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劉德華喜歡什麼
劉德華,家在香港,
喜歡讀書與創作,欣賞音樂與電影,沉浸青山與綠水,追隨善男與信女。關心個人與社會,弘揚公平與正義,追求民主與自由。腳踏實地,光明磊落,積極進取,飲水思源。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游戲,不跳舞,不咖啡。
關注
我最討厭現在某些無邏輯,裝高深,裝深沉,哄場面,扮情調的電影。只會炒作,只會炫肉,毫無內涵。
不過,上個周末我還是看了兩部比較經典的老電影,劉德華等主演的《家在香港》、《富貴兵團》,既幽默風趣,又有思考空間。
《家在香港》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劉德華沒有固定的工作,整天像傳銷一樣推銷化妝品,購買者寥寥無幾。有一天郁悶時進了酒吧,認識了同樣消沉的女二奶。後來,女二奶幫他找到一份房地產方面的工作。從此,劉德華的道路愈走愈寬闊。可是,他卻難以擺脫女二奶的糾纏。當劉德華遇上來自大陸的孤兒時,他才發現什麼是愛……在香港,大陸孤女寸步難行,劉德華試著幫助她獲得自由……孤女最後卻說,獲得自由要靠自己去奮斗……在香港未回歸祖國之前,這樣一部電影,真實地反映了一部分小人物的掙扎,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愛國情感,戀人情感,勵志言行,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不是講空話,大話,套話,我非常欣賞。整部影片看起來,讓人盪氣回腸。
而《富貴兵團》講的是劉德華等人為了找到和保護密碼,爭取抗日物資,擺脫日本軍隊控制的故事,同樣反映了深厚的愛國情愫,再加上真摯的兄弟情、異性情以及滑稽的動作、搞笑的場面,讓人忍俊不禁、扼腕反思。
我最欣賞創新,可是,現在許多導演的創新,讓人啼笑皆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雖然《家在香港》等電影拍攝時間舊,內容和表現形式卻如一劑劑興奮劑。
劉德華真的很努力,影視、音樂兩棲發展,各有千秋。天公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
㈡ 劉德華、張曼玉、張國榮時代的港片,真是看100遍都炸出少女心
豆瓣有句短評深得我心: 90年代的香港電影,總讓我有一種,這個時代所有的偉大都被完成了的感覺。
誰說不是呢!!!!
不止武俠片、武打片,連愛情片也成了絕版記憶。
像我們這種童年以租碟片為樂趣,經歷過四大天王和港產美女巔峰期的90後,真的會時不時感慨,盡管看過100遍,畫質只有標清,所有梗都那麼老套,但每一次,都會被炸出少女心。
張國榮、袁詠儀、劉嘉玲的《金枝玉葉》,在95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拿到11項提名,初出茅廬的靚靚奪得影後。
袁詠儀是大明星劉嘉玲和製作人張國榮的狂熱CP粉,夢想是當隱形的天使永遠守護他們的愛情,為了接近偶像女扮男裝去唱片公司當新人,結果……不小心……親手拆了自己的CP……
哥哥在這里有傾倒眾生的魅力,酒吧玩搖滾的時候,認真彈鋼琴的時候,黯然頹廢糾結自己到底喜歡男生還是女生的時候。
他和靚靚在夜色里唱歌彈琴,我完全能感受到怦怦的心跳聲,靚靚的這個眼神,就是陷入愛情的眼神啊!
兩個人用手偶聊天,這種幼稚的戲碼大概只有他倆演不會讓人發笑。
客串的曾志偉也是亮點,騷的要死又口出金句:Gay又不一定是天生的,所以你到底想不想親他……
最後袁詠儀留著寸頭穿著白裙在大街上奔跑,一開電梯門正對上張國榮的臉,真是浪漫到骨子裡。
配上那句世紀表白: 男又好,女又好,我凈系知道我鍾意你。
這大概就是理想愛情吧,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貓是狗,是植物是機器,我喜歡的只是「你」。
說來奇怪,電影里我最心疼的竟是劉嘉玲演的大明星,看似世俗又潑辣,但那張不敢經常打開的明信片出賣了她只是個純情女生。這么多年來她都活在一個「金童玉女天生一對」的夢里,卻沒發現那隻是用來騙全世界的謊言。
我喜歡她分手前歇斯底里地哭過鬧過,分手後照樣光鮮亮麗地站在台上說,「但我還是很感謝家明,因為你把一個平凡的我變成了現在的玫瑰」。
果然走出痴戀的女人更加迷人,家明還不敢面對她,她就已經大大方方開導他,「所有童話故事結尾都說,王子和公主快快樂樂在一起了,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因為我們永遠都會是最好的朋友」。
小時候曾get不到張學友的帥點,直到看了他和張曼玉的《真的愛你》,和《偷偷愛你》並列是我心中港產愛情片的top。
張曼玉是典型的港片女主,拜金又純情,吃著路邊攤,惦記著大減價,和朋友調侃著「香港怎麼能有靠譜的男人呢」。
生日願望是嫁個有錢人,正好手邊有張學友做封面的雜志,便宣稱自己一定要追到他。
張學友是典型的港片男主,有錢正點還專情,前女友對他說「I still love you」,他會酷酷一笑「Thank you」。
為了接近張學友,張曼玉在他面前裝淑女;借著還手帕找到他公司,隨身帶著電話號碼;為了約會花光一個月的薪水添置行頭……
但這些小聰明反倒為她添了真實可愛。
成年人談戀愛是你來我往的試探暗戰
偶爾也會像小學雞一樣膩膩歪歪,張曼玉讓他坐飛機帶著平安福,張學友就情話boy上線「能不能也帶著你啊」。
張學友注意到她吊牌都沒摘,不動聲色繞到她身後遮住,然後把她當天所有穿過的衣服都買下來,這個點超級蘇!
還有更蘇的,張學友拿著戒指假裝漫不經心地說,「你喜歡我也好,又或者喜歡我的錢也好,你成功了」。
但他的剋星有辦法讓他徹底投降。
很多人都愛那首《分手總要在雨天》的BGM,但我更喜歡《明日世界終結時》。
劉德華和張敏的《與龍共舞》,大概是古早版《王子變青蛙》?
張敏短發,戴眼鏡,大大咧咧舉止粗俗,渾身上下沒半點女人味。
遇到劉德華這種不抽雪茄,不喝酒,不追女人的有錢少爺
他陰差陽錯被當成偷渡客,為了躲避老媽的逼婚在張敏家當打工仔,搞出了一系列讓人噴飯的笑料。
但他正經起來只能用「帥炸蒼穹」來形容,讓她在宴會上大出風頭,送她六合彩獎金全餐,開直升機送她回家的,額,我不是有錢人可不要騙我。。。
還有我記到現在,永遠無法抹去,再過一百年還能被喚起少女心的畫面:劉德華把小漁村布置成了皇宮,扮成王子來陪她跳舞!
《人魚傳說》也是94年的片子,但鍾麗緹至今都被叫做「人魚公主」就知道它有多深入人心了。
故事也很簡單,小美人魚為了救落水的阿志吐出自己的珠子,為了追回珠子假扮他的學生開展了一段唯美的「人魚戀」。
才20歲的鍾麗緹就是純情誘惑的代表,天真無邪的笑容下,總帶著揮之不去的狡黠。
哭起來就是仙女落淚啊!
大概每一部港片都有手拉著手在大街上狂奔的戲碼~
兩個人學游泳這段戲是我的最愛!真的太太太經典了,渣截圖完全不能體現它的唯美輕盈,在王菲空靈的歌聲下,如夢如幻到呼吸都會打擾他們倆。
被發現身份後,小美魚人笑中帶淚,一步一回頭地離開。
幸好電影就是童話,某一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們又重逢了。
古早港片真的有魔力,嬉笑怒罵,插科打諢,誇張的要死又能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來傳遞感情,俗套得一塌糊塗,又感動得一塌糊塗。
沒辦法,女孩一輩子,都無可救葯地,愛浪漫。
㈢ 劉德華的家在香港什麼地方
劉德華是廣東新會的。現在,劉德華住加多利山上。
姓名: 劉德華
英文名: Lau Tak Wah, Andy
出生地: 香港
祖籍:廣東新會
出生日期: 27-9-1961
星座: 天秤座
生肖: 牛
身高: 174 cm
體重: 68 kgs
三圍: 38" 31" 37"
鞋碼: 44
血型: AB
家庭狀況: 父母、三姊、一妹、一弟
教育程度: 中五 (可立中學)
愛好: 唱歌、駕駛、演戲、打保齡
嗜好: 收集古董手錶
喜愛的食物: 雞翼、生果、奶茶
喜愛的地方: 家
喜愛的音樂: 懷舊、流行、開心的音樂
喜愛的歌手: Michael Jackson (米高積遜)
喜愛的樂隊: Boyx II Men
喜愛的電影: Seven (七宗罪) 、追魂交易、
Analyze (教父咪搞)
喜愛的演員: 羅拔迪尼路、畢彼得、梅麗史翠普
喜愛的顏色: 黑、白、灰
喜愛的衣服: 牛仔衫褲
喜愛的人物: 父母
喜愛的汽車: Land Rover
喜愛的旅遊地方: 非洲
喜愛的異性類型: 長頭發、溫柔
最喜愛的科目: 物理
最討厭的科目: 中史
最想做的事: 結婚 劉德華是本名
凡是劉德華的「粉絲」,都知道劉天王本名叫做劉福榮,昨日,劉德華卻委屈地說:「別人都以為劉德華是我的藝名,其實那是我的本名啊!我生下來,我爸爸就給我取名劉德華。叫劉福榮是我上小學時後改的名字。我家是大戶人家嘛。」他笑著表示要借《魯豫有約》給自己正名,還自己名字一個公道。
現在最恨洗碗
劉德華說,大概五六歲時,他父親決定離開鄉下有房有地的生活,進入城市,一家人進城後,開了家雜貨店。早上賣豆漿、油條,中午賣咖啡什麼的。而他就負責用粉筆在黑板上寫菜名,他的毛筆字寫得好也是這樣練出來的。他還表示每天還要負責洗三四百隻碗,「所以我現在最恨洗碗!」
㈣ 求部香港黑社會題材電影的名字
街女2000 香港
基本資料
導演: 鍾少雄
主演: 狄龍 伍詠薇 惠英紅 吳志雄 吳廷燁 黃和興 姚樂怡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片長86 min
國家/地區: 香港 上
映日期: 2000年5月4日 香港 級別:Hong Kong:IIB
劇情介紹
17歲的Coco自喪母後性情變得孤僻,又不能與疏離已久的離異父親相處,身為反黑組沙展的刀片叔忽略溝通之道,只施以嚴厲管束,使Coco更為反叛,流連夜店、沉淪毒海。她認識了一位在黑社會罕有的正義人物阿箭,可惜世上所有人都想拆散他們。他們想回頭卻被新紮大佬追殺,阿箭被殺、Coco慘遭輪奸。刀片懂得關懷愛女已太遲,唯有以鮮血教導她回歸正路……
㈤ 投名狀劇情介紹
演職員表
導演:
陳可辛 Peter Chan
主演:
李連傑 (Jet Li) 飾 龐青雲
金城武 (Takeshi Kaneshiro ) 飾 姜舞陽
劉德華 (Andy Lau ) 飾 趙二虎
徐靜蕾 (Jinglei Xu ) 飾 蓮生
其他演員:
魏宗萬
顧寶明
王奎榮
周波
石兆琪
汪亞潮
王孝隕
郭鵬
余皚磊
張優
孫堅
王東棟
陶海
丁凱
李崇霄
製作人:
黃建新 Jianxin Huang
陳可辛 Peter Chan
André E. Morgan
攝影:
黃岳泰 Arthur Wong
剪輯:
Chris Blunden
藝術指導:
奚仲文 Chung-Man Hai
動作指導:
程小東 Siu-Tung Ching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投資:
中國電影集團
寰亞電影有限公司
Morgan Chan影業
中影華納橫店
保利博納
橙天娛樂
星美影業
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製作公司:
摩根·陳影業有限公司 Morgan Chan Films
甲上娛樂有限公司 Applause Pictures
Beijing Jinyingma Movie
Chengtian Entertainment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
寰亞電影有限公司 Media Asia Films Ltd.
Stellar Mega Film
Warner China Film HG Corporation
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Beijing Poly-bona Film Publishing Co. Ltd.
發行公司:
Media Asia (2007) (中國香港) (影院版)
Grand Brilliance (2008) (馬來西亞) (影院版)
中國電影集團
中影華納橫店
其它公司:
Arm Distribution (國際銷售)
寰亞電影發行公司 Media Asia Distribution (中國香港)(國際銷售)
Cinerent (攝象設備提供)
沙龍電影(香港)有限公司 Salon Films (Hong Kong) Ltd. (中國香港)(攝象設備提供)
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內地
2007年12月12日
中國香港
2007年12月13日
馬來西亞
2007年12月13日
新加坡
2007年12月13日
中國台灣
2007年12月28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披頭散發的太平軍士兵手持長矛,在屠殺潰敗的清軍, 不說「刺馬」,這里說《投名狀》。描繪了一個殘酷廝殺的修羅場。
純粹的大規模戰爭場面,是山字營初建的曠野攻防戰,八百人對五千人,如同劇透中所說,二百敢死隊為二百弓箭手在三百洋槍隊之前用血肉換取那要命的一百步射程差,戰況必是慘烈的,而真的震撼眼睛的還是李連傑率領親兵殺入太平軍炮隊,李連傑以一敵百,殘肢斷臂,還有炮火近距離轟碎人體的震撼鏡頭,想必是清將龐青雲心中的地獄。
屠殺蘇州城投降的太平軍士兵那段,想到《滿城盡帶黃金甲》裡面,白銀聖鬥士屠殺黃金聖鬥士那一幕,但是與《黃金甲》那段屠戮不同的是,陳可辛沒有直接去表現被圍在衛城的成千俘虜的垂死掙扎,而是通過他們瀕死的慘呼聲、下令的三弟姜武陽和射箭的清兵們臉上痛苦的表情,以及被強鎖在院子里的二哥趙二虎的掙扎,來表現這一慘劇,全場觀眾很多都直起了身子,目瞪口呆地看著,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待到一切結束後,陳可辛才把鏡頭給了撲滿衛城的屍體,緊接著後來清軍把俘虜屍體添到戰壕裡面的場景,給人帶來的震撼是《黃金甲》那幼稚的華麗所無法比擬的。金城武的惡夢那一段剪輯,那純粹是一個成功的「恐怖」剪輯,一多半是觀眾是被嚇到的,全場觀眾屏住了呼吸。
不得不提到的還有全劇的音樂和音效,音樂方面,看到了金培達的名字,全劇的劇情音樂有一種傷感蘊藏其中,和鐵血的劇情形成對比,襯托出一種亂世的悲情。而音效方面,戰爭中人骨碎裂、刀劍刺入血肉中的聲音,槍聲、打鬥聲都相當震撼,伴隨劇情的音效也相當刺激,有女觀眾只是因為劇情音效的突起,而大驚失色。
在人物方面,三位巨星和徐靜蕾也沒有讓人失望,李連傑完整地表現出一個慾望與才幹錯綜交織的梟雄角色,在滿營將士被屠戮殆盡的最後,裝死活下來的龐青雲失魂落魄、漫無目的地走,遇上了出走的蓮生(徐靜蕾),這里並沒有激情戲,陳可辛用比較夢幻的虛實鏡頭配上金城武回憶式的旁白,交代了這段劇情,掩蓋了傳說中李連傑在激情戲方面的捉襟見肘。龐青雲是真的愛蓮生的,所以會在趙二虎前往刺殺蘇州守將之後,對蓮生說「如果他沒有回來,我娶你」這樣的話,這樣的話對他的前途並無幫助。而趙二虎刺殺蘇州守將平安歸來,士兵們歡呼趙二虎的名字,李連傑臉上那種復雜的表情又體現了他失望和憂慮的心情,因蓮生而失望,因擔心趙二虎的威望提升而憂慮。如果龐青雲這個人是徹頭徹尾地壞,李連傑倒是好演了,偏生他還是在意兄弟情誼的,所以在安排殺死趙二虎之後,他會對著空碗筷自言自語,會掩面而哭,並在獲知姜武陽殺死了蓮生後,痛哭失聲。這些,在李連傑之前的影視作品中,都是沒有的。
劉德華天生具有的正氣,讓他對趙二虎這個角色駕輕就熟,從在上司前面會因為情緒激動失聲的直性子,到和蘇州守將的惺惺相惜,再到俘虜們被屠殺後看著遍地屍體的痛心和絕望,以及後來認知的轉變,轉變之後卻依然毫不猶豫地為了接救龐青雲沖入圈套的坦盪豪邁。劉德華的表演不可說完美和超越,但是盡職盡責地表現了趙二虎這一角色。
金城武在兩大巨星的光芒下,稍顯失色,恐怕與他角色的單純有關,最秀他戲份的幾個場景,都是處在對龐青雲的崇拜與對自身良心拷問的矛盾中,三弟姜武陽自龐青雲在劫糧一戰中救下自己,再目睹了他直取敵將性命的本領之後,就對龐青雲徹底拜服了,這影響了他後來的所有行為舉止,包括第一戰斬下敵帥首級後吼叫、痛哭,包括替龐青雲決絕斬掉違規兄弟的首級,包括親手指揮屠殺俘虜時候的戰栗與眼淚,在這一矛盾沖突發展到高潮的時候,他幼稚地認為殺死二嫂就可以讓龐青雲不殺趙二虎,並且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看到趙二虎屍體的一瞬間,他的一切信念崩潰了。
蓮生,一個欲求不滿的女人,她想要呵護,想要愛情,甚至貪圖榮華,所以她幾度出走,在攻下南京之後,對趙二虎的回家建議作出猶豫神色,但她又是善良的,所以她可以堅定地說出「他(趙二虎)是個好人」,在趙二虎入城刺殺沒有及時放出信號後,會痛哭。她的愛情屬於龐青雲,但她的宿命卻牽連著趙二虎,她也貪生怕死,所以在最後死前會語無倫次,徐靜蕾把這一切都表現得很到位。
《投名狀》與其說是一部戰爭片,不如說是一部悲劇,它撕碎人性,毀滅夢,讓人絕望到徹底的程度。
蓮生是個悲劇,從她被賣身到跟隨二虎這個她不愛的人進山為匪,到遇上龐青雲這段無法給她帶來安定生活的愛情,到最後冤枉地死在愣頭青姜武陽手裡,蓮生一直被動承受命運,而她唯一主動取接受的,卻最終給她帶來了墜入地獄的結局。
趙二虎是個悲劇,他耿直、俠義一生,卻眼睜睜地看著辛苦搶來的糧食被清軍奪走,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兄弟們在火槍陣前接連死去,卻要依照龐青雲的命令按兵不動,面對自己承諾敵將要保住他們性命的千名戰俘死去卻無能為力,直到最後看破了戰爭,卻沒有看透龐青雲,臨死前還記掛著龐青雲的安危。但,趙二虎的兄弟夢沒有破滅,他是喊著「大哥」死去的,在他心裡,三人還是結義時候的兄弟。
姜武陽是個悲劇,他的悲劇在於,在他的人生中,唯一的信條僅僅只是子陵在文首提到的那28字誓言,可是那些誓言卻逐一破滅了,他殺敵、殺部下、殺俘虜、殺二嫂到最後刺殺龐青雲,都是這28個字,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姜武陽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
龐青雲,平步青雲,陳可辛給了他為求功名不惜一切手段的性格,順便給了他相應的名字,他尚有人性,會感恩並且愛上蓮生,會在戰陣中拚死救下兄弟,會幾次三番不捨得下手殺趙二虎、姜武陽,但是最終不捨得的,都捨得了,只為他那野心勃勃的夢。只是他太幼稚,或者是被夢想沖昏了頭腦,他就像個身懷絕技卻不通世事的小孩,在善弄權術的太後和群臣跟前,如此軟弱無力。龐青雲在幾乎拋棄一切,並准備連最後的姜武陽也舍棄的剎那,被來自身後的子彈從高空送到了谷底,垂死的他什麼都明白了,可他不願意相信,「快,投名狀」。他對姜武陽說,姜武陽看著槍傷,也在一瞬間明白了,他的最後一刀,送龐青雲回到自己的夢中,他大喊:「刺龐者!是姜武陽!」——他大哥沒有失敗,只是成功之前,被兄弟給刺死了。
[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大哥——李連傑 非典型表現:開始嘗試邊緣角色 戲外也是投名狀
李連傑飾演的大哥龐青雲是一個把國家利益看得很重的人,他希望憑借一己之力結束戰爭,但後來由於和趙二虎有政治上的分歧,害死了二虎。後來被前來尋仇的三弟姜午陽殺死。
二弟——劉德華 非典型表現:從未如此頭腦簡單 被騙起源是貪心
趙二虎可以說是一個頭腦比較簡單的人。劉德華在向記者解析這個人物的時候說:「其實我根本不知道人家騙了我,我只是以為李連傑是為了國家和理想才背叛了友誼,只是我和他的理念不一樣。這個角色是完全不聰明,很愚忠的人。他從沒懷疑什麼。從電影開始到他死掉,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是個比較簡單的角色。」
雖然和姜午陽是患難與共的兄弟,但是劉德華卻和金城武沒有太多可以發揮的對手戲,華仔覺得一開始二哥一直以為姜午陽是需要照顧到小弟,所以和他的戲沒那麼濃。只有一場戲,二虎發現弟弟的理念和自己完全不一樣,其實是和大哥一樣的時候會有比較深刻的碰撞,其他的都沒有很多。
三弟——金城武 非典型表現:兄弟就是父母所生 人氣問題不考慮
金城武並不覺得自己的這個角色簡單,他覺得在後面三弟面臨的選擇最復雜,二哥沒有選擇,就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在走。大哥也是一樣。可他在面對投名狀、面對兄弟感情的時候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這也是他最難以把握的地方。
蓮生——徐靜蕾 萬綠叢中一抹嫣紅 化學作用難忽視
徐靜蕾雖然在這部戲里的戲份無法和另外三人相比,但是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正如導演所說:「徐靜蕾角色的重要性在於化學作用。沒有這個女人很多東西講不清楚,所以是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她是不是要表達戰爭和人性的工具嗎?可以這么說。我對每個角色都有責任。他是一個現代女性,是一個悲劇人物。他的要求比古代女性來得多。但是我們沒看過對古代女性賦予現代的要求。我不相信古代女性都默默承受。其實這個故事很多很多。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因為古書里沒寫,並不是沒有。」可以看出這個角色在人物之間的平衡中起了多麼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陳可辛重新演繹《刺馬》
《刺馬》原型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地位與「楊乃武與小白菜」並列。因為牽涉到美女、義氣、背叛諸多戲劇元素,被改編成京劇、電影。電影最出名的當數三十多年前導演張徹為邵氏所拍版本。
張文祥、黃縱皆為草莽中人,與馬新貽不打不相識,並結為異性兄弟。老二黃縱的妻子米蘭愛慕大哥馬新貽,但馬新貽建立起感情的堅強防線,未被米蘭的愛所沖破。待馬新貽任兩江總督,米蘭對於馬新貽愈加愛慕,而馬新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的道德和感情防線也徹底崩潰,終於佔有了米蘭,殺害了兄弟黃縱。老三張汶祥聞得此事義憤填膺,刺殺了馬新貽,並在刑部公堂之上供認不諱。
老牌導演張徹的經典之作《刺馬》,當年是由姜大衛、陳觀泰、狄龍與井莉主演。整個故事圍繞三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反目成仇,血腥剛烈。當年張徹的影片色彩很用力,該片不僅橫掃第11屆台灣金馬獎,還被奉為導演張徹和動作指導劉家良合作的典範。
時隔多年,由陳可辛重新搬上銀幕的《刺馬》,片中三位男主角將換成李連傑、金城武與劉德華。李連傑飾演由正轉邪的馬新貽,劉德華飾演被奪妻並遭殺害的黃縱,金城武的角色則是最終完成「刺馬」的張汶祥。
本片的背景為清朝,劇中男演員都得剃頭上陣。此次《刺馬》將走寫實路線,除了三大男主角之外,其他演員「一定要很男人,一定要不帥」,拍攝中也將「風餐露宿」。金城武一改以往英俊瀟灑的形象,以鬍子拉碴的造型出鏡。
刺馬更名為《投名狀》
耗資四千萬美金,集結三大華人男星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與女星徐靜蕾的史詩戰爭片《刺馬》,確定正式更名為《投名狀》。本片自去年底開拍以來便備受媒體矚目,雖然導演陳可辛曾表示此次所拍故事是全新內容與觀點,然則各界媒體總不斷指本片是重拍舊版邵氏《刺馬》,為避免混淆,經導演欽點決定正式改名為《投名狀》。
面對外界誤認《投名狀》是重拍邵氏《刺馬》,導演陳可辛表示在史書、小說傳奇或戲劇中,創作者可以自由取材詮釋,並不存在「重拍舊版」與否的問題;特別是自開拍之後,導演與編劇小組進一步豐富本片劇情,更讓「投名狀」成為全然不同的作品。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劇中對恩怨糾葛兄弟情的深刻描述。誠如導演陳可辛表示他想拍一部媲美「英雄本色」的史詩戰爭片,三位主人翁的結拜,便成為全片的最重要關鍵,他們比照梁山好漢立誓同生共死的精神,以鮮血立下「投名狀」:「生不能同生,死願同死」而走上不歸路;「投名狀」在古代就是忠誠之證,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所謂「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就今天而言就是提出申請,該形式典出「水滸傳」林沖投奔梁山的情節,後來很多小說也引用了這一說法。因此,左右劇中角色悲劇關鍵的「投名狀」可說是最佳的片名選擇。
《投名狀》拍攝壓力大
《投名狀》是陳可辛執導的首部古裝大片,但是開始一個月的拍攝並不順利,原計劃7天拍完的首場戲到實際拍攝時竟然用了20天,陳可辛坦言無論在投資還是創作過程中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主要是對天氣和動作設計上有點低估。這次的動作設計完全是一個摸索的過程,這並非是要創造出什麼新動作,而是我完全追求動作上一種『實』和『有勁』的感覺,沒有古裝片中慣用的威亞、也不在鏡頭上做什麼文章。但是這卻讓其他人非常沒有安全感,他們總是說我把中國武俠片惟一的長處給滅了。」此外,由於片中大場面的戲份非常多,陳可辛表示在溝通上也極為復雜。不過他並未因此而改變自己多年的工作方式:「拍戲總是想做的做不到,沒想到的反而做到了。這次雖然是我投資最大的一部影片,但是我依然會給拍攝現場留有很大的創作空間。這么多優秀的人員在一起,我必須遷就每個人的情緒和表達的方式,即便是我明知不會被用在影片里也不會在當時打斷對方,因為你可能會捕捉到你想要的瞬間。而最後我要做的,就是把所有人的表達歸納到我的軌道上。」
比導演更懂角色的李連傑
陳可辛說,《投名狀》里那些江湖血雨、人心險惡的東西,對他自己來說只是紙上談兵,但對李連傑來說,「曾經活在那些故事裡」。
有場戲,龐青雲打蘇州,圍城一年後,缺糧缺槍,只能去求手握糧草,但一直怕他功高蓋主的三公,可三公根本不見龐青雲,絕望中龐青雲決定去求一直以來的死對頭何魁將軍,以攻南京讓出頭功為代價。
李連傑跟陳可辛說,他覺得龐不會找三公,他一開始就會直接去找何魁。「李連傑其實更懂得在這種四面楚歌的環境中,如何求生。」陳可辛說,到那時他才明白,人年輕的時候的生活真的會影響到他們的判斷,李連傑比自己懂龐青雲。結果,陳可辛還是希望那個階段的龐青雲,對人生不要有那麼深的城府,希望他得到觀眾的同情,保留了這場戲。但是他也認識到,「李連傑對龐青雲這個角色的理解,跟我不同,或者更深也不一定。」
《投名狀》犯了金城武的三大忌
陳可辛其實和金城武是老朋友,前年那部《如果·愛》已經建立了信任。但說動李連傑只需要15分鍾,說動金城武卻用了兩個月。因為《投名狀》犯了金城武不接戲的三大忌。
第一,不接和別的男主角軋戲的戲;第二,不接古裝;第三,不接在太辛苦地方拍的戲。尤其是第一條,了解金城武甚深的陳可辛泄密解讀:「首先,金城武是個與世無爭的人,其實,這個世界沒有真的與世無爭,只是表面與世無爭。做演員怎麼能不爭?所以到男主角一多,大家都爭的時候,他一定吃虧。」接不接姜午陽這個角色,金城武苦思了兩個月也沒答應,陳可辛以為他一定不演了,准備找別人,卻在深夜接到金城武電話:「我還是演啦,相信你啦!」金城武說最終他說服自己接這個角色的理由是,「我信任陳可辛,我會給他看我不自信的一面。」
陳可辛:我看到的兄弟情,都是基於利益的需要
外界給《投名狀》的描繪一直是一部「講述兄弟情的戰爭片」,但其實導演陳可辛從小到大「都沒有過什麼兄弟情。」甚至,你問他朋友,他也只能指指坐在不遠處的吳君如,「我要沒有她呢,就沒有朋友。」然後,誠懇抱歉地從眼鏡後面望著你。
陳可辛自小沒有兄弟,只有一個妹妹,跟爸爸關系最好。在學校因為個子小,不打球,甚至沒結交上什麼球友,反而喜歡和女孩子交朋友。從小到大沒有打過架,沒有混過哥們兒,最熱血沸騰的一次是觀摩別的男孩子打群架,「就像看那些黑社會片一樣,突然間很興奮很緊張,那些血啊,磚塊啊,好像古惑仔的戲一樣。」成年後陳可辛的第一份工是在嘉禾做暑期工,1986年吳宇森在嘉禾旗下拍攝一出以泰國為背景的槍戰片《英雄無淚》,找來懂泰文的陳可辛幫忙,從此入行。29歲當導演,拍《雙城故事》,拍到張曼玉與譚詠麟離別的戲,自己和在場的工作人員一起掉眼淚。從此,他拍的都是愛情戲,直到《投名狀》。
他皺著眉說:「我不曉得什麼是兄弟情。有時候在酒吧喝酒,會有人拍著我的肩膀說『大家都是好朋友,好兄弟』,我每次聽到這些話都會起雞皮疙瘩,覺得還是不要藉酒精將情緒浪漫化吧。我看到的,都是基於利益的需要。真有那麼好的兄弟情嗎?我嚮往,但是我沒有。」
所以,在《投名狀》里,兄弟情最後被陰謀論取代。那種港片中經典的用槍指著頭問「是不是兄弟?」的場面沒有出現,反之是龐青雲危難時騙趙二虎留下的巧言令色,大功告成後躲在暗室里暗示殺戮的眼睛。陳可辛覺得,這就像現代社會里,「當大哥的CEO生意順當了,開掉以前做拓荒牛的小弟。」
《投名狀》的動作
《投名狀》開拍第一天,拍一線天劫軍糧那場戲。原計劃拍7天,結果,拍了一個月,中途陳可辛一度覺得「完蛋了」,第一場戲就拖成這樣,後面別想拍了。沮喪時甚至自我否定到想主動請退,讓投資方換導演。
原因是陳可辛從來沒有拍過打戲,更別說動輒群眾演員上千的戰爭場面了。他請來的是中國最好的三個動作指導之一——程小東。程小東外號「威也王」,最擅長多個威也連用,讓演員在天上飛著打。動作風格飄逸靈動,漫天小飛俠。你看過的《新龍門客棧》、《英雄》、《黃金甲(blog)》、《少林足球》都是他的手筆。但這次陳可辛要求的卻是——真實,所以,「你一個威也都不要用,一個花哨的招式都不要設計,全部都要『實』。」金城武(聽歌)說,陳可辛撂下這些話就走了。剩下程小東一人絞盡腦汁,幾近崩潰。
「外行指導內行」的慘痛局面終於出現了,程小東明白陳可辛的意思,但是程家班整組人要從「空軍」立刻變成「陸軍」,不知多少工序細節要被顛覆,彼此溝通起來,問題多多,慣性難改。直到十天以後,來了一個「翻譯」——李連傑(blog)。
「我一個不會拍武打片的導演非要追求真實感,講的東西他們都聽不明白,程小東那組人就很難做。李連傑懂動作,又明白演員,熟悉導演,結果他就做了一個溝通的橋梁,很明白地傳譯出我要的東西。」連程小東也說:「他是唯一真正懂武術的演員,有他溝通,我容易多了。」李連傑透露他「翻譯」的過程其實充滿「暴力」,「我和小東是20多年的哥們兒,我可以和他關起門來,拍桌子打板凳,你那樣做,不行!你聽我的!」在李連傑看來,程小東和陳可辛的溝通障礙只是「兩個語言不通的外國人,一個做慣了批薩,另一個非要吃餃子。有一個翻譯,一下就明白了」。
「一線天」之後,再拍舒城大戰,陳可辛又出「幺蛾子」。「我希望那個鏡頭是在人群裡面,我希望後面的人能看到這些武器從前面那些哥們兒的背後出來,我還要好多臉部細節,要讓觀眾看戲的時候如同身臨戰場。」程小東告訴我們,這就是陳可辛對他描繪的要求。而程小東的個人愛好則是,把機位架到一邊狂拍大場面效果。陳可辛又停下來跟程小東討論,「我只知道他這樣拍不是我要的,但他看著我問我到底要怎樣,我又說不出來。」最後協調的結果是,陳可辛專心拍他想關注的那些細節,士兵流血的臉部、殺紅眼的猙獰表情,金戈鐵馬的大場面就讓程小東來調度。
舒城大戰拍了20幾天,在電影里剪成12分鍾,成為全片最好看的一場惡戰。
《投名狀》的攝影
曾經六度獲得金像獎最佳攝影的黃岳泰,是香港影壇名副其實的大腕,他稱陳可辛是特別會「壓榨」人智慧的導演。首先是大場面的拍法。黃岳泰用了一個「從影30年來最多」形容演員之眾。「拍幾千人的大場面我們動用8台攝影機同時拍,3條的話就是24個機位。拍文戲也要同時啟動三四台攝影機,這對我們攝影來說真是受寵若驚,超出預期。」這樣的拍法,讓黃岳泰迸發火花,「抓住瞬間的反應會自然很多,演員的自然流露都留下來了。」
蘇州戰壕夜戲是黃岳泰拍過的夜戲中場面最大的。兩三公里的夜景范圍,要表現士兵在戰壕死守9個月後的心情。「城牆這邊是黑暗的,那邊卻是張燈結綵的。陳可辛要求戰壕這邊是黑的,不要有任何補助的光源。」這給攝影出了難題——范圍那麼大,又不是在棚里拍,不給光,怎麼弄?最後黃岳泰稱自己被逼想出「鑽木取火」的方法,藉助很多熒光燈打在城牆上反射回到人臉上,完成了拍攝,「恐怖感很強,這段戲讓我很有成就感。」
電影的基調色彩,陳可辛堅持要「以前沒有過的」,黃岳泰從影30年,什麼古裝片都拍過,就是沒拍過「沒有過的古裝片」。只能施展渾身解數,紅、藍、綠加上各種光,翻來覆去地調,不斷被否定,再不斷重來。直到最後,出來——古銅色。陳可辛滿意了。「我們就選擇了古銅色的調子,窮光蛋土匪男人嘛!服裝、布景都統一在這一點上。只突出了皮膚的顏色和紅色。紅色在這部戲里象徵慾望和血腥,他們用血買慾望。」全戲一直冷色調,直到三人陞官發財到南方後,鮮艷的色彩才開始冒出來,布景、服裝、燈光也多了一種顏色處理,「就是黃昏。以前都是白天黑夜的戲。夜裡只有銀白色的月光,一點藍色都沒有。」黃岳泰回憶起來如數家珍。
花絮:
·片名《投名狀》源於《水滸傳》里林沖入梁山的情節。入伙結義前要殺個人,拿人頭作投名狀。
·影片動用了15名副導演、6架攝影機,最大一場戰爭場面足足有20分鍾,甚至連兩個人談情說愛都要有300人做背景。
·李連傑印象深刻的是場「死人戲」,「依慣例我收到一個100元的紅包,因為要躺進棺材裡,又多封了個5元的小紅包,我把這105元捐給了壹基金。」
·片中李連傑文戲最多,陳可辛說:「李連傑好像除了十三姨之外沒有拍過給人印象深刻的愛情戲,但是這部戲打的比較多、比較狠的是金城武,找了一個那麼美的男孩,但是狠到你不會相信。李連傑反而是文戲最多的一個。」
·陳可辛的確考慮過找舒淇演女主角,但角色需要一個第一眼看上去不太起眼、又不性感的人,舒淇雖然戲好,但因為太過性感所以被「飛」。
[編輯本段]經典台詞
1、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吃完,就跟我去干玩命的活。
當匪,我們就要當最大的。
打仗本身就是賭。
記著我這張臉,下次投胎找我報仇。
全軍覆沒,就你一人活著?
我不死,就是要回來見你。
你們要記住,軍隊中只有一個頭,就是龐大人龐將軍。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人無信就是畜牲。
給我糧!我的兵,能戰死,不能餓死。
進舒城!
搶錢,搶糧,搶娘們!!!
進舒城!
搶錢,搶糧,搶地盤!!!
我們殺一個,算一個!
--殺!殺!殺!
兄弟結義,各殺一個外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的皆可殺,這就是投名狀。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
2、姜午陽(金城武飾):吃完,就跟我去干玩命的活。
趙二虎(劉德華飾):當匪,我們要當最大的。
清朝官員(王奎榮飾):全軍覆沒,就你一人活著?
3、金城武在片尾一直叫喊著:亂我兄弟者,必殺之。
㈥ 找一部好像是劉德華和張學友演的飛虎隊的電影~
不是張學友是梁朝偉
反斗馬騮 ◆原 名:反斗馬騮
◆又 名:黑衣部隊-手足情深
◆譯 名:Come Fly the Dragon
◆導 演:曾志偉
◆演 員:劉德華、梁朝偉、袁潔瑩、徐少強、苗僑偉、成奎安、陳勛奇
編 劇:
張達明 Tat-Ming Cheung
吳漢強 Hon Keung Ng
◆片 長:91分鍾
◆類 型:喜劇/動作
◆上 映:1992年
◆國 家:中國香港
◆語 言:粵語
◆字 幕:中文字幕
◆簡 介:
台灣新崛起的幫會首領李思澤以血腥手段掃除台灣競爭勢力,奪得亞洲區最大軍火走私。由於走私犯罪集團擁有強大武裝,軍方決定成立特別行動組。
負責人在海陸空三軍中挑選周俊傑,功偉民等人,交由教官吳大君訓練。周俊傑被暗中派往李思澤處當卧底,暗中查探李的犯罪證據。周和李的妹妹李慧娟更在一夜逃亡中發生感情。
後李的手下發現周,李見周性格頑強,性格硬朗,收為已用。周俊傑任務與感情兩者之間,終於選擇以任務為重,協助特種部隊進攻軍火集團基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5NTA2NDg=.html
㈦ 一部很久前的香港電影,只記得男主角背著老婆在外面和許多不同的女人亂來,有酒吧的,有女上司。
該劇是《龍騰四海》,《龍騰四海》是霍耀良執導的動作片。由劉德華、任達華、陳法蓉、鄧光榮、林保怡聯袂主演。
該片講述了遭襲的台灣幫老大日夫不幸身癱,義子龍一因救了日夫被選為繼承人,龍二和龍三心生妒忌,為爭權不惜用一切手段陷害他,進而發生的故事。該片於1992年6月5日在香港上映。
(7)劉德華酒吧喝酒的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台灣幫會頭子日夫遇襲,幸得義子龍一(鄧光榮飾演)相救,但變癱瘓,逐選最見才略的龍一為繼任人,惹來兩親兒龍二(任達華飾演)及龍三嫉妒,龍三不惜作證人,欲指證龍一至入獄,日夫忍痛命龍二領其心腹殺手小林(黎明飾演)幹掉龍三,種下龍二狠心殺父殺兄的惡果。
小林愚忠於龍二,卻又傾慕龍一,忠義兩難存之下,最後違命放龍一與雪一條生路。龍一埋名躲在赤柱駕貨車過活,結識木船吧的老闆娘程麗及其弟大飛(劉德華飾演)與飛女友雯,麗對龍一有好感,而飛則是赤柱霸王,卻具正義感,尤憎厭醉雞與喪B等毒梟,某次飛與B械鬥,龍一讓機會予飛挾持自己駕貨車逃離,自此二人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