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血觀音》這部劇怎麼樣
我覺得看《血觀音》的整體觀感不如《大佛普拉斯》,但我依然得承認,這是一部好作品,拿到金馬的狀元實至名歸。 近幾年香港金像獎逐漸邊緣化,台灣的金馬獎卻越走越穩,沒有固步自封,既容納大陸、香港的作品,也暗暗的力捧本土新人,真是有點華語電影第一大獎的氣象。
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好的地方不在於詭詐陰謀,而是三個女性角色的塑造,讓人感嘆人性的深淵,竟可以如此黑不見底。棠夫人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收斂低調,在一開頭送王院長夫人菩薩像的時候還挺狼狽,菩薩被意外弄壞,險些就下不來台,她似乎有些搞不定女兒棠寧,有時候還顯得挺委屈。當她跟死去官員的妻子對話時,自稱是「底下人,上面人的事我們不清楚」,姿態放的非常低。
2.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金像獎史
香港電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之後,隨著大批上海電影界的精英來到香港,形成了早期電影的核心基礎,他們延續了上海電影的傳統風格,推動了邵氏電影的輝煌時期。
然而,八十年代是一個轉折點,新一代導演受西方電影觀念影響回歸,他們開始採用新穎的手法和技術,標志著香港電影新浪潮的興起。這一變革與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誕生息息相關,金像獎成為了這一轉變的重要見證。
從第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情》開始,歷屆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名單上,記錄了香港電影不同階段的傑出作品:《投奔怒海》、《半邊人》、《似水流年》、《警察故事》、《英雄本色》等,每一部都反映了香港電影的演變與發展。
從八十年代的新浪潮,到九十年代的《飛越黃昏》、《阿飛正傳》,再到新世紀的《無間道》、《功夫》等,金像獎見證了香港電影從傳統到創新,從本土到國際化的歷程,每一屆的獲獎作品都是香港電影藝術的璀璨結晶。
金像獎不僅是對優秀電影的肯定,也是對香港電影歷史變遷的生動描繪,它見證了香港電影的輝煌與轉型,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不可忽視的一章。
3.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歷屆回顧
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回顧時間屆次男主角女主角最佳導演1982年 第01屆 許冠文《摩登保鏢》 惠英紅《長輩》方育平《父子情》1983年 第02屆 麥嘉《最佳拍檔》
洪金寶《提防小手》 林碧琪《靚妹仔》許鞍華《投奔怒海》1984年 第03屆 梁家輝《垂簾聽政》 葉童《表錯七日情》方育平《半邊人》1985年 第04屆 李修賢《公僕》 斯琴高娃《似水流年》嚴浩《似水流年》1986年 第05屆 鄭則士《何必有我》 王小鳳《錯點鴛鴦》張婉婷《非法移民》1987年 第06屆 周潤發《英雄本色》 張艾嘉《最愛》方育平《美國心》1988年 第07屆 周潤發《龍虎風雲》 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林嶺東《龍虎風雲》1989年 第08屆 洪金寶《七小福》梅艷芳《胭脂扣》關錦鵬《胭脂扣》1990年第09屆周潤發《阿郎的故事》張曼玉《不脫襪的人》吳宇森《喋血雙雄》1991年第10屆張國榮《阿飛正傳》鄭裕玲《表姐,你好嘢!》王家衛《阿飛正傳》1992年第11屆曾志偉《雙城故事》葉童《婚姻勿語》徐克《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1993年第12屆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張曼玉《阮玲玉》張之亮《籠民》1994年第13屆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袁詠儀《新不了情》爾冬升《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梁朝偉《重慶森林》袁詠儀《金枝玉葉》王家衛《重慶森林》1996年第15屆喬宏《女人四十》蕭芳芳《女人四十》許鞍華《女人四十》1997年第16屆鄭則士《三個受傷的警察》張曼玉《甜蜜蜜》陳可辛《甜蜜蜜》1998年第17屆梁朝偉《春光乍泄》張曼玉《宋家王朝》陳果《香港製造》1999年第18屆黃秋生《野獸刑警》吳君如《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陳嘉上、林超賢《野獸刑警》2000年第19屆劉德華《暗戰》羅蘭《爆裂刑警》杜琪峰《槍火》2001年第20屆梁朝偉《花樣年華》張曼玉《花樣年華》李安《卧虎藏龍》2002年第21屆周星馳《少林足球》張艾嘉《地久天長》周星馳《少林足球》2003年第22屆梁朝偉《無間道》李心潔《見鬼》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2004年第23屆劉德華《大塊頭有大智慧》張柏芝《忘不了》杜琪峰《PTU》2005年第24屆梁朝偉《2046》章子怡《2046》爾冬升《旺角黑夜》2006年第25屆梁家輝《黑社會之龍城歲月》周迅《如果·愛》杜琪峰《黑社會》2007年第26屆劉青雲《我要成名》鞏俐《滿城盡帶黃金甲》譚家明《父子》2008年第27屆李連傑《投名狀》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陳可辛《投名狀》2009年第28屆張家輝《證人》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2010年第29屆任達華《歲月神偷》惠英紅《心魔》陳德森《十月圍城》2011年第30屆謝霆鋒《線人》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徐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2年第31屆劉德華《桃姐》葉德嫻《桃姐》許鞍華《桃姐》2013年第32屆梁家輝《寒戰》楊千嬅《春嬌與志明》梁樂民、陸劍青《寒戰》2014年第33屆張家輝《激戰》章子怡《一代宗師》王家衛《一代宗師》2015年第34屆劉青雲《竊聽風雲3》趙薇《親愛的》許鞍華《黃金時代》2016年第35屆郭富城《踏雪尋梅》春夏《踏雪尋梅》徐克《智取威虎山》 時間屆數司儀頒獎禮主題致敬榮譽1982年第01屆伍家廉、詹小萍1983年第02屆蕭芳芳、曾志偉1984年第03屆鍾景輝1985年第04屆俞琤1986年第05屆俞琤1987年第06屆鍾景輝、鄭裕玲1988年第07屆沈殿霞、鍾保羅1989年第08屆沈殿霞、曾志偉、陳欣健1990年第09屆陳欣健、岑建勛朱日紅(專業精神獎)1991年第10屆陳欣健、梅艷芳彭雁聯(專業精神獎)1992年第11屆陳欣健、鄭丹瑞屠梅卿、黃炳耀(專業精神獎)1993年第12屆沈殿霞、岑建勛1994年第13屆沈殿霞、岑建勛江祖貽、司徒安(專業精神獎)1995年第14屆岑建勛、林建明黃曼梨(終身成就獎)
任劍輝(戲曲電影百年殿堂大獎) 1996年第15屆黃子華、吳君如、葉玉卿1997年第16屆沈殿霞、薛家燕1998年第17屆鄭裕玲、張達明楚原(專業精神獎)1999年第18屆鄭裕玲、張達明、錢嘉樂、林曉峰、谷德昭2000年第19屆吳君如2001年第20屆曾志偉、鄭裕玲、梁詠琪、張達明袁和平(專業精神獎)
白雪仙(終身成就獎) 2002年第21屆曾志偉、葉童、張達明、彭晴2003年第22屆曾志偉、岑建勛、朱茵、丘凱敏曹達華、石堅(專業精神獎)2004年第23屆黃子華、余安安、朱茵、何超儀、應采兒、曾寶儀林振強、柯受良(專業精神獎)
張國榮、梅艷芳(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2005年第24屆鄭裕玲、鄭丹瑞成龍、余慕雲(專業精神獎)
李小龍(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 2006年第25屆曾志偉、毛舜筠、杜汶澤2007年第26屆曾寶儀、張家輝、林子聰薪火相傳,承先啟後文潤玲(專業精神獎)
邵逸夫(終身成就獎) 2008年第27屆鄭裕玲、吳君如、鄭秀文沈殿霞(專業精神獎)
鄒文懷(終身成就獎) 2009年第28屆曾志偉、毛舜筠、吳君如、谷德昭、謝安琪、何韻詩、林子聰、錢嘉樂、樊少皇、田啟文、盧覓雪、王祖藍港片100年丁羽(專業精神獎)
蕭芳芳(終身成就獎) 2010年第29屆鄭丹瑞鄒林(專業精神獎)
劉家良(終身成就獎) 2011年第30屆毛舜筠、鄭丹瑞、谷德昭,蔣怡、林曉峰(紅地毯司儀),杜如風(衣著獎司儀)陳自強(專業精神獎)
黎筱娉(終身成就獎) 2012年第31屆曾志偉、曾寶儀、鄭中基、Angelababy、林家棟電影新勢力方浩源(專業精神獎)
倪匡(終身成就獎) 2013年第32屆曾志偉、鄭中基、林家棟、林曉峰向「菲林」致敬呂麗樺、高天宙(專業精神獎)
吳思遠(終身成就獎) 2014年第33屆毛舜筠、林家棟、鄭中基時代光影張鑫炎(終身成就獎)2015年第34屆楊千嬅、陳小春、林家棟 李坤龍(專業精神獎)2016年第35屆劉青雲李麗華(終身成就獎)
周永光(專業精神獎)