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擴展閱讀
梁家輝跟劉德華的電影 2025-07-15 06:34:44
好看的日本唯美電影 2025-07-15 06:32:42
麻花團隊最新的電影 2025-07-15 06:31:46

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發布時間: 2025-07-15 02:44:27

『壹』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周潤發對謝霆鋒說的什麼(我聽不懂粵語)

平常一般先頒獎最佳導演、最佳女角、才到男主角的嘛。我怕我等輸給霆鋒,我就沒時間說,也沒機會說。就是霆鋒你說的一段話我很感動,你這么年輕,有那麼大的抱負,三十年香港電影實在不簡單的。我知道你上有高堂,下有妻兒,這樣, 香港電影以後的三十年就靠你了!

『貳』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三十而立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戲院隆重開幕,近百名明星出席了本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香港電影金像獎也迎來了自己的「而立之年」。依舊處在困難時期的香港電影在總結這過去一年香港電影的得失,也對過去一年對於香港電影做出了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進行了肯定。
大會開場即充滿懷舊氣氛,以關淑怡翻唱梅艷芳經典代表作《似水流年》拉開序幕,大熒幕開始回顧歷年獲獎片段剪輯。對於一個人而言,三十歲可能意味著剛剛步入人生中的黃金時期,可是對於仍處於困境中的香港電影而言,這一個「三十歲」卻多了許多的蒼老的意味在內。表現在近幾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就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濃的懷舊色彩。如果說去年的一部極受歡迎《歲月神偷》已經將港人的這種心態體現無疑的話,那在頒獎典禮上無處不在的對於港片黃金時期的懷念更是讓人唏噓不已。本屆金像獎頒獎禮正式開始的第一個環節是關淑怡、謝安琪等等獻唱多首經典歌曲,配合著大銀幕播放曾獲金像獎的經典老片如《籠民》、《無間道》、《野獸刑警》、《秋天的童話》等的片段,很快讓人陷入到對於過去那個港片黃金時代懷念的氛圍中去。在頒獎典禮過程中,插播了大量曾經獲獎者致辭的難忘一刻,有張曼玉、黃秋生、蕭芳芳、曾志偉、惠英紅等,更有已逝的梅艷芳大笑的鏡頭出現,更讓人徒增傷感,倍感懷念。在這樣一個乍暖還寒的季節里,微冷的雨夜更像是真實的在體現著香港電影環境和現狀:每年不足五十部的產量,本土票房的持續低迷,以及在「北上」合拍路中所經歷的種種阻撓與妥協……都讓人對於香港電影的現狀擔心。幾年前爾冬升導演的一句「幾年之後不復見純正港片」的話語音猶在耳,也使人痛心不已。雖然有著這一眾電影人在為著香港電影的發展在努力前行,卻依舊難以看到一個相對明朗的結局和前景。在這種形勢下,「懷舊」無疑成了一個港人尋找心靈寄託的平衡點。
除了在頒獎過程中的這些對於過去黃金時期影片和影人的懷念之外,這種濃濃的懷舊色彩也明顯的影響到了獎項的頒發。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老一輩電影人的肯定更多的帶有濃厚的致敬和肯定的意味在內。除了陳自強的「專業精神獎」和黎筱娉的「終身成就獎」本身就是由老資歷影人獲得,無可厚非之外,本屆頒獎禮上的四個主要的演技類獎項和最佳導演獎項的獲得者身上,除了謝霆鋒具備中生代特點之外,其它獎項都被老一代電影人獲得。其中邵音音獲得最佳女配角,泰迪羅賓獲得最佳男配角體現的最為明顯。一個是年逾六旬、見證了邵氏王國盛衰的女演員,一個是見證了整個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著名電影人,與其說是對於這兩位老演員的肯定,不如說是是對於他們在過去幾十年對於香港電影事業所作出貢獻的肯定,更是對於他們以幾十歲的高齡仍然在奮力支持香港電影事業的肯定。
最佳導演獎項中,徐老怪身處在一眾中生代導演的包圍之中,最終仍笑到最後。坦白說,《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絕非徐老怪最好的作品,但是徐克多年來對於電影事業的堅持和不懈努力確實值得尊敬。正如之前提名名單公布後陳國富所言:「我印象中徐克獲得的獎項與他的成績比起來,不算多。《狄仁傑》是他第50部作品了,但因為他一直拍類型片,所以獲得的肯定不算多。」這種對於徐克獎項「不算多」的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暗示了頒獎的結局,也更體現了金像獎對於這些對於香港電影有著突出貢獻的電影人的肯定和敬意。相比之下,劉嘉玲的「影後」的獲得就更具有明顯的「安慰」性質。這位曾經獲得過五次最佳女演員提名的演員每一次都空手而歸,這一次終於在自己的第六次提名中終於得償所願。不過,稍顯尷尬的是,她在獲得提名的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角色備受質疑,因為影片中的戲份和角色都不足以讓她入選,遠不如李冰冰在劇中的角色吃重和搶眼。但李冰冰最終竟然連個提名也未能拿到,讓人不解。按照文雋的說法,也只是「可以理解」而已。聯繫到近幾年如劉青雲和任達華等入行已久的資深演員紛紛獲獎的事實,讓人對於金像獎的這種「論資排輩」的潛規則不得不產生懷疑。不過,這恰恰也凸顯了香港電影後繼乏力的尷尬。
看得出來,香港電影人在自身的困境中,既不想放棄對於電影品質的追求,也更不願被市場所淘汰,這種矛盾的心態之下,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影片兩者難以兼顧而被金像獎遺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影片要兼顧兩者卻最終兩頭盡失。但是,香港電影人對於電影事業的探索和追求卻永不停止,雖然影片的品質難言完美,但是這種對於香港電影的堅守和不斷尋求出路和生存空間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