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警察處長被稱一哥的原因
「一哥」是港人對警務處處長的稱呼,來自一個典故。
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警務處發放香港機動車牌照時,將1號車牌留歸警務處處長使用,這個車牌沿用至今。從那時起,所有的警務處處長都有一個共用的名字:一哥。
早在香港回歸前,不少內地人已經從香港電影里熟悉了督察、警司、警長等警銜,這些都歸「一哥」領導。雖只是一個「處長」,但「一哥」領導3萬人,包括警察隊伍、輔助警察、警界文職人員。
警務處占特區政府公務員隊伍的1/5,「一哥」也可以說是特區政府里最大的處長。警務處雖然隸屬於特區政府保安局,但根據香港基本法,警務處處長一職被列為特區政府主要官員,須經特區行政長官提名,由國務院任命,並在憲報中公布。
(1)香港電影一開始說警務處長擴展閱讀
香港警務處處長,是香港警務處最高等級官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要官員之一,須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名,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
警隊價值觀:
1、正直及誠實的品格,尊重市民及警隊成員的個人權利,以公正、無私和體諒的態度去處事和對人
2、承擔責任及接受問責,專業精神,致力提供優質服務達至精益求精,盡量配合環境的轉變,對內、對外均維持有效的溝通。
Ⅱ 港片里的「警務處長」到底是什麼級別
香港警務處長對應大陸級別,應為副部級實權領導幹部。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指在中國香港地區製作發行的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
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分別為: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在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已發展成為華人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
電影製作:
香港的製片模式,專業分工、組織結構雖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完善,但較之好萊塢仍顯得隨意機動,工業化程度遠不夠嚴密有序。
第一,按照好萊塢的工業規則,電影一旦開機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隨意更改劇本、變動進度。然而香港的電影導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們的拍攝方法卻大不相同:在保證按時交片的前提下,現場即興發揮、隨拍隨改、有時停工有時趕拍。這種做法恰恰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正常的作風習慣。
第二,香港盡管也有不少以導演強勢創作著稱的影片,但是現代許多大製作的香港電影都是由集體創作完成的。
第三,香港電影素以拍攝迅速為特色。要說香港的拍攝速度有多快,1960年代,香港的粵語戲曲片就有「七日鮮」的紀錄,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這個紀錄幾乎被追平,吳鎮宇導演的《9413》,只用了10天時間,而他主演的《古惑女》,也只用了12天。
香港電影之所以要拍攝快,主要是為了趕檔期,既趕明星的檔期,更主要的是為了院線的上映檔期,港片興盛的時候,院線需要大量的港片填充各個檔期,尤其是每年的春節賀歲檔,更是必需有巨星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