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劉德華剛走紅時,無線要和他簽一份時間長達五年的合同 無線是撒玩意兒
香港無線電台的創辦人包括「長沙灣地王」希慎興業大股東家族成員利孝和先生、「國語電影大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主席邵逸夫爵士等人,50年代,大量競爭者開電視台加入競爭,包括麗的電視、佳藝電視、亞州電視、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不斷向政府施壓,其他電視台只准許播放政府廣告。不久,麗的電視(亞洲電視)、佳藝電視、有線電視宣布結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再向政府施壓,不準許其他人營辦電視台。無線電視是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台(TheAsiaMediaJournal),成立初期只有員工約200名,至今共雇約5000名全職員工,其中包括合約藝員及海外附屬公司員工。業務遍及全球,主要業務包括電視廣播、收費電視、節目製作及發行、動畫代理、衛星電視、雜志出版,及其相關業務。無線電視創辦人是利孝和等人,另一創始股東邵逸夫爵士。香港電視集團在1984年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1988年,香港電視集團一分為二,電視業務為主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代香港電視的上市地位。無線電視1985年成為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至2004年9月剔除。 首任主席由利孝和擔任直至他1980年逝世,由邵逸夫爵士接任至今。無線分為翡翠台和明珠台,分別播映中文(廣州話)和以英語為主的節目。由於香港華人人口佔9成以上,所以翡翠台的收視比較明珠台為高。其他地方的中文電視台,例如中國大陸、加拿大、美國、澳洲和新加坡,均有播放無線製作的節目和劇集。無線的劇集在國際上知名度頗高,不少香港的明星是在無線展開影視生涯,例如周潤發、張曼玉、梁朝偉、周星馳等,「四大天王」大多出自TVB。無線每年舉辦的慈善籌款節目有「歡樂滿東華」和「星光熠熠耀保良」。其他的大型節目,例如台慶和每年七月尾的「香港小姐」選舉,會向海外播放。無線網羅了香港大部份演藝人,並曾一度以合約形式造成壟斷,其中許氏兄弟(即許冠文、許冠英和許冠傑)的電影《賣身契》,就是諷刺70年代電視台利用合約來控制藝人的發展。不過這種做法可以集中有限的資源,取得更好的發展先機。隨著90年代初,政府立法禁止播放香煙廣告後,電視台少了一個穩定而龐大的收入來源;加上90年代中期,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加入香港市場,無線在香港的領導地位及影響力被削弱,其原有的市場份額已被多個競爭者及其他新興媒體瓜分。為維持公司發展,無線在香港、台灣、東南亞及歐美地區成立多條衛星及收費頻道,以及在香港建立收費電視系統銀河衛視。銀河衛視的用戶至今不到1萬,較其他收費電視為少(香港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和香港寬頻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