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香港的電影有沒有國語的
擴展閱讀
真實中東戰爭電影 2025-07-03 18:40:56
香港電影不日成婚粵語版 2025-07-03 18:39:42

香港的電影有沒有國語的

發布時間: 2025-07-03 00:42:57

Ⅰ 找一部香港電影:一個男人利用元神出竅JS少女,警察卻沒有證據抓他……最後還是被繩之以法。

片名:不解之謎
分類:電影(恐怖片)
產地:港台
主演:李克勤/小雪/羅蘭
導演:黃家輝 ·語言:國語 ·字幕:中文

內容介紹:青年警官鄧逸思(李克勤飾)接手調查一起連環奸殺案,他仔細分析兇手的作案習慣與性格特徵,終於在嫌疑犯陳永強(吳毅將飾)再次作案時當場將其抓獲。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陳永強被捕入獄期間,奸殺案仍再度發生,據現場目擊證人指證,這些案件仍為在警方監控中的陳永強所為。逸思對此奇怪現象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自己就目睹陳永強在案發時間並未外出。在警局清潔工盲婆(羅蘭飾)的指點下,他才發現陳是利用「元神出竅」的能力行凶,與此同時,他亦發現自己的女友曉文(小雪飾)就是陳的下一目標,逸思遂在危急之時破壞陳的肉身,阻止了又一起奸殺案件。奸殺案告破之後,緊接而來的是連環謀殺案,逸思在每個兇案現場,都看見了兩個身著西裝的怪人,逸思懷疑他們就是職業殺手,但每次兩人都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神秘失蹤。他再次求助於盲婆,才知道兇手乃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牛頭馬面」,他們專門把那些陽壽已盡卻又命大的人送進陰間,而他又發現自己就是勾魂使者的下一個目標,為了躲過這一劫,逸思決定在女友的幫助下用假死來度過危難……

是這個吧?

Ⅱ 香港邵氏電影里的香港演員們為何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以前香港邵氏電影大部分說的都是國語,注意這個國語和普通話還是有區別的,但都是一脈相承。

早期的香港電影是有鄙視鏈的,有錢有文化的看英語、有錢沒文化的看國語、沒錢沒文化的才看粵語。

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粵語片的質量最差、檔次也最低,所謂「粵語殘片」就是指1973年之前的粵語片,產量很多但質量好的屈指可數。到了1972年全香港一共出品了幾百部電影,裡面居然沒有一部粵語片,可見當時的粵語片有多慘淡。

不過萬事萬物觸底之後都會反彈,到了1973年在楚原的積極爭取下邵氏拍攝了第一部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這部電影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並在當年力壓李小龍取得了年度票房冠軍。經此之後粵語片逐漸回暖,並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香港流行文化的興起逐漸成為主流,開創了輝煌的東方好萊塢時代。而邵氏公司因為一直堅持不拍或少拍粵語片,票房逐年萎縮最終不得不關閉了製片業務。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以上,現在你知道答案了吧

香港邵氏電影里的香港演員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對這個提問存疑。但我還是先假設題主的設問成立,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

(1)能說普通話的香港演員大陸背景,一般來說其父母一輩是從大陸在解放前後一段時間來港,或者有在大陸「生長」的經歷,自然普通話比香港本土演員好。比如,秦沛姜大衛爾冬升三兄弟、林雪、林威等等。

(2)香港本埠市場不大,票倉有限,因此其主要票房市場在台灣(尚未進入大陸)。這樣一來,很多香港演員都會練習普通話,包括一些香港歌星為了出國語唱片,都會苦練國語,比如張學友劉德華等人。

(3)香港演員能說流利的普通話是題主的誤解,個人覺得那應該是國語配音,而且是台灣演員的配音。同時,在這里也糾正一下:之上所有的普通話表述不嚴謹,嚴格地說,那應該是叫台灣的所謂「國語」,不是普通話。

所以,個人覺得,香港演員能說流利普通話的只是少數。老一批演員里,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明星中,普通話講的不錯的上有洪金寶,下有謝霆鋒。歌星里頭,老一輩的張國榮的普通話講的相當不錯,可能是拍過《霸王別姬》的緣故,一些用詞用典都很內行。90年代走紅的這一批明星里,張學友的國語講的很好,到現在也還是很好。

這其中,有個奇葩,那就是劉德華:他在80年代的國語就講的很好,因為當時他們是跟著台灣的國語老師發音,講話很有台灣腔。但香港回歸後,他的咬字發音很想學好普通話,刻意去在意一些卷平舌後鼻音等等,結果,節奏有些亂了。所以,你現在看劉德華講的普通話,聽起來還不錯,但其實並沒有80年代自然(很多視頻可查)。

香港邵氏電影中,老闆邵逸夫就是從大陸(浙江寧波鎮海)出去的,而且國語片當時也有一定的市場。這其中,古天樂、蔡少芬是兩個反面典型,進入內地拍戲這么多年了,普通話還是講不好,尤其蔡少芬找了個內地老公,普通話仍是硬傷,最好別開口,開口你能哭……

配音

應該是配音!

為了錢啊。內地這么大的市場

有兩部分原因,一部分演員是從內地過去的,祖籍就是大陸的,所以會說普通話,還有一部分是後期配音,或者是有語言天賦,學的快的香港人[淚奔]

Ⅲ 香港老電影,為什麼裡面的人都說普通話的

香港電影分三個時期,一個是解放後,大批上海電影工作者南下補充香港電影從業人員,從導演編劇到演員都不是廣東人,基本上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話,到70年代左右,本土電影從業人員成長起來後,開始了粵語長片和功夫片,基本上都是粵語口音(因為普通話是大陸,感覺很土很落後),2000年後香港電影沒落了,大陸的電影起來了,主要是熱錢多,有金主願意投資電影,現在的香港電影沒有一兩個大陸演員肯定投資都不大。
如果你指的香港老電影,指的80年代的,那是因為香港電影要考慮台灣票房,所以都有兩版粵語和國語,注意,只有台灣的普通話叫做國語,大陸的普通話就叫做普通話,你現在買正版的DVD香港電影,都是國粵雙語的,比如像《卧虎藏龍》還能買到國粵英三語,而好萊塢的動畫片,有時會有兩版的國語配音,就是一版是台灣配音一版是大陸配音的

Ⅳ 為什麼香港最早期的電影是普通話的

因為當年的香港電影還要顧及台灣市場,所以是以國語為主的。即使是後來粵語片興起以後,大多數也要製作國語版。

Ⅳ 電影《跛豪》國語版和粵語版的區別

區別:語言不同

區別:國語版的有配音,是普通話版本的;而粵語版的是原版,也就是香港拍的原版,沒有配音,是原音。

《跛豪》是由麥當雄出品,潘文傑執導,呂良偉、葉童、鄭則仕等主演的香港黑幫人物傳記電影。

該片以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梟「跛豪」(真名吳錫豪)的生平為題材,描述大毒梟跛豪發家史及如何與貪污警察稱兄道弟的故事。電影於1991年4月15號在香港上映,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5)香港的電影有沒有國語的擴展閱讀:

《跛豪》劇情簡介:

1962年,內地正值經濟困難時期,隨難民潮逃到香港的汕頭青年伍國豪(呂良偉飾)因不甘被黑幫欺凌,投靠黑幫大佬肥波(鄭則仕飾),幾場拚命的血戰後,他被肥波重用,在黑幫中確立下地位,勢力越來越大。

漸感威脅的肥波設局令伍國豪被毒梟追殺,雖沒使其斃命,卻也讓其殘了一條腿,但他自己終被對方設計陷害鋃鐺入獄。靠雷總華探長奪位,伍國豪接下肥波所有地盤,成為黑幫四大家族之首,又因他願出錢替為其效勞的警界中人買探長做,警署成為他販毒的保護傘。

然而隨著1973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的臨近,加上他因位高權重狂妄自大導致眾叛親離,其運勢開始一路下滑。

Ⅵ 有沒有國語版的天師撞邪

有國語版的天師撞邪。

《天師撞邪》是一部中國香港奇幻電影,於1983年8月2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由袁和平執導,袁祥仁、袁信義、袁日初和高雄一同主演。對白語言有粵語、普通話。

講述了青城山天師教掌門師弟醉道人武藝高強,法術精通被派去看守天牢,但因醉酒貪杯、職責疏忽,致使被囚禁的重犯邪勝正逃出天師教,危害人間。

邪勝正為練習毒功,排除師弟和徒弟尋找至陰之時出生的童男童女,練就九陰童子功,意圖向天師教報復。民間玄門世家單傳游白雲剛巧為至陰童子,在機緣巧合下結實了醉道人,一同對抗邪勝正的陰謀.....

(6)香港的電影有沒有國語的擴展閱讀:

《奇門遁甲》推出後袁和平緊接著又拍了《天師撞邪》、《鬼馬天師》、《陰陽奇兵》等靈幻功夫片,繼續在各種稀奇古怪的神奇動作橋段設計方面下足氣力。可惜這幾部影片只以節奏奇觀取巧,情節內容卻簡單粗糙,因此最終淪為形式主義之作,反響甚微,票房也愈來愈差。

《天師撞邪》對中國民間法術的演繹,更多仍是天馬行空,因此電影里出現了神奇埕人、移形換影、隔空點穴、釘影定形、飛陀放劍、甚至活人般的「七星木頭人」等,更有潛入陰間搶令牌,搞出油鍋和紙橋等,大玩茅山法術。

Ⅶ 早期港產片為何演員說普通話

在50/60/70年代,香港電影是有國語片/粵語片之分的,也就是說國語片就是只說國語(普通話)版不發行粵語版,粵語片就是只說粵語版不發行國語(普通話)版.

拍國語片的電影廠大多是在1949年後從北方遷到香港的,演員也大多是南下香港的非廣東籍的演員,廣東籍演員如果要拍國語片的話是要先學國語(普通話)的.

在50/60年代,香港國語片數量比不上粵語片,但製作質量明顯高於粵語片,所以那個時期香港國語片占據了主流地位,粗製濫造的粵語片在60年代末幾乎近於絕跡,但到70年代中期,粵語片重新興起,而國語片反而走向了沒落,到80年代後,香港已經再無國語片/粵語片之分了,而是一部電影分為國語/粵語兩個配音版,粵語版供應香港本地或粵語地區,而國語供應給非粵語地區放映.

一些從國語片時代過來的演員,如去世了的鮑方/陳鴻烈,還在的岳華等人,如果留意的話,能聽出他們所說的粵語並不純正,可聽出明顯的口音,而廣東籍的曾江,因為拍國語片的緣故,學了一口不錯的"國語.

順帶說一下,在50/60年代,香港歌壇也是"國語時代曲"的時代,那時的粵語歌曲只有一些戲曲小調,完全不成氣候,直到70年代中期,現代粵語流行曲才開始興起,到70年代後期以後取代"國語時代曲"成為香港流行曲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