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影帝不少,但正牌「國際影帝」到底有多少
為數不多,在我心中是這六個
劉德華(Andy ),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1992年,憑借傳記片《五億探長雷洛傳》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4年憑借警匪片《無間道3:終極無間》獲得第4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1年主演劇情片《桃姐》,並憑借該片先後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擔任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華仔是無敵的,影帝也是拿的實至名歸。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國家一級演員。1994年出演電影《重慶森林》,並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及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8年主演《春光乍泄》,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0年,憑借《花樣年華》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2年憑借《無間道》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及第8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出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色·戒》,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獎。最喜歡梁朝偉的眼神,犀利多情。
黃渤,1974年8月26日出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歌手。2009年,憑屆《鬥牛》獲得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3年,憑借《西遊降魔篇》獲得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矚目男演員;2016年5月,獲得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男主角獎和全國觀眾最喜愛的影視明星獎。渤哥的演技令人佩服。
周潤發(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島,國家一級演員。1984年,憑借電影《等待黎明》,獲得亞太影展和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7年,憑借影片《英雄本色》,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89年,主演《賭神》、《阿郎的故事》,獲得1990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因《卧虎藏龍》獲得第二屆“亞美影視獎”最佳男主角。發哥是一代人心中永遠的賭神啊。
㈡ 如果成龍,周傑倫,劉德華同台誰是C位
成龍周傑倫之前跟劉德華有過幾次同時出席頒獎典禮,北京國際電影節劉德華帶領富春山居圖劇組壓軸走紅毯,全場高潮。台灣第50屆金馬獎劉德華獨自一人壓軸,呼喊聲震天。上海國際電影節劉德華攜盲探劇組壓軸,當晚最受矚目。
這三個人,每個人在娛樂圈都是碾壓級別的存在,不過他們的職業范圍雖然有交集,但其實我們都有一個很清楚的定位,比如提到成龍,更多人第一反應他是個演員,周傑倫第一反應是歌手,劉德華第一個反應是歌手兼演員,而且是偶像派,所以其實三者互不幹涉,都在各自的領域里無人能及!
劉德華和周傑倫同台到底有多難得呢?真的可以用有生之年來形容。同台或者同框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劉德華的工作重心是電影,雖然演唱會也有開,但是兩人要想同框還是很難,畢竟檔期很難合得來。
毫不誇張地講,劉德華是現在娛樂圈的綜合(音樂+電影)第一人。而周傑倫呢,自然也不會差。周傑倫自從兩千零幾年出道以來,被稱為「亞洲天王」也是華語樂壇的最後一個天王,人氣可是相當的高。名副其實的天王巨星!
有粉絲在網上評論,開演唱會千萬不要請劉德華做嘉賓,因為分分鍾就會變成了劉德華的演唱會,劉德華作為娛樂圈的常青樹,人氣無人能及,盡管成龍在世界影響力很大,但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劉德華絕對是一等一的大腕,喜歡劉德華的粉絲年齡跨度太大了,從60後到10後都有劉德華的粉絲。
成龍親口說過: 2010年新少林寺劇組,在河南開封舉行發布會,成龍出場被觀眾和記者包圍,引起騷動,為了自救,對著記者和觀眾說:劉德華在後面。只見所有人瘋狂地往後跑。成龍當時感嘆道:還是劉德華人氣高啊。
某流量小生A和某流量小生B同時出現在某活動現場,誰站C位?各自的粉絲都認為是自己的偶像站C位,這時主辦方讓一位老戲骨站C位,兩位流量小生出於「尊師重道」、「德高望重」等諸多名詞都願意讓出C位,獲得好名聲。
同理成龍、劉德華和周傑倫都有各自的粉絲群體,當然群體數量不一,但出道時間擺在那裡,你不尊重對方就是不尊重未來的自己,因為你也有老的一天。
周傑倫不優秀嗎?沒有影響力嗎?誰能否定周傑倫為華語樂壇的貢獻?摸著良心說,在音樂方面,成龍和劉德華兩人的貢獻相加都不及周傑倫。劉德華不敬業嗎?影響力不大嗎?不夠努力嗎?摸著良心說,劉德華就是「偶像」一詞的最好說明。
劉德華是星中之星,很多明星都把他當偶像,可見劉德華有多紅,如今59歲的劉德華,已經成了國寶,人人都不希望他退休。劉德華、陳龍、周傑倫同台成龍會占據C位,但是在粉絲心中,真正的C位屬於劉德華!
㈢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名單
關於金爵獎:「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每年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16部左右的參賽影片均為世界首映、國際首映或亞洲首映片。「金爵獎」參賽影片主題豐富,風格迥異,既有影壇前輩的新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崛起之作。參賽影片經電影節選片人和境外選片顧問推薦,由選片委員會統一遴選,送交國際評委會最終評判。國際評委會由至少七位國際業界知名專業人士組成,有導演、製片人和演員等。評委會的構成受業界、媒體及大眾的極大關注,因為這體現了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國際評委經討論選出獲獎影片,並頒發各項大獎。
評委會主席:
湯姆·霍伯:英國導演
湯姆-霍伯的最新影片《悲慘世界》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歌曲等8項提名,並囊括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最佳音響效果獎。另外,《悲慘世界》也獲得了2013年金球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獎。截止到目前為止,這部影片全球票房已達4.38億美元。
湯姆曾憑借執導《國王的演講》獲得了奧斯卡獎,這部2010年的影片獲得了奧斯卡12項提名,數量比同年任何一部電影都要多,並贏得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該片還獲得了7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傑出英國電影獎。與此同時,霍伯也因執導這部影片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國王的演講》還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人民選擇獎,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英國電影,電影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美國製片協會獎年度最佳製片人,歐洲電影人民選擇獎最佳歐洲電影。影片全球票房達4.14億美元。
評委:
米歇爾·西蒙:法國影評人
巴黎第七大學美國研究所名譽副教授,法國電影雜志《正片》編委會成員,法蘭西文化電視台記者和製片人。他著有電影專著15餘本,包括:《庫布里克》,《羅西文件》,《卡贊論卡贊》,《洛西之書》,《布魯曼》,《一個新世界的征服者》,《好萊塢通行證》,《莎茨貝格》,《從攝影到電影》等。其中,《安哲羅普洛斯理論》和《電影小星球:世界著名導演訪談錄》被翻譯成中文出版。他也是紀錄片《60%的完美男人:比利-懷爾德的肖像》(導演安妮-特萊斯哥特)、《伊利亞-卡贊:局外人》(導演安妮-特萊斯哥特)、《眾口一聲:曼科維茨》(導演呂克-貝勞德)、《預知弗朗西斯科-羅西電影紀事》(導演克莉絲汀-林平絲卡)的聯合編劇和采訪者。此外,他曾在二十餘個電影節中擔任過評委,包括戛納、柏林和威尼斯電影節等。
克里斯·克勞斯:德國導演、作家
1991至1997年在柏林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專業,目前他在該學院教授劇作理論。2002年出版了首部小說《欲蓋彌彰》,並執導了同名電影,獲2002年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2003年又獲新面孔獎和第六屆西班牙馬洛卡普雷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6年克勞斯執導了他的第二部電影《四分鍾》,該片在2007年2月首映前就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得到了廣泛關注,之後獲得了超過45個國際獎項,其中包括2007年德國電影獎的最佳影片,200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以及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劇本等4個獎項。他在2009年至2010年間創作導演的《調查日記》又獲得了十餘個獎項,影片男女主角分獲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男女主角,以及最佳布景設計獎,並提名2012年塞維利亞歐洲電影節最高獎。2013年,作為編劇和導演的他,憑借自己的最新作品《昨日之花》贏得托馬斯斯特里馬特獎最佳編劇。
克斯羅·馬素米:伊朗導演
畢業於德黑蘭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的電視電影系,他執導了一些中短電影,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影片《童年》在第四屆黎明國際電影節上廣受好評,1987年克斯羅完成了其故事片處女作《任務》。身為電視電影導演兼編劇,馬素米於2003年完成他的第七部故事片《代價》,憑借這部影片他摘得了第十八屆伊斯法罕國際兒童青少年電影節金蝴蝶獎最佳導演,並榮獲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馬素米的下一部影片,也是其三部曲的第二部《太過遙遠的地方》為他贏得開羅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2012年他憑借《熊》再次問鼎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
他的主要作品有《任務》(1987),《沉重的時代》(1989),《州長》(1993),《夜曲》(1993),《著迷》(1999),《為了飛行的羽毛》(2001),《代價》(2003),《太過遙遠的地方》(2006),《風從牧場吹過》(2008),《熊》(2012)。
伊利·曼佐:捷克導演
伊利-曼佐是捷克最著名的電影和舞台劇導演之一,同時也是一名電影、舞台演員。1958年-1962年間在布拉格電影學院主修電影編導。當時誕生了整整一代電影工作者,開創了 「捷克電影新浪潮」風格。
1965年他拍攝了首部電影《深海珍珠》,1968年以《嚴密看守的列車》備受國際矚目,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69年導演的電影《失意的雲雀》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1989年《舊時代結束了》獲得蒙特利爾、拉斯維加斯、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7個獎項。2006年《我曾侍候過的英國國王》獲得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最佳捷克電影金獅獎,最佳捷克導演金獅獎等。
寧浩:中國導演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圖片攝影系。電影處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洛迦諾舉行了首映,並獲得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之後又獲得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DV競賽單元金獎。該電影同時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電影,也是聖塞巴斯蒂安、溫哥華、慕尼黑、馬尼拉、悉尼、加州、台灣南方影展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入選影片。之後的作品《綠草地》入選2005年柏林、香港、莫斯科、聖塞巴斯蒂安等電影節,並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洲區最受歡迎獎。2006年,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植下,寧浩拍攝了喜劇《瘋狂的石頭》,在兩岸三地引起轟動。受到媒體和觀眾的高度贊揚,獲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2009年執導上映的《瘋狂的賽車》以1千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被稱之為新生代的「鬼才導演」。
余男:中國演員
目前中國最具發展潛質的青年演員之一,新一批藝術電影的重要代表人物。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自2000年主演電影《月蝕》後,就展現其精湛演技。尤其在《驚蟄》一片中的表現,為她囊括該年度中國境內幾乎所有重要的獎項,更憑著《圖雅的婚事》在柏林奪得金熊獎。
作為一位出色的中國女演員,余男一直以她的國際路線和特例獨行而倍受矚目。能熟練用英、法兩門外語的余男,更將演藝版圖拓展至歐美大陸,曾參與了法國電影《狂怒》、好萊塢動作片《權杖》、《極速賽車》等片的演出。2012年《敢死隊2》中戲份最多的3個主演中唯一的女性,余男可謂一枝獨秀,這也是好萊塢動作片第一次啟用中國女藝人挑大樑出演女主角。
其它主要作品有:《權杖》、《左右》、《基因決定我愛你》、《雙食記》、《紡織姑娘》、《無人區》、《殺生》、《敢死隊2》等。此外,她還出任了2007年釜山國際電影節、2008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和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 主席:
陸川(中國導演、編劇)
評委:
阿魯娜·瓦蘇德瓦(印度影評人)
崔東勛(韓國導演、編劇)
加里·庫爾茨(美國製片人)
白露娜(法國演員)
㈣ 上海國際電影節為什麼沒劉德華
在陪著女兒唄
㈤ 網傳肖央與劉德華在片場因為對方演技吵起來了,這是真的嗎
網傳肖央與劉德華在片場因為對方演技吵起來了,很顯然是假的。根據上傳的視頻來看,劉德華指責肖央演技太差,而肖央則認為劉德華也沒有演技,但是仔細觀察上傳的視頻,會發現劉德華走路的時候,錄音師的話筒也一直在跟著,很顯然這是一場「戲」而已。
另外,劉德華不會失身份當面揭人家短處,尤其是向肖央這種後輩,劉德華當面揭他的短,事實上,絕對是有失身份的行為,更何況劉德華愛護後輩的品行人人皆知,即使有這種行為,也不會讓他們在網路曝光,畢竟這也是有失身份的行為。說一千道一萬,其實這個視頻,就是製片方為了電影造勢,獲得關注一個「秀」而已!
㈥ 張家輝是演什麼電影成名的
入行至今已29年的張家輝,先後涉獵過歌影視三個范疇,而要數最成功的必然是電影圈。今年推出第3部個人執導電影的他,能夠走到今天得來不易,早年憑《激戰》賤輝一角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他,正式登上第二個事業高峰,被行內人定格為本地出色的沉鬱型正劇男演員,近10年的戲路大部分都是警匪動作片。
不過,對一眾80、90後而言,最經典的張家輝電影,絕非得獎電影《證人》或者《大事件》、《激戰》,而是張家輝九十年代成名的一系列喜劇類電影,就連金句「x你個x!亞視來的喂!」都是來自當年的經典角色「化骨龍」。隨著張家輝近年升上神台成為影帝,有網民就開始討論,到底張家輝入行多來,最經典的電影是哪一部?以下十部被網民列為張家輝最經典的十部電影,相信大家沒有看過都應該聽過。
第10位:《大事件》
《大事件》是本地警匪片大師杜琪峯的經典作品,亦是張家輝入行29年其中一個最關鍵的抉捩點,而杜sir亦算是家輝的演戲路上一盞明燈。這部2004年上映的電影,在之前他仍然還沒有脫離喜劇路線,而《大事件》中的張志恆一角就成了家輝第一個成功的正劇角色。戲中的他飾演重案組督察,是一名火爆到不行,與陳慧琳飾演的Madam Fong並肩作戰,張家輝演出的這個角色,效果令人驚艷,更開啟了他的警匪片影帝之路。
第9位:《黑社會》
看過2005年電影《黑社會》的影迷,大部分都只記得主演的任達華或者梁家輝,好歹都是飾演話事人,而張家輝在戲中只是飾演一名手下,亦即是二流古惑仔;不過其中一場戲——飾演大佬的梁家輝要張家輝飾演的飛機吃掉湯匙,他二話不說一手揑碎湯匙逐啖吞落肚,這場戲可謂全片其中最迫力驚人的一幕,進一步奠定張家輝的演技。
第8位:《證人》
拍完2006年的《黑社會以和為貴》後,其實張家輝在2007年至2008年期間仍然處於浮浮沉沉的階段,仍還沒有確立演技派地位,直至2008年底上映的《證人》,張家輝才被普遍人認定為一個真正的演技派演員。戲中飾演洪荊的他,是一名患眼疾的過氣拳手,一邊照顧植物人妻子,一邊為黑幫做事。這個悲劇角色令家輝首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殊榮,登上事業高峰。
第7位:《盂蘭神功》
如果以演技來看,《盂蘭神功》絕對不是張家輝最強演技之作,甚至是完全不入榜,不過對於張家輝而言,《盂蘭》絕對是他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事關這部電影是他首次執導作品,票房成績雖然不算標青,但以首次執導的水準來看,還是一部值我入場欣賞而且很有心的港產電影。
第6位:《激戰》
無可否認,《激戰》的確集張家輝入行二十多年之演技大成,其戲中角色賤輝帶有他過去演過的角色影子,包含了化骨龍的無賴,張志恆的火爆,洪莉的悲情……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張家輝練成了一幅入行二十多年從還沒有有過的大隻佬身型,正如他所講,如果這樣都拿不到(影帝),真是要打瘸對腳演瘸豪先得啦!
第5位:《中華賭俠》
來到五強便要先回一回帶,回去2000年之前。2000年時的張家輝仍是本地喜劇電影的中堅分子,挾著化骨龍之名,他在九十年代末仍然演出了多部經典喜劇電影,其中一部就是《中華賭俠》。戲中的他飾演的角色名叫澤西,電影講述澤西自認是一流的賭場騙子,但他與女友出遊時卻遇上真正的高手古天樂,他在戲中與chok爆古天樂有極多對手戲,充分發揮其喜劇小包,在cool到爆的古仔身邊不斷搞gag,為電影帶來出色的喜劇元素。
第4位:《流氓師表》
《流氓師表》中由張家輝飾演的「張sir」張英,絕對是家輝經典角色之一。在戲中本來是爛仔的他,因為舊同學蒙嘉慧一個電話而到學校教書,全片兩條故事線之一,是他如何教導一班壞學生成「材」,帶他們去旺角觀摩老翻檔,看人賣四仔,妙趣橫生,經典對白多到數不曬;而另一條線則講述他與蒙嘉慧飾演的盧媚如何撻著成為情人,這部電影在當年僅收約87萬港元票房,可說是一部爛片,但戲中的張家輝的確將其喜劇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3位:《黑馬王子》
雖然許多香港人對王晶非常厭惡,但張家輝的喜劇之路,他可以說是功臣之一。1999年的《黑馬王子》中,張家輝與劉德華再度合作,戲中又是飾演二流古惑仔的他,名叫葡撻,與戲中的劉德華齊齊演古惑仔,但兩人不同的是,張家輝是劉德華飾演的華Dee的下靶,劉德華追李嘉欣飾演的薄冰,而他則與好女人關秀媚飾演的沙律一對,而全片最好笑的,相信就是張家輝和劉德華與葉德嫻的對手戲,雖然低俗,但的確好笑。
第2位:《化骨龍與千年蟲》
這部超經典港產電影,相信不少人看過,是張家輝「化骨龍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電影。戲中的他又是一名古惑仔,不過他的上靶夥伴就換成了帶家輝入行的李修賢,兩人在戲中極有火花,一個是警察,一個是無賴兼爛賭的古惑仔,前者叫李竹松,後者叫史伐龍,兩個人由死對頭變好友,笑料百出;而且張家輝與在戲中飾演其母的羅蘭又默契十足,單是電影初段整假車牌一幕已經笑爆嘴,是一部永恆的喜劇爛片。
第1位:《賭俠1999》
化骨龍的首次登場就是於由王晶編導的《賭俠1999》,戲中的他飾演「阿King」劉德華的忠實fans,不但接他出獄,後來更跟他一同出入賭局,成為他的得力助手。此片之所以成為張家輝最經典之作,除了因為化骨龍一角初現銀幕,亦因為戲中其中幕,張家輝本來打算用器材幹擾賭場內的電視訊號,令場內的電視轉播變成他預先准備好的假片段,點知駁錯線,令他的手提電腦出現了亞視的片段,令他道出風行20年的金句「x你個x!亞視來的喂!」,成為經典。
㈦ 劉德華為什麼被譽為中國的湯姆`克魯斯
劉德華被稱為中國的湯姆·克魯斯是因為,52歲的劉德華在2013年拍攝《富春山居圖》不使用替身與特效,從迪拜塔頂跳下的驚險畫面,與49歲的湯姆·克魯斯在2011年拍攝《碟中諜4》不顧自身安危徒手爬上迪拜塔的畫面同樣驚險,二者的年齡、敬業的崇高精神、同樣的場地拍出的驚險場面難免讓人將兩人關聯起來作比較。
對於劉德華的敬業精神的贊嘆,大家以中國的湯姆·克魯斯來肯定劉德華在演藝事業上的敬業與付出。同時國外媒體紐約郵報以「東方的湯姆·克魯斯」來稱譽劉德華,並預期他將是繼李連傑、成龍、周潤發等人之後,進軍好萊塢的後起之秀。
㈧ 歷代影帝名單
1、張家輝
2008年,張家輝與謝霆鋒、張靜初合作主演《證人》,憑借該片張家輝榮獲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13年,出演《激戰》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1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電影男演員獎。
2、劉德華
2000年憑借警匪片《暗戰》獲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4年憑借警匪片《無間道3:終極無間》獲第4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1年主演劇情片《桃姐》,並憑借該片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3、梁家輝
1983年,在李翰祥導演的影片《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中扮演咸豐皇帝,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1990年,與張曼玉主演電影《愛在別鄉的季節》,憑借該片獲得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93年憑借《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2006年憑借電影《黑社會》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13年憑借《寒戰》第4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4、劉青雲
2006年,與霍思燕領銜主演電影《我要成名》獲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12年,憑借電影《奪命金》獲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5、任達華
2004年憑借《PTU》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06年憑借《龍城歲月》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2010年憑借《歲月神偷》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㈨ 青春派里老師是誰演的
電影《青春派》里有兩位女老師,分別是火箭班班主任撒老師和英語老師,她們的扮演者分別如下:
1.「火箭班」的班主任撒老師由秦海璐扮演。
秦海璐,1978年8月11日出生於遼寧營口,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女演員。
演藝經歷
蔣小涵童年照1989年,拍攝廣告「雪花冷凍箱」,出版合集《進軍90》
1990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八一晚會,演唱歌曲《讀來讀去》。演唱歌曲《去遠方》,獲全國廣播「廣播新歌」連環杯金獎。
1991年,出演話劇《黨的女兒》中娟妹子一角,並獲得第6屆全軍匯演表演一等獎。
1993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演唱歌曲《媽媽懷里的歌》。同年出演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劇中飾演玻璃美人。
1995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六一晚會,演唱歌曲《真情不變》。出演了電視劇《反貪局長》。
1996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大風車》之《新一代應迷宮》。參加中央電視台六一晚會。
1997年,拍攝mtv《小小風箏》《龍的歌》《太行童謠》。出演電視劇《風雪夜歸人》《城市稻草人》《高一新生》《offic專家》。
199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表演小品《我在馬路邊》。出演電視劇《青春節拍》。
1999年,出演情感電視劇《女人之家》。
2000年,出演親情劇《今生是親人》
2005年,主持《佳片有約》和《世界電影之旅》。
2006年,出演電視劇《超臨界》,在劇中扮演袁童芳。
2007年,出演電視劇《特殊使命》,在劇中扮演余夢瑤 。同年與曹穎共同主持BTV《我愛我的2008》欄目。
2008年,為汶川災區錄制歌曲《你聽到了嗎》,同年為動漫電影《風雲決》中的冰影配音。
2009年,出演電影《籃球公園》,扮演盧小涵老師。
2010年,出演愛情電影《搖擺de婚約》,在劇中扮演小池 。出演電影《海神003》,在劇中扮演林海的未婚妻。出演電影《今天我出警》,在劇中扮演齊小晶。
2011年,出演電視劇《畢業時刻》,在劇中扮演劉美曦。出演話劇《李雷和韓梅梅》,在劇中扮演韓梅梅。
2012年出演電影《荒島情未了》,在劇中扮演桃子。還出演了家庭情感電視劇《七年之癢》,在劇中扮演韓冰。出演微電影《李雷的2012》和《韓梅梅的2013》,在劇中飾演韓梅梅。
2013年,出演青春電影《青春派》,在劇中飾演火箭班的英語老師
2014年,蔣小涵拍攝喜劇電影《淘氣包》,再次出演兒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