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劉德華得過多少次金像獎
從1989年的第八屆到剛剛結束的2006年第25屆,華仔共入圍過九次,獲獎兩次,分別為第19屆的〈暗戰〉與第23屆的〈大隻佬〉,其中華仔從19屆一直連續入圍到第23屆連續入圍五屆,可謂是金像獎上的一個紀錄~!首尾獲獎,比較奇妙~~~特徵為都是杜琪峰導演的! 後面標星號的為獲獎名單: 一8屆-1989 洪金寶(七小福)★ 莫少聰(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許冠文(雞同鴨講) 張國榮(胭脂扣) 劉德華(旺角卡門) 二11屆-1992 呂良偉(跛豪) 周星馳(逃學威龍) 周潤發(縱橫四海) 曾志偉(雙城故事)★ 劉德華(五億探長雷洛傳) 三15屆-1996 喬宏(女人四十)★ 劉德華(烈火戰車) 周星馳(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周潤發(和平飯店) 成龍(紅番區) 四19屆-2000 曾志偉(半支煙) 黃秋生(千言萬語) 劉青雲(目露凶光) 劉德華(暗戰)★ 吳鎮宇(爆裂刑警) 五20屆-2001 吳鎮宇(朱麗葉與梁山伯) 梁家輝(江湖告急) 周潤發(卧虎藏龍) 劉德華(阿虎) 梁朝偉(花樣年華)★ 六21屆-2002 周星馳(少林足球)★ 張學友(男人四十) 劉德華(瘦身男女) 胡軍(藍宇) 劉燁(藍宇) 七22屆-2003 黎明(三更之回家) 梁家輝(雙瞳) 張國榮(異度空間) 劉德華(無間道) 梁朝偉(無間道)★ 八23屆-2004 劉青雲(忘不了) 張學友(金雞2) 吳鎮宇(無間道II) 劉德華(大隻佬)★ 任達華(PTU) 九25屆-2006 郭富城《三岔口》 梁家輝《長恨歌》 劉德華《童夢奇緣》 任達華《黑社會》 梁家輝《黑社會》★
『貳』 劉德華一共得過多少獎
劉德華從出道至今共獲得500多個獎項
〖影視方面〗
在短短20多年中,共接拍120多部影視作品
成為全港最高票房男影星冠軍,「藝壇常青樹」 連續十年被評為「香港最受歡迎的男演員」
以下僅為他所獲眾多影視獎項極少數摘要:
1988年:台灣金龍獎—表演藝術金龍獎-最佳演員獎《旺角卡門》
1996年:商業電台—最喜愛電影男主角-《天若有情》
1999年:TVB—無線千禧「我最難忘的男主角」-楊過《神鵰俠侶》
2000年:金太陽電影大賞-最佳男演員《暗戰》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暗戰》
2001年:香港第6屆金紫荊獎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阿虎》
2003年:第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港台最受歡迎男演員 金獎《無間道》
2004年: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大隻佬》 華語電影傳媒—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最佳男主角《大隻佬》 台灣金馬獎—第4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無間道3終極無間》
2005年:網路中國頒獎禮最受歡迎男演員《天下無賊》
UA院線—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頒獎禮1985--2005全港最高票房男影星冠軍(17.3億港幣) 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之一 同時擔任中國電影百年形象大使
2006年:網路年度評選年度最佳男演員《再說一次我愛你》 第11屆釜山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受歡迎男主角 《童夢奇緣》)
2007年: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賞(年度傑出電影人)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傑出成就獎)亞洲電影大獎(亞洲電影票房巨星)
2008年: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門徒》
2008年7月1日:獲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曾蔭權頒授非官守太平紳士銜(JP)
2009年:第十二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頒獎禮獲得傑出貢獻獎
〖音樂方面〗
截止2009年,發行唱片總計125張、獲得各種音樂權威獎項累計420個
以下僅為他所獲眾多音樂獎項極少數摘要:
1990年:金曲龍虎榜:最受歡迎歌手(台灣)
1990年:十大勁歌金曲獎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 十大中文金曲獎
1991年:《愛不完》和《不可不信緣》和《一起走過的日子》榮獲十大勁歌金曲獎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
《一起走過的日子》和《愛不完》榮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一起走過的日子》榮獲最愛歡迎卡拉OK歌曲獎
1992年:《真我的風采》和《長夜多浪漫 》榮獲十大勁歌金曲獎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
《真我的風采》和《長夜多浪漫 》榮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1993年:《謝謝你的愛》和《情人Happy Birthday 》榮獲十大勁歌金曲獎 國內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獎
《永遠寂寞》、《獨自去偷歡》和《謝謝你的愛》榮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優秀國語歌曲獎
1993年:全亞洲最受歡迎男歌手(韓國)最受歡迎外國歌手第一名(日本)
199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十大金曲填詞獎:《心酸的情歌》(港台)
1995年:美國Billboard美國流行歌曲排行榜: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
1995年: 十大勁歌金曲獎 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 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獎 十大中文金曲獎 優秀國語歌曲銀獎
全球華人至尊金曲《真永遠》 十大優秀流行歌手大獎
1995年:MV金獎:《真永遠》(中央電視台)
1996年:美國Billboard美國流行歌曲排行榜: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
1997年:第八屆國際流行音樂選舉跨越國際大獎(日本、港台)
1998年:第五屆中國音樂電視海外及港台地區特別獎:《中國人》(中央電視台)
2001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全國最受歡迎歌手獎金獎(港台)
2002年:第二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男歌手(八大華語電台)
2003年:最廣泛演出國語歌曲獎:《練習》(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
2006年度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總選頒獎禮:亞太區最傑出全能藝人大獎
2007年:新城國語力頒獎禮:至尊歌手等六項大獎
2008年:北京殘奧會優秀歌曲獎:《Everyone is No.1》
2008年:日本MTV音樂錄影帶大獎 最優秀buzzAsia大中華區歌手大獎:《一》
2008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全國最佳男歌手獎及優秀流行歌手大獎
200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優秀流行歌手大獎
2009年: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本地歌手、全年最高銷量本地男歌手、十大銷量廣東唱片、十大銷量國語唱片
2009年:新城國語力頒獎禮:至尊歌手大獎
〖個人方面〗
他是華語影壇一線明星當中唯一一位演出電影超過120部的藝人;
他是華語歌壇所獲各類獎項總數最多的歌手及最受歡迎男歌手單項最多的藝人;
他是華語娛樂界影、視、歌多棲發展最為成功的藝人;
他是華語娛樂界所有一線明星中正面報道最多的藝人;
他是華語娛樂界中唯一一位連續六年獲得台灣十大當紅偶像第一名的藝人;
他是華語娛樂界為數不多同時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和「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藝人;
他是所領銜主演電影在香港本地累計票房總額最高的藝人;
他是華語娛樂界所有一線明星中與傳媒關系最好的藝人;
他是華語娛樂界唯一一位持續當紅20多年並且大有愈老愈紅架勢的藝人;
他被公認是華語娛樂界所有一線明星當中最勤奮、最敬業的藝人,被譽為「亞洲鐵人」;
他被華語娛樂界明星們公認為最完美最有魅力的「偶像中的偶像」;
他是華人娛樂界的不老神話,天王至尊,紅了近三十年成了絕無僅有的神話!!!
『叄』 求90年代香港明星四大天王的歷史
香港四大天王
張學友 劉德華 郭富城 黎明 香港四大天王香港四大天王指中國香港地區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在歌壇的四位重要人物,他們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他們以各自非凡的魅力在華語歌唱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命名過程 1990年代初,隨著譚詠麟的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一條明顯的「分水線」,用了幾年的磨合期。張學友、劉德華加上李克勤和Beyond樂隊取而代之,打開了90年代的香港樂壇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李克勤的歌唱事業亦開始下滑。而香港樂壇的樂隊勢力亦開始被偶像派取代。當時因為黎明和劉德華同屬偶像派,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 而實力派的張學友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被合稱樂壇三大家族。隨後1992年,郭富城旋風從台灣吹回香港,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命名)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歲末,香港藝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時進入前10名,諸多媒體用「四大天王神話再現」來渲染,似乎14年前風行東南亞的「四大天王」終於「日薄西山」,有了點起色都能成為報刊頭條。話說回來,即使是這14年間,傳媒圈、娛樂圈無論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這四人的地位都能恆久不變,直到這四人日漸衰老,這些所謂的接班人仍舊默守在歷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他們幾乎就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雖然4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4人明爭暗鬥、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1994年周星馳在《破壞之王》中扮演張學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張學友演唱會門口叫囂「我愛黎明!」結果遭學友迷群毆,便是當時歌迷爭斗的最好寫照。
張學友
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於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 1991年,張學友開始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推出兩張唱片《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專輯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著名日本樂隊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歡迎,除於當年奪得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外,更分別於1997年獲得商業電台「叱吒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殊榮[3]和1999年獲得香港電台「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殊榮[4]。《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其後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為後來影響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張學友於1992年推出粵語唱片《真情流露》,當中9首歌曲曾經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並多次占據榜首位置,成為香港流行音樂上榜歌曲最多的音樂專輯之一,當中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和《相思風雨中》等亦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目之一。 1993年推出第二張國語唱片《吻別》,在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海外市場大熱,亦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歷史最高銷量,令張學友得到「歌神」的封號,他的歌唱事業亦至此達到最高峰。該張唱片的主要曲目包括:《吻別》、《情網》、《一路上有你》(原曲由日本歌手前田亘輝主唱;粵語版為《分手總要在雨天》)等。同年年底再推出另一國語唱片《祝福》,依舊熱賣。張學友亦在當年舉辦了其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1994年推出EP類型粵語唱片《餓狼傳說》、大碟《這個冬天不太冷》和國語唱片《偷心》,其中歌曲《這個冬天不太冷》由他本人作曲,並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四大天王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各有發展,並分別獲得了廣泛認可和成功。而張學友被多數人認為是四大天王中最具歌唱功底的一位,也是在四大天王時期四人當中獲得音樂獎項最多的一位。 1995年張學友連續在世界各地進行了100場次的巡迴演唱會,包括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成為了第一個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演唱會的亞洲歌手,並於同年推出了一張銷量驚人的唱片《真愛-新曲+精選》,主要曲目有《真愛》、《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和其他精選舊作。《真愛-新曲+精選》成為華人音樂歷史上第一個累計銷量達到鑽石唱片的專輯,並獲得IFBI的認證,《真愛新曲+精選》至今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張,為歷史銷量最高華人唱片。同年他獲得世界音樂頒獎典禮的兩個獎項,分別是「全球銷量最高亞洲流行樂歌手」以及「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大獎,並由第一代007邦女郎烏蘇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頒獎。並因此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連續多次獲得I F PI 歌手大獎。1995年舉辦《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破了100場記錄。1996年再次獲得「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大獎,並於同年與相戀多年的羅美薇走入婚姻殿堂,在其結婚後宣布暫時息影,專注於音樂事業的發展,並開始策劃大型原創音樂劇雪狼湖,另外與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指揮家葉詠詩合作舉行數場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音樂會。此音樂會的演唱部份收錄於《愛與交響曲》專輯(管弦樂團樂曲演奏部份沒有收錄)。 張學友的巔峰時期亦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最大的時期,尤其是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張學友的唱片銷量亦引起了國際流行樂壇或者媒體的關注,包括美國《時代雜志》。美國最具權威的音樂雜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為張學友的崛起而開始關注香港流行音樂
劉德華
「四大天王」中,劉德華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畢業於無線藝人第10屆藝人訓練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電影《彩雲曲》,同年因演出許鞍華的《投奔怒海》開始嶄露頭角。1983年在「永恆唱片」他有了自己第一首歌———電視劇《神鵰大俠》主題曲,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開始被香港樂壇熟知。嚴格來說,劉德華的聲線並不是很占優勢,但是總是能找到適合自己唱的歌,無論是粵語還是國語。從《我和我追逐的夢》到《來生緣》,從《謝謝你的愛》到《真情難收》,一首一首劉式情歌已經成為了當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詞。因此在談到「四大天王」這個話題時,他曾對媒體說「其實我出道都比他們幾個早,嚴格說來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出道早,並不是劉德華區別於其他3人最大不同,關鍵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劉德華是成功藝人的完美典範,他勞動模範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讓同行和媒體都贊嘆不已。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堪稱老而彌堅。除此之外,他多能多專的均衡發展也是4個人中人氣保持最好的,即使從2000年獲得第一個金像獎影帝後,他在電影方面開始投入較多的精力,但音樂方面依舊保持高產,雖然陳耀川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廣闊的市場,但仍然有不少追隨者。 2005年底,劉德華受邀出席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中國電影百年大會」,會後接受本報采訪時他說自己最在乎的還是電影,他想成為「中國演員」而不僅僅是香港演員。他的這種熱愛有時也會惹來爭議,2005年10月劉德華發出號召,要聯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電影的頹勢,結果招致一場激烈的口水戰。 從劉德華的角度來看,「五影帝拍片」只不過是他為了拯救香港電影業的單純思路,無論「華仔」能不能拯救電影市場,劉德華都是最有權利挺身而出的那個人,只因為他多年來一直堅守香港電影的陣腳。香港導演陳可辛評價說:「在將來,誰提到香港的電影史,都會提到劉德華。」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創建的演藝公司叫「天中」,成立的電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響日漸下落時,劉德華接受采訪時,仍稱「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我們學習。
黎明
黎明一直以其謙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們愛戴,在演藝界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走紅的經典歌曲有《今夜你會不回來》《深秋的黎明》《我來自北京》《我的親愛》《相逢在雨中》《無名份的浪漫》《只要為我愛一天》《我這樣愛你》《夏日傾情》《情深說話未曾講》《對不起,我愛你》《那有一天不想你》等。早期以深情款款的慢歌打動人心,中期以電子音樂掀起流行音樂潮流,創造出屬於黎明自己的「黎式電音」,並風靡各大PUB及舞廳。從92年至2009年,黎明在香港紅館先後開了8次共計122場的個人大型演唱會。 在影視方面,黎明自從1989年以《天涯歌女》即備受矚目,主演的《人在邊緣》和《今生無悔》均創下當年最高收視記錄,成為90年代深受歡迎的無線當紅小生。轉戰大銀幕以來,黎明憑《三更之回家》奪得第三十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成為金馬影帝。 除娛樂事業外,黎明亦不忘熱心公益,1995年成為首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華人國際青年特使,去到世界各地探訪。1999年獲選為香港公益金籌募委員會委員,十年來一直為其服務,至今依舊為其工作。由於公益事業獲得大眾認同,黎明1998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獲香港特別行政頒發榮譽勛章,09獲頒銅紫荊星章,表彰他多年不遺餘力的付出和義務工作。 黎明於1999年宣布不再於香港領取任何關於音樂方面的獎項,將重心逐漸轉移到幕後,自己建立了唱片公司A Music。並繼續拍戲與唱歌。
郭富城
「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為漫長。1984年19歲的郭富城考入無線電視台的舞蹈訓練班,1987年轉入無線藝訓班,期間演過數部電視劇,但大多為龍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灣的郭富城拍了一支電單車的廣告,沒想到這則廣告竟改變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濕漉漉的頭發、帶電的眼神開始讓台灣少女著迷,隨後灌錄了三張國語大碟,其中一曲《對你愛不完》紅遍兩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殺」回香江,隨即推出粵語大碟,1992年冊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時已28歲,後來,郭富城開始嘗試多方面發展,拍了王晶的電影《街頭霸王》,演了電視劇《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經紀人、填詞人小美。 雖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澀的就是音樂,舞曲風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開的拐杖,「以舞會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悅歌迷的套路。成為百事可樂代言人後,郭富城逐漸往扮相新奇大膽、歌曲風格多樣的前衛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並不是一個前衛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動腦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變似乎都能影響潮流,從最開始的「四六分頭」、到接拍百事可樂後的「火箭頭」,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來干預時尚。可以說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與廣告是分不開的。從他出道至今,每時每刻都有廣告圍繞著他,先不說讓他一夜成名的電單車廣告,1998年初當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從藝生涯的轉折點.2005年郭富城終獲台灣金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個獲得此殊榮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電影"父子"蟬聯台灣金馬影帝.
以上是從網路來的簡單資料。記得十幾年前,有出版社出版了《四大天王傳》,我收藏了「黎明篇」,寫得很精彩。這些書應該已經絕跡了,如果樓主有興趣的話,不妨在網上搜搜看有沒有賣。
『肆』 劉德華的第一個金像獎,《暗戰》究竟在說什麼
劉德華在2000年憑借《暗戰》中張彼德一角,首次拿到金像獎影帝之前,已經提名了十次金像,這其中有「最佳男配」,有「最佳新人」,也有「最佳男主」。《暗戰》是劉德華的轉折點、幸運符。劉德華跟劉青雲的演技,真的是折服了很多人,加上劇情特別的有代入感,環環緊扣,很自然的這部片子。
觀點粗略,歡迎評論。
『伍』 哪3部電影奠定了劉德華在影壇的巨星地位你們都看過嗎
劉德華,中國最著名藝人之一,不僅在90年代就已經風靡全國,甚至在東南亞地區都是無人能及的天王巨星。在1999年,華仔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榮譽,在2000年榮獲「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並且能夠得到這個殊榮的藝人至今沒有幾位。下面就來介紹三部奠定華仔在影壇地位的電影。
憑借該片劉青雲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劉德華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暗戰》是杜琪峰從藝術向商業平衡的開始,也使得劉德華在中年來臨的時候終於突破了他在演技上的瓶頸!
『陸』 請問劉德華是哪幾屆金像獎影帝
200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大塊頭有大智慧》
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暗戰》
劉德華獎項摘要---影視
出道至今,劉德華在影視方面的成就卓然。
在短短二十年中,共接拍110多部影視作品
成為全港最高票房男影星冠軍
以下僅為劉德華所獲眾多影視獎項極少數摘要;
1988年:台灣金龍獎—表演藝術金龍獎-最佳演員獎《旺角卡門》
1996年:商業電台—最喜愛電影男主角-《天若有情》
1999年:T.V.B—無線千禧「我最難忘的男主角」-楊過《神鵰俠侶》
2000年:hongkongmovie.com—金太陽電影大賞-最佳男演員《暗戰》
香港電影金像獎—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暗戰》
2001年:香港影評人協會:—第六屆金紫荊獎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阿虎》
2003年:華語電影傳媒—第三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港台最受歡迎男演員
金獎《無間道》
200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大塊頭有大智慧》
華語電影傳媒—第四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最佳男主角《大塊頭有大智慧》
台灣金馬獎—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無間道三終極無間》
2005年:網路中國頒獎禮最受歡迎男演員《天下無賊》
UA院線—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頒獎禮1985-2005全港最高票房男影星冠軍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之一
2006年:網路年度評選年度最佳男演員《再說一次我愛你》
2008年: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