程,為電影中潘乘風復健時,各種動作非常熟悉,表演起來更加拿捏到位。
劉德華在劇組進行拍攝時,戴假肢數月;有時候他需要全程單腿跳躍,完成整段鏡頭拍攝。劉德華實際的小腿向後抬起,小腿纏上綠布,然後用膝蓋戴上假肢;後期製作時,摳掉綠布部分。
其次,《拆彈專家2》的劇組在道具方面也非常用心。劉德華的假肢道具就有四種:臨時假肢、炭纖假肢、鋁合金假肢、智能假肢。
在潘乘風的復健鏡頭里,所用的就是臨時假肢。小腿直立裹上了綠布,做彈跳行走。在醫院或者家裡需要暴露斷腿位置,表演內心矛盾的鏡頭,斷掉的腿上還有猙獰的傷疤,這時候所用的就是炭纖假肢。在戶外追逐等場景採用的是鋁合金假肢。由於劇情的需要,劇中大反派馬世軍送給潘乘風的便是智能假肢,他還在里邊藏了一個攝像頭。
最後,在後期製作的過程,需要後期製作人員高超而耐心的摳圖技能,使整個畫面中的綠色部分修掉,達到了我們現在觀影過程中自然逼真的狀態。可以說一步叫好又叫座的「港劇復生」的力作,凝聚了全劇組的心血。
劉德華所演繹的潘乘風,正是經歷了EOD高光拆彈專家到意外受傷後被拒絕回歸拆彈一線的殘障,這個心理落差那是非常巨大。他從前期的開朗自信,充滿愛心;到後期的陰暗低沉,仇恨制度與社會。再到與暗黑組織勾結到一起,計劃各類爆炸事件,傷害無辜。後期,面部表情也非常猙獰,也從衣服的顏色,臉色,語調等方面表現陰暗的心理。
劉德華還介紹過,他如何行走,表現得與真正的殘障人士一樣;以期電影畫面雖假猶真的效果。這部《拆彈專家2》的導演邱禮濤,也是一位行走不便的殘障導演。劉德華平時在劇組就觀察導演是如何行走的?因為邱禮濤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症,兩條腿不一般長,經常穿著不同厚度的鞋子。
劉德華發現走比較平的路時,腿部有殘疾的人,不太容易看得出來;而在上下樓梯時,佩戴假肢的那條腿,就不容易彎曲,看上去行走的不自然。
看來,人生閱歷的不同,對表演的拿捏程度不同,演技自然就分出高下了。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會隨著記憶沉澱在腦海深處,融化在血肉里。老戲骨的演技和小鮮肉的差別就在於閱歷和時間的沉澱。
各位覺得劉德華這位將近60歲的演員,還在動作戲中如此拚命,是因為什麼?對於他在《拆彈專家2》中的表現可還滿意?
❷ 《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到底是不是要炸橋
《拆彈專家2》對人物的心理解析和展示異常精準,劉德華對潘乘風受傷之後的轉變演繹,堪稱精湛。沒有很多誇張或者激烈的時刻,潘乘風就像一個真實的普通人,這個普通人也有受不了,要爆發要發泄的時候。命運也會擠壓他、使勁欺負他,直至他露出疲態,全面崩潰。真實和苦澀的人生,為這個電影人物注入了血肉和魅力。
從結果來看,炸掉青馬大橋和炸掉機場區別似乎不大,影片最後,核彈爆發引起的海嘯席捲海濱,似乎導致的傷亡結果並不比炸掉機場少多少,核彈在海水中爆炸所泄露出來的輻射影響比在地下爆炸會少多少我們也不曾知道。
❸ 在電影《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角色失去的腿是如何拍攝完成的
2020年12月24日,《拆彈專家2》一上映,票房破億就用了14個小時,豆瓣評分在現在已經飆升到8.1分了,真的是厲害。這部電影的演員都是很厲害的演技派,劉德華、劉青雲兩大影帝同台飆戲,可以說是看到人大過眼癮!
當然,一部電影的好壞最重要的還是他的情節,如果一部電影情節不連貫的話。不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但是這部電影就有種讓人想要看下去的沖動還有慾望,也讓觀眾們有種忍不住想要購票的沖動,這就是電影本身的魅力,電影情節發展需要演員的演技支撐,同樣,一個演員的演技也需要電影情節來鋪墊。兩者都好了,基本就是成功的一半,最後再加上一個好的特效,簡直就是相當棒的一部電影了。
❹ 為什麼劉德華在《拆彈專家》里必須死原因藏太深
雖然劉德華受傷了在家養傷,但是《拆彈專家》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劉德華的風采。在電影的發布會上的時候,劉德華沒能來到現場還很遺憾,不過他在家中錄了一段視頻發過來。
年過半百的劉德華也是真的符合娛樂圈勞模的身份啊。
《拆彈專家》的故事其實並不復雜,就是拆彈專家劉德華幾年前卧底到姜武的團隊導致姜武弟弟被抓,兩年期間,姜武賺錢准備復仇,劉德華和宋佳談起了戀愛。
當姜武殺回來的時候,在紅磡隧道准備了一千公斤炸葯,和劉德華對峙。最後姜武被抓以後,但是炸彈沒解除,如果一千公斤炸葯全部炸掉,那麼隧道就毀了,會給香港帶來很大的損失。於是劉德華決定和搭檔分開剪線,自己身先士卒賭一把,結果自己沒選對,被炸得連渣都沒有。
其實,這和所有的香港警匪片差不多,匪鬧事,警察抓,最後匪抓到,警察死傷幾個。但是在這部電影里,幾乎沒有勝利方,因為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僅主演死了,連人質都死了三十多個。
其實,仔細想想,劉德華的死是註定了,他必須死。
首先,劉德華在剛開始就說了,拆彈不是你想拆就能拆,要上天批准。而他很感謝他每次都選對。這其實就是在給後面做鋪墊,既然前面交代了選擇的這一項,那麼後面總有一次沒選對嘛。於是就是最後的終極炸彈。
其次,最近幾年香港的警匪片其實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總是一種大團圓,警察完全勝利,匪徒完全滅掉。開始有一些中和的元素在裡面,告訴你警察也不是全能,總要有所犧牲。
再次,還記得中間那個警察,劉德華幫他解除卻解除不了。劉德華告訴他要有責任,因為他是警察。這句話是劉德華說出來的,同樣是警察,別人都犧牲了。他也得犧牲,才對得起他喊出的那句話。
最後,每一部警匪片的片尾一定要是風笛聲加上目的,這種悲壯的氣氛怎麼能少得了主演呢?而裡面的主演其實就劉德華一個人。其他的只能算是配角。所以這是沒得選的,劉德華必須死。
❺ 劉德華搶金庫的電影叫什麼來著
電影《拆彈專家》
章在山(劉德華飾)是香港警隊爆炸品處理課的一名高級督察。七年前,他潛伏到頭號通緝犯洪繼鵬(姜武飾)的犯罪團伙中,在一次打劫金庫的行動中,章在山表露了其拆彈組卧底的身份,與警方里應外合,成功阻止炸彈引爆,並將洪繼鵬及其弟的犯罪組織一網打盡,可惜在千鈞一發之間,洪繼鵬逃脫並揚言誓要報仇。復職後的章在山很快被晉升為警隊的拆彈專家。
七年後,香港接二連三遭遇炸彈恐怖襲擊,警方更收到線報大批爆炸品已偷運入港,一切跡象顯示香港將有大案發生。
就在香港人心惶惶之際,城中最繁忙的紅磡海底隧道被悍匪圍堵攔截,數百名人質被脅持,終於現身的洪繼鵬威脅警方炸毀隧道。章在山唯有將洪繼鵬繩之於法,才能拆解這場反恐風暴背後的驚天陰謀。
(5)電影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擴展閱讀:
《拆彈專家》給章在山的人設為專業、冷靜、樂觀又具有冒險和犧牲精神。隨後層出不窮的危機中,導演邱禮濤一直不斷加強表現這個人設,以及他做出選擇時的情緒情感變化,讓觀眾對他的處境漸漸感同身受。這已經不是一個關於英雄如何憑借智慧、勇氣贏得反派的故事,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更多人的生命。
這是一個很古老的道德命題,沒什麼標准答案,每個人一生中也沒什麼機會面臨這種選擇。一個生命的逝去和整個社會的安全,在這一刻,擁有同樣觸動人心的分量。一部商業片本來不需要背負這么沉重的命題,但是《拆彈專家》在娛樂之餘,能夠舉重若輕地提出這種思考,實在驚喜。
❻ 拆彈專家2結局是什麼
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因自己策劃的爆炸而身亡,結局並不是特別美好。《拆彈專家2》的結局並不美好,因為男主犧牲自己來保全大家,女主則傷心的掉眼淚,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最後那場大爆炸就是他贖罪的方式,他做過的錯事只能通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彌補了。
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在一場劇烈的爆炸中失去了自己的一條腿,後來在治療過程中又因為創傷性格變成了人人畏懼的恐怖分子。用爆炸的方式害死了很多無辜的人,失憶之後他金盆洗手,為了彌補過錯開始拯救大家。
(6)電影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擴展閱讀
《拆彈專家2》本身也是一部悲劇。潘乘風因工作致殘,失去一條腿,堅持復健,結果等待5年還沒能重返一線,他把怒氣都撒在警隊和劉青雲飾演的隊友身上,最終在授勛儀式上大鬧離去。由於有警隊兄弟情和與倪妮的感情戲作為鋪墊,潘乘風的落寞和轉變都顯得十分自然,這也為他之後的「黑化」做了鋪墊。
主角受傷繼而變成恐怖分子也是《拆彈專家2》在反類型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潘乘風先是由心理落差導致的反社會人格出現,繼而加入恐怖組織變成了「炸彈專家」,在他的策劃下,教統局自殺式爆炸和香島酒店爆炸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在爆炸現場由於意外,潘乘風失憶,在這個基礎上,與倪妮的感情線也派上用場,最終成為說服他用阻止爆炸、摧毀恐怖組織的方法完成「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