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第一暴力電影《力王》,是由誰拍攝的拍攝時間是
《力王》是藍乃才拍的,1992年拍的。
《力王》是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藍乃才執導,樊少皇、樊梅生、大島由加利領銜主演。該片於1991年4月9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介紹:力王(樊少皇飾)為救女友瑩瑩(葉蘊儀飾)殺死了一群壞人而被判入國分監獄。國分監獄是一個私營監獄,獄長(何家駒飾)和獄警單眼蛇(樊梅生飾)常常用鐵勾手迫害囚犯。
力王在獄中替潺弱但心地善良的老囚犯老馬(曾近榮飾)申張正義,並揭穿了幕後販毒主腦正是獄長本人,還將罌粟田燒光。於是單眼蛇糾合獄中東南西北四倉之四大天王聯合起來陷害對抗力王。
(1)香港的電影都是誰拍的擴展閱讀
《力王》角色介紹:
1,賀力王
演員:樊少皇
力王力大無窮、無堅不摧,為給女友報仇,立誓鏟除毒魔,結果進入監獄。獄中,力王反抗黑暗勢力和獄方壓迫,力克群雄、無所不能,但有多次他屈服於監獄制度,未用拳頭換來最後的自由,老老實實地被獄警羈押,鐵鏈加身。但最後奇跡發生了,他殺死了監獄所長,用血肉之軀打破監獄高牆,並呼籲獄友回家。
2,阿一
演員:何家駒
阿一是國分監獄的獄長,經常在監獄中和單眼蛇欺負犯人有能讓身體膨脹、手臂變長、肌肉增大的超能力,變形後奇醜無比。力王給予獄長毀滅性打擊,將他按在絞肉機里絞成肉醬。
㈡ 香港十大著名導演有哪些。。。
有杜琪峰、徐克、王家衛、許鞍華、吳宇森、陳可辛、爾冬升、王晶、周星馳、麥當雄。
1、杜琪峰
杜琪峰,1955年4月2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普寧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監制,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正式開始其導演生涯。
主要作品有黑社會、毒戰、槍火、暗戰、PTU、奪命金、復仇、神探、大事件等。
主要作品有變臉、赤壁、發錢寒、碟中諜2、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風語者、追捕等。
㈢ 香港有哪些知名導演,各自擅長拍什麼類型的電影
王晶:善長拍攝娛樂元素、商業元素較重,大家一笑了之的電影。故沒有太高的藝術價值 代表作:《賭神系列》《鹿鼎記》《強奸系列》等
杜琪峰:善長拍攝帶有藝術的商業警匪片,比較的另類,但不失藝術水準 代表作:《機動部隊》《暗戰》《暗花》《黑社會》等
徐克:善長拍攝武俠片,他的武俠電影經典很多 代表作:《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新龍門客棧》
吳宇森:善長拍攝暴力美學的槍戰片 從《英雄本色》至今 吳宇森電影有著越來越多的忠實FANS 代表作:《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辣手神探》等
王家衛:善長拍攝愛情片 有藝術價值 代表作:《阿飛正傳》《旺角卡門》《東邪西毒》等
成龍:也許成龍不能算是導演 但是基本上每一部成龍主演的電影上面都寫著成龍作品 也就是說成龍雖不是正統導演 但影片劇情、動作設計、監制、編劇他都要插手 而且拍出來的動作片不失水準 經典流傳 代表作:《A計劃》《警佬故事》《我是誰》等
90年代的香港片:愛情、喜劇、動作、武俠、槍戰類型電影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
另外,劉鎮偉(以前叫 技安)、麥當雄、元奎、林嶺東、唐季禮、陳可幸、程曉東、韋家輝、陳木勝、劉家良、關錦鵬、李仁港、陳嘉上等導演都有著各自的代表作 襯托著90年代香港電影市場的繁榮
(純屬原創)
㈣ 李連傑拍的電影《少林寺》背景和主要情節
主 演: 李連傑、計春華、丁嵐、於海、於承惠
影片類型: 電影 / 動作片
地 區: 香港
語言說明: 中文字幕
隋唐年間,群雄逐鹿中原,爭為霸主。王世充擁兵東部(古洛陽)潛號鄭王,行暴政,民怨沸騰。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為鄭王侄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亡命嵩山,垂危時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在義傷中,無意發現曇宗偕十一棍僧禁苑練武,各懷絕技,心喜復仇有望,懇請曇宗納之為徒,遂落發為沙彌,法號覺遠。這期間,他邂逅一武功不凡的少女白無瑕,互通心曲,才知白竟是恩師之女,而曇宗等遁世為僧,亦有不可告人之隱…《少林寺》80年代曾在中國乃至世界影壇掀起一股新風格武術電影熱潮,並使李連傑一舉成為國際級影星。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掀起了武術熱。與許多其它武打影片使用替身與特技不同,李連傑所展現的多是他的真實功夫,因為他曾連獲全國武術全能冠軍。
影評:
張鑫炎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功夫片,河南嵩山少林寺實地拍攝,多位全國頂尖的武術冠軍出演,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武打風格雖不如徐克等後來的新武俠飄逸靈動賞心悅目,但當年那種萬人空巷的轟動依然留存心間;本片在中國上映時依稀記得是俺小學三四年級,一毛三的票總共看了12遍,其中六遍為了精彩的武術三遍為了美麗的牧羊女還有三遍為了白無暇那半截雪白的大腿,及至後來讀了魯迅先生關於看到女人的一截皓腕馬上聯想到一絲不掛的香艷俺才驀然醒悟原來意淫的毛病是從「少林寺"開始的;除此之外還學了「野性難訓"這個成語和「不野就不夠味兒了"這句流氓語言,由此深刻地領悟了鄧麗君「路邊野花不要采"與五講四美全無干係的奧妙哲理,簡直讓俺在一幫混沌未開傻了吧唧的小孩子中鶴立雞群脫穎而出哇!當然「盡形壽不淫慾汝今能持否"的隱諱含義俺還是不甚了了,因此與神童的距離還是蠻大地。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此片對70年代生人的人生歷程意義重大,強烈推薦本片並強烈建議如今的修行條款除了不殺生不淫慾外一定要問一句「盡形壽不意淫,汝今能持否?"不能持的千萬不能收哇,否則整天沒完沒了地意淫還怎麼一心向佛啊,看來俺這輩子是出不了家啦!
背景資料:
八十年代初,我國一部分優秀武術教練員和運動員與香港中原電影公司在國內拍攝了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武打故事片《少林寺》。影片上映之後不僅受到國內各界人士的贊譽,同時一舉轟動了國際影壇,觀眾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國內的觀影人數就達到了5億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三千萬人民幣,香港突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美國一映再映,這部電影讓全世界認識到——武術的真功在中國。
《少林寺》是中國技擊武俠電影中的一部經典之作,它最大的特點是由過去的演員學武打發展為武術運動員直接上銀幕。技擊武俠片雖然在表現題材上有其自身的限制,它不能像其他類型的武俠影片那樣神奇、那麼多變,但就武俠電影本身而言,技擊武俠片開創了中國武俠電影史上一頁頗為輝煌的篇章。自〈少林寺〉轟動世界之後,以國內實景、國內武術運動員所拍攝的武打片雖廣受歡迎,但沒有一部能超過〈少林寺〉所帶來的影響。〈少〉片不僅使中國武俠電影走向了世界,而且也使武俠電影中所表現的中國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得以傳播。〈少林寺〉是新中國電影工作者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作為電影史上一頁重要的篇章而永遠的載入了中國武俠電影的史冊之中。
★花絮:
在拍攝師傅給小虎喂粥的這場戲時李連傑動了真感情,激動得淚流滿面,在場的工作人員也為他的激情而吃驚,連導演張鑫炎都深有感觸的說:「演員能感動拍攝工作人員是很不容易的事!」
「日出嵩山坳,晨鍾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當年的這一首〈牧羊曲〉紅遍了大江南北。
少林僧人打水這一場戲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那一個個尖尖的水桶。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這一場戲是李連傑自己設計的。覺遠刻苦習武的情景成為了武俠電影中千錘百煉的典型畫面。
覺遠率眾棍僧躍馬窮追王仁則。李連傑只在出國前練過三天騎馬,但馬背上的他靈巧穩當,泰然自若,這都得歸功於李連傑扎實的武術基本功。
在拍攝最後覺遠和王仁則的決斗時,兩個演員吃盡了苦頭,最慘的是李連傑,他被於承慧失足踢中了襠部,疼得滿地打滾,半天爬不起來。
非常般配的一對金童玉女,可惜佛門有戒條:「盡行授,不淫慾,汝今能持否?」「能持。」
〈少林寺〉使少林武術名揚四海,不僅在國內興起了一片習武熱潮,同時吸引了國外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少林寺成為了中國一大旅遊聖地,至今仍門庭若市。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越來越被更多人所熟知。
★人物介紹:
李連傑
影片中男主角覺遠的扮演者李連傑曾是全國武術比賽的全能冠軍。他在〈少林寺〉中的出色表演使其從此蜚聲影壇,並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一位武俠明星。當年李連傑只有18歲,人生道路因此而改變。
於承慧
扮演王仁則的於承慧是山東體育學院的教授,他在片中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反派形象。
於海
扮演師傅的於海當時是山東體育技術學院的總教練,他是國內有名的螳螂拳名家,90年代香港所拍攝的多部武打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
胡堅強
胡堅強,浙江武術運動員。他在1982年的全國武術表演賽上獲得了傳統拳三類和傳統器械兩項第一名。其後與李連傑合演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兩部影片。
計春華『
計春華飾演的禿鷹給人印象極深,天生一副反派的造型。在我的印象中計春華好象從來都沒有塑造過正面人物。
㈤ 香港電影「三巨頭」是哪三位
香港電影三巨頭:邵逸夫、鄒文懷,陸運濤。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2011年正式退休,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
鄒文懷(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嘉禾電影創辦人,嘉禾電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1957年,鄒文懷加盟邵氏集團,1970年自行創立嘉禾電影,公司在20世紀70、80年代與邵氏兄弟對峙,其本人與邵逸夫同被視為香港電影的泰山北斗。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給橙天娛樂,隱退影壇。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陸運濤(Loke Wan Tho,1915年-1964年6月),新加坡和香港的著名電影製片人,國泰集團、永華電影和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鳥類學家及攝影家。祖籍廣東鶴山,1915年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64年因飛機失事逝於台灣。
(5)香港的電影都是誰拍的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
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楚原、張徹及劉家良等等。
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9年的《英雄無淚》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60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70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
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說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黃金年代實在不為過。
㈥ 香港的電影公司都在哪裡
香港的電影公司大家比較熟悉的大致有:
嘉禾、邵氏綜藝、JCE英皇、寰亞綜藝、金馬娛樂、美亞鐳射、
BIG天下電影、 中國星、UFO電影人、BMA、星輝、美亞娛樂、
永盛、彩星、大都會、電影少年.....
其實還有很多,只是大部分不為大家所熟悉。
㈦ 香港三大女神級電影
香港三大女神級電影有:邱淑貞《縱橫四海》、張曼玉《阿飛正傳》、林青霞《紅樓夢》。
1、邱淑貞
1983年上映,由徐克導演,邱淑貞主演的《縱橫四海》被譽為「香港黑幫電影之最」。影片圍繞一對戀人展開,在殘忍的黑社會世界裡,愛情和親情多次受到考驗。邱淑貞在片中飾演女主角楊佳芝,鬼馬又剛強,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黑幫女王。她的風格獨特,為整個港片增色不少。
林青霞人物評價
作為華語影壇富有傳奇色彩的女演員,林青霞從20世紀70至90年代,驚艷了人們整整二十年 。她飾演的角色從青春玉女演到女俠,風格橫跨文藝和武俠,演女角演反串都能獨領風騷。在《慧眼識英雄》中,林青霞能夠做到准確地把握影片中的角色,她獨特的氣質和干練、倔強的性格為角色注入了活力。
在《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中,林青霞的扮相在英姿與嫵媚之間剛柔並濟揮灑自如。在《六指琴魔》中,林青霞兼具柔媚和剛烈的氣質在「琴魔」這個角色身上顯露無疑,她可以清純,可以瀟灑,可以柔情,也可以冷酷,她的霸氣與飄逸,讓天魔琴成為最適合她的終極武器。
㈧ 香港電影中的賭神、賭俠、賭聖、賭魔、賭霸分別是誰
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進入了黃金時期,涌現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電影人,拍攝了許多既較好,又叫座的電影,更是開創了一類其他國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全新電影門類,那就是賭片,香港的賭片從正劇到喜劇,應有盡有,拍攝賭片的大咖包括周潤發,劉德華,李震華,周星馳等等等等,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熒幕經典形象,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這些賭片中的主角,那些賭術超群的人。
首先自然是賭神
賭霸
這是一個女性角色,是有香港影壇大姐大鄭裕玲扮演,在那部電影中,有嘟嘟姐,梅艷芳兩位頂級香港女明星坐鎮,鄭裕玲扮演的有喜為了幫助弟弟,決定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參加賭王大賽,賺取獎金,可是他的特異功能被賭聖的姐姐梅艷芳所識破,不過最後他還是用自己的真心感動了梅艷芳。
最後是一個可愛又可恨的反派角色,賭魔陳金城,這是在賭神系列中出現的最強反派,也是在賭博技巧上和賭神不相上下的人物,最終敗給了賭神,他的義子海珊也敗給了賭神的徒弟,賭俠和賭聖。
㈨ 香港哪位演員拍的電影最多
成龍、周星馳、劉德華
也可能是
成奎安自1978年被李修賢發掘拍戲以來,從藝23年間,至今已拍了350多部電影、600多集電視劇。在這些戲里,他絕大多數的角色都是一些反面人物,即使他嘗試過出演警察、父親等親和型的正面人物,也始終難改他在大家心目中的「惡人」形象。由於角色的原因,「大傻」這個綽號已無奈地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